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戚请你吃的最寒酸的一顿饭,是什么样子的?

我清楚的记得,那时我十几岁的时候,外甥女一岁多点,我们去乡医院给外甥女看病,需要打针吊水,我们两回背着步走,第三天下雨了,我们堂姐妹和我姐和外甥女一共五人陪着看病,到中午下雨了:我们想到离姑姑家近就想吃过饭下午好打针,我们一行人到了姑姑家,他们正在包扁食南方人也叫饺子,看到我们没吭声,也没说你们来了没包你们饭不够吃把馍溜溜分着吃,包好下饭吃饭了,姐姐和外甥女碗中乘了四五个,我们也是几个,姐姐喂好外甥女没有有乘饭来,姑姑的女儿说在吃一碗,姑姑直接说就一碗给表弟留的,我们就不敢说吃了,吃过饭堂姐妹还有个侄女都小说没吃饱,我们们看他厨子可有馍,一看有馍还有酱豆子,我们每个人偷吃一个因因为堂妹妹更小,临走姑姑说给小外甥女五元钱,说我母亲给过他们小孩钱,我大姐把钱扔了,我们从此以后再也没有走过姑姑家,这是我真实的经历,




大年初一,三奶奶留我们吃午饭,看到桌上的饭菜,众人掉头就走。


刚结婚第一年过年,初一一大早就被婆婆叫醒了。“小宇,快起床啦!我们回老家去给大伯他们拜年,约好的吃早饭呢!”


听到婆婆的呼唤,我立马响应,“马上就好,妈,你楼下等等我们。”然后,一个鲤鱼打挺,从床上弹了起来,接着,一阵急旋风摇醒了身旁鼾声如雷的老公,“臭猪,起床去吃大餐啦!”


老公的老家坐落在湘西土家族小镇的大山里,我最喜欢跟着他回老家了,空气倍儿好!


我们的车子在盘山公路上绕来绕去,透过车窗望向远方,云雾缭绕,云层下的山峰若隐若现,宛若置身仙境一般。


路旁的森林里时不时传来清脆的鸟叫声,空气里弥漫着冬日露水的清新,忍不住探出头迎风感受这春露的浸润,不禁感叹:真是“洗肺”的好地方!


一小时后到达目的地,大伯家。老公家是个大家族,叔伯婶子堂哥堂姐弟弟妹妹凑一起得有四十几个人,挤满了大伯家的小院儿,好不热闹!


小孩子们都守在电视前看动画片,眼睛都不眨;女士们进进出出的忙活,帮着伯妈准备丰盛的饭菜;男士们则团团围坐在火炕旁聊天侃大山。


在大伯家吃完早饭后,太阳也升起老高了,大家纷纷转移阵地,提着椅子到小院儿里的谷坪上晒太阳,春日的阳光洒在身上暖暖的不刺眼,空气中飘来阵阵油菜苗的清香,安逸。


婆婆约着几个叔伯婶子去拜年,我们一群人浩浩荡荡地出发了。其实目的地不远,就在距离大伯家50米的地方,拐个弯儿就到了二爷爷的家门口。


婆婆悄声给我说:“这是爷爷(老公的爷爷奶奶都不在世了)的二弟弟家,你等会儿称呼“二爷爷,二奶奶。”“好。”


二爷爷家是一栋独栋别墅,大大的院子用高高的栏杆围了起来,入户处是一大片青青的绿草地,从外面看,很气派,院子里停了好几台小车。




听到我们喊“拜年啦”的声音,从屋内走出来一群人,都是二爷爷他们的儿女和媳妇女婿,还有孙辈们,他家好热闹。


二奶奶家的姑姑似乎也是好久没见伯妈婶子她们的样子,彼此询问着一些近况;二奶奶忙着给大家端茶水和点心,我则有点尴尬地坐在一旁,听大家聊着天,礼貌地微笑着,因为都不熟悉,略显拘谨和尴尬。


二奶奶留大家吃午饭,众人便支棱起桌子,三三两两的玩起了牌。婆婆和伯妈婶子约着去给三奶奶拜年,“去三婶儿家绕一下,来了二叔家不去她家又不太好,待会儿来二叔家吃饭。”


“小宇,要不,你就不去了,有点远。”婆婆有点面露难色地跟我说。“没事,我跟你们一起去。”上了桌子打牌的叔伯都表示不去了,家里派个女代表就行。


我老公不打牌,也跟着我们一起去三奶奶家。我以为再远也不过一里路,结果在泥泞的山间小路上攀爬而上,走了许久都没到,我的皮靴上沾了满脚的泥。


“刚不让你来就是这意思,这路难走,又全是泥。”在一个坡路上,婆婆拉着我的手气喘吁吁地说。


“妈,咋三奶奶家住这么远?我还以为挨着二奶奶家不远呢!”我有点好奇地问道,心想着:以前的家族,几兄弟成家后不都是挨着建房的吗?


