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助穆桂英大破天门阵的杨五郎,后来还有什么更精彩的故事吗?

杨五郎后续成了一代武学宗师,依然有不少故事,收徒呼延平传授铁扁担之技,收徒狄难抚赠子母雷霆双枪,下山金丸破银钹。

杨家将有七郎八虎,八杆枪威震辽国。只是血战金沙滩之时,大郎、二郎、三郎惨死,四郎、八郎流落于北国,七郎死于其后的兵败两狼山搬救兵。至此,杨家只剩下五郎和六郎,不过五郎也去了五台山出家为僧,最终只剩下六郎回了家。

杨五郎在五台山十几年,一直精研武艺,从未返家。不过,五郎从没忘过杨家,也没忘过保家卫国。早在辽国初摆天门阵之时,五郎就曾和两位老道高人郑道平、任道安一起去幽州进行过明察暗访。因此,穆桂英大破天门阵之时,派孟良、焦赞请来了五郎,最终大破天门阵之时他独力斩杀韩冷、黄川,破了六合阵。

天门阵之战后,五郎仍然回了五台山。自此五郎专心于武艺,精研杨家枪、刀、棍、斧法,并且创出了五郎八卦棍的绝技,已然成为一代宗师。五台山武僧、杨家后人都曾得五郎传授绝技,他也曾游历于天下,收了许多徒弟,最有名的就是呼延平、狄难抚两人了。后期在杨怀玉征西之时,因狄难抚之故,五郎也曾下山,有着很多的传奇故事。

收徒呼家第一猛将呼延平

《呼家将》中最厉害的有两个猛将,呼延庆和呼延平。呼延庆是王敖老祖学的徒弟,手中一杆赶山鞭,后又探地穴得岳胜赠困龙宝戟,破连环阵之时,狂舞困龙戟,怒挥赶山鞭,连挑火车阵的十几辆火车,很是勇猛。不过要说武力,还是呼延平更胜一筹,他在呼家将中力气最大,本领也是最高,而他的师父就是杨五郎。

宋仁宗时期,双王呼延丕显因得罪奸臣被满门抄斩。只有呼延丕显的两个儿子呼延守用、呼延守信逃亡在外,呼延守用一路上连娶了王金莲、崔金定、铁叶梅、萧赛红,生有儿子呼延庆、呼延平、呼延登、呼延广的呼延凯。

呼延平是呼延守用的第二个儿子,是崔金定所生。因呼延家被通缉,呼延守用一直逃亡,呼延平自小在崔家长大,为了不引起人注意,隐姓埋名为崔三。

呼延平自小身材矮小,但力气很大又爱练习棍棒。有一次杨五郎下山化缘之时,在崔家遇见了年幼的呼延平,看他生的不凡,有意收他为徒。等听说呼延平是呼延家后人后,更是十分高兴。呼杨两家交情本就深厚,当年十二岁的呼延丕显下边关智擒潘仁美,对杨家有恩。为此,五郎更是要好好教一下呼延平这个徒弟了。

五郎身怀多样绝技,将棍法与枪法都传给了呼延平。不过,呼延平出手狠重但缺乏技巧,这样是成不了一流武将的。五郎看出呼延平双臂力气很大,身形又极其敏捷,就糅合枪棍之法,专门为他创了一套抡、扫、砸、磕、劈、打、挑、拨为主的铁扁担功,并让崔员外给他打造了一根两百多斤的四楞铁扁担。这样一来,呼延平的实力猛增,他天生身形矮小而灵活,铁扁担挥出更是猛不可挡。不过,五郎担心呼延平防守不行,就又传了他一套硬气功给他。

这就有了无敌的呼家第一猛将。正是凭着五郎所授,呼延平在北国比武之时,躺钉板胸口碎大石压弯钢钉,铁扁担横扫猛将石龙、石虎,震慑于北国。

收徒狄难抚

杨五郎的再一个徒弟是狄难抚,平西王狄青的孙子。因狄难抚之故,在杨怀玉征西之时,八十岁的杨五郎也曾下山。

杨家和狄家都是宋朝的忠良,只是两家却有些恩怨。当年藩王李青造反,小校场比武夺帅印,杨金花挫败狄龙、狄虎,替哥哥杨文广夺了帅印,两家由此结下了梁子。虽然狄青大度能容,小辈之间却是经常有摩擦。

