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公婆死了,不去参加丧礼会被千夫所指吗?

我们家就发生过这样的事,十几年前,我奶去世,我二伯的媳妇,也就是我二妈死活不愿意参加我奶的葬礼,村子里去了好几波德高望重的人去劝说,都无功而返,十几年后,二妈种得果都到了她女儿身上。

在我上高中的时候,我奶去世了,我二伯家住县城,当晚就有人去通知我二伯了。我奶生了6个儿子,除了五叔早早不在,其余几个都站在了我奶床边,唯独缺了我二伯和二妈。

家里派去的人去了好久,都不见回来,我奶去世的当天晚上,我二伯和二妈并没有回来。

第二天,我姨婆家在当乡长的伯伯亲自去县城叫我二伯和二妈,伯伯去了一天,带回来的消息是,我二妈说,她年青时候,我奶把她赶出了家门,现在她是不会回来给我奶送葬的,我二妈不回来,我二伯也不敢回来。

第三天,村子的书记和村长去县城叫了我二伯和二妈,依然被拒;接着村子里有名望的老人也去了好几波,都被我二伯和二妈拒绝了,他们就是一句话,不回来,不想参加葬礼。

自己妈妈去世,儿子和媳妇不愿意参加葬礼,这在农村是十分难看的,家里人商量着,哪怕出殡当天回来一下都行。家里这边把要求一降再降,二伯和二妈依然不松口。

我十分好奇,就问我妈,我奶为啥赶我二妈出去。我妈说我奶家6个儿子,根本就不够吃,二伯和二妈结婚后,我奶就让他们出去单过,但是以前人没有地方,二伯就一直不吭声,一次我奶和二妈起了口角就一气之下把二妈的东西扔了出去。

这些事情都是在我妈进门前发生的,具体情况我妈也不是十分清楚。唯一能确定的就是,以前的婆婆都比较强势,我奶不仅和我二妈吵过,也和我妈吵过。甚至把我们一家三口赶出了家,我妈只能回娘家借了1000元,盖了一处落脚地。

我妈说这些话的意思是,以前婆婆都厉害,但是再吵也没有说亲人之间成了仇人的。

以前的事作为晚辈我不清楚,但是我奶偏心我二伯这件事,我却有很多证据,因为当时和堂哥在一个学校,我奶经常让我告诉堂哥,回家取面粉,回家取辣椒,甚至我奶把卖了粮的钱都给了堂哥上学。

或许我奶和二妈的矛盾是真的,但是他给二伯家送东西,偏心二伯也是真的,我怎么都想不明白,为了这点小事,二伯至于连自己亲妈都不回来见一面吗?

后来一次偷听大人讨论才知道,原来二伯二妈不回来,是因为想要老宅,但是老宅其实是给了四叔,因为爷爷奶奶一直和四叔一起过着,老宅就给了四叔,二伯心下不愿意,才故意不回来。

大家轮流去叫,二伯最终依然没有回来,村子里的人也是议论纷纷,大家都说二伯的名声在村子里臭了。

后来,爷爷去世后,四叔重新要了宅基地,老宅就给了二伯,二伯房盖好后,家里亲戚应该去交粮的,但是那天,家里的亲戚没有一个人去。

房子盖好后二伯家的乔迁宴,并没有邀请自己的兄弟和亲戚,而是邀请了村子里有头有脸的人,包括我们家那位当乡长的伯伯,结果摆了3席,零星去了不到一半的人,包括乡长伯伯也没有去。

因为二伯和二妈没有参加奶奶的葬礼,村里老人提起都会骂白眼狼,村子的中年人都会背地里嘲笑,娶了媳妇,忘了娘,二妈还会被骂为“恶媳妇”。

大家茶余饭后都会把这事拿出来骂,所以二伯住回村子后他家的门永远是紧闭的。

我们常说种什么样的因,就结什么样的果,十年后,二妈种的果都到了她女儿的身上。

堂姐嫁到了城中村,据说因为婆婆不给带娃,堂姐经常和婆婆吵架,吵得多了,堂姐觉得对孩子不好,还不如出去租房,就带着堂姐夫搬了出去。

堂姐搬出去的第二年,婆婆就突发脑溢血去世了,堂姐在二妈的挑唆下不回去给婆婆奔丧,还说婆婆没有帮她带过一天孩子,她没有义务帮婆婆奔丧。堂姐夫家的七大姑八大姨都来劝堂姐,堂姐就像一只骄傲的公鸡,无视别人的劝说。

结果婆婆葬礼后,堂姐老公就从二妈家把孩子抢了回去,起诉和堂姐离婚,当时城中村还没有拆,堂姐离婚并没有分到多少钱,前夫给了5万就了结了这段婚姻,还不让堂姐去看孩子,她想孩子了,只能远远的跑到学校门口看一眼。

村里人都说,前有车,后有辙,堂姐就是二妈的因果报应,大家说这不是迷信,因是一个人的做事方式,果就是要承担的责任,所以做人不要太过短视,太自私。

身为儿媳妇不参加婆婆葬礼,伦理道德上说不过去,大大方方地去参加葬礼,你开阔的胸怀,会赢得了别人的尊重。为了争一口气,被大家指指点点,甚至家庭破裂,大家觉得值得吗?




