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身边有夫妻两个都不上班,但还有大把钱花的人吗?

我隔壁邻居就是一家子在家,谁也不上班!

但是人家生活悠闲自在,花钱自由!每天都是在家打打麻将,打打电话啥的。

因为人家是电信诈骗专业户!

作为全国电信诈骗最有名乡镇,还上了中央新闻!

早十几年前,电话号码还没实名制!

电话诈骗宣传也没有那么到位的情况下。

我邻居一家就在家专门研究这行,据说光是一个香港富婆重金求子的小广告。

就让他们家赚到盆满钵满!

早在十几年前就买了几处房产!

后来电信诈骗抓的特别严之后,人家已经一家就收手不干了。

拿着手里的存款开起了大超市,

生活依旧过得有滋有味!




我的一个雇主就这样,两夫妻不上班,还有大把钱花。很神秘,真相让人惊叹。


以前我在饭店做过服务员,每天中午,老板都让我给住在别墅区里的一户人家送外卖。每天送的饭菜都有荤有素,天天去送,这让我很好奇这户人家,夫妻两人很年轻,却很少做饭,看他们还很悠闲,不用上班,这是一户什么样的人家呢?不禁让我很好奇,想一探究竟。


我家楼后面,就是美食一条街,道路两侧饭店挨着饭店,餐厅挨着餐厅,还有各种烧烤店、烤肉店、鸭货店、熟食店、超市等等,特别热闹繁华。


这条路其实就是普通的小路,但开发商可能也没有预测到,这条街竟然一个饭店一个饭店地开成了美食一条街,道路两侧的居民去饭店方便多了,下楼就到了饭店,不过,这条街的噪音就很大,我家在楼上,深受其扰,不说这个话题了,还说我去做服务员遇到那对神秘雇主的经历——




我平常在家写作看书,一旦灵感枯竭,写不出来的时候,我就出去逛逛。我逛逛不是去远处旅游,我舍不得钱去旅游,也嫌旅游累,我干脆就到楼下的饭店,看谁家门窗上贴着招聘服务员,我就推门进去应聘。


我喜欢到人多的地方,喜欢到人间烟火里体验生活。


我的年龄到哪打工,都是到后厨刷碗。我喜欢这个工作,不用费脑子,就是站在洗碗池前不停地刷碗。我出来打工从来不会找文职,因为累脑子。我出来打工就是想放空大脑,还想走进人群。


那一次,我在楼后面的一家饺子馆找到了刷碗的工作。这家饺子馆是中餐馆,主食是饺子,什么馅的饺子都有。我就站在厨房里刷碗。


在饺子馆干活的人都知道,饺子馆里打包的人多,刷碗的活儿就轻松一点。不过,老板雇佣你,可不想让你轻松,饺子馆里送外卖的也多,老板不想把这份钱给外卖小哥,就让我或者其他闲着的前厅服务员去送外卖。


那天,我看大厨做了四个菜,一个锅包肉,一个干煸牛肉丝,一个拔丝地瓜,一个家常凉菜。都是东北人最爱吃的家常菜。大厨还做了一碗牛肉柿子汤。煮饺子的师傅又煮了两盘饺子。然后师傅把饭菜都一样样地装到保温餐盒里,那种高层的保温餐盒,递给我,让我去送餐。


送餐地址贴在装饭盒的包包外面。我看了下地址,就在我家东侧的楼里。我家东侧的楼有两栋,紧挨着我家的东侧楼是回迁楼,里面住户多数是平民阶层。回迁楼东侧,隔着一条小过道,是一栋小型别墅楼,这栋楼群用铁栏杆围着,加上楼群的小庭院格局,给人一种神秘感。


我提着餐盒,从正门走入。门卫给住户打了电话,住户让我送上去。我找到住户居住的单元楼,进入电梯,升到8层,我从电梯里下来,眼前就是两户人家,其中一家的房门已经打开,里面传来一个男人的声音,说:“是不是饭店送外卖的?”