再者,狄青的夫人双阳公主是西夏国主的妹妹。西夏国主诞辰之时,宋仁宗恼怒他意欲侵犯边境,不搭理他的寿辰。双阳觉得没面子,也没和挂帅征南的狄青打招呼,私自回了国。

宋仁宗很是愤怒,问罪于狄青。狄青顶撞为老婆求情,更是惹怒了宋仁宗,下密令让二路元帅穆桂英杀掉狄青。此时,狄龙、狄虎已战死,穆桂英不忍杀功勋卓越的狄青,就给他看了密旨又秘密放了他,以一个死囚的首级代替了,又私自取军饷五百两黄金相赠,只等皇帝气消了再做道理。不过,双阳却以为穆桂英杀了狄青,把两个儿子的死也算到了杨家头上,意欲兴兵报仇。

世人只认为狄家就无人了,实际上并不是。当初大太保狄龙喜欢侍女凌凌,不过双阳这个老太婆顽固又保守,最是看重门户之见,狄龙也不敢说。后来,狄龙娶了门当户对的夫人,却一直没有怀孕。少夫人就暗中成全了凌凌,使得她怀了孩子。双阳知道后就想处死凌凌,经少夫人苦苦哀求,才同意等她生下孩子后再处死。少夫人心善,暗中放走了凌凌,并给了她狄门传家之宝血斑玉虎坠。只是凌凌终究因生产之时大出血而死,留下血书为孩子取名狄难抚。杨五郎路过之时,正好看见哭泣的狄难抚,就收留了他。

狄难抚自小就跟随杨五郎,算是他的徒弟。不过,因为两人辈分相差太大,五郎只是让狄难抚称呼他为祖爷爷。在此期间,五郎也曾让人给双阳送了一封信,告诉她收养了狄龙遗孤,请她回京团聚,光复狄家。不过,老太婆深恨杨家,根本不信,觉得就是狄家有孙子也会被杨五郎教坏。于是这老太婆就一直撺掇西夏皇帝出兵,此时西夏皇帝已是她的侄子,也有野心侵犯宋朝,就声称替狄家报灭门之仇,大举侵边。

此时的狄难抚已经十八岁了,跟随五郎学了一身好本领。五郎有意让狄难抚下山投宋营抗西夏,重振狄家声威,为此,五郎还给了狄难抚宝马追风独角兽,以及宝枪子母雷霆枪。这两样可都是宝贝,追风独角兽是个“怪物”,马首虎尾狮身鹿足,左耳边有一独角,拽动独耳能腾空跳过十丈二十丈。雷霆枪一长一短,母枪枪杆中空,里面装着二十一块雷霆石,这枪杆是天门阵当央坐蠹旗的旗杆儿改铸而成;雷霆石就更奇特了,五郎经过吐蕃石鼓时,发现人马经过时有声如鼓,雇了十名夫役掘地三尺才得到二十一颗雷霆石,石头虽小却是撞击如雷霆。拥有这两样宝贝的狄难抚可谓神枪宝马无双将,不过五郎担心狄难抚出去后听奸人所言,对他千叮咛万嘱咐,要以国家为念。

狄难抚下山之后,就被人所误,又去西夏见了祖母双阳。老太婆深恨杨家,告诉狄难抚杨家设计杀狄龙,借刀杀狄虎,又哭着让他挂二路元帅伐宋。狄难抚自幼听五郎讲忠孝仁义的道理,但被老太婆所误,只得挂了二路元帅印,但伐杨不伐宋。

西夏犯边,杨家将自然是打头阵。这时的杨家新一代英雄已是杨怀玉,他率军征西遇上了大敌狄难抚。狄难抚凭着神枪宝马,连败宋将,刺死呼延云灵,迷羊谷困穆桂英,断梁山逼杨怀玉坠入万丈深渊。又有狄难抚麾下银钹僧,连伤杨怀玉、杨怀兴。为此,八十岁的杨五郎再次下山。

五郎虽已八十岁,却是武功盖世。下山之后以禅杖对战银钹僧,又以金丸连破他三十二把飞钹。不过,狄难抚对杨家怨恨太深,又深信他祖母所言,很难归返。最后经平西王狄青再次出世,才算是化解了狄扬两家的误会。

归宋后的狄难抚悔恨万分,抱住五郎大哭,又对呼延兄弟磕头请罪。五郎早已是方外之人,再次回了五台山。狄难抚为五郎送行,交出神枪宝马,让他带回,说不想再打仗。五郎没有收回,让狄难抚留下枪马,为保疆土御外侮而战。不过,五郎接过了雷霆枪,拧开母枪螺旋,取出二十一颗雷霆石,投入了江水之中,让狄难抚以后以武功赢人,倚仗外物虽能取胜也是不武。

在杨家将中,杨五郎实是一个最传奇的人物。据说宋太宗、宋真宗都曾被杨五郎所救,宋朝皇帝屡屡赏赐都被五郎以出家人而拒绝,等他圆寂后为他塑了一尊镏金铜像以示再造金身,才了却宋皇室心愿。




