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多岁的我在独生女儿家养老,女婿很讨厌我,我该回自己家吗?

女儿做手术、怀孕坐月子,她伺候,外孙带到5岁,女婿天天给她甩脸。55岁,她回了自己家,3年后,发生一件事,她睡了都笑醒。


大表姐是我大姨的女儿,大姨初中毕业,一辈子务农,和大姨夫结婚后,生了2个女儿1个儿子,后来,大姨夫出轨,大姨离婚了,大女儿归她,小女儿和儿子归大姨夫。


那年,大表姐8岁。大姨夫家很穷,自然没有多余的房子分给她们母女,婆家也不允许她再和小女儿和儿子有来往,大姨就带着大女儿回了娘家。


可是,娘家也不富裕,没有多余的房子给她们住。在那个年代,离婚不多见,娘俩住在娘家,时间长了,村里人都对外公外婆指指点点。



外公一向要面子,就催大姨赶紧找户人家嫁了,别赖在家里,害得他抬不起头。


或许是遗传了外公要强的性格,大姨听到这话,没说一句话,转身就收拾衣物,带大表姐走了。


从那以后,我们差不多有7年时间,没有大姨的任何消息。


有一年,有个村民说,看见大姨在城里一家饭店刷碗。我妈妈赶紧坐车去找,可是没找到大姨。


后来,大姨回村了,找我妈借钱。因为大表姐中考发挥失常,没考上中专,考上了高中,前一年,她刚在城里置办了一间平房,没钱给女儿交学费了。她不想让女儿也像她一样的命运,砸锅卖铁都要供大表姐读书,如果借不到钱,就回去卖了那间平房。


当时,我家也不富裕,但是大表姐就是大姨的命根儿,留在前夫家的那两个孩子压根儿不认她,也不认外婆家的人。


我妈二话不说,去找我姑姑和几个叔叔,借了300元给大姨。


大姨拿着300元,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儿,她是不会轻易让眼泪掉下来的,她本来做了最坏的打算,要卖了那间平房。现在,不用卖房了,打工半年,就能还上了。



90年,大表姐如愿考上了大学。亲戚们都说,大姨总算是苦尽甘来,后半生可以享福了。


大表姐毕业后,留在了省城高校当老师。很快,就结婚成家了。


可是,命运却没有给大表姐开绿灯。结婚3年,她一直不怀孕。去医院检查,医生说她得了子宫肌瘤。大表姐才恍然大悟,她经常一个月两次例假,就是这个病闹得,她一直以为是工作累的。


那时候,医学不像现在这么发达,子宫肌瘤做手术也是很危险的。


大姨不放心,就到了省城陪大表姐做手术。手术倒是挺顺利,但是换到大表姐这个从小吃咸菜长大的姑娘身上,就是要了半条命。


或许是从小营养不良,体质不好,大表姐在床上躺了一个月才能自己上厕所。


为了让大表姐尽快恢复健康,生孩子,大姨伺候了女儿3个月。看到女儿能下地,能吃饭,能提得起10斤的箱子,大姨就回老家了。因为女婿是城市的,吃不惯她做的饭,大姨一向是有自尊的人,她不想看见别人嫌弃她。


第二年,大表姐如愿怀孕了,大姨很高兴。


大姨是过来人,她知道孩子对一个家庭的重要性,为了让大表姐顺顺利利生下这个孩子,大姨又到了女儿家,一日三餐伺候女儿。


一晃到了大表姐的预产期,生了3天3夜,大表姐生了一个儿子。


大表姐的公婆高兴坏了,虽然他们是城市人,但他们自己只有一个儿子,自然是希望要一个孙子传宗接代的。


按理说,生了孙子,应该婆婆伺候月子,但大表姐不想让婆婆来,一是家里房子不大,婆婆来了没地方住,另外,她也担心和城市婆婆住到一起矛盾多,所以,大表姐就拼命挽留大姨,让大姨留在家里。


大姨做惯了苦力活,伺候产妇,带外孙,对她来说,一点都不算苦。



为了给女儿省钱,大姨每天早上5点多就去批发市场买便宜菜,忙活一天,晚上还要每隔2个小时起来一次,给外孙换尿片。


有时候,大姨还会抽空到小区垃圾桶,捡点废纸箱卖钱。用大姨的话说,一会不干活,浑身难受,废纸箱卖了就是钱,为什么不捡呢?如果在农村,想捡废纸箱都捡不到的。城里人既然看不上扔了,她就捡回家卖了。


