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遭车裂,白起被赐死,张仪缘何全身而退?

商鞅被绑在五匹战马之上撕成碎块。白起被迫以剑割颈血流满地。同样是大秦的肱骨之臣,张仪却得以善终,这都是因为他有一件秘密武器。

商鞅被杀于公元前338年,他获得秦孝公的支持,实行变法,强大秦国,却被秦惠文王斩杀。

张仪病死于公元前309年,他曾经得宠于秦惠文王,游说六国,后失宠于秦武王。

白起自刎于公元前257年,他是一代战神,平定四方,后被秦昭王赐死。

商鞅搞政治、白起擅军事、张仪跑外交,各司其职。虽不是同朝为官,却有很多共同点。

一、商鞅、白起、张仪都为秦国做出杰出贡献

秦孝公继位时,秦国国力弱小,穷困潦倒。

因为地处西北,远离中原地区,民众保留着很多少数民族的野蛮习俗。

当时,其他诸侯国都很瞧不起秦国,不愿意与秦国交往。

秦孝公深感耻辱,翻开老祖宗的家谱,四百多年前,秦国也曾经有过高光时刻。秦穆公时称霸西戎,位列“春秋五霸”。

短暂的巅峰期过去后,秦国进入了跌势,这一跌就是几百年,直到秦孝公继位。

21岁的秦孝公年少气盛,愤而发出呼声: ““诸侯卑秦,丑莫大焉!”

他发出《求贤令》,在江湖上招聘能人异士。许诺谁能帮助秦国强大起来,就会封官加爵,列土封侯。

昔我缪公自歧雍之间,修德行武。东平晋乱,以河为界。西霸戎翟,广地千里。天子致伯,诸侯毕贺,为后世开业,甚光美。会往者厉、躁、简公、出子之不宁,国家内忧,未遑外事,三晋攻夺我先君河西地,诸侯卑秦,丑莫大焉。献公即位,镇抚边境,徒治栎阳,且欲东伐,复缪公之故地,修缪公之政令。寡人思念先君之意,常痛于心。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 。----《资治通鉴》

商鞅听说此事后,怀揣着自己要位及人臣的远大理想,从魏国到了秦国。

经过与秦孝公的三次论道,商鞅成功地摸清了秦孝公的真正想法,也取得了秦孝公的信任。

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商鞅确定了秦国的富国强兵之道: 要想国家富强,就得集中所有力量,按照君王的意志行动。抛弃仁义,以利益为导向,用严苛的“法”来约束人民的行为,通过法令确立一个完整的治国体系。

说人话就是:全国人民都得按照秦孝公的指令行事,一门心思强国强军,不听话的,就用严酷的“法”惩罚你。

要说商鞅真是个厉害的人物,有谋略,能忽悠,而且特别有执行力。

为了让自己的新法迅速推行下去,在贵族中,商鞅与守旧派进行了一番精彩的辩论,最后大获全胜。

商鞅请秦孝公下令,将辩论内容整理出来,四处宣扬,进行舆论造势。

可是老百姓愚笨啊,识字的都没几个,他们哪里懂得辩论,商鞅的精妙言论宛若对牛弹琴。

于是,商鞅耍了个“简单直接粗暴”的把戏----“徙木为信”

南城门,大锣一敲,爱看热闹的百姓围拢了过来,只见空地上立着一根三丈高的木头。

商鞅指着木头说: “谁能把它搬到北门,我就给他十金!”

“十金!”有人惊呼起来, “骗人吧?搬根木头十金!?当谁是傻子不成?”

商鞅环顾四周,又吐出惊人话语: “五十金!”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有人跳了出来: “我去!我去!”

此人一路小跑将木头送到了北城门,返回的时候,商鞅将五十金递给了他。

“徙木为信”这种稀奇的事,立即传扬到秦国的各个角落。

人人都知道,官府说话是算数的,听话就有好处。

造势完成后,商鞅就开始围绕“富国强兵”的目标进行变法。

要达到目标,就得提高百姓们干活和打仗的积极性。

1】废除爵位世袭制,设立军功爵制。凡是立了军功,无论是什么出身、门第、阶层,都可以封官加爵。下层百姓有了上升的通道,人人奋勇杀敌。

2】废除了井田制,鼓励开垦荒地,对产粮和织布多的农户,可免除本人的劳役和赋税,人人努力劳作。

1】 “轻罪重罚”,民众犯了一些小错误就动辄被割鼻挖目、断手断脚,非常血腥冷酷。

2】实行连坐法:五家编成一伍,十家编成一什,规定居民要登记各人户籍。如果有其中一家犯法,其他五家或者十家连带治罪。

秦国从贵族到百姓都得监视着周围人的一举一动,发现问题就要赶快举报,以免祸及自身。

内心极度畏惧下,百姓们不敢不遵守法令,也不敢违抗君主的命令。

便于管理:

1】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

2】下令焚烧儒家经典,严格控制有识之士,禁止他们去给普通老百姓授课传道,开启民智。

仅仅用了十几年的时间,秦国就由“诸侯卑秦”变为“诸侯舔秦”

秦国的国力大大增加,再也不是那个卑微的小弟,隐隐具有带头大哥的王者霸气。

商鞅死后大概十年,魏国人张仪来到了秦国。

张仪是鬼谷子的徒弟,跟着他学纵横之术。

所谓纵横之术,就是用趋利避害的角度,研究各个利益群体的关系,然后陈述利害,游说君主。

可见要熟练运用纵横之术,必须要有极好的辩才,这就是张仪的秘密武器:三寸不烂之舌。

凭借“纵横之术”和一张利口,张仪得到了秦惠文王的赏识,入秦不到一年时间就被封为相国。

战国时期,各个诸侯国不停地抢夺地盘,如同嗜血的恶狼和狡猾的狐狸,尔虞我诈,互相厮杀。

此时的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国力强大,渐渐可以与战国最强的几个诸侯国并驾齐驱。

作为秦国的国相,张仪主要负责秦国的外交。他出使游说各国,争取同盟,共同征伐他国。

张仪游说过魏国、楚国、韩国、齐国、赵国、燕国,几乎无往而不利。

特别是张仪游说楚国的经历,将他的狡黠多变、不择手段、机智灵活和能言善辩展现得淋漓尽致。

秦国强大后,当然也想欺负其他国家。秦惠文王想要攻打齐国。

但是齐、楚已经结成了联盟,攻打齐国,也会激怒楚国,两国联合,恐怕秦国未必能够取胜。

张仪自告奋勇前往楚国游说楚怀王。

楚怀王对张仪非常客气,好吃好喝地招待他,还给他安排最好的宾馆。

张仪说: “大王若能和齐国解除盟约,与秦国结为兄弟国家。秦王愿意献出商於一带六百里的土地,还给您献上秦国美女。”

楚怀王禁不住六百里土地的诱惑,与齐国断绝了关系,还给张仪发了一枚楚国相印,美滋滋地等着接收秦国的土地。

没想到秦国转头就跟齐国结了盟约,当秦国派使者催要土地时,张仪开口说: “我有秦王赐予我的六里封地,愿把它献给楚王。”

楚怀王一听,六百里土地变成六里,气得倒仰。派兵攻打秦国,却被秦、齐两国打得大败。

楚国不仅被抢走了很多土地,还被迫割让两座城池求和。

从这以后,楚怀王恨死了张仪。

以至于两年后,秦惠文王提出要用秦国的一块土地交换楚国黔中一带的土地。楚怀王说: “我愿意把黔中给你,不过我不要你的土地,我要张仪。”

