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日军给女性注射的“606药剂”是啥?对女性伤害有多大?

二战期间,日本侵略者向周边各国发起侵略行动,手段残忍,劣迹斑斑,欠下各国人民的血债罄竹难书。然而,日寇的阴狠毒辣程度远远超乎了正常人的认知范畴,无论是慰安妇制度,还是利用人体进行实验的731部队,日本侵略者都突破了人类最后的道德底线。

日寇为了解决日军侵略期间的生理需求,将日本国内的部分女子哄骗到战争前线。日军的军医全然不顾这些女子的恐惧,果断给她们注射“606”药剂,惊恐的女子们尚且没有弄清楚将要发生什么,迫不及待地日军士兵,宛如禽兽一般闯进屋子里,噩梦开始了……

“606药剂”

随着人类科技的发展,一些以往从未出现在人类视野中的致病细菌逐渐被发现,如何消灭这些致病细菌,帮助人类消除病痛,成为全球医学工作者追求的目标。

细菌的发现,令德国的一位医生显得无比激动,他的名字叫保罗·欧立希,对细菌学有着近乎疯狂的热爱。

由于工作原因,欧立希平日里工作时,要经常面对梅毒患者。这种病菌较为特殊,一旦感染上很难治愈。梅毒患者在医院接受治疗期间,往往要经受痛苦的折磨。身为一名医者,面对梅毒时却束手无策,这令欧立希对病菌深恶痛绝,却又束手无策。

“如果能发明一种药物,可以杀死致病的细菌,又不对人体正常细胞造成伤害,那该多好?”起初,欧立希只把这个想法藏在内心,当成一个不可能实现的愿望。直到他的恩师科赫,在细菌领域取得了一项突破后,让欧立希看到梦想成真的希望!

科赫是一位著名的细菌学家,多年以来一直投身于细菌领域的研究。在他多年的努力之下,终于斩获成功,开创了“细菌染色法”,在细菌领域界引起了轰动。

欧立希得知恩师取得如此成就,恭喜恩师的同时,也引发了他的深层次思考。既然染料具备深入细菌内部的能力,可以借此杀死细菌,那么人体内的细菌,是否也可以借助染料来杀死呢?

欧立希思考的这个问题,其实已经涉及到“细菌染色法”的应用领域,是在“细菌染色法”的基础上,更深层次,更广阔领域的尝试。换而言之,恩师科赫的创举,为欧立希实现自己“杀灭人体内治病细菌”梦想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但理想再丰满,也终究需要实践来考验,欧立希为了证明自己的猜测,开始了疯狂的实验。欧立希进行活体实验之初,选择了锥体虫

小白鼠的血液,十分适合锥体虫的生存,锥体虫一旦进入小白鼠的血液,就会立刻大量繁殖,引发小白鼠病变,随后致死。正因为锥体虫和小白鼠之间的这种特殊联系,锥体虫和小白鼠成为欧立希实验的最佳选择。

在欧立希小心的操作之下,一批批的锥体虫进入到小白鼠的血液中。随后,欧立希就会立刻将各种不同的染料也随之注入到小白鼠的血液里,试图通过这样的方式寻找到可以杀死锥体虫的染料。

欧立希从此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都陷入到这种循环反复之中。科学实验往往是枯燥的,甚至可能经历千百次折磨后,依然没有任何收获。当欧立希利用锥体虫和小白鼠进行实验的次数超过上千次,尝试的染料也超过500种,却依然没有任何收获时,欧立希陷入了深思。

出于对职业的敏感,欧立希意识到自己的实验可能出现了问题,与助手反复商讨后,他决定在染料中加入一些硫化物。随着加有硫化物的染料进入血液以后,锥体虫在小白鼠血液中的繁殖速度明显下降,锥体虫的整体数量也得到了有效控制。

当欧立希数日后再次观察小白鼠血液里锥体虫的情况时,发现了这个可喜的成果,令他忍不住兴奋地尖叫起来。这样的发现如同给欧立希注入了一针强心剂,实验的进展被进一步加快,小白鼠血液里的锥体虫数量开始迅速减少,直到完全消失。

就在欧立希和助手以为实验马上成功时,却意外地发现,在小白鼠血液中锥体虫全部消失的同时,小白鼠也随之死去了。小助手见状,非常不解地问道:“锥体虫明明已经被含有硫化物的染料全部杀死了,小白鼠为何还是死了呢?

