古代官员为什么有时候会微服私访?

皇帝深居宫中简出,奏折从四面八方火速而来,了解民情民意、水灾、旱灾、瘟疫真假实时难辨,派遣官员下访便于施援银两救灾,微服私访体会人间疾苦,真实洞察各地是否有地痞、江湖帮派的乱党?不过,古代皇臣也喜欢春季踏青,下江南游山玩水,路过顺便选个绝世美女做妻妾,当时官员如果清正廉明,少有民愤而起义造反。天高皇帝远,地方的治理治安良好、国泰民安,也成就一代明君佳话。




汉以后的官员微服私访都是假的,无法实现。“微服私访”本就是个现代词语,古代压根没这词。

汉代以前是真有“微服”,但是没有“私访”这个词。古代说微服,叫“微服出巡”,只是不搞得太张扬而已,但根本谈不到私访。

1、古代官员都是跨地区就职,几乎不会在自己家乡做官。

这是古代官场的铁则,避免地区性袒护,历朝历代都采取这样的回避制度。

这造成了什么?比如,四川人到河南去做官,私访?你到大街上,人人都说河南话,就你一嘴四川话,还想打听什么?刚想打听点秘闻就被人举报给官差了。

官差一看:哟,老爷,是您呐,走,咱回家吧。

2、官员和底层百姓几乎无法直接沟通,需要翻译。

底层百姓基本不会说官话,会说官话的大小都是个官吏,至少是个里正保长之类。

你想,官员一口外地口音的官话,老百姓听不懂;老百姓一口本地方言,你打死官员官员也听不懂啊。

古代官员与百姓对话时,其实都是有人给翻译的。微服私访能带个翻译吗?带翻译又必然是个本地官吏,那还私什么访什么?

3、官员私访是很容易犯法的,得不偿失。

古代官员被严格的礼仪法度拘束着,时刻不能失仪,连走路姿势都有严格要求,因为他是国家的脸面。

以前说过,比如电视剧《于成龙》就太假了,说什么于成龙简朴,他要是敢穿旧了吧唧的官服,皇帝当场就得把他剁碎了喂狗——老子欠你俸禄是怎么着?你穿成这样被外国使臣看到,大清的面子往哪摆?

古代官员要私访总不能穿官服吧?可他便服出行,还得保持一身官员礼仪,傻子看不出来呀?

他要是不保持礼仪那就更妙了,古代有一个专门的机构叫“礼仪司”,就负责治官员失仪之罪,这个名词叫“纠核”。张三出去私访,一失仪,李四当时就把他举报了,然后张三这官就甭当了,李四把他顶了。

4、古人自己都不信有私访这事。

辟谣的人还是大家都熟悉的,纪晓岚。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里就为微服私访这事辟过谣,证明宋元时的微服私访都只存在于戏文里,现实中没有。

《清史稿》里倒是有说清代某某官员私访,但都是民间传说。而编撰《清史稿》的人也说了,《清史稿》不是成书,是“作为史稿披露”的“急就之章”,换句话说就是准确率有限。

5、如果是办案,官员微服私访根本没有意义,甚至起反作用。

古代司法制度为保证司法公正,三法司之间相互制约,负责审判的官员根本不能独立举证。

比如一个知府出去查案,他获得证据,旁边必须得有参议、同知甚至宪司、按察使同时跟着举证,要不然这份证据就是无效的。

知府跑出去微服私访,调查得越多,失效的证据也越多,再调查下去就甭审了,因为证据都让知府给弄无效了。当事人要知道知府帮倒忙,不得把知府炖了呀?

而且还有司法回避制度。像《包青天》里那样的,实际95%以上的案子包公已经没资格再审了。在案子里参与过多,他自己就成了当事人了,就必须回避了。

所以说,官员要是为了办案去微服私访,纯粹添乱。

至于体察民情的私访或许真的有。

只不过,光体察,什么问题也解决不了,体察个六啊?

微服私访,老百姓朴素的愿望罢了。老百姓希望有一个青天大老爷能解决一切问题,所以编出故事来。现实中哪来的什么微服私访,要是有,“微服私访”就不至于是个现代才出现的词语了。




微服私访是一个最好的做法,自古到今都有这种做法。据悉前不久陕西省有位主要领导,亲自去乘坐公交车让一位女司机给骂了…据说他之上任时一直坚持至今,得到老百性的普遍称赞!




古代官员微服私访就是了解到民间真实的疾苦后上报皇帝作出解决方案。




古代官员微服私访的原因有多种,以下是其中一些可能的原因:

了解民情:古代官员通常需要了解自己管辖地区的民情,包括民生疾苦、社会风气、治安状况等等,而这些信息通常无法通过常规的官方报告和情报收集得到。因此,一些官员会选择微服私访,以便近距离地接触民众,了解他们的实际情况和诉求。

监察官员:古代社会腐败现象比较普遍,一些官员可能会贪污受贿、懈怠职责、徇私舞弊等等。因此,一些高层官员可能会利用微服私访的方式,暗中监察下属官员的工作表现和廉洁情况,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体验民生:有些官员可能认为自己在官场中已经久居高位,与普通民众有着天壤之别,因此会选择微服私访,以便亲身体验一下普通百姓的生活和困难。这种做法有助于官员更好地了解民生民情,提高自己的治理水平和服务意识。

需要注意的是,古代微服私访是一种非常危险的行为,因为官员可能会被人认出来,遭到报复或陷害。因此,只有在必要的情况下,并且在充分考虑了风险的情况下,官员才会选择微服私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微服私访   官员   官差   古代   官话   官服   知府   可能会   疾苦   民情   民生   老百姓   证据   礼仪   百姓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