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国玉玺目前最有可能在什么地方,以什么形式保存着?

传国玉玺是皇帝的印玺,代表着“皇权天授、正统合法”。

历史上的第一位皇帝是秦始皇嬴政,他统一六国、称帝之后觉得自己非常牛掰,就想留下点东西证明自己的功绩,并且传给后世。所以呢,他就让丞相李斯找匠人做了这么一枚印玺。

这块印玺由玉石制成,其方圆四寸。秦朝时一寸等于2.31厘米,那么换算过来就是9.24厘米见方,差不多有一个香辣鸡腿堡那么大。下面是正方形底座,上面的印钮是五条蟠龙。

印玺的正面刻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篆字,意思就是我这皇位是上天给的,上天会佑护我的国家强盛昌隆永不衰亡。古代皇帝给自己的定位就跟总经理差不多——“我的职位是董事会指派的,我将带领公司提振业绩、扭亏为盈,争取纳斯达克上市敲钟!”实际上豪言壮语往往很快打脸,没有什么是永不衰亡的,传国玉玺随着朝代更迭而辗转流离,如无根浮萍。

这块传国玉玺做好以后,秦始皇特别喜欢,走哪都揣身上带着。他也确实喜欢到处乱走,于是,在公元前219年的一天,秦始皇走到楚国的时候,来了兴致,乘船去洞庭湖上游玩。谁成想突然刮起风浪,眼看着都快把他的船掀翻了,秦始皇听从了大臣的建议,把传国玉玺扔到湖里祭了龙王,这才风平浪静安全返回。

实际上秦始皇也不一定是故意的,都知道古代那衣服跟现代不一样,它没有兜,装东西就往袖子里一塞,并不是很稳固,所以在洞庭湖上的风浪中,秦始皇很可能是没搂住,不小心把玉玺掉湖里了。但是他又不能直说,传国玉玺是天命神授的象征,你不小心丢了那不就是天命不授予你了嘛。所以他才假称祈神镇湖了。

总之传国玉玺是搞丢了。11年后的公元前207年,也就是秦始皇的儿子子婴继位的第一年,汉高祖刘邦陈兵灞上,子婴跪降,把传国玉玺献给了刘邦。

玉玺不是沉到洞庭湖底了吗?这是……又捞上来了?

史料记载,传国玉玺沉在湖底8年之久,又被神秘人打捞上来,献给了秦始皇。献玺之后,那人瞬间消失,深藏功与名。这样一个荡气回肠感天动地的重逢故事,简直是嬴政沉默、玉玺流泪,但其实童话都是骗人的。

洞庭湖古称云梦泽,范围囊括了江汉平原上的整个古代湖泊群,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秦始皇时期,云梦泽的周长约为450公里,那可是很大一片了。后因长江和汉水带来的泥沙沉积,汉江三角洲不断伸展,湖泊范围逐渐缩小。到1860年,湖面面积还有6000平方公里呢,即使到现在,总面积也有2691平方公里。茫茫水面找那么个小东西实在是毫无头绪。

并且它不光大,还很深,总容积220亿立方米。就算扔玉玺的时候留了标记,也不可能捞到,毕竟湖底有大量的泥沙淤积。

除了不可能捞上来之外,还有很可能后来这个玉玺很可能不是当初李斯奉命组织制作的那个,最直接的证据是,上面刻的字不一样。

最早的玉玺上刻的是“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后来这个玉玺上刻的是“受命于天,既寿且康”。不知道秦始皇脑子里是怎么样一个逻辑走向,既编了个神秘人献玉玺的故事,又不把玉玺做成一样的。这就有点像碰瓷“大白兔奶糖”的“大白免”,“康师傅”和“康帅傅”,还有冒充“勇闯天涯”的“勇闯天堂”。

不过玉玺是不是原来那个并不重要,因为它本身的玉质并不贵重。有人说玉玺是用和氏璧做成的,这就是误传了。璧是一种圆形玉器,璧身叫做“肉”,中间那个圆孔称为“好”。它整个形状是扁的,类似光盘,只是要比光盘厚一点,但是绝对没有玉玺的底座厚。所以和氏璧是做不成玉玺的,玉玺是用蓝田玉做的。

那么,刘邦看重的其实是子婴跪献玉玺的过程。刘邦接过了玉玺,就代表他得到了天命。这枚玉玺被后世称为“汉传国玺”。

刘邦很开心,也像秦始皇一样,每天把玉玺揣在身上,走哪都带着,一代一代地传下去。不过后来继位的皇帝们都嫌硌得慌,就放在皇宫里了。

一直到西汉末年,按照《汉书·元后传》记载,当时太子刘婴年幼,玉玺由孝元皇太后王政君保管在长乐宫。这王政君是王莽的亲姑姑。后来王莽篡汉,建立新朝,派人来索要玉玺,王政君很生气,“忘恩负义猪狗不如白眼狼”这样骂了一通,将传国玉玺砸到地上,导致玉玺上的螭碎了一角。王莽命令工匠用黄金把它补好了,所以这个汉传国玺变成了金镶玉的。

现在很多影视剧中的玉玺道具,是在玉玺底座的一角镶金,实际上当时磕破的只是上面印纽上的一条龙的尾巴。

后来西汉灭亡、东汉建立,玉玺也辗转了好几手,直到东汉末年爆发了十常侍之乱,董卓带兵到都城洛阳平乱并废汉少帝改立汉献帝把持朝政,然后十八路诸侯又来讨伐董卓,董卓兵败,带着小皇帝仓皇出逃,玉玺就在这时候失踪了。

孙坚攻进洛阳之后天已经黑了,他就看到城中一口井里冒亮光。孙坚派人去打捞,捞上来一个死去的宫女,这宫女脖子上挂着一个小袋子,袋子里有个小盒子,盒子里面正是传国玉玺,也就是那块汉传国玺。

孙坚见玺起意,做起了皇帝梦,偷摸把玉玺交给老婆吴氏保管。但是孙坚的上司军阀袁术听说了,就把玉玺抢走了。

袁术死了以后,他的手下带着玉玺投奔曹操,当时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四舍五入约等于玉玺又回到了汉朝皇室手里。公元220年,汉献帝被迫禅位给曹操的儿子曹丕,并献上玉玺。曹丕建魏后,让人在玉玺上刻了几个大字“大魏受汉传国玺”,用来证明这玉玺他不是抢来的,是汉献帝主动给的。

公元265年,司马炎建立晋朝,玉玺被司马家族掌握。公元311,前赵皇帝刘聪俘虏了晋怀帝司马炽,同时拿到了玉玺。

公元330年,石勒灭前赵而建立后赵,玉玺到了石勒手里。这石勒貌似也是打卡爱好者,就像现在到处写“某某到此一游”似的,在玉玺上又加刻了四个大字——“天命石氏”。

这段时期经历了频繁的朝代更迭,玉玺也跟着四处流转,直到隋朝统一,玉玺才暂停奔波,来到隋朝皇宫。不过这次也只是短暂的停留,很快隋朝就灭亡了,隋炀帝杨广被权臣宇文化及弑杀,他的妻子萧皇后带着孙子杨政道和传国玉玺逃往漠北,玉玺到了突厥人手中。

公元630年,唐太宗李世民派李靖讨伐突厥,萧皇后又带着孙子和玉玺投降大唐,至此李世民终于拥有了梦寐以求的传国玉玺,默默地把自己之前刻的几个“受命宝”、“定命宝”等替代品收拾起来(唐朝习惯把“玺”称为“宝”)。

唐末乱世,玉玺又开始了颠沛流离的生活,最终后唐末帝李从珂带着玉玺以及一大家子在玄武楼点火自尽,玉玺消失在火海之中。

这里要说一下,玉的熔点大概在1700℃左右,古代烧制瓷器的窑都达不到这个温度,更何况露天的火场了。不过虽然玉的熔点比较高,但在高温下长时间烧灼还是会破坏玉的内部结构,使其裂隙增多。所以当时玉玺可能是被烧裂了,或者是表面被熏黑了,后来清理火场的时候人们只当那是一块石头,忽略掉了。