身边确实有一个朋友的婆婆去世,她没有露面,别说葬礼了,就是婆婆生病那5年多,她也没有去看一次,但是,她从来没有阻止老公去看望和操持婆婆的葬礼,更奇怪的是,没有一个宾客指责她,原因如下:

1、她和老公是自己谈的,没有媒妁之言,没有彩礼,也没有嫁妆,结婚的时候公婆不同意,两个人自己搭建了两件茅草屋,就住进去了,结婚没有办婚礼,因为公婆不出面,老公只好自己请亲戚到家吃了一顿饭,有些人觉得他们是小孩子过家家,不重视就没有去,有些人到场了,还送上了祝福和礼金。

2、婚后生了一儿一女,生女儿的时候,公婆依然不露面,二胎生了儿子,公婆才笑嘻嘻地上门来了,当然,只提来了20个小鸡蛋和两把挂面。孩子没有帮他们带一天,有时候孩子路过奶奶家,爷爷奶奶到了吃饭的时候就赶他们走,慢慢地,孩子也不去了。

3、夫妻两个好不容易把孩子拉扯大点,她想着家里穷,得盖房子,不然两个孩子不能总是和父母挤在一张床上,她狠心让老公出去打工挣钱,老公出门之后,农活都是她一个人干,有时候帮别人干一些活换换工,婆婆便在村里到处造谣说她做了见不得人的事情,给儿子戴了绿帽子,见人就骂她,连她的父母也遭殃被骂,那些八婆没事干,一传十,十传百,没有的事儿也能说得有鼻子有眼儿,她老公得到风声后由刚开始的信任到慢慢的不信任,狠狠把她揍了一顿,她一气之下带着孩子回了娘家,后来还是邻居一位好心的老人告诉他,从来都没有男的进过他们家门。

他去老丈人家下跪,痛哭流涕表示悔意,接回了老婆孩子后,去了父母家警告他们,若是再扰的自己家不安宁,活不赡养死不葬,老两口这才歇了。只是那份伤害从来都没有消除,后来男人在外面打了十几年的工,回家盖了楼房,老两口想要住进去,被拒绝了。

孩子慢慢长大,公婆也逐渐老了,她老公不再出远门了,就在家附近干活,方便照顾父母,她不去照顾,但是也不阻止老公照顾,她说,结婚几十年,公婆没有把她当人看,她去不去对于公婆来说无所谓。所以婆婆去世后,她从始至终都没有露面,亲戚都知道他们之间的矛盾,没有任何一个人说她做得不对,若是老人为老不尊,别怪小辈对自己不敬,自己种的恶果自己食用。




我同事李姐,今年35岁,能力出众,颜值超高,年薪40万左右,就在半个月前,李姐离婚了,她哭着说:“我现在最后悔的就是没去参加公公的丧礼。”

李姐是我的直属领导,在我的心里,李姐聪明能干,对工作认真负责,简直就是全能型女人,可就是这么优秀的女人,在面对家庭问题时,做出的选择让人失望和伤心。

接到李姐电话的时候,我刚到家门口,李姐在电话里说:“豆豆,我离婚了,你陪我散散心。”

我特别惊讶地问:“为什么呀?李哥这么老实本分的人,怎么会和你离婚呢?”

李姐沉默片刻之后,缓缓地说:“都是我的错,是我对不起他。”

我和李姐约在小区楼下的小酒馆见面,当我看到她的时候,她脸色苍白,双眼无神地凝视着前方,我轻声说:“李姐,你怎么了?”

李姐看了看我,哽咽着说:“豆豆,李晨的爸爸去世了,我没去参加丧礼,任凭我怎么求他原谅,他都铁了心要和我离婚。”

我惊愕地说:“李姐,发生了这么大的事,你怎么不去参加公公的丧礼呀?”

“你不要辩解什么,事情已经发生了,现在说什么都没用,你还是想办法取得李哥的原谅吧!”

