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当皇帝后,两个发小上门讨官当,一个被杀一个封官是为什么?

朱元璋一步一步地往上爬,用了15年的时间,爬成了一个皇帝,开创了一个国祚276年的明朝。


但是,他所走的每一步从来都不容易,可谓是步步危机。


他所走的最险的一步毋庸置疑是在鄱阳湖上和陈友谅一战,如果不是刘伯温及时让他转移别的船上,他已经被陈友谅的飞炮给炸死了。


他人生中的一个最不可或缺的转折点是在24岁那一年去濠州投军,这一投军,可谓是彻底扭转了他的人生。


朱元璋的投军,让他从和尚到小卒,从小卒到将军,从将军到统帅,最后从统帅变成了主宰亿万生灵、掌控万里河山的皇帝。


所谓“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人只要发达了,即便你住在深山老林里,也少不了想要和你攀亲道故的人翻山越岭来找你,更何况,朱元璋远不止发达这么简单,所以曾经的所谓“亲故”自然也就冒了出来。



朱元璋当上了皇帝的事传回了濠州,这事瞒不住,也不会有人想要瞒住,毕竟皇帝的爹娘还葬在濠州,一时之间,濠州人人震动。


他们想起了曾经那个连自己死去的爹娘也没办法安葬的朱家老八,想起了那个爹娘死后没了活路被逼得去当了和尚的朱家老八,只是他们没有想到,一晃过去了几十年,那个曾经的乞丐和尚竟然当上了皇帝。


对此,有的人崇拜他,有的人羡慕他,也有的人嫉妒他,还有的人心中在恐惧。


不过,当年和朱元璋一起放过牛,一起光着屁股在阳光下追逐打闹,一起偷吃过别人家的东西的儿时玩伴们,却仍然在乡下过着苦哈哈的生活,受主家欺负,被地主剥削。


命运,便是如此,各人有各人的命运,想要打破命运对自己的束缚便得走出去——想朱元璋一样走出去。


只可惜,没有几个人敢走出这一步,多数人只会认可和服从命运对自己的安排。


当然,也会有人想到借助已经走出去并且已经取得了成功的人,去走一走捷径。



朱元璋儿时的两个玩伴在听说他当了皇帝之后,便想走一走这条捷径,只要他金口一开,他们还不直上青云?


只是他们想去见已经当了皇帝的朱元璋,想让朱元璋给他们个官当当,朱元璋凭什么相信他们是自己儿时的玩伴,是自己的故友?


这两个人商量了一番,为了让朱元璋相信他们的话,最终决定说一件他们儿时和朱元璋一起干过的事——他们曾经一起偷过别人家的豌豆,然后烧着吃。


他们商量好了之后,便一路直奔南京,直奔皇宫:我们是皇帝儿时的好友,想来见见皇帝。


朱元璋是一个重情之人,也在努力打造自己在民间的光辉形象,所以,他一听说自己儿时的好友来了,便召见了这两个人。



朱元璋见了他们之后,很快便认出了他们,可是为了皇帝的威势,他也只能端着架子问他们:你们是什么人,见朕有什么事?


他的话一说完,两个人中的一个便忍不住跳了出来,也顾不上眼前的朱元璋已经成了皇帝,直愣愣地哈哈笑道:你忘了吗?我们以前一起放过牛呢!


朱元璋听了这话,脸色一黑,你谁呀你,朕不认识你!


这个人却吴认为朱元璋是真的忘了自己,也没看到朱元璋的脸色已经变了,为了让朱元璋想起自己,便将他和朱元璋曾经一起干过的事,一桩桩一件件地抖了出来:我们去放牛的时候,肚子饿了,还投了别人家的豌豆,然后烧着吃......


朱元璋没等他说完,便已经黑着脸让人将他拖下去砍了脑袋。



第二个人一看这情形,也顾不上他和第一个人曾经商量好的事了,双脚一软,跪了下去,高呼皇帝万岁。


朱元璋又问,你又是谁?


这人一听,心想可不能走第一个人的老路,不然脑袋难保,所以在脑海中斟酌、酝酿了一番,便对朱元璋说:我也是您儿时的好友呀,当年您领着一群小将军骑着角马,上岗坡,扫荡青草府,打破罐州城,汤元帅在逃,拿住豆将军,红孩儿当关,多亏菜将军!


