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为何能永久解决蒙古边患?

中国有三个朝代其领导人与欧美一样,真正名号都各种前缀,后缀。第一个是唐:大唐皇帝,天可汗。元朝:蒙古可汗,大元皇帝。清朝:大清皇帝,蒙古可汗,藏宗老佛爷。

这些前后缀称号,代表着其政权内部采用两套政治制度。因为文化,风俗等原因对其他群体采取妥协的制度。这三个朝代以外的秦汉魏晋宋明都属于帝国思想。区分自己人与外人。我不理你,你也别来招惹我,不然我就跟你打。制度上也是以汉人为尊。这其中以宋明最为特别,宋明两朝都是在政治上凡不是汉人不管官爵多高见到汉官一律避让,先行礼唱诺才到汉官回礼。其国内也一直在大力普及教育,让本土内的其他民族人员汉化,国内的官员对非本朝人员一直篾称蛮夷。

而唐,元,清三代不同。他们实际上是对不同地区的人进行区别对待。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风俗。承认他们的不同,给这些地方极大的自治权。例如唐朝除了指认几个官员到一些如今的内外蒙古,东北地区进行收税,以及军队管理外。下面的各个游牧,渔猎民族依然还是部落制。这些首领也是世袭的,唐朝还给他们划出一块土地让他们世代居住游牧,部族首领则兼任这些地方的官员。不对这些地方进行实际管理,以及移风易俗。元朝也是如此,黄河以北基本属于游牧地区,各个部族自治,黄河以南则由中央官员派遣官员进行管理。清朝自然也是把蒙古,西藏这些地方都划分给当地的部族首领,由他们自治。只要每年交税,上贡,不举旗造反就行。这种高度自治的地方,与别的朝代的大一统自然是不同的。

不是哪个地方不同,而是处处不同。风俗,习惯,文化,教育,军事,政治,科技等等每个方面都完全不同。再加上一些军事上的优势,以及拉拢,分裂的问题。使得这套模式可以维持运转。然而弊端就是,实际上下面的普通人对这个国家没有任何向心力。例如唐朝的安史之乱之所以动静大就是因为安禄山,史思明两个人本来就不是汉族,他们有自己的部族,同时又身居高位在别的部族里号召力自然强。所以安史之乱实际上是民族矛盾,唐朝也一样发现了这点,所以自安史之乱后没多久,唐朝皇帝自己就取消了兼任游牧民族的天可汗。元朝也是,元末就是由汉人推翻的,元朝内部也不说铁板一块,个个部族势力打着各自的算盘。这也是为何明朝北伐的时候喊的是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包括清朝从建立到灭亡下面喊着反清复明口号的起义一直不间断。清朝后期的蒙古,新疆地区不也还有一些部族受苏联挑拨搞个什么公投而分裂出去么?其中外蒙就是最大的一块。

如果采取同一个制度,对那些地方进行移风易俗,相同的文化引导,教育。那么起义军的口号就是什么:青天已死,黄天当立。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天子者兵强马壮者为之。奸臣当朝蒙蔽圣聪,起义军而清君侧等等。

一个起义口号是极具代表政治信息的。最起码就代表你这个起义行为以及建立的政权,制度的合法性来源。说了这么多,现在够清楚为什么清朝时期,蒙古人比较老实了?第一实力下降了,打不过清军,别说清军了,蒙古后期实际上也只是明朝的边患,明朝大臣对蒙古想法就是疥癣之疾。明军跟蒙古正面对战甚至还因为国力方面占据上风。更别说面对清朝了。清朝本身就与蒙古很多部族联姻,以联姻的部族来打压别的部族。那些联姻的部族敢不听话就不支持他们了,而被打压的不足不敢找清军打还不敢找你一个没有主人的狗打么?这是原因之一。

第二清朝给了如此好的待遇,名义上受封的大部族自己还有管辖其他部族的权力。高度的自治,上层人物的利益问题。蒙古的一些部族人脑子有病才要反抗?而大部族联合其余势力打压小众势力,想反抗的人也不需要清军出手就被蒙古人自己消灭了。

第三来自北方的威胁。沙俄的崛起,对蒙古地区的人也一样有战争冲突。从而导致这些部族需要依靠一个大国才能进行抵抗另一个大国。所以蒙古人能不老实么?

看别人回答的,总是以什么战争角度来说。全然说不到最核心的问题上。战争压服蒙古人?想太多了吧。明朝前期压着蒙古人打了差不多百年,怎么没打服?两汉更是压着周边所以其余民族打了四百年,怎么还是没打服他们?今天匈奴,明天羌乱,后天羯族的冒出来。说白了根本原因就是秦汉魏晋宋明这些朝代对异族人员的鄙夷态度,不妥协的行为。所以导致东方这里只能发生战争。因为这个是不同文化,风俗,习惯,资源的战争。与别的都没有关系!