可是,有一天下午,大姨又去捡废纸箱,被女婿撞见了,那天,正好女婿下班回家早,女婿回家就板起了脸,找大表姐谈话,意思是被邻居看见,太丢人了。


这话从何说起?因为大表姐的丈夫名校毕业,当时在一个金融部门做领导,收入不错的。大表姐和他结婚的时候,婆婆本来就看不上农村人的,大姨也不喜欢这门亲事,但是大表姐喜欢这个男的,大姨就勉强同意了。


为了缓和丈夫和母亲的矛盾,大表姐就劝大姨不要捡废品了,还承诺每个月会给大姨养老钱。


但是,大姨是个要强的人,她才54岁,有手有脚,她可以自己赚养老钱,她不会让女婿觉得自己占了女儿的便宜。


大姨就趁女婿上班,或者睡觉的时间,偷偷地捡。大姨说,那时候,她每天早上4点多就起床捡,晚上9点左右睡觉前会再捡一些,有时候,别人碰上她,会送给她一些,她每个月可以卖大几百。如果她在老家饭店打工,一个月不休息,也就几百块。


那时候,大表姐一个月的工资也就2000多。


就这样,大姨住在女儿家,伺候女儿一家,搞家务,带外孙,还赚了点钱。但赚的这些钱,她也没放进自己存折,她都给外孙买小玩具了。因为大姨觉得女儿一向孝顺,不会不给她养老的。她攒点钱,早晚还是会给女儿外孙花了。


后来,外孙上幼儿园了,大姨不想在省城了,她不喜欢女婿,也不想让女婿瞧不起,更不想女儿左右为难。可每次,她说想回老家,女儿就说孩子没人接送,妈妈回老家一个人住,她也不放心。


就这样,大姨就留在了女儿家。但是,外孙上学后,她也没闲着,邻居给她介绍了一家钟点工,给一个80岁的老奶奶做一顿中午饭,顺便收拾一下屋子,2小时20元。


免费吃一顿饭,有个说心里话的老人,还能挣钱,这样的事情,大姨自然愿意。她就去了。



一个夏天的下午,她睡了一觉,突然腿疼得站不起来了。大姨一向要强,她强忍着,没给女儿打电话,她觉得可能是抽筋了,缓一会就好了。


那天下午,她一瘸一拐地接了外孙回家。强忍着痛,给女儿做好晚饭,贴了几片膏药,疼痛有所减轻,但第二天,却疼得下不了地了。


大表姐带她去医院检查,医生说她膝盖过度磨损,已经发炎坏了,要么保守治疗,疼了就吃药,要么换膝盖。


这个消息对大姨来说,无异于五雷轰顶,因为她这辈子就是靠着这双腿,靠着不服输,买了一间房,把女儿供出来的。如今,那间房子拆迁,她换了一套60平米的楼房,也算是苦尽甘来,却不能动了。


大表姐一向孝顺,她自然会管妈妈的,但是她自己做过手术,知道做手术也解决不了大问题。她是主张给妈妈保守治疗的。迫不得已的时候,再做手术。


妈妈腿坏了,大表姐自然不愿意让妈妈一个人回老家。她就让妈妈留在省城养老,请一个钟点工帮忙买菜做家务。


她把这个事情和丈夫说了,大表姐夫一句话也没说。大表姐不知道他想什么,她也不想知道,毕竟妈妈花钱花的是她的钱,又没花婆家的钱。


后来,婆婆不知道怎么知道了这件事,每天,女婿下班回家,婆婆都会准时打电话问“你丈母娘的腿怎么样了”,好像就和母子俩故意演戏似的。挂了电话,女婿都是板着脸,好像谁欠了谁的。


有几次,女婿回家冲着大表姐怒吼,嫌弃大表姐做的饭不好吃,嫌弃大表姐给他买的衣服品相不好。


还有几次吃饭,女婿吃几口就摔了筷子走了,点外卖回家吃。大姨觉得,女婿这一切都是冲她来的,虽然没和丈母娘摊牌,没吵架,但是当着丈母娘的面,这么摔女儿的人不多。


而每次被丈夫这么摔,大表姐也是一顿痛哭。她后悔,结婚前,没有听妈妈的话,可是,一切都晚了。离婚了,儿子怎么办?