除了秦始皇的两枚玉玺之外,市面上还有很多高仿玉玺。曹魏代汉之后制作了一枚,刻的是“受天之命,皇帝寿昌”。这枚玉玺被称作“魏玺”。

另外还有前燕慕容儁制作的“燕玺”以及后秦姚苌制作的“姚玺”,这两枚玉玺刻的字都与秦始皇最早的那枚传国玉玺一样,但是字体有区别,所以后来都被鉴定为赝品。

五代十国时期诞生的传国玉玺更是层出不穷。

后晋天福三年,高祖石敬瑭命人制作了一枚玉玺,刻的是“受天明命,惟德允昌”八个字。

后周广顺三年,后周太祖郭威命人制作了两枚玉玺,其中一枚刻的是“皇帝承天受命之宝”,另一枚则刻了“皇帝神宝”。

宋太祖赵匡胤取代了后周,建立北宋,命人制作了“大宋受命之宝”。宋太宗赵光义继位后,又让人制作了“承天受命之宝”。宋仁宗在庆历八年命人制作了“皇帝钦崇国祀之宝”。

不过这些玉玺的意义可比秦始皇做的传国玉玺差远了,历代帝王还是想找到正统的那枚传国玉玺。

宋哲宗在位时,有个农民献给他一枚传国玉玺,说是在耕地的时候发现的。后来经过十三位大学士多方考证,认定这是秦始皇那枚传国玉玺。但当时很多人怀疑这是宰相章惇、蔡京为了哄皇帝开心造的假。

公元1126年发生了“靖康之变”,徽钦二帝被金兵掳走,同时被抢走的还有传国玉玺。但奇怪的是后来的几十年,忽必烈并没有把这枚玉玺拿出来过,也不知道中间出了什么岔子。

直到公元1294年忽必烈死的时候,竟然有人在集市上公开售卖传国玉玺,被宰相伯颜买走了。伯颜先后得到了很多历朝历代的高仿玉玺,他并不是为了收藏,而是将这些印玺全部磨平,分发给王公大臣们用来刻制私人印章。

公元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北伐,元兵被赶到漠北,朱元璋派徐达继续追击,希望能追回传国玉玺,但是徐达并没有找到它。

明孝宗时有人进献“传国玉玺”,但被明孝宗认定是赝品。

清朝皇太极攻灭蒙古林丹汗时,得到了一枚玉玺,上面刻着“皇帝之玺”。连同其他三十八枚玉玺一起被收藏在紫禁城中。但是据乾隆皇帝亲自考据,认定皇太极得到的这枚玉玺也是赝品,但是他也没有声张。谁都有吃屎的时候,乾隆当然不会细嚼。

公元1912年,清帝逊位,民国成立,民国十三年也就是公元1924年,末代皇帝溥仪被冯玉祥驱逐出紫禁城,传国玉玺又失踪了。

所以说,最早的传国玉玺问世没多久就被秦始皇掉在了洞庭湖底,传世最久的“汉传国玺”金镶玉大概率是葬身火海了,剩下那些边边角角的仿品就不值一提了。传国玉玺在历史的长河中忽隐忽现,伴随着王朝的覆灭和新生,引无数枭雄征伐抢夺,最终也不过是一场空。




传国玉玺最有可能存在的地方,是藏在洞庭湖底下的淤泥之中。

传国玉玺的大名,相信不少人都有所耳闻,这块出自秦始皇之手的印玺,除了本身具备的价值之外,更有着极为不凡的意义。

甚至在古代,这块印玺代表着皇权的正统性与合法性。

不过,这块意义非凡的印玺,自打问世之后就命运多舛,并最终消失于大众的视线之中,时至今日,无人知道该印玺究竟在哪里。

那么,假如这块印玺有可能重见天日的话,最有可能出现在什么地方呢?其又是以什么形式被保存着呢?

要了解这个问题,就需要知道传国玉玺的前世今生。

传国玉玺问世的时间,普遍认为是在秦始皇统一天下并称皇帝之后。

秦始皇嬴政继位之后,励精图治,最终逐一吞并六国统一天下,有了这份功绩傍身,秦始皇就认为自己“德兼三皇,功过五帝”。

于是,他便取“三皇”之“皇”字,以及“五帝”之“帝”字,组成了皇帝的称号。

由此,秦始皇嬴政便成了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个称皇帝的人,也正是因为他是第一个,所以后世均称他为“始皇帝”。

称皇帝之后,秦始皇又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比如“车同轨”、“书同文”,另外还有统一度量衡、实行郡县制等等,这些都是他为加强统治而推行的相关政策。

与此同时,他为了彰显自己至高无上、独一无二的地位,就命丞相李斯安排工匠,打造了一块精美的印玺。

这块印玺,就是我们所说的传国玉玺。

这里需要说明一点,有一种说法是说传国玉玺是由大名鼎鼎的和氏璧所打造而成的,但这种说法明显有很大的问题。

为什么呢?首先,和氏璧的形状,无法做成印玺。

和氏璧最早是由楚国人卞和在山中发现的,他认出这是一块绝世好玉后,就想献给楚厉王,结果楚厉王找人一看,说这只是普通的石头,因此楚厉王大怒,认为卞和骗了他,就砍去了卞和的左脚。

之后,楚武王登基,卞和再次献玉,这次依然被当做了石头,于是,右脚也被砍去。

到了楚文王登基后,卞和抱着和氏璧在大山边上哭,一直哭到流出血泪还不停,楚文王就很好奇,问他为何如此。

而卞和则说,自己不是因为受到酷刑而痛哭,而是由于宝玉无人能识而痛哭。

于是,楚文王又找来人鉴定,这次鉴定后才发现,原来卞和所献的真的是一块绝世好玉,并不是石头。

由此,和氏璧真正问世,由于此物太过贵重,楚国一向不轻易示人,到了后来,楚国因为需要联姻,就把和氏璧作为聘礼,送到了赵国。

著名的“完璧归赵”的故事,就是发生在和氏璧到了赵国之后的事情。

最终,秦国灭了赵国,而这块和氏璧也到了秦国的手里,正是因为如此,后世才会有秦始皇把和氏璧做成印玺的说法。

不过,这说法极不可信,因此和氏璧不管怎么加工,都做不成印玺。

印玺说白了就是一个印章,而印章的形状我们都知道,普遍是正方形的为主,并且在古代,受“天圆地方”这种思想的影响,皇帝的印章,自然是正方形底座和圆形的钮。

至于皇帝印章的大小,可以参考在1968年陕西咸阳韩家湾出土的一块印玺,这块印玺的主人,是汉高祖刘邦的嫡妻吕雉。

吕雉的印玺,通高为2厘米,边长为2.8厘米,大约就是一个成年人大拇指的大小。

由于吕雉所在的时代距离秦始皇并不远,所以,从她的印玺中就可以推断出秦始皇使用的印玺大小,按照皇帝比皇后等级高的原则,那么秦始皇的印玺必定会大一些。

但就是大也大不到哪里去,毕竟印玺的主要用途就是盖章,如果太大,也不方便随身携带。

不过,就是不大,也不是和氏璧能做成的,举个例子,在1977年,山东曲阜曾出土过一块战国时期的玉璧,被命名为“鲁国大玉璧”,这块玉璧的厚度仅为0.6厘米,差不多是三枚硬币的厚度。