欧立希思索一番,很快找到了实验失败的原因,原来,硫化物虽然能够帮助染料杀死锥体虫,但过量的硫化物进入小白鼠血液内,对小白鼠也造成了不可挽回的伤害,导致了小白鼠死亡。

如果不使用硫化物,染料就无法准确杀死锥体虫,但加入硫化物,又会因为硫化物过量导致小白鼠死亡。这似乎成为一个死循环,令欧立希的实验走入“死胡同”,不得不暂时停止了实验。

一天,欧立希看报纸时,偶然看到一篇令他为之一振的文章。这是一篇有关昏睡病的文章,文章中指出,昏睡病与锥体虫有关。为了治愈昏睡病,一种名为“阿托西”的化学药品被应用后,实现了杀死锥体虫的目的后,却会损害患者的视神经,导致患者虽然被治愈,却会成为盲人。

杀死锥体虫的同时,对患者造成不可逆的伤害!这种状况欧立希太熟悉了,他读完文章后,第一时间便联想到了自己的实验,两者之间似乎存在着某种联系。为了证实自己的猜想,欧立希急忙去买来一些化学药品“阿托西”,开始了新一轮的研究。

这一次,欧立希打算基于“阿托西”,再通过不断改变“阿托西”的结构,来尝试寻找到一种新的平衡,令新药可以满足杀死病体内锥体虫的同时,又能保证不伤害病体。一次一次尝试,一次一次失败,面对枯燥的实验,欧立希丝毫不感觉厌倦。

当时间来到1909年,欧立希实验的次数来到第606次,一种淡黄色药剂终于被研制出来,这种药剂被注入到病鼠的体内后,效果非常显著,血液中的锥体虫消失殆尽的同时,病鼠的生命体征完全正常,并且表现出非常惊人的活力。

欧立希成功了,他将自己研发的药剂命名为“606药剂”。该药剂一经面世,就立刻得到业内的普遍赞誉,甚至被称为“病菌的克星”

日本侵略者为什么要使用606药剂

日本侵略者在侵略的过程中,将慰安妇制度带入军中,寄希望于利用此法缓解士兵的生理需求。因为这个决定,许多女性在那段时期过上了生不如死的日子,每天都要被迫工作十多个小时,繁重且复杂的相处环境下,梅毒悄然传播开来。

梅毒是一种对人体伤害很大的病毒,士兵一旦感染该病毒,自然会丧失不少战斗力。若是任凭梅毒在日寇的军中泛滥,后果不堪设想。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日本的军医将目光投向了药剂。

正是在此时,606药剂进入日本侵略者的军中,成为治疗日军之中梅毒的“特效药”。经过实验以后,发现606药剂确实能够达到治疗梅毒的效果,为了保护士兵,军医们将606药剂注射到女性身体内。

军医注射的是什么?注射606药剂后会有什么后果?这些女人并不知道。日军士兵自然也不会关心这样的问题,只要此举能保证他们不患上梅毒即可。

不得不说,日本侵略者实在是太歹毒了,他们的做法泯灭人性,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残忍的行径令人发指!

606药剂之所以能够有效针对梅毒,自然离不开它良好的药效,但世界上真有百利而无一害的“特效药”吗?可能有,但至少606药剂一定不是,因为它对于病体具有很大的副作用

606药剂的弊端

前文已经提到,欧立希是通过大量实验,才研制出可以杀死锥体虫又不伤害病体性命的606药剂。这是事实,但并不要忘了,他所作的实验,也都是基于改变化学药品“阿托西”结构来实现的。

不可否认的是,在欧立希改变“阿托西”结构之前,“阿托西”是有巨大副作用的,它在杀死病人体内锥体虫的同时,也会对病体的视神经产生巨大的伤害。难道606药剂,就完全规避了“阿托西”的弊端,成为一种无副作用的“终极形态”了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606药剂其实有一个学名,叫“砷凡纳明”。许多读者朋友们可能对化学知识了解不深,但对名字中的“砷”字却一定不会陌生。没错,所谓“砷”,就是我们平日里所说的“砒霜”,是一种可以导致人死亡的剧毒。

所以,606药剂针对梅毒有很好的效果,并非是全无代价的。偶然一次使用无伤大雅,但长期注射606药剂,就会导致被注射者砷中毒。

如果妇女经常注射606药剂,很快就会导致不孕不育。不过,这个副作用对惨无人道的日寇而言,不仅不是什么坏事,反而还是好事,正好可以免除他们动手堕胎了。

除此以外,再严重的情况就会出现肾衰竭。这可是一个危及生命的副作用,对于那些长期注射606药剂的女子而言,无异于是在慢性自杀。

正因为606药剂的副作用实在太大,在606药剂面世后,被世人了解到它的危害后,很快成为一种禁药。随着青霉素的广泛应用,606药剂也随之被淘汰了。

而欧立希自然对这一点最清楚,所以他在研制出606药剂以后,并未停止实验,而是继续为606药剂改良,历时三年时间,在1912年,终于研制出了比606更加安全的“914药剂”

所以,无论是青霉素还是914药剂,其实都能更好地替代“606药剂”,但灭绝人性的日军却并不打算这样做。因为在他们眼中,无论是青霉素,还是914药剂,都是既昂贵,又难以弄到的药剂,没有必要为那些特别的女性使用这样的药剂。

为了解决日军士兵的问题,日寇狠心地选择了牺牲其他人的性命。用相对廉价的“606药剂”和那些特别女子的健康和生命,来实现日军肮脏的目的。日寇的罪恶举动,必然会永远钉在耻辱柱上,日本侵略者所犯下的累累罪行,永远也不该被忘记,更不能被原谅!