大姨一向要强,她不想让自己成为女儿的累赘,外孙5岁,她就回老家了。回老家后,她平时腿疼,就贴点膏药,扎针灸,不疼的时候,就到饭店洗碗,一个月能挣1000多。她养老保险还差10年才能交齐,她想再攒点钱,把养老保险交齐了。



没想到,命运又和她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外孙8岁,女婿违法入狱了,被判了5年。


大姨不吃不喝,哭了两天。她自己受苦受气不要紧,好不容易供女儿读书,有了一份稳定工作,在城里安了家,她伺候女儿一家,被女婿嫌弃也不要紧,只要女儿好,她余生就可以过得安心,不料,她回家3年,女儿却摊上了这种事。


大表姐告诉她,其实没做多么出格的,只是这个男人爱出风头,被别人甩锅了。


这么一说,大姨心里顿时轻快了好多,那个女婿好歹不是干坏事伤人的。第三天,大姨又坐了一天火车到了女儿家帮忙。


女婿不在,娘俩久违了的亲近。大表姐告诉她,打算离婚了,因为那个男人一向高高在上,看不上她的妈妈也就罢了,从来不告诉她工作的事情,她都不知道他究竟招惹了什么事,事情的前因后果都是那个男人的同事告诉她的。


大姨想到她离婚那年,女儿才8岁。现在外孙8岁,女儿又要走这条路了。


她自然是一百个不同意,一个单身女人抚养一个孩子长大,要承受多少苦。虽然大表姐有稳定工作,但也没富到随随便便花钱的程度,再说,孩子也会承受没有父亲的压力。


可在倔强要强这一点上,她的女儿继承了她。任凭她怎么劝说,大表姐执意要离婚。


就这样,大表姐带着儿子和大姨搬到了学校分的宿舍,宿舍不大,50多平米两间房,但是对大姨和大表姐来说,这样的房子根本不算苦。


离开了那个家,经济上不富裕,但除了孩子上学,吃喝都没什么大的花销,工资足够用了,大表姐脸上的笑多了,大姨也觉得生活轻松了许多。她依然在大学捡废纸箱和矿泉水瓶,自己攒钱,接济外孙。


而也就是这三年,大表姐的人生仿佛开了挂。她找到了开启财富大门的钥匙,买房,供儿子出国读书,给大姨买齐了养老保险,她也早已实现财务自由,只等到时间退休了。


每次过年聚会,说起过往,大表姐说一切都是命运的安排,母亲下苦力供她念书,她却找了一个看不起母亲的婆家。


老天都看不下去了,她觉得这一切都是命运的安排。


前夫出事后,同事很同情她,教她一起炒股,炒房。起初,看着股票被套,她压力很大,彻夜失眠,睡不着,但是为了给母亲和儿子更好的生活,她没有退路,只能在别人睡觉的时候,苦学钻研,炒房赚了就卖,卖了再买,炒股也慢慢悟道了。她自己也没想到,闯过去了就是一片宽阔地。


大表姐经常教育我们,感情一定要多听听妈妈的意见,不要贪慕虚荣,结婚是两个家庭的事,不是两个人的事。生而为人,一定要善待养你的人,也要把你养的人培养成才,只要信念坚定,就有办法实现梦想。



写在最后:


现在,人们的寿命普遍增长了,50多岁确实不算老,很年轻。如果身体还能动,就不应该在家等着养老。因为在家呆着不做事,真的无聊,不利于心里健康,心里不快乐,身体也会接受不快乐的信号,身体也会出问题。出门赚钱,赚多赚少,有个奔头。


大姨承担了女儿家里所有的家务,女婿不给工资,还嫌弃大姨捡废品卖钱,这个女婿真的不算好。靠自己的双手勤奋赚钱,永远都值得尊敬。一个农村妇女,一个人把女儿培养成才,是对社会的贡献,这样的老人更应该尊重。


每个人都应该善待自己的母亲,大姨把女儿养大,女儿感恩在心,女婿看不上岳母,自然也不会尊重妻子,这样的婚姻迟早会出问题。


婚姻大事要听听父母的意见,婚姻是两个家族的事情,不是两个人的事情,尊重对方的老人才是婚姻长久的前提,否则,总会有一件事成为压垮婚姻的最后一颗稻草。




你50多岁就要女儿、女婿给你养老,门都没有,你趁早赶紧回家找点事情干吧!一旦把你的女儿、女婿惹翻了,到你真正需要他们为你养老的时候,女儿、女婿不买你的账,难道你会抓石头打天吗?

