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临终下令38名妃嫔殉葬,其中包括贵妃,为何张美人幸免?

“女儿是爸爸的小棉袄”这句话放在朱元璋身上也同样适用。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的春节刚过,已年过古稀的朱元璋就病倒了。

朱元璋似乎预感到自己大限将至,他突然想起刘伯温生前曾对他说:“遇到虎年春节要小心,陛下的性格强如猛虎,两虎相争必有一伤”。

而这一年恰好是虎年,朱元璋的情绪糟糕透了,生死有命,该来的终究逃不掉。

随着病情的恶化,宫里的嫔妃和御医轮流来伺候,看到这些熟悉的女人在他面前晃来晃去,老朱突然有了灵感。

于是,朱元璋在临终前下诏:后宫嫔妃一律陪葬。

随后,朱元璋又沉思了片刻,随即又在诏书上加了一句:“宝庆公主年幼,特留其母张氏不死!”

作为大明王朝的缔造者,他在临终前重新启用了惨绝人寰的“人殉”制度,下令让38位嫔妃为他殉葬,却唯独除了张美人。

张美人能逃过一死,还得归功于她生了个宝贝女儿——宝庆公主。

宝庆公主是朱元璋最小的女儿,她出生于1395年2月20日,当时朱元璋已经68岁了,老来得女的朱元璋,对这个小女儿宠爱至极。

纵观历史上的历代帝王,老来得子对他们来说都是一件非常开心的事情,朱元璋也毫不例外。

至于这其中缘由,无外乎两点。

其一,便是能够证明自己宝刀未老,也是自己“龙虎精神”的象征;

其二,随着年纪越来越大,对小孩子也产生了别样的柔情。朱元璋这种征战杀场的铁血皇帝,自然也有柔情的一面。

都说女儿是父亲的小棉袄,朱元璋还亲自为她取名为宝庆公主。

宝庆公主的生母,便是年轻貌美的张美人。

张美人的本名叫张玄妙,不过张玄妙的家世、生卒年份等具体信息在史书上记述寥寥。

宝庆公主出生之后便得到张美人优良的教育,真可谓母慈女孝,从小她就十分懂事又善良,对朱元璋更是特别孝顺。

朱元璋临终前夕,宝庆公主还不到3岁。

当时朱元璋身体已经非常虚弱,只能卧床静养。张玄妙带着年幼的宝庆公主去看望朱元璋。

宝庆公主看到躺在床上的老父亲,便乖巧地问道:“父皇,您这是怎么了?”

朱元璋听到小女儿奶声奶气的童音,顿时有了力气,强撑着坐了起来。

他抚摸着宝庆公主白皙稚嫩的脸蛋,温柔地说道:“父皇这次生了很严重的病,你觉得父皇能好吗?”

一旁的张美人听闻,惊吓得背后冒起了冷汗。

这话如果当作普通父女之间的闲谈倒也无妨,但这位父亲,却是叱诧风云的帝王,万一宝庆公主出言忌犯,惹恼朱元璋。朱元璋舍不得对宝贝女儿下手,很可能会迁怒于张美人。

但宝庆公主只是三岁小孩,她哪里懂得其中的微妙之处呢?张美人也不敢打断父女的对话,只能提心吊胆地在一旁听着。

没想到,宝庆公主是个贴心的暖宝宝,她一副小大人的模样,安慰朱元璋道:“父皇别怕,我生病的时候,吃点药睡一觉,第二天就好了,您也吃点药,明早醒来就好了!”

朱元璋看着她一脸天真无邪的样子,心里不禁泛起些许伤感。

接着,朱元璋笑着逗小女:“可是睡觉也治不好我的病啊,父皇很快就要走了。”

宝庆公主才三岁,她哪里懂得朱元璋嘴里所说的“走”是什么意思呢。于是她便疑惑地问:“父皇,你要到哪里去啊?”

朱元璋面露苦笑道:“父皇要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

宝庆公主眨着又黑又亮的大眼睛,一脸认真地问到:“父皇,您要到很远的地方去,那娘亲也要去吗?”

朱元璋看了一眼站在一旁的张美人,他毫无表情地说到:“当然了,你的娘亲也要随着父皇一起去。”

宝庆公主不知道母亲即将要面临被殉葬的悲惨命运,她便撒娇地扑倒在母亲张美人的怀中说道:“母亲,我也要跟你们一起去。”

张美人诚惶诚恐地弯下腰来,低声且严肃地对小公主说道:“你不能去”。

宝庆公主一听这话就急了,虽说年幼,她紧紧抱着母亲张美人,又拉着父亲朱元璋的手,哭着念叨个不停:“不,我要去!我要娘亲,我要父皇,你们去哪里我就去哪里!”