唐,元,清试图用妥协性政治来拉拢,结果也看到了。不是爆发民族矛盾的安史之乱,就是你死我活的驱逐鞑虏恢复中华,要么就是另一个大国的挑拨离间就立马宣布独立,分裂!




清朝能控制蒙古,要先从明朝开始说起。

明朝初期,蒙古是这样的↓



当时的蒙古仍然是一个完整体,控制着整个草原。如果清朝碰到的是这样的蒙古,别说是控制了,连自保都很难。

不过好在明朝为了打击蒙古,在客观上替清朝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明朝驱逐元朝后,一开始想灭了蒙古,但发现不成功,于是就改变思路,仿效当年元朝打南宋的策略,既用军事手段打击,又以金钱攻势相拉拢,搞得蒙古内部离心离德,不断有人跳槽到明朝。

虽然明朝并没有打败蒙古,但经过明朝长时间的分化之后,蒙古各部落的小首领对大汗的领导能力不信任,纷纷自立门户。到了明末清初时,原本是一个整体的蒙古汗国就分裂成了三大块:漠南蒙古、漠西蒙古、喀尔喀蒙古


而这三大块本身也只是联盟性质,每一大块中还分为若干小部落联盟,每个部落联盟之下又还有若干个小部落。这些小部落相互之间没有从属关系,互不相干,打起仗来各顾各的,一点都不团结。

所以努尔哈赤兴起时,跟他同时代的蒙古部落看似人多势众,但只是一盘散沙,没有强有力的领导人。而正是这种形势,才给清朝后来逐步击破,最终控制整个蒙古创造了前提条件。

下面按征服顺序逐个的说,先说漠南蒙古。

内蒙古由于离清朝最近,所以跟清朝最早开战的就是居住在内蒙古的漠南蒙古联盟。当时漠南蒙古大致分了七八个小部落联盟,有一个名义上的首领叫林丹汗,他是成吉思汗的正根后裔,是所有蒙古人的首领。但是他这个身份没卵用,根本没人搭理他。林丹汗当时的地盘很小,只有察哈尔一隅之地。

面对这种日落西山的局面,不能忍的林丹汗发动了一系列统一蒙古的战争。结果他忙乎了大半天,一个部落都没有被他降服,而像科尔沁等部反倒还跑到了后金一边,与努尔哈赤结成了生死同盟,一起揍林丹汗。

截止到努尔哈赤病死之前,漠南蒙古基本都跟后金眉目传情,就差拥戴努尔哈赤取代林丹汗当蒙古大汗了。

努尔哈赤死后,皇太极继位。崇祯元年,皇太极征讨察哈尔,在后金军西征前,林丹汗得到消息,他知道自己打不赢,就提前率部逃到了内蒙古的河套,只留一小部分人守察哈尔。可这点人怎么可能抵得住后金军呢?

所以在当年九月,察哈尔就被皇太极带兵吞并了。林丹汗失去根据地,势力大大受挫。

被后金军揍了,无家可归,林丹汗就昏了头的打明朝的大同,想在明朝身上把自己损失的再找回来。结果大同没打下来,自己损兵折将不说,还得罪了明朝,为后来明朝对他见死不救埋下了伏笔。

崇祯五年,屡攻关宁防线不克的皇太极调转锋头,二征林丹汗。临行前,皇太极传令归顺后金的蒙古各部开会。这些归顺后金的小部落不敢不去,便凑了十万人,配合皇太极一起浩浩荡荡围剿林丹汗,打得林丹汗丢盔弃甲,狂奔三千里,逃到了青海。

当时,后金军倾巢出动,明朝是可以趁机偷袭后金老巢的。但是明朝方面由于愤恨林丹汗五年前打大同之举,便故意不救,这导致林丹汗最终病死在了青海。

林丹汗死后,后金军撤回。看到后金军走了,林丹汗的儿子额哲就偷偷率残部返回河套地区,想东山再起。

不久后这个消息被皇太极得知,他立刻派多尔衮、岳托、萨哈廉、豪格各领兵一万,以斩草除根之势,痛殴额哲。

最后额哲抵抗不住,便带着元朝的传国玉玺向后金军投降。延续了四百多年的蒙古帝国也正式宣告灭亡。

额哲投降后,带领漠南蒙古四的十九个封建主一同尊奉皇太极为“博格达彻辰汗”。皇太极成为蒙古大汗。(也就是说,漠南蒙古人堕落到给自己找了一个女真人当大汗)