如此厚度,怎么能够雕刻成厚度至少在2厘米以上的印玺呢?所以,秦始皇用和氏璧制成传国玉玺的说法是不成立的。

其次,史料中对于传国玉玺的原材料,有过十分明确的记载。

比如,专门记载历代君王事迹的名书《册府元龟》中,就提到,当时秦始皇是命李斯,取蓝田玉制成了传国玉玺。

李斯取蓝田之玉,玉工孙涛刻之,方四寸,斯为大篆书,文之形制为鱼龙凤鸟之状,---《册府元龟》

这种说法,是后世考古学家以及史学界都普遍承认的,而这其中的“方四寸”,按照现代计量单位换算,等同于13厘米多点。

就算秦朝是度量衡与现代有误差,但至少也得好几厘米的厚度,因此,传国玉玺是无论如何都不可能用和氏璧做成的。

而在李斯用蓝田玉制做传国玉玺时,还在上面雕刻了八个大字,既“受命于天 既寿永昌”。

这句话的意思很简单,就是说皇帝之位是得到上天的认可的,因此,未来的国运必然会长寿、永久和昌盛。

正是因为这句话,同时也是因为传国玉玺是出自史上第一个皇帝之手,因此,原本只是秦始皇一枚印章的玉玺,就有了非同寻常的意义。

但没过多久,这块传国玉玺就出了一个不小的意外。

史料记载,秦王政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出巡,经过洞庭湖时,坐在龙舟上的他突然遭遇狂风暴雨,甚至他的龙舟,还差一点被狂风掀翻。

关键时刻,有大臣建议,把传国玉玺丢入湖中,于是秦始皇照做,同时祈求神灵镇浪,结果极为神奇的一幕就发生了,刚才还是惊涛巨浪的湖面,没一会就风平浪静。

这下,秦始皇安安稳稳地离开了洞庭湖,而传国玉玺则留在了湖底。

这就是传国玉玺问世后第一次波折,同时也是最后一次,在此之后,这枚传国玉玺就一直被埋在了洞庭湖底的淤泥之中。

说到这里,有人就会觉得疑惑,不对吧,那后来不是有人捞了出来,还给了秦始皇,并且秦朝灭亡后,秦三世子婴还把传国玺献给了刘邦吗?

这话其实也没错,在秦始皇扔玉玺保平安的八年后,确实有人拿了一块玉玺交给了他,但问题是,这块被献上去的玉玺,真的就是当初李斯雕刻的那一块吗?

答案是大概率不是,而原因有如下几点:

第一,被打捞出来的可能性相当之低。

洞庭湖最早曾有好几个名字,比如云梦、云梦泽等等。

而按照古籍中的记载,曾经的云梦泽,面积高达4万平方公里左右,其"东抵蕲州,西抵枝江,京山以南,青草以北,皆古之云梦。"

所以,最早的时候,云梦泽也被称为云梦大泽。

只不过,到了战国后期,由于泥沙的沉积以及缓慢的地壳运动,云梦大泽而已发生了变化,分为了南北两个部分,北面成了沼泽之地,而南面还保留着大湖。

所以,云梦大泽的名字就被逐渐遗弃,至于为何叫洞庭湖,则是与湖中的一座山有关。

根据史料记载,当时在南面的大湖中间有一座山峰,这个山峰传说是舜帝的二妃娥皇、女英来过这里,而她们死后化身湘水女神,所以,该山也被叫做湘山。

同时,这里由于风景秀丽,加上有不少传说,所以就有了神仙洞府的说法,故而也被称作是“洞庭山”。

而洞庭山下的大湖,也由此得名,被人称作为洞庭湖。

当然,到了秦始皇登基之后,洞庭湖的面积已经较之古时缩减了不少,但即便如此,当时洞庭湖也是一片浩瀚大湖。

比如在《湘妃庙记略》中就记载,洞庭湖“汪洋一片,洪水滔天”,由此可见,当时的洞庭湖在规模上和面积上还是相当巨大的。

那么问题就来了,如何浩瀚的湖泊,要从里面打捞一个东西,会不会很容易呢?

当然不容易,甚至还十分困难,并且,古代可没有什么现代化的潜水打捞设备,要想下水,那就只能是捏着鼻子闭气。

况且,根据秦始皇扔玺时的记载来看,当时的洞庭湖动不动就狂风巨浪,以至于他的龙舟都差点被掀翻,这就说明,当时的湖面可是相当不平静。

在这种情况下,你指望一个古人在没有任何潜水设备的加持下去下湖打捞,那难度系数有多高不言而喻。

并且,前文也提到,按照吕后的那枚印玺的体积来看,秦始皇的印玺纵然是比吕后要大,但也大不了多少。

就算其有厚度十三厘米那么大,但扔到湖里,再想要找到的可能性实在是太低了。

所以说,这枚印玺自打被秦始皇扔进去之后,是不太可能被人打捞上来的,最大的可能就是埋在了湖底的淤泥中,或者是随波逐流,不知道漂到了哪里去。

至于说史料记载中有人在路边献给秦始皇的事情,这其实也很好解释。

史料记载,在秦始皇扔玺的八年后,他出行至华阴平舒道时,有人持玉玺站在路边,拦住了秦始皇的侍卫,告诉他们把这块玉玺交给始皇帝,说完之后,人就消失不见了。

这里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人为何会突然消失不见?

要知道,这明显不符合物理定律,一个大活人怎么可能会当场消失不见呢(要是非抬杠说有神仙那无话可说)?

所以,我们从符合正常规律的角度来讲,所谓有人把传国玉玺打捞出来又献给秦始皇的记载,大概率是假的。

只不过,这里说的假,并不是说没有人献玉玺,而是献玉玺之人这件事,有可能是秦始皇人为安排的。

毕竟,玉玺的象征意义有多重要这不用多说了,虽说不至于让秦始皇的地位受到动摇,但多多少少也会有一点影响,况且,玉玺本质还是一个印章,既然是印章,那就必须在某些场合需要用它。

因此,秦始皇就有必要再制造一块玉玺,但如果直接制造,彰显不了他无上的地位,要知道古代的皇帝就喜欢给自己制造点玄幻之事,所以设计安排一出玉玺“失而复得”的戏码,就很有这个必要了。

于是,秦始皇大概率是提前制作好了一枚新的玉玺,之后安排人提前在路边等待,等到合适时机再献上去,如此一来,就得偿所愿了。

甚至还有可能,这枚新制造出来的玉玺,被提前埋在了湖边比较容易发现的地方,然后不出意外地被人发现后献上去了。

总之,这枚“失而复得”的玉玺,很有可能就不是之前的那枚,而是后来重新制作的。

毕竟按照秦始皇当时的地位,他说什么就是什么,哪怕是他当时拿一根萝卜重新刻了印章,说这是传国玉玺,也没人敢说什么。

上述这些,只是原因之一,还有一个原因,是在秦朝灭亡后的一个证据。

公元前207年,刘邦攻破咸阳,秦三世子婴出城跪在路边,双手举玉玺献给刘邦,至此,秦朝彻底灭亡,汉朝在不久后随之建立。

汉朝建立后,这块被子婴献上的玉玺,经常被刘邦佩戴在身边(注意,这里说的是佩戴,由此就说明玉玺体积不大,不然也无法经常佩戴),并将其命名为“汉传国玺”。

不过,这里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根据相关史料记载,这枚“汉传国玺”上面刻的字,与秦始皇刻的字已经不同了。

