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的教育大多提及孔子却很少提倡老子?

这是因为没有读懂《老子》的教育思想,不知老子教育思想的伟大!第一,不言之教;第二,夕议而教人;第三,生之,畜之,生而弗有也,长而弗宰也,是谓玄德。




为什么中国的教育大多提及孔子却很少提倡老子?这是一个主要关乎教育思想的问题,我们理解了孔子的教育思想,就会明白了所提问题的原因。

孔子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将毕生精力贡献给教育事业的人,他对后世的教育活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孔子的思想学说和孔子的事迹,弟子们各有记录,后来编成一本书,就是《论语》,有人根据《论语》对孔子的教育思想进行了研究,并写成了《孔子的教育思想》,该书较全面地从孔子的世界观、关于教育的作用、教育的目的、教育的内容、教学方法、教师等方面总结分析评介了孔子的教育思想。全书共分十章,有六章的内容是谈孔子教育思想的。从第四章开始,孔子论教育的作用;第五章,孔子教育的目的;第六章,孔子教育的内容;第七章,孔子的教学方法;第八章,孔子论教师;第九章,西方一些学者论孔子的教育思想,分析了孔子的思想传入西方的情况。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孔子对教育的贡献及其现实意义。

孔子一生为了培养实用人才而进行贤能教育。在“德、才”两方面,这一点与我们现在选拔“德才兼备”的组织原则也是一致的。把“德”放在第一位,以“仁”为出发点,提倡“孝弟忠信,礼义廉耻”,并把“仁义礼智信"作为五常。孔子认为“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孔子的教学方法:倡导善于引导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注意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和学习的过程和态度,“因材施教”注意学生“学思行”的结合;善于运用问答的教学形式,启发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注意关于道德教育任务的培养,向学生传授“知”“仁”“勇”三方面的知识,这是知、情意的道德教育的基本过程。这些内容基本上体现了孔子教育思想的特点,可以看到孔子作为一代名师的优秀之处。




你好笔者我是文化领域的创作者颠强时代

在中国的教育系统里一直推崇孔子为教育界的先驱,把他奉为教育界的风向标,而为什么不尊崇老子,这主要和这两位圣人的学术思想有关系。

这两位圣人有什么不同的观点呢?

对于孔子我们先普及一下孔子的人生经历,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战国时期的鲁国人,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著有《论语》一书,孔子的学徒遍布五湖四海,用桃李满天下这句话形容,其实一点也不为过,并且在他这些众多的门徒中出了“七十二贤人”,这“七十二贤人”可以说完全的继承和宣扬了孔子的学术学说思想,让孔子的学说遍布中华大地的每一个角落,并且孔子还热衷于创办私塾学校,广收门徒,可以好不夸张的说一生致力于教育和学术研究,诠释了一个老师的职责,和对待学术的正确态度。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也正是孔子提出来的,并且“活到老,学到老。”为人谦虚谨慎,为人师表总有一副带头的作用,他的学生也都尊称他为老师,所以孔子起到了一个好老师的作用,他的学数学说思想也得到了当时统治者的认可,两千多年以来一直也在推崇他学术学说,对于后世他的学术能对后代的教育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所以在后代的教育中大多提到的是孔子,一直也在推崇孔子。

而为什么不提倡老子呢?

老子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提倡无为而治的思想,他的学术思想适用于道教这一单向的门派,并不适用于广大人民群众,这也有了为什么在道教中推崇老子为道教的创始人,把他奉为道教的开派祖师。

最后总结:

孔子和老子代表着两个不同的学派,他们炫扬的学术思想不同,相对比之下孔子的学术思想更多的是面向广大民众,范围比较广,而不是单一的狭小层面,也就造成了在中国教育用为什么提倡孔子,而不是提倡老子的局面。

我是颠强时代,各位读者有什么想法可以评论出来,我们共同交流学习,如果喜欢能否留个关注。





你好!很热议回答你的问题!我是南风88

虽说二人都是古代政治思想家但二者的教育思想还是有挂钩的。

孔子的教育思想主要有:

1、有教无类:让平民子弟也能接受教育,促进社会发展。

2、因材施教:因各人各种不同的性格,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增强教学效果。

3、三人行,必有吾师焉:只有虚心向别人请教,才能不断完善自己。

4、勤于思考:只有勤学善问,才能得到知识。

5、温故而知新:经常复习以前学过的知识,才能学好新知识。

6、不耻下问:提倡人人好学虚心求教。

7、知之为知之,不知不为不知:这就是实事求是的做学问的基本素质。

尽管孔子的教育思想随着时代的发展会显出它的某些不合时宜,但其中的基本原则永远不会过时。溯源数典,孔子的教育思想是中国古代教育史上一座丰富的宝库,孔子在中国教育史上的贡献以及对后世的影响是不可磨灭的。现在的中国教育完全是机械化、标准化生产,培养出的学生千篇一律、毫无创新和特色。所以,必须根据各人不同的性格、爱好等特点因材施教,才能发挥教育的最大作用。

老子的教育思想

道家认为人一生下来所具有的天性就是最好的,是完美的,最值得人们保护,这就是老子所反复提倡的“抱朴”(《老子》十九章)、“复归于婴儿”(《老子》二十八章)、保持“赤子”(《老子》五十五章)之心的原因所在。既然人性天生是完美的,那么任何人为的道德教育都是不必要的,而且都有可能破坏这种美好的天性。正是出于这种看法,老子反对道德教育。

老子反对教育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对知识的看法。儒家及一般世人都认为人类的知识越多越好,而要想获得更多的知识,唯一的办法就是学习。道家对世俗人所重视的知识有着天然的反感,因为在道家看来,人类的知识越多,人类所失去的淳朴天性也就越多,而由此引起的欲望也就越大。淳朴天性失去的越多,欲望越大,社会就越发的动乱,从而形成一种恶性循环。所以老子主张回到不要文化、结绳而治的时代。既然反对知识(老子并非绝对地反对所有的世俗知识),自然反对知识教育。以上两条反教育的原因,实际上涉及德、智两个方面。无论从德的方面,还是从智的方面,老子认为都无须教育。

正是因为老子的教育思想与一般人的看法有一定的距离,不适合“天下熙熙,皆为利来”这一客观社会的需要,所以老子不可避免地无法成为教育史上的最成功者。

综合上述二位观点论述:孔子在中国教育历史上的贡献对后人的影响是不可磨灭的。而老子是因为老子的教育思想与一般人的看法有一定要距离,后人都不怎么理解反教育的看法。所以,必须根据各人不同的性格、爱好等特点因材施教,才能发挥教育的最大作用。




因为中国现状是社会主义时期的教育,还不是共产主义社会的教育。

如果达到道家思想的教育,那世界是不存在统治与被统治,压迫与被压迫的。也没有尊卑贵溅,贫富穷苦三六九等的社会分配制度的儒家思想教育制度。现在,人们还没有真正理解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真正含义。因为在道家的思想里的“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是指人为了人类自己的生存法则。即,必须遵循人道的自然法则,而不是猪道、牛道、狼道、狗道……的自然法则。如果人类违背人类自己的道的境界自然法则,世界将不复存在。这才是“人不为己,天诛地灭”道家思想的真谛。

道家教育是纯洁的共产主义教育,容不得违背客观规律的教育。它都是顺其自然的社会规律法则。也就说现在世界上只有中国在坚持真理,遵循追求客观规律法则在治国。但,只是追求,遵循而已。

现在并没达到和并不是共产主义社会,并没有达到家思想的教育思想理念的高度,更不是道家的纯淨纯粹的最高境界的教育。

现在世界上也仅中国是社会主义教育阶段,其他国家主张烧杀抢掠仅仅与儒家教育刚刚贴边,更谈不上最高境界的道道家思想教育。因此中国的教育大多提及孔子

,却很少提倡老子。

因为现在社会主义时期的教育并不是最高境界的道家思想教育,而是儒家思想中后期的思想教育,即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时期的过渡阶段的教育阶段(仅指中国,目前美国的资本主义社会教育制度距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时期的教育遥不可及)。

所以,现在中国的教育还停留在孔子的儒家思想中晚期教育阶段,还提不到道家思想教育的高度。因此,中国的教育界大多提及孔子却很少提倡老子。

以上就是我对题主问题的回答,希望能对你有到帮助。谢谢你的提问。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0

标签:孔子   中国   道教   老子   儒家   因材施教   道德教育   思想教育   道家   中国教育   法则   作用   学术   思想   知识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