“唉!等下到了你就知道啦。”婆婆还卖了一个关子。


“还有多远哦?”久不运动的我感觉大腿肌肉有点酸疼了。


“快了,你看那边有一片竹林,就在竹林那。”循着婆婆的指引望过去,我看到了掩映在竹林里的一栋小木屋,很古老的样子。


我们一行人继续在山林穿行,绕了一大片竹林后,看到了一方池塘,一棵大柿子树,还有平地上的小房子,眼前瞬间豁然开朗,终于到了三奶奶家。


“三爷爷不在了,等下别乱问。”婆婆悄悄给我说。“嗯,知道了。”


“三婶儿,拜年啦!”伯妈一边喊一边推开了半掩的木门,门嘎吱作响。屋内没有动静,我环视了一下,这是一间家徒四壁的老房子,但屋内被打扫地一尘不染。



“不在家?”伯妈3间屋子都找了下。“应该就在屋旁边,这火炕的火还热热的。”婆婆说道。


“三婶儿,三婶儿!”大家沿着池塘旁的小路往屋后的菜地走。大家都说三奶奶应该是去菜地里了。


“哎!”果不其然传来了回应声。不一会儿,就看见三奶奶的身影了,只见她提着一篓子菜,一瘸一拐地往家走来。见到我们,脸上堆满了笑容。


“说了这路难走,要你们不用给我拜年了,你们还是来了,快进屋里坐。”三奶奶热情地招呼着大家,大家则用门口的干树枝刮着脚上的泥。


“没事,没事,我这屋里天天落灰,还怕弄脏你们的鞋子。”三奶奶拉着大家进屋里坐。


“三婶儿,你腿疼好些没?腿脚不方便,结冰路滑的时候,要注意安全,别摔跤了!老人家摔跤了可麻烦。”婆婆关切地询问着三奶奶。


“没事,我小心着呢。这是你儿媳妇哦,长得好。上次我住院,你家娶媳妇我没去,别怪罪。”三奶奶笑意盈盈地看着我。“三奶奶好。”“好好好,进屋里坐。”


“没事,没事。您是长辈,今天带她来给您拜年。”一行人说着来到了三奶奶烤火的房间。大家在黑漆漆的屋子里找到一张桌子,把手里的礼物放在了上面。


三奶奶搬来椅子,拿着一件旧衣服不停地擦拭着,“你们每次来还给我带东西,这怎么好意思哦?我这好久没来人了,椅子也落灰了,今天都在这吃饭,我这就去做。”


“三婶儿,你来烤火,不用做饭,等下我们去二叔家吃午饭,刚都说好了的,你也一起去。”伯妈说道。


“那怎么好意思?每年都来给我拜年,却不吃饭。今天孙媳妇第一次来我家,怎么着也要吃顿饭。”说着,三奶奶就一瘸一拐的开始去忙活了。


“真的不用,三婶儿,你来坐。我们坐一下就下山了。你要做的话,只做你自己的啊。”大家都叫三奶奶来烤火,她仍然坚持着在里屋洗洗切切。因为屋内昏暗,我们便搬了椅子到外面来坐。


不一会儿,伯妈收到了大伯的信息,“二叔家饭做好了,叫我们去吃饭,看这一桌子菜,都是海鲜大餐,我们这可难得吃到。”


伯妈把大伯发来的视频里那一大桌丰盛的美食传阅给大家看,小姑说:“二叔家有钱,他们家在深圳天天都是大鱼大肉和海鲜,一年才回来一趟,我们难得吃到他家的大餐,走,吃大餐去。”




一行人进屋里给三奶奶辞行。“三婶儿,你跟我们一起下山去二叔家不?我们去吃饭啦,过些天再来看您哦。”


“就在这吃,我都快做好啦。”三奶奶挽留着大家,拿手在围兜上反复地擦拭,揭开了火坑边炖着的一个锅子。


众人瞄了一眼锅中的餐食,连忙往外走,“不了,不了,三婶儿,早上就说好了在二叔家吃的,我们过几天再来看您。”说着,大家纷纷往屋外的小路走去。


三奶奶追出来,扬着手继续挽留着大家,“别跑,就在这吃,我都做好了。”看着大家的背影,三奶奶眼里满是落寞。


“三婶儿,这是小宇他们的一点心意,你收好,平时自己买点好吃的。”婆婆从兜里拿出一个红包,快速地塞到三奶奶手上。


“不用,不用,留你们吃个饭,都跑得比兔子还快,年年如此。明年你们都不用来给我拜年了,难得走这趟路,来了我也做不出一顿像样的饭。”


三奶奶执意不要红包,抓着婆婆的手,絮叨着。我发现她的眼眶都湿润了。


“妈妈,要不,我们就在三奶奶这吃吧,都做好了。二爷爷家那么多人,也坐不下。”我看着婆婆,想征询她的意思,婆婆望着我,有点犹豫。


“那好,三婶儿,你不嫌麻烦的话,我们在您这吃饭。”