你也不对着镜子看看自己,才50多岁就真的老得动不了了吗?我也弄不清楚你居住的是农村或城市,倘若你住的是农村,那就打开双眼瞅一瞅,农村七、八十岁的老人,每天还在园子里薅刨。回到家中,老人还围着养牲畜的地方转悠。

如果你住在城里,50多岁的大部分人没有退休,仍然坚守在工作岗位上。即便提前退休了的,也还在找其它的事情干。就且算一样事情都不做的人,50多岁的这个时段,他们也不会成天与女儿、女婿在一起居住,而是待在家里享受自己的老年生活。

一句话,50多岁的人还没有到养老的时候,你不要倚老卖老的赖在女婿家不走。既然你是独生女家庭,为了减轻女儿、女婿的负担,这个时候你更应该去积累财富。你才是50多岁的人,就成天守着女儿、女婿为你养老,作为老人,你能忍心看着女儿、女婿背负生活的压力吗?你就不能搭把手去减轻年轻人的负担吗?

你现在赚不了大钱,可以去挣小钱呀!在农村,你可以种地、养牲口呀!在城市,你可以进小区当门卫呀!你怕丢你的脸,就戴着面具去捡废品呀!我看有些领退休金的老人,每天捡上50斤纸壳,就可以挣得50块钱呀!

人为了生活,只要不违法,什么事都可以去做。你认为50多岁的人找事情干怕丢面子,那你的面子究竟有多大?你的面子能值几个钱?如果你是个要面子的人,才50多岁会赖在女婿家里不走吗?

虽然女儿、女婿有责任为你养老,但还不是时候。因为你50多岁还可以吃得做得、还可以去挣点小钱。更何况你今后的养老问题,也不能把全部责任推给女儿和女婿。作为一个明事理的老人,此时更应该拼命挣钱,为自己的养老奠定基础。

因此,你只有积攒了一定的财富,到你真正需要养老的时候,女儿、女婿才不会讨厌你。




50岁到70岁,孙姨已经在女儿家生活了20年;可在70岁这年,女婿却把孙姨赶回了老家;不过,这一切都是孙姨自己作出来的。


孙姨是我的邻居,性格开朗,爱说爱笑。她经常和我们说自己的女儿有多孝顺!孙姨的衣服,首饰都是女儿买的;我印象中的孙姨,每天开开心心,好像也不做什么家务。当别的老太太们都在看孙子,接孙女上学放学,忙得不可开交时,孙姨就和她的同伴们打打 牌,喝喝茶,日子过得好不自在。

日子过得舒心,所以近70岁的孙姨看起来要比同龄人年轻很多;不知道的还以为六十出头。孙姨也不无骄傲地说:我在女儿家,不用面对婆媳矛盾,家里所有的事也是女儿说了算,就是女婿有点意见,他也不敢多说什么。

有的人劝孙姨:你在女儿家养老,没事多帮女儿女婿干点家务,免得被女婿嫌弃。

孙姨不以为然地说:他敢嫌弃啥?我辛苦养大的女儿,在女儿家养老怎么了?反正我二十多年就是这么过来的。


好多人都羡慕孙姨的生活。可是最近孙姨却碰到了烦恼,这个烦恼直接导致了孙姨以后的生活质量。

事情是这样的,孙姨的女婿张大哥今年四十多岁,因为大环境的原因,张大哥失业了。而孙姨的女儿王姐,本来是做小餐桌的,小餐桌就是做学生餐,也是因为各种原因,小餐桌也做不下去了。孙姨女儿女婿都没了收入,再加上外孙也大了,带女朋友回来家里也没地方住。

没有了收入,再加上空间的拥挤,还有日积月累的矛盾,女婿就想让孙姨出去租房住。孙姨这个人吧,平时爱叨叨,女婿张大哥失业这段时间;孙姨看女婿是横竖不顺眼,整天叨叨张大哥:一个大男人,不出去工作,整天在家白吃白喝。

没有工作的女婿本来心里就烦,再加上丈母娘天天在旁边唠叨。矛盾一触即发,女婿张大哥直接对孙姨挑明了:妈,我们已经养了你20年了,你每个月的退休金自己拿着,我们也不花的,现在你的积蓄也不少了,出去租个房子住吧!