李哥和李姐是大学同学,他们两人性格差异很大,李哥为人善良,不爱说话,在单位里工作了十年还是小职员,每个月几千块的工资,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可能是自卑,也可能是太爱李姐了,李哥在家里承担了所有的家务劳动,每天接送孩子上下学,洗衣做饭,还要帮李姐捶腿捏肩,每当这个时候,李姐就翘着腿躺在沙发上,双眼微眯,享受着来自李哥的伺候。

“你轻点,捏疼我了。”

“哎呀!你重点,没吃饭呀!”

李哥陪笑着说:“对不起,对不起。”

李姐强势惯了,从不给李哥好脸色,只要李哥做得不好,李姐就会劈头盖脸地训斥李哥,从没考虑过李哥的感受。

李哥学会了逆来顺受,他包容了李姐所有的坏脾气,身边的同事和朋友都嘲笑李哥:“你有点男人气概行不行?整天让你媳妇训斥的像个孩子,丢不丢人呀!”

李哥笑着说:“呵呵,打是亲骂是爱,她这是爱我的表现。”

我们都理解李哥的感受,李姐年薪几十万,买了房,买了车,负责家里的所有开支,李哥的工资还要负责父母的生活,压根就剩不下钱。

李哥的忍让换来的是李姐得寸进尺的借口:“你能不能有点出息,三十好几的人了,整天窝在家里洗衣做饭,不嫌丢人呀!”

“以后不要带着孩子回老家了,每次回来的时候,衣服又脏又臭,恶心死了。”

李哥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了,结婚这么多年以来,李姐很少和他回家过年,每次回家,村里人就会问他为什么不带着媳妇回来呢?

李哥不想让外人看笑话,就笑着说:“我媳妇工作忙,没时间。”

村里人打趣说:“你们不会是离婚了吧?不然就算是再忙,也应该回家过年呀!”

李姐回娘家的时候,总是笑容灿烂,把孩子打扮得漂漂亮亮,还叮嘱李哥多买点礼品:“等回去了我家,你给我有点眼力劲。”

李哥低声下气地说:“老婆,你也陪我去看望下爸爸妈妈好不好?你都几年没回去过了,爸妈想你了。”

李姐皱着眉说:“你家里又脏又臭,住的是平房,我回去住哪呀?”

“把家里的房子建成小别墅,院落里种满鲜花和蔬菜,我就和你回去了。”

李哥激动地说:“好,你说话可要算话哦!”

公公婆婆得知这件事后,立刻把家里的房子拆了,然后找了专业的施工队伍建了栋两层的别墅,李哥以为李姐愿意和他回家了,结果,李姐不耐烦地说:“你有完没完啦?我都给你说过多少次了,我工作忙,没时间陪你回家,以后不要再来烦我了。”

李哥伤心得不行,可他太爱李姐了,即使李姐的行为让他失望到了极点,可他依然原谅了李姐,如果不是后来的事情,李哥仍旧会陪伴着李姐,给他最贴心的呵护和关爱。

这天上午,李哥在单位工作的时候,突然接到了母亲的电话:“你父亲去世了,赶紧回来吧!”

李哥当时就懵了,愣了半天才结巴地说:“我父亲咋说走就走了?”

李哥的母亲哽咽着说:“心脏病突发,还没来得及送去医院就去世了。”

李哥瘫软在地上,哭得撕心裂肺,同事立刻把他送回了老家,李哥心痛之余又想起了李姐,立刻打电话说:“老婆,咱爸去世了,你赶紧回来吧!”

李姐愣了愣,没好气地说:“你能不能不要哭哭啼啼的,咱爸年龄大了,早晚都要离开这个世界,他没经受病痛的困扰已经是最大的解脱了。”

“我今天要和客户签个合同,你也别太伤心了,等我忙完就回去找你了。”

李哥听到这话,肺都快炸了,什么叫咱爸年龄大了?什么叫没经受过病痛折磨?这是儿媳妇该说的话吗?

工作重要还是父亲重要?难道在她的心里,父亲还比不上她的工作吗?

李哥自嘲地说:“呵呵,老婆,你可真会在我的伤口上撒盐,我和你过着还有什么意义?”

前来帮忙的邻居不可思议地盯着李哥说:“你老婆呢?不会真的离婚了吧?”

李哥自言自语地说:“没有,不过也快了。”

三天后,李哥的父亲出殡那天,李姐带着孩子出现了,在场的亲朋好友盯着她议论纷纷:“李刚的媳妇来了。”

“她怎么来了呢?不是离婚了吗?”