张仪对自己的秘密武器“三寸不烂之舌”自信得很,主动要求去楚国。

而且张仪和楚国大夫靳尚私交不错,他相信靳尚一定可以确保他安然无恙。

果然,张仪被楚怀王囚禁后,靳尚就开始忽悠楚怀王的宠妾郑袖。

郑袖吹了一阵枕边风,楚怀王不仅赦免了张仪,还好吃好喝地招待了他。

张仪趁此机会,又开始忽悠楚怀王: “如果您可以派太子去秦国做人质,纳秦国贵女为妾。我可以跟秦王说,也派太子来楚国做人质,并且不要黔中之地,两国永远是兄弟,再不打仗。”

楚怀王当然不想出让黔中的土地,于是又一次答应了张仪的提议。

随后,张仪离开楚国,继续游说韩、齐、赵、燕,皆与他们达成了有利于秦国的约定。

秦惠文王时期,秦国没少发动战争,领土也扩大了不少。

可是,秦国和各国的关系却并不太紧张,反而外交关系相当友善,这正是张仪的功劳。

秦惠文王死后,秦昭王继位。

商鞅变法增强了国力,张仪外交创造了发展的外部环境,秦国的发展蒸蒸日上,秦昭王的野心日益膨胀。

商鞅新法废除世袭,实行军功爵制,为白起的崛起创造了机会。

白起从小小的领队做起,不断创建军功,与韩、魏、赵的多次大大小小的战争中,几无败绩。

踏着千万个战败军的尸骸,白起一路升至大良造,武安君,成为名震天下的战神。

最有名的长平之战,至今还让人津津乐道。

当时,赵国大将廉颇坚守丹河西岸阵地,以逸待劳。

秦、赵两军对峙了三年,都没有分出胜负。

于是,秦昭王派遣武安君白起为上将军,奔赴前线。

白起兵分三路,一路在正面战场诱敌,假装战败,节节后退,引诱赵军不断追击。

一路两万五千人长途跋涉,绕到赵军背后,切断赵军供给。

另一路五千人插入追击秦军的赵军和留守营垒的赵军之间,将赵军主力切割成两个部分,首尾无法相连。

赵军果然中计,在秦军的诱惑下,不断乘胜追击,追进了包围圈。

因为供给被截断,大量赵军被饿死,甚至出现了自相残杀食人的现象。

主帅强行突围被射死,剩下的士兵向白起投降。

白起却担心投降士兵反复无常,因此命令秦军将赵国40万降军全部活埋,并斩杀赵国民众5万人,赵国朝野大惊。

长平之战后,赵国元气大伤,再也无力与秦国对抗。

在这一战中,白起的足智多谋,杀伐决断,冷酷无情让人胆战心惊。

商鞅使秦国强大,张仪为秦国创造了稳定的发展环境,白起扩大了秦国的版图,这些为秦朝立下汗马功劳的人物,留名青史,却为秦国所不容。

二、商鞅、白起、张仪为何都被秦国抛弃?

战国时期,各个诸侯国火拼,无论是文臣还是武将,人才都是供不应求的。

像商鞅、白起、张仪这样的顶级人才,更是可遇而不可求,极其难得。

按理说,秦国急于称霸,对人才更应该珍惜万千。

可是,商鞅、白起却被秦王所杀,张仪被迫离开秦国。

在人才如此紧缺的年代,他们到底出了什么问题,被秦国弃若蔽履呢?

1】商鞅得罪了几乎所有人

商鞅变法让秦国变得富庶,军队的战斗力空前强大。

可是除了完成人生理想的秦孝公,几乎人人对商鞅恨之入骨。

以至于商鞅的尸身被五马分尸后,围观的百姓一哄而上,争食其肉,深觉大快人心。

这一切都是因为,商鞅变法的目的并不是让百姓富裕,生活舒适。

反而为了推动秦国民众全力以赴地完成“富国强兵”的目标,商鞅通过“法”在老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进行了严苛的限制。

这些新法中,贯穿了商鞅的驭民五术:壹民、弱民、疲民、辱民、贫民。

“壹民”即对所有民众灌输同一种思想,每个人都必须随着集体的意志行事。

“弱民”即政府可以任意索取百姓财物,也可以随时征壮丁,削弱百姓的反抗能力。

“疲民”即让百姓没完没了地工作,从自由上、时间上禁锢百姓。

“辱民”即用残酷的刑罚奴化百姓,让他们心存畏惧,不敢反抗。

“贫民”即在各种资源上对百姓进行严格的管制,让百姓长期处于半饥半饿的状态,为了活着竭尽全力。

在这些措施下,百姓就像牛马一样,只能拼命种地、织布、杀敌,才能够活下去。

随着国力的增强,政府对百姓的管控也越来越严苛。不仅是普通民众,就是贵族阶层,都诚惶诚恐,生怕违反了新法,受到重罚。

除了秦孝公,人人自危。

即使是太子秦惠文王犯了错,商鞅也一样铁面无私。

没有办法直接处罚秦惠文王,就让秦惠文王的两个老师代为受过,一个削掉了鼻子,一个在脸上刺了字。

“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虽然值得称颂,可是刑罚过于严重,秦惠文王的面子都丢光了,不免在心中深深厌恶商鞅。

秦惠文王继位后,惊讶地发现,商鞅功高震主,已经掌控了秦国的权力机构。

他被封为列侯,封号商君,并领商於之地十五城为食邑,可谓是权势滔天。

甚至因为刑罚严苛,人人都怕违反法律,所以秦国人只知道商鞅的法令,而不知道国君有什么指示。

秦惠文王登基时只有19岁,他最迫切的愿望就是能够巩固自己的权力。

商鞅的保护伞秦孝公去世后,被触犯利益的权贵们联合起来告发商鞅谋逆。

杀掉商鞅,既能除去政权稳定的隐患,又能获得朝臣和百姓的支持,何乐而不为呢?

2】白起太过执拗,挑战了君权

战神白起是技术型人才,也是军事天才。可是情商有欠缺,没有认清自己的位置。

秦昭王启用白起,是利用他来征伐各国,在逐鹿中原中占据上风。

白起再骁勇,也不过是秦昭王手中的一枚棋子。

棋子的一举一动都是下棋人在操纵,当棋子不听话的时候,就没有保留价值。

如何征伐各国,如何逐鹿中原,应该是秦昭王说了算,白起不过是依据指令行动而已。

可是白起却没有搞清楚这一点,他把自己当作了下棋人。

长平一战,白起坑杀了40万赵军,赵国损失惨重,元气大伤。

白起趁势要求再接再厉,直接打到邯郸,将赵国一举消灭。

这一建议,遭到了丞相范雎的反对,他以秦军疲累,应该休整为由,向秦昭王建议和谈,跟赵国要钱要地。

实际上,范雎之所以提出意见,完全是他的私心作祟。他担心白起灭掉赵国后,功劳太大,将会取代自己相国的位置。

秦昭王采纳了范雎的提议,白起一口气堵在心中,久久不能释怀。

没想到的是,盟书刚刚签完不久,赵国反悔了,答应割给秦国的城池也不割了,还联合其他诸侯国一起抗秦。

于是,秦昭王令白起为将攻打赵国都城邯郸。

白起却拒绝了,他说: “现在已经不是进攻赵国的好时机了,我军远征别人国都,如果诸侯国援救赵国,我军将会损失很大。”

眼看白起不愿意带兵出征,秦昭王只好任命其他人为将,围攻邯郸,却久攻不下。

果然如白起所料,楚国和魏国援助赵国,发兵攻打秦军,秦军伤亡惨重。

得知这一状况后,白起说: “秦王不听我的话,怎么样?结果看到了吧?”