杨五郎是杨家将中贡献最大的神秘人物,虽然史书对杨五郎介绍的并不多,而且对他的评价争议也不少。

杨五郎上了五台山后,有后人评说,他是怕死避灾去的。但是杨家家谱就有些记载,说他入寺后,是经智聪禅师点拔启悟,大师劝五郎全心修佛,减轻战场上的杀戮罪孽,杨五郎是顿悟向佛的。

出家后的五郎内心修性,但仍然弘扬杨门武艺,把独门棍、杨家刀法、三十六路梨花枪等传给杨家子弟,也为五台山培养了一批护寺武僧。

现江苏省响水县地方志有记载,云梯关守将杨茂就是杨五郎的后人。云梯关还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海关,位于该县黄圩镇,遗址有"古云梯关"四个隶书大字,有江淮第一关"之称。

可见杨五郎之后没有让先祖武艺流失,五郎更是报国传后,功被后世,居功至伟。




大破天门阵以后,五郎杨延德又回到了五台山,继续当和尚,五郎虽然是出家人,可是他依然牵挂着杨家的后人,到了68岁这年,五郎思乡心切 他决定回天波府,看看自己的晚辈。这一次他不仅仅是要回家看看,还有一个问题,始终困扰着他,让他寝室不得安宁,这个问题就是自己的一身功夫,竟然没有传人,这次回家,顺便看看 能不能收一个好徒弟。


从五台山下来以后,杨五郎直奔天波府,走了大概十天的功夫, 杨五郎已经离汴京已经不远了,这一天,他正在吃饭 ,突然听到有人说:快走,外面有人在摆擂台,杨五郎是习武之人,他听说有人摆擂台,他也顾不得吃饭 ,放下饭碗就出去看热闹去了。

摆擂台的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这个人非常狂妄自大,他口出狂言,谁能打他一拳,就可以得到五十两白银,看着白花花的银两,那些个会的三脚猫功夫的人都动了心,于是就有人跳上擂台,来比武。

年轻人虽然狂妄,可是功夫并不一般,不到一柱香的时候,就打败了七八个壮汉,这时候 年轻人就更加的狂妄了,比赛的筹码,也增加到了100两银子,虽然如此,可是也没有人敢上擂台比武。


杨五郎觉得这个孩子资质不错,就是太嚣张了,于是,他决定出手教训一下这个孩子。杨五郎轻轻地一纵,就上了擂台,年轻人见杨五郎是个老头,就不愿意和他比武,杨五郎也不和他废话,出手就打,年轻人也是个暴脾气,他心想:我见你是个老人家,本不想伤你,可是你竟然不知好歹,那就别怪我不客气啦。

杨五郎是久经沙场的老将,大破天门阵以后,更是勤加习武,一个孩子,他根本没放在眼里。

年轻人被杨五郎一拳就打下了擂台,年轻人知道今天遇到了高人,他也不傻啊,于是就跪下来,恭恭敬敬地磕了三个响头。

五郎问他姓甚名谁,年轻人回答说:自己是狄仁杰的后人,叫狄难抚,这次摆擂台是想以武会友,广结天下英雄,报效国家。

五郎望着狄难抚,仿佛看到了年轻时的自己,那个时候自己也是 一腔热血,发誓要报效国家,可是奸人当道,英雄无用武之地啊。

五郎把狄难抚带到了五台山,把自己的平生所学全部传授给了狄难抚,他本指望狄难抚能够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可是事与愿违,狄难抚下山以后,遇到了一个北国的说客,这个人花言巧语,把涉世未深的狄难抚哄骗到了北国,到了北国以后,狄难抚成了北国的大将,此时他已经成了北国的打手,专门和杨家将的后人为敌,杨文广,孟通江,先后败给了狄难抚,杨文举与呼延云显更是被狄难抚用宝枪挑死。

这事被杨五郎知道了,他冒险潜入北国,偷偷地找到了狄难抚,并且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来劝说狄难抚回归大宋,并且保证既往不咎,狄难抚也不傻啊,他知道师傅定有绝招没有传授给自己,如果不答应师父,这条小命可就不保了。再说了,自己的亲人都在大宋,如果继续与大宋为敌,家人就会被自己牵累,狄难抚是个孝子,他想起来远方的父母,他想起来国家对狄家有大恩,于是他幡然醒悟,然后跟着师父回到了大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1

标签:天门   平西   宝马   扁担   西夏   猛将   武艺   老太婆   雷霆   北国   徒弟   后人   年轻人   呼延   孩子   故事   精彩   财经   穆桂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