1935年,日军为解决士兵的生理需求,让医生将“606”药剂注射到了十多名慰安妇体内。这些女性颤抖着胳膊,根本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么。当药物注射完毕后,日本军人露出了贪婪的笑容。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军在战场上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罪行数不胜数,有血性的中国人都不会忘记这段历史。

日军在作战的时候还有个禽兽不如习惯,那就是为军队配备慰安妇。一开始慰安妇基本都是从日本被哄骗过来的,后来士兵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日军便开始抓捕被侵略国家的女性充当慰安妇。

日军在多地建造慰安所,强迫女性为他们服务,数不清的女性身体被摧残折磨,为了满足自己的兽欲,日本人甚至给她们注射“606”这种药剂,对慰安妇的身体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日军为什么要给慰安妇注射“606”药剂?

1932年,日本人为解决战场上士兵的生理需要,刺激士兵们的战斗热情,连哄带骗的从国内召集了15名年轻女性,将她们送到了上海。这些年轻女性完全不知道自己将要面临什么,甚至还满怀憧憬地以为让她们来游玩。

这15名女性成为了“日本的第一批慰安妇”,她们的到来,让日本士兵欢呼雀跃。但是日本士兵数量太多了,而且根本不把她们当人看。这群慰安妇每天需要连续工作,根本没有多少休息的时间,面对日本士兵的轮流侵犯,她们之中大部分人被蹂躏的奄奄一息,有的则在逃跑的时候被打死了。

后来,战争持续深入,日本士兵数量更多了,对慰安妇的需求也更大。仅靠日本国内的女性根本不够,于是,丧心病狂的日军开始从中国抓捕年轻女性当做慰安妇。

当时的战火蔓延到哪里,日军的“魔爪”就伸到哪里,大量的年轻女性被日本人抓走送到了慰安所。她们在慰安所里遭受了非人的对待,每天饭都吃不饱,却要连续为十几名甚至几十名日本士兵服务。稍有不从,迎来的便是一顿毒打,即便是来了例假,这群“恶魔”也没有停止过侵犯。

吃不好,睡不好,再加上高强度的工作,以及不卫生的生活条件,这群慰安妇病倒了,很多人染上了梅毒,即便是这样,一些日本士兵仍然控制不住自己的兽欲。

很快,疾病在日本部队中传播开来,士兵们的战斗力锐减。这个时候日本高层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为了解决性病的困扰,又能满足士兵们的生理需求,疯狂的日本人打算将一种叫做“606”的药剂注入到这群慰安妇体内,完全不考虑这种药物对女性身体带来的毁灭性伤害。

“606”药剂怎么研发出来的?有什么作用?

说起606药剂,就得说一说大名鼎鼎的德国医学家保罗·欧立希了,他在1908年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世纪,各种传染病的细菌被发现,这些细菌对人类有巨大的危害,但是如何消灭它们却成为了一个难题。

保罗·欧立希出生于德国西里西亚的一个犹太家庭,长大后成为了一名医生,他对细菌学有很大的兴趣。每当他在病房里看到饱受细菌困扰的病人,尤其是受到梅毒折磨的人时,他就在想,要是有一种药物,能够杀死体内的细菌,而又不破坏正常的细胞,那么细菌就不再是那么令人害怕了。

欧立希的老师科赫是著名的细菌学家,他创立的“细菌染色法”为细菌学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欧立希作为老师的得力助手,在跟随老师的实验中,也学到了不少经验。

后来,欧立希设想:既然染料能够进入细菌内部,通过对细菌染色造成其死亡。那么,借用染料能不能在生物的体内杀死细菌呢?当然,欧立希并不只是想想,他立马行动了起来。

欧立希和助手选择用锥体虫做实验,让锥体虫进入小白鼠的血液,然后这只小白鼠就会得病死亡。随后再将这只得病老鼠的血液注入到其他小白鼠体内。

他们分别给染病的小白鼠注射不同的染料,看看哪种染料能够杀死小白鼠体内的锥体虫。事情并不是顺利的,他们先后在小白鼠身上用了500多种染料,上千只小白鼠被用作实验,但是仍然看不到效果。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欧立希往染料中加入了一些硫化物,然后将这种带硫化物的染料注入到了小白鼠体内。几天后,他惊奇地发现,小白鼠血液中的锥体虫少了很多,又过了几天,小白鼠血液中的锥体虫完全消失了,但是小白鼠也死了。

他认为这是因为这种药物既能杀死锥体虫,也能杀死小白鼠。那么能不能,制作出一种安全无害的药剂呢。

欧立希在日本助手秦佐八郎的帮助下,通过上百次的尝试,终于在1909年春天研制出了“阿托西”第606号药剂,这种药剂可以将小白鼠体内的锥体虫完全杀死,但是却不会对小白鼠的身体造成危害,后来欧立希把这种神奇的药剂称作“606。

那么“606”药剂用在慰安妇身上有哪些作用和危害呢?