秦昭王听到这样的话,大怒,强令白起带兵出征。白起却以生病为由,拒不出兵。

战事紧急,秦昭王只好派范雎亲自登门请白起出兵,白起依然认为这是必败之战,不肯听令。

秦昭王尊严扫地,一怒之下赐剑给白起,命其自刎。

白起自刎前,仰天长叹: “我怎会落得如此下场?难道是我坑杀赵国45万人,受到了报应吗?”

在君权至上的年代,白起的行为无疑挑战了秦昭王的权威,这是比打败仗还让秦昭王无法接受的事情。

可惜在军事上智谋百出的白起,却不能窥破这一保命机窍。再加上他性格中的执拗,最终激怒秦昭王,痛下杀手。

3】张仪没有底线,惹人厌烦

张仪是个人精,他奉行的是个人利益至上,道德底线能放多低就放多低。

从张仪以商於六百里忽悠楚、齐断交。等楚国真的与齐国断交后,张仪再耍赖把六百里换成六里。这样的操作实在太没有下线,只不过张仪能言善辩,摆平了楚怀王,这确实也是本事。

在人生巅峰期,张仪拿着秦、魏两国相国的位置,在各个诸侯国呼风唤雨。

他虽然为秦国游说盟友,给秦国带来利益。可是张仪却清醒得很,自己只是个打工的,他为秦国谋利益的最大目的,是为了自己能够获得最大的利益。

张仪是魏国人,却屡次出卖魏国,以魏国的利益为自己谋利。

张仪跟随秦军攻打并占领了魏国的蒲阳后,他趁机劝说秦惠文王将蒲阳还给魏国,并派公子繇到魏国去作人质。

随后又劝说魏王,要对秦国以礼相待。

魏国因此就把上郡十五县和少梁献给秦国,用以答谢秦惠文王。

这一番操作下,秦国没有得到蒲阳,魏国失去了上郡十五县和少梁。可是张仪却因此成为秦国的相国。

仅仅三年后,秦惠文王派张仪为将讨伐并占领了魏国的陕地。

张仪又擅自放了陕地的魏国人。对秦惠文王来说,抢的是土地,是否杀掉魏国人,他并不十分在意。

对于魏国来说,张仪伐魏是奉秦惠文王的命令,不得已而为之。而放了魏国人却是张仪的人情,在魏国又刷了一波好感。

秦惠文王死后,秦武王继位。他对张仪的各种操作十分看不顺眼,认为他败坏了秦国的形象。

很多大臣也趁机说张仪的坏话,说他不讲信用,反复无常,出卖国家。

张仪明白自己在秦国处境尴尬,主动对秦武王说:“齐王特别憎恨我,我在哪个国家,他就会出兵讨伐哪个国家。所以我想去魏国,这样齐国就会攻打魏国。秦国一定会得利。”

张仪就这样又出卖了魏国的利益,目的只是为了自己能够离开秦国,留得一命。

那么,为什么商鞅、白起、张仪都不容于秦国,而前两者必须死,后者能够留得一命呢?

1】商鞅、白起位高权重,一个掌握国家权力,一个掌握秦国的军权。随着他们的功劳越来越大,地位和权势也随之水涨船高,难免有功高震主之嫌。

张仪虽然也是相国之位,却只负责外交,无法对国内事务进行掌控和干涉。

2】商鞅变法几乎涉及到了秦国原有的所有规则,触动了权贵的利益,必然引起反噬。

白起得罪了范雎,打击了秦惠文王的尊严,下场悲惨也是必然的。

张仪在秦国任职期间,主要与诸侯国进行交流,与秦国贵族的利益冲突很少。

虽然秦武王继位后,也有很多大臣对张仪不满,却只是因为看不惯张仪的行事,不至于到你死我活的地步。

3】商鞅和白起如果愿意早日抽身,离开秦国。以他们的才能,总能找到愿意接受他们的国家。

可是他们将自己的利益与秦国捆绑的太牢,不忍心自己多年的心血和奋斗付诸东流,因此一直走到了绝境。

张仪关注的只是自己的利益,奉行趋利避害的生存原则。秦国不能满足他的利益,他就会毫无心理负担地立即转投他国。

商鞅和白起的辉煌,张仪很难企及。

可是若论做人的通透和断舍离的坚决,张仪显然更胜一筹。




商鞅、白起,把秦国的事当成了自己的事,最后陷入其中而不能自拔。一旦事业蹉跌,他们就完了;一旦秦国剧变,他们也完了。

人生如戏,全凭演技。入戏太深,便是认真。一旦认真,你就输了。

而张仪,则是纯粹的功利主义者。

工作,只是谋生的手段;秦国,只是富贵的凭借。对张仪来说,全身才是目的,其他都是工具。秦国的富贵没了,那就换个地方;秦国的老板生分了,那就换个老板。

立场不同而策略不同,最后的结果也就南辕北辙了。

先说一下商鞅,商鞅把个人命运和秦国利益彻底捆在了一起。商鞅这种人,可以动刀子,却都是为了秦国动刀子;可以不要脸,却都是为了秦国不要脸。

商鞅行事极端,属于那种“说杀你全家就不放过一个”的狠角色。也许只有他这种人才能推动“革命”性的变法活动。换成张仪,肯定不可能;换成白起,大概率也不行。

但是,狠角色商鞅有两大败笔,注定了他的悲剧结局。

一是为了变法,商鞅得罪了秦国保守派,但关键是得罪了未来的秦国。

太子嬴驷犯法,但不能治罪太子。所以,商鞅“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

公子虔和公孙贾,一个是太子傅,负责监督太子行为;一个是太子师,负责传授太子知识。在宗法旧时代,这两个人绝对是保守派的潜在杀手锏。

虽然甘龙、杜挚在朝堂唱反调,但有大老板秦孝公法力加持,商鞅一定能镇得住。所以,这两个人以及秦国朝堂都折腾不出幺蛾子。而且,朝堂之争只能算政见之争,大家尚且算是对事不对人。

但是,公子虔、公孙贾,秦孝公就真心镇不住了。不是这两个人有多重要,而是因为这两个人守着太子。太子是国之储君,未来的秦王。所以,这两个人代表了未来的秦国国家意志。只要秦孝公一命呜呼,商鞅就会面对来自整个秦国的政治清算。

这是毫无悬念的事情,除非商鞅够狠,连秦国太子一起干掉或废掉。

那商鞅为什么没有治罪太子?不是“法不阿贵,绳不挠曲”吗?直接废了太子多省事?

法家之法,只有工具意义。法之目的,首在强君、次在强国,然后弱臣弱民。太子是国之储君,是未来的国君。所以,工具再凶,也不能反杀主人。

商鞅变法,属于革命性的利益调整。一定会动掉或拿走一些人的奶酪。断人财路,等同杀人父母。所以,变法往往带血,不带血的,那叫改革。在当时情况下,商鞅要实现成功变法,就必须干掉一些人。于是,得罪人在所难免。但,得罪太子以及太子一党,就真心不算什么明智之举了。

二是为了秦国,商鞅自毁人设,诱捕了魏国主将公子卬。

秦魏河东之战,商鞅领兵进攻魏国。两军对阵,他写信给魏军主将公子卬,邀约阵前会盟。就在会盟之时,商鞅竟暗藏甲士,诱捕了公子卬。随后,秦军立即全线进攻,大败群龙无首的魏军。

兵不厌诈,这不是很正常的操作吗?

