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则徐被贬斥新疆时,伊犁将军为何殷勤地送野猪肉?

晚清以来,由于政府腐败无能,国家日趋衰落。为了挽救倾颓的国运,无数的仁人志士挺身而出。虽然他们中有些人命运坎坷,但他们从未因自己的选择而后悔过。他们当中,有不少人因怀有对国家和民族的共同理想,而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布彦泰和林则徐,一对满汉名臣之间的特殊友谊,便是其中的楷模。

道光十九年(公元1839年),清廷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查禁鸦片。同年的6月3日至25日,林则徐将从英、美等国商人手中收缴的19187箱2119袋鸦片在广东东莞的虎门镇集中销毁。“虎门销烟”在民间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让老百姓意识到鸦片的严重危害性。

道光十九年(公元1839年)7月28日,道光皇帝在批阅完林则徐的虎门销烟奏报后欣喜万分,并称此举为:“可称大快人心事!”林则徐在广东的禁烟功绩,最初得到了道光皇帝的充分肯定。不久之后的林则徐55岁寿辰之际,道光皇帝还亲笔御书“福”、“寿”二字的大楷横匾,差人送往广东,以示嘉奖。

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6月,英军派舰队封锁珠江口,进攻广州。由于林则徐的严密布防,使得英军的进攻未能得逞。英军受阻后,转而沿海北上,攻占定海后,继续北上,于8月抵达天津大沽口,威胁北京。惊慌失措的道光皇帝急命直隶总督琦善为钦差大臣,前去和英军“议和”。在琦善和靖逆将军奕山等妥协派的诬陷下,林则徐成了“替罪羊”。

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9月,林则徐被革职。次年5月,林则徐又被降为四品卿衔,赴浙江镇海听候谕旨。到镇海后,林则徐积极参与了当地的海防建设事宜,力图“戴罪立功”。不久之后,靖逆将军奕山率军在广州与英军作战中,战败投降,道光皇帝又指责是因为林则徐就职广州时疏于防务,最终造成了奕山的惨败。于是下令革去林则徐的四品卿衔,发配伊犁效力赎罪。

道光二十一年(公元1841年)8月2日,黄河开封段决堤,奔腾的黄河,一泻千里,受灾区域遍及河南安徽的二十三个州县。面对这次灾害,河南巡抚牛鉴干脆坐以待毙,河道总督文冲束手无策。无奈之下,道光皇帝派军机大臣王鼎前往主持治水工作。

然而,王鼎并无治水经验,但是他的好友林则徐精通治河。于是,王鼎接到圣旨后,便以林则徐颇有治水经验为由,奏请道光皇帝调林则徐回来为其效力,协助其办理河务。王鼎也想借此让林则徐戴罪立功,避免远赴伊犁。所以赴戍途中的林则徐,被道光皇帝一道圣旨派往东河赎罪。

王鼎在林则徐的协助下,经过半年的艰苦工作,最终成功治理了水患。所有参与治水的官员都获得了朝廷的奖赏,王鼎也上书道光皇帝为林则徐求情,避免将其发配伊犁。但道光皇帝不为所动,坚持将林则徐发配伊犁。

道光二十二年(公元1842年)7月17日,林则徐在西安与夫人和长子林汝舟惜别,在次子林聪彝和三子林拱枢的陪侍下,踏上了前往伊犁的西行之路,并在途中写下《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一诗,诗中一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被千古传诵。

林则徐虽遭贬谪,但是他平素的为人做官之道,以及他禁烟抗英的爱国之举,为他积累了极高的人望。西行路上,沿途的各地官员都给予了林则徐非常高的礼遇。

一路上,林则徐获得了陕甘总督富尼扬阿、甘肃布政使程德润、甘州知府李羲堂、安西州知州黄文炳等的热情款待。林则徐途经古浪县时,因古浪县令陈世镕非常仰慕林则徐,他早已在离城三十里外亲自恭迎林则徐。

当时的主要交通工具是车马,再加上新疆地域辽阔,远离中原地区。林则徐从西安启程四个月后的11月4日,一行人才到达精河县与伊犁的交界处,而伊犁将军布彦泰竟派人专程前来迎接。