朱元璋看着眼泪哗啦的宝贝女儿,心中也不免难受。

也正是这时候,朱元璋才意识到,若是自己今后死了,张美人跟着陪葬,那他的宝贝女儿小小年纪就失去了双亲,实在是太可怜了,他是绝对不允许女儿受这种委屈的。

于是,朱元璋就在遗诏上加了一句:“宝庆公主年幼,特留其母张氏不死!”

朱元璋的一个恻隐之心,保全了张美人的性命。

公元1398年6月24日,朱元璋驾崩。

朱元璋去世后,他的孙子朱允炆继位。朱允炆按照皇爷爷生前的遗愿,让后宫中所有活着的妃嫔,都殉葬了。

当时朱元璋的后宫中,除了已经去世的2人,殉葬的妃嫔人数,足足有38人

《万历野获遍》:太祖孝陵,凡妃嫔四十人,俱身殉从葬,仅二人葬陵之东西,盖洪武中先殁者。

不过,至今人们也没有找到朱元璋赦免张美人的诏书,张美人到底有没有免于殉葬呢?

根据《明太宗实录》记载,宝庆公主“生而太祖崩,母张氏亦卒”。

也就是说,在朱元璋驾崩后,宝庆公主的母亲张玄妙也在宫中死去。

最大的可能,便是张玄妙也为朱元璋殉葬了。

之所以这么推测,主要有两个方面的思考。

其一,朱元璋心够狠,不可能因为小女儿就改变主意。

在众多的开国皇帝中,朱元璋绝对算得上是心狠中的王者人物。

他从差点饿死的朱重八,到拿着碗的苦和尚,再到参军入伍,迎娶马氏,最终赢得天下。

登基称帝后,朱元璋手下的亡魂不计其数。即便是到了晚年,他也还不忘搞了胡惟庸案、蓝玉案,牵连数万人。

史学家们常喜欢戏称:晚年的朱元璋,以一己之力,杀了半个朝堂的人。

同时,他还发明了很多残忍的酷刑,比如“剥皮揎草”、挑筋、断指、断手、削膝盖等等。

就连好不容易被摒弃的“人殉”制度,也被朱元璋重拾启用了。

“人殉”在商朝盛行,那时候的传统观念认为:人死后灵魂会去往另一个极乐世界,开启另一种生活,而陵墓便是人死后在另一个世界的居所。

所以,他们讲究”事死如事生“,墓主人死后,他生前所拥有的,无论是物件,还是活人,统统都要去墓室陪葬。

继商朝之后,周朝、春秋、战国和秦朝也延续了这种恶俗。

秦朝时期,人殉制度发展到了新高潮。但与此同时,也开始出现了很多反对的声音。

直到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朝以后,殉葬制度才逐渐被废除。到了唐朝,这种恶习就慢慢地淡出了大众视野,直至彻底消失。

没想到,到了朱元璋开创的明朝,这位开国皇帝居然又开历史倒车,玩起了活人殉葬。

由此也可以看出,朱元璋对权力的占有欲和狠心,到死都不肯罢休。

其二,张美人去世的时间,和殉葬的时间非常吻合。

从《明太宗实录》的记载来看,张美人去世的时间,紧接在朱元璋去世后,即“生而太祖崩,母张氏亦卒。”

