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建立二百多年,我一直有个疑问,朝堂上到底是满语为主还是汉语为主?为什么?

今日的满语是大清的国语,大清官方文件是国语,蒙语华语一式三份的。国人国文国语国姓,华人华文华姓,今日的中文是大清的华文来的。




先说答案:清朝建国初期,满语是官方语言,尤其是在处理行政事务上地位突出,随着,满汉文化的交流,满语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在没有满文之前,金国女真人仿造汉语创立了大字和小字两种女真文字。后来女真人改用蒙古文字记载,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情况既不利于满族社会的交往,对于满族人的统一大业也没有帮助。所以努尔哈赤对这件事情表达了不满,当时他就说:

汉族人念汉字,不管是学没学过汉文,都可以听得懂;蒙古人念蒙古字,不管是学没学过蒙古文,也都能知道。可是我们满族人,说话要说满语,写字却要写蒙古语,为什么你们会觉得我们满语的编写,会比别国的语言更加困难呢?

所以在万历27年,也就是公元1599年的时候,努尔哈赤手底下的学者创立了最早的,没有圈点的满文,一般叫做老满文。

到了皇太极执政时期,又对老满文做了修改,成为了后来比较成熟的满语。

清兵入关之后,满文在清朝被定义为国书,清朝政府也很重视满足语言的规范化工作,在雍正和乾隆时期也编进了大量的教材和词典。这些词典的问世,一方面对满语起到了规范作用,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满语的普及和推广。

清初时期,在生存领域和生活方式发生巨大变化的情况下,满语仍然是满族人的主要的交际工具。但是随着满族和汉族民族交往的加强,满族人开始越来越多的学习汉语和汉族的文化。为了避免被汉族文明融合同化,皇太极就曾告诫过大臣说,金国皇帝,就是因为提倡穿汉族衣服,学习汉族礼仪,最后导致了亡国的后果。因此王爷贝勒们必须要互相告诫,让后代人知道祖宗之制。

在清朝开国之初,满语被朝廷定为国语,官员的升迁教育,政府公文,教材和翻译等方面,国家都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巩固满文的地位。努尔哈赤时期确定了使用满文书写公文的制度,皇太极时期规定所有的文书只能使用满文,到了顺治时期,由于需要要处理大量的汉族事务,文件中才开始同时出现满文和汉文两种文字。

有趣的是一开始在诉讼的时候公文必须使用满文,这个规定让很多司法领域的汉族官员苦不堪言。在康熙年间,因为汉族官员看不懂刑事笔录,没有办法在判断案件的时候给出有力的意见,最后只能随大流,别人说怎么判他们就怎么判,成了摆设。这样对于司法公正绝对是一个伤害。为了纠正这个问题,后来在犯人口供上面才加了汉语。

除了官方文件,满族文字还被用来翻译汉语经典著作,书写家谱等等。那些传授满文的先生们还经常使用满语来讲小说,内容有《三国演义》,《封神榜》《西游记》等等,甚至在春节的时候写对联也使用满文。

此外政府对于八旗子弟尤其重视满语教育,他们先后在各地设立了学校,比如在顺治年间的时候要求八旗子弟在10岁以上必须要入学学习满文,当时叫清书。

顺治皇帝多次强调教授学习满语的必要性,尤其是在八旗子弟的军事训练中非常的普遍。

说来很有意思,在西安一直到末代皇帝溥仪在位的宣统年间,还在使用满语口令操练军队!

清朝政府为了进一步巩固满语的地位,还把满族文字作为科举科目之一,对于满语不合格的人进行惩罚,满语水平的高低成为官员升迁或者降职的标准。在雍正4年,大学士徐元梦因为翻译奏章错误被革职。在雍正7年又宣布,八旗汉军如果不能够用满语回答问题,就会很难得到升迁和任务。乾隆皇帝还专门指派官员来监督满族王公子弟学习满语,每年举行两次考试,如果不懂满文就不能当官。甚至有些地方官员就因为不懂满语而辞职,比如乾隆年间的户部侍郎,新任的浙江巡抚达都就是因为年纪大了,学不好满语,只能辞去巡抚的官职。