“肯定是离婚了,不然怎么会在这个时候过来呢?”

李哥冷冷地看着李姐,什么也没说。

中午吃饭的时候,有人说:“李刚,你媳妇带着孩子走了,连饭都没吃。”

李哥拿出手机想要拨打李姐的电话,恰好看到了李姐发来的信息:“我先带着孩子回去了,咱爸刚离开,我怕对孩子造成不好的影响。”

李哥的母亲哽咽着说:“儿子,你实话告诉我,你和晶晶是不是离婚了?”

李哥点了点头:“离婚了。”

李哥的母亲抱头痛哭:“你糊涂了呀!晶晶这么好的媳妇,你怎么就离婚了呢?”

“她虽然没来看过我和你爸爸,可她每个月都会给我们转点零花钱,你爸前几天还打算让她来家里吃饭,结果,还没来得及吃顿团圆饭就走了。”

李哥眼圈红红的,低声说:“妈,你别说了。”

“现在说什么都晚了,以后咱们娘俩好好生活,我爸不在了,我照顾你终老。”

李哥回到家的时候,李姐正敷着面膜,看到李哥回来后,李姐平静地说:“你回来了,吃饭了吗?”

李哥拿出离婚协议书丢在了床上:“咱们离婚吧!我什么都不要。”

李姐懵了,撕掉脸上的面膜质问:“为什么要和我离婚呀?我又没做错什么。”

李哥冷冰冰地说:“你到现在都没意识到做错了什么,看来是我高估了自己在你心里的地位。”

李姐怒极反笑着说:“好,你不要后悔。”

自从离婚后,李哥就搬回了老家去住,李姐依旧住在宽敞舒适的大房子里,可她过得并不轻松,白天在公司上班,下班回家还既要辅导孩子作业,又要给孩子做饭,忙的团团转。

只有失去的时候才会懂得珍惜,李姐想到了李哥在家的时候,每天无忧无虑的生活,不用担心没饭吃,不用操心孩子的作业,孤独又无助的心情涌上心头。

李姐始终想不明白为什么李哥会和她离婚,直到她妈妈说出了关键的原因:“女儿,你太任性了,你深谙职场的人情世故,却忽略了家庭的人情味儿。”

“李刚是个孝顺的孩子,更是个知冷知热的好男人,为了顾及你的感受,每次都会和你来看望我和你爸爸,可你为什么不和他去看望他的爸爸妈妈呢?”

“李刚的爸爸去世了,你却因为工作的原因不回去参加公公的丧礼,事后也不向他道歉,他心里怎么会舒服呀?”

“如果我和你爸去世了,李刚不参加我和你爸的丧礼,你心里是什么滋味?做人要学会将心比心,别人对你好,你要加倍对别人好。”

李姐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当她向我倾诉的时候,我安慰她说:“解铃还需系铃人,我相信李哥是爱你的,就看你怎么取得李哥的谅解了。”

从那天起,李姐每天都会带着孩子去看望婆婆,每次都会给婆婆带上营养品,也不嫌家里脏了,还学会了做饭,如果遇上星期天的时候,李姐还会和孩子住在婆婆家里。

李哥平静地说:“你现在知道错在哪了?”

李姐紧紧抱住李哥说:“老公,对不起,我知道错了,我以后再也不会对你乱发脾气了,我会和你照顾好妈妈,你原谅我好吗?”

“我不能失去你,孩子也不能失去爸爸。”

李哥的母亲在旁说:“小刚,你和晶晶复婚吧!妈妈不想再和你们分开了。”

李姐望着李哥怔怔地说:“老公,我爱你,咱们再也不要分开了。”

平淡的生活泛起了波澜,李哥和李姐的感情达到了巅峰状态。

如果公婆死了,不去参加丧礼会被千夫所指吗?

会,而且会让家庭陷入危机,无论是公公婆婆还是岳父岳母,都是我们的亲人,不管是谁去世,我们都要第一时间去参加丧礼。

夫妻之间的关系很微妙,有时候可以为了对方赴汤蹈火,有时候也可以为了某件事家庭破碎,生活中,我们要做的就是相互包容,相互理解,相互扶持着走到生命的尽头。




你如果不想跟你先生过了,可以离婚。

无论他们怎么做,你做人的基本框架不能丢,如果还认你先生是老公,公婆去世不可能不去。




只是没帮你,并没有害你。就算是个普通同事的父母去世了,一般人都会礼节上表达一下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21

标签:丧礼   公婆   都会   千夫所指   堂姐   葬礼   公公   村里   婆婆   媳妇   家里   儿子   老公   父母   孩子   财经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