皇太极成为蒙古大汗的第二年,将国号从金改为大清,建立了大清帝国。



清朝建立后,皇太极将漠南诸部分化,分设左右翼察哈尔八旗,封额哲为亲王,并将皇女马喀塔格格嫁给他。三藩之乱时,察哈尔部的首领布尔尼举兵反清,遭到清军镇压并屠杀。因而林丹汗的后裔现在就没有了。

不过,漠南蒙古人虽然打不赢满清,但是在嫁女人这方面很成功。清朝的前三任皇后都是科尔沁部落的郡主,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孝庄皇太后。



而当八旗子弟堕落之后,漠南蒙古的骑兵部队也成了满清统治中原的绝对中坚力量。比如第二次鸦片战争时,僧格林沁率领的部队就是科尔沁的蒙古骑兵。

再说喀尔喀蒙古。

喀尔喀人其实不是正根的蒙古人,他们的祖先是“札剌亦儿部”,早年为了争夺牧场跟蒙古人多有矛盾。后来札剌亦儿人被成吉思汗七世祖海都打败,成为蒙古部的世仆。

蒙古人征战四方,离开草原后,这些人就霸占了草原,成为漠北草原的新主人。

明朝末年,喀尔喀蒙古分化,一部分留在了草原,一部分则南下,被称为“内喀尔喀”。

皇太极征服漠南蒙古时,“内喀尔喀”东部诸集团也臣服于清朝。而在草原上的喀尔喀人则只是接受了册封,没有正式归顺清朝

后来准噶尔汗国兴起,噶尔丹率三万精兵突袭喀尔喀,把喀尔喀打的大败,这部分蒙古人顶不住,便开会决定举旗投清,寻求清朝出兵保护。(《康熙王朝》里面的宝日龙梅就是喀尔喀人)



康熙皇帝听说喀尔喀蒙古归顺,很高兴,他出兵十万,逼走噶尔丹,然后与内外蒙古各部首领齐集于多伦诺尔举行会盟。在会盟期间,康熙宣布保留喀尔喀各部首领汗号,在喀尔喀地区实行札萨克制。于是外蒙古便成为清朝的一部分,正式并入清朝版图。

PS:札萨克制是一种官制,用蒙古人的话说就是执政官的意思。清代将蒙古族住区分设为若干旗,每旗旗长称为札萨克,由蒙古的亲王郡王、贝勒、贝子、公、台吉等贵族充任,管理一旗的军事、行政和司法。受朝廷的理藩院和地方将军、都统的监督。

喀尔喀蒙古并入清朝后,外蒙古北部还有很多鞑靼人,这些鞑靼人没有归顺清朝。后来沙俄东扩,雍正皇帝便与沙俄的女沙皇叶卡捷琳娜一世签了两份条约——《布连斯奇条约》《恰克图条约》。共同瓜分了外蒙古以北地区。

注意了,这两份条约清朝做了巨大让步,放弃了很多土地。但条约本身是平等的。因为在雍正的眼里,这不是割地,而是清朝和沙俄共同瓜分不归顺的蒙古部落的条约



接连征服、吞并漠南和喀尔喀蒙古后,最后就只剩下漠西蒙古了。

漠西蒙古主要有两群人,一群是成吉思汗当年册封在西域,并在西域建立察合台汗国的蒙古人,这群蒙古人后来被突厥化了;二是明朝末年从漠北草原西迁的瓦剌人,当时这股西迁的蒙古人又分成了五大部群,史书上称为“厄鲁特蒙古五大部”。

这五大部中,名气最大的是准噶尔部和土尔扈特部。不过这两部名气虽然最大,但起初实力最强的不是这两部,而是和硕特部。并且和硕特部首领是成吉思汗弟弟的后裔,因而和硕特部凭借实力和血统的优势,就担任了漠西蒙古的老大。

皇太极暴揍林丹汗的时候,漠西蒙古受到了喀尔喀蒙古和沙俄的两面夹击,和硕特部首领固始汗为了寻求清朝的支持,就采用了远交近攻的计策。在皇太极荣登蒙古大汗的时候,也遣使向皇太极归顺。于是清朝建立伊始,漠西蒙古在名义上也归顺了清朝。

之后,和硕特部向青藏高原发展,并在西藏建立政权。而它原先的地盘就留给了准噶尔汗国继承。

准噶尔吞并和硕特故地后,实力大涨,汗位传到噶尔丹时,疆域面积达到了大约四百万平方公里。

噶尔丹是个很有雄才大略的人,他认识到准噶尔地盘虽大,但扩展空间有限(受到清朝和沙俄的两面夹击)。如果居安不思危,日后必然完蛋。于是噶尔丹就以成吉思汗当年创立的伟业为目标,挑起了统一蒙古诸部的战争。