清朝时期,朝廷任命的驻防将军是驻防八旗军队的最高统领,驻防将军一般为从一品,列衔在总督之前。在清朝的十四个驻防将军中,伊犁将军设置较晚。清廷在平定了准格尔部的叛乱,以及后来的大小和卓叛乱之后,为了维护新疆地区的稳定,从乾隆二十七年(公元172年)开始,才设置了伊犁将军。

伊犁将军的全称是总统伊犁等处将军,是新疆地区最高军政长官 。相较于内地省份的督抚来说,伊犁将军职责更为重大,他既要管理军事,又要管理民政,还要实行屯田。因此,伊犁将军设置之初,官级就为正一品,高于一般的驻防将军,也高于清朝八大总督,权位极重。

伊犁将军的辖境东到哈密和巴里坤,西至葱岭和楚河、塔拉斯河流域,北到巴尔喀什湖和额尔齐斯河中上游,南达昆仑山。有清一代,伊犁将军位高权重,非皇帝心腹不能胜任。出任伊犁将军的基本都是满洲八旗的亲贵。

如今,伊犁将军布彦泰派人前来迎接一个戴罪之身的人,实属前所未有。林则徐为此感叹:“此举前所未有也。”

布彦泰是满洲正黄旗人,嘉庆年间便已出任伊犁领队大臣,先后两度担任伊犁将军,是一位很有才干的能臣,他在扎根边疆的30余年时间里,多次平定叛乱,为稳定边疆、安定民心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当布彦泰听说林则徐要来伊犁时,早早就做好了安排。除了品行操守之外,林则徐的能力也十分突出,曾在农业、漕务、水利、吏治等各方面做出了突出成绩。这些布彦泰都是有所耳闻的,他对林则徐非常仰慕。布彦泰需要林则徐这样的能人,协助自己开垦良田,修通水利。

虽然林则徐以戴罪之身来到伊犁,但布彦泰对他非常尊重,对林则徐的生活也非常照顾。林则徐到了戍所后,布彦泰还派人送来米、面、猪肉、羊肉等生活用品。

林则徐到达伊犁的短短几天之内,布彦泰就曾两次登门拜访,并设晚宴以招待,对林则徐照顾的无微不至,这一切都被林则徐记录在了《荷戈纪程》中。

11月10日,“将军馈米、麦、羊、豕、鸡、鸭等物,四领队或以肴馔,或以羊豕,皆受之。是日未刻,将军发折,知为余报到戍,并派掌粮饷处。”

11月11日,布彦泰亲自登门拜访林则徐,不巧的是,林则徐外出拜访友人不在家,于是布彦泰和林则徐的两个儿子亲切交谈。

11月13日,布彦泰安排晚宴招待林则徐等人。晚宴上,林则徐见到了在禁烟抗英中并肩战斗的战友、前两广总督邓廷桢,他先期被贬谪入疆。

11月14日,布彦泰派人送来野猪肉,为林则徐改善伙食。

11月15日,布彦泰派人送来鼻烟壶,治疗林则徐因感冒引起的鼻子出血。

11月19日,布彦泰再次登门拜访林则徐,两人一直倾谈到下午4、5点钟,布彦泰才离去,“晡时始去。”

至此以后,林则徐在伊犁期间的生活,受到了布彦泰的热情照顾。林则徐的《荷戈纪程》中经常有“(将军)来晤谈,亦馈生鱼”、“布将军送鲫鱼来”等记载。布彦泰对林则徐的关照,也有英雄惺惺相惜的情感在其中。林则徐对布彦泰的评价也不错,他在给家人的信中称布彦泰 “人才儒雅,公事亦甚明练”。

作为封疆大吏的布彦泰,为何不与“罪臣”林则徐划清界限,反而与他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呢?