前文讲过,秦始皇命李斯刻的字是“受命于天 既寿永昌”,并且采用的还是虫鸟篆字,而这枚“汉传国玺”上面刻的字,则是“受命于天,既寿且康”。

这改动的几个字,究竟是何人所为,已经不得而知,并且,是什么时候换成了这几个字同样也没人知道。

但总之这块玉玺,已经不是之前的那块,因为如果真的是秦始皇最早刻的那块,那他就没必要“失而复得”后,在上面改来改去。

而刘邦就更不可能改了,因为他想宣扬的,是自己取代秦朝的合法与正统性,这才专门宣传玉玺的象征意义。

在这种情况下,只有保持玉玺原样不变,才更能有力说明他刘邦是真正的“天命所归”。

所以,最大的可能性就是,这块玉玺是后来重新制造出来的,而在雕刻的同时,秦始皇出于某种原因,就已经改了之前的几个字,变成了“受命于天,既寿且康”。

所以,通过上述这两点,我们就可以大致推断出,原先最早问世的那一枚传国玉玺,从秦始皇将其扔进洞庭湖之后,就再也没能重见天日。

至于它目前最有可能在哪里,要么是埋在洞庭湖湖底,要么是随波逐流,漂到了未知的地方,因此,想要重新发现,大概率是不可能的。

当然,刘邦后来得到的那枚玉玺,也是命运多舛,到现在同样下落不明。

刘邦登基后,玉玺通常是由他随身携带,到了他去世后,玉玺就保存在汉朝的皇宫之中,一直持续到了西汉末年。

西汉末年之际,当时的玉玺是由太后王政君保管于长乐宫中,时值王莽意图篡位,他便派弟弟王舜前去索要玉玺。

刚开始,王太后自然不愿意给,但架不住王舜的逼迫,最终还是交了出来。

这里还有个小故事,是说王太后当时很生气,因此一怒之下就将玉玺扔在了地上,导致玉玺被磕掉了一个角,随后王莽还专门派人用黄金进行了修补。

不过,这个故事的真实性同样存疑,因此包括《汉书》以及《资治通鉴》等史书中,既没有记载王太后扔玉玺的情节,也没有王莽以黄金修补的记录。

所以,后世就有学者认为,这只不过是演义而已。

之后,王莽败亡,玉玺几经转手,落到了光武帝刘秀的手中,自此保存在东汉的皇宫之内,到了东汉末年,发生了“十常侍之乱”,导致汉少帝仓皇出逃,而由于出逃时过于匆忙,因此玉玺就遗留在了皇宫中。

在其期间,玉玺失踪不见,直到汉献帝时,由于董卓作乱,因此引起各路诸侯讨伐,军阀之一的孙坚也参与其中,等他攻入洛阳后,某天发现城内一井中升起五彩云气,派人查看后发现,原来是一名投井而死的宫女脖子上,系着的一口小匣子发出。

而这个小匣子内所装的,正是那枚汉传玉玺,从其能被装进匣子中且能系在人脖子上这一点来看,玉玺确实体积不大(这里吐槽下某些电视剧中的玉玺,那个头儿大的简直可笑)。

孙坚得到后没敢声张,只是偷偷告诉了他的妻子,但不曾想消息还是走漏,被袁术得知,因此袁术袁术强行夺走了玉玺。

而袁术死后,其麾下的荆州刺史徐璆带着玉玺去了许昌,献给了曹操,而当时曹操正“挟天子以令诸侯”,自此,玉玺算是在名义上重归汉室。

之后,曹丕代汉建魏,他还在这枚玉玺的肩部刻上了“大魏受汉传国玺”几个字,以强调自己得位的合法性。

再往后,司马家篡魏建晋,玉玺则被司马家族保管。

到了晋朝晚期,天下大乱,玉玺的命运也随之波折,先是被前赵刘聪所得,之后又落入后赵石勒手中,二十年后,又被冉魏所得。

当时东晋已建立,而冉魏为了求援东晋,就把玉玺献了出去,因此玉玺算是重归司马家。

随后,东晋灭亡,玉玺则几度易手,一直到了隋朝建立之后,才终于将玉玺收入了隋朝的皇宫之中。

不过,玉玺在隋皇宫中没待多久,就赶上了隋朝灭亡,当时,隋炀帝的皇后萧氏为了活命逃往突厥,临走前就带上了玉玺。

所以,唐朝建立时并没有那枚传国玉玺,为此李渊和李世民都耿耿于怀,只能是刻了几个“受命宝”、“定命宝”的印玺来充当玉玺。

好在后来,大将李靖讨伐突厥时,萧氏又重返中原,自然就把这枚玉玺献给了李世民,因此,这枚汉传玉玺就自此保存在唐朝皇宫内,时间一直持续到了唐末。

到了唐末时,朱温建立后梁,玉玺也落到了他的手里,而后梁则是被后唐的李存勖所灭,故而玉玺则归了后唐所有。

但到了后唐末代皇帝李从珂在位时,由于不敌石敬瑭,因此就在大势已去的情况下,就拿着玉玺,同时带着母亲、妻子以及儿子登上玄武楼,放火自焚而死。

至此,这枚汉传玉玺在历史上就彻底没有了踪迹,再也没有出现过。

而在之后的朝代中,曾经出现的所谓玉玺,经考证基本上都是假的,比如在北宋的宋哲宗时,有农夫在耕田时发现一枚玉玺,并上交朝廷,声称这就是那枚汉传玉玺。

但经过后世学者考证,这枚所谓的玉玺,只不过是蔡京等人找人做出来哄皇上玩儿的而已。

还有在元朝时,曾在元大都有人公开叫卖所谓的“玉玺”,试想,如若是真的汉传玉玺,怎么会沦落到当街叫卖呢?

到了明朝时,同样多有所谓传国玉玺现世的消息,但经过考证也都是假的,比如明孝宗朱佑樘在位时有人就献上了一枚,而朱佑樘亲自考证后发现其也是一个赝品。

而到了明清交替之际,皇太极在消灭蒙古的林丹汗时,曾得到一枚玉玺,史料记载说上面所刻的字为“皇帝之玺”,这就说明,其根本就不是曾经的汉传玉玺。

并且,这枚刻有“皇帝之玺”的玉玺,后来乾隆还曾亲自考据过,最终也是鉴定为赝品。

虽说这枚印玺不是传国玉玺,但也有很高的历史意义,但遗憾的是,其在清朝灭亡之后,同样不知所踪。

而通过上述的相关记载就可以得出,那枚由秦三世子婴献给刘邦的玉玺,极有可能是在后唐末帝李从珂自焚时也被烧毁在了大火之中。

综上所述,由秦始皇制作并传下来的真正传国玉玺,按目前所能查到的史料记载来看,应该是有两枚,一枚是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刻的那枚“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的玉玺,这枚玉玺被秦始皇扔进洞庭湖后再也没能现世,而另一枚则是刘邦得到的那枚玉玺,其上面刻的是“受命于天,既寿且康”,这枚玉玺经历了朝代的更迭后,最终大概率是毁在那场大火之中,所以,如果传国玉玺还有机会出现,那也是出现最早的那一枚,其藏身之地,最大的可能就是在洞庭湖底。




对中国人来说,最感兴趣、谈论最多的历史文物非传国玉玺莫属。这枚象征着古代皇权的玉玺,随着每次朝代的更迭,命运也是跌宕起伏。历代对皇权的你争我夺,也使得传国玉玺屡易其主,辗转于神州大地两千余年,忽隐忽现,最终销声匿迹于历史之中,杳无踪影,令人叹息。

传国玉玺,简称“传国玺”, 据传是秦代丞相李斯奉始皇帝之命制作的一方皇帝的印玺。始皇帝的初衷或许只是把其作为一块具有纪念意义的玉玺,然而后世却为这块玉玺了“君权神授”的政治意义。

关于传国玺的材质,最早的记载是由蓝田玉制作而成的。东汉初期学者卫宏在其《汉旧仪》中记载:“秦以前以金、玉、银为方寸玺。秦以来天子独称玺,又以玉,群下莫得用。其玉出蓝田山,题是李斯书”;南北朝时期南朝齐人纪僧真撰写的《玉玺谱》中记载:“传国玺是秦始皇初定天下所刻,其玉出蓝田山,丞相李斯所书”;南朝梁人沈约在《宋书.礼志》中记载:“初,高祖入关,得秦始皇蓝田玉玺,螭虎纽”。这些不同时期的历史记录相互佐证,说明传国玺的材质就是蓝田玉。

后世还有另外一种说法,传国玺是由和氏璧所刻制的。第一个提出此说法的是北魏时期的崔浩,他在《汉纪音义》中写道:“传国玺,是和氏璧作之。”此种说法已被后世历代的学者所否定。

关于传国玺上面所刻印文,后世流传有四个版本,分别是东汉卫宏的《汉旧仪》、三国韦曜的《吴书》、南朝齐纪僧真的《玉玺谱》中记载的“受命于天,既寿永昌”;东汉末年应劭的《汉官仪》、三国西晋时期皇甫谧的《历代帝王世纪》中记载的“受命于天,即寿且康”;东晋孙盛的《晋阳秋》中记载“昊天之命,皇帝寿昌”;南朝宋徐广、南朝齐梁沈约的《宋书.礼志》记录“受天之命,皇帝寿昌”。这四个版本究竟孰是孰非?