女婿这样说也算客气,可在孙姨眼里却特别刺耳。“什么?要赶我走?这个家是我女儿的,她让我走我就走”;孙姨觉得女婿没有资格赶她,也料定自己的女儿不会赶她走。

孙姨的女儿很孝顺,当然不肯让孙姨走。

为此,夫妻之间经常吵架。女儿王姐对孙姨说:妈,你就安心地住着,他要是再赶你走,我就和你一块走。

有了女儿这句话,孙姨更加踏实了,素日里时不时地讽刺女婿几句。最后,女婿忍无可忍,自己搬回他妈家住去了;外孙子见自己的老爸搬回了奶奶家,也对孙姨有了意见,怪姥姥不该这样,在我家生活了二十年,却一点也不尊重爸爸。

外孙子也想让姥姥搬出去住,否则,他也不回家了。

面对儿子和老公,孙姨的女儿王姐左右为难。如果老妈不走,老公和儿子就都不回家了,如果让妈走,自己的爸爸已经不在了,她一个老人又能去哪里。

孙姨见女儿为难成这样,于心不忍,自己偷偷地回老家了。

孙姨一走,矛盾都解决,老公和儿子也都回来了,按理说,这下一家三口可以好好地过日子。

可是王姐却开心不起来,她非常担心自己的妈妈,那是她最亲的人,70岁高龄却在老家一个人生活。王姐给孙姨一天打好几遍电话,一开始孙姨还在电话里哭,说自己觉得孤单,想女儿,想外孙。王姐心里也难受,就劝孙姨:等熬过这段时间,我就把你接回来。


有了女儿这句话,孙姨就开始每天盼着,盼着女儿快点接她回去。

时间大约过去了三个多月,孙姨在老家独自生活了这么久。慢慢地她的心态发生了变化,她开始习惯并喜欢这种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生活,也没有那么期待女儿来接她了。

有一次女儿打电话,兴冲冲地对孙姨说可以来接她了,她已经做通了老公和儿子的思想工作,他们也意识到老人独居有危险,同意让孙姨回去一起生活。

对于女儿,女婿,外孙的接纳,孙姨却拒绝了,她告诉女儿:暂时不想回去,等老了不能动了,再考虑回去一起生活;现在一个人生活地很好,每天和老邻居们喝喝茶,聊聊天,来了兴致了,大家还一起上山挖野菜,日子过得逍遥自在;再加上自己身体硬朗,照顾自己完全没问题,所以,她不想回去。

孙姨的变化让女儿欣慰,但也有点不放心,这么大岁数的老人,身边没人怎么行。


孙姨安慰女儿:放心吧!你小姨准备搬过来和我一起住,我们姐俩作个伴还互相有个照应,再说你那几个表哥表妹们,也能时常过来探望。

孙姨在70岁的年龄,突然改变了生活态度,过上了自己喜欢的生活。

题主的问题:50多岁的我在女儿家养老,女婿很讨厌我,我该回自己家吗?

我的回答就是:你才50多岁,在现在的年代,50多岁还属于中年人,如果身体健康,能照顾好自己,还是回自己家生活吧!既然女婿很讨厌你,那么你在这个家里生活的也不开心,还给女儿带来了困扰,不如回自己家生活。

可能暂时缺乏勇气,只要勇敢一点,努力地走出去,你会发现其实一切没有想象中那么难。50多岁,是人生中一个相对舒适的阶段,孩子成家立业,自己工作收入稳定,你的人生不该和孩子纠缠在一起,双方都需要空间和自由。

如果觉得孤单,就去找一份工作,不但能充实生活,还能养活自己。等你一切都独立了,女婿就没有理由再讨厌你了,他讨厌你的原因,无非就是你占据了他的资源,既然讨厌你,那就躲他远一点,不看他的脸色。


你养我小,我养你老!年轻人应该在更大程度上的,去尊重和接纳老人;虽然现在崇尚独立,自由,年轻人需要空间。但是孝顺,赡养父母也是该自己承担起的责任和义务,生养之恩不能忘,不嫌弃,尊重,孝顺老人才是最好的教养。(文图无关,部分图片选自网络,侵删)




楼下的李姐和女婿吵架了,女婿说她刚50多岁,还能工作,不该在他家养老。李姐说女婿忘恩负义。后来,李姐做出让步。退一步,没想到竟然是海阔天空。


有一断时间,楼下的李姐和她的女儿女婿经常吵架,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李姐家住的是两室一厅,86平米。入秋以后,东北人开始储存秋菜,先是腌蒜,晒干菜,后来是买秋菜:白菜,萝卜,大头菜。