现在看来正常,当时看来却极不正常。

公子卬是蠢吗?竟被这种诡计骗了?公子卬不是蠢,而是按规矩行事。当时虽然礼崩乐坏,但大家还要讲究体面,道德水准更没有下作到会盟使诈的程度。

但是,讲规矩的公子卬遇到了不讲规矩的商鞅,这就相当于讲仁义的宋襄公碰到了不讲仁义的楚国兵将。

最后只能是: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高冷打不过低俗、高尚打不过卑鄙,所以公子卬打不过商鞅。

但是,商鞅的人设呢?商鞅领兵而秦军获胜,这叫各为其主,得罪魏国的是秦国和秦王。但会盟使诈,则是商鞅得罪了整个魏国。在贵族体面尚存的战国时代,此等卑劣行径,也就是可忍孰不可忍了。

诱捕公子卬等同自毁人设,一旦被秦国抛弃,商鞅一定走投无路。因为魏国和山东诸侯统统不会要他。

接下来说白起,白起应该是秦国人,在军功爵位的大背景下,打成了秦国战神。

对于这种战神级的人物,别说秦国会当祖宗供着,就算白起跑到山东六国,也会被各国疯抢。

战国四大名将,与白起同时期的老将廉颇,在赵国不得重用,随即就跑到魏国。在魏国没呆多久,又被楚国挖走。在当时,名将和名士,都是稀缺资源,各国抢着要。

但是,白起的败笔,就是太把工作当回事。或者说,他把工作当成了事业,也把自己的命运与秦国的利益捆在了一起。

练成文武艺,货卖帝王家。文武艺是筹码,是要拿出去卖的。而白起却用来打仗了:我白起只打胜仗,不打败仗。

长平之战后,战神白起建议再接再厉,直接冲到邯郸、灭了赵国。但是,丞相范雎不同意、秦昭王也不同意,非要和谈,跟赵国要钱要地,这多省事儿。

所以,战神白起错过了灭国之功。

然而,盟书笔墨未干,赵国反悔了,该割给秦国的城池不割了,而且还组建了山东合纵联盟。

秦昭王或秦昭襄王,那可是虎狼秦国的虎狼君主。这么个狠角色,怎么能被赵国忽悠?

还是那句话: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从春秋到战国,诸侯竞争越来越激烈。为了能赢,大家的道德底线能放多低就放多低。局面是:谁先无耻、谁先吃肉;谁能无耻、谁能吃肉;而谁能一直无耻,则谁能一直吃肉。

几乎打到亡国的赵国,还管什么道德下线?所以,拒不履行战败和约,也就不奇怪了。而秦昭王呢?他所处的情境是一直打仗一直胜,于是也就有余闲五讲四美三热爱了。所以,俨然天下霸主的秦国开始有耻且格,而总被吊打的山东诸国则开始穷斯滥矣。

被赵国愚弄的秦昭王,肯定后悔了。于是,天子一怒、流血漂橹,这一次必须灭了赵国,否则老脸都没地方搁。

打赵国,派谁去?首选就是白起。白起是秦国战神,也是战国战神。白起挂帅,秦军自振、天下胆寒。而白起却拒不挂帅。白起认为错过了最佳战机,打肯定输,所以不如不打。

白起这就是较真儿,更不是职业军人的做派。君王讲政治,容许选择是打是和;军人讲政治,则只有打没有和。

但是,白起不行。要我去打,我就必须打赢。如果打不赢,那我肯定不打。工作就是我的生命。

而且,时机没了、形势变了,秦军出去就是送死,打仗于国无益。我白起是秦国人,必须考虑秦国利益。

但是,白起没有其他选项吗?当然有,他可以学廉颇啊,老子跳槽换个国家效忠。就白起打遍天下的履历,他跑到哪国都是上将军。但是,白起没有学廉颇,就等着被秦昭王一剑赐死了。

最后说张仪,这家伙才是人精级的存在,而且都不是道德底线能放多低就放多低的问题,而是干脆没有,直接来个无底洞。

张仪是魏国人,但折腾母国魏国,从不手软。然而,这种从不手软,竟能一直公事公办。对魏国和三晋来说,是秦国折腾你们,我张仪只是为秦国打工,我可没跟你们拉仇恨。甚至,还借助秦国力量,给自己建人设、攒人品。

秦惠文王派公子华和张仪打下了魏国蒲阳。随即,张仪就建议秦王将蒲阳还给魏国,还送公子繇到魏国当人质。这是什么操作?从外交上说,这叫打一巴掌给俩甜枣。而从张仪来说,则是你魏国欠他一个天大的人情。一个蒲阳,是多大的人情?魏国只能自己掂量了。

张仪的纵横捭阖全是这种操作。纵横捭阖是为秦国谋利益,但为秦国谋利益的时候,就一定不能为自己谋利益吗?张仪做到了鱼和熊掌一起吃,既为秦国谋利又为自己谋利。

那秦王就放任张仪这么做吗?

人生如戏,全凭演技。演技精湛,全靠算计。只要算计到位,张仪完全可以一边做着秦国丞相,一边交着六国朋友。朋友多了路好走,不仅自己的路好走,秦国的路也可以好走。

公元前334年,徐州相王,即魏国和齐国一起称王了。当时称王的,一个是周天子,一个是蛮夷楚国。但楚国不讲规矩,称王就称王了。你魏齐称王算怎么回事?称王是大事,是赤裸裸地非礼。然而,非礼这种事香气逼人,当时诸侯,有谁不想由公晋级为王?

秦惠文王当然也想。于是,公元前325年,秦惠文王无法再坐公侯的冷板凳了,必须称王。但怎么称王?称王是要讲究排场的。这个排场恰是关系达人张仪全盘策划的。张仪把魏惠王、韩宣惠王全都招了过来,安排魏惠王给秦王驾车、安排韩宣惠王给秦王做车右。

自己称王,要由魏韩两国君主驾车护驾,这是何等风光?而此等风光,是怎么来的?张仪啊。张仪出面,啥都好办。如果你让商鞅或白起,能干成吗?对秦惠文王来说,张仪的顶级策划,要比攻城略地的功劳大多了。

后来,秦王派张仪攻打魏国陕城。张仪去打了,但张仪只要陕城,不要人头。占了陕城,放了陕城的魏国人。而且,但凡张仪领兵,秦国就不搞首虏计功这一套,做人留一线,绝不能把人家打疼。有了这一线,秦国的外交战场才能铺开,而张仪也可以从中捞到好处。

张仪的人生巅峰,是兼任秦魏两国总理。秦王给他留着总理的位子,然后他还能跑魏国当总理。然后,拿着两国相印在战国世界呼风唤雨。当时天下最有权势的,不是周天子,也不是战国诸王,而是名士张仪。

张仪的操作巅峰,是以商於六百里忽悠楚齐断交,等断交之后再把六百里换成六里。这个操作比商鞅会盟使诈还没下线,但张仪竟然摆平了楚怀王和楚国愤怒。之后,张仪只身赴楚见楚王,不仅没被楚王一刀砍死,反而得了楚王赏赐、全身还秦。

如果评选职场成功人物,那张仪必须是古今第一人。几大战国,全被张仪玩弄于鼓掌之中。关键是没有得罪人,在秦国国内,张仪得君王器重;在其他战国,张仪朋友满天下。

那张仪为什么能够如此成功?