按他的设想,先打服喀尔喀蒙古,然后招揽漠南蒙古。待统一蒙古后,再灭掉清朝。就像当年成吉思汗消灭金国一样。

然而,噶尔丹运气很糟糕。他率三万精兵刚离开准噶尔,他的侄子策妄阿拉布坦就在后方就篡位了,断了他的退路,导致他失去后援,只能靠自己带去东征的几万人跟整个大清帝国血战。

后来,噶尔丹战死。其实这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如此悬殊的实力差距,他要是不输才不正常。



噶尔丹死后,策妄阿拉布坦在一段时间内与清朝保持了友好关系。

不过由于沙俄蚕食准噶尔地盘,北面压力越来越大,策妄阿拉布坦为了转移压力,便向南灭掉了和硕特汗国。(历史上的十四阿哥出征西藏,就是因为这件事)

前面说了,和硕特汗国当年臣服了清朝,准噶尔灭和硕特,一方面是在挑衅清朝,一方面也壮大了实力。所以从康熙末年开始,清朝和准噶尔就断断续续的打了几十年。

一直到1760年冬天,乾隆当皇帝的第二十五个年头,清朝才彻底灭掉准噶尔汗国。

准噶尔灭国后,其领土的西北部和北部,很多都被沙俄蚕食。这些领土属于现在的哈萨克斯坦和俄联邦的一部分。中部、南部和东部则并入清朝,成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总的来说,清朝对付蒙古部落的策略主要是三点。一是靠联姻和分封拉拢,漠南蒙古和喀尔喀就是靠此稳定的;二是武力征服,漠西蒙古就是这样被消灭的;三是持续性分化瓦解,不允许蒙古人拧成一股绳。整个清朝时期,草原上都没有一个统一的政权。




从周朝以来,北方游牧民族就以机动性强,骁勇好战著称,从秦汉开始骚扰内地,成为历代统治者头疼不已的心腹大患。为了防范游牧民族入侵,历代王朝甚至不惜消耗海量的资源来修建长城。在中国历史上,入侵与反入侵,几乎成了中国北方两千年来的主旋律。

在南宋以后,蒙古部落迅速崛起,很快南下入侵中原。先后灭掉了西夏、金国和南宋,建立了元朝。即使在元朝灭亡以后,退到草原的蒙古人依然是明朝的心腹大患,时常入侵中原,还一度俘虏过明英宗。几百年来,蒙古一直是盘旋在汉人政权上的一块云,久久不能消散


但当历史前进到了满清统治的时候,蒙古却好像突然变成了一个乖乖虎,服服帖帖被满清政府呼来喝去,跟随清军出征,再也没有敢掀起什么波澜。与之相对的,清朝也再也没修建过长城,对蒙古完全不设防。

那么,满清统治者对蒙古势力到底用了什么魔法,才能让桀骜不驯的蒙古人如此老实呢?

一、和蒙古斗狠、以毒攻毒。

满清统治者搞定蒙古势力,总的说来就是“两硬、一软、一分”。

两手硬就是,手段硬、以毒攻毒,还有一硬是洗脑硬、政治思想教育;一软是用和亲的办法把拉近彼此的距离,用温柔乡把桀骜的蒙古人彻底泡软;一分是分而治之。

蒙古人就像草原狼、攻击性强,野蛮好斗,跟日本人有点相像。跟日本人不能讲道德,他们什么都不服,只服强者,见到弱者,他比谁都凶残,见到强者,他们就死心塌地拜倒你脚下。美国人要不是在太平洋战争把他们打残,他们怎么可能对美国俯首帖耳像奴才一样?

古人所讲得“蛮夷,畏威而不怀德”,就是这个道理。

满清统治者出身蛮夷,也是天生的刀尖舔血的狠角色,比狠斗毒,蒙古人自叹不如。而且到了明末清初的蒙古人,虽然勇武,但不懂兵法,装备也不行,跟八旗兵较劲占不了便宜。

从努尔哈赤开始,后金就对蒙古人多次发动战争,全力收拾蒙古,每次都打得蒙古军丢盔卸甲、鬼哭狼嚎。对于出尔反尔、采取“敌退我进”策略的蒙古人,康熙和乾隆的政策就是三光,彻底从肉体上进行灭绝,“全行剿灭”,斩草除根。