这便是最能说明问题的一点。

朱元璋去世时,张美人还非常年轻,也没有患急症。偏偏就在朱元璋驾崩后,张美人也突然地离世了。

而且,截至目前,人们都没有找到朱元璋赦免张美人的诏书记载。

也就是说,张美人的突然离世,最大的可能就是和殉葬有关。

而那个”父慈女孝,母亲免死“的故事,应该只是后人的美好愿景。朱元璋临终前并没有下诏赦免张玄妙,张玄妙应该是跟着其他嫔妃一起殉葬了。

话说回来,即便是朱元璋不顾小女儿孤单,硬拉着张美人陪葬,但他的小女儿宝庆公主的也依旧备受宠爱。

不管是登基后的朱允炆,还是后来的朱棣、朱高炽、朱瞻基都对她格外关照。

朱棣发动“靖难之役”,登上皇帝宝座时,宝庆公主只有8岁。

据史料记载,朱棣非常疼爱自己这个小妹妹,他甚至还特意下旨,安排自己的妻子徐皇后亲自抚养宝庆公主,这在明朝时期绝对是非常少见的。

宝庆公主19岁时,朱棣还亲自为宝庆公主挑选了一位驸马,这位驸马就是镇守金川门的千户赵辉,二十有余,相貌英俊非凡。

宝庆公主大婚时,朱棣不但给宝庆公主的嫁妆比其他公主多很多倍,还让当时的皇太子,也就是后来的明仁宗朱高炽,亲自把宝庆公主送到驸马府中。

这种待遇已经打破了当时的礼制,绝对给足了宝庆公主面子,也使得驸马赵辉一家更重视宝庆公主。

宝庆公主性情纯淑,温柔善良,她幼时被父亲朱元璋宠成手心里的宝,后来又被哥哥朱棣当作女儿来宠,也算是个有福之人了。

只可惜,宝庆公主的寿命却不太长,她在38岁那年就因病早逝了。

宝庆公主去世时,当时的皇帝明宣宗朱瞻基,还以“皇奶”之礼对宝庆公主赐以哀荣。

宝庆公主寿命很短,但她的驸马赵辉却是一个少见的长寿之人。

公主去世后,赵辉过上了纵情声色的逍遥日子,他足足活到90岁才去世。一生历经了洪武、建文、永乐、洪熙、宣德、正统、景泰、天顺、成化9朝,

宝庆公主的一生虽然充满坎坷,3岁时父亲朱元璋和母亲张玄妙先后去世,长大成人后又早早地病逝了。但她也是幸福的,她历经四代帝王,无论是父亲、兄长、侄子、侄孙都对她格外照顾,这或许也是不幸中的万幸吧!




1398年,朱元璋临终前下诏,后宫嫔妃一律陪葬,不过思索片刻后,又在这份诏书上加了一句:“宝庆公主年幼,特留其母张氏不死!”

这个宝庆公主是朱元璋第16个女儿,也是朱元璋最小的女儿,出生于1395年2月20日,当时朱元璋已经68岁了,老来得女的朱元璋,自然非常喜欢宝庆公主。

宝庆公主的生母张氏,就是题主所说的张美人,她的本名叫张玄妙,不过张玄妙的家世、生卒年份等具体信息,在历史上并没有明确记载。

相传,朱元璋晚年特别宠爱张玄妙,这也是张玄妙能为朱元璋生下宝庆公主的原因,不过张玄妙之所以能被免除殉葬,则是因为她的女儿宝庆公主。

据说,在朱元璋临终前的一天,张玄妙带着宝庆公主去看望朱元璋,当时朱元璋的身体极其虚弱、面色非常难看,刚刚3岁的宝庆公主奶声奶气的问:“父皇,您这是怎么了?”

朱元璋望着眼前这个最小的女儿,疼爱地拉起宝庆公主的小手,轻声说:“父皇生病了,这次很严重,你觉得父皇能好吗?”

其实,朱元璋这句话,看似在问宝庆公主,但实际上也是在问自己,因为他早就意识到自己恐将命不久矣,不过他一直回避这个问题,现在看到了天真烂漫的孩子,才不由得说了出来。

不过,张玄妙听后心里却咯噔一下,她深知朱元璋的性格,害怕宝庆公主回答不好,惹怒朱元璋,虽然朱元璋不会对亲生女儿下手,但很可能会迁怒于她。

可宝庆公主只是个小孩子,怎么可能懂得其中的微妙之处呢?张玄妙也不敢打断这对父女的谈话,只能提心吊胆地在旁边听着,还好宝庆公主的回答非常棒,宝庆公主说:

“父皇别怕,我生病的时候,吃点药睡一觉,第二天就好了,您也吃点药,明早醒来就好了!”

听了宝庆公主的话后,朱元璋笑了起来,也来了兴致,又继续逗宝庆公主:“如果父皇的病好不了,你会哭吗?”

宝庆公主听后,非常着急地摇着朱元璋的手说:“父皇一定会好起来的,父皇一定会好起来的……”

看着宝庆公主着急的小表情,朱元璋非常欣慰,小孩子不懂成人世界里的那些弯弯道道,是不会骗人的,看来还是自己的贴心小棉袄好啊!