“606”有一个化学名字叫“砷凡纳明”,也叫“洒尔佛散”,这种药剂里的成分含有“砷”,高强度的“砷”,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砒霜。

这种药物对治疗梅毒和其它螺旋体病有特效,当时日本人为了解决慰安妇身上的梅毒问题,便给她们注射了“606”药剂,但是这种药剂的副作用危害是非常大的。

“606”药剂虽然治疗梅毒效果很好,但是由于它的成分中含有“砒霜”,因此会对女性身体带来严重的副作用,最典型的是可以导致肾衰竭、不孕不育。可以说,一旦注射此种药剂,会对女性身体造成永久性的伤害。

后来,由于副作用太大,“606”药剂成为了国际禁药,随着青霉素的问世,梅毒的问题得到了解决。

但当时青霉素的价格较贵,日军怎么舍得给慰安妇大量的金钱看病呢。他们知道“606”药剂也可以治疗梅毒,而且价格更加便宜,日军完全不顾606药剂的副作用,强行将这种药剂注入到了慰安妇的体内。

在残忍的日军看来,606药剂是拯救部队的良药,不仅价格便宜,还能让慰安妇不孕不育,不但可以避免士兵感染梅毒,还可以避免慰安妇怀孕,能够更好的为他们服务,真是一举两得。

但是对于一个女人来说,成为母亲是毕生的心愿,这种药物剥夺了女人成为母亲的可能,可谓是惨无人道,丧尽天良。

“606”这种药物副作用很大,但是日军为了满足自身的欲望,将这种药剂注入到女性体内,这种罪行是不可饶恕的。很多妇女在抗战结束后都无法生育,日军给她们身体和心理上造成的伤害,永远都不能抹去。

国耻不能忘,侵华日军犯下的滔天罪行我们一定要铭记住!




1910年,德国医学家欧立希和他的助手秦佐八郎,在上万只老鼠身上做了606次实验,发现了洒尔佛散。欧利希给这种药粉起名叫“606”号,是一种可以有效治疗梅毒的药,被称为”梅毒的克星“。

30多年后,“606”号被日军用在了慰安所里的慰安妇身上。

这种药有一种令人谈之色变的副作用,给包括中国妇女在内的受害者造成终身伤害。

1、荒唐的“慰安所”制度

说到“606”药物的使用,就不能不提到日本残酷的“慰安所”制度。

上世纪30年代,日军在中国以及东南亚地区发动侵略战争。日本士兵上战场后,不知道战争何时才能结束,长期的禁欲生活,让他们情绪低落。

于是战争间隙,日本官兵就到处在占领地寻找女人进行性侵犯罪。这种行为在日军高层是被默认的,认为可以激发士气。

为了不留后患,在干完坏事后,日本士兵常常把受害妇女直接杀掉,这种兽行遭到国际社会的谴责。

此外,日军官兵经常逛民间的卖春场所,这些卖春妇女大多都患有性病,传染给了许多日军官兵。于是性病在军队里蔓延,极大地损耗了日军兵力。

因此,日军高层就想出牺牲部分占领地女性,设立慰安所制度。他们认为慰安所能起到三个方面的作用。

第一,远离国家的军人性欲无法压抑,军方需要提供女性来刺激士兵的士气,以使他们能为日本帝国主义的非正义战争卖命。

第二,希望慰安所能减少日军过分暴力行为。

第三,实行专门的军人内部的慰安所,对慰安妇进行有效管理,减少性病在军队里的传播。

因此在二战期间,由日本政府主导的荒唐的慰安所制度,实际上就是强征被占领地妇女,有计划地分配给军队,充当日兵发泄淫欲的性奴隶。

2、悲惨的慰安妇

日军在亚洲最早设立的“慰安所”是在上海。

1932年,“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海军在上海设立了一批慰安所。最具代表性的是“大一沙龙”,1931年设立,1945年日本投降,整整存在了14年。是世界上时间存在最长的慰安所。

日本陆军也跟着学,华中军、华北军、关东军都实施了慰安制度。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又把这种制度推广到东南亚地区和日本本土,各国有约40万名妇女遭到迫害,其中中国人有20万左右。

他们先是利用本国妇女效忠天皇的思想,把她们诱骗到中国。本国女子不够,又从许多亚洲国家,拐骗贫困家庭的女子。她们来自日本,中国台湾地区,中国内地,印度尼西亚等亚洲国家。

这种制度一直持续到1945年日本投降。

1937年,日军全面侵华,在中国战场上常驻日军超过100万。日军开始在中国各地设置慰安所,其中大部分是日本朝鲜人,还有一部分是中国人。

根据日本学者自己计算,日本士兵和慰安妇的比例是29:1,理论上说一名慰安妇就要服务29名士兵。

慰安妇中除了成年女子,还有许多是未成年少女,她们被迫给日军提供性服务。她们中有些是在被强奸、轮奸后被投入慰安所。还有一些,因为各种原因导致贫困,以找工作的名义被人贩子拐卖后,成为慰安妇。