李姐家的房子,不是她一个人住,而是女儿小玉一家都住在这里。小外孙已经4岁了。现在是一家四口住在两室一厅,本来就不宽绰,李姐又往家里买各种秋菜,房间里挤得没有落脚的地方。


女婿觉得家里太乱,太挤,就让妻子小玉跟李姐说说。小玉跟李姐一说,李姐就生气了,她认为是女婿嫌弃她了,找茬和她吵架。


李姐生气地对小玉说:“咱们两家在一起住这么多年了,以前你们怎么没烦我呢,现在看我老了,就嫌弃我了。”吓得小玉再也没敢说什么。



李姐这天一早,冒着凛冽的寒风,去了早市,看到土豆便宜,赶紧买了一袋子土豆。她舍不得打车,用自行车驮着土豆往家走,半路上,土豆从车上掉了下去。正好遇到女儿小玉也来买菜,李姐正希望女儿帮她抬一下土豆,没想到,女儿径直走了。


李姐又冷又累,早晨还没吃饭,她心里就越想越气。回到家,她把土豆倒在楼前的空地上,开始挑土豆,这时候女儿小玉也回来了。小玉跟李姐一起挑土豆。


李姐就开始训斥小玉,说小玉一点也不心疼她,看到她一个人驮着一袋子的土豆,不去帮她。李姐越说越多,还翻起很多老账,说女儿不知道心疼她。


女儿小玉也生气地对李姐说:“妈,我们也没有让你去买土豆。再说我看见你用自行车驮着土豆,以为你能拿得动呢。你既然拿不动,还买那么多干什么?”


李姐更生气了,说:“我买这么多干什么?不都是喂你们吃吗?我一个人能吃多少?”小玉说:“买这么多的土豆,冬天房间里热,都放烂了。现在,冬天超市里什么蔬菜都有,我们现吃现买不更好吗?”


李姐一听女儿的话,更生气了,说:“你就知道现吃现买,冬天超市里的蔬菜多贵呀,你一个月挣多少钱呢?就知道花钱,太浪费了!我好心好意地帮你们买蔬菜,不用你们花钱,你们还不领情——”


李姐越说越气,抬起脚,把脚边的一个土豆用力踢走。没想到,这时候女婿下班回来,并且顺路把上幼儿园的儿子接回来,父子两人走到家门口,正听到李姐训斥小玉的这些话,女婿心里就很不满。


还有,李姐踢走的土豆,正打在女婿的腿上。女婿就翻脸了,和李姐直接吵起来。女婿说:“妈,你总是当着孩子的面训斥小玉和我,这样时间长了,孩子该不尊重我们做父母的。”


李姐说:“你们做父母的够格吗?你们做得不好,给孩子树立了坏的榜样,我还不行说你们两句吗?”


因为一袋子土豆,李姐和女婿吵了半天,把四岁的外孙子都吓哭了。在小玉的劝说下,李姐和女婿才不再争吵。但双方的矛盾却并没有解决。



李姐这些年独自带女儿小玉长大,养成了她有些强势的性格,她经常强制女儿听她的话,女儿如果做得不对,她就认为女儿不孝顺她,要气死她。她就会训斥女儿。


李姐年轻的时候守寡,她一直没结婚。媒婆给李姐介绍了几个对象,但李姐都没有同意。因为媒婆给李姐介绍的对象,不是男人家里的日子很穷,就是男人带着一个孩子,李姐担心自己带着小玉嫁过去,小玉会被丈夫的孩子们欺负。


后来,媒婆给李姐介绍一个张木匠,张木匠结婚两年,妻子生病去世,他没有孩子。张木匠因为会做木工,家里生活不错。李姐就动心了。


那时候,小玉已经10岁,上小学三年级。放学的路上,有个同学就对小玉说:“我看见你妈和张木匠在饭店门口手拉手了。你妈将来嫁给张木匠,就不要你了。”


小玉又羞又气,跑回家,抱着李姐的腰,把头埋在李姐的怀里,哽咽着说:“妈,你别嫁给张木匠好不好,我长大了去工作,我养你。”


女儿的话,让李姐心酸,也让李姐变得坚强,她知道自己身上的重担,她要肩负起照顾女儿的责任,和张木匠的婚事,女儿既然不同意,那就算了吧,伴侣重要,但女儿在李姐的心里更重要。