“不麻烦,不麻烦,我饭做好了就是要留你们吃的,只是我这饭菜对不住人啊!”三奶奶声音有点哽咽。


“我最喜欢吃红薯了。”老公连忙说道,他也跟着我们留下来了。


一张油光泛青的小方桌,上面简简单单几个青菜,锅子里焖着的几颗大红薯和南瓜,还有一碗掺杂着花生粒不知名的青菜糊糊饭,这就是我们在三奶奶家吃的过年饭。




“筷子和碗我都用热水烫过了,我这没啥好吃的,我老了没喂猪,没杀猪,连肉都没有,对不住了!”三奶奶一边给我们递碗,一边抹眼泪。




“好吃,好吃,这比吃肉有味多了,最主要是健康。三奶奶,你也吃。”我夹起一块南瓜大口吃着,莫名地眼睛有些温热。“是的,三婶儿,你自己种的红薯,自己种的菜,吃着健康。”婆婆也连忙说道。


“你们觉得好吃就好,喜欢吃就好,多吃点。”听到我们说好吃,三奶奶的脸上又出现了笑容。



我们一家人陪着三奶奶吃了一顿热乎乎的家常饭,青菜饭看着不好看,没想到吃到嘴里满口留香,红薯和南瓜也很清新,满满都是大自然的味道。


“我这老了,腿脚不方便,很少下山,你们给我钱了,我也难得下山去买东西吃。钱我一分都不要,你们来看我,陪我坐一坐,在我这吃顿饭,我就高兴。”


临走时,三奶奶看我婆婆把钱压在桌子上,追着又给塞了回来。


一个红包推来推去,三奶奶突然把红包塞给我,“按老规矩,新媳妇进门,我这做奶奶的要给红包,那我就把这心意还给孙媳妇。祝你们日子越过越好!”


“不要,不要,三奶奶,这是专门给您的。”我赶忙回绝。


“老来难啊!想做人做不起,我自己拿又拿不出,现在回送给你一个心意,你不接受,我这心里难过啊!”三奶奶又开始抹眼泪。


“小宇,那你就收下吧。”婆婆发话了,我只好接过红包,“谢谢三奶奶!”三奶奶立马又喜笑颜开了。“好好,谢谢你们来看我,谢谢!”


我借着去上个厕所再下山的名义,又进屋悄悄把这个红包压在了三奶奶的桌子上。


三奶奶一直颤颤巍巍地把我们送出老远,让她回去,她老人家站在山头久久不愿转身。


在路上,我好奇地询问婆婆:“为啥二奶奶和三奶奶家家境差别那么大?”


“她一个人不容易啊!以前也是住在山外的,家里条件还不错,后面家里出事了。你三爷爷走得早,三奶奶的儿子前些年得癌症,走了。三奶奶当时为了救儿子的命,把房子卖了,这里是他们的老家。”


“儿媳妇呢?就一个儿子啊?”


“儿媳妇改嫁了,把娃带走了。女儿嫁的远,好几年回来一趟,也是上有老下有小了,想回来一趟难啊!”婆婆不再说,我也不再问,一路安静地下山了,内心却是充满了唏嘘。


都说“老来难,老来难。”什么是真正的老来难,可能就如三奶奶这样,老伴早逝,守寡的她又不幸面临了老来丧子,儿媳带走孙子改嫁,女儿远嫁难归的境遇。如今,一个人80多岁了身居大山深处,孤苦伶仃,无依无靠。


三奶奶内心一定也是渴望着儿孙成群绕膝,可现实却是冰冷和凄凉。她看到我们的时候,眼里写满了欢喜,但也有着淡淡地忧伤,言语里全是谨慎和小心翼翼。生怕我们看不起她,或者是嫌弃她。


每一个人都会老去,当自己老了,无力前行的时候,生活总会褪去光鲜和靓丽,回归到最真实的状态。


当我们身边遇到这样孤身一人寡居,生活穷困潦倒的老人时,请给予他们关爱和尊重!守护他们那颗淳朴善良的心。


这顿春节的“团圆饭”,虽然寒酸,却让我至今记忆犹新。我知道这是三奶奶倾尽所有能拿出来的最好的食物。


这顿饭,朴实无华却情真意切,吃的人心里暖暖的。亲人之间的情谊本应如此纯净浓厚,不掺杂任何物质。




到现在都忘不了,去上海的姑姑家走亲戚,我们是又给人家带钱,又给拿礼物的,结果饭桌上只有一盘腌的萝卜干和丸子汤。

老公的大姑刚结婚没几年就去上海做生意,后来在那边站住了脚把一家人都带了过去,而且还给两个孩子在那边买了房,后来她的两个儿子也都在那边工作,所以大姑现在就是常年定居在上海。

不过呢,大姑每年都会抽空回来两次,一次是春节,还有一次是中秋节,因为老家这边还有她的一些亲戚要走动。

前年春节的时候大姑一家人回老家过春节,按照我们那边的习俗应该是大年初四去她家走亲戚的,我们每年去她家的时候都是叫上大姑姐,小姑子,然后我们三家一起去,那年也不例外,当我们正准备给大姑买什么礼品的时候,我婆婆说“人家在大城市也不缺吃不缺喝的,咱们小地方买的礼品她不一定能看上,而且她这两天就回去了你们买那么多东西,他们也不方便带走不如你们三个每家给她点钱算了”。