两个字卑鄙、三个字不要脸,这就是张仪的人生算法原则。而要做到这些,张仪就不能认真。首先不能太把秦国当回事,这样才能骑着秦国这头大老虎给自己交朋友;其次不能对工作太认真,这样才能不问事业成败而只问利益何在。

张仪最大的敌人不是魏国、不是楚国,更不是其他山东六国,而是与自己同级别纵横名士。于是,他跟惠施斗、跟公孙衍斗、跟陈珍斗。在与人斗这件事上,张仪就必须认真了。而张仪也极尽权谋家之所极,拐着八道弯也要把这些人给坑了。列国竞争激烈,名士竞争更激烈。所以,最后的赢家不仅得智商高,而且还要够卑鄙。

张仪不会在意秦国的体面和长远利益,他只在乎自己的利益。秦国的体面是秦国的长远利益,相当于嬴氏家族公司的市场商誉。但这些跟张仪有关系吗?张仪的生命太短,秦国的生命太长,考虑时间维度,那就肯定没关系。司马错谏伐蜀,伐蜀是秦国的长远利益,既有体面又有实惠。但短期会有成效吗?不会。短期见成效,必须伐韩。伐韩是秦国的短期利益,这才跟张仪有关系。

于是,张仪领导的秦国伐交,特别是对楚国的伐交,堪称毫无底线的不要脸。张仪用无赖手段,彻底颠覆了楚怀王的贵族价值观。而对巴蜀的兼并,张仪也导演了流氓加无赖的操作。司马错伐蜀,张仪随军出征。他见巴国富饶,于是搂草打兔子,顺手竟把巴国也给灭了。

这就是张仪,典型的市侩之徒。但是,高冷打不过低俗,越是张仪这种人就越是风光无极限。

但是,一定会有物极必反的时候。

高冷的确打不过低俗,但低俗到无法分级,就只能曲终收场了。继位的秦武王,虽然是个举鼎猛汉,却讲究体面,认为张仪的各种无耻操作,已经严重败坏了秦国的国际形象。而张仪长期霸着总理的宝座,自然引无数秦国豪杰竞红眼。于是,一个是国君不待见、一个是挡了别人路,张仪在秦国的政治前途就算到头了。

为秦国贡献毕生才华的张仪,能够轻易割舍吗?

在张仪的价值观里,就没有能否割舍的问题。他立即就跑出关中、跑到魏国,再谋高就。而此种“潇洒”,商鞅做不到,白起更做不到。甚至,后来的权谋大师吕不韦,也做不到。

“张仪相魏一岁,卒於魏也”,张仪也就这样风光地得了善终。

战国竞争,竞争土地、竞争人口、竞争军备,但也竞争人才。而名士、名将自然是列国的竞争对象。正是此种情境下,才会出现苏秦、张仪、公孙衍这类纵横家游士。他们相当于现在活跃于各大公司间的职业经理人。有没有本事富国强兵放在一边儿,但有没有本事自抬身价才是关键。张仪属于其中翘楚。而商鞅和白起,显然不是这类人。

所以,历史上看,商鞅和白起的高光,总要胜过张仪一筹;但当时来看,张仪并不磊落的人生,却比商白更有成功学的“典范”。

一种是简历光辉,生前做到了什么位置、拿到了什么好处,这是生前拿来炫耀自己的;一种是悼词辉煌,死后留下了多少美名、感动了多少后生,这是死后要让别人称颂的。至于如何取舍,只能见仁见智。或许,大家都想鱼和熊掌兼得,结果却是简历光辉越来越灿烂,而悼词辉煌越来越暗淡。




一、商鞅

商鞅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名、最成功的政治家和改革家,他的变法完完全全地改变了秦国落后的面貌,把一个被视为蛮夷的边垂之国通过变法,一跃成为战国中最强大的诸侯国,这是一种奇迹,并且商鞅的变法内容影响了中国历史几千年。

战国时期由于社会的分裂和动乱,诸子百家的各种思想都涌现出来,无论哪一种学说,哪一种思想,都是为了改变战国的动乱,增强国家的实力,战国以来,各诸侯国不断追求变法图强,而国与国之间的战争逐渐演变为灭国之战。

商鞅

商鞅并不是战国第一个变法的人,战国第一个变法是李悝在魏国的变法,但商鞅变法却是战国历史上变法最彻底、最成功的,直到让秦国统一天下,让秦始皇建立了大一统的秦朝,商鞅对秦国统一天下的功劳无疑是最大,但是商鞅的结局非常悲惨。

秦孝公支持商鞅变法21年,在他去世之后,商鞅立即遭到了清算,被人诬陷为谋反,而刚刚即位的秦惠文王相信了这些人的话,派兵捉拿商鞅,商鞅就逃到了他的封地,然后组织自己封地内的百姓造反,结果兵败被杀,然后被秦惠文王施行车裂的酷刑。

为什么商鞅的结局这么悲惨呢?

主要有三个原因:

1、变法得罪了人

历史上所有的变法都会得罪人,商鞅变法打破了贵族的世袭制,原本只要看出身就能子子孙孙都是贵族的政策,在商鞅变法之下变成了军功爵位制,变成了不看出身只看功劳的制度,极大地激励了秦人打仗立功的积极性,改变了秦国的政治力量。

商鞅与秦孝公

而那些受到变法冲击的老贵族们自然不会甘心,秦孝公在世时 ,坚决为商鞅站台,支持商鞅变法不动摇,但是秦孝公一去世,各种反对力量全部冒出来了,他们联合起来诬陷商鞅,是导致商鞅被杀的主要原因。

2、秦惠文王新君即位拿商鞅开刀

秦惠文王是秦孝公的儿子,他即使为新君后,立即拿商鞅开刀,之所以如此,不是因为他反对变法,也不是因为商鞅变法时处罚了他的老师,而是为了立威。

因为商鞅在秦国变法21年,并且担任秦国执政官多年,秦国上上下下只知道有商鞅和变法,谁知道秦惠文王这个新君呢?而且商鞅在执政期间因为军功提拔了大量的军功阶层,掌握了秦国政权的核心力量,秦惠文王视商鞅为威胁。

新君即使最重要的是立威,不然新君没有权威,大臣会蔑视,尤其是像商鞅这样的老功臣,立威最好的办法就是杀人,级别越高,效果越好,秦惠文王杀商鞅就是为了立威,树立自己的威信,因为秦惠文王是一位有作为的国君,想要自主掌权做一些事,有商鞅在,很多事就做不了主,秦惠文王就听信那些对商鞅不满的人诬陷他,导致商鞅被杀。

商鞅变法

3、商鞅执掌变法与秦国朝政多年,贪恋权位

秦国有一个叫赵良的人就曾经劝过商鞅,赵良说商鞅没有造福秦国百姓,说商鞅是靠变法建立起来的权威,而没有受到百姓的爱戴,劝商鞅放弃自己的封地,归隐山林,但是商鞅不听,商鞅不愿意放弃自己所有的一切,包括权力、地位、封地,这是他后来被杀的原因之一,赵良都看出商鞅非常危险了,其他人难道看不出来吗?这也是商鞅被杀的原因之一。

二、白起

白起出身不明,但可以肯定他是靠着军功爵位制升起来的将领,他做到了左庶长、大良造的官职和武安君的封爵,成为秦昭襄王时期,最有名的秦国将领,白起在秦国指挥作战随便说几起战争都是非常有名的,比如伊阙之战,白起全歼韩国与魏国24万联军。

再比如鄢郢之战,这是秦国第一次攻破楚国都城,再比如长平之战,一战就歼灭赵国45万军队,白起打仗30多年,死在他手下的士兵就接近一百万人,这一恐怖的数字让人惊叹于白起的军事能力。

白起与秦昭襄王

长平之战后,白起建立趁胜进军攻打赵国都城邯郸,但是秦昭襄王拒绝了,与赵王议和,并接受赵国割地求和,没想到赵国居然反悔了,然后秦国再次率军攻打赵国都城邯郸,结果秦军战败,损兵折将,秦昭襄王命令白起出战,白起数次拒绝出战,并说道:秦王当初不听我的命令,现在结果如何?