我说:“是的——”我走到门口,把外卖包放到门口,冲房间里面说:“请您签收一下,把饭盒倒出来,我要拿回去。”



房间里还是那个男人的声音传出来,说:“稍等啊——”


在等待雇主出来的时候,我站在门口,打量了一下他们的房间。房间一进门是一个大厅,当时是中午,采光很好,阳台里有两盆绿植,肥大的叶子,给人一种祥和的感觉。


大厅两侧好像有三个房间,南北两个房间应该是卧室,中间那个小屋可能是洗手间,大厅北侧应该是厨房,不过,我没进去,我就站在门口,看个大概。


房间的门口,鞋柜是关着的,鞋柜旁边放着两双鞋,一双男士的平跟黑皮鞋,一双女士的棕色的高跟鞋。鞋柜上面摆着一张小小的相框,相框里是年轻的一对男女微笑地依偎而坐,旁边还坐着一个笑靥如花的女孩。看来是一家三口居住在这栋楼里。


我竟然在门口等了半天,男主人还没有出来签收。我有点等不及了,回去晚了,老板该认为我在路上闲逛,偷懒了呢。我就略微提高声音说:“先生,请签收一下,我着急赶回去!”



男人的声音传出来,说:“抱歉,马上。”这个声音是从南屋传来的。


一个女人却忽然从北面房间走了出来,来到门前,把保温盒提进厨房,在厨房里把饭菜倒进她自家的盘子里,又把保温盒提到门口,说:“没给你刷餐盘,你回去自己刷吧。”


女人大约3、56岁的模样,长相甜美。我没多说什么,提着餐盒回饺子馆了。


第二天,中午,还是昨天的时间,老板又让我给这家808的住户送饭菜,依然是四菜一汤,两盘饺子。饭店里最贵的饺子是鲅鱼馅的,46元一盘,808住户要两盘。我平时来饺子馆吃饺子,就吃韭菜鸡蛋馅的饺子,9元一盘。


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咱不能把后半生毁在攀比上,于是,我每天放平心态去给808送饭菜。四菜一汤,外加两盘饺子,808住户每天中午这顿饭菜都在300元左右。


我去送饭的时间长了,跟雇主两口子熟悉了,有时候两口子在各自的房间里忙得不可开交的时候,女人就会趴着门缝告诉我,让我把饭菜送到厨房,装到她家的盘子里,我把饭店的餐盒拿走就可以了。


我很好奇两口子在家里忙什么,我听见女人的房间里隐隐地传来说话声,都是女人的说话声,好像是玩游戏。男人的房间里则一点声音都没有,可能是戴着耳机打游戏?两个房间的隔音都不错,我基本听不到什么。



两口子都不上班,每天就在家里闲坐,还不做饭,有一天周末的中午,我去送饭,房间里跑出一个小女孩,八九岁的模样,跟我热络地聊天,我问她几年级了,她说小学三年级。


偶然一次,我晚上下班回家,在小区里遇到808别墅两口子领着女孩散步归来。808的女人我认识,女儿我也认识,只有男主人没见过面,这次也见过了,高大帅气,一表人才。


两口子悠闲地走着,女儿则踩着一辆最新款的那种滑板。三人的穿戴不是多么华丽,但我能看出是那种质地非常好的布料。


我跟他们打招呼,女孩说:“我们去吃烧烤了。”看来,这家人晚上也很少在家吃饭,多数是在附近的各种饭店里就餐。


当时跟我走在一起的还有饭店的大厨。大厨在我家附近的楼里租房住。见我好奇808住户,大厨说:“这两口子,可有钱了,天天都在外面吃,有时候不在咱们饭店打包,也是到别的饭店打包,每天吃完就五六百元,不知道干啥的,太有钱了!”


我是个好奇的人,又喜欢猜测。我说:“一个人有钱,有两种途径,一种是别人给的钱,一种是自己挣的钱。”


饺子馆的大厨胖乎乎的,说话是一针见血,他说:“自己挣的钱,谁舍得这么败祸呀?”