满清几代皇帝对蒙古都心狠手辣,毫不手软,以乾隆出手最狠。1959年,乾隆平定准格尔叛乱的时候,下令“一人不留”,尽情杀戮,该部落没有留下一个活口。几十万准噶尔人瞬间灰飞烟灭,千里大草原被鲜血染红,看不到一线生机。

经过多次有组织有预谋的大屠杀,蒙古族人口急剧下降,其它民族的人口相对增加;此消彼长,蒙古人沦落为少数民族,一蹶不振,再也无力对中原的满清政府构成威胁。

二、联姻、泡软他们的斗志。

虽然满清从肉体上消灭了那些蒙古死硬部落,可是不可能把整个蒙古民族从地球上抹去;对那些不那么死硬的蒙古人,他们就采取拉拢的政策,束缚他们的手脚,瓦解他们的斗志,用联姻把他们变成自己人,用花花世界和女人,泡软他们的野性。

满清的联姻是实打实的,不像汉朝皇帝弄个宫女或者远房亲戚的女儿来冒充公主嫁过去。因为满清在没有入关的时候就有跟蒙古人接亲的习惯,再说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因此满清皇帝联姻都是把亲生女儿、准公主嫁过去,而皇帝老儿也亲自把那些蒙古美女娶过来,给以名分,以显示满蒙一家不是喊口号的。

清军入关后,满清公主嫁给蒙古王公,满清皇帝和王爷娶蒙古贵族女人成了家常便饭,满清不少皇后都是蒙古人,皇后顺治的亲娘孝庄文皇后就是蒙古人,乾坤的女儿古伦公主就嫁给了蒙古贵族——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辅国公色布腾巴勒珠尔。靠着和亲政策,蒙古贵族成为了清朝皇室的姻亲,被拉拢为爱新觉罗家族的“自己人”

联姻虽然有效,但只局限于对蒙古的上层统治者,对于大多数蒙古人,尤其是那些桀骜不驯、脑后长反骨,可能为患一方的好战分子,满清皇帝则采用了政治思想教育,进行驯化,把他们从“野生”变成圈养养。

三、磨灭斗志,思想驯服。

佛教早就传入蒙古,但影响有限,那些勇猛、斗狠的蒙古人没有工夫也不会去信佛。

但满清皇帝入关后,对蒙古人开始了大力推广喇嘛教的尝试,从康熙开始,把在蒙古推广弘扬喇嘛教当成了一项政治任务来抓。19世纪时,蒙古共有喇嘛庙一千两百八十多座,信佛人数占蒙古人口的七成以上,平均每户都有一个青年或少年男子出家,而出家的人是不能生育的。

这样一来,人口出生率下降的同时,蒙古人的民族性格也得到了彻底改变。这就像把一头野外的小虎关进笼子里圈养,长大了放出去的时候,已经成为小绵羊了。经过佛教佛经的熏陶,好战好斗的蒙古汉子,个个都成了温顺的佛教徒,即使给他们一把刀,也连一只鸡都不敢宰杀了。

四、分而治之。

清朝统治者在思想腐蚀的同时,还没有放松对蒙古各部的管控,对他们进行分割统治,以防他们进行串联。

满清把蒙古部落共被分为了二百多个盟和旗,这些盟旗只能在自己地盘活动,不能来往不能合并。满清统治者在各区域还部署有一到两名特派员,一旦发现有联系,马上报告,立刻严惩。

在草原上,天灾经常导致草场退化,牧民们需要进行游牧才能养活人口和牲畜。而清朝的统治者实行的严格区域管控制度,事实上终结了游牧的可能。这让蒙古部落抵抗天灾的能力变的很弱,导致蒙古人的人口进一步减少。

满清统治者为了搞定蒙古可谓是煞费苦心,把他们收拾得服服帖帖,再没有对满清统治构成威胁。可是这种弱化其他民族的政策是落后的,错误的,是值得谴责的。在现代社会,蒙古族早就已经是中华民族的一员,我们要平等的对待他们。




清朝之所以能消除了北方蒙古势力的威胁,主要是政策应对得当:

1,清朝用武力震慑了蒙古反叛势力。

2,清朝采用谋权术,平衡了蒙古各部的利益,不让蒙古有势力能一家独大。

3,清朝也注重维护蒙古上流社会的利益,懂得利共而不独。

4,清朝也注重与草原各部的利益交集。①维护蒙古贵族的世袭富贵。

②加强草原与内地交流,极大的保障了草原的生活物质供应,促进了草原的安定祥和。

③,在草原推广文化交流,鼓励草原民众读书,鼓励草原民众参加科举考试。

④,在人才任用上一视同仁,对于为清朝建功立业的草原人士,也委以重任。

总之,清朝在民族政策上的操作,是历朝历代中最为成熟老练的。既注重防范,也注重团结。

其实,以前中原王朝在很多方面,做得的确不如清朝好。倘若在中原王朝一统天下时,大力促进文化交流,大力促进经济交流。推行文化融合,推行民族融合,也许草原与中原的战争,就会少很多。