首先是林则徐身负天下之望,虽然他主导的“虎门销烟”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导火索,但无论当时的官方的有识之士,还是民间老百姓,都认为林则徐所做之事并无过错,且功在国家,他的名望已经轰动天下。

其次是道光皇帝虽然在英国人的压力下贬黜了林则徐,但并没有真正的怪罪他,内心对林则徐还是非常认可的。布彦泰宦海数十年,不可能看不透其中的道理,他知道林则徐的起复是早晚的事。

再就是,布彦泰需要林则徐这样的能臣干吏协助自己处理新疆的屯垦、水利等事务。

布彦泰对林则徐十分信任,把非常重要的掌管粮饷处事务委派给了他,主要负责钱粮的分发以及账务造册和报销。此时,朝廷为了解决日益吃紧的财政问题,决定在边疆地区开发屯垦以增加收入。

布彦泰筹划开垦阿齐乌苏地区,这里是伊犁地区四块垦地中最后动工的地方。阿齐乌苏原本是兵屯之地,后来因为缺水而被放弃。为了解决缺水的问题,布彦泰决定将喀什河水引入阿齐乌苏地区,用以灌溉。但是阿齐乌苏地区的水利设施非常薄弱,重新修建水渠的话,又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关于水利建设,林则徐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在布彦泰的大力支持下,林则徐直接参与和捐资承修了阿齐乌苏的引水工程。虽然林则徐已近花甲之年,但他不顾年老体弱,亲临垦田一线,带领人们修建水渠,成功将喀什河水引入了阿齐乌苏地区,解决了困扰当地种植缺水的难题。这条水渠后来被称为“林公渠”,至今仍在当地的农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道光二十四年(公元1844年),在林则徐的艰苦努力下,开垦了伊犁的三棵树、红柳湾一带3.3万多亩和阿勒卜斯16.1万多亩田地。安置回民571户、安置汉人500户,并且水利灌溉设施完备。

布彦泰因此受到了朝廷的嘉奖,然而布彦泰并未贪功,他在向朝廷奏本中称林则徐聪明却不浮夸,学问渊博却不拘泥,实为历练老成的难得人才。朝廷弃之不用,殊为可惜。因此,请求朝廷“弃瑕录用”林则徐。

阿克苏办事大臣辑瑞未经朝廷批准,擅自招收回人复垦,乌什办事大臣又奏请朝廷裁撤屯兵,招收回人耕种。此事引起了道光皇帝的震怒和不安,担心回汉杂处日后酿出事端。于是下旨查办了辑瑞,并派伊犁参赞大臣达洪阿赴南疆阿克苏等地巡视。

但达洪阿因突患疾病无法赴职,这时在布彦泰的极力保荐之下,道光皇帝任命林则徐接替达洪阿,与喀喇沙尔办事大臣全庆考察阿克苏等地。

道光二十五年(公元1845年)初,林则徐奉旨赴南疆。在大半年的时间里,林则徐遍行三万里,先后勘查了库车、乌什、阿克苏、和阗(今和田)、叶尔羌(今莎车)、英吉沙、喀什噶尔、喀喇沙尔(今焉耆)等南疆八大城,从而为制定南疆垦荒政策提供了真实的依据。在南疆勘察地亩期间,林则徐事事都向布彦泰汇报。

在完成了对南疆八城的考察后,林则徐又回到北疆的吐鲁番和哈密继续垦田,并大力推广坎儿井。林则徐在一次勘察完塔科纳尔沁荒地返回哈密的途中,遇到百余人拦路控告哈密王伯锡尔侵占公田、鱼肉百姓的非法行为。

这个问题对当时的林则徐来说,有点棘手。哈密王不仅祖辈深得康熙以来历代皇帝的宠信,而且伯锡尔本人也曾多次得到道光皇帝的嘉奖。林则徐一个发配流放的贬官要处理这样一位皇帝面前的宠臣,其难度是可想而知的。

好在林则徐的背后有新疆最高军政长官布彦泰的鼎力支持,于是他暗中查明伯锡尔侵占民田的情况后,迫使哈密王退出他所霸占的万余亩田地,招民耕种。事后,林则徐把处理情况写成文告,并将其刻在石头上公诸于众、留示后世。伯锡尔及以后的几代哈密王,一直恪守林则徐这份文告中划定的范围。林则徐和布彦泰,堪称是边疆治理方面的楷模。

林则徐在新疆走访勘察的过程中,也逐渐认识到新疆在国家整体防务安全中的战略意义。当时的新疆并不稳定,林则徐没有到来之前,沙俄的军队已经越过巴尔喀什湖向中国境内推进;中亚浩罕国也已出兵伊犁西部地区;新疆内部还有和卓后裔在继续作乱。林则徐在新疆期间,积极配合布彦泰巩固了当地驻防。