慰安妇的房间,只有5~6平方米大小,只能摆得下一张床。她们的服务场所,甚至有时还在帐篷里战壕里。甚至在战场上,日本士兵也要求提供安慰服务。

令日军高层没有料到的是,慰安所制度不但没能起到防止强奸的作用,反而造成了传染病的大肆传播。

因为上级的放纵,日军在没有慰安所的时候,照样出去对当地女性实行性暴力、强奸等犯罪行为。

慰安所中有军医对慰安妇进行定期的健康检查,却没有对军人进行健康管理。日军中大量患性病的军人,他们的性病通过慰安妇进行传播,使慰安所成了传染性病的主要场所。

日军方给士兵发放安全套和“星秘膏”,用来预防性病传播,但是很多人因为嫌麻烦都不用。使得患有性病的日本士兵的数量惊人。

有数据表明,日本陆军感染性病的人数:1942 年是 11983 人,1943 年 12557 人, 1944 年12587 人。

这些数据只是冰山一角,因为患有性病并不是什么光彩的事,还可能影响他们的仕途,许多人选择了瞒报。

日本政府发现用设置慰安所,来减少日本士兵的性暴力行为、防止性病蔓延的政策失败了。为了治疗在军中蔓延的梅毒等性病,他们给慰安妇注射一种名叫“606”的药物。

它到底是什么药?又给慰安妇造成了什么样的伤害?

3、获得诺奖的“606”,竟然成了日本人的帮凶

梅毒开始在日军队伍中蔓延,患病的士兵越来越多,大大影响了日本军队的战斗力。日本军队中的军医发现有一种叫“606”的药,能有效治愈梅毒。

它的化学名是砷凡钠明。而“砷”其实就是我们熟悉的一种毒物——砒霜!

这种药的毒性较大,它虽然能治疗梅毒,也有很大的副作用能使妇女终身不育,严重的还会要人的命。但是日军并不把慰安妇当成工具,哪里会在乎她们的死活。

日军给所有慰安妇都注射这种药,不仅能治疗梅毒,还能让女性失去生育功能,对他们来说是一举两得。

其实这种药是由一个德国医学家保罗·欧立希发明的。他在上万只小白鼠上做了606次实验才成功,所以把这种药的名字命名为“606“。

19世纪,梅毒从美洲经过航海通道被传入欧洲,许多病人被这种病毒折磨死去活来。

保罗·欧立希在医院看到病人痛苦的模样,很想研制出一种药物既能杀死病毒,又对人体无害的药物。

他和他的日本助手用锥体虫做实验,上千只小白鼠成了牺牲品。

1909年,经过606次实验后,这种药物终于被研制出来。保罗·欧立希称它为“606”号,被人们称为梅毒的克星。后来青霉素被人们发现,逐渐取代了这种毒性较大的药物。