朱元璋听完后忍不住乐了,这个人说的仍然是他们儿时一起偷豌豆烧着吃的事,可是,竟然能够说的如此清新脱俗,不得不说也是一个“人才”。


这人见自己已经消除了朱元璋的怒气,又展开了第二轮攻势,说了一堆恭维朱元璋的话。


他的马屁一拍,朱元璋越听越开心,最后手一挥,赏了他一个官。



朱元璋的这两个发小,也可谓是同人不同命了,第一个人错便错在当众揭人短,不会说话。


蒋志清在上海交易所炒股时,输了个精光,被人追债追的走投无路的时候,写了一封门生贴投到了黄金荣门下,拜了黄金荣为自己的“老头子”,不可谓不落魄。


可是,后来蒋志清发达了,当上了总裁,这件往事便成了“黑历史”,所以黄金荣便知趣识相地将门生贴退还给了蒋志清,也从不提蒋曾拜自己为“老头子”的事。


黄金荣所做的事,是一个聪明人应该做的事,因为他看清了形势。


可是,朱元璋的第一个发小显然没有这种智慧,也没有这个能力,政治也从不是过家家,政治的水很深,一不小心便会溺水身亡。


第二个发小则显得八面玲珑,头脑灵活,心思缜密,会说话,这样的人不管有没有真本事,他在职场上往往能够如鱼得水。


不过,朱元璋听了第二个发小的马屁,虽然高兴之下赏了发小一个官,可是他却始终保持着清醒,他不知道发小的能力如何,所以,也只是赏了一个芝麻绿豆的官。




朱元璋一步一步地往上爬,用了15年的时间,爬成了一个皇帝,开创了一个国祚276年的明朝。

但是,他所走的每一步从来都不容易,可谓是步步危机。

他所走的最险的一步毋庸置疑是在鄱阳湖上和陈友谅一战,如果不是刘伯温及时让他转移别的船上,他已经被陈友谅的飞炮给炸死了。

他人生中的一个最不可或缺的转折点是在24岁那一年去濠州投军,这一投军,可谓是彻底扭转了他的人生。

朱元璋的投军,让他从和尚到小卒,从小卒到将军,从将军到统帅,最后从统帅变成了主宰亿万生灵、掌控万里河山的皇帝。

所谓“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人只要发达了,即便你住在深山老林里,也少不了想要和你攀亲道故的人翻山越岭来找你,更何况,朱元璋远不止发达这么简单,所以曾经的所谓“亲故”自然也就冒了出来。

朱元璋当上了皇帝的事传回了濠州,这事瞒不住,也不会有人想要瞒住,毕竟皇帝的爹娘还葬在濠州,一时之间,濠州人人震动。

他们想起了曾经那个连自己死去的爹娘也没办法安葬的朱家老八,想起了那个爹娘死后没了活路被逼得去当了和尚的朱家老八,只是他们没有想到,一晃过去了几十年,那个曾经的乞丐和尚竟然当上了皇帝。

对此,有的人崇拜他,有的人羡慕他,也有的人嫉妒他,还有的人心中在恐惧。

不过,当年和朱元璋一起放过牛,一起光着屁股在阳光下追逐打闹,一起偷吃过别人家的东西的儿时玩伴们,却仍然在乡下过着苦哈哈的生活,受主家欺负,被地主剥削。

命运,便是如此,各人有各人的命运,想要打破命运对自己的束缚便得走出去——想朱元璋一样走出去。

只可惜,没有几个人敢走出这一步,多数人只会认可和服从命运对自己的安排。

当然,也会有人想到借助已经走出去并且已经取得了成功的人,去走一走捷径。

朱元璋儿时的两个玩伴在听说他当了皇帝之后,便想走一走这条捷径,只要他金口一开,他们还不直上青云?

只是他们想去见已经当了皇帝的朱元璋,想让朱元璋给他们个官当当,朱元璋凭什么相信他们是自己儿时的玩伴,是自己的故友?

这两个人商量了一番,为了让朱元璋相信他们的话,最终决定说一件他们儿时和朱元璋一起干过的事——他们曾经一起偷过别人家的豌豆,然后烧着吃。

他们商量好了之后,便一路直奔南京,直奔皇宫:我们是皇帝儿时的好友,想来见见皇帝。

朱元璋是一个重情之人,也在努力打造自己在民间的光辉形象,所以,他一听说自己儿时的好友来了,便召见了这两个人。

朱元璋见了他们之后,很快便认出了他们,可是为了皇帝的威势,他也只能端着架子问他们:你们是什么人,见朕有什么事?