感觉我婆婆说的也有道理,如果按照我们那边的习俗,我们三个人每家都要买四样礼品,这样就是12份礼品他们往上海走的时候根本也没法带,然后我们就一致决定每家给个几百块钱算了。

最后我们三个商量了一下决定每家给她500块钱,然后我们带着现金就准备去了,还没走出大门我婆婆拦着我们说“毕竟是大过年的,人家走亲戚都带着大箱小箱的礼品,如果你们只给钱空着手的话,感觉有点说不过去,不如这样吧,你们每家给她400块钱,然后每人再买一样礼品带着”。

于是我们就照做,去的路上买了一箱牛奶,一箱水果,还有一箱火腿肠,拿着就去大姑家了。

走到她家的时候,刚好有别的亲戚也来了正和人家说话呢,那几个亲戚没在她家吃饭聊了一会天就走了,然后姑姑就招待我们几个。

刚开始去的时候,我们在她家堂屋里坐着吃瓜子,因为她家常年不在家,屋子里也没有空调房间里特别冷,后来姑父还有他的两个儿子,把桌子搬到了堂屋外面让我们在那里晒太阳,后来姑姑的两个儿子还和我老公,大姑姐他们四人在那里打起了牌。

本来没准备在她家吃饭的,大姑的两个儿子,说好长时间没有见我们几个了,趁着这个机会几个老表在一起要好好的喝两杯。

姑父看到几个年轻人在那打牌就说他去准备饭菜,我和小姑子在旁边看牌呢,所以我们就准备去厨房帮忙做饭,姑父看到我们俩进来帮忙了,他说去冰箱拿菜,让我们帮忙摘一下,然后他就去堂屋拿了。

过了好几分钟也不见姑父来,小姑子说是不是他们家里菜不够,姑父又出去买菜了,我说那出去看看吧。

刚走到厨房外面,就听到堂屋里传来了大姑和姑父争执的声音,大姑说“大过年的,天天吃肉,吃肉,有什么好馋的,今天就吃点清淡的”。

然后姑父就说“咱们一家人怎么吃都行,你就算只吃个咸菜就白粥,我都不问你,可是今天孩子们来了,就得多准备点”。

大姑又说“你操那么多心干什么?这又没有外人,都是我的娘家侄子和侄女,我做什么,他们就吃什么,谁不愿意吃就饿着”。

话音刚落就看见大姑从堂屋出来了,手里端着一盘腌好的萝卜干,另一只手里拿着一包炸好的丸子,看到我和小姑子在厨房门口站着,她对我们俩说“今天冷就不炒菜了,这边炒好等到吃的时候就凉了,烧锅丸子汤喝算了,还暖和”。

这边姑父从堂屋里也出来了,他端了一些炖好的肉,这个手里还拿了菜对姑姑说“这是昨天烧好的公鸡今天用点香菇一烩让孩子们吃了吧”。

然后姑父又问我和小姑子“你们喜欢吃鱼吗?昨天炸好的两条鱼本来准备带上海的,如果你们想吃,我再给你们烧一条”。

还没等我们回话,大姑这边就说道“你看看,从咱们从上海来到家之后,这几天天天都是鸡鱼肉。,你不吃腻了吗?今天就吃点清淡的,烧个丸子汤喝算了”。

在那边打牌的大姑的两个儿子也听到了我们的谈话他们也说“今天多准备点菜吧,下次我们几个见就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趁着这次机会,我们几个好好的喝一杯”。

大姑: 喝什么喝?他们几个都是开车来的,如果喝酒了还怎么回去啊?就烧个丸子汤喝算了。

本来我和小姑子本来还准备帮忙的,大姑说我就烧个汤,这里有腌好的萝卜干,这些我一个人忙活就行了,你们去院子里看打牌的吧,我和小姑子刚离开,就听见厨房里传来了大姑和姑父争吵的声音。

姑父“你今天这是咋了?这都是你的娘家人,孩子们一年也就在咱家吃这一次饭,你好歹也得准备六个或八个菜吧,你看看多少人来”?

大姑: 丸子汤,我用昨天炖鸡的老汤烧的,里面我放点,豆腐丝,海带丝,再放点炸的丸子,出锅的时候磕几个鸡蛋,撒点香菜碎,暖暖和和的每人喝一大碗,还有昨天洛的洛馍,就着这个萝卜干,不挺好的一顿饭吗?

姑父: 你只要不怕人家说闲话,你看着办吧,说完姑父气冲冲的出了厨房的门。

果然中午吃饭的时候我们几个人每人一碗丸子汤,就洛馍,然后还有一盘萝卜干在那摆着,饭桌上,大姑不停的给我们几个说赶紧喝,喝完了再去锅里盛,今天烫我烧了很多,然后她还喋喋不休地给我们介绍那盘萝卜干,说是她们村子邻居腌的给她的,还一个劲儿的让我们卷在烙馍里说特好吃。

就这样,我们吃了一顿特别尴尬饭,不光我们几个尴尬,明显感觉到她的两个儿子,也特别不好意思。

吃完午饭回来的时候,我和大姑姐还有小姑子我们三个,每人给大姑了400块钱然后给她说“想着你这两天就回上海啦,买那么多东西不方便带走所以就意思着每人买了一箱东西,这些钱是我们的一点心意,你留着自己买东西吧”。