他的日本助手秦佐八郎,全程参与了实验。后来这种药,出现在日军的慰安所内,人们猜测这与他不无关系。

保罗·欧立希因为发现了“606”号还获得了诺贝尔生物医学奖,他没想到自己的研究成果,竟然被人用在如此肮脏的用途。

“606”号药物成为日军侵害女性的帮凶。许多慰安妇因为受不了非人的折磨,有的选择自杀,有的变得精神失常。幸存下来的女性因为失去了生育能力,很难拥有自己的家庭。

“慰安妇”制度是日本帝国主义,违反人道主义、违反人类两性伦理,违反战争常规制度的政府犯罪行为,这段历史永远不会被我们忘记。




99岁的刘奶奶给我们讲述过,当年她被强制成为慰安妇的时候,就曾注射过一种针剂,后来才知道这就是恶魔:606药剂。

以下陈述均为刘奶奶化名


1937年,刘慧珍14岁。一天,她正在灶膛烧饭,忽然听见村里一阵躁动,得知消息的父亲赶紧从后门将刘慧珍送往山上的一个山洞里躲避。


原来是日本鬼子来村里了。她们挨家挨户搜索,只要看见女的,不管是十岁、八岁 还是四十、五十岁全部带走。


日本鬼子在汉奸的带领下,一脚踢开慧珍家的门,到处搜索一番,没有找到她,就对着汉奸叽里呱啦吼了一通,汉奸为了在鬼子面前极力表现,把慧珍的弟弟拽了过来。


汉奸逼着弟弟说出慧珍的下落,弟弟当时只有11岁,但是骨头却很硬,任凭鬼子威逼利诱、软硬兼施弟弟始终守口如瓶。


对此,鬼子无可奈何,他们把弟弟毒打一顿,气愤而去。



鬼子走后,刘慧珍被父母从山洞里接了回来。


然而,刚到晚上,不甘心的鬼子又来抓人,这次根本来不及逃走,母亲直接把慧珍藏进了一道夹墙里。


鬼子又是一番乱搜,毫无所获就气急败坏,他们弄来一堆柴禾,放在堂屋前,恶狠狠地吼着:“再不出来,我就把这房子烧了”。


藏在夹墙里的慧珍听得真真切切,气得咬牙切齿,却又无能为力。在短暂的激烈的思想斗争之后,为了不连累家人,慧珍自己走了出来。


最后,刘慧珍和村里另外三个姑娘被日军带走了。



她们被日军带到一个叫做新开塘的日军营地。


一进营地,日本兵虎视眈眈的眼神就表明了一切。从此噩梦般的、慰安妇的日子开始了……


被折腾得虚弱的姐妹们面对如狼似虎的、像是饿极了的猛兽一样的日本士兵,根本无力反抗,也不敢反抗,房间里惨叫声此起彼伏,让人害怕到了极点。


每天被十几个甚至几十个日本兵糟践蹂躏,生不如死却又无法死去,没有尊严的生命在慢慢枯萎。。日本人给慰安妇嘴里塞上布团,把她们绑起来,完全就像是对待畜牲一样。



无法忍受的姐妹逃跑出去又被抓回来,被毒打、失去性命,怀孕的姐妹肚子大了也被杀死。这明明就是人间炼狱,他们就是人间恶魔。


后来,由于环境很差、卫生条件很差,很多姐妹和日本兵都染上了梅毒和其他性病,弄得军营惶惶不可终日。


梅毒传染性极强,很快军营中无数日本士兵都被感染,进而死亡。当时,死亡士兵的人数比战争中死去的士兵人数还要多。


在日寇眼中,她们就只是一个失去了人权仅供发泄欲望的工具而已,而坏掉的“工具”可以被随意处置。


在日本军队束手无策的情况下,那些感染梅毒的姐妹们被杀害了。可这样并没有阻止梅毒的传播,甚至杀死了感染梅毒的日本士兵。



这个时候,日军侵华总指挥部直接下令731部队,紧急研制针对梅毒的特效药物,(731部队就是:驻满洲第731防疫给水部队)。


这支军队是日军专门从事毒气战和细菌战的特种部队,经常利用活人进行细菌实验,手段极其残忍。


针对梅毒肆虐的情况,731部队最终提供了很多口服药,还有“606针剂”的特效药。


口服药是给日本士兵用的,而“606针剂”却是专门给慰安妇注射的。


在慰安所里,日军给慰安妇强行注射了一种药物。从日本人贪婪的、诡异的笑容里就知道日本鬼子肯定又做了害人的勾当,可又不知道究竟注射了什么药。


注射完针剂的日本鬼子更加肆无忌惮,更加暴露着他们猥琐丑恶的真面目,慰安妇每天被施暴的次数更多。


反抗的姐妹就会被殴打虐待,慰安所里每天都是哀嚎不断,哭声一片,女人的身体和心理被摧残殆尽……



有一次,刘慧珍告诉日本士兵肚子疼想上厕所,看守厕所的士兵可能太困,站着打盹,她就悄悄跑了。


因为年轻,她连着跑了几天,到了一处村庄,被好心人救了下来,从此隐姓埋名给别人做了闺女。


后来嫁人,刘慧珍不能生育,才知道了那剂针剂的作用,被丈夫赶出了家门。


那时候恨日本人恨得咬牙切齿,恨不能扒了他们的皮,喝了他们的血。当时想一死了之的刘慧珍,心里存着对父母弟弟的思念,就又回到了自己的村子。



直到现在刘奶奶仍然不能饶恕日本鬼子,绝不原谅他们。


日本鬼子闯进我们的国土,掠夺我们的资源,屠杀无辜的百姓,蹂躏可怜的女人,这段屈辱的经历和历史至死不忘。


刘奶奶后来收养了一个儿子,很孝顺。我们经常去看望她,在去世前不久,她流着泪讲述了埋藏在心里一生的故事……



606针剂到底是什么?对女性的伤害有多大?


606药剂的前世今生——


1.反复实验


这得从德国科学家保罗•欧立希说起。


保罗•欧立希是一位对细菌疯狂热爱的医学工作者。


由于工作的原因,欧立希经常会接触梅毒病患者,这种病毒一旦感染就很难治愈,患者要饱受折磨。


作为一个医务工作者,欧立希对此深恶痛绝却又束手无策,这种折磨人的切身感受使他下定决心要研制出针对梅毒的药物。


当时,欧立希的恩师科赫在细菌领域开创了“细菌染色法”。欧立希在恭喜恩师的同时也想到了借助染料来杀死进入人体的细菌:梅毒。



说干就干。欧立希活体实验开始,他选择了锥体虫和小白鼠。将锥体虫注入小白鼠的体内以后,锥体虫大量繁殖,引发小白鼠病变。


紧接着欧立希就会立刻用各种不同染料也注入小白鼠体内,想以这样的方式找到杀死锥体虫的染料。


可是,反反复复的实验,循环往复的操作,经历千百次的折磨,小白鼠牺牲了上千只,染料也尝试了500多种,还是以失败告终。


当时欧立希的助手就是日本人:秦佐八郎。


后来,欧立希反复和助手商讨研究,决定在染料中加入硫化物,这次的结果是:锥体虫的繁殖慢慢下降,直至完全消失。


当他们兴奋之际,小白鼠也随之死去了。


实验就等于失败了,因为病菌死亡患者也死亡,这毫无意义。



2.实验转折成功阶段


一天,欧立希在报纸上发现了一种名为“阿托西”的化学药品已经被应用,而这个药品杀死锥体虫能导致患者视神经损害而失明。


这个和他的实验太相似了,欧立希立刻让助手买来“阿托西”进行新一番的实验。


他不断进行实验,失败了就再来。不停地改变阿托西的结构反反复复实验。


1909年,欧立希进行第606次实验的时候,将一种淡黄色的液体注入小白鼠体内,在小白鼠安然无恙的情况下小白鼠体内的锥体虫也消失殆尽。


成功了。欧立希将这种药剂命名为“606药剂”。一经问世轰动世界696药剂成为病菌的克星。



3.“606药剂“到底有没有伤害?