他的话一说完,两个人中的一个便忍不住跳了出来,也顾不上眼前的朱元璋已经成了皇帝,直愣愣地哈哈笑道:你忘了吗?我们以前一起放过牛呢!

朱元璋听了这话,脸色一黑,你谁呀你,朕不认识你!

这个人却吴认为朱元璋是真的忘了自己,也没看到朱元璋的脸色已经变了,为了让朱元璋想起自己,便将他和朱元璋曾经一起干过的事,一桩桩一件件地抖了出来:我们去放牛的时候,肚子饿了,还投了别人家的豌豆,然后烧着吃......

朱元璋没等他说完,便已经黑着脸让人将他拖下去砍了脑袋。

第二个人一看这情形,也顾不上他和第一个人曾经商量好的事了,双脚一软,跪了下去,高呼皇帝万岁。

朱元璋又问,你又是谁?

这人一听,心想可不能走第一个人的老路,不然脑袋难保,所以在脑海中斟酌、酝酿了一番,便对朱元璋说:我也是您儿时的好友呀,当年您领着一群小将军骑着角马,上岗坡,扫荡青草府,打破罐州城,汤元帅在逃,拿住豆将军,红孩儿当关,多亏菜将军!

朱元璋听完后忍不住乐了,这个人说的仍然是他们儿时一起偷豌豆烧着吃的事,可是,竟然能够说的如此清新脱俗,不得不说也是一个“人才”。

这人见自己已经消除了朱元璋的怒气,又展开了第二轮攻势,说了一堆恭维朱元璋的话。

他的马屁一拍,朱元璋越听越开心,最后手一挥,赏了他一个官。

朱元璋的这两个发小,也可谓是同人不同命了,第一个人错便错在当众揭人短,不会说话。

蒋志清在上海交易所炒股时,输了个精光,被人追债追的走投无路的时候,写了一封门生贴投到了黄金荣门下,拜了黄金荣为自己的“老头子”,不可谓不落魄。

可是,后来蒋志清发达了,当上了总裁,这件往事便成了“黑历史”,所以黄金荣便知趣识相地将门生贴退还给了蒋志清,也从不提蒋曾拜自己为“老头子”的事。

黄金荣所做的事,是一个聪明人应该做的事,因为他看清了形势。

可是,朱元璋的第一个发小显然没有这种智慧,也没有这个能力,政治也从不是过家家,政治的水很深,一不小心便会溺水身亡。

第二个发小则显得八面玲珑,头脑灵活,心思缜密,会说话,这样的人不管有没有真本事,他在职场上往往能够如鱼得水。

不过,朱元璋听了第二个发小的马屁,虽然高兴之下赏了发小一个官,可是他却始终保持着清醒,他不知道发小的能力如何,所以,也只是赏了一个芝麻绿豆的官。




俗话说祸从口出,朱元璋这两个发小,一个被杀是因为嘴笨,赤裸裸地说出了令朱元璋最自卑的的事件。

另一个被封官则是因为“嘴角抹了蜜汁”,把朱元璋的马屁拍得叮当响。

朱元璋在当上皇帝之后,最忌讳的就是别人提起他不堪回首的往事。那些“偷鸡摸狗”,当乞丐化缘的过往,让朱元璋感到自卑。

所以他最恨的就是别人提起他不堪回首的过往。但两位发小都说了他的这些丑事,一个被封官,另一个被杀死,这是为何呢?

少年时期的朱元璋曾在濠州度过他的童年。当时元末,元朝不断增加百姓的赋税。加上荒年不断,许多百姓饿死街头。

为了生活,朱元璋经常和发小给地主家放牛。不过当时孩子很皮,说是放牛实际上是散养。

平时把牛撒开,让他自己吃草,接着就跑去,下河捉虾了。不过当时的朱元璋,已经有了少年老成的气势。

没事的时候,就骑在牛背上,想象着自己是大将军,然后指挥其他几个发做事情。每次肚子饿的时候,由于没有饭吃,他们就时常去田里偷瓜。

盛夏是最炎热的季节,也是豆子生长得最好的时期,这下子他们放牛就不会挨饿了。每每感觉肚子,他们就偷偷跑过去拔几根。为了不让人发现,他们还机智地每处拔一点。

这个时期的朱元璋,生活虽然艰苦,但是也还过得去。可惜造化弄人,自己的父亲大哥以及母亲先后去世,连买个棺材的钱都没有。最后还是好心的邻居帮忙买了块地让他们父母下了土。