林则徐虽然被贬黜,流放戍边,但依然心系朝廷,不顾年老体弱,垦田的同时又提出加强边疆的防御力量。对于林则徐的能力,布彦泰赞叹不已,林则徐以国家为重的忘我精神,也令这位伊犁将军深为敬重。因此,秉持为国选才的忠心,布彦泰多次向道光皇帝进言重新启用林则徐。然而,布彦泰没有等来朝廷重新启用林则徐的旨意,反而得到了一纸朝廷要调动新疆的兵马前往东部沿海地区守卫海疆的诏书。

对于布彦泰来说,新疆的地域广阔,驻防的军队本就捉襟见肘,如今却要抽调军队去守东部海岸线,实在想不通。于是布彦泰和林则徐商议此事。林则徐曾坐镇广东,自然深知海防的重要意义,但是他来到新疆之后,又深刻的认识到新疆对整个国家国防安全的重要性。这件事也就引出了晚清时期,在政治上掀起的“海防”和“塞防”的大争论。

道光二十五年(公元1845年)12月4日,流放伊犁三年之后,60岁的林则徐等来了道光皇帝召其回京的调令,以四、五品京堂起用之讯。在回京的途中,林则徐又接到被赐三品顶戴、署理陕甘总督的圣旨。此后,林则徐历任陕西巡抚、云贵总督等职。

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林则徐病逝于赴任广西的途中,享年65岁;光绪八年(公元1882年),驻守边疆数十年的布彦泰病逝,终年90岁。




这并不奇怪,可以说林则徐最终得以脱身,任职甘陕总督、陕西巡抚、云贵总督,其中也有时任伊犁将军布彦泰的一部分功劳,这是一位着着眼于地区发展,重视民生疾苦,在戍边、农田、水利等方面,有着巨大贡献的“总统”级大员。

为何称之为“总统”呢?驻防将军中,伊犁将军所统辖的地域最为广阔;辖下高级军政官员最多;名号前大多冠以“总统”称谓。

那时候,真抓实干尽心办事的官员不多,布彦泰就是诸多“异类”中的一员,某词条上的“主要成就”一栏,标注为“帮助林则徐”,写的倒是没错,但是相对布彦泰的功绩来说,叙述面太窄了。

布彦泰,珠尔杭阿之子,父子都不是什么太过显山露水的人物,珠尔杭阿虽然隶属满洲正黄旗,但其初期荣华富贵可都是自己靠战功争取来的,职位低了些,但说他与福康安和海兰察是袍泽关系也不算错,否则天大的机会怎么会最终落在他头上。

看着最近的新闻,即便以前不知道的朋友,现在廓尔喀的大名也如雷贯耳了吧,骁勇善战的民族,哈里王子参军时期的近卫保镖都是廓尔喀战士,历史上,廓尔喀首领曾经向大清投降。

将廓尔喀首领押解京师,这可是天大的肥差,谁都知道官阶的提升几乎是必然的,福康安把肥差给了谁呢,就是珠尔杭阿,布彦泰的老爹,乾隆心里高兴,直接将珠尔杭阿图形紫光阁,攥拔御前侍卫、正白旗护军统领,后在嘉庆年间又力擒行刺皇帝的陈德,被提拔为副都统。

布彦泰在道光初年,还只是个头等侍卫,通过自己的打拼和老爹的人脉历经十八年,坐到察哈尔都统。又过了两年,即道光二十年,布彦泰升职伊犁将军。

林则徐是道光二十二年十二月到达伊犁,头天刚到,林则徐被好友邓廷桢等人接入城中,首先拜会了布彦泰,而布彦泰估摸着林则徐大概安顿停当,转天就登门拜访,这令林则徐十分感动,那时候的满洲朝廷大员很少有这么没架子的,自己被贬至伊犁,没想到布彦泰竟然反过来看望自己。

大清官员拜见上级领导,有送礼的还有直接给银票的,这是潜规则,布彦泰不单主动上门,还连续三天登门拜访给林则徐带来了大米、白面、猪羊、鸡鸭,至于野猪肉,那年代那地界多的是,一次狩猎就能猎获很多,没啥稀奇。

林则徐在家书中写到:“布彦泰人才儒雅,公事亦甚明练。”