我说:“那就是别人给的钱。别人给的钱也分几种情况,一是买彩票中了五百万,二是继承了一笔遗产,三是富二代,老爹有钱。”


大厨更有意思,他说:“还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两口子干的是倒卖人口的事,有灰色收入。一种是老爹是贪官污吏,不是好道儿来的钱,才会花钱如流水。”


我们两个互相猜测,不把808的两口子往好处猜。


这可能也是一种现象吧,看到别人有钱,就不愿意猜测他们是靠自己的双手辛苦挣来的钱,我们总是认为有钱人都是靠坑蒙拐骗赚来的,都是不法收入。




有一段时间,808住户没有要外卖,我也就没去给他们送餐。半个多月后,808又要外卖,我又去他家送餐。这次男主人出来接的饭盒,我随意地问:“这半个月,你们怎么没订我家饺子馆的饭菜呢?是不是吃腻了。”


男主人说:“我媳妇吃东西就认一家,她就爱吃饺子,所以我家中午都是从你家订餐。这半个月出门旅游了,去了一趟丽江,遛达一圈回来了。”


我也看到了,房间的客厅里,散乱地堆放着许多礼品盒,还有水果等等。水果有晴王葡萄,都是2、30元一斤,太贵了。


男主人看我的目光落在客厅里的礼品盒上,他笑着说:“这都是给我父母、亲戚带回来的礼物,出门一趟也挺累的,我都不爱去玩了,我媳妇和我闺女愿意去玩。”


我实在是好奇这两口子怎么这么有钱,没事还能旅游去?我忍不住,委婉地问:“你们的生活品质挺高,你父母是做啥工作呀?”


男主人说:“我爸妈都退休了——”人家没再多说,把餐盒里的饭菜倒进他家的餐盘里,又把餐盒还给我,我就提着外卖兜子下楼回饺子馆了。


我私下里猜测,他父母贪了一笔钱,退休之后转移到此地居住?我以前做过记者,在认识的人里,有这样的,任职期间搂得肚满肠肥,退休之后就转移到谁也不认识的地方,甚至出国,跟所有人都杜绝联系,估计就差改名换姓了,他们到外地去花天酒地了。莫非808住户的父母也是如此?


3、67岁的一对年轻夫妻,不太可能靠自己积累一大笔财富。肯定是靠老爹的。我当时就这么想的。贫穷限制了咱的想象啊。


后来,我从饺子馆辞职了,我找到了灵感,回家继续做我的自由撰稿人。有一天晚上,我懒了,不想做饭,我就到后楼,走进饺子馆里,要了一盘韭菜鸡蛋馅的饺子,饺子涨价的,韭菜鸡蛋馅的也10块钱一盘了。我准备打包拿走。因为在饭店吃,是要收两元餐费的。


在等待后厨煮饺子的时候,我就趴着后厨门口跟大厨聊天。大厨说:“老妹,你不是很好奇808两口子咋那么有钱吗?我现在知道了,你还想不想知道?”


我太想知道了,急忙问大厨。大厨说:“有一天饭店客人少,老板跟我们在前厅玩扑克,看到808两口子去烧烤店吃烧烤,我问起这两人是干啥的,这么有钱呢,天天下馆子?你猜老板说啥?”


我笑着说:“老板说啥了?”


大厨说:“老板说,这两口子可是奇才,女的在家直播带货,每天挣的钱估计是数不过来,也没功夫下楼吃饭,除非吃烧烤,才到烧烤店去吃,剩下的时间基本都在房间里直播挣钱。”


哦,我明白了。那男主人呢?大厨说:“男的是搞设计的,咱也不懂啊,是设计一个房子还是设计一栋楼啊,还是设计宴会呀,反正是高薪酬的工作。还有你没猜到的——”


我更好奇了,问是啥?大厨神秘地说:“咱家跟前三家饭店,都是这两口子的门市楼,我说的吗,808在咱家饭店吃饺子,从来不付钱,老板说,年底交房租时,一起算账。”


我的天呢,这附近饭店的房租越涨越高,每年的房租就够两口子吃喝玩乐的了。


看来,我真小瞧了年轻一代。年轻一代有无尽的可能,他们努力工作,开创着未来,也享受着生活带来的各种便利。我的观念老了,限制了我的想象。



写在最后


夫妻不上班,还大把花钱的人,其实,并不都是靠爹、靠遗产,很多夫妻都是靠自己的双手辛勤劳动赚来的。


只不过,现在的上班不是过去意义的上班了,过去上班都是集体到公司去打卡上班。现在的上班,在家一人一台手机或者电脑,就可以上班了。


其实,我也属于在家上班的上班族。每天我遛狗,买菜,在小区里闲逛,经常有邻居问我:“你不上班吗?咋有钱花呢?”我说我是靠写作维生,很多人不相信,不相信靠写作还能生活挺好。