第一个版本中,卫宏是东汉光武帝刘秀的近臣,是皇帝钦命的议郎,他是有机会见到传国玺的。而《吴书》属于三国东吴的官方史书,当年孙坚获取传国玺后交给吴夫人保管,吴国是有人见过传国玺的。所以这一版本是最可信的。

第二版本的应劭是东汉末年的人,他官至泰山郡太守,后又投奔袁绍。他一生都没能进入汉朝中枢,也就没机会见皇帝,更别提见过传国玺了。而皇甫谧生活在魏晋时期,一生从未入朝为官,自然也就不会见到传国玺。所以从可信度上来讲,不如第一版本。

第三版本的孙盛和第四版本的徐广、沈约都是生活在东晋南朝时期,从年代上来说距离更远,其可信度就更差了。

所以秦始皇的传国玺所刻印文“受命于天,既寿永昌”是正确的。“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的含义是:我(皇帝)受上天的任命,(所以)必然国运长寿、永久、昌盛。另外,秦汉时期印章用字是以篆书为主,据宋代人推测,传国玺上的字体为虫鱼篆,而辽代人的著作中记录的却是鱼鸟篆。

秦始皇的传国玺,其方圆四寸,上纽交五龙,正面刻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篆字,以作为“皇权天授、正统合法”之信物。也是中国历代正统皇帝的证凭。

秦之后,历代帝王皆以得此玺为符应,奉若奇珍,国之重器。得之则象征其“受命于天”,失之则表现其“气数已尽”。凡登大位而无此玺者,则被讥为“白版皇帝”,显得底气不足而为世人所轻蔑。传国玉玺在历史上的记载,既有传说,也有真实。

《史记.高祖本纪》中记载,刘邦入咸阳时,秦王子婴投降,“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玺符节,降轵道旁。”这段记载中,子婴封存的皇帝玉玺中就包括了“传国玺”。但是这方玉玺在当时还不叫做“传国玺”,在子婴的口中称为“始皇玺”,汉高祖刘邦称帝后,“始皇玺”改称为“汉传国玺”。秦始皇做此玉玺,本以为大秦王朝能够传承万世,没成想二世而终,之后传给大汉王朝,传国玉玺完成了第一次“传国”。

西汉末年,王莽要扶持孺子刘婴做傀儡,时孺子刘婴年幼,传国玺藏于长乐宫太皇太后王政君处。王莽于是派自己的堂弟王舜去找自己的姑姑王政君索要传国玺。尽管王政君非常愤怒,但是惧于王莽的威胁,又不能不给,愤而将玉玺扔在地上,据说传国玺因此被磕掉了一个角。从东汉卫宏在《汉旧仪》的记载来看,他提到“王莽篡位,就元后求玺,后乃出以投地,上螭一角缺”;三国的韦曜《吴书》中也记载,说孙坚捡到的传国玺“方圜四寸,上纽交五龙,上一角缺”,所以王政君摔坏传国玺是事实,但是并没有做任何的修补。

王莽篡位,兵败被杀后,传国玺被禁卫军校尉公宾所得,最后被献给更始帝刘玄。后来赤眉军杀了刘玄,立刘盆子为帝,传国玺又归了刘盆子。汉光武帝刘秀手下名将冯异平定关中,消灭赤眉军,获得传国玺并献给刘秀。至此,传国玺开始了东汉王朝的传承之旅。

东汉末年,宦官专权,十常侍作乱,杀死了大将军何进,少帝和陈留王出宫避难,仓促间来不及携带玉玺。回宫后,传国玺不知所踪。后来董卓一把火烧了洛阳城,带着汉献帝迁往长安。这是传国玺历史上第一次下落不明。

参与讨伐董卓的东吴孙坚带兵进驻洛阳废墟,打扫祭祀汉室宗庙,发现一口井里冒出五色光芒。孙坚派人到井里打捞,见一投井自尽的宫女颈上系一小匣,匣内所藏正是传国玉玺。孙坚如获至宝,将传国玺交由其妻吴氏保管。

孙坚死后,想要僭位称帝的袁术绑架了孙坚妻子吴氏,索要走了传国玺并称帝。袁术败亡后,荆州刺史徐璆携传国玺至许昌,当时曹操挟汉献帝而令诸侯。至此,传国玺得以重归汉室。

曹丕篡汉,汉献帝被迫“禅让”,曹丕建魏,改元黄初。乃使人于传国玺肩部刻隶字“大魏受汉传国玺”,以证其非“篡汉”。关于曹丕刻字于传国玺上这件事,最早记录在《辽史》中,此时距曹丕时代已经过去1100多年,可信度大打折扣。其他的正史中没有关于曹丕传国玺刻字的记载,所以曹丕刻字于传国玺这件事存疑。

司马炎仿照曹丕篡汉的模式,篡了曹魏政权,称晋武帝,改元泰始,传国玺归晋。西晋永嘉之乱,匈奴人刘渊建立前赵政权,其子刘聪率军南下,攻陷西晋京师洛阳,俘获晋怀帝司马炽,传国玺被前赵政权获得。司马睿在江南建立东晋政权。

后来前赵内乱,最后一个皇帝刘曜酒后驾马而死,其太子献传国玺给后赵的石勒,石勒又在传国玺的侧面刻上了“天命石氏”四个字。当时传国玺一直在北方政权中流传,而偏安江南的东晋政权由于没有传国玺,被讥讽为“白版天子”。

传国玺几经辗转又传到了武悼天王冉闵手中,冉闵被前燕的慕容儁俘获之后,他的儿子和手下将领蒋干为求乞东晋救援,被迫献出传国玺,东晋将领获得玉玺后以三百精骑连夜送至东晋都城建康(今南京),由此,传国玺乃重归晋朝司马氏囊中。

关于重回东晋的这方传国玺,《晋阳秋》记载,冉魏大将军蒋干送给东晋的传国玺上刻的字是:昊天之命,皇帝寿昌。这里可能是作者记录错误,从后世的各种资料来看,这里应该是:受天之命,皇帝寿昌。当时东晋许多朝臣也认为此玺是假,因为刻字与真正的“秦传国玉玺”不符。所以推测“秦传国玺”可能已经遗失。东晋开始传承的传国玺是另外一方,不妨称其为“南朝传国玺”。

受天之命,皇帝寿昌

与此同时,前燕的慕容儁自称冉闵的老婆向其献上传国玺,关于这块玺的特征,历史记载不明,我们暂且称这块玺为“前燕传国玺”。

前秦的苻坚灭了前燕后,得到慕容儁的“前燕传国玺”。 淝水之战失败后,西燕攻入前秦京师长安,苻坚逃走,并未携带“前燕传国玺”, 这方传国玺很有可能落入西燕慕容冲手里,此后这方玉玺失去记载下落不明。

东晋末年,桓玄篡晋,得到了“南朝传国玺”。因遭到北府兵将领刘裕讨伐,裹挟晋安帝西逃,兵败逃回江陵,遭西讨义军击败。桓玄余党逃到后秦,后秦姚兴声称这些人把东晋的传国玺带到了后秦; 而晋安帝也逃回了建康,刘裕声称皇帝把东晋的传国玺带回来了。后来刘裕破长安灭后秦,得到了后秦说的那方传国玺,但是此方传国玺是阳文,与之前的阴文不同,显然是造假了。我们称此玺为“后秦传国玺”。其实十六国和南北朝时期,由于政权太多,为了证明自己的正统地位,很多政权都私刻或伪造过传国玺。此时的“后秦传国玺”和“南朝传国玺”都归了东晋。