背靠大树好乘凉,有了布彦泰这棵大树,可以说林则徐也没遭什么罪,当然这只是相对来说,相对内地的环境,当时伊犁的条件还是比较艰苦的。

布彦泰对林则徐的“罪臣”身份并不介意,本着人尽其用的原则,他请求林则徐帮助自己治理水利并掌管粮饷等要务,这绝对算是重用,一般人碰不到这差事,对于某些人来说,这可是肥差,但布彦泰出于对林则徐的信任,直接就把差事交给他办了,顺便也能给林则徐增加点收入。

林则徐本是内地人,对关外气候严重不适应,何况但是的伊犁呢,不久就病倒了,布彦泰对他更加关照,而且非常自责,不该让林则徐操劳,其实他给林则徐的已经是高薪闲差了,不过除了寻医问药以外也不是没有弥补的方法,林则徐心系政务,布彦泰破例把邸报借给他看,布彦泰爱画,林则徐为其题诗,渐渐二人成了莫逆之交。

布占泰几次三番的上疏道光帝夸赞林则徐的工作态度和工作能力,道光帝也不傻,当时某些人给林则徐下绊子,有的是林则徐的对头,有的是皇帝的嫡系,虽然同样是让林则徐倒了霉,但是嫡系们的目的是为了帮道光甩锅。

道光的日子也不好过,条约签订之前一个人双眼通红,在大殿里溜达了整整一个通宵,他当然知道林则徐是冤枉的,纯粹是给自己顶锅,本来就想风声一过再次重用,没想到布彦泰一个劲的夸奖林则徐,证明林则徐虽遭贬黜,但并没有什么怨言,对清廷还是忠贞可鉴的,所以缩短了“贬黜期”,仅仅3年多就复用林则徐并委以重任。

布彦泰和林则徐的友情深厚,这其中有个人之间的惺惺相惜的原因,也有在工作中达成超高默契的原因,还有就是林则徐的个人工作能力原因。

在布彦泰身上很难看到官二代的影子和架子,对于诸多汉臣,尤其是诸多被贬黜的汉臣,布彦泰并没有心存芥蒂,也没有心存轻视,更是违规没有对林则徐进行严密监视,林则徐为新疆做出的巨大贡献,可以说是二人共同的成果,堪称边吏楷模。

林则徐为新疆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一是水利,二是垦荒,其实最大的贡献就是背地里出主意,配合布彦泰保住了新疆驻防,这个问题清廷足足争执了四个多月才罢休。

撇去林则徐这一节呢,布彦泰的功劳还在于维护了领土完整,张格尔一脉的叛乱持续了几十年,是布彦泰将其势力驱除出境;浩罕纠集张格尔的哥哥再次入侵也是被布彦泰击退;平定和卓叛军,护卫疆土,粉碎了分裂行为。

布彦泰治下清明,对重大案件的办理上一丝不苟不假人情,不徇私舞弊,同样也不畏权贵,在他身上同样有着林则徐一般的非凡品质,荣宠加身的时候不招摇,不变质,同样被贬官的时候也没有抱怨,低调做人、做事。

布彦泰这个伊犁将军,可谓军政一把抓,责任重大,所以他在保国戍边、屯田垦荒、兴修水利、重用人才、整饬地方吏治、发展生产、改善民生方面都有着巨大的作用。




这个问题老梁来回答。

伊犁将军?就这职务,满清小三百年的历史,一个有三十三个人整过这顶大帽子。其中有一个比较特别,这人搁新疆这头一呆就是三十年,伺候过四个主子,分别是嘉庆,道光,咸丰和同治,可谓四朝元老。

而题主说的这伊犁将军恰恰就是这人,他叫布彦泰。

瞅着这名字,大家伙就知道这是个满人,满洲正黄旗的人。大家伙一听满人,这不会是个干啥啥不行,吃啥啥不够的官?瞅着题主那殷勤二字,感觉靠谱。

这您可就错了,这布彦泰恰恰是个愿意干活,而且还干的非常出色的一官,就两字——能吏!

布彦泰其人

当年张格尔叛乱,这小子试图自己个将新疆这地,恢复成大小和卓时期一样被他们家统治。

结果布彦泰(当时他还是陕甘总督)协助当时的伊犁将军玉麟干掉了张格尔,也让新疆这地得以享受了十年的太平。

后来他做了伊犁将军之后新修水利,扩大耕地,办了不少的事实。

所以啊!题主用的那殷勤二字这有点不合适,容易误导。

说道这里估计有人要问了:“那么这布彦泰咋就和林则徐林大人走到了一块?”