接过我们给的钱时大姑的脸色很尴尬,我猜测的是一开始她可能嫌我们带的东西少所以有点情绪,以至于到吃午饭的时候就准备了一个汤就咸菜,等坐上车正要关车门的时候大姑的两个儿子跑到我老公那里三个人又抽了颗烟,然后我们在后面就听到姑父埋怨大姑“看看你今天这事办瞎了么?从人家一进门就说给你买的东西少,现在人家给你钱了,好意思接吗”。

这边就听到大姑小声的嘟囔“那谁知道他们还给钱,我以为三个人就买了那一点东西来呢”。

等回到家我们把这事给公婆说了一遍,我们几个的意思是,以后走亲戚尽量还是买东西吧,不要给钱,虽然给钱实惠,但是买东西是在明面上的。

公婆知道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之后,也一个劲儿的说大姑办事不地道,没想到大城市回来的人竟然那么小气,还在乎娘家人带多少东西。

刚开始觉得大姑这事做的确实有点不妥,后来又一想其实我们也有失礼的地方,毕竟按我们这边的习俗,春节去走亲戚一般都是带四样礼品,我和大姑姐还有小姑子三家去的,应该带十二样礼品才对,可能大姑看到我们带的礼品和她想象的有差距所以难免有点介意。

还有就是像她这种上了岁数的老年人就很在乎和亲戚来往时的这份礼节吧。




我爸让我带些家乡特产给幺叔,幺婶将海鲜藏起来,拿剩饭剩菜招呼我,我立即拿特产,扭头就走了。


我幺叔是家里的大学生,大学毕业就在深圳工作,后来认识了一个香港女,没多久两人就恋爱了,我幺叔以前独自工作的时候,每个月还有两百元汇回家中给爷爷奶奶做生活费的。


认识了这个香港女人,也就是我幺婶后,我幺叔是全分钱也没有回家,而且过年过节也不回来家里。感觉幺叔就是去了远处工作,不能回家一样。


祖屋太旧了,然后就重新翻新,几个叔伯都给钱了,唯独我幺叔没钱给,打电话给他告诉他这件事,幺叔说:我养自己都养不活,汇什么钱,没钱。


就这么一句话就将人打发走了。


直到幺叔说要结婚时,家里人都很高兴,都为他们准备结婚的事情,结果我们在家帮他准备新床,新柜,样样都买新的,酒席都帮他订好,结果他告诉我奶奶说不回来结婚,旅行结婚就好了。


但奶奶爷爷要面子,于是,我幺叔和幺婶没在家,依然执意帮两人举办了婚礼,请了村里的叔伯婶母来饮喜酒。钱是我奶奶和爷爷出的。


直到多年后,我们才知道,我叔其实是在深圳举办的婚姻,在大酒店里开了38席,请的都是女方的亲朋,和幺叔的工友。彩礼给了3万,五金,婚后还度蜜月去了新加泰。


幺婶和幺叔结婚后三年就申请幺叔到了香港定居,后来幺婶家放要到深圳公店,他们是做建材生意的,出口防火板,于是幺婶就和幺叔回来深圳这边管分店。


两人在深圳买了房,房子买到罗湖春风路那边。我高中毕业那年,要出去工作。我爸就打电话给我幺叔,希望他可以帮忙介绍一份工作给我们做。幺叔说好,介绍我到他公司做前台。结果,等我到了深圳后,幺叔接我到他们家后,才告诉我,他们公司不请人,然后叫我在深圳找工作。


2003年的时候,想要靠自己在深圳找一份工作其实是很难的,我立即就打电话给我爸,告诉他们,幺叔没有介绍到工作给我,我爸让我立即回家,我并不想回家,我想到大城市发展。于是,我决定自己去找工作。


我就到幺叔楼下的那条街上找工作,看到一家新开的粥店请服务员,我二话不说就去见工了,我是由农村出来的,所以特别的黑。粥店的人说,我气质不行,我问粥店的人除了做服务员,我什么工作也能做。


最后招了我进后厨里打杂的,就是洗碗阿姨忙不过来,就要帮洗碗阿姨洗碗,洗菜,洗米,就是各种种样的杂活都让我做,工资1000元。


这家粥店是包住,包吃一餐的,我想也没想就答应下来了。我在幺叔家住了五天,我就搬到粥店的宿舍里住了。因为幺婶总问我找到工作不,什么时候搬走。虽然没说赶我走,但也暗示让我快点搬走。


我在深圳那家粥店是香港的一家上市公司来,来深圳开分店。店里面的主管,经理都是香港那边调过来的,与他们的交谈中,我得知,幺叔家的公司也是一家大公司,比他们粥店早过来深圳开店,目前已经有五家分店,如果想弄个人进去工作,是件轻易的事情。