东晋政权禅让给刘宋后,南朝历代皇帝掌握的都是“南朝传国玺”,中间也多次发生因战乱而易手。南朝梁武帝时期,发生了侯景之乱,侯景死后,他的手下带着玉玺逃走,此玺后被北齐将领辛术获得,玉玺又回到了北朝的北齐。这方玉玺最有可能是“后秦传国玺”。

南朝陈霸先废梁立陈,定都建康。栖霞寺一个和尚向陈霸先献出一块传国玺,声称是侯景部下侯子鉴把玺扔到了井里,自己捞出来的。据记载这方玉玺是一直在南朝传承的“南朝传国玺”。

北魏太武帝被崔浩影响,崇信道教,下令全国灭佛。于是全国各地到处拆庙毁佛像。在拆邺城的一座庙时,从一座佛像里面发现两方传国玺。此玉玺来源不明。这个崔浩便是“传国玉玺是由和氏璧制作而成”这种说法的始作俑者。我们将这次发现的玉玺称为“北魏传国玺”。

北魏分裂后,北魏孝武帝将“北魏传国玺”带到了关中的长安,后来归北周所有;北齐拥有“后秦传国玺”;南朝陈留有“南朝传国玺”。此时三国各自拥有一方“传国玺”,都声称自己的“传国玺”是真的。

北周宇文邕灭了北齐后,获得了“后秦传国玺”。杨坚篡北周后,“后秦传国玺”和“北魏传国玺”归了隋朝。南朝陈叔宝被杨坚灭了后,“南朝传国玺”也被隋朝获得。至此三方传国玺都被隋朝收入囊中。隋文帝称帝第二年,把“传国玺”改称为“受命玺”。

隋朝末年,隋炀帝杨广被宇文化及杀死于扬州,之后宇文化及又被窦建德杀死。窦建德被李世民打败后,他的部将向李世民进献了一方传国玺。

隋朝灭亡以后,隋炀帝的萧皇后携隋炀帝孙子杨政道及一方传国玺遁入漠北突厥。直到贞观四年,唐大将李靖率军讨伐突厥,同年,萧皇后与隋炀帝孙子杨政道背突厥而返归中原,当初带走的一方传国玺也回归于大唐。至此,隋统一天下时所获得的三方传国玺中的两方已经为李世民所拥有,另外一方传国玺下落不明。

唐贞观十六年,唐太宗李世民下令制作了一方“受命玺”,印文为“皇帝景命,有德者昌”,唐玄宗时改名为“承天大宝”。朱温灭唐时,得到所谓的传国玺便是这一方;后唐末帝李从珂携带自焚的也是这方玉玺。至于唐太宗李世民获得的那两方隋朝的“传国玺”,则是在唐太宗之后即晦暗不明,有可能遗失于唐代中世或末叶的几次大乱之中。

后晋、后周都是自己刻制的受命宝,后晋刻的印文是“受天明命,惟德允昌”和“皇帝神宝”;后周刻的印文是“皇帝承天,受命之宝”和“皇帝神宝”。

北宋初年继承了北周的“皇帝神宝”和“皇帝承天,受命之宝”。 北宋的皇帝也都是自己刻玉玺,宋太宗制作了“承天受命之宝”,宋仁宗制作了“镇国神宝”,除此之外并未制作其他玉玺。有一个例外就是,北宋每一位皇帝即位时都要制作一方“恭膺天命之宝”玉玺,这方玉玺会在皇帝死后作为陪葬品进入陵墓,不传世。元丰年间,宋神宗才依据古制,用白玉制作了天子、皇帝六玺。

北宋时期,也有人自称捡到传国玺献给朝廷的。宋哲宗在位时,关中咸阳有个叫段义的人晋献了一方玉玺,印文为“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经蔡京等十三人鉴定,认为是“秦传国玺”。这方玉玺后被鉴定为赝品。

南宋的受命宝印文是“大宋受命,中兴之宝”,其他的基本和北宋一样。南宋末年,宋恭帝向元朝的伯颜投降,献上了玉玺,这里所献的应当是南宋皇帝自己制作的玉玺。据说伯颜将元朝太府监所藏的历代玉玺都磨去文字,作为玉料赏赐给了下属。只是武则天的玉玺因为印文刻的特别深,磨不掉,才幸免于难。

后晋被辽太宗灭了后, 后晋末代皇帝献上了一方传国玺和三枚金印。后来辽国的皇帝在躲避金兵追击时,慌乱之中把这方传国玺掉落于桑干河中。这方玉玺最终被人发现,献给了元朝太师木华黎。木华黎的曾孙去世后,其妻因贫困而在大街上出售此玉玺,最终这方玉玺落入了当时的皇太后阔阔真之手。

明清两代,时有“传国玉玺”现身之鼓噪,然而皆是附会、仿造之赝品。元明清时期的皇帝们,已经对传国玺没有了执念。民国之后,玉玺失踪于世,皇朝至此完结,又将中国推入了新的世纪。

历史上的传国玉玺,虽诞生于不同的时期,但是命运大同小异。“秦传国玺”失踪于两晋乱世之中;“前燕传国玺”失踪于五胡十六国时期;“北魏传国玺”、“南朝传国玺”、“后秦传国玺”中的一方玉玺失踪于隋末,剩余的两方玉玺失踪于唐朝中期或末叶的战乱之中;唐朝的传国玺被李从珂携带自焚,毁于大火。唐之后历代的传国玺或失踪或被毁,流传于今的屈指可数。或许将来的某一天,那些下落不明的“传国玺”会以某种方式出现在世人的面前。




1976年5月11日,刘乡村的古井旁,围满了村民,大家七嘴八舌,交头接耳,小声着议论纷纷。

几名身穿青灰青色衣的地质队员,正架起抽水机,“嘟嘟嘟”摇响小型的柴油机器,开始往外抽水。

天气有点热,并有些闷人,井边的杨柳树荫,成了他们躲避烈日的最佳去处。

井里的水位直线下降,看热闹的村民似是不怕天热,依然围在周围,热情高涨:他们不明白,地质队员为什么会对这囗水井感兴趣,不惜大动干戈,架机抽水?

据传,自从有了刘乡村,就有这囗古井,世世代代,村民延用了数百年,那怕几个月乃至一年不下雨,井水总是满满的,不会干涸。

水位开始下降很快,但往下却是水位越下越慢,快到大晌午,水终于抽到了见底。

“小邹!”黑红脸年约四十多岁圆脸汉子,一拍旁边年轻的一位小伙。“下!”

说着,随手抓起一架长木梯子,放到了井里。小邹:“好的队长!”应声过去,顺梯而下。

“嗬!好大个空间!”原来水井象瓮坛,囗小肚大,里面的泉眼,不停咕咕地翻着水花。

“小王小吴!”队长拉起梯子吩咐。“快放篮子铲子!”

小王急忙拿起旁边准备好的吊篮,小吴支起了三角吊架,队长将吊绳往滑轮上一甩,小王把吊篮与铁铲,下到了井里。

“嗬嗬!”小邹在井下吆喝。“好肥的泥鳅!”

井上的三人,见吊篮的绳子绷紧,忙往上拉,拇指粗的大泥鳅,在乌黑的泥巴里扭动。

“今晚有下酒菜!”队长把吊篮污泥往旁边倾倒,小王小吴跟着在泥里扒泥鳅,往小铁桶`里丟。

随着一篮篮污泥吊上来,泥鳅捉了不少,但队长在皱眉头:“小邹!还没见着?”

“队长!”小皱有点泄气。“是不是我们看错了?莫落得跟村民淘水井啊!”

“见到实底没有?”队长蹬在井囗,伸着脖子问。

“应该到了!”小邹说着突然大叫。“嗬嗬!好家伙!快拉!快拉!”