清朝和蒙古的关系十分良好,那是基于一个最根本的事实:清朝的蒙古贵族地位比汉人还要高,仅次于满人,同样是清朝的高级统治者之一。

所谓蒙古边患,这是朱元璋自击败元朝以来就存在的问题,因为蒙古虽然在中原败给了大明朝,可强大的蒙古民族此前征服、占领了大量的北方土地,他们仍旧有很大的基本盘和再生能力,因此在整个明朝历史中,蒙古依旧是一个虎视眈眈的大敌人,著名的“土木堡之变”,就是蒙古瓦剌所缔造的。

要彻底解决蒙古,其性质就相当于在汉朝时代,汉武帝追求“全歼”匈奴一般,这是一个几乎不可能达成的事情。

所以对待蒙古的最好解决方法,那就是一边“安抚”,一边“融合”,就算连这两样都做不到,那学习隋文帝杨坚和李唐太宗世民先把他们内部搞“分散”,这都能极大地控制住,而明朝,就是这样做的。

在清朝入关的时候,清朝其实已经很大程度解决了蒙古问题,这就是因为清朝靠着他们和蒙古“相似”民族风格取得了内心上的认同,也靠着大明对蒙古的“分化”政策红利,迅速地征服蒙古,也是这个原因,蒙古在清朝时期,一直都是“自己人”,他们根本不会像敌对明朝廷一样敌对满人。

大清征服蒙古的有利背景:明朝廷对蒙古多年的“分化”策略。

在明末时期,蒙古被史学家和政治家们分为“三个”部分:

“漠南蒙古”、“喀尔喀蒙古”、“漠西蒙古”

其实蒙古这个民族比较特别,因为他们在最强大的时候,都已经存在了“分裂”的现象,俗话说一山不容二虎,在蒙古内部,却是好几只老虎,所以强大的蒙古内部,一直存在着“敌对”的情绪。

洪武元年,徐达击败大都守军,元朝正式破灭,但这不是蒙古的末路,站在蒙古人的角度来看,这只是他们面对中原的“前线”的萎缩罢了,而残余的元朝势力回到草原重新组建了北元,不过蒙古的实力在明朝建立时也不仅仅是北元,还有很多部落和政权。

朱元璋在位时,就想着用最大的力气解决蒙古问题,可惜的是,他遇到了和汉武帝一样的困局,那么就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蒙古人的恢复力太强了,根本不能用战争的方式摧毁他们,于是朱元璋转为安抚,著名的“朵颜三卫”,就是这么来的。

而朱元璋著名的三个藩王儿子朱樉、朱棡、朱棣,他们三人之所以最强大,那是因为他们分别坐镇陕西、山西、北京,这正好是一条防线,防御蒙古的防线。

后来朱棣登基的时候,他其实一开始也不是主张力克蒙古,也还是保持着跟蒙古“友好”交往的态度,因为打蒙古真的太累了,还特别费钱,如果能跟宋辽一样进行贸易和交流,朱棣也愿意。

可是蒙古在朱棣登基后,就没给过朱棣面子,比如永乐七年,朱棣派出使者前往鞑靼,传递的意思是:

“相与和好,朕主中国,可汗主朔漠,彼此永远相安无事。”

朱棣的态度都很平和了,都没说要求北方鞑靼要臣服于他,只是说咱们各管各的,就永远相安无事,谁知道这个传递善意的使者到了蒙古就没有回来了,因为被鞑靼杀害了,如此一来,为了维护国家尊严,朱棣不得不发动北伐。

谁知道越北伐蒙古各部族越兴奋,这让朱棣在位时期多次亲征,一大半时间都在北方战场,甚至驾崩都是在打仗回来的半道上,可即便朱棣付出了这么大的代价,蒙古依然还存在着,他们虽然看起来被打痛了,可恢复力极强的他们,再过个十年就能不老实,因此到了明宣宗时期,朱瞻基选择了“巡逻制度”。

所谓巡逻制度,就是一方面在对蒙古人的外交上呼吁理智相处、对话,一方面设置强大的防线,但不主动进攻,巡逻制度虽然没有趁着朱棣建立的成果基础上继续痛击蒙古,但是却保证了国内的恢复力,这才有了“仁宣之治”。