我听了阿姨们的话后,我就知道,幺叔说没我的工作,其实都是借口,因为我爸打电话拜托他们的,他们不好意思拒绝,便叫我出去深圳,到了深圳后,才说不请人。


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要如何在深圳生存下去,所以我很努力工作,然后店里的生意是越来越好,服务员不够。我之前是生活在农村,经常帮家里人这做农活,所以晒得很黑。现在我来到了深圳,天天吹着冷气,人一下子就白了。


我又会说白话和普通话,服务员不够的情况下,主管就让我到前台帮忙,我在后厨做了四个月帮工后,就调到大厅里做服务员了,工资升到1500元一个月。


然后我就多次看到我幺叔和幺婶到我们店里吃早餐,他们看到我当做不认识我。我也没有叫他们,就当他们是陌生的客人招呼着。后来我们店有个水印换粥的活动,消费50元得一个印花。集10个印花可以换购任意一碗粥,


我幺婶不到别的地方吃早餐的,就要到我们店吃。


因为是香港的品牌公司,幺婶又是香港人,所以她的早餐基本在我们店里吃我来深圳一年,我幺婶打电话给我,请我去他们家玩,我感到意外,还是很有礼数的买了水果过去。才刚坐下来,幺婶就拿出我店的两张积印花的卡,让我帮她拿 回店里印100个印花。


我说:幺婶,我不管公司的印花了,所以不能帮你这个忙。幺婶饭也没有请我吃,就让我回去了。


我在粥店做了两年服务员,将店里所有的流程都学会,什么吧台调饮料的,炸油条的,后大事厨里做饭炒面,我全学会了。然后公司要到金光华广场那边开一家新店,在我们这家老店里招店长,要我们员工自己行参加竞选。我第一个报名,并且顺利当了新店的店长的。我与幺叔幺婶们就没怎么联系了。


2007年的春节,我回家过年,回去深圳的时候,我爸就让我带一些菜干,黑豆,等的干货拿 去给幺叔他们吃,临出门前奶奶还捉了两只鸡让我提出去,说幺叔喜欢吃土鸡。


我不想帮我爸拿的,我拿奶奶握着我的手说:你幺叔很久没回家,你去了他们家,让他们今天带孩子回家过年,说奶奶想他们了。


没办法,只好提着这些干货,大袋小袋地坐车出深圳,然后打电话告诉幺叔,我爸让我拿 些干货给你们。让他们来车站接下我,结果人影都没一个来,我自己打计程车到幺叔家里的。


我拍了门,幺叔开的门,我见到幺婶将一些虾和蟹端回厨房放好,在桌面上就放着年三十团年饭的几个过时菜,菜都黑黑的,根本吃不下,还有一盘新鲜的菜就是三块咸鱼。


我提着东西进来,将东西提进厨房,转眼便看到放在厨柜上的两大盘虾蟹。我没有出声就走了出厨房。


幺叔说:阿月,吃饭。坐了一天的车出来,肚子都饿了。


我说:好。


拉开了椅子坐了下来,幺叔给 我打了一碗饭。桌面上的菜根本下不了筷子,只有咸鱼是新鲜的,其他的菜都是年三十晚上那些剩饭剩菜。


我准备吃两口热饭时,就听到幺婶埋头自言自语说:阿月,你爸这次让你过来借多少钱?我告诉你,我家没什么钱,你要是借钱,我只能借你200块钱。你没见到吗?我家穷到连新鲜的菜都吃不起了。


这话说得真的很难听,我忽然就站了起来,我说:我从来没想过找你借钱的。我给你拿这些干货过来,都是我爸和奶奶的心意,你将家里人的心意当恶意,真的让人心寒。想必鸡你们也吃不下了吧!我怕会咽到你们。


语毕,我快速的跑到厨房,提起刚才拿过来的干货和两只鸡快速的跑出幺叔他们家门,幺婶追在我身后说:阿月,你将鸡留下来,你干嘛?


我转头看着她说:你想吃鸡,自己回老家拿 。我不是你们的搬运工。我将幺婶的手给甩开了,直接坐进电梯里离开。


这件事虽然过去15年,但我依然记得清清楚楚,有些人的嘴脸就是这样子,我只不过是想去看望一下他们,代替我爸和奶奶看看幺叔他们过得好不,然而他们却将我的好心是坏心。一心一意地想着老家的人就是盼着他们那一点钱。


这些年来,我当上了店长,我的工资也不是1000出头了,我有足够的能力养活自己和家里人。但在幺叔他们的眼里,我和老家的人一直是穷光蛋,不愿意回去老家那个鸡不拉鸟不生蛋的地方。


从这件事后,我就再也没去过幺叔他们家了,明明大鱼大肉吃海鲜,却装成穷人,生怕我们会找他们要什么似的。拿年三十的剩菜出来吃,亏他想得出来。我年初四才出来深圳,这菜放在冰箱里放了多少天了,还能吃吗?都已经黑了,不要吃坏肚子才好。


真的是一百样米养一百种人,真的没想到,我家唯一的一个大学生,竟然是这德性。自从结婚后,爷爷生日从不寄一分钱回来给两位老人家买点好吃的。其他的节日就更别指望了。2013年爷爷去世,幺叔回来,爷爷去世间接中与幺叔有关。


幺叔只给了10元的吊钱,说好几个兄弟一人出一万殡葬费的,最后幺叔只给了10元,亏他给得出手。


而且我幺叔结婚后,回老家的次数十个手指数得清,心里没家的人,是不会惦记着老家的。也许在幺叔的心目中,早就不当自己是这边的人了。


而我再也不会做那个傻女人,每次回老家,回去深圳的时候,我不会再帮幺叔他们带任何东西出去,提出去不重吗?额外给多一份行李费不说,提出去,好话也不说一声,仿佛是我应该帮他们提的一样。所以我现在都是空身回家,空手回来。从来不会辛苦自己做不想做的事情!