“找,找着啦?”队长听着兴奋,飞快使劲地拉篮子,用手拽到井边一看,哭笑不得:原来却是两条黄橙橙,几乎有人手臂粗的大黄鳝!

“秦队长!”在众人目惊口呆中,人群里走出一个捣着竹拐杖的七八十岁的老头,来到队长面前。“这两条金黄鳝可吃不得,这是养水的两条龙,赶紧给放进井里!”

“队长!”这时,小邹在井下大叫。“找着了!找着了!”

秦队长闻声,急忙让小王赶快放收起三角架,小吴往井里放梯子,他把两条黄鳝丟进了井里。

梯子放下,小邹递上铲子,他一手拿着有些发黑发黄的东西,顺梯爬了上来。

“队长!”秦队长扫了一圈围观的人群,用件衣服把那物一包,转身走向停放大路边的一辆小带肚车。

“赶快收拾家伙,回去吃中饭!”他脸上难掩喜悦激动之情,收好回身,指挥几人搬运东西。

后来传说,当年地质队的老秦,在刘乡村古井里打捞的那物,就是历史上失踪的传国玉玺!




有一种可能,传国玉玺其实有两块,第一枚早在秦始皇在位的时候,就葬身洞庭湖底了;第二枚也是秦始皇所用的,但在五代时期损毁了,所以现在根本找不到任何一枚传国玉玺。



前221年,秦始皇在消灭六国之后,登基称帝建立秦朝,他认为自己“德兼三皇,功过五帝”,于是自称皇帝。

为了彰显自己独一无二的尊贵身份,秦始皇让左丞相李斯为自己打造一枚皇帝玉玺,李斯便命工匠雕刻了一枚精美的玉玺,即所谓的传国玉玺。

史书记载,传国玉玺是用和氏璧改造而成的,和氏璧原本是楚国的国宝,后来楚国为了和赵国联姻,就将和氏璧送给了赵国。

秦昭襄王时期,提出用十五城换和氏璧,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出使秦国,发现秦国并不是真的想割让十五城,于是以砸碎和氏璧作为威胁,最终完璧归赵。

等到秦始皇统一六国了,这才得到了和氏璧,便将其改造成了传国玉玺,事实上这个说法有很大的漏洞,因为和氏璧与传国玉玺的尺寸、形状不符,很难将二者联系在一起。



目前一个比较主流的说法是,传国玉玺是李斯命人采蓝田玉所制,方四寸,也就是长宽大约十三厘米,上面用大篆刻着“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字,意思是秦始皇受上天的任命,必将国运昌盛,传之无穷。

秦兼七国称皇帝,李斯取蓝田之玉,玉工孙涛刻之,方四寸,斯为大篆书,文之形制为鱼龙凤鸟之状,希世之至宝也。

可见,传国玉玺的材料不是和氏璧,而是相对比较常见的蓝田玉,但因为它个头大,且制作精美,镌刻的文字寓意深长,又是历史上第一位皇帝的御用之物,所以显得弥足珍贵,历来被认为是一个政权正统性、合法性的评判标准。

不过,就在传国玉玺诞生的第三年,它就葬身洞庭湖底了,数年后它又神秘出现,这是怎么回事呢?

我们都知道,秦始皇是一个十分喜欢四处游玩的人,不过他继位之后的第一次东巡,就出了一件大事。



前219年,秦始皇东巡至楚国境内,泛舟于洞庭湖上,不料游玩过程中突然暴风骤雨,大浪拍打龙舟,龙舟差点就要侧翻了。

值此危机时刻,向来迷信的秦始皇认为,或许是上天在惩罚自己在统一六国的过程中杀伐太重,于是将传国玉玺投入湖中,以此来祈求神灵来保佑自己。

也不知道是神仙显灵,还是秦始皇运气好,总之在他将传国玉玺投入湖中之后不久,风雨就烟消云散了,秦始皇因此得救。

后来,秦始皇就继续去其他地方巡游了,而传国玉玺则躺在了洞庭湖底,他当然不会派人打捞了,因此送给神仙的东西,怎么还能要回来呢。

但是,让秦始皇想不到的是,八年之后他再次外出巡游,路过华阴平舒道(近陕西华阴县附近)的时候,突然有人拦住了他的车架,将传国玉玺交给了他。

一个疑问随之诞生了,是有人将传国玉玺打捞上来,再送给秦始皇吗?



我觉得不太可能,因为古时候的洞庭湖,可比现在大得多也深得多,打捞传国玉玺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据记载,洞庭鱼在古代叫做云梦,或者云梦泽,司马相如曾在自己的作品中说,“云梦者方八、九百里”,说云梦泽方面八九百里,这已经不能用湖来形容了,简直是内海啊。

通过现代地质研究发现,云梦泽其实是地质运动形成的,先秦时期跟长江是连在一起的,虽然后来随着泥沙堆积,云梦泽的湖底逐渐被抬高,但至少在秦始皇东巡的时候,云梦泽的水深还是很惊人的,要不然也不会掀起巨浪拍打秦始皇的龙舟。

再加上,秦朝时期技术落后,所以想要在洞庭湖的深水中打捞一件小物品,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即便放到现在,难度也是相当大的。

并且,传国玉玺再次出现的时候,已经是八年之后了,如果那人早就打捞出传国玉玺了,为何要等这么久才送给秦始皇?

即便那人是八年之后才打捞传国玉玺的,那就更不可能了,因为长江来的泥沙,可能早就将传国玉玺给淹没了,这就等同于海底捞针。



不过,既然这件事被记载在了史书上,说明确有其事,但我个人揣测,当时那人送给秦始皇的玉玺不是最初的传国玉玺,而是秦始皇命人另外打造的一枚玉玺,然后两人配合上演了一出献玉玺失而复得的好戏,以此来证明秦始皇依然是天命所归。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秦始皇在丢失传国玉玺之后,在工作上造成了很多不便,他可以凭借自己的地位和威望坐稳皇位,但他的子孙后代怎么办呢?

在想到这一层之后,秦始皇决定让人上演一出献玉玺的好戏,以此来告诉天下人,传国玉玺失而复得了,他的子孙后代的皇位也是受命于天的。

尤其是,当时秦始皇已经快五十岁了,身体也大不如前了,他就更加关心传国玉玺这个问题了。

当然了,既然是重新让人打造的传国玉玺,跟第一枚传国玉玺肯定有不一样的地方,而事实上确实如此,这一点从秦朝灭亡之后发生的一件事,就可以看得出来。

前210年,秦始皇去世了,传国玉玺传到了秦二世胡亥手上,但胡亥后来被赵高给杀掉了,赵高又扶持子婴为秦王,即秦三世。



前207年,刘邦率军攻克武关,兵锋直指咸阳,秦三世子婴见秦朝大势已去,于是率领百官出城投降,并将传国玉玺献给了刘邦。

不过,刘邦得到的传国玉玺,上面刻的字是“受命于天,既寿且康”,而不是“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为什么刻的字会不一样呢,难道是因为被人更改了吗?

这个可能性不大,如果这枚玉玺就是最初那一枚,秦始皇是没必要改的;秦二世和秦三世也不会随便改,因为改玉玺上的字事关重大,可能会动摇自身统治地位;刘邦也不会改,因为他的目的是成为皇帝,改了字就没人承认其合法性了。

因此,情况可能是这样的,由于第一枚传国玉玺丢失,秦始皇又刻了第二枚玉玺,出于某种特殊原因,秦始皇将字给改了,毕竟第一枚传国玉玺只流行了两三年,又消失了八年,因此在第二枚玉玺上刻不一样的字,不是太大的问题。



不管怎么说,刘邦得到的那枚玉玺,其实也可以叫做传国玉玺,因为它在历史上存在、使用的时间最长,以至于它完全取代了最初那枚传国玉玺,甚至世人都认为它就是最初的传国玉玺,而刘邦得也把它叫做汉传国玺。

那么,汉传国玺的最终命运如何,它现在还在吗?