就像我有点不相信808住户,他们靠在家上班就能过上花钱如流水的生活。但事实就是如此。我后来去做钟点工保姆,邻居这回不怀疑我不上班了。因为钟点工,大家能看得见,摸得着。在家上班,人们看不见,就认为是不真实的。


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家上班的上班族,会越来越多的,这可能是隐形的贵族啊。




我身边就有这样一对夫妻,男的以前是部队正团级转业,女的以前做的上海馄饨生意,现在夫妻俩除了投资就是玩,男的转业选择拿钱,自从转业后就没上过班。

原本也不清楚这对夫妻这样有钱,还是前几天和他们老乡谈起他们的事迹才知道他们的厉害。

早年这对夫妻创业卖上海馄饨,经过接近十年的经营,生意走上正轨后,夫妻俩买房,买车,投资股票,买了三个门面,一个是他们现在的馄饨门面,另外两个门面出租给蛋糕店,每年什么不做就能有五十万的收入,这还不算投资理财和其他的收入。

他的馄饨店由于生意太好,两夫妻现在也不愿意这样累,于是将自己的馄饨店出租给亲戚做,一般人还轮不上,他们的亲戚以一天一千块的价格承租,包含门面费,就这一个馄饨店一年的收入就是36万5千,旱涝保收,再加上蛋糕店的房租,两夫妻只是门面收入就能轻轻松松突破50万。

我听说后都感觉到不可思议,但是这是千真万确的事,他们一起做馄饨生意的有的亏本,有的赚点小钱,就这对夫妻的门面选得好,也经营得最久,口碑俱佳,赚得也最多。

这还只是在城里挣的钱,这两夫妻还承包了200百亩的荒山养鸡,鸡场上了正轨就交给儿子在打理,长大的鸡专供城里的饭馆,也在进行电商销售,还在养殖场旁边建造了一个以鸡为主的小型餐馆。

如今这两夫妻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在保养身体,夫妻俩既低调又随和,没有一点架子,每年开着凯迪拉克越野车全国旅游。一般人只是知道这俩夫妻没上班,也没有退休金,但是就是不缺钱花。




我还真认识一对小夫妻,和我一个小区,三十不到的样子,外地人。三年前小区交房,我和他们是第一批搬进来的住户,所以经常一起散步聊天还互换了微信。看他们的朋友圈,不打工,不上班,上午睡大觉,下午打麻将,晚上各种呼朋引伴喝酒夜宵,简直过着神仙日子。

有一次我去隔着好几条马路的另一个小区的麻将馆找我同学,意外地发现这一对“神仙”邻居也在,而且居然在一张麻将桌上,还是上下家关系。我刚想开口和他们打招呼,那位男的看到我后立刻把牌一扣站起来拉着我往外走,到了门口跟我说不要和别人说认识他老婆。我一听就明白,他们是“连档模子”,出老千宰葱头啊!于是就进去在他们边上站了会儿,看他们怎么打。这个男的左手桌角上放着一盒中华烟,上面放着打火机,他一边用右手摸牌出牌,一边左手不停地摆弄烟盒和打火机。我在边上看得很清楚,女的手里有三个三万,居然拆了暗刻给她老公吃了个边三万,又开了个南风对,让她老公碰,最后她老公自摸一把每家一百。

我在旁边看得也是胆战心惊,万一别别人发现,会不会被打死?不过看他们的样子,应该没有失手过,难怪他们年纪轻轻就能全款买房,还能不用工作就花天酒地。

最后,在这里我要奉劝各位喜欢玩牌的朋友,十赌九诈,不要和陌生人打牌。




你们身边有夫妻两个都不上班,但还有大把钱花的人吗?