您要是问这问题,这就对历史太不了解了。

当年林则徐虎门销烟,把英国人给惹急眼了,杵着他们的文明棍对着咱大华夏玩战争耍无赖。

林则徐训练五千渔民,防着的就是英国佬这种无赖的行径,结果这帮子自誉为文明人的家伙们,在林则徐的手里没有讨到任何便宜。

最后饶过林则徐所管辖的地盘,从别的地进入了大华夏,这就是著名的鸦片战争。

说道这鸦片战争,有人就埋怨这事就是林则徐给挑起了的,没有林则徐的虎门销烟,鸦片战争压根就不会发生。

这言论俺听了也就呵呵了!啥不会发生,英国佬为了准备这场战争不知道准备了多少年了。

没有虎门销烟,他也有别的硝烟来整这事,这就是个由头而已。

再说林则徐用五千刚刚训练的渔民就可以把英国佬拒之门外,为嘛其他地方就不行呢?

其他地方的八旗大兵恨不得绕开管制跑到大海上和这帮拄着文明棍的家伙交易鸦片,您让他们抵挡英国人,这不是做梦吗?

说道根子上还是满清已经烂到了根子上了,怨不得别人。

林则徐——民族英雄,这四个字绝对当得。

说了这么多,似乎和咱题目不搭,但您错了,这绝对搭,为嘛呀?

因为这布彦泰就是很赞成林则徐的做法,事就应该这么干,非常的敬佩林则徐,失败是失败的事,但压根就没有错。

既然目的是一致的,所以这俩人凑到一起,这也是应该的。

题主的事

当年林则徐受罚被流放到了新疆,布彦泰派官员到四台迎接,当林则徐到了地之后,布彦泰立马给朝堂放了奏章——人已经到了。

就题主说的野猪肉算啥呀,人家直接给林则徐送过去很多食物和日用品。

这还不算,隔个三五天的,就请林则徐上自己个家里聊上一聊,吃个饭,下个棋啥的。

当然人家吃饭下棋和咱不一样,咱撸上一顿烤串,喝上三五个啤酒,这就拍着肚皮吹牛,这要真有头母牛,一家伙就能给你整上天了,整不上去,这都不算。

人家那是聊天下的大局,都是正经事。

这不,因为林则徐有治理水利的经验,布彦泰也不客气,把喀什河引水渠最为重要的一段龙口工程交给林则徐去修。

就这段那是整个水利工程质量最棒的一段,咱还能说啥呢?都是想要大华夏好的人呗!

布彦泰瞅着林则徐没事,把将军府的粮饷都交给了林则徐来掌管。

而且他一直觉得林则徐搁新疆这地,实在是太屈才了,这不时不时的为林则徐说情,为他请功。

这也为林则徐后来的复出做了很好的铺垫。

这不林则徐搁新疆呆的时间一长,他对新疆的看法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后来林则徐又和左宗棠左大人聊天,让本来新忧陆地边疆的左宗棠左大人对新疆这地也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所以这布彦泰绝对是个能吏,活了九十岁,三十年搁新疆呆着,好人啊!

好了,今天就写到这里,喜欢的朋友加个关注,顺手点个赞呦!




按常理来说,被贬到外地的废员,为了在陌生的地方立足,一般会讨好当地的官员,送点见面礼、银票啥的。而林则徐则不然,当地的伊犁将军还反过来向他“献殷勤”,这里用引号表示伊犁将军对林则徐并非巴结讨好,而是怜惜。


道光二十年(1842年)至二十五年(1845年),这三年中的林则徐的官场人生走向了最低谷,他被道光帝革职放逐到新疆伊犁!随同的还有邓廷桢等人。当时的伊犁将军是满族人布彦泰,相当于新疆的一把手,位高权重。按照清朝惯例伊犁将军要负责对被下放的官员进行监视,一旦发现异常要向朝廷汇报。而布彦泰得知林则徐的到来,并没有为难他,而是带着礼物以小弟的身份登门拜访。他给林则徐提供日常所需,带来米、面,鸡鸭鱼肉类,还有各种野味,比如野猪肉。除此外,他还经常请林则徐来家做客,下棋聊人生。



这些在《壬寅日记》里有记录:

“将军馈米、麦、羊、豕、鸡、鸭等物,四领队或以肴馔,或以羊豕,皆受之……十三日,“将军招晚饭”,邓廷桢、文冲、福总戎皆在座。十四日,将军送野猪肉……”

那么伊犁将军布彦泰为什么要向林则徐“献殷勤”呢?