其实自明宣宗开始,明朝对待蒙古的策略就变了,虽然明英宗时期还有四次北伐,可力度其实都不大,都只是打击一些小部落,而力度最大的就是第四次北伐,却白白送上了大明最顶尖的精锐,酿造了土木堡之变,自此之后,大明不得不开始和蒙古来“斗智”。

因为土木堡之变造成了大明的军事力量断层。大明首先要考虑的第一件事情就是:

阻止蒙古统一。

蒙古当年之所以会忽然那么强大,横扫欧亚,那是因为有成吉思汗统一了蒙古,本来就强悍的他们一旦统一,对任何民族都是威胁,所以明朝在军事实力折损的情况下,选择中断蒙古再次循环的历史规律,不断分化他们,保证他们不会统一。

只要蒙古不统一,那么南下攻打明朝的力量就不是不可阻挡的,而且当其中一股蒙古势力对大明威胁到了极致的时候,明朝廷就可以联合另外的蒙古势力来打击这个敌人。

这就是明朝版本的“远交近攻”,形成了一个华丽的博弈局面。

既然战争打不死他们,那么就从策略上谋求生存,虽然看起来有些憋屈,但还别说,明朝廷这一招还是做的非常到位的,因为中原和草原的贸易持续进行,蒙汉关系也有了很大程度的缓和,事实证明,两个民族的和平,也是可以做到的。

也是因为大明的政策原因,蒙古在明朝末年分为了上述的三部分,也就是“漠南蒙古”、“喀尔喀蒙古”、“漠西蒙古”,其中漠南蒙古和大明的关系很良好,因为他们打不过明朝,却又和喀尔喀蒙古的关系也不怎么样,混得不上不下的。

可惜的是,大明创造的这么完美的一个博弈局面,却没让大明成为最后的受益者,反而是让大清成为了受益者。

假如努尔哈赤当年建立后金的时候,他所面对的是一个统一且强悍的蒙古,那么他就根本不可能成功,可努尔哈赤面对的只是一个“分散”的蒙古,所以努尔哈赤和他的儿子皇太极才像当年的成吉思汗一样,一个个征服,用“滚雪球”的方式,掌控了大部蒙古。

清朝的战争风格和文化风格迅速折服蒙古,使蒙古有强烈的“归属感”。

“满蒙关系”和“汉蒙关系”最大的区别在于归属感。

所谓归属感,便是蒙古人和汉族人相处时的感受,远远逊色于他们和满族人相处,这是生存文化上的迥异,蒙古和满族都是游牧文化,他们可以无障碍大口喝酒大口吃肉,就算见面了,都会摔一跤来表示欢迎,可这些招数,拿来跟汉族人相处,那根本就不可能。

让清朝“捡了便宜”的蒙古局面确实是大明经营的,可是不可否认的是,满族这么快征服蒙古,这靠的正是这种归属感,所以努尔哈赤在击败了蒙古联合起来的力量后,迅速和蒙古联姻,著名的“科尔沁”部就是一个典型,而科尔沁部出身的“孝庄太后”,乃是被誉为大清最强太后的女人。

放到明朝身上,这就显得不可能了,因为任何一个中原王朝,都不可能接受异族女子当皇后甚至是太后。

所以努尔哈赤击败了蒙古一次,漠南蒙古的东部就臣服于努尔哈赤,所以皇太极击败了林丹汗一次,察哈尔就彻底臣服于皇太极了,后来皇太极派出四万大军击败了林丹汗的儿子一次,漠南蒙古的所有部族首领都尊皇太极为“汗”,名号为:

“博格达彻辰汗”。

其实明朝时期,明朝击败蒙古的次数不比大清少,可问题是,根本就没有一次蒙古人尊大明皇帝为“汗”,所以他们对大明的臣服,只能是暂时,而大清的这种带有“归属感”征服,才让他们心悦臣服,这也是为什么当年李世民被尊为“天可汗”被视为中原君主一个巅峰的根本原因,当一个中原皇帝被游牧民族上尊号称汗的时候,那才是真正征服他们的时候。

在大清入关前,大清就很完美地融合了漠南蒙古,而且他们的地位是满人的“亲戚”,因为皇太极的皇后是蒙古人(哲哲),皇太极最爱的女人是蒙古人(海兰珠),蒙古本质上就是大清统治者一部分。

后来皇太极驾崩之后,孝庄的儿子福临更是当上了皇帝,这意味着,大清的皇族血脉,甚至说未来的皇帝,都有一部分“蒙古”血脉在其中,可想而知,漠南蒙古根本没有“造反”的理由。