意识到这一点后,朱元璋就担心起宝庆公主以后的生活,自己死后,如果张玄妙也跟着陪葬,那宝庆公主就没人照顾了,这么小的孩子实在太可怜了,于是朱元璋就决定留张玄妙一条命。

据说,张玄妙也因此成了朱元璋死后唯一不用陪葬的嫔妃,不过,这只是近年来网上比较流行的一个说法。

根据史料记载,在朱元璋死后,他的所有后宫嫔妃,甚至包括侍寝过但没有封号的宫女,共计40余人全部都殉葬了。

同时,人们也没有找到,朱元璋赦免张美人的诏书,也就是说直到目前为止,都没有张美人幸免的确切证据,而且《明太宗实录》记载,宝庆公主“生而太祖崩,母张氏亦卒”。

也就是说,在朱元璋死后,张玄妙也死了,至于是什么原因死的,史料上并没有记载,但大概率是,张玄妙也为朱元璋殉葬了。

不过,朱元璋疼爱宝庆公主应该是真的,而且不仅朱元璋喜欢这个小女儿,就连后来的朱棣、朱高炽和朱瞻基都对宝庆公主格外照顾。

朱棣发动“靖难之役”,登上皇帝宝座时,宝庆公主刚刚7岁,当时宝庆公主只比朱棣的孙子朱瞻基大4岁,所以朱棣这个小妹妹,实际上跟他的孙子差不多大。

据史料记载,朱棣非常疼爱宝庆公主,甚至还特意下旨,安排自己的妻子徐皇后亲自抚养宝庆公主,这在明朝时期绝对是非常少见的。

而且,在宝庆公主19岁时,朱棣还亲自为宝庆公主挑选了一位驸马,这位驸马就是镇守金川门的千户赵辉,当时也算得上是青年才俊。

在宝庆公主大婚时,朱棣不但给宝庆公主的嫁妆比其他公主多很多倍,还让当时的皇太子,也就是后来的明仁宗朱高炽,亲自把宝庆公主送到驸马府中。

这种待遇已经打破了当时的礼制,绝对给足了宝庆公主面子,也使得驸马赵辉一家更重视宝庆公主,从中不难看出,朱棣对宝庆公主的疼爱。

史料记载,宝庆公主性情纯淑,温柔善良,不过宝庆公主的寿命却不太长,1433年,年仅38岁的宝庆公主就病逝了,时任皇帝明宣宗朱瞻基,以“皇奶”之礼对宝庆公主赐以哀荣。

总体来看,宝庆公主的一生虽然充满坎坷,3岁时父亲朱元璋和母亲张玄妙先后去世,长大成人后又早早地病逝了。

但宝庆公主的一生,历经四代帝王,无论是父亲、兄长、侄子、侄孙都对她格外照顾,这或许也是不幸中的万幸吧!

不过,宝庆公主虽然寿命很短,但她的驸马赵辉却是一个少见的长寿之人,赵辉一生历经洪武、建文、永乐、洪熙、宣德、正统、景泰、天顺、成化9朝,足足活了90岁才去世。

我们简要回顾了宝庆公主的情况后,再重新回到题主的问题,宝庆公主确实非常得宠,朱元璋肯定非常喜欢她,要不然后来的朱棣、朱高炽、朱瞻基不能如此照顾她。

可如果要说,朱元璋为了宝庆公主,没有让她母亲张氏陪葬,我们又没有确切的证据,而且非常让人奇怪的是,史料记载朱元璋死后,张玄妙就死了。

虽然我们不知道张玄妙当时的年龄,但刚刚生下宝庆公主不久,年龄肯定不会太大,怎么可能这么巧就跟朱元璋一起死了呢?

而且,目前网络上流传的,朱元璋赦免张玄妙的一份诏书,也非常可疑,因为史料中根本找不到类似的内容,诏书是这样写的:

“美人张氏,诞育宝庆公主,而公主年幼,朕甚怜之,不欲使其丧父而再失母。特旨宝庆公主母张氏免殉葬,将公主妥为养育,令其成长,不负朕望。”

初看起来,这份诏书写得很明白,把前因后果都交代了,但恰恰因为交代得太明白了,才让人起疑,朱元璋有那个闲心写这么多字吗?

而且这种表述方式根本不像古文,更像是现代人故意模仿的,同时,这个诏书写的也不符合明朝时的诏书体例,所以可以断定这份流传的诏书内容应该是假的。

真实情况,应该是朱元璋让张玄妙陪葬了,不过朱元璋考虑到宝庆公主年幼,很可能嘱咐子孙,对宝庆公主格外照顾。

综上所述,我认为,朱元璋临终前并没有下诏赦免张玄妙,张玄妙应该是跟着其他嫔妃一起殉葬了,至于上面那个故事,应该只是后人的美好愿景。

亲爱的朋友们,你们对此怎么看?欢迎留言讨论,如果喜欢,别忘了点赞关注我,您的支持是我码字的最佳动力,谢谢大家!