白起这一言论等于是嘲笑秦昭襄王的行为,秦昭襄王听说后强令白起出战,白起仍然不愿意出战,但只能接受命令出发,最后秦昭襄王赐死了白起,命令他自杀,白起无言以对,只能自杀而死。

秦昭襄王为什么要赐死白起?

主要有三个原因:

1、白起不听从命令。

自古以来,臣不听君的命令,最终的结局就是死,白起不是不知道这个原因,但他就是不懂这个道理,秦昭襄王虽然是一代明君,但是不听君王的命令,等于是损坏了君王的权威,君王的权威可是比什么都重要的。

战神白起

君权神授是古代的思想,白起面对的是一个有作为的皇帝,无论君王是不是错了,他都不能违抗命令,这是白起被杀最重要的原因。

2、白起嘲笑秦昭襄王

嘲笑秦王同样是重罪,虽然你白起的军事战略是正确的,但秦王考虑问题的角度不是军事,而是政治,无论秦王做出什么样的决定,白起可以提建议,如何决策在于秦王,即使秦王决策错误,那也不是白起的错,白起不能嘲笑秦王,这是死罪。

3、范雎嫉妒白起,在秦昭襄王面前诋毁了他。

范雎在白起之死中起到了关键作用,一方面是范雎嫉妒白起的功劳,另一方面白起是前任丞相魏冉提拔的,而魏冉就是范雎拉下马的,范雎鼓励秦昭襄王废除四贵,主张国君独掌政权,加强集权。

长平之战后,白起想继续进攻邯郸,但是赵国收买了范雎,以政治利益引诱范雎建议秦王撤军,而白起不愿意这么做,双方政见不同,范雎诋毁了白起,导致白起被杀。

白起被赐死

三、张仪

张仪与商鞅和白起有一个最大的不同点,就是:张仪是纵横家,商鞅是改革家与政治家,白起是军事统帅,三人最大的区别是,张仪是靠一张嘴说话来做事的,而商鞅与白起都是实干家,这是有区别的。

张仪是鬼谷子的徒弟,属于纵横家,所谓的纵横家就是凭借一张嘴,游说各国形成新的政治联盟,或者破坏各国组成政治联盟,张仪为秦国效力,就是连横,而其他人为六国效力,比如苏秦,就是合纵。

纵横家都有一个特点,就是六个字:知大局,善揣摩

张仪投靠秦国后,受到秦惠文王的重用,依靠自身的才能成为相国,张仪还担任过魏国相国,并且暗地为秦国效力,居然还屡屡成功,这算是公开的间谍了,魏国居然还容忍了张仪,张仪一生最有名的事就是戏弄楚国,原本楚国与齐国结盟一起对抗秦国,张仪凭借一张嘴,再加上欺骗楚王说割地六百里,就扩散了楚齐联盟,这比千军万马都管用。

张仪

最神奇的是张仪戏弄了楚怀王,还居然敢到楚国去见楚怀王,然后他又动用一张嘴暗中游说他人,居然说动了楚怀王赦免张仪,这不是楚怀王太傻就是张仪太高明了,张仪的一生就是不断说动其他诸侯国不要合纵攻秦,在政治上保证了秦国不被六国围殴,这已经是张仪最大的功劳了。

张仪的结局也是善终,秦惠文王去世后,秦武王即位,秦武王喜欢大力士,不喜欢张仪这样的游说之客,张仪也看出来了,因为他的能力就是“知大局、善揣摩”,所以张仪主动提出到魏国去,秦武王还派车送张仪,最后张仪老死在魏国,没有受到任何迫害。

为什么张仪会善终,不会受到迫害呢?

最大的原因就是张仪知道大局,善于揣摩,张仪清楚知道战国时期的天下大势,然后他能想到君王心中所想,提前为自己找到退路。

张仪就靠一张嘴

张仪在秦国时就感觉到秦武王会对自己不利,上行下效,也有秦国大臣看出秦武王不喜欢张仪,于是就有人开始诋毁张仪了,张仪看出来后,主动提出离开秦国,同时其他诸侯国就会因为怨恨我张仪而发动战争,到时候秦国就能受益。

看到没有,张仪即使离开秦国,也是秦国利益为先的,让秦国觉得张仪是有用的人,这种建议没人会拒绝,张仪几乎所有的谋略都是从对方的角度出发想问题,从来不会考虑自己,这也是他的谋略屡屡能成功的原因所在。

分析原因之后才知道张仪的高明,相比之下,商鞅与白起在这方面的能力不及张仪十分之一,商鞅看不出危险,白起同样如此,但张仪能提前看出来,并想出解决的办法,这就是张仪的高明,所以他就能善终




商鞅、张仪、白起等人结局,都是时势造就的,也是个人性格的必然性结局。

商鞅,在没有遇到秦孝公赢渠梁之前,他是一个默默无闻之人,他曾经立志想在当时战国中实力最强的魏国,大展宏图,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来,可是魏国庙堂之上的魏王,竟然没有看出商鞅是一个有着经天纬地之才的人,这是商鞅之不幸,也是魏国之大不幸。后来秦孝公赢渠梁对天下士子发布了求贤令,寻觅治国大才,并且愿与之共享秦国。就这样商鞅进入了秦国,结果赢渠梁和商鞅一见如故,相见甚欢,很快秦孝公就让商鞅职任秦国的左庶长,着手在秦国实施变法强秦,并且是最彻底最颠覆秦国传统的变法,经过二十余年的变法,秦国一跃成为战国中综合实力最强的国家,并且一举收复了河西失地,至此商鞅名扬天下。但是因为多年的埋头苦干,秦孝公赢渠梁身患重病,不久之后病逝了,继任者是嬴驷,也是秦国的第一位王,秦惠文王。嬴驷现在面对的是两股势力,一个是以赢虔甘龙为代表的秦国王公贵族势力,一个是以商鞅为代表的秦国的变法派势力。两派之间是势同水火,嬴驷若想今后有所建树,那么他就必须要培养出自己的势力来。现在眼下就是要想好如何解决这两股势力,恰好赢虔到嬴驷处状告商鞅谋反,嬴驷知道商鞅是不会反的,但是嬴驷敏锐的眼光看到了机会,他决定借此机会不动声色的除掉这两股势力,首先他对商鞅发难了,商鞅为秦国是鞠躬尽瘁,尽公不顾私的,得罪了太多的王公贵族,当他们看到商鞅被处死以后,也是欣喜万分的,可是不久之后,嬴驷也对甘龙等人动手了,至此之后,嬴驷开始大展宏图了。

秦惠文王上台之后,华夏大地上一个纵横奇才苏秦出山了,苏秦首先是到秦国来谋求发展的,可是嬴驷竟然没能留住他,使得苏秦最后跑到了燕国,苏秦告诉燕王,秦国现在是战国中实力最强大的一个,没有之一,并且是意欲一统华夏的,如果想要压制住秦国扩张的势头,必须要山东六国联合起来,一起对付秦国,燕王非常赞同,紧接着便是苏秦身挂六国相印,对秦国实施了军事上的打击和经济上的封锁。这时的嬴驷慌神了,怎么办?战国之初,各国都是以变法为主,现在进入了战国中期,需要的是合纵大才,嬴驷派出自己的心腹肱骨之人樗里疾到山东列国中寻觅人才,经多方探听得知在魏国民间有一位叫张仪的名士,是苏秦的师弟,同样师出鬼谷子。当张仪到了咸阳,进入王宫见到嬴驷之后,说出了自己应对苏秦的合纵之策后,嬴驷大为兴奋,觉得天助大秦也,立刻任命张仪为大秦国的开府丞相。着手开始处理和应对山东列国的经济封锁和军事打击。张仪虽然在秦国是丞相,但是他专管邦交之事,秦国内部之事,都是交给副相樗里疾来处理的。所以他在秦国内部是没什么政敌的,当嬴驷逝世后,他的儿子嬴荡即位,这个秦武王是个好兵的人,他喜欢动武的,是个武痴,不喜欢张仪那套邦交辞令,所以就赐予张仪丰厚的财货,让你辞官归隐,颐养天年了。

