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国最厉害的赵武灵王,为何最后被活活饿死?

我是老湿基,我来回答!

要弄明白这个问题,我认为首先得弄明白赵武灵王到底有多屌,当你知道了他有多屌,自然就会理解他为什么会如此行事了。

这位爷在15岁继位,这货是稍有的继位就是高光时刻的主。继位当天,就面临着国家被撕裂的风险,由于他老爹治国也很牛,生前跟魏国、楚国、秦国、燕国、齐国都死磕过,就是这样的车轮战,赵国在他老爹的操持下竟然不处下风。所以呢,他爹死后,这五个国家以吊丧的名义各自带着军队开拔到赵国边境准备共襄盛举。


这哪是吊丧吃席的?这分明就是来打秋风的嘛。好在赵武灵王也不是白给的,他才去托孤忠臣肥义的建议:首先,下令赵国全境进入战时戒严状态,以便随时开战,接着,巧妙的联合韩国和宋国这两个位于秦、魏、楚、齐四个国家中间的国家,使赵、韩、宋三国形成“品”字型结构,将秦、魏、楚、齐四个国家置于两面受敌或者三面受敌的被动局面,又派人拿了大量的珠宝去贿赂东边的越国国君,唆使越王发兵攻楚,又重金买通了北面的楼烦王,使其去攻打燕国,就这样,吊唁还没开始,就已经逼着燕国和楚国不敢妄动了,剩下的秦、魏、齐由于韩和宋的掣肘也无法对赵国造次了。


你以为这就是高光了?接下来,赵武灵王大开城门,对着五国联军说:不是吊唁的嘛,叫你们的使者带着祭祀用品和帛金放马进来吧,军队只能驻扎在城外,唯有使者和礼金可以进。就这样,赵武灵王不但化解了自己国家的危机,还白嫖了五国带来的礼金,那个年代的丧事还没有吃席这一说,赵武灵王在登基这一天可以说是秦始皇吃着花椒摸电线——赢的麻的不能再麻了!


人家国君10几岁亲政都是各种权臣把持朝政,由于赵武灵王这一波骚操作,人家登基第二天就开始亲自理政:我话讲完,谁赞成,谁反对?大臣们没有一个不服的。这一点作为,就连后来一统天下的嬴政都没有做到上位就理政的。


紧接着就是赵国最有名的“胡服骑射”了,这一政策一推出,各位大臣都反对,好在,反对归反对,谁也不敢多说什么。所谓的“胡服骑射”就是放弃华夏的穿着礼仪,穿上胡人的衣服,加强骑马射箭的军事力量建设。为什么要穿胡人的服装呢,简单的讲,就是因为华夏的服装太过繁琐,上马,下马太麻烦,影响作战效率,胡人穿的都是窄袖短袄,传上这样的服装,在战场上能够非常灵活的驾驭马匹,另外就是,胡人作战,没有任何道理可讲,简单的说就是一阵小冲锋,过去之后就是砍杀,杀完就是抢,抢完就跑,作为礼仪之邦的华夏怎么会是这么野蛮的队伍的对手?赵武灵王下令,完全模仿胡人,进军,粮草也不带了,也不用到一个地方就埋锅造饭了。就带一点干粮,在战场上,你抢到了就吃,抢不到你就饿着;跟胡人也不用讲武德了,直接看到就杀,杀完就抢,抢完就跑;更不用驻扎军营了,部队所到之处,鸡犬不留,几个回合下来,胡人都傻了:你赵国怎么这么不讲武德!


在战国初期,这样的作战方式在跟华夏的各个诸侯国较量的话,简直就是降维式的打击,各国的国君都看傻眼了,仅仅两年时间,赵国灭了中山国,又帮助燕国赶走在燕国的齐国军队,成功的帮助燕昭王登上王位,以及换来10几座燕国的城池,插手秦国国政,大名鼎鼎的秦昭襄王就是借助赵武灵王的实力支持登上秦王宝座的。那一时,赵国在整个华夏是不可一世的姿态。

就在赵武灵王风光无限的时候,这位爷做了一件让所有人都瞠目结舌的决定:老子退位了,叫我的儿子做王,一来呢,我可以提前教我儿子如何做王,另外呢,叫我儿子去跟各国较量去,老子要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直接做王中王,要左右整个战国的局势,做整个华夏的话事人。

说做就做,他立刻把王位传给了自己的儿子赵何,并把自己的大臣配给了赵何,对赵何进行辅佐。这样做吧,也行,毕竟自己还是王中王,自己的儿子赵何也是冰雪聪明,还有贤臣肥义做搭档。