以后,媒婆就再也不给李姐做媒了。连张木匠那么好的条件,李姐都没同意,别的男人,没有张木匠的条件好呢,李姐就更瞧不上了。


李姐这些年,一个人工作,又养家,又带女儿。女儿小玉高中毕业没有考上大学,就在附近的工厂里打工。后来认识了一个工友,两人相识相恋。



小玉和工友谈恋爱不久,就把对象领回家,让李姐看看。李姐觉得小伙子人长得端正,性格也温和,虽然家里穷困,买不起婚房,但是女儿也不是金枝玉叶,女儿结婚之后,就还是跟自己一起住吧。


小玉结婚,就是在李姐的家里。那时候,李姐家是一个两间的平房,不到40平米。东屋一个小卧室,西屋一个小卧室,中间是条窄窄的走廊,两家生活在一起,也能互相照应。


李姐以前是给女儿小玉一个人做饭,现在,她给小玉两口子做饭,她也没觉得累。女婿下班就开始干活,在外面扫院子,家里那时还养了两头猪,都是女婿去江湾地里摘野菜喂猪。


小玉结婚第二年的夏天,下暴雨,李姐的房子塌了一块,幸亏大家都在上班,没砸到人。女婿就请假雇来一些人,把李姐的房子修好了,还在旁边多接出两米的距离。修房和盖房的钱,都是女婿出的。


女儿婚后,生下一个男孩。李姐就不去工作,在家帮着女儿带孩子,并且收拾房间,洗衣做饭。孩子病了,她也不用女儿女婿请假帮忙,她就自己带着孩子去医院看病。


又一年,房子拆迁盖楼,女婿添加了一些钱,李姐就要了一个两室一厅。楼房到手,装修费和装修材料,也都是女婿出的钱。


李姐和女儿女婿生活在一起,总会有矛盾。时间长了,矛盾就越来越多。李姐一旦和女儿吵架,就撵女儿女婿搬家,不让他们在她的房子里住了。


一开始,女婿忍气吞声,不跟李姐争执,但李姐最近几年,也是更年期吧,脾气越来越大,动不动就训斥女儿,也不管是不是当着外孙的面。甚至,她连女婿也训斥。


女婿忍无可忍,就跟妻子小玉说:“凭什么一吵架,你妈就撵我们搬家啊?这房子我花的钱,比你妈花的钱还多,当年是平房的时候,我修房和接出那两米的房子,花了很多钱吧?”小玉听了,直点头。


女婿接着说:“后来搬到楼上,要是按照你妈当年的平房面积算,顶多能给个40平米的一室一厅。是我后来接出的那部分平房,也算面积了,我们又添加了很多钱,才住上现在86平的两室一厅。所有装修都是我出的,你妈凭什么撵我们搬家?这个楼房算起来,我出的钱,比你妈出的钱多很多,要搬家,也应该是你妈搬走。”


女婿在隔壁跟小玉说的话,李姐都听到了,她气得推门出去,跟女婿吵架。



李姐说:“这些年,我给你们看孩子,就算是个保姆吧,一年要给我多少工资?我以前攒的积蓄,虽然装修的时候,我没有把钱拿出来,但跟你们在一起过日子,买菜买米,我什么时候跟你们提过钱,不都是我花的妈?连你们的孩子去医院打针吃药,都是我花的钱,你跟我算账,我也跟你算账,你算算吧,你应该给我多少钱?”


家庭重在和睦,家和万事兴。一旦吵起来,互相算账,你付出少,我付出多,感情就越算越薄。后来,李姐和女婿就经常吵架。双方都撵对方搬家,两人又都不肯让步。


再后来,女婿一气之下,搬回他父母家住了,要跟小玉离婚。小玉那一阵子瘦了很多,李姐的外孙子也一天到晚要找爸爸。李姐这才觉得事情严重了,到了不得不解决的地步。


女儿有一天晚上,对李姐说:“妈,不如你出去租房住,要不然,我们一家三口租房住,就要租大面积的楼房,房租会很贵的。你出去租个一室一厅,房租我来出。”


李姐当时就火了,训斥女儿,说:“这是你爸留给我的房子,你凭什么撵我走?这些年,我供你吃,供你喝,供你念书。为了你,我连张木匠都没嫁。你结婚后,我又伺候你们一家老少,我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到头来你却撵我走?”