白起在秦国是从一名普通的士卒一步步的靠着自己战绩做到大将军的位置上的。他是孤傲和藐视天下的,他的军事才能也是当世无人可以与之匹敌的,只要白起出手,肯定是战必胜,攻必克,百战必胜的。白起的性格是,只要他负责的事情,是不喜欢别人指手画脚的,包括秦王,当秦国的丞相魏冉在位的时候,魏冉是鼎力支持白起的,因为魏冉是十分清楚白起的军事能力的,而且白起没有政治野心,所以白起只管在外面打仗,内部的一切事情都由他魏冉一人扛着。但是当魏冉失势以后,白起的日子就没有那么好过了,因为他现在要面对的是两个战场了,一个是来自外部的敌人,一个是来自秦国内部的政敌。所以白起在两个战场上都不能失败,否则立刻就会有杀身之祸,不幸的是白起败给了来自秦国内部的敌人,最终被迫自杀。纵观白起的一生,杀人无数,人称杀神,但是他杀的都是当兵的,而从未杀害一名百姓,战国时期,如果秦国想要一统华夏,就必须要最大限度的杀戮敌国的有生力量,这是时势的必然性。




商鞅、白起、张仪,三人身份各不相同,商鞅是改革家,白起是军事家,张仪是纵横家。尽管身份不同,但他们都为秦国统一立下了汗马功劳。

商鞅在秦国实施变法,增强了秦国的内核竞争力,使其一举成为强国;白起长平一战,重挫赵国,使其元气大伤,加速了秦国的统一进程;张仪凭借自己的连横战略,出使六国,成功离间了六国关系,从而为秦国统一提供了战略方向。

但是,他们三人的结局,或者说,在那个激烈变动的时代,极少有人能保全自己,在时代的裹挟下,大多数人的结局都是惨淡收场。在此三人中,商鞅被车裂,白起被赐死,唯有张仪活着离开了秦国。

那么,张仪是有什么秘诀,还是商鞅和白起太笨?两者都有。

张仪为人所不齿的“优势”

张仪的确有着先天优势,就是他的“喉舌”,这也是纵横家的优势所在。但是张仪还有一点是别人少有的,那就是奸猾。

比如他去游说楚国时,就是使用了欺诈的手段破坏了齐楚同盟。张仪在秦国得到秦惠王的支持后,就开启了他的连横战略,而且在他的游说下,秦与魏、韩达成了连横。

公元前313年,秦国在中原地区已占有两个重要的进攻基地,一个是函谷关东北的曲沃,另一个是武关以东的“商於之地”。

“商於之地”是两个地方,商指商县,今河南淅川西南;於又称於中,在今河南西峡东,两地相邻,合称为“商於之地”。商於原本是楚地,被秦攻占,成为秦向中原进攻的战略要地。

张仪要推展“以秦、韩与魏之势伐齐、楚”的策略,矛头自然指向了楚国。所以,当时的秦、韩、魏三国与齐、楚呈对峙之势,而楚国为此调动了大量军队来应对这个局势。

楚军向北围攻了曲沃和於中,并且在齐国的帮助下,拿下了曲沃,接着就要进攻商於之地。而秦惠王不仅想要战胜楚国,而且还想借此进一步夺取楚国的汉中地区。

张仪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使楚国的,还别说,他的一张嘴动一动,楚国就此衰落了。张仪对楚怀王说,秦王推崇楚王,最恨齐王,现在秦要伐齐,但楚、齐交好,如楚与齐断交,秦王愿献出六百里商於之地给楚国。

楚王果然答应了,待到楚与齐真正绝交后,楚王派人前去接受献地时,张仪却说只有六里地,还说楚王听错了。于是,楚王大怒,兴师进攻商於之地。

在这样重大的外交事件中,张仪竟然使用了如此卑劣的手段,可见其德行之所在。但是他的“缓兵之计”却为秦国赢得了充分的备战时间,使秦国在战前取得了优势。

秦国派出三路大军,即东、西、中,其中的中路军在丹阳大败楚军,斩首八万,俘虏楚将七十多人,此后与西路军会合,攻取了楚汉中六百里地,设置汉中郡。楚王因失汉中又大怒了,再发大军袭秦,结果再次大败。

这是秦楚两国首次大规模的作战,双方都投入了大量的资源,直接关系到秦、楚两国的兴衰。结果楚国在较量中败北,而秦国大获全胜,得汉中,使关中与巴、蜀连成一处,又延申到了中原,占有了重要据点,为此后进取中原提供了便利。同时,这也是张仪推行连横战略的重在成功。

所以,从中我们也感受到,张仪的确是有两把刷子的,但同时对他的不齿行为又倍感愤怒,由此产生对他有种爱恨交加的感觉。

而且张仪的不齿手段一直是他的惯用伎俩,在重大外交事件上是如此,在排挤同行时也是如此。比如,陈轸与张仪同朝为官,二人为争宠,互相诋毁。

张仪为了赶走陈轸,经常在秦惠王面前说他的坏话。陈轸因公事经常出访楚国,而楚王待他又不错,张仪就说他不忠于秦国,后来又诬陷他出卖秦国的情报。

陈轸为了自己的清白,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向秦王辩解,而秦王也越来越看重张仪。在张仪强大的诋毁攻势下,陈轸最终还是离开了秦国。

秦惠王死后,张仪不受秦武王待见,再加之他人品不好,群臣为报复他,群起而攻之。张仪感到自己的小命不保,于是又心生一计,再次利用自己的“才智”诓骗了众人。

他对秦武王说,齐王恨他,他去哪国必有战事。如果他去了魏国,齐国必然兴兵伐魏,如此一来,秦国就可趁势攻韩,入三川,出函谷关,逼近周都,周天子必然向秦俯首,这样,秦王就可挟周天子以令诸侯,成就一代霸业。

秦武王信了,还派了三十辆兵车送他入魏,这样,张仪成功脱身秦国投靠了魏国。果然,他一到魏国,齐国随后就来了。魏王正在发愁,张仪却说他有退兵之计。

张仪在逃离秦国时,就派人入楚,又以楚臣的身份进入齐国,然后游说齐王。说齐国伐魏正中秦国下怀,同样把和秦王的话又说了一遍,齐王也觉得有道理,所以下令退兵。就这样,张仪在魏国又成为了相国。

由此,我们也看到,张仪作为纵横家,强于言辞,为人奸猾,善用奸计,司马迁说他是“倾危之士”,诸葛亮对纵横家也有看法,他们“长于驰辞,不可以结盟誓”。

所以,做纵横家风险很大,张仪的“奸猾”成为他逃离秦国的法宝。

商鞅死于“酷法”

在战国列国变法中,真正运用变法对本国产生深远历史影响的,就是商鞅在秦国实施的变法。

秦国因地理位置偏僻,很少参加中原各国诸侯的会盟,在诸侯国当中并不合群;同时,又因长期与戎狄杂处,在文化、制度和经济等方面都相对落后,所以,也一直被中原诸侯所轻视。

魏国在李悝变法后,国力猛增,向西推进,占领了秦之西河之地,这使秦国面临巨大的压力。公元前362年,秦孝公即位后,愤于“诸侯卑秦,丑莫大焉”。他想恢复秦穆公时代的霸业,遂向天下发布求贤令,商鞅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进入秦国的。

商鞅在秦国先后实施了两次变法,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史记·商君列传》载:“行之十年,秦民大说(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层于私斗,乡邑大治。”

从上述这段话中,我们也发现商鞅变法重在法治,在法制的保障下,才有了上述的情形。而且,这段话描述的是民间生活,那么,秦国的宗室贵族对商鞅变法又是一个什么态度呢?