朱元璋自此开始了他的乞讨生涯,之后投奔到郭子兴的起义军中,才有了他此生的成就。朱元璋当上皇帝之后,百姓的生活依旧没有什么起色,过着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生活。

朱元璋的两个发小不堪生活的重负,又得知朱元璋当上了皇帝,于是商议着去京城寻找朱元璋,改善一下自己的生活。他们两不远万里,爬山涉水地从安徽濠州跑到明朝都城应天府(今南京,后朱棣迁至北京)。

想见朱元璋并非易事,但是自从听到他们两个是自己的发小之后,朱元璋便接见了他们。两人喜笑颜开,但却不知祸从此起。

朱元璋虽知他们是自己的发小,但是为了保持皇帝的尊严,也得按程序来。朱元璋问道:“你们从何而来,是什么人,寻朕有什么事?”

一个发小抢答道:“回皇上,我们从濠州而来,是你的发小。当年我们还一起放过牛,一起偷过人家的豆子……这些你还记得吧?”

这个发小都不知道掩饰一下,滔滔不绝地将他们童年干的所有坏事一一抖露了出来,朱元璋一听到“偷”这个字,脸瞬间变黑了。呵斥他赶紧闭嘴,并且叫人拉出去砍了。

另一个发小见此情此景内心非常害怕,但似乎也明白了一点。他答道:“回禀皇上,我们从濠州一路赶过来,为的就是再见您当年风采。

您是否还记得,当年您叱咤风云地骑在马背上(其实是牛背上),活捉了豆将军的情况?您的威武,我仍然记忆犹新……”朱元璋听闻,心中很高兴。其实还是一件偷豆的事情,但是这位发小却机智地将此等令人羞耻的事情说成了叱咤风云的事件,给令朱元璋羞耻的事情镶上了金边,使得他非常高兴。

朱元璋一高兴,自然会给他封赏,但是一定不是大官,特别是不会让他留在京城地带。否则啥时候嘴漏,再给我抖搂出去,岂不是被别人笑掉大牙。

于是他给自己的发小封了个县令,并且远离京城,为的就是以防之后再从他口中说出什么自己见不得人的事情。

朱元璋之所以会杀掉那个发小,一是因为他揭开了自己的伤疤,让自己难以启齿的事情再次暴露。

一个皇帝努力地给自己的背景添加各种光辉,但是这个发小硬是将他的黑暗历史赤裸裸地抖露出来,让朱元璋觉得自己颜面无存,所以便杀了他。

其二,是杀鸡儆猴。朱元璋杀了他也是为了告示之后的人,最好把自己所知道的所有关于朱元璋令人羞耻的事情烂在肚子里,不然下场就是和他这个发小一模一样。

朱元璋是封建皇帝中最有争议的皇帝之一,对于他的褒贬众说纷纭,而朱元璋一心要掩盖的丑事也不断被民间抖露出来。但关于朱元璋的许多丑事,都是民间传说,不知是否属实。




一样的历史,不一样的解说。在民间一直有个传说,说朱元璋推翻元朝登上皇位后,有两个发小来投靠朱元璋,一个被杀一个当上了官。不管这个故事是真是假,都反应了情商对一个人的重要性。小编今天就通过这个历史故事来剖析情商对人起到什么样的关键性作用。

话说朱元璋是贫寒出生,小时候当过和尚给地主放过羊,经历了父母双亡的悲剧。无依无靠的朱元璋只能四处流浪,靠乞讨度日。

投靠郭子兴后由于作战机智勇敢受到郭子兴的赏识,并把自己养女嫁给他,也就是后来的马皇后。靠着自己的打拼朱元璋登上了皇位成为九五之尊。

有两个发小听说朱元璋当上皇帝后就来投奔,说白了就是想通过皇帝让自己的人生达到顶峰。就好比现在一个人在城里发达了就会有老乡发小过来投奔一个道理。

第一个过来投奔的发小见了朱元璋后非常的小心谨慎,说小时候就知道皇上将来有富贵之相将来必成大业,没想到现在果然当上皇帝了,乡亲们想念皇上等云云。反正什么好听的就说什么,朱元璋听后大喜,封他做了一个小官还赏了他很多钱财。