李姐气哭了。女儿只好说:“妈,你要是不同意,也没关系,那你就自己住吧,我和孩子他爸搬出去住。但是,我们这些年在房子上付出的钱,你给我们吧,不用全给我们,给我们一半就行,我们出去也得有房子住啊。”


李姐气哼哼地说:“要钱没有,要命一条!”女儿也哭了,她说:“妈,两种选择,你总要选择一个。要不然,你就把我逼到绝路上了。”


李姐一夜没睡,想起前尘旧事,越想越伤心。但她也渐渐地认清了眼前的局面,要么自己搬走,要么女儿一家搬走。无论谁搬走,留下的一方,都应该给搬出去的一方租房子,或者买房子。


李姐自从外孙子出生,就没出去工作,手里的积蓄,也都填补家用了。她如果留在这栋楼房里,她没有钱给女儿女婿。那么,只有她自己搬出去了。



李姐越想越伤心,但还是下定决心搬出去住。第二天一早啊,她就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女儿,让女儿给她租房子。女儿抱着李姐哭了,说等李姐老了,孩子也长大出去念书了,她会接回李姐,给她养老的。


李姐已经不相信女儿的话了,就当这些年照顾女儿,是在尽义务。女儿在附近的楼上,给李姐租了一室一厅,38平米,每月再给李姐1000元养老。


搬家那天,女婿帮李姐搬家,把李姐用的东西都搬了过去,把老家具也都搬过去。李姐看着自己的那些老家具,百感交集,不禁想落泪。但她忍住了,没有当着女儿女婿的面前落泪。


一旦搬出来,一家人就是两家人了,从此,她决定再也不干涉女儿家的任何事。


李姐独居后,过了几天自由的单身生活,但她渐渐地觉得枯燥,没意思。她这年53岁,年轻的时候只顾养家,没有买社保,每月女儿给她房租,给她1000元养老,对于女儿来说,已经是很吃力了。


但是,李姐用女儿的1000元生活,也不怎么宽绰。李姐有一天去超市买菜,看到一个理货员竟然是她楼下的邻居大姐。这位邻居大姐比李姐还大好几岁,今年60岁了。


李姐吃惊地问:“大姐你都60岁了,还出来打工?儿女不孝顺呢?不给你钱花呀?”


邻居大姐笑了,说:“出来打工,自己赚钱自己花着舒服,再说儿女们现在压力也大,我就不用他们的钱。我还能自己打工呢。等动不了那天,再让儿女养老吧。”


李姐听了邻居大姐的话,陷入了沉思。后来她也想通了,看到超市里还在招聘理货员,她就去应聘,竟然被录用了。一个月2500块的工资,每天忙忙碌碌的,虽然累点,但是比她一个人在家枯燥的日子好多了。


李姐的女儿小玉,得知李姐去超市打工,她来看望李姐,担心李姐太累,还给李姐买了许多水果。


李姐搬出这段时间,也想通了,女儿有女儿的家庭,自己有自己的生活,分开住,挺好的。之前为女儿的付出,是她心甘情愿的。她打算多打工几年,多攒点养老钱,让自己的老年生活宽裕一些。



写在最后:


50多岁的女人,还不怎么老,可以出去打工,多为自己的晚年存一些钱,将来老了,生活会宽裕一些。


50多岁的女人,能帮儿女,就尽量帮儿女,能帮他们带孩子,就帮儿女带孩子。毕竟,那是你自己的儿女。你也不希望他们太操劳。


但是,把外孙孙子带大之后,就得体地退出儿女的生活吧。让小家庭恢复他们的原貌,让我们恢复我们的老年生活。功成身退,做完了我们父母做的事,就是归隐,这是得体的老年生活。


我是素老三,喜欢我的文章,请帮我点赞、评论。谢谢!




50多岁在女儿家养老,就是没有骨气的人,50多岁也不是养老的年龄,给自己留点尊严。70多岁养老还有情可原,如果50多岁身体有病,不能自理就另当别论。
50多岁还不算老,完全可以自力,为什么要到女儿家去养老,你有自己的家。有退休金更好,没有退休金可以打工,农村老人70多岁还在地里干活,靠谁也不如靠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6

标签:女婿   平房   女儿   大姨   外孙   木匠   表姐   小玉   土豆   家里   儿子   老人   房子   孩子   财经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