文/学史知今




“女儿是爸爸的小棉袄”这句话也适用于古代皇家吗?还别说,真有可能。

大明王朝的缔造者朱元璋,在他临终前重新启用了惨绝人寰的“人殉”制度,下令让38位嫔妃为他殉葬,却唯独除了张美人。

这是为什么呢?要知道朱元璋共有20位妃子(包括马皇后),她们大都生有皇子皇女,各有封号(除了郜氏),地位都比张美人要高得多,因此朱元璋绝不会是因为喜爱她才赦免她的。

其实,张美人能逃过一死完全是因为她有个受朱元璋喜爱的宝贝女儿——宝庆公主。

朱元璋早期少年时生活贫苦,一路潦倒,在起义军中摸爬滚打,一步步走上政治高峰,建立了明朝。单凭这一点,就可以判断朱元璋绝不是简单的人。

朱元璋似乎一身都在奋斗,青少年时在起义军中带兵打仗,浴血奋战,由于自身才干得到了重用。

渐渐地,雄心见长,与此同时,带兵作战的能力增强,身边的能人异士增多。终于,打败同时造反的陈友谅和张士诚两支军队,建立了明朝。

当上皇帝后又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甚至趋向于残暴,不仅废除宰相制度,致力于权力的集中。

还大力建设监督制度,设立了东厂、西厂、锦衣卫等等,令人深恶痛绝的文字狱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

甚至有人排除秦始皇说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最残暴的皇帝,从这里看,这个说法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的。

朱元璋就是这样一位严肃暴力的人啊,但这并不妨碍朱元璋对宝庆公主的宠爱。

当朱元璋临终躺在床上时,边上全是哭哭啼啼的妃嫔和子女。自古帝王家多的是无情的权利争夺的故事,站在权利金字塔顶端的人反而看的最清楚。

想必朱元璋也知道真正伤心舍不得他离开的人很少,他最后的倔强也许就是利用私权让妃嫔为他殉葬了吧。

例外的是,他看到了自己年幼的女儿,宝庆公主当时也不过四岁,躲在张美人身后怯怯地望着。

当朱元璋问小公主自己会不会死时,小公主稚嫩却肯定的说“不会,不会,吃了药休息一下就会好的”,孩子是最纯粹的,这样天真又善良的话谁顶得住啊?

于是,朱元璋在生命的结尾感受到了父女之间的温情,宝庆公主单纯的话语让朱元璋一生都在紧绷着的弦有了一丝松动。

似乎朱元璋本人也是个具有多重人格的人,就如他严罚贪污却不知他自己就是贪污最大的受惠者。朱元璋明知“人殉”是人人厌恶的酷刑,还依旧要执行。

但是他似乎舍不得让年幼的宝庆公主失去父亲的同时也失去了母亲。在那一刹那,朱元璋放下了身为最高统治者所带有的暴戾,转而下令免除张美人的殉葬。

若是再多给朱元璋一些时间考虑,结果可能确实会改变。那些比张美人地位手段高的嫔妃一定也会想方设法救她们自己一命。

所以说,张美人的幸运是宝庆公主带来的,也是上天给的。恰巧当时朱元璋所剩时间不多了,需要考虑的东西太多了。

在那时,又被可爱单纯的宝庆公主感动到了。因此在瞬间的温情的影响下,直接下令救了张美人。

换一个角度,小公主对朱元璋说的话也并不一定会是张美人刻意教她的。

皇帝即将驾崩,张美人怎么可能预测未来,猜到朱元璋要嫔妃殉葬。这应该是张美人在平时生活中照顾小公主时会说的话。

久而久之,小公主耳熟目染,会贴心地对生病的人说“没关系,没关系,吃了药休息一下就好了”。

从这个角度,我们似乎可以说在上天的安排下,张美人抓住了机会,自己救了自己。

雷厉风行,甚至有点残暴自私的朱元璋,最后因为自己年幼的女儿免除了张美人的殉葬,也为自己的一生留下了些许的温情。




1398年,71岁朱元璋躺在病床上,下令让38名妃嫔殉葬,却唯独留下了张美人。孙子朱允炆心里一慌:最受宠的元朝女人翁妃,都要殉葬,怎么偏偏留了个张美人?