另一个发小听说后也去投奔朱元璋,见了朱元璋抑制不住心中的喜悦滔滔不绝就把朱元璋小时候放羊偷东西被地主打等事情竹筒倒豆子般全说了出来。俗话说哪壶不开提哪壶,气的朱元璋脸都绿了,摆摆手让人拉下去杀了。

两个人同样投奔朱元璋,确实两种结局。为什么会这样?主要还是情商问题。情商是社会上人与人交往十分重要的必杀技,它甚至决定一个人的生存好坏。

可以看出文中第一个人的情商无疑非常高的,他知道皇帝以前的很多丑事但不说出来,说出来皇帝肯定不高兴。不要说皇帝,如果一个人当众滔滔不绝揭你的短,你也会非常尴尬,更何况是当着满朝文武大臣的皇帝呢。

第二个人的情商就显得非常低了。虽然他说的是实话,也很怀旧,他以为皇帝听了会很感动。但他却忘了自己身份,也忘了坐在上面的已经不是以前的发小了,而是高高在上的皇帝。一个贫民当着满朝文武揭皇帝小时候的短,这无异于找死。

所以马云反复强调情商对一个人的重要性。一个智商高情商低的人也是很难在这个社会上混开的,因为缺乏情商的人他不懂如何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所以情商对一个人是多么的重要,一个孩子从小就应该培养他的情商。毕竟他以后要走出社会,要处理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





1368年1月23日,乞丐皇帝朱元璋在应天(今南京)登基称帝,建立大明王朝。

不久,就有一些所谓的“难兄难弟”前来“求官求财”,令朱元璋不胜其烦。

十多年前,自己四处乞讨求生之时,怎么不见这些“难兄难弟”;自己用性命争霸天下之时,这些 “难兄难弟”为何不来追随;自己差一点命丧陈友谅炮石之下时,怎么不见他们的踪影……

虽说:“同甘共苦你不在,荣华富贵你不配。”可一旦处理不妥,显得自己不念旧情,又有损名声。

这不,正当朱元璋心中纠结之时,黄门来报:“有两名自称是皇上发小的百姓前来叩见。”

朱元璋眉头微皱,无奈道:“宣!”

一会儿,两名身穿布衣的中年汉子在黄门的带领下走进了大殿。当先一人,如同“刘姥姥进了大观园”,四处张望;而后面一人则小心翼翼,亦步亦趋。

第一眼,朱元璋便对当先之人心生厌恶。因此,他端坐大宝,冷眼以对。

其实,当初年少之时,朱元璋确实有过两名发小,一同给地主刘德家中发牛。不过,数十年过去了,曾经的模样已然很难辨认。

这时,当先之人走到朱元璋的殿阶之前,对着朱元璋瞅了瞅,突然大笑起来:“朱重八,果然是你小子,真没想到你会有今天,可真威风。你现在发达了,是不是应该关照关照一下曾经的穷发小。”

朱元璋一看这人,不就是个二百五吗,如何安排好呢?朱元璋顿时感到一阵头痛。

然而,这人以为朱元璋没有想起他来,随又呱呱地讲起了当初一同放牛,一同偷蚕豆,一同用瓦罐煮食,还未煮熟朱元璋就开始抢吃,还将瓦罐打破。由于吃得太急,被草叶卡住了嗓子,自己又是如何帮忙的……

这人说得可谓“唾沫四溅”,却不曾注意他的话气得朱元璋怒喊一声:“来人,将这个刁民拖出去,斩了。”

接着,朱元璋余怒未消地盯着另一人道:“你有何话要讲!”

但是,后面这人却不慌不忙道:“想当年,小人跟着皇上征战四方,皇上总是冲锋在前,一把刀不知斩杀了多少‘草头王’,而且打破了‘罐州城’,逮住了‘豆将军’,吓跑了‘汤元帅’。后来,又遇到了‘草霸王’拦在咽喉要道……”

另一人话还未讲完,朱元璋就高兴地道:“好!是个做将军的料。”

随后,朱元璋便封其为军中副将。

表面看,因为前面一人不会说话被朱元璋所杀,后面一人很会说话,被朱元璋封了将军。但是,这一杀一封之举,那些所谓的“难兄难弟”已然看到了“求官求财”的风险。因此,之后再也没有 “难兄难弟”出现,朱元璋的不胜其烦也随之化解。

图片来源网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6

标签:皇帝   小卒   门生   难兄难弟   爹娘   豌豆   马屁   皇上   儿时   和尚   情商   将军   当年   事情   命运   两个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