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和胡适谁的文学水平更高?

我个人认为鲁迅先生的文学水平更高!一个是爱国,一个是叛国,谁高谁低大家自然清楚!




当然是鲁迅先生。

胡适先生确实是一个思想家,大学者,但是他的心理素质或者说艺术修养上的局限是非常明显的。1917年1月,胡适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1917年2月,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之后,胡适的新诗《鸽子》等就已发表在《新青年》上,之后就一发不可收,时时发表新诗,他花了四年时间,出版了中国新诗史上的第一部诗集《尝试集》。

【胡适】

胡适对自己的这部诗集是非常满意的,到今天我们也能说这部诗集是有历史意义的,有文学史上的意义,但是在文学上,从艺术成绩来说,不得不说是很寒碜的。

这部诗集在当时就得到他的朋友胡先骕的诗评《评<尝试集>》,他的意见可以说是非常中肯的。首先,这部诗集一共有172页,光是自序、他序和目录就占了44页,然后旧体诗占了50页,其余的78页,像诗又像词的新体诗占了44首,胡适自己承认是新诗的只有14首,其中还有部分是翻译的诗,最后真正能称之为新诗的只有13首。这就是胡适努力了四年的新诗成果。

并且就在这13首新诗中,真正有艺术水准的诗是一首都没有。不过是“枯燥无味之教训主义”,我们如果并不相信胡适的诗歌不好,也且不举出大家耳熟能详的《蝴蝶》之类,请看胡适自认为对新诗创造最大的一首新诗,并且比旧体诗不知道高到哪里去的名为《应该》的诗吧:

他也许爱我,——也许还爱我,——
但他总劝我莫再爱他。
他常常怪我;
这一天,他眼泪汪汪的望着我,
说道:“你如何还想着我?
想着我,你又如何能对他?
你要是当真爱我,
你应该把爱我的心爱他,
你应该把待我的情待他。”
他的话句句都不错:——
上帝帮我!
我“应该”这样做!

胡适自认为这首诗是“意思神情都是旧诗所达不出的。别的不消说,但就‘他也许爱我’这十个字的基层意思,可是旧体诗能表达出来的吗”。

在《尝试集》的再版自序里,他还说这首诗是一个创造,胡适对自己的能力未免太过自信了——不客气地说,这首诗不但是古典情诗艺术的倒退,距离新诗艺术也有相当遥远的距离。

胡适也写剧本《终身大事》,也写小说《差不多先生传》等等,他虽然具有先行者的勇气,却缺少艺术家的才华,先行是先行了,却不能说他开辟了什么新风,做出了什么榜样。

反观鲁迅先生,上来就是一篇《狂人日记》,这是中国的第一部白话小说,之后的《新青年》六卷四期上的《孔乙己》,六卷五期上面的《药》,这些大家都应该读过,这些小说在思想上深刻和艺术上的成就,与胡适那些幼稚的新诗和小说相比,简直有点大人打小孩一般,让人觉得不是一个重量级的。




在文学上,鲁迅无疑比胡适更厉害;而在文化上,胡适对大众和后世的影响,要稍胜鲁迅一筹。

在文学上,鲁迅是永远的旗帜,一谈到文学,尤其是鲁迅的文学,我们的头脑立刻会跳出一系列的书名:《呐喊》《彷徨》《野草》《朝花夕拾》《故事新编》《华盖集》《三闲集》《二心集》《且介亭杂文集》,等等等等。同时还会跳出很多篇名:《药》《祝福》《故乡》《孔乙己》《狂人日记》《纪念刘和珍君》《论雷峰塔的倒掉》《我之节烈观》《拿来主义》《论“他妈的”》,等等等等,不一而足。

而更重要的是,与此同时,鲁迅文章里的名句还会连续不断地浮现于耳际:“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时间,就象海棉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在这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又给人暂得偷生,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

“勇者愤怒,抽刃向更强者;怯者愤怒,却抽刃向更弱者。不可救药的民族中,一定有许多英雄,专向孩子们瞪眼。这些孱头们。”

“中国一向就少有失败的英雄,少有韧性的反抗,少有敢单身鏖战的武人,少有敢抚哭叛徒的吊客;见胜兆则纷纷聚集,见败兆则纷纷逃亡。”

