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一家是什么样的存在?

梁启超:优秀的人,都懂得凡事提前五分钟


在人生的长河中,五分钟无异于一个小水滴,虽不起眼却有着重要意义。

在日常交往中,五分钟是诚信;在做事处事中,五分钟是准备;在人生路途中,五分钟是远见。

凡事提前五分钟,人生将大不相同。

交友,需要讲信用

孟子说:“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与人相交最重要的是讲诚信,而守时是讲诚信中的重要一环。

现实生活中有不少人与人相约总会迟到,一次还好,倘若次次都迟到,关系再好的朋友也会心生不满。

守时,是对人最起码的尊重。倘若一个人懒懒散散,连最起码的守时都做不到,你又怎能指望他获得别人的信任呢?

梁启超一生守时不渝,他与孩子们约定好时间写信,再忙也不会耽误。他按时上课,与朋友约会从不迟到。

守时不仅是节约自己的时间,还能为自己赢得尊重与朋友。不要让迟到成为一种习惯,要有时间观念。

与其让别人等你五分钟,不如提前五分钟。


做事,需要有准备

《朱子治家格言》中说“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人生如果是战场,每个人都要在上场前做好充分准备。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每一个成功的人都是懂得下功夫提前做好准备的人,梁启超也不例外。

梁启超在给孩子们写的信中说:“你还是保持这两三年来的态度,埋头埋脑去做便对了”“尽自己能力做去,做到哪里是哪里,如此则可以无入而不自得。”

曾文正公说“莫问收获,但问耕耘”,我们常说机遇只偏爱那些有准备的头脑。凡事有准备,才能成功。

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学会未雨绸缪,才能在事情来临时不慌张,更加自信。才能在机会闪现时,更加主动,抓住它。

在日常生活与工作中,提前五分钟起床,吃点早餐给自己一个好心情的准备阶段,不要急急忙忙心烦意乱的卡点出门。提前五分钟到达工作地,为自己一天的工作做一个准备与规划。

五分钟看起来很短,但将这五分钟积累起来,足以让你受益无穷。凡事提前五分钟,让你更接近成功。

做人,需要有远见 老话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看得远,人生之路才能更平坦。 1926年,北伐战争开始,随着北伐的推进,国内剧烈动荡。 面对复杂的国内局势,梁启超预料到北京将成“绝地”,并据此开始对一家人的生活做出一系列预先调整。 1927年梁启超给孩子们写信称“现在战事正在酣畅中,胜负如何,十日后当见分晓,但无论何方胜,前途都不会有光明。” 梁启超积极地为未来做着种种安排,他一方面筹款准备游美,一方面也积极准备去天津避难。他说:“天津也不稳当,但不如北京之绝地,有变尚可设法避难。” 做人要有远见,能够提前看到潜伏于未来的危险。 凡事提前五分钟,就是不要被眼前的利益蒙蔽,不顾将来。做人要高瞻远瞩,提前看到未来的机遇与变化。 为人处事要有远见,不能急功近利,一心贪图眼前利益的人只会把路越走越窄。 优秀的人,懂得凡事提前五分钟。交友讲诚信,与人相约别迟到。做事有准备,不马虎大意一味空想。做人有远见,目光放长远,不贸然行动,踏踏实实。 让生命提前五分钟,我们才能抓住一闪而过的机遇,看见崭新的风景。




梁启超祖上只是普通人家。但梁启超,因缘际会,少年成名,16岁中举,主考官李端棻欣赏其才华,以亲妹相许。

不久之后,梁启超拜入康有为门下,追随其师呼吁变法,搅动天下风云,20出头就名满天下。

最终,梁启超被公认为是清末民初最优秀的学者之一,而且是一位能在退出政治舞台后仍在学术研究上取得巨大成就的少有人物。他还是中国第一个在文章中使用“中华民族”一词的人。

他的笔锋之健,被誉为:“惊心动魄,一字千金,人人笔下所无,却为人人意中所有,虽铁石人亦应感动。从古至今,文字之力之大,无过于此者矣。

梁启超不但自己的人生大放光彩,在其悉心教育下,其九个子女,个个成材,三名院士。

长女梁思顺,从小跟在父亲身边,长期担任父亲的助手,耳濡目染,后成为业内有名的诗词研究专家、中央文史馆馆员,所编《艺蘅馆词选》,于1908年初版,后多次再版,至今仍是研究梁启超学术思想的重要参考资料。