尽管统治者下了大力气来扶持满语的生存和发展,但是随着满汉交往的密切,经过了满汉共存的双语阶段之后,满语还是不可避免的走向衰落。

入关之后北京旗人里面既懂汉语又懂满语的人慢慢增多,到了康熙末年,北京城的八旗子弟基本上都能够说汉语,而在民间无论是满族还是汉族都使用汉语交往。到了乾隆年间满语已经沦为了第二语言,到了嘉庆初年,北京已经形成了不能翻译甚至不认识满文的局面,到了同治皇帝之后,满语逐渐失去了行政上的地位,一个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公文和奏章都被汉语取代。

从官方到民间,汉语逐渐在各个方面全面取代了满语;从地域来看,抛弃满语使用汉语的过程呈现从南向北的趋势;从时间上来看,雍正和乾隆年间是满语和汉语同时使用的过渡期。到了嘉庆皇帝之后,汉语逐渐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到了鸦片战争的前夕,关内的满人基本上全部放弃了满语。

在历史上,汉族经历了多次的军事征服,宗教传播,甚至一度被其他民族统治,但是汉语依旧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具有不可挑战的权威性和强大的稳定性,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任何民族都很难摆脱对汉族对汉语汉字的依赖,都会或多或少被影响,甚至被同化。满语虽然曾经成为国语,但是也难以逃避这样的历史命运。




好的,我来回答!


我们都知道,满语被清廷叫做“国语”,清朝近300年的历史中,朝堂上究竟是以满语为主还是以汉语为主呢?或者说,清代朝堂上,皇帝和大臣们说的是满语还是汉语?

这个问题,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一步步改变的。

一,满清入关前后

在清军尚未入关之前,清廷朝堂上的语言主要还是以满语为主。

皇太极时期 ,大部分权贵都是满族的亲贵,所以不存在沟通障碍,大家都说满语。况且,在他们眼里,汉人的身份相对低下,所以他们也不屑于讲汉语。

顺治入关之后,朝廷官员基本上都是满族人。汉人还没受到重视,因此满语是官方语言,少数进入到朝廷的汉臣必须要学习满语。

不过此时的顺治对汉族文化很感兴趣,尤其是对汉族的诗歌词赋有一定的研究。在对待汉族文化上,和摄政王多尔衮发生了很大冲突,多尔衮认为学习汉族文化,会削弱满族势力,会被汉族慢慢同化,因此对他的汉族教育严加干涉。顺治皇帝很生气辩解道:

“假如我要是不学习汉语,汉族大臣跟我说的话听不懂,不知道他说了什么,叫我怎么当这个皇帝”?


自努尔哈赤带领女真人建立后金政权之后,就极为敌视汉人,对于关外的汉人,除了屠杀之外,他们将其视为奴隶,从未将其平等相待。女真高层虽然有人精通汉语,但不可能将汉语作为主要语言。

二,顺治至乾隆时期

当清军入关占领天下之后,虽然骨子里清廷依然轻视和警惕汉人,但是,女真的人口数量决定了,他们必须倚仗人数巨大且具备完善知识体系的汉人,才能统治庞大的面积和亿万人口。

因此,大量投靠清朝的汉人士大夫阶层开始进入朝堂,虽然最为关键的职位依然由满人担任,但是,凭借人数优势,清廷内的汉人官员依然占据多数。与此同时,为了统治各地方,清廷也必须使用各地方官府和百姓能够看懂的汉字。


在这种局面之下,虽然清朝每一个皇帝都身体力行的推广八旗所谓的“国语骑射”,但是,汉语及汉字依然不可避免地成为清廷的主要交流语言。

汉化,以清廷绝不想看到却难以扭转的趋势,迅速波及整个八旗集团。以至于到了清朝中期的乾隆年间,哪怕在八旗集团内部,绝大部分八旗子弟都已经不会说满文了。

当然,这种局面绝不是满清统治集团想要看到的,他们深知文化及文字对于一个民族的重要性,因此,无论是康熙还是乾隆,这些颇具成就的皇帝们除了本身精通满文及满语之外,也一直强调八旗子弟要坚持满族特色的“国语”。