赵惠王赵何

坏就坏在,此时的赵武灵王又开始作妖了,本来,赵国的王储是赵章,但赵章的母亲死了之后,一个美女吴娃进入了赵武灵王的生活,才为赵武灵王生了赵何,在爱屋及乌的情况下,他废了赵章的储君地位,改立了吴娃之子赵何。眼看自己的弟弟取代了自己的位置,赵章一天比一天颓废,赵武灵王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于是,赵武灵王想到了一个妙招:把赵国的一个城池——代地封给了公子赵章,还册封赵章为安阳君,还派了一个大臣田不礼去辅佐赵章,这样的话,他觉得起码能够抚慰一下儿子赵章的心灵。

自认为聪明绝顶的赵武灵王怎么也想不到自己亲手给自己敲响了丧钟: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个田不礼,这货就是田氏齐国的宗室子弟,由于在齐国混不下去了,才跑去赵国的,田家,那是什么人,可是会窃国的,人家基因里代代相传的祖传手艺就是颠覆原政权。这一下,被派去辅助一个公子,那还了得。自认为机会来了的田不礼非常卖命的辅佐赵章,并且还时不时的给赵章灌输一种思想:你本可以是赵王的,是你的父亲和你的弟弟联手把你给拉下来的,你一定要积蓄力量,伺机图位。

就这样,赵国被一分为二,肥义带着赵何,田不礼带着赵章,各自为战,在整个赵国开始搞政治分裂,朝廷里瞬间成为了两股势力。表面上没什么,但暗地里已经在各自较劲儿了。而这一切,聪明绝顶的赵武灵王却始终没有察觉。


有一天,赵武灵王要去春游,要求赵何和赵章陪同,就这样,也仨带着各自的跟班一起野外郊游了,到了晚上的时候,在田不礼的挑唆下,赵章带着亲兵控制住了赵武灵王,并且传旨要召见赵何。肥义对赵何说:别去,这肯定是个陷阱,这样,你且等着,我先去看一下虚实,如果我回不来,你就赶紧行动,切不可独自面王。

说完,肥义就只身去了赵武灵王的行宫,赵章和田不礼一看自己的阴谋被识破了,直接就把肥义杀了。而另一边的赵何在肥义的计划下,已经通知了公子赵成和李兑及时的调集了军队,眼看多时不见肥义归来,相必是出事了,索性发兵攻打公子赵章的行宫,把行宫围个水泄不通。

双方就厮杀了起来,赵章的亲兵肯定不是军队的对手,赵章就趁乱跑了,跑去哪了呢,又跑回了赵武灵王的行宫,乞求赵武灵王能够救下自己。

不作不死的赵武灵王竟然还真的打开了宫门叫赵章躲了进来。军队又把赵武灵王的行宫围死了,要求里面的人把赵章交出来,赵武灵王便为赵章求情,谁知领兵的李兑说:我们只听从赵何的命令。无奈的赵章只得自杀。

在得知赵章自杀后的李兑准备撤军的时候,公子赵成说:哥们,咱不能撤啊,里面是谁,那可是赵武灵王啊,你我不管如何,今天可都是把老爷子给围了,还逼死了公子赵章,人家老赵家的家事,咱却出手干预了,先不管是不是帮赵何办事的,这事情平息后,人家赵何把你我扔出来顶罪,咱也是没屁放啊。李兑如醍醐灌饼:那咋办?

赵武灵王被围困沙丘

赵成说:兵不撤,继续围,我们派个传信的给赵何,叫他决定。李兑照做了,并且对里面放话说:里面的不是姓赵的都给我出来,否则格杀勿论。行宫里的太监和宫女都一窝蜂似的跑了出来。

传信的那边呢,始终没有给赵成和李兑回复,赵成和李兑也彻底明白了赵何的意思,把围宫的行为持续了下去,整个行宫里此时就剩赵武灵王一个人了,此时,聪明一世的赵武灵王才知道什么叫做无助,在无吃无喝的情况下,赵武灵王只有爬上树掏鸟窝充饥。

掏鸟窝的赵武灵王

整整3个月过去了,赵何突然想起了行宫里自己的爹还在那呢,就打开宫门,发现赵武灵王已经饿死宫中,战国时第一个支棱起来的雄主就以如此卑微的收场谢了幕。

纵观赵武灵王一生,正是他的英武果断成就了辉煌的赵国,恰恰也正是这样的成就让他整个人飘了起来,以至于忘记了人性的阴暗!




