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驾崩了,太子什么感觉?

说真的我感觉,皇家很难谈亲情,同样豪门也是,豪门到了老爷快死的时候其实大家都在盘算着怎么争遗产,哈哈。没办法,得到什么,就会失去什么。我个人认为大概率是这样。生在皇家就更加了,兄弟相残甚至父子相残的事很少吗?

所以我认为,皇上驾崩了,太子内心应该是比较高兴的,终于一块大石头落地了,因为父皇一天不死,他就不一定是太子,万一哪天他得罪了皇帝,就被废了,所以终日战战兢兢,甚至我记得有太子因为过于忧虑而病死的。这样夹着尾巴做人的日子实在是不好受,佛魔一念间,说不定哪天出什么事,太子作为众矢之的,不但被废,还会遭遇更可怕的事,轻则贬为庶民,重则像唐朝那样被兄弟砍死。

皇帝死了,他就不会被皇帝废了。大部分的情况下,还是会顺利继位的,所以是喜事,当然了最好不要喜形于色,那就太过分了……

但是也有一些太子,这时候很危险,比如说据说当年努尔哈赤是立多尔衮为储君的,也算是秘密太子了,但是因为他们母子的势力单薄,最后落得母亲被迫上吊殉葬,儿子失去帝位的下场……




皇帝与太子,相互依存又彼此矛盾,如同一块硬币的一体两面。储君的权威与合法性来源于皇帝,皇帝的延续又需要储君接班。

历史上,太子是一个十分尴尬又危险的职位。太子能力太强,功劳太大,就会风头上盖过皇帝,日月不明。一旦太子威胁到皇权,皇帝就会出手打压。

太子能力太差,老皇帝又担心不能托付千斤重担,搞不好就换人。

当太子,要时刻处理好君与储君的关系、父亲与儿子的关系。一般情况下,做太子的人只能老老实实地等,只有等到皇帝去世了,自己才能上位。有些人当太子,没等到父亲去世,结果自己先行一步了,比如朱标。

皇帝驾崩,太子的感觉是相当复杂的。

不管心里怎么想,台面上一定要无比悲伤,泪流满面,如丧考妣。

在古代中国,百善孝为先,孝顺是一个人很重要的品行,考察一个人,首先就看这个人对父母孝顺与否。皇帝是太子的君也是太子的父亲,君父去世,太子要表现自己的孝,眼泪与悲伤的表情就是给别人看到孝。

太子是未来的皇帝,是大臣以及子民学习的榜样,必须以身作则地尽孝道。

如释重负

皇子在当上太子的那一天,心里想着就是能够名正言顺地上位。在太子位置上,能够一直熬到皇帝去世,尤其是面对康熙、乾隆那样的长寿帝王,当中必定忍受了常人所不能忍受的煎熬,每天四平八稳,已经磨平了所有的菱角。当一天储君,头顶就有泰山压着,如坐针毡。

有些太子,时间久了,就难免有种被压抑的感觉,如胤礽就曾经发牢骚“古今天下,岂有四十年之太子乎?”结果两立两废,最后没能转正。胤礽没有看到今天的世界,他要看到英国的查尔斯王子当了七十年太子,他的心理就平衡了。

太子盼星星、盼月亮,等着登基,如今皇帝去世,自己好不容易熬出头,终于可以不受皇帝约束了,心理自然很开心,有种“漫卷诗书喜欲狂”之感。乾隆去世,嘉庆完全放飞自我,心理不高兴才怪呢。

心理悲伤,表面也悲伤

有些太子,与皇帝的感情比较深,从小受到的父爱比较多。当皇帝去世后,太子作为儿子,心里还是会悲伤的,比如李治。

还有一类人,本来不是太子,结果误打误撞成了太子,老皇帝不仅是君父,也是自己的恩人。比如汉武帝,本来太子是刘荣的,结果自己捡了个便宜,当汉景帝去世的时候,汉武帝就很怀念父亲。

有一类人的太子之位,完全是自己巧取豪夺得来的。比如李世民,他与李渊的关系就十分微妙,玄武门事件后,如果李渊不退位,后果可想而知;再比如杨广,野史中,杨坚就是被他咔嚓的。像这类太子,心里巴不得皇帝早点归天,即使不归天,也要被迫接受自己表演的孝顺。