想到胡适时,你会想到什么?《尝试集》。毕竟只是尝试,想不起里面的诗句,因为那一淡如水的句子,确实没有多少文学含量。不知是白话文害了胡适,还是害了胡适的文学,总体而言,胡适的文学,晓畅如白话,一马平川,没有多少起伏,没有多少深刻之处。

不过,浅白的文学,也有流传久远的,如胡适有一首小诗《希望》:“我从山中来,带得兰花草。种在小园中,希望开花早。一日望三回,望到花时过。急坏种花人,苞也无一个。眼见秋天到,移花供在家。明年春风回,祝汝满盆花。”虽然浅白,但易懂,有韵律,更兼清新、质朴、深情,故流传甚广,至今为人所喜欢。

在文学上,胡适与鲁迅没得比;但在文化上,应该比鲁迅稍胜一筹。有人也许会说,鲁迅是文学健将,是文化旗手,是民族魂,在文化上怎么会稍逊胡适?这得从对白话文的贡献上来比较。鲁迅虽然也是新文化运动的领军人物之一,与胡适、陈独秀、刘半农、钱玄同等人一起开辟了中国白话文学的先河,但对白话文的普及贡献,没有胡适大。

唐德刚这样评价胡适对白话文学的贡献:在近代中国以白话文做大众传播工具的不始于胡适,但是正式把白话文当成一种新的文体来提倡,以之代替文言而终于造成一个举国和之的运动从而为今后千百年的中国文学创出一个以白话文为主体的新时代,那就不能不归功于胡适了。胡适之先生是近百年来提倡‘文学改良’和推行‘白话文学’的第一人!

同时,在网上也看到过这样一个对胡适的综合评价,觉得也中肯,摘录如下:清理旧传统再造新文明的运动,他是首倡者;西方文化理念的引进,他是带路人;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他是“中心人物”;白话文在国家层面的正式确立,他是第一功臣;民主与科学之能深入人心,是他喊出一种新声;中国现代大学制度之组建,离不开他的擘划……中国现代种种文明、价值与理念的落实,几乎都离不开他的“但开风气不为师”。他是这个精神脉络最不可忽略的一环。

在对文化作出贡献的方式上,鲁迅重在“破”,胡适重在“立”,鲁迅撕开丑陋的国民性,警醒世人;胡适“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指点世人。就这两点上来说,各有千秋。无论鲁迅胡适,都是传统中国向现代中国转型过程,不可或缺的开路先锋。




如果是指文学成就,胡适和鲁迅不在同一个层次上,胡适要比鲁迅差多了,基本没有可比性。

胡适在中国学术史上,是一个开创性的旗手、领袖。他在1912年出版的《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第一次把现代西方哲学研究方法引入中国哲学史研究,使中国传统哲学真正步入现代化进程,这本书在中国现代哲学研究中的意义怎么评价都不为过,但这本书本身并没有提出创新性的哲学观点。就是说,胡适的贡献不在于学术理论本身,而在于开创了一个新的研究方法。

胡适是中国白话文的倡导者,他出版了白话文新诗《尝试集》,这也是一项开创性的工作,确立了中国诗歌新的艺术形态。但是,这本诗集的水平没有多高,“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剩下那一个,孤单怪可怜。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这个水平应该和赵丽华差不多吧?这也是他唯一拿出来的文学作品啊。

胡适在考据《水经注》上花费了大量的精力,是《水经注》专家,但其成果受到很多名家的质疑。

就是说,胡适先生他不是一位著名的或者是大师级的学者,更不是有成就文学家。他是属于登高一呼的领袖级的人物。

至于鲁迅的文学成就,就不用说了。

胡适先生曾经两次提名诺贝尔文学奖,但这并不代表他的文学成就有多高,而是因为他有名。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人有很多,曾经有提名人准备提名鲁迅先生,被鲁迅先生拒绝了。




谁为绝大多数中国人民群众基本利益着想,谁的文学水平就高。为少数私人谋利益的文学就谈不上什么水平!不名一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4

标签:胡适   鲁迅   水经注   白话文学   旧体诗   诺贝尔   水平   白话文   新诗   文学   诗集   中国   贡献   艺术   财经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