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最特殊的皇帝。


71岁的他,从差点饿死的朱重八,到拿着碗的苦和尚,再到参军入伍,迎娶马氏,最终赢得天下。


然而,就在生活步入正轨时,他老年丧妻、晚年丧子,最爱的接连离他而去,徒留他一个人在世上回忆往昔,仿佛一切都是一场虚无缥缈的梦。


这天,4岁的小女儿宝庆公主跑到了朱元璋的窗前,奶声奶气地抓着父亲的手指,问道:“父皇,你生病了么?”


就这么简单的一句问话,却让朱元璋鼻子一酸。


这个天真的小女孩,是他的第16位公主,是他的老来女。


这个4岁的女孩眼中,没有任何算计,只有对父皇天然的疼爱。


就因为这件事,朱元璋当即下了决定:让后宫妃嫔全部为自己殉葬,但宝庆公主那年轻的生母张美人,就算了。



朱元璋去世后,皇太孙朱允炆继位,他根据皇爷爷生前的遗愿,让后宫中所有活着的妃嫔,都殉葬了。除了已经去世的2人,殉葬的妃嫔人数,足足有38人。


《万历野获遍》:太祖孝陵,凡妃嫔四十人,俱身殉从葬,仅二人葬陵之东西,盖洪武中先殁者。


殉葬的消息传达下来,后宫所有的妃嫔,都开始哭泣。


她们的天塌了。


在这38位后妃中,有非常受宠的翁妃,有刚入宫的新人,还有已经生儿育女的妃嫔……


如果生在其他朝代,她们或许就能成为后宫安享晚年的太妃,运气好一点的,还能跟着儿女出宫享清福,开启人生的下半场。


然而,朱元璋却下令要求所有人为他殉葬!



这是非常惊世骇俗的举措,因为殉葬这个制度,早在西周时,就已经被中原人给摒弃了。


人殉最鼎盛的时候是在商朝,到西周就已经开始衰落。


秦汉都比较反感人殉,隋唐皇家更是几乎没有人殉。


唐朝时期,李世民去世,有两位跟随李世民多年的将领主动提出:为了感谢唐太宗的知遇之恩,想要给李世民殉葬。但这个提议,遭到了皇帝李治的强烈反对。


《新唐书》:崩,请以身殉,卫陵寝。高宗不许……帝崩,欲以身殉,高宗谕止。



宋朝时,人殉也非常罕见。


当年,宋孝宗想让才人李氏、王氏给刚驾崩的宋高宗殉葬,不好意思明说,只敢偷偷暗示。


元朝是蒙古人建立的,他们保留了比较传统的人殉制度,甚至认为这是常态,因此,元朝仍然保留了殉葬制度,不过,这一习俗,受到许多中原百姓的诟病。


等到朱元璋建立明朝,大家都以为一切回归正统,应当不会再出现这类事情。可朱元璋自己,却带了头。


朱元璋活着的时候,秦王朱樉去世,朱元璋就已经让儿子的正妻王妃殉葬,开启了明朝人殉的恶例。


《祭兄秦愍王嫂愍烈王妃》:嫂也孔贤,奋身同殒。父皇闻讣,以忧以伤。妃谥愍烈,王谥愍王。



因为有先例,当朱元璋留下殉葬的遗言,新任皇帝朱允炆,也没有太惊奇。


只是,朱元璋不顾念情分,要求所有妃嫔殉葬,实在有些太残忍了。


从史书的记载来看,这些殉葬的后妃,在殉葬时应该经历了非常惨烈的过程。


明朝皇室的殉葬手法,一般有“自经”“不食死”2种。


前者是上吊自尽,后者是不吃饭,活活把自己而死


无论哪种殉葬的手法,都看上去非常让人难以接受。



有名分的妃子殉葬,倒是有比较详细的记载。


《李朝实录》:“帝崩,宫人殉葬者三十余人。当死之日,皆饷于庭,饷辍,俱引升堂,哭声震殿阁。堂上置木小床,使立其上,挂绳围于其上,以头纳其中,遂去其床,皆雉颈而死。”