然而,清军入关之后,主动和被动的被汉化,是大势所趋,根本不是满清统治阶层的意志所能扭转的。



三,清中后期

到了清朝中后期,无论是朝堂还是八旗集团内部,满文及满语都几乎消失殆尽。整个八旗统治阶层内部,除了地位极高且接受了满语教育的皇室子弟之外,哪怕是大多数贵族子弟们,都已经将满语及满文抛之脑后。

等到了慈禧年代的时候,满族基本上被汉化了,满族文化也从权贵中消失,官方所用语言都是汉语,对于普通朝臣大家都使用汉语言进行交流沟通,但是对于皇帝而言,不能遗忘自己的先祖,所以清朝的皇帝们都被要求要会满文,不过这一制度也随着清朝的灭亡而消失,比如清朝最后一任皇帝溥仪,就已经彻底不了解满族文化了,对于满语,他自己口述自己只认识一个字,那就是“起”。


这样看来,清代朝堂之上的语言交流,跟汉人在朝中地位是相辅相成的:前期重用八旗子弟,汉人靠边,语音上也是以满文为主。中期在用人上注重“满汉一体”朝堂上的语音也就满汉兼用。而到了清后期,随着汉臣的崛起(比如晚清几大汉臣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朝堂之上就几乎不讲满文了,只是一溜儿的北京腔。

从这一点上也可以看出,中华汉文化虽屡遭压制,但任何一个异族入侵,过段时间要么被汉化,要么它们退出历史舞台。

所以五千年的文明没有断代,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依旧屹立于世界东方,并越来越强大!


我是非非空,感谢您的阅读!




我可以很明确地告诉大家,大清朝从皇帝到大臣,日常的交流全部都是使用满语,所以千万不要被现在的清宫影视剧给误导了。那里面无论是满人还是汉人,都是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可是没有办法呀,影视剧如果都说满语,谁看得懂呢?

清朝是满族人建立的封建王朝,从努尔哈赤那个时候开始,满人说满语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只是到了清朝的中后期,随着大量汉族官员进入政府高层,满族皇帝才慢慢学会说汉语。但即便如此,皇帝召见满族官员时,彼此的交流还是以满语为主。

为什么汉人有上亿人口,满人充其量也就几百万人,汉语却不能成为朝堂的正式语言呢?说起来,还是清朝政府对汉人的不信任造成的。我们知道,明末清初时,清朝军队马踏中原,杀戮无数,到处镇压反抗,什么扬州十日,什么嘉定三屠,都是为了迫使汉人屈服。

在建立全国政权后,满清的统治者更加害怕汉人的反抗,他们知道,如果要汉人不反抗,首先就要在文化上压制他们,而把满语定为官方语言是再合适不过的举措了。一些汉族官员为了挤身上层,只能去学习满语,这样一来,原有的强烈反抗清朝的意识就慢慢淡忘了。

其次,大量使用满语,也是出于保密的需要,当然这也是为了防着汉族官员。早期的一些对外条约,都没有汉文版,比如清朝与俄罗斯签订的《尼布楚条约》。

只是到了清朝的后期,越来越多的外国人进入中国,他们对于满语感到十分别扭,也觉得特别难学,纷纷学说汉语,才倒逼着满清政府开始把汉语的使用提上议事日程。清乾隆皇帝算是一个比较开明的皇帝,他当初接见英国朝见的使者,用的就是汉语翻译。

但是,在大朝会或者重大节庆日上,皇帝是一定会说满语的,绝不能说汉语,因为说汉语会被为是对祖宗的不敬。而且在这样的场合,皇帝一旦说汉语,肯定会有满族大臣跳出来强烈反对。满族大臣跟汉族大臣不一样,汉族大臣往往在发表意见时会瞻前顾后,而满族大臣秉承自努尔哈赤以来的传统,有什么就说什么,不会有所顾忌。