我刚结婚的那年春节,我公婆带着我们去老公的舅爷家拜年,我们四口人去这一趟买礼物花了大几百,给两个孩子红包给了400块钱,当看到舅奶给我们准备的饭菜时,我们没有吃就走了。

我们这有“新婚头一年的春节,新人上亲戚家拜年,长辈给红包讨彩头”的说头。

2005年10月我和老公举办的婚礼,2006年的春节,由我公婆带着我们去给家里的长辈拜年。

正月初三那天,我老公奶奶家的亲戚聚会,都快开席了我老公的舅爷和舅奶拿着几个苹果和一大瓶饮料来了。这个舅爷和舅奶我只见过一次还是在我婚礼上,但是他们俩的为人我早有耳闻。

看到舅爷和舅奶来了,满桌的亲戚都一副不待见的表情,舅爷也不用人劝主动坐在我公公身边,自己拿着酒瓶倒酒,舅奶喊姑姑给她拿碗筷,说他们知道今天我们聚会特意大老远赶来和我们热闹一下。

自从舅爷来了,他俨然一副主人模样,紧着招呼几个叔叔喝酒,舅奶也不拿自己当外人,够不着的菜直接站起来去夹,她碗里的肉食已经满的放不下了,还看啥好吃的都往碗里堆。

酒足饭饱过后,舅爷问我老公结婚头一年咋没去他家拜年,他都给准备东西了我们不去太不懂礼数。奶奶从年轻时就看不上她这个弟弟,听到舅爷斥责我老公就厉声回他:“新媳妇头一年登门,上长辈家拜年当长辈的得给红包,还得留吃饭,你大孙子怕你破费就没去,你要舍得就让他们去”。

舅奶在旁边随声附和:“我们准备不准备是我们的事,他们不来就是他们不对”奶奶当即拍板让我们第二天一早就去舅爷家。

舅奶一听我们明天去,就小声说她明天约人了,奶奶问她哪天有时间?她又说不出个所以然来,舅奶把舅爷喊到厨房商量我们哪天去,最后定的初八让我们去。

说起舅爷和舅奶,我婆家人没有一个待见他们的,他们俩都有退休金不舍得花钱,一来就是哭穷要东西,平时有事找他们都不来,每年过年不请自来,还不早来回回都是开席再来,每次一来标配自带几个苹果和一瓶饮料,走时看啥好再拿点东西走,没有空手走的时候,两家距离十多公里倒三段车才能到,这么远的路每次走时都要背一兜子地瓜再捞走几棵酸菜,看啥好再拿点。

我大姑姐结婚那年,带着新姑爷去舅爷家登门拜年,都听到屋里有人说话了,舅爷舅奶愣是不给开门,给她打电话还说家里没人让把带来的东西放在门口,从那以后大姐再没去走过这门亲。

我婆家人都知道舅爷舅奶的秉性,所以到我们结婚时,怕我们热脸贴冷屁股干脆都没提让我们去舅爷家串门的事。

既然舅奶定好了初八让我们去,我们初八那天如约而至,为了显得重视还买了八样礼品,我们四个人每人提着两样登门。

到了舅爷家,给开门的是舅爷的两个孙子,他们俩看到我们来了就挨个拜年,我婆婆看到两个孩子还挺惊讶的,因为舅奶和儿媳妇相处的不好,他们平时都不走动只有大年三十来吃个团圆饭就走,这次不知为啥都初八了还把孩子放在这。

我婆婆给了两个孩子每人100块钱,那两个孩子把钱收好又来管我要红包,我婆婆对孩子说:“我给你们就行了,你婶不知道你们在这她没带钱”,两个孩子不听还抱着我的大腿管我要红包,我婆婆只得又给了每个孩子100,那两个孩子收了钱才跑出去玩。

舅奶看着孩子管我要钱不管,看着我婆婆又给了两个孩子每人100块钱,还笑嘻嘻的说:“这俩孩子也不知道随谁就认钱”。随后舅奶去把我们买来的礼品安置好,又拿着一盘子瓜子让我们吃。

过了不久,舅奶的儿子和媳妇来接孩子,舅奶给孩子穿好衣服带到楼下,他们知道我们在连个招呼都没打,接完孩子就走了。

我们坐了一个小时舅爷和舅奶没给我们倒一口水,就陪着我们唠嗑让我们吃瓜子,我公公说口渴想自己倒水,舅奶说家里烧水壶坏了赶上过年没处修理,他们都是喝生水问我公公能喝吗?我公公只得说不渴。