赵武灵王赵雍进行胡服骑射的革新,打造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支制式骑兵部队,东征西讨,很快使赵国成为东方大国。但在传位问题上他首鼠两端,犹疑不决,最终被困在沙丘行宫中活活饿死。

1、传位太子赵何

赵武灵王二十七年五月,赵武灵王在东宫朝会,传位太子赵何,肥义任相国。赵何就是赵惠文王,赵武灵王则自称为“主父”(后世所称的太上皇)。

赵何是吴娃的儿子。史载,赵武灵王曾梦见一妙龄女子弹琴而歌:"美人荧荧兮,颜苕苕之荣。命乎命乎,曾无我嬴。”歌词大意是:美人纯洁如玉,貌如苕花美丽。可叹命运啊命运,君居然不得见我嬴娃。“赵武灵王次日饮酒中多次给大臣提到这个梦中情人。大臣吴广听到后,把女儿孟姚送进宫中,时人称之为“吴娃”,很得赵武灵王宠爱,为赵武灵王生下赵何。

2、把长子封为“君”

赵何出生时,赵武灵王的大儿子赵章已是太子。赵章是韩王后的儿子,韩王后是赵武灵王迎娶的韩国国君女儿,被立为王后。吴娃死前数次向赵武灵王说韩王后、赵章的坏话,因此赵武灵王废掉了韩王后和赵章,改立吴娃为王后,赵何为太子。

等到吴娃死了,赵武灵王灭了中山国后大赦天下,设酒宴聚会欢饮5天。因在战争中赵章被委以统率中军的重任立有战功,赵武灵王便封他为“安阳君”,派田不礼辅佐他。

3、肥义等人觉察有变

大臣李兑对肥义说,赵章身材强壮,心志狂傲,门客众多,野心很大。田不礼残忍并且傲慢,这两个人一定会阴谋作乱。你担任辅佐新王重任,握有大权,因此动乱起来后首先祸及你。你何不声称有病回家,把政事移交给公子赵成呢?

李兑的建议被肥义回绝。他说,主父把新王托付给我,如果害怕田不礼作乱就忘记王命,这是等同于变节的大罪!我怎能只保全自己。感谢你对我赐教和忠告。李兑只好说:“好吧,你尽力而为吧。我能看到你只有今年了。”说完痛哭而去。

4、赵武灵王要设两个王

赵惠文王四年群臣来朝拜,赵章也来了。赵武灵王暗中观察,看到赵章很颓丧,还要向弟弟称臣,就心生怜悯,想把赵国一分为二,让赵章领一国。

赵武灵王把想法给肥义说,肥义不同意,随后给赵惠文王说了。赵惠文王与肥义商议对策,令将领信期日夜守护。公子赵成、李兑听说此事,主动向肥义表示愿意辅佐,肥义就把赵惠文王兵符给了他们,以随时准备发兵勤王。

赵武灵王又把此事告诉赵章、田不礼,两个人就十分怨恨赵惠文王、肥义,决定采取行动。但是赵惠文王的防卫严密,赵章、田不礼无法下手。同时,赵惠文王开始限制赵武灵王兵权,使赵武灵王也产生怨恨。爷仨此时都剑拔弩张,只待时机到来。

5、肥义首先被杀

赵武灵王以在沙丘(今河北广宗县)选墓地为名,让两个儿子随行,到地方后赵武灵王、赵章住一处宫室,赵惠文王住另一宫室。赵章、田不礼就派使者诈传赵武灵王命令召见赵惠文王。

肥义建议赵惠文王不要前往,由自己去探听情况,如果不归即为事变,可通知公子赵成、李兑前来勤王。结果,肥义入主父宫后,被赵章、田不礼所杀。

6、田不礼被勤王兵所杀

赵章、田不礼再召赵惠文王。此时,赵惠文王见肥义未归,使者又来催促,知道发生事变。令信期逼问使者,得知肥义被杀后斩杀使者。

信期就带兵前往主父宫,和赵章、田不礼及其门客武士激战。公子赵成、李兑也带兵赶来,最终杀死田不礼,消灭一众门客。

7、赵章逃进主父宫

田不礼被杀后,赵章和其他门客逃进主父宫。公子赵成、信期、李兑就包围了主父宫。李兑想派人向赵惠文王请示如何处置,公子赵成说,如果请示赵王,他不会下令赶尽杀绝,承担诛父灭兄的恶名,我们会成为罪人被追责。如果不请示,无论结果如何,赵王都会接受。于是攻入主父宫,诛杀赵章和党羽。史载,“主父不能止”,赵武灵王也无法阻止。