由于清朝皇帝的汉语水平普遍都不高,所以有的时候会写错字,但是他们又不愿意承认自己写错了,所以往往将错就错。典型的如康熙写的避暑山庄的避字,就是一个错字,很多人都看出来了,但是谁也不敢说。

总之一句话,大家不要被现在的清宫剧给误导了,在清朝的时候,不是满族官员上赶着学汉语,而是汉族官员上赶着学满语。因为学好了满语,不仅能够很好的和上层人物交流,有时还能得宠呢。最著名的是张英、张廷玉父子,能力最强,最得康熙皇帝宠信,因为他们能说流利的满语。清朝末年,满族官员集体腐败,以李鸿章、左宗棠、曾国藩为代表的汉族官员上位,才使得汉语慢慢成为了主流。


参考文献:《清史十六讲》、《正说清朝十二帝》、《清帝传奇丛书》

【精彩原创,敬请关注,欢迎评论,点赞转发】




首先要明确的是,大清的国语是“满语”,按照满清国家常理来讲,在大清的正式场合,都要说满语,用满文。

不过大清入主中原,他们也遇到了和以往游牧民族建立国家时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那就是需要汉化才能在中原站稳脚跟。因此,汉语也成为了满清贵族也需要学习的语言之一,就康熙朝而言,汉人官员非常多,对于康熙来讲,与其让这些汉人官员用满语来和他对话,那他还不如直接学习汉语,用汉语和他们交流更加干脆。

如此一来,随着汉人官员的增加,在朝堂上,满清皇帝此后都是:

“见汉人说汉语,见满人说满语”

厉害一些的,蒙语也是精通的,后来乾隆朝的和珅,就是这么一个精通数门语言的人才。

按照国策来讲,满语肯定是“标准国语”,但满族情况很特殊,他们人数比起汉民族少得太多,其次,科举考试中,大量的内容只能通过汉文字来进行考核,那么为了科举,这些满族人是必须要学汉语的,不学,那就考不了。虽然可以和辽代韩德让建立的“特色科举”一样,契丹人不考,但问题是,不考就难以完成民族向文化层次的过渡,所以整个满清历史上,国语的地位转移,是从汉语一直挤压满语的趋势发展的。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清代末皇帝溥仪,宣统帝溥仪都还有在“东京审判”的视频流出,视频中溥仪说着一口十分正宗的北京话,也就是汉语,而溥仪因为常年讲汉语,又早早被迫退位,满语水平已经比不上汉语水平了。

正如他自己在自传里所说:

“在我的学业之中,学得最糟糕的就是我的满文。虽然学了很久,但还是没学会什么。”

在公元1644年以前,满族人和中原王朝的接触很少,对于满族人来讲,他们一是没必要学汉语,二是比较年长的也已经学不会了。

例如皇太极当年处理汉官所上书的事务,就需要翻译,他也很努力,可是文化根深蒂固的影响,不是说去除就能去除的。满清真正意义上第一个精通汉语的,就是顺治皇帝。

顺治在年幼时被立为君主登基,就是因为他无法亲政,才有了登基的机会。而多尔衮只是完成入主中原的过渡,未来的皇帝肯定是顺治,所以顺治早早学习了汉文。在顺治八九岁时,汉臣就辅导他学汉语、汉字,汉学经典,这个年龄段就是很适合启蒙教育的。

后来顺治自己有留下诗作,看他的诗作,韵律方面自然天成,由此可见顺治的汉语水平已经达到了不错的水平。不过顺治一朝有个特点,那就是汉官员并不算多,科举开科还没起成效,所以顺治一朝,朝堂中主要还是满族官员,主要讲的就是满语。对于极少数的汉人官员,顺治也会照顾他们,说说汉语,不过这些官员是被动的,需要自学满语,不然混不下去。

直到康熙起,满清皇帝的汉语水平就已经跟满语水平平行了。

康熙一朝,他在位时间极长,因此任用的汉人官员也不少。康熙本身就精通满汉两族文化,十几岁时,康熙母语和汉语就讲得很流利了,这也是康熙被称为少年英才的根源,如此毅力和他父亲顺治比那也是不遑多让。汉人的增加,让康熙一朝的满族贵族不再那么抵触汉文化,大家同朝做官,互相尊重很重要。