606药剂的化学名称是:砷凡纳明。


“砷”就是我们知道的“砒霜”,它是有剧毒的。


所以,606针剂再好,副作用是相当大的,如果长期注射,对身体的杀伤力可想而知。


长期注射606药剂,砷不断伤害人的身体,最终的结果就是导致女性不孕不育。


606很快被当做禁药,随着青霉素的问世,606也被淘汰出局。


后来,在1912年,欧立希经过反复调整,反复改良,终于研制出了606的替代产品:“914药剂”。



4.日本人的罪恶行径


“606药剂”的价格和副作用对日本军队来说恰到好处,他们哪里会管慰安妇的死活,不孕不育刚好正中他们的下怀。


虽说当时有青霉素和“914”,日本人是不会给慰安妇使用的。


“606药剂”从此就成了日本鬼子的帮凶,残害着我们的女性同胞。



写在最后:


有多少像刘奶奶一样无辜的女人惨遭日军“606药剂”的毒害。我们今天的幸福、和平来之不易!先辈们抛头颅洒热血才换来今日的和平、安宁和幸福,我们永生不忘。


日寇的歹毒行径令人发指,她们的滔天罪行、泯灭人性的手段罄竹难书!


日寇所有的罪恶绝不可饶恕,这一切必将会永远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家仇国恨我们牢牢记住,不敢忘也不能忘!我们要时时刻刻记着“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不让侵略者再有狼子野心,不让历史重蹈覆辙!!!



爱我华夏,为为中国之崛起而努力奋斗!


谢谢你的阅读。




日本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起国之一,他们所实行的各种暴行,可谓是丧尽天良、禽兽不如。日本人为了侵略其他国家,制造了令人发指的“731部队”和“慰安妇”制度,并给那些可怜的女性身上,强行注射了邪恶的“606药剂”,这种药剂也是世界上第一款用于治疗梅毒的有机药物,其副作用令人神共愤!

今天百味就给您讲讲:二战时期日军给女性注射的“606药剂”是啥东西?为什么说它对女性的伤害如此巨大?


一、首先百味给大家介绍一下日军为什么给“慰安妇”注射“606药剂”?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之后,并以此为契机,全面发动了侵华战争。

疯狂的日军开始到处烧杀抢掠,将毫无抵抗力的普通老百姓当成“猎物”,把杀人当成“游戏”,甚至把杀人多少看成是一种荣耀。

更为可耻的是日军在侵略过程中,还建立起来一种所谓的“慰安妇制度”。

当时日本的女性也受到这种思想的洗脑,在日本政府的感召下,她们自发的集结成队伍,奔赴战场前线“慰问”日军士兵。


但是日军士兵那么多,而这些日本妇女毕竟也只占少数,日军根本无法雨露均沾。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日军便从中国、朝鲜和越南,甚至还有荷兰等国,抢来了大量无辜的妇女,将她们强行拘禁在军营,强迫她们加入慰安妇队伍,以供士兵们玩乐和消遣。


据不完全统计:在二战期间,日军强征的“慰安妇”人数多达41万人之多,这其中有一半女性是来自中国。而剩下的另一半女性,则是来自朝鲜等东亚国家的女性。

这些被抢来的女性进入了“慰安妇”的队列中,每日面对的就是那些如狼似虎的日军折磨,反抗的结果就是惨遭毒打和杀害。


这些妇女们每天都要被逼着接待几十名日军,就算是生病或者生理期,身体不舒服的时候,也不允许休息,继续会被拖出来为日军服务。

在日军的眼中:“慰安妇”根本不能算人,只是他们用来消遣娱乐的工具。


这些无辜的女性,每天都在过着生不如死的生活,完全沦为日军的发泄工具,也丧失了做人应该有的尊严。

这些慰安妇由于长期的受到非人的折磨,使得她们的身体开始变得越来越虚弱。

再加上日军营中的卫生条件非常差,尸体常常得不到及时处理。很快,日本军营中就出现了大规模传播的疾病。

在经过一段时间之后,这些被抓来的女性,就不知不觉地,一个接着一个的患上了性病梅毒。


日军为了防止梅毒性病在军中传播,从而削弱军队战斗力,便积极地行动起来。

他们一方面为这些感染梅毒的患者进行隔离和治疗,另一方面又让没有感染梅毒的日本士兵,都去附近的青楼里消遣放松。

然而,即便是这样,也无法做到全面杜绝性病梅毒。

果然没过多久,日本军队的梅毒感染率再一次呈现爆发式增长,这一下子就惊动了整个的日本高层。

于是他们便想到了一个好方法:就是给这些“慰安妇”们注射一种治疗梅毒的药物:“606药剂”。

二、什么是“606药剂”?