商鞅在秦推行改革二十年,最大的过失就是政令无法在宗室贵族里推行,因为商鞅的法治严重削弱了旧体制下贵族们的既得利益。

比如,变法有一条,实行“军功爵”制,有军功的人可以封爵,而宗室成员也要遵守这一条,没有军功就没有爵位,没有爵位也就没有封地、田宅,没有荣华富贵。

军功制废除了秦旧有的以血缘世袭的传统,改为以军功受爵,而且这一条还是商鞅变法的核心环节。如果你是贵族,你会反对还是支持呢?没错,肯定是反对。

所以,在变法实施初期,国中“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反对者还挺多,就连秦国的太子公子也违反了法令,怎么处理呢?商鞅倒是铁面无私,太子不好处理,只能师傅来替了,于是,把太子的师傅公子虔给处理了。

所以,后来太子,也就是秦惠文王即位后,公子虔等贵族群起攻击商鞅,这其中有个人恩怨,但更多的是利益的争夺。

商鞅变法和商鞅之死,隐士赵良总结的也很到位。首先,他批评商鞅重法治,不重德行,将他与百里奚进行了比较。说百里奚兴国靠德政,而商鞅则是靠法治,施刑于民众,以严刑峻法去镇压百姓,这是积怨蓄祸。

赵良是个儒生,他认为道德教化对百姓的影响比法令更为深刻。所以,他把商鞅变法指责为旁门左道之术。尽客赵良的说法有偏颇,但也暴露出商鞅变法的弊端,那就是酷刑。比如,他对太子师傅的处理,先处以黥面,后来又割掉了他的鼻子,刑罚残忍。

其次,赵良还指出了他身上的问题,说他“知法犯法”。商鞅变法解散分封,收回贵族封地,使爵位与封土挂钩,而商鞅本人却占有十五座城的封地,这不是自己带头违法吗?

赵良认为,商法不能凌驾于人治之上,秦法的制度化,这是商法的一大弊端。商法的实施与执行完全是建立在秦孝公一人的支持之上,一旦情况有变,商鞅就有可能性命不保。所以,赵良劝商鞅,早点退还封地,辞职回家。

就在商鞅与赵良交谈的五个月后,秦孝公去世,随后太子驷继位,是为秦惠文王,也就是变法之初因犯法被惩罚过的那位太子。

冤家路窄,该来的还是来了,很快以公子虔为代表的旧贵族势力,饱受商鞅镇压和惩罚的保守派,向商鞅发起了一系列反攻。

商鞅此时才想起逃离,为时已晚,最后被迫逃亡。在《史记·商君列传》中,说他套到函谷关,想住店,结果没有“身份证”无法入住,因为在商法中规定,投宿而没有验证的,要遭连坐之罪。

之后,他又想逃到魏国,结果到了边境也被拒了,因为他曾经欺骗过魏国的公子卬而破大败魏师。最后,说他回到封地,只能造反了,结果被抓,处以车裂之刑。

如果商鞅如赵良所言,变法中途退出,虽保得一命,但秦之变法必败。所以,从秦国利益上来说,商鞅是秦的大功臣,而且在他死后,秦惠文王延续了他的改革,这也充分说明,他的变法对秦的重要性。但是,他是法家的代表人物,好“刑名之学”,“酷法”也为他的死埋下了隐患。

白起死于内讧

白起在秦国的历史上战功赫赫,一生历经70多次,攻下大小城池百余座,被人称为“常胜将军”,他作战经验丰富,善于用兵,攻城略地,为秦国统一大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但就是这样一代名将最后没有战死沙场,却在了自己人手里,这不得不说是一场悲剧。他的死与秦王有关,与范雎也有关。

秦国当时由秦昭王当政,武有白起,文有范雎;白起对外能征善战,范雎则能把控大局,提出远交近攻的战略。原本秦国在此二人的作用下,可以加速称王的脚步,但在那谋略家辈出的年代,一不小心就会被忽悠,范雎就是个例子。

长平之战后,秦国没有继续攻打赵都邯郸,而是选择了停滞。至于为什么,都是谋士们搞的鬼。

赵国联合韩国,派苏代去秦国当说客,拉拢秦相范雎,而范雎出于个人利益接受了苏代的贿赂与劝说。

苏代的游说并不高明,他说秦国一旦攻下邯郸,那最风光的人肯定是白起,和你范雎没啥关系,功劳也肯定是白起的,到时,你只屈居白起之下,看人脸色行事。

范雎原本是个平民百姓出身,好不容易得到秦王的赏识,在秦国做了秦相之位,风光了一下,怎么轻易让人夺了风头呢,这种事儿是万万不能发生的。

于是,范雎就向秦王进言,要求停战,接受韩、赵的割地求和,秦王也同意了,但是这事儿却没有征求白起的意见,白起在前线士气正盛,一听要撤兵,眼前大好的局势就白白丢了,心有不甘。

后来得知出此下策的人是范雎,心中对范雎的怨气不打一处来,两人从此结下了怨气,而范雎在有意无意中做了赵国的“保护伞”。

公元前259年,秦昭王又想攻打邯郸了,此时白起生病在家,无法出征,于是改派了王陵,结果王陵一下就损失了五个营。

白起病愈后,秦昭王便叫他再去攻邯郸,白起提出了自己看法。他说长平之战秦军也损失惨重,其他诸侯对秦也充满敌意。如果再大举攻赵,各诸侯国必然派兵援助赵国,秦国很难取得胜利。更何况,秦军远征赵国,造成国内空虚,也很容易让人钻空子。所以,白起拒绝出战。

白起的话也有道理,也符合范雎远交近攻的战略,虽然范雎也认同,但范雎为了打压白起,在秦王面前又献了小人谗言,使得秦王对白起产生误会。

这样,秦王与白起,范雎与白起,都产生了隔阂,最后白起出局也就成了必然。所以,白起之死源于秦国内讧,而这种事情在那年月也是很正常的。

白起认为,他是穰侯魏冉的人,不受秦昭王信任,这也是造成白起人生悲剧的原因之一。与范雎相比,秦王更加信任范雎,因为范雎帮他加强了手中的权力,那些王亲贵族手中的大权都被回收了。

总之,商鞅、白起、张仪,三人之中,张仪能够逃脱,主要还是赢在了他的身份上,纵横家主要从事外交事务,常年奔走在各国之间进行游说,见得世面多了,认识得人多了,对各个诸侯国也相当了解。所以,他最后给魏王、秦王下个圈套,也符合纵横家的气质。这也是他个人社交能力的体现,绝对是个牛人。

至于,商鞅和白起,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很为秦国着想,商鞅作为一个变革家是合格的,他没有因为个人利益选择中途退场,从而造就了秦国的霸业基础。而白起拒绝出征,也是站在秦国的现实基础之上的结论,但他们却都死于利益之争,这也是那个时代的悲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苏秦   魏国   秦国   秦王   楚国   纵横家   邯郸   车裂   军功   楚王   齐国   战国   太子   公子   全身   利益   百姓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