舅爷说要实在渴就喝啤酒,说完他想把我们买来的听装啤酒给打开,舅奶赶忙拦住,让他哪凉快哪待着去,说他们家啤酒没人喝,要是我们就喝一两厅听剩下的就白瞎了卖都卖不出去,听她话的意思等我们走后她准备把我们买来的礼品都给卖了。

我婆婆听她这么说就气的不打一处来,她问我饿不饿,说我早上吃得少这都中午了得饿了吧?舅爷听我婆婆说我早上吃的少,就让舅奶去做饭,他陪着我们聊天。

一会功夫,舅奶就把她待客的饭菜往茶几上端,这一看真是刷新了我的三观,我还真是头一次看到还有这样待客的。

本来我们是坐在沙发上的,舅爷家有饭桌,我以为吃饭会在饭桌上,想不到舅奶端着一小盆炒好的豆芽就放在茶几上,随后又陆续端进来一些碗碟,我定睛一看,舅奶给我们上的菜有一小盆炒豆芽、一小盆菜豆腐、一盘呼土豆拌酱、一盘焯水的大豆腐,还有一碟确黑的黄瓜咸菜。

舅爷拿出装在酒桶里的散酒要给我公公倒,我公公说她血压高不喝了,我婆婆看到那些菜直叹气,我老公说我们俩不饿你们谁饿谁就吃,舅奶指着那些菜说:“你们别小看这些菜,都是纯绿色的,那黄豆和土豆是我亲自种的,豆芽也是我自己生的,菜豆腐用的都是自己种的黄豆,黄瓜咸菜也是我自己种的黄瓜亲自腌的都是好东西”。

舅爷从厨房拿来一把筷子给我们每人发了一双,我看那筷子也吃不下饭,本来是白色的筷子楞是用成黑色了,碗里一层油渍看着都滑,我婆婆看着舅奶给我准备的饭菜又看着碗筷,说来时走的急水管忘关了赶紧回去吧。

我公公马上起身穿外套,说今天就是带着我们来拜个年,既然家里水管没关就得马上回去饭就不吃了。

我们在门口换鞋的空当,舅爷和舅奶塞给我50块钱,说我是新媳妇头一次登门,当长辈的不能让我白来给个红包意思一下,我不要又把钱塞给舅奶,她冲我婆婆说:“你这媳妇太见外,长辈的一点心意她说啥都不要,要不你给拿着得了”。

我婆婆没接舅奶的话,我们穿完鞋就下楼往外走,舅爷舅奶一直给我们送到楼下,看到他们家邻居在楼下还和人家说:“这年轻人太大意出来连水管都忘关了,饭没吃上就要走,白给做一桌子菜了”,估计邻居也是了解他们的为人,嘴一撇嗤笑一声就走了。

回来的路上,我婆婆说:以后咱家没这门亲戚,你奶都不和他们走动,你们也不用和他们走动,和这样人走动多了生不起那个气。

从那以后,舅爷也许是知道自己做的不对了,来奶奶家的次数也逐渐少了,这几年干脆也不来了,只是每次提起这个舅爷奶奶还是满肚子气。

亲戚请我吃过最寒酸的饭就是我刚结婚那年,在舅爷家的那顿饭,那顿饭真得说是一点油水都没有,纯“绿色”的饭菜。

舅爷是奶奶的亲弟弟,按理说关系也很近,只是他为人不仗义更是认钱不认人,没事不走动,只要一来不是要东西就是哭穷,空手来走时必须双手拿满东西再走,舅奶更是如此,他们夫妻二人可以说非常合拍,都是不占便宜就算吃亏的人。

奶奶年轻时就一直帮助舅爷,到老了还被啃,她为此非常生气经常嘱咐我公公和几个叔叔以后等她不在了不要和舅爷走动,我们都知道不是奶奶心狠而是因为舅爷舅奶做的太过分,让奶奶寒心了所以才眼不见心不烦,就当没有这个弟弟。

我认为亲人之间不应该用钱财来衡量感情,更不应该抱着占便宜的心态来为人处世,如果条件不好待客随便吃点无可厚非,但是明明有那个条件,请亲戚吃饭还特意做一些不适合的饭菜和不合适的举动这就是人品不行的表现。

舅爷和舅奶特意让我们来他家串门,还把两个孩子留在家里,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来他的意思,不过作为亲戚我们都不计较,但是他们随后的表现让人不禁大跌眼镜,大过年的主动让我们来串门只做了几个寒酸菜待客,连口水都不舍得给我们喝,给他家的两个孩子包了400块的红包只给我50块钱,这样的亲戚我认为真没有走动的必要。

我认为无论是亲还是友,为人处世都得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一下,如果凡事只想着自己,丝毫不考虑对方的感受,这样的感情一定长久不了,长此以往可能连身边最亲近的人也不想和他接触,所以说做人要善良,不能只想着占便宜,不然早晚会因为自私成为没人待见的孤家寡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亲戚   舅爷   小姑子   大姑   姑父   寒酸   块钱   深圳   红包   婆婆   爷爷   奶奶   家里   老公   东西   财经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