梁启超与长子梁思成、三子梁思忠、长女梁思顺合影

长子梁思成,近代中国最著名的建筑学家之一,先后成为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与其妻林徽因为近代学界著名伉俪。

梁思成与林徽因

次子梁思永,著名考古学家、近代田野考古学的奠基人之一,后成为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

三子梁思忠,曾先后在弗吉尼亚军事学院和西点军校学习,回国后加入国民革命军,任十九路军炮兵上校,1932年的一·二八淞沪抗战中,表现英勇。不久后,梁思忠于战斗间隙不慎喝了路边的脏水,结果患上腹膜炎,未能及时救治,去世时年仅25岁。梁启超生前,曾在给长女梁思顺的信中谈到对三子梁思忠的教育问题:“思忠呢,最为活泼,但太年轻,血气未定,以现在情形而论,大概不会学下流(我们家孩子断不至下流,大概可以放心),只怕进锐退速,受不起打击。他选择的术——政治军事——又最含危险性,在中国现在社会做这种职务很容易堕落。……从前许多青年的堕落,都是为此。我对于这种志气,不愿高压,所以只把事业上的利害慢慢和他解释,不知他听了如何。这种教育方法,很是困难,一面不可以打断他的勇气,一面又不可以听他走错了路。……所以我对于他还有好几年未得放心,你要就近常察看情形,帮着我指导他。”

次女梁思庄,著名图书馆学家,曾任北京大学图书馆副馆长,精通英、法、德、俄等多门语言。早年,梁启超希望女儿能学生物学,好填补国内空白,但梁思庄对生物学毫无兴趣,虽遵从父亲的意思选了生物学,但内心十分苦恼。梁启超得知后十分后悔,写信给女儿,鼓励她按照自己兴趣选择专业,最后梁思庄选择了图书馆学。

四子梁思达,毕业于南开大学经济系,后成为业内颇有名气的经济学家,曾与人合著《中国近代经济史》,并于1965年主编了《旧中国机制面粉工业统计资料》一书。

三女梁思懿,从小热心公益,后成为著名的社会活动家,曾任中国红十字会国际联络部副部长、顾问,长期从事对外友好联络工作,多次代表中国参加国际红十字会议。

四女梁思宁,早年就读南开大学,后参加了新四军。后来,陈毅元帅曾经十分自豪地说道:“当年我手下有两个特殊的兵,一个是梁启超的女儿,一个是章太炎的儿子。”

五子梁思礼,也是梁启超的九个子女中最小的一人,长大后成为著名的火箭控制系统专家,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16年4月病逝于北京,享年91岁。

1924年,梁启超接待来华访问的印度著名诗人泰戈尔

综观梁启超的九个子女,九人皆成材,一门三院士,这样的成就,真是十分了不起。为什么能如此?梁启超家书中的几句话或许能够揭示部分答案:“我自己常常感觉我要拿自己做青年的人格模范,最少也要不愧做你们姊妹弟兄的模范。我又很相信我的孩子们,个个都会受我这种遗传和教训,不会因为环境的困苦或舒服而堕落的。”“生当乱世,要吃得苦,才能站得住(其实何止乱世为然),一个人在物质上的享用,只要能维持着生命便够了。至于快乐与否,全不是物质上可以支配。能在困苦中求快活,才真是会打算盘哩。”




梁启超寒门教育缔造“一家三院士,满门皆才俊”

梁启超,是我国近代著名思想家,虽然他毕生都没有看到政治理想的实现,但作为父亲,从其教育方式和子女们在后来的成就而言,他出色之极。

很多人在学生时代都读过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的豪迈之气犹在耳边。而他9个优秀的子女更是从始至终贯彻了他的少年中国说,个个皆为才俊。

长女,梁思顺,诗词研究专家。

长子,梁思成,建筑学家,建筑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次子,梁思永,考古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三子,梁思忠,毕业于西点军校,曾任第十九路军炮兵上校。

次女,梁思庄,图书馆学家。

四子,梁思达,经济学家。

三女,梁思懿,社会活动家。

幺女,梁思宁,投奔新四军,参与中国革命的军人。

幺子,梁思礼,火箭系统控制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中央研究院   西点军校   南开大学   中国科学院   长女   守时   长子   院士   北京   中国   凡事   子女   著名   少年   人生   财经   梁启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