例如年羹尧一家子,年羹尧的父亲年遐龄就是汉人,也是大员。满族贵族不可能说看不起年遐龄,加上当时的贵族子弟的教育中,学习汉语是必要课程,那么如此一来,这些满族官员和汉人交际时,也会说汉语。这种现象的本质是汉文化太过强大导致的。

满人看书,看的好书也只能是汉文字的书,你说翻译过去,满族文化中也没有那么多深刻的概念可以翻译。如此一来,满族人想要进步就得学汉语,想吟诗就只能学汉文化的底蕴内涵,这就是文化强大使然的一种结果,满族虽然不想,但不得不被融合。

为什么以往的北魏、西夏、金,都那么极度地排斥汉化,就是因为他们本身就在汉化的历程中,例如辽国,辽国就是彻底的汉化了,到后来游牧民族的那股狠劲就差不多没有了,可这也不是坏事。

所以康熙朝起,汉满官员在朝堂上讲汉语和满语是势均力敌的,差别只是在于,满文是官方文字,满语也是官方国语,不过这个“官方国语”是很没底气的,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展开全国的语言普及,整个中原,汉人还是讲汉语,对满族文化没一丝概念,这个所谓国语是满语,就是满族贵族们为了保持自己文化根源的一点倔强罢了。

而康熙、雍正两朝的大臣年羹尧也是“满文”大师,年羹尧会满语,也会满文,在给雍正的上书中,就有满文的奏折。

所以这是一个互相的过程,满人和汉人高级官员都在互相学习自己的文化。雍正朝的汉人大臣很多,如田文镜,如李卫,特别是李卫,他并不是读书出身的,指望他学满文,难度很高,但他是雍正朝重要到不能再重要的经济台柱,大家伙也得给面子他,那如此一来,看到他自然而然就要说汉语了,皇帝是这样,大臣也是这样。

其实还有一个,因为满汉蒙三个主要民族的语言隔阂,其实清朝的“朝会”,不是把三个民族的官员都放在下面一起议政的,和以往的朝代不同,除了在初一、十五等规定的时间会举行大朝会以外,其他的时候,皇帝议政都是把人直接叫过来,那么这就考验皇帝自己的语言水平了,因此清朝皇帝按道理来讲,在入关后是必须满汉蒙三语都得会才行。

到了乾隆朝,汉化非常严重了。

旗人子弟互相打招呼都是汉语,连带着这些满族旗人竟然连武力值都下降了,连拉弓都拉不到了以往的水平。乾隆下决心拯救“胡风”,下令满族要进满语,而且要骑马和射箭双项精通,这便是“国语骑射”。

乾隆的“文化拯救”,这其实和历史上的西夏、金朝的一些“去汉化”政策是一样的,其实去汉化已经成为了不可能之事,但起码要挽救基本的民族底蕴。

乾隆朝之后,汉人通过科举上来的越来越多,而满族尊贵们、满族的进士们也都是熟悉了汉文化的底层逻辑,虽然平时说着满语,但在清朝后期的阶段中,汉文化主导的民族融合已经高度完成了。

后来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重要汉臣,有他们的场合,都是说汉语了。

嘉庆朝的时候,嘉庆还延续了乾隆的“国语骑射”的政策,例如旗人参加科举,那么他们就要懂得满文。这个旗人不仅是满族人,汉族人与蒙古族人亦是一样。可是后来的咸丰、道光皇帝,他们面临的是一个被列强虎视眈眈的大清,这个时候他们也无心再去想满族文化地位高低的事情了,再到同治及以后,那就更不用说了。

所以溥仪说自己满文不及格,这一点都不出奇。数十年时间,改变一代人绰绰有余,当汉人再度主导大清的走向,朝堂中汉文就已经是主导地位了,虽然大清明面上的国语,始终都是满文、满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4

标签:汉语   努尔哈赤   满族   乾隆   汉族   满文   堂上   顺治   汉人   清朝   康熙   国语   官员   皇帝   疑问   多年   语言   财经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