布彦泰是亲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的“四朝元老”,他之所以支持帮助林则徐,主要是被林则徐的正义耿直所感动,另外林则徐确实是位不可多得的人才,他对林则徐的被革职感到惋惜。


这里有必要说一下林则徐为什么被革职。众所周知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正义之举着实给中华民族出了一口气。但大量的鸦片被毁,也惹恼了英国人。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中失败,英国除了要求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之外,还强烈要求处置林则徐以解心头之恨。道光帝把引起战争的原因归结给林则徐,认为都是他工作失误造成的。

说实话没有林则徐的虎门销烟,英国照样会对中国发动战争。英国发动战争目的就是为了打开中国的市场,夺廉价的工业原料,扩大海外殖民地,虎门销烟只不过是英国发动战争的一个借口而已。


林则徐作为钦差大臣去销毁鸦片,维护了清廷尊严,也是对朝廷忠心的表现。他的行为是爱国壮举、是清廉、是民心所向!凡是有良知的人都对他支持点赞。但是他却触犯了靠鸦片发财的一些贪官的利益,在反对势力的攻击下作为鸦片战争的背锅侠,他最终被腐败的清政府革职流放。临行前他说道:“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便头也不回地踏上了西去伊犁的漫漫长路。


林则徐虎门销烟轰动世界,远在新疆的伊犁将军布彦泰自然得知消息,他对林则徐的爱国行动是敬重、敬仰的。所以在林则徐来伊犁的路上,布彦泰就派贴身人员快马加鞭去四台迎接他,此后也一直对林则徐以礼相待,在生活上给予极大的支持和帮助。

二人同心协力共谋大事为新疆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布彦泰欣赏林则徐的人品和能力,林则徐刚到,布彦泰就把掌管将军府粮饷的重任交给他。

林则徐经过勘察深思熟虑,提出要对虎视眈眈的沙俄提高警惕,防患于未然。他建议布彦泰大力兴修水利开荒屯田,得到布彦泰的支持,布彦泰让他负责兴修水利工程的一切事务。


林则徐和地方封疆大吏紧密配合,捐修水利,开荒种田,平定叛乱,一切都做得尽心尽力且得心应手,取得很大的成功,促进了新疆的经济开发与边防事业的发展。在开荒垦田上,他承担了垦复阿齐乌苏荒地的重任,由于缺少经费,林则徐自己出资承修了水利工程中最为艰巨的龙口工程。

“新疆兴治屯田,将军布彦泰请以则徐综其事”,而布彦泰历任伊犁将军期间,成绩斐然,在新疆地区开拓了几十万亩农田,和林则徐一起平定了地方叛乱,应该说是晚清时期少有的能吏,“与则徐会勘。凡历两年,得田六十余万亩。”


林则徐对布彦泰也是很欣赏的,在家书中对布彦泰给予肯定:

“布彦泰人才儒雅,公事亦甚明练。”

通过频繁往来,林则徐、邓廷桢等被革职放逐人员与布彦泰建立了似家人般的亲密关系,凡是能帮的布彦泰一定会出手相助。

布彦泰还为林则徐多次书写叙功折稿,如实禀明林则徐的功绩,并一再说请,让清廷能对林则徐“弃瑕录用”。在布彦泰的帮助下,林则徐于1845年九月二十八日清廷允许他“以五品京堂候补”回京。他依依不舍地离开了生活三年的边陲,发出了:“格登山色伊江水,回首依依勒马看”的感慨。


林则徐告老还乡后偶遇左宗棠大人,在谈论国事时,林则徐长叹道:“终为中国患者,其俄罗斯也!吾老矣,君等当见之”。

1850年,林则徐于广东省逝世,享年65岁。

1880年,近70岁的左宗棠大人率领4万重兵抬棺出征,最终把伊犁从沙俄手中夺回。

1882年,献身边疆30年的清朝大臣布彦泰病逝,终年90岁。

总结:

布彦泰对林则徐“献殷勤”,一方面是林则徐的名望较高,另一方面他敬重林则徐的才能和人品以及他强烈的爱国情怀。总之,布彦泰是个善良的聪明人,善待林则徐不仅仅是布彦泰个人对林则徐的敬重,其实还是民心所向,事实证明,他做得很有价值。




伊犁将军布彦泰在遍地贪官污吏的晚清官场上无疑是一股清流。

清朝历史上一共有30多位伊犁将军,布彦泰是其中最牛的一位。他是满洲正黄旗出身,在伊犁将军的任上做了30多年,是经历了嘉庆、道光、咸丰和同治的四朝元老,他在新疆这片土地上兴修水利,开垦农田,办了很多实事。


林则徐虎门销烟虽然是好好地出了一口恶气,但是英国仗着船坚炮利,挑起了鸦片战争,打开了别的通商口岸。朝廷觉得鸦片战争是林则徐销烟惹得祸,所以林则徐就被贬斥到了新疆,这相当于流放了,对此,林则徐依旧不后悔,说出了那句振聋发聩之言: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林则徐是伟大的,也是幸运的,因为他在新疆遇见了布彦泰。


道光22年12月,林则徐到达伊犁,拜会了布彦泰之后就开始安顿自己。没想到第二天布彦泰就来登门拜访了,林则徐没想到自己被贬黜,布彦泰作为封疆大吏还亲自前来拜访,非常感动。此后,布彦泰连续三天登门,送给林则徐白面、大米、猪羊、鸡鸭还有野猪肉。

“将军馈米、麦、羊、豕、鸡、鸭等物……皆受之……十三日,将军招晚饭……十四日,将军送野猪肉……”

野猪肉对喜欢狩猎的清朝贵族来说不少见,但是对林则徐这样的文臣来说却是种稀罕的吃食。你说布彦泰是殷勤也好,热情也罢,布彦泰给林则徐送野猪肉只是他交好林则徐的手段,他的目的是用这位能臣来为自己做事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林则徐的敬佩和惋惜。他知道保住林则徐这样的能臣,无疑是在为清朝续命。


林则徐的家书中提到:“布彦泰人才儒雅,公事亦甚明练。”对布彦泰评价很高。

布彦泰也很欣赏林则徐,知道他有治理水利的经验,于是将此事放权给林则徐负责,而林则徐也尽心尽力,由于经费不足,林则徐甚至自己筹措资金承修了喀什河引水渠中最重要也是最艰巨的龙口工程。

在开荒垦田上,林则徐承担了开垦阿齐乌苏荒地的艰巨任务,此后布彦泰“与则徐会勘。凡历两年,得田六十余万亩。”此外,布彦泰甚至还把将军府的粮饷都交给林则徐来掌管,可见对其的信任。


两人不止在公事上配合得很好,私交也很不错,布彦泰爱画,林则徐就为其在画上题诗。林则徐心系国家大事,布彦泰就破例将朝廷的邸报拿给他看,两人志趣相投,关系莫逆,堪称至交。

我们提到林则徐在新疆的建树总是离不开两点——垦荒和修水利。而提到布彦泰的时候常说他支持和配合了林则徐垦荒和修水利。其实事实恰恰相反,没有林则徐,布彦泰一样要办这两件事,只是有了林则徐的具体参与能把事情办得更好!所以他们合则两利,而这些也都是布彦泰送到林则徐手上的业绩。


更加可贵的是,布彦泰并不觉得林则徐能办事就要留在自己身边,反而觉得林则徐在新疆太屈才了,就时不时地上奏朝廷给他说好话,提一提他干的实事,为林则徐后来的复出埋下了伏笔。

布彦泰这个伊犁将军是真正的封疆大吏,军政大权一把抓,再加上新疆幅员辽阔,山高皇帝远,说他是土皇帝也不为过。但是此人谦逊有礼,知人善任,在抗击外敌、兴修水利、屯田垦荒等方面都颇有建树,实在是晚清贵族中凤毛麟角的干吏。


(全文完)

(以上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人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伊犁   新疆   乌苏   鸦片战争   南疆   满洲   哈密   虎门   将军   道光   总督   朝廷   野猪   公元   水利   皇帝   财经   殷勤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