这个要看皇帝是怎么死的,什么时候死的。

一般来说,皇帝的寿命都不是太长,太子当一段时间就可以扶正了。这种情况下,往往是双方交接最为顺畅,太子对皇帝的感情最为纯真的时候。这个时候,立太子的恩情犹在,父子亲情不绝,太子往往会发自内心的悲痛欲绝,与此同时对自己即将登上的皇位,又有些许忐忑。

但是如果太子运气不好,遇到了唐玄宗、康熙、乾隆这样的长寿皇帝,这个太子当的可谓是战战兢兢。比如说,康熙皇帝为什么两次废掉自己的太子胤礽?

因为太子的压力实在太大了。一方面自己有一个雄才大略的爹,自己被压的喘不过气,另一方面又要防止自己弟弟们的明枪暗箭,防不胜防啊。所以后来实在忍不住,还私下里对人抱怨:古往今来,岂有四十年之太子乎?

类似的,嘉庆皇帝也是战战兢兢多年,甚至于当上皇帝之后,还是要受到太上皇乾隆的压制。

这种情况下,当老皇帝驾崩之后,新皇帝在伤心之余,恐怕也是会长处一口气吧。

而当皇帝本身的驾崩是由太子造成的话,比如隋炀帝,后梁废帝这种杀父继位的,那就不能指望太子有什么悲戚之情了。




#原创#

表面哀伤

捶胸顿足

内心窃喜

熬了多年

终登大位

乌云散尽太阳艳

春风吹佛花朵鲜

丑小鸭化成亮天鹅

故,演好哀伤戏

欣喜坐江山

#上海常青教育凌远长著#




皇上驾崩,是封建时代的大事,古代以孝治天下,作为皇帝的儿子,如果不表现出悲痛难以自抑的状态,会对自身的统治不利,尤其是有野心勃勃的亲王觊觎帝位时。

皇位虽然尊崇无比,但是在一定意义上,是皇室家族的利益代言人。皇帝行驶权力,必然要有所依赖,皇室家族是其最大的本钱。历史上,有一些帝王不按常理出牌,比如晋文公大封六卿而弱公室,最终三家分晋,比如曹魏猜忌宗室而放逐边远,中央有变无人施以援手。所以,皇室家族是其皇位最大的权力来源,是确切无疑的。

皇室家族最大的政治需求是稳定,因此给皇位继承制度制定了严密的方法,如嫡长子继承制。皇室家族如果出了一个不孝顺的人,以至于引发众怒,皇太后可以以懿旨来否定皇帝的合法继承权。

所以,皇太子在皇帝驾崩后,肯定是扶着灵柩,在哀伤无比的状态中继位的。

但如果要问到太子们心中最真实的想法,可能就比较丰富了。古代社会,皇权唯我独尊,太子作为一国储君的位置,实际上非常尴尬。

如果太子过于勤政,形成自己的执政班底,为将来继位做准备,皇帝会认为太子迫不及待,难道意欲谋反?

如果太子谨小慎微,事事请示汇报,不敢逾越雷池半步,皇帝会认为太子如此庸懦,殊不类朕,难道看走眼,立错了太子?

所以,太子在东宫的日子,很是煎熬,尺寸拿捏很不容易做到恰到好处,多年如屡薄冰,战战兢兢。如果再有几个兄弟煽风点火,那么太子的日子就更为难熬了。

因此,皇帝驾崩,对于太子就是在东宫中刑满释放,心中肯定欢喜异常。

至于平常百姓家所说的骨肉亲情,在皇家父子之间,虽然也有情感真挚的,比如南朝梁武帝的昭明太子,还有朱元璋的懿文太子,皇帝都对太子表达了殷切的期盼之情。但是更多的还是像明光宗这样的,继位后放纵声色,一个月就暴亡。长久压抑下的突然释放,能说明光宗的悲恸之情是真的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9

标签:嘉庆   明光   太子   乾隆   长寿   皇位   战战兢兢   皇室   皇上   父子   皇帝   悲伤   父亲   儿子   家族   感觉   心理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