又因为满蒙的生活风格极其相近,蒙古和满族一直都是内部通婚,要不就是公主嫁给蒙古亲王,要不就是蒙古公主嫁给满族的皇子、和硕亲王,这种关系已经上升到了家庭关系了,根本就乱不起来。

这就让很多满族贵族本身就有蒙古血脉,他们都是蒙古的“外孙”,而一部分蒙古贵族又是满族的“外孙”,这种血脉交融,是以前中原王朝鲜有达到的境界,这也是为什么蒙古在清朝中地位仅次于满族,更高于汉族。

喀尔喀蒙古和漠西蒙古的必然归附。

漠南蒙古是伴随大清始终的部分,当漠南蒙古中的科尔沁部和爱新觉罗紧密联姻的时候,蒙古注定了就不可能推翻大清的统治地位,所以在清朝入关不久,漠西蒙古和喀尔喀蒙古的大部分贵族都表示“臣服”大清。

不过因为这两部分蒙古离大清较远,一没有和大清产生实际性的紧密联姻,二没有和大清有深度的往来相处、交流,这就导致他们和大清很陌生,所以他们和漠南蒙古的区别很大,并不是全心全意归附大清。

喀尔喀蒙古归附大清,是在康熙年间。

康熙年间,因为漠西蒙古的准噶尔部吞并了南下的和硕特部的势力范围,迅速强大起来,而关于准噶尔部,最值得一提的是,其领袖噶尔丹确实是一个有机会建立一个对抗大清势力的人物,只可惜命运不济。

但不管噶尔丹命运再不济,他都派出了三万兵马把喀尔喀蒙古打得步步紧退,而喀尔喀蒙古也是被噶尔丹逼得没办法了,决定带着手下和领土向大清讨要册封,说白了,就是要彻底归附大清,寻求大清的庇护。

康熙知道了这件事非常开心,一方面派出精锐帮助喀尔喀蒙古击退噶尔丹,一方面做准备亲身北上,到达多伦展开“会盟”,康熙三十年,历史上著名的“多伦会盟”举行,康熙在这段时间里接见了喀尔喀蒙古的四十九个贵族领袖,而且每一个都和他们用“蒙古语”交谈,这种行为让康熙获得了他们巨大的认同感。

同样的,在多伦会盟中,康熙让手下的军事力量进行了一次“阅兵”,各种新式武器让蒙古贵族们为之赞叹,也让他们感受到文明的差距,在多伦会盟中,康熙还确立了喀尔喀蒙古的“自制制度”,史称“扎克萨”制度,这相当于高度放权,试想谁不喜欢上面没人管着。

所以基于和漠西蒙古的博弈,喀尔喀蒙古还是回到了他们本该早投入的轨迹。

至于漠西蒙古,又或者直接说准噶尔部的归附,这个时间就漫长了。

在出兵侵扰了喀尔喀蒙古后,准噶尔部就不再老实了,因为他们有庞大的领土和野心,清朝廷有的强大精锐武器,他们也能弄到,因此在康熙末年,准噶尔部一直就在和清朝廷作战,这场战争打了数十年,双方各有胜负,比如雍正年间的“和通泊大败”,就是准噶尔人缔造的。

严格来讲,准噶尔都已经不属于边患问题了,而是实实在在的“霸主争锋”,只可惜的是,准噶尔最后也是出现了内乱,在乾隆年间,不断被削弱,在1755年,准噶尔设立的汗国彻底被灭,漠西蒙古因此彻底融入大清的版图。

不管是漠西蒙古还是喀尔喀蒙古,他们归附清朝是一段必然的结果,根本原因就是,两种近乎同源的力量,不可能会永远保持距离,正因为相似、相近,才会互相吞噬,所以清朝的历程中,喀尔喀蒙古和漠西蒙古的吞并只是迟早的事情。

结语:

从利益角度来说,清朝是不存在“蒙古边患问题”这种概念的,所谓边患,那就是不断的侵略和守护,可是清朝本身也是大明的“边患”之一,他们深知边患背后的逻辑是什么,只要将共同利益分配好,那么就不会有蒙古人想不开侵扰大清的边境。

毕竟大清也曾经是在马背上掠夺一切的民族,蒙古人能做的事情,他们也一样能做,大清比汉民族更多的一点就是,他们精通“双逻辑”,而不仅仅是单一的中原逻辑,草原逻辑他们也深谙,因此才玩得转蒙古。


本文原创自“纪元的尾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0

标签:蒙古   准噶尔   和硕   努尔哈赤   噶尔   清朝   西蒙   漠南   大明   明朝   太极   中原   蒙古人   部族   满清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