刘邦建立汉朝之后,汉传国玺就一直在汉室手中,只不过它的经历颇为曲折。

西汉末年,王莽篡夺了朝政大权,由于当时的皇帝刘婴年幼,因此汉传国玺就被王政君王太后藏在长乐宫中。

等到王莽篡汉之时,他派人到长乐宫索要玉玺,王太后一怒之下将玉玺摔在地上,结果摔坏了一个角,王莽便让工匠用黄金修补好,然后继续使用。

但好景不长,王莽在位没几年就兵败身亡了,玉玺被一个校尉带出宫,送给了更始帝刘玄。

不过,刘玄后来被赤眉军杀掉了,赤眉军又拥立刘盆子为帝,刘盆子得到了玉玺,但后来刘盆子投降光武帝刘秀,玉玺就被刘秀得到了,一直传到东汉末年。

东汉末年爆发了十常侍之乱,大将军何进带兵入宫诛杀宦官,不料宦官带着汉少帝帝出宫, 宫中陷入大乱,玉玺不知所踪,一直到汉献帝继位后都没能找到。



董卓入京之后,挟天子以令诸侯,各路诸侯纷纷讨伐,董卓便烧毁洛阳之后逃走,后来孙坚进入洛阳,在皇宫的一口水井中捞出一个投井自杀的宫女,但宫女的脖子上竟然挂着失踪已久的汉传国玺。

就这样,汉传国玺失而复得,被孙坚拿走了,他如获至宝,将其藏在妻子吴氏处。

这件事看起来很不可思议,玉玺怎么会在一个宫女手上呢?

真相我们已经无法得知了,但可以肯定的是,宫女脖子上的玉玺是真的,因为它如果是假的,后来肯定会被认出来的,但事实上没人怀疑过这件事。

不过,后来袁术打算称帝,就抓捕了吴氏,将玉玺给抢走了,一直到袁术去世之后,他的臣子才带着玉玺投靠曹操,曹操又将玉玺还给汉献帝。

汉献帝自继位以来一直没有玉玺,常常为此担忧,玉玺失而复得后,他感到非常兴奋,顿时产生了重振汉室的雄心壮志,但奈何他实力有限,一直死死被曹氏父子压制着,一直到曹丕继位后篡汉自立,他这才将玉玺交给了曹丕。



公元265年,司马炎篡魏建晋,玉玺落入晋朝之手,不过西晋是个短命王朝,很快就爆发了八王之乱,五胡乱华也随之产生,匈奴人刘聪(前赵皇帝)攻克洛阳、长安,连续俘虏两位西晋皇帝之后,最终得到了玉玺。

玉玺在前赵只待了十九年,石勒灭前赵之后,得到了玉玺,后赵建立;又过了二十年,汉人冉闵灭前赵,得到了玉玺,建立冉魏。

冉魏末期,东晋想要得到玉玺,于是派人进入冉魏境内,趁着战乱将玉玺给骗走了,送到建康交割了东晋皇帝,至此玉玺重归司马氏之手。

后来,刘裕灭掉了东晋,得到玉玺,建立南朝宋,历经宋齐梁陈思朝,一直到隋文帝灭陈,玉玺又被隋文帝杨坚所得。

隋朝末年,宇文化及弑杀隋炀帝杨广,杨广之妻萧皇后带着玉玺投奔突厥,这就导致唐朝建立之后一直没有玉玺。

尤其是李世民,他靠着玄武门之变成为皇帝,一直担心自己皇位不稳,再加上没有传国玉玺证明自身合法性,因此时常郁郁寡欢。



为此,李世民刻了好几枚玉玺,比如“受命宝”,“定命宝”,但也不过是聊以慰藉罢了,一直到他灭掉突厥之后,萧皇后回归唐朝,这才将玉玺交给他。

唐朝末年,天下大乱,朱温废掉唐哀帝,建立了后梁,五代时期就此到来。

后梁只存在了十四年,就被李存勖建立的后唐没到了,玉玺也随之归后唐,不过后唐存在的时间也不长,而且发生了一件事,导致玉玺踪影全无。

清泰三年(936年)闰十一月二十六日,后唐末代皇帝李从珂面对着石敬塘和契丹数十万大军的围攻,自知大势已去,于是带着家眷及玉玺登上玄武楼,放火自焚而死。

后来,石敬塘在废墟中找到了李从珂的尸体,却没有找到玉玺,玉玺就此失踪,这就导致无论是后晋还是后周,都只能自己刻几枚印,当做传国玉玺来用。

宋朝建立之后,历代皇帝也不能例外,都因为没有传国玉玺而心里没底,只能雕刻更多玉玺来行使权力,以此来冲淡传国玉玺的影响力。



元太祖忽必烈死的时候,发生了一件事,有人在市场上公开叫卖传国玉玺,被权相伯颜买下来送给了继位的皇帝,不过这枚玉玺后来被证实是假的,因为皇太极在灭掉蒙古林丹汗之后,得到了这枚玉玺,上面刻的字是“皇帝之玺”。

朱元璋建立明朝的时候,也没有玉玺,于是追着北元打,目的之一就是得到元朝所谓的“传国玉玺”,但终归没有得到,一直到明朝末年被皇太极得到,结果证明是假的。

明清两代,一直都有人进献传国玉玺,但毫无意外都是假的,哪怕是清朝灭亡之后,溥仪被赶出皇宫的时候,依然被人追着索要传国玉玺,溥仪当然拿不出来了。

看完以上内容,我们再来理一理有关传国玉玺的脉络。

历史上多数人认为的传国玉玺,也就是刻着“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的那枚玉玺,大概率还埋在洞庭湖底下的淤泥之中,也有可能是在洞庭湖面积缩小之后,埋葬在某处地底下,具体位置没人知道。

尤其是,洞庭湖中不断涌入大量泥沙,最初那枚传国玉玺可能被埋得越来越深,虽然宋明时期洞庭湖的面积有所扩大,但从十八世纪开始,洞庭湖在人为因素的干预下,面积缩小了五分之三以上,而且分割成了很多不同大小的湖泊。

这就导致,想要从洞庭湖中找到最初那枚传国玉玺,就变得更加不可能了。



而真正传世的传国玉玺,也就是刻着“受命于天,既寿且康”的那枚玉玺,则可能是秦始皇在丢失玉玺之后,找人另外刻的一枚,也就是汉朝使用的汉传国玺,不过它在后唐灭亡后消失了,大概率是被大火烧得粉碎了,早就不存在了。

后唐之后,出现过非常多不同品种的传国玉玺,基本上都是假的,大多是刻意伪造的。

正如明朝礼部尚书傅瀚在谈论各地进献传国玉玺之事时就说,自从汉传国玺消失之后,历代皇帝都想得到传国玉玺,以证明自己受命于天,实际上皇帝应该依靠的是德行,而不是玉玺,他是在暗示很多人在伪造传国玉玺,以此自欺欺人。

乾隆皇帝也曾说,当初有人送给他一枚刻着“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的玉玺,声称是传国玉玺,乾隆皇帝认真研究后说,这枚玉玺看起来很像,其实无论是字体还是材质,都与史书上传国玉玺的描述不符,显然是假的。

因此,乾隆帝从不纠结是否有传国玉玺,而是自己刻了很多玉玺,可见他当时已经知道,传国玉玺已经找不到了,当皇帝也未必一定要靠传国玉玺。

总而言之,我们所期待的传国玉玺,大概率是永远无法出现在世人眼中了,除非在古云梦泽遗址上进行大规模搜寻,还有可能找到最初那枚传国玉玺,但代价实在太大了,而且难度不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9

标签:玉玺   和氏璧   王莽   洞庭湖   云梦   永昌   印玺   国玺   后秦   汉传   后唐   东晋   南朝   刘邦   皇帝   形式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