8、赵武灵王被禁宫室饿死

赵章死后,公子赵成和李兑商量:“因为赵章包围主父,即使撤兵,我们也要灭族!”于是继续包围主父宫。命令宫中的人:“最后出来将灭族”,于是宫里的人全出来了。

赵武灵王想出来不被允许。日久,赵武灵王粮食断绝,只好掏宫中树上雏雀充饥。3个多月后活活饿死。赵惠文此时才痛哭一场,厚葬赵武灵王,向诸侯发出讣告。

最后来说下公子赵成、李兑的结局:沙丘之变后公子赵成因护君有功成为相国,封安平君,寿终正寝。李兑先为司寇,赵成死后任相国,封奉阳君。任期内主张联齐抗秦,与魏、韩达成合纵之盟……后被赵惠文王免职,下落不明。




历史上的赵武灵王赵雍绝对算的上是一个军事天才了,可以说赵国的军事上的崛起他的作用不可替代,但是对于他晚年的悲惨遭遇也是因为他自己的所亲手造成的恶果,为什么这么说呢?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首先我们要知道,赵武灵王此人在赵国的历代君主当中绝对算的上是一位明君和有为之君了,是不亚于秦国的那几代贤明有为的君王的。但是我们也知道很多君王在年老的时候都会做出一些糊涂的事情出来,如汉武帝时期的巫蛊之祸,隋文帝晚年的擅杀大臣等等,当然赵武灵王也干过类似的事情,这也是导致他最终的悲惨结局的原因。

那么他到底干了什么事情导致他最后的遭遇呢?第一就是他废长立幼,这在古代来看就是一种动乱之始,当然以我们现在的眼光来看,只要有本事,当然是有能者居之,也没什么对吧,但是坏就坏在,他采用了军政分开的制度,让公子何继承王位掌握政权,而他也是王掌握军权,他以为这样赵国会更好的发展,但天无二日,国无二主,时间久了自然就成了隐患,当然这还不是他致死的直接原因。二,欲封废太子章为王,分赵王何的权利,企图三万共治,当然他还是觉得还是那个说了算的最大的王,自古皇家最是无情,更何况这简直要把赵国拆了的节奏,自然现任赵王不会同意,大臣们自然也不会同意这种糊涂的举动,所以赵王何很快镇压住了公子章,困死了赵武灵王,显然弑父的罪名他也是不想背的。

所以说,赵武灵王的晚年悲剧其实很大原因是他自己把自己给玩死了。




赵武灵王赵雍之死还是因为自己一手导致的沙丘政变。

赵武灵王赵雍胡服骑射,自上而下改革使赵国国力大增,威镇四方,正值壮年主动让位于次子赵何,自称主父。

为弥补长子赵章,向赵何提议分代郡给赵章为王,被拒绝了,又以选墓地为名让二人跟随到沙丘行宫。

田不礼向赵章建议先动手杀死赵何,控制武灵王,被赵何大臣肥义察觉,随后,赵何按照肥义临行前安排,由李兑和信期派兵攻入主父宫,诛杀赵章及党羽,对武灵王围而不攻,断水断粮。

一代英主赵武灵王孤立无援,活活饿死在沙丘行宫,三个月之后才被打开宫门安葬。





赵国(公元前403年-公元前222年),中国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战国七雄之一。赵国全境东北与东胡和燕国接界,东与中山及齐国接界,南与卫、魏、韩三国交错接界,北与楼烦、林胡接界,西与韩、魏两国交错接界。

赵国历史上有位赵武灵王,是一位天资卓越胆识过人抱负远大的君主。其在位时期,在全国开始了影响深远的"胡服骑射",国力大为强盛。战国晚期赵成为实力仅次于秦、齐的军事强国。这位雄才大略的君王就是赵雍。

赵雍晚年废长立幼传位于次子赵何,是为赵惠文王。原太子章起兵反对赵惠文王,兵败后逃到主父(赵武灵王)所居的沙丘宫。公子成随即下令,以主父窝藏反贼的罪名围困沙丘宫达三月之久,最终饿死主父(即赵武灵王)。

纵观历史,封建朝代君王传位的废长立幼是很危险的,不应在王权上搞平衡,这样常会引发争夺王权的战争,或造成国势的衰败。此外,在王权和利益面前,亲情在很多人心中并不是很重要,靠谁也不如靠自己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8

标签:胡人   王权   国君   秦国   门客   齐国   华夏   行宫   王后   沙丘   大臣   太子   使者   公子   儿子   财经   赵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