上面这段话的意思是——


妃嫔们上吊时,会成排地站在太监们事先准备好地木床上,脑袋往前一探就进入了绳套里。随后,再由太监们把木床撤走,几十个妃嫔宫女们开始挣扎,没过一会就尽数升天了。


一般来说,新任皇帝,如果有点同情心,会在妃嫔上吊前,亲自前来慰问。


但也只是慰问而已。


无论妃嫔如何哀求,都不可能争取到半点生存的希望。



从正史的记载来看,朱元璋的殉葬遗言,是后宫全体妃嫔殉葬。但传说中,这里的妃嫔,有一个人得以幸免,这个人就是宝庆公主的生母,张美人。


张美人,原名张玄妙,在后宫里无依靠、无家世,是个简简单单、普普通通的妃子。因此,正史中,基本上没有关于她个人事迹的记载。


她的身份,只是宝庆公主的母亲。


《太宗文皇帝实录卷·卷一百三十六》:永乐十一年春正月○己亥,册封皇妹为宝庆公主,主,太祖皇帝第十六女也,生而太祖崩,母张氏亦卒,主育于宫中……


传言中称,朱元璋因为心疼小女儿,所以在下令让所有妃嫔殉葬时,特意赦免了张美人。


但我翻阅了当时各类史书,都没有看到明确的记载。因此,我认为这种传言很大概率是虚假的,张美人应该还是和其他妃嫔一样殉葬了。


之所以做出这样的推测,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思考。



其一,朱元璋够心狠,不可能因为小女儿就改变主意。


在众多的开国皇帝中,朱元璋绝对算得上是心狠中的王者人物。


他手下的亡魂,不计其数。就算是到了晚年,他也还不忘搞了胡惟庸案、蓝玉案,牵连数万人。


史学家们常喜欢戏称:晚年的朱元璋,一己之力,杀了半个朝堂的人。


这个戏言,可没有半点夸张之说。


朱元璋心狠的另外一个证明,就是他发明了非常多的酷刑,比如“剥皮揎草”、挑筋、断指、断手、削膝盖等等。


以上这些刑罚手段,虽然有些在商周时期就存在,但从汉朝开始,这些残忍的手段,就用得越来越少。



可因为童年受欺负的经历,朱元璋一点都不信任官员。


为了惩罚贪官污吏,以及惩罚犯罪行为,朱元璋再次启用了这些一听就让人毛骨悚然的刑罚,甚至还自己发明了“剥皮揎草”这些手段。


由此可见,朱元璋绝不是一个善良的人,就算他再心疼小女儿,也不太可能因为女儿而变了性子,放过张美人。


其二,朱元璋开启殉葬的目的,是避免后宫干政。


朱元璋认为,元朝之所以会灭亡,就是因为“女祸”。


为了避免重蹈覆辙,朱元璋当上皇帝后,制定了一些制度,严厉整肃后宫,不允许她们干政。


但仅仅是这样,还不足以让朱元璋放心,他想要将“防止后宫干政”这个传统一直传下去。


思来想去,他就启用了殉葬制度。


把后妃都弄死,自然就没有“后宫干政”了。



于是乎,朱元璋开了先河,让所有妃嫔殉葬。


明朝后世的皇帝没有这么狠心,但他们也会把不起眼的,或者认为可能干预朝政的女人列出来,让她们殉葬。


电视剧《大明风华》中,孙贵妃之所以会被七次被列入殉葬名单,又七次被拿出来,就是朱瞻基在爱情和朝政祖制中做权衡。


这一点,显然是比较符合史实的。


至于张美人,一个完全无足轻重的人,不足以让朱元璋为她开后门。


朱元璋开先河,肯定不能有一丝一毫落人话柄。不管是张美人,还是宝庆公主,在朱元璋心里都无法和朝政相提并论。


从这个角度来看,张美人也只有殉葬的归宿。



其三,正史记载张美人去世的时机,和殉葬的时间非常吻合。


这是最关键的一点。


从正史的记载来看,张美人去世的时间,紧接在朱元璋去世后,即“生而太祖崩,母张氏亦卒。”


从年龄来看,张美人还很年轻,不太可能是正常死亡。


而朱元璋一死,后宫妃嫔都要殉葬,那么,张美人在此时去世,就极有可能和殉葬有关。



其四,后世记载并未记录朱元璋赦免了张美人。


我查阅了许多史料,都没有查到朱元璋赦免张美人的记载。


而在这个过程中,我看到的,基本上都是后宫妃嫔全部殉葬的记载。


太祖崩,侍寝宫人尽数殉葬。(取自《明朝小史》)


