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写的论文到底有多难?

研究生的论文,不论是发表的,还是毕业论文,主要工作在导师。绞尽脑汁的是导师。学生弄个初稿。主要目的是练手,剩下的就是导师反复修改,直到完成。学生很容易做。




这个问题涉及到两个对象,一个是硕士研究生,一个是博士研究生。同时,还对应到了不同的专业,人文社会科学还是自然科学的问题。

题主需要明确,写论文和发表论文是两回事,写论文并不难,关键在于发论文。为什么发论文很难呢?

1.僧多粥少,期刊少投稿多

这里说得期刊当然是那种权威认证的如SCI、CSSCI等核心期刊。现在发论文的人太多了,拿博士研究生来说,毕业的底线是发2篇c刊,最后其实每一个人为了以后找个好工作就努力发5篇以上的文章。再加上部分期刊根本不待见博士生,只发教授、博导的文章,发表的概率又大大降低。

总的来说,现在为评职称、毕业或者有学术境界而发论文的太多了,而期刊明显不足。要在那么多人中胜出,很难。

2.论文要创新,很难写

尤其是理工科,写篇文章至少是几个月甚至一年两年的实验,而且还有失败的风险。真的很不容易。

文科相对容易,但也要阅读大量文献,找到新视角、新问题和新方法。好多人因为论文憋得头发都掉了。

所以,博士发际线可不是开玩笑,那是真的。

3.难不难看个人

写论文难不难其实还是在于个人,掌握了理论和方法,能够假设并验证、建构和创新,发论文也不是那么难。

当然,前提是你够努力并且科研的兴趣,再加上爱迪生说的1%的灵感。




谢谢邀请

我是一名即将毕业的硕士研究生,在18年12月底完成了我的硕士毕业论文的撰写,我来说说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有多难!

我的专业是工科—机械制造方向。按照以往的经验,论文内容大致分别是:绪论,理论分析,仿真研究,最后是实验验证。

绪论

主要说明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意义,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现状。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继续研究,有一定的研究基础。第一章总体没有什么难度。

理论分析

我认为这一章是很难的。对于我们制造方向来说,理论分析作为仿真研究和实验验证的基础,必须从理论分析得出研究主要内容的具体意义。举例说明:研究刀具结构参数时,应该通过力学分析,以及经验公式得出刀具的切削力或切削温度受到刀具某个或某些结构参数的影响,换句话说就是得到一个切削力或切削温度关于结构参数的函数关系式。但对于大多数同学来说,由于切削过程属于非线性变化,所以一次性得出准确的力学分析是很难的。

仿真研究

有了理论分析的基础,接下来进行模拟仿真研究,这样可以提前预先了解结构参数对结果的影响规矩,以及减少真正的实验次数,从而较少经济成本。

仿真研究只是作为参考,但是在仿真的前期准备是很难的,尤其是仿真模拟的关键参数的设置。需要从历年的文献中查看,而且并不一定关键参数就适合自己的仿真,并且在每次尝试和摸索中的仿真过程是很漫长的,短则需要2天,长则需要一个星期。这是最难的。

实验研究

根据仿真结果,预先了解实验结果。作为硕士毕业论文,导师往往要求从实验的前期方案设计,到实验仪器调试,使用,再到实验材料的准备,以及结果的分析,“一条龙”式的过程都需要学生本人来做

对于实验过程需要的大部分技能,都需要学生提前找设备负责人学习和掌握;有些时候,学校的设备无法满足论文的要求,需要在外校和社会机构做,这也需要学生亲力亲为,还好有的时候导师会出面协调,但是这也会花费一大笔资金;另外,在对实验数据处理后,最后的论文撰写也是很困难的,作为工科生,显然没有文科生那样码字就能“信手拈来”,而且还语言通顺,论文的图表设置也没有那么有好的视觉效果,这也就导致每次写完,都会让同届或者师弟师妹来看看是否语句通顺,图文是否并茂。

个人看法,仅供参考~

原创不易,喜欢不妨加个关注,点个赞,谢谢您的鼓励和支持!




研究生的论文有难度,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我们在了解难度的同时,更需要的是降低难度毕竟,省时省力谁不爱呢?

1、 时间的紧迫性

为什么说研究生的论文难呢?主要还是在于时间的紧迫性。因为在研究生短短几年学习时间中,需要完成的论文质量是要有一定的保障的,所以研究生才会觉得论文难写。需要完成高质量的论文就要从高质量的实验等作为基础。庞大的实验准备和实验规模虽然可以得到许多信息,但也消耗大量宝贵的信息,故而,时间的安排就显得尤为重要。

2、 论文的创新性

不少同学从选题开始就会面临这样的烦恼:创新点不足。每一项研究都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的,但如何扣取前人的一点智慧来生成自己的东西,而不是转来转去还在原地呢?这就是每个研究生在学习中所要锻炼的技能。

3、 同行的竞争力

这仅仅是针对研究生发表论文的时候。现在,几乎每个学校都有发表论文的硬性要求。但是,核心的期刊就那么多,这就造成了僧多肉少的局面不停地在恶性循环。审稿时间长、修改意见多等等都是可能会面临的问题。

所以,我们怎么才能将以上问题对我们的影响降到最低呢?

1、 建立自己的知识树

研究生的时间有限,所以我们要清楚地了解自己所需要的知识到底是哪几方面。要摒除我们所不需要的杂枝,做到最优化和最简化。同时,知识树的建立不能等到写论文之前,我们在平时阅读书籍文献的时候就要有意识地去积累、去构建。这样,我们的时间就会极大地增加效率。

2、 清楚跨学科的优点

现今,跨学科的趋势是越来越热了,而且跨学科也比较能做出成果。如果你仅仅只是固守自封于传统学科之中,你可能需要付出双倍的时间和精力才能抠出一点。在跨学科遍地是黄金的时代,谁不想去分一杯羹呢?

3、 要养成完善论文格式的习惯

如果你不希望在完成论文的最后因为格式问题而被一遍遍地打回来,那么,你需要养成严谨的习惯。即便你有信心可以一次改好,但毕业论文几十页的长度也会大大消耗你的时间。所以,避免麻烦,你需要从日常开始。




很多学生都很怕写论文,一篇论文相当于你的一件作品,一个项目。你就是这个项目的负责人,从头到尾对某一个方向做一个深度的研究与调查,并得出结论。这就意味着,每个人的思想和获取信息的渠道不同,那呈现出来的结果也不同。但我们都知道,这是个需要耗费大量脑力和动手能力的工作。很多学生怕,更多深层次的原因都是这个。

刨去这个因素,研究生期间的论文一般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和较高的学术水平。他比较要求作者的创新性,而且论文本身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和更高的科学价值。所以说,这就要求学生有更真实详细的数据支撑,推理时思路清晰,结构规范完整,专业词汇也要准确。这个就对我们各方面的专业素质有了一个更高的要求。

我觉得大家也不要危言耸听,觉得研究生的论文有多难,事实上我们可以把研究生论文看成是一个锻炼我们各方面能力的一种途径和方式。很多同学通过发表论文,培养了自己的严密的逻辑思维等,一篇论文写下来我们能收获的不只是论文本身,还有这个过程。很多导师要求发论文也是这个目的,也相当于是一种学习。


中公考研网校,让考研变得简单!每日更新,欢迎关注哦,期待和你交流关于考研的一切~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研究生   目的   论文   前人   刀具   毕业论文   导师   期刊   参数   过程   理论   结构   时间   基础   财经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