我原先的房东就是这样的人,两口子都不上班,但还有大把钱花。

女的五十六七的模样,整天打扮得挺时髦,早上出去溜一圈,上午吹吹笛子,拉拉二胡。

下午呢,去就近的地方和人喝茶聊天。她们家做饭少,往往就在饭店吃,实在吃腻味喽,也做些家常便饭。但是晚餐往往是一帮人,你请我请地相跟好几个。

晚餐以后,她便约了人跳舞去了,几个地儿轮流去,舞跳得好,往往是舞场里的红人。

她家男的不吭不哈的,大高个子,近六十岁模样,整天家要么是钓鱼,要么是约几个朋友周边骑行。

晚上他一般不出去,看电视,躺那儿看两三个小时,然后就早早睡觉了。

每个月,两口子总要出去几天,一周左右,出去旅游,而后便大包小包地回来了。要么是开自家的车,还有儿子、女儿两家,往往出去开两辆房车还有一个大奔,喜气洋洋就回来了。

起初,根本不明白她家做的啥生意,也不见很忙,但就是消费,不差钱。

村里赶集时候,她家往往能邀请五六十桌人,看样子,也大都附近有头有脸的人,院子里吃饭,听他们哥长婶子短地称呼,要么就是这局长、那镇长的,好不热闹。

后来渐渐熟络些,知道她家男人是水利系统退休的,就是个普通职工,工资也不高。她呢?没工作,女儿、儿子都没工作,儿子开着两家公司,具体做什么呢?人家也不说,我也不爱问。

住了半年以后,逐渐明白了很多。


房东男的年轻时候一表人才,一米九的个子,不爱多说话,家里安排在当地的水利系统干,也不是重活儿,也坐办公室。

老老实实干了一辈子,直到退休。

房东女的挺有能耐,脑子好,学习好,怎奈家里封建思想,不让女孩儿读书。当父亲的把书包扔喽,她就捡回来继续上学去;父亲第二天又扔,她又捡回来继续上!

第三天时候,父亲气得够呛,他又扔,她又捡。父亲嫌她不像她那两个姐姐,风风火火,像个假小子。

等到父亲再次阻挠时,她也生气了,不让她上学,可以,但有一个条件得答应。父亲问什么条件,她说先答应了再告他,否则就继续上学!

父亲拗不过,还有母亲帮腔,父亲勉强答应了,她说不让她上学,就得答应她学开车!

哎哟妈呀,上世纪八十年代,有哪个女的学开车呀?!怎奈,父亲也没法儿,就勉强答应了。

她成了她们县里第一个女司机。轰动了县里,县长亲自来看望,还说可以放宽考试条件,她凭着自己的能力考过了。

自打那以后,她女扮男装开大车,拉水泥,拉石子,去临近的山西拉煤。那时候车少活儿多,人还在路上走着,家里已经有人拿着运费等着她回来拉东西了。从给别人干,到自己买车干,到买了好几辆大卡车,自己也干,也雇人干。

有钱了,当然和村里、镇里,甚至县里都搞好了关系。她出钱修了出村的大路。

村里她家占了不少地方,那就盖房子。后来赶上省城扩充,她们村被拆了,她家得到不少补偿款。南迁到邻村。


由于原先和镇里的关系,她给附近好几个厂子供应煤炭。又和几个亲戚开了煤场。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她,早不开车了,整天家就是夹个小包跑业务,打点自家的生意。男人呢?依然上那不死不活的班。

后来,省城扩建南三环,刚好又把她的煤场、车队场子都占了,又给了不少补偿款。

一来二往,加上自己经营所得,她有了几千万资产。读书虽不多,这个女人很精明,又胆子大,四十五那年,她就不再奔波了。

儿子高中毕业后,啥都不愿干,她就叫给一个老板开车,一年以后,儿子死活就要开公司。她烦不过,当然也心疼儿子,扔给他三十万,去广东进货,干的是进口汽车零配件生意。


儿子随母亲,也精明强干的,不到两年做得风生水起,又开了一家公司。专做润滑油生意。

娶了个大学本科毕业生。

女儿随父亲,她就安排到一家环卫公司上班,挣工资不多,倒也清闲。

可能您身边也有啥都不干,却有大把钱花的人,但那大都是表象。事实又如何呢?

我这家房东,接触社会早,人精明肯干又赶上两次拆迁,所以,早早就打好了享清福的基础。男人呢?恰恰是老实巴交上了近四十年班的人,恰恰又是这样两个人,组成了家庭。

不算奇葩,倒也少见。

作者阿尚青子

图片源于网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1

标签:鞋柜   大厨   夫妻   两口子   馄饨   住户   门面   外卖   饺子   饭菜   有钱   父亲   房间   饭店   老板   身边   两个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