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科学解释“能喝5瓶啤酒却不能喝等量的矿泉水”?

由于渗透压力的原因,喝水,水份会大量进入身体细胞;不能尽快排除体外。而啤酒中的麦芽糖、维生素、倍它葡聚糖等物质的浓度比细胞内的浓度高,有利于这些物质进入细胞,而大量水份不能进入细胞,而是由肾再经膀胱迅速排除体外。所以你可以多喝些啤酒,却不能喝下同体积的啤酒。




对于这个问题,也一直是我的困惑所在。为什么很多人在喝啤酒时成箱的搬运,能喝那么多,何止是五瓶啊,为什么呢?难道它是气体吗?是被压缩了的液体?边喝边被排出,不占用任何的空间,而矿泉水则要短时间内在胃中存留…。谢邀了,本人也在求解,暂没有这方面的答案,知识。







啤酒喝下,囊中还在产生气体,在肠胃中气体撑开通道让液体通过,喝啤酒时可以把酒囊饭袋撑到最大容积。长期吃啤酒会出现西方人中常见的啤酒肚皮。

喝水就没了这种可能。

请明白,这不是“科学解释”,这是“常识”。




撑得慌呗,能一口气喝5瓶啤酒的人,基本上都能一口气喝5瓶矿泉水。通常喝啤酒都是边吃边聊边喝,如果用同样的时间、方式喝5瓶矿泉水,也是能够轻松喝下的。

由于酿造方式啤酒中具有麦芽糖、多种氨基酸、维生素、低分子糖、无机盐和各种酶,但是其绝大多数成分仍是水,还含有一定量的二氧化碳。由于啤酒中含有的气体,一口气喝下一瓶啤酒是要比喝同体积的水更撑,啤酒进入消化道之后,由于消化道的温度较高,啤酒中的气体会更快地逸出,迅速撑满消化道,所以很多人一口气喝一瓶啤酒就很难受,搞不好还会吐。绝大多数时候喝啤酒,并不是一瓶一瓶连着牛饮,而是配点小菜边吃边喝边聊,喝一瓶啤酒的时间几分钟到几小时不等,所以不会短时间内感到撑,用这个时间喝一瓶水算啥,谁一天不喝个一升两升的水。但是也有些人“天赋异禀”,能够短时间连续吞下几瓶啤酒,可能是经常喝经常锻炼,适应了啤酒下肚时的胀痛,他们连续喝同样体积的水也没啥问题。

有的研究认为,啤酒中的酒精灯物质可以抑制下丘脑释放抗利尿激素,这种激素的作用是从肾回收水分和盐,因此啤酒能够更快地从人体代谢变成尿液排泄,而水这种作用却不是很明显,短时间内和较多的水会比啤酒更显撑得慌。话又回到前文,人们喝水喝啤酒一般并不会这么迅速。短时间内大量喝啤酒对人体也是有一定危害的,因为啤酒中含有气体,释放的时候会从内压迫消化道,有极低的可能造成消化道的损伤,而且尽管一瓶啤酒中的酒精含量不高,几瓶一块下肚酒精就不少了,会有神经抑制等作用,也就是喝晕了喝醉了。所以白酒、啤酒作为消遣可以慢慢喝少喝点,喝多了最后难受的都还是自己,喝进医院更麻烦。

每天几瓶啤酒下肚的人,很多都有啤酒肚,所谓的啤酒肚不是喝啤酒撑起来的,而是啤酒中有较多的养分,啤酒的热量比较高,喝的多了人体无法代谢,一些糖分就被转化成脂肪储存在皮下、脂肪、肠道等处,就形成了啤酒肚。




啤酒可以看成纯净水里面溶解了麦芽糖、维生素、氨基酸和无机盐等。

就像纯净水里面溶解了盐或者糖一样,它已经是一种溶液。

我们身体内的血液也是一种溶液。

溶液是有渗透压的,溶液浓度越大,渗透压就越大。

渗透压小的溶液中的水会向渗透压大的溶液中流动。

简而言之就是,溶度越高就越吸水。

打个很简单的比方,在家里用盐腌白萝卜的时候,当我们向装白萝卜条的罐子里面倒入盐,并搅拌均匀。

过一会儿,萝卜条就会渗出大量的水分。

这是因为萝卜条表面有细微的水分,溶解盐分后,形成很浓的盐水。

这盐水比萝卜条里面的萝卜汁渗透压要大,也就是更浓。

盐水自然向萝卜吸水,导致萝卜渗出水分。

当我们感到口渴,正常喝水时,水会在3-5分钟内被胃吸收,吸收比较快。

但如果要把水排出来,至少要十分钟以上。

中间这段时间,由于增加了水分,血液浓度达到正常值,就不会感到口渴。

如果我们突然大量饮水,胃部突然吸收这么多水分,造成体内水潴留,血液浓度过低,

体液渗透压就会紊乱,

这样就会造成水中毒,会有头昏眼花、呕吐、四肢无力等症状。

身体会有自我保护、自我调节的功能。

我们疲劳了,就会想睡觉;我们遇到高兴的事,就会兴奋地大笑。

如果我们一杯接一杯喝水的话,当达到一定量,大脑会自动启动保护机制,就感觉不想再喝水。

如果再喝的话,胃部会痉挛,也就是反胃、呕吐、胃痛。

迫使你停止喝水。

如果还继续下去,那就会造成水中毒。

但啤酒和水不一样,啤酒本身溶解了很多物质,浓度比水高很多。

啤酒里面的物质很容易被肠胃吸收,基本和水的吸收速度差不多,相当于啤酒进入人体内没水那么容易造成渗透压紊乱。

啤酒里面有啤酒花,能促进血液循环,加快水分排出体外。

这样一来,喝啤酒引起体内渗透压变化幅度就不大。

啤酒可以喝几瓶都没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矿泉水   啤酒   渗透压   麦芽糖   消化道   溶液   盐水   体外   浓度   水分   气体   萝卜   口气   物质   时间   科学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