日军给慰安妇注射的“606药剂”,又叫“砷凡纳明”,是世界上最早的、也是最有效的一种抗梅毒药物。

朋友们,在青霉素被研发出来之前,“606药剂”是唯一的一种能对抗梅毒的药物,同时它也能够用来治疗其它因为细菌引起的疾病。

朋友们都知道,在过去,梅毒被称为“第三瘟疫”,根本就没有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而患上梅毒的人,根本就无法医治,他(她)身体的软组织和神经细胞很快就会被“梅毒螺旋体”侵蚀掉,然后变成浑身都是“杨梅大疮”的怪物,最终只能绝望地痛苦而丑陋地死去。

其实,“606药剂”最初并不是由日本人发明的,而是由德国科学家保罗·欧立希研发的。

有的朋友问了:为什么起了一个这么怪的名字呢?


原来,保罗·欧立希在研发这种药剂时,经历过了605次失败,终于在第606次时研制成功了,所以它就被命名为“606药剂”。

就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606药剂”成为各国军队中最重要的一种药剂,用来控制军营中四处流行的梅毒传染病,而且“606药剂”对治疗疟疾也是十分有效。

此后,“606药剂”的发明,给人类带来了曙光,也拯救了无数位深受梅毒侵扰的人。

而另据日本军队对“606药剂”所进行的实验数据也表明:女性在注射过这类药剂之后,即使她在一天内连续服务过多个日本士兵,也可以有效地抑制性病梅毒的发病率。

三、为什么说“606药剂”对女性的伤害如此巨大?


“606药剂”在刚开始使用的时候,的确在治疗梅毒方面,能够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不过,很快人们就开始对它产生了深深的恐惧。因为这种药物并不像人们当初所想象的那么美好,它具有着很大的缺陷。

因为但凡被注射过“606药剂”的女性,无一例外地全部患上了骨髓疾病,身体虚弱到了极点。

再加上日军对她们不分昼夜地摧残,没能坚持太久就去世了。而侥幸能活下来的人,大多数也都丧失了生育能力。


经过科学家深入研究之后发现:“606药剂”的主要成分是“三氧化二砷”,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砒霜,它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毒药之一。

又因为砒霜中常混有大量的硫或硫化物而呈现红色,所以又被称为“鹤顶红”。

砒霜含有剧毒,非但对人体没有一点益处,而且还会产生极大的危害,长期食入少量的砒霜,可致肺癌、皮肤癌等,一粒黄豆大小的砒霜就足以使人毙命。

砒霜产生的副作用还非常大,它除了能够杀死“梅毒螺旋体”之外,最大的副作用就是:让女性永远的丧失生育能力,即使是怀孕了,也会堕胎的。

也许保罗·欧立希当初发明“606药剂”的本意是给这个世界带来光明。


但日军却反其道而行,将它变成了一个悲剧,让这些慰安妇彻底地失去生育的能力和做母亲的资格。

日军在我国犯下的暴行简直是禽兽不如。1945年,当日本正式宣布投降后,他们的军队撤回国内,但那些被他们掠来的女性们,却不能带着她们一起回到日本。


而且日军又担心这些妇女留下后,会成为他们残忍行径的证据。为了毁灭罪证,于是他们在回国前,残忍地杀害了她们。


虽然有些妇女侥幸地活了下来,但她们的后半生,在身体和心理上都难以承受这样的痛苦和刺激,每天在夜里都会一次一次地从噩梦中惊醒,却没有人能够帮助她们,她们也只能孤独无助地抱紧自己。

她们的身体也落下了各种各样的严重疾病,甚至在生育功能上,也受到了极大的损害。

因为“606药剂”已经完全剥夺了她们作为母亲的权利,终其一生都无法怀有子嗣,也无法享受一位母亲应该有的幸福,这对于女性来说,是一件多么残忍的事情。

再后来,这些长期遭受日军折磨的女性,有的变得精神失常,还有的不堪受辱选择自杀,结束了自己痛苦的一生的。


就算那些最终被拯救出来的女性,因为背负着“慰安妇”这个身份,也很难被人接纳,始终无法找到伴侣。

结语:

战争是无情的,那些女性却是无辜的。日本法西斯的罪恶真是罄竹难书,战争的阴霾虽然迟早都会散去,但留在她们内心中的阴霾,却迟迟不能散去。哪怕过了几十年,她们也都到了迟暮之年,也依旧无法忘却那一段刻骨铭心的记忆。

然而时至今日,这些日本人却依旧没有对此事发表过任何一句关于抱歉的话语。

但百味始终相信:正义虽然迟来,但肯定会来,终将有一天,这些女性会等来正义的审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6

标签:日军   药剂   保罗   锥体   硫化物   女性   梅毒   战时   日本   染料   性病   副作用   细菌   士兵   药物   小白鼠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