基于以上4点理由,我认为题目中的问题,其实只是讹传。


张美人并没有被朱元璋赦免。


当然,就算张美人是实打实殉葬了,宝庆公主也还是非常受宠的。不管是朱允炆,还是后来的朱棣,都对她非常好。



靖康之难后,朱棣即位,还特意嘱咐徐皇后好好照顾宝庆公主。他对这个妹妹,简直比对亲生女儿还要好。


只可惜,这么受宠的公主,婚姻却很不幸。


1413年,19岁的宝庆公主嫁给了千户赵辉,当时的皇太子朱高炽亲自送嫁,嫁妆也是其他公主的好几倍。


只不过,这样一位备受宠爱的皇家公主,婚姻却算不上幸福。丈夫过于纵情声色,宝庆公主整郁郁寡欢,39岁就去世了,而丈夫赵辉居然硬生生熬到了90岁。


当古代的女人,可真是不容易。


史书读得越多,我越认为,活在当下的时代,就已经赢在了起跑线上。


你怎么看?欢迎留言。


关注我,把旧时光的故事讲给你听。




“生老病死人之常情”,哪怕是暴虐杀戮果断的朱元璋也概莫能外,这一点他和平民百姓是一样的。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的春节刚过,老朱病倒了,这一年他71岁,虽经过御医的多方治疗却不见好转。

人在大限来临之前,好像隐隐约约有一种预感,老朱突然想起刘伯温生前曾对他说:“遇到虎年春节要小心,陛下的性格强如猛虎,两虎相争必有一伤”。

今年恰好是虎年,难道是我人生的一道坎儿?

朱元璋不敢想下去,他也明白人都有这一关,世上还有不死的人吗?但轮到自己却万分的沮丧。



朱元璋的情绪糟糕透了,病情越来越严重,到了卧床不起的程度。宫里的嫔妃和御医轮流伺候,老朱看不到这些女人心情还好些,这些女人在眼前晃来晃却又让他恨得咬牙切齿!

老朱的心情我能理解,面对一个个貌美如花的女人却无能为力,这如同守着美食无法吃一样难受,尤其是温柔美丽的张美人。

张美人名叫张玄妙,她是朱元璋最年轻的一个妃子。他和老朱生的女儿今年刚好三岁,是老朱的幺女(第16女)――宝庆公主。



有一天轮到张美人伺候老朱,女儿非要跟着,说要去看看父亲。

三岁的女儿一年见不到父亲几次面,老朱太忙了,老婆孩子一大堆,哪能全部照顾到呢?

女儿拉着妈妈的衣角来到了老朱的病床前,老朱睁开死鱼般的眼睛看着女儿,女儿吓得躲到母亲的身后。

老朱不由得一阵心酸,“父皇这个词对于女儿太陌生了,要不是自己病了还见不到女儿呢!”

张美人抚摸着女儿的头,仿佛说“别怕,你不是整天闹着要见父亲吗?”小女儿仿佛受到了鼓励,怯生生地上前拉住了父亲的手。



“父皇,你怎么了?”小女孩奶声奶气的问。

朱元璋从来没有听到过别人这样问过自己,包括御医、妃子们都是说一些好听的话,比如陛下洪福齐天不日可愈等等……

朱元璋柔声说道:“好孩子,父皇病了,你看父皇会好吗?”

这个问题把一旁的张美人吓坏了,他害怕女儿童言不忌惹下大祸。然而小女儿却天真烂漫的笑着说:“父皇别怕,我生病的时候睡一觉儿就好了。父皇好好休息,明天就好了”。

朱元璋内心的父爱被女儿唤醒了,继续问女儿:“如果父皇好不了你会哭吗?”

小女儿急了,用小手摇着父亲的胳膊,着急地叫了起来:“父皇一回一定会好的,父皇一定会好的”。



老朱看着女儿涨得通红的小脸,突然想起了自己的童年。从小失去双亲艰难度日,而眼前的女儿自己又给了她多少关爱呢?

老朱深深自责,我不是一个好父亲!

此时张美人为了让老朱好好休息,拉起女儿要送她回去。

小女儿一步一回头,依依不舍告别了朱元璋。曾经杀人如麻,剥皮揎草的老朱此刻老泪纵横。

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闰五月初十,朱元璋驾崩。主持大葬的官员,向跪了一地的嫔妃们宣读皇上得遗诏:“后宫38位嫔妃以及曾经侍寝的宫女一律赐死殉葬,宝庆公主年幼,因此特留其母张美人养育,钦此。”



刚宣布完,宫中一片哭声,这是一个残酷而无法改变的现实。张美人紧紧抱着女儿他仿佛做了一场噩梦,女儿不懂发生了什么事,茫然地看着母亲。

三天以后,宫中的38位嫔妃被逼上吊而死。随后埋在了老朱的身边。张美人是朱元璋女人中唯一幸存的一个,这一切都源于她有一个好女儿!

文/秉烛读春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1

标签:妃嫔   宝庆   明朝   美人   嫔妃   诏书   驸马   太祖   玄妙   贵妃   后宫   年幼   临终   皇帝   父亲   女儿   公主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