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极去世后,其长子已34岁,为何还要让年仅6岁的顺治继位呢?

这是妥协的结果。清太宗皇太极去世的时候,多尔衮和他的兄弟多铎的势力已经很强大了。

清太祖努尔哈赤去世之前,曾经有意传位给多尔衮。但是,多尔衮年龄太小了,努尔哈赤不能不担心多尔衮控制不了局势,难以驾驭几个哥哥,而且皇太极的势力又很强大,所以才没有传位给多尔衮。

努尔哈赤去世后,在皇太极的运作下,代善等几个贝勒都表示拥戴他。

于是,多尔衮出局,皇太极上位。

即将到手的东西被别人夺了去,多尔衮哪肯甘心?

只不过形势所迫,没有办法改变罢了。

可是,这口气多尔衮却已经忍了很久啦!

有道是:风水轮流转,皇太极去世后,多尔衮终于迎来了翻盘的机会。

此时,多尔衮的势力已经很强大了,两白旗支持他,阿济格支持他,多铎也支持他。

而豪格呢?他不仅是皇太极的长子,而且两黄旗支持他,一些元老重臣支持他,蒙古王公也支持他。

如果按照中原王朝的惯例,皇位肯定应该属于豪格,没跑儿。

问题是,当时的清朝在选择选择承人方面,并没有拘泥于中原王朝的“嫡长子继承制”,“大汗选拔塞″遗风犹存。

所以,多尔衮成了豪格的有力竞争者。

不过呢?由于双方势均力敌,谁也吃不掉谁,所以局面一直僵持不下!

既然僵持不下,那就拳头底下见真章吧!所以,闹到后来,双方就要刀兵相见了。

一场自相残杀的内讧一触即发!

紧要关头,庄妃站了出来,她设法说服多尔衮拥立自己的儿子福临当皇帝,让多尔衮和济尔哈朗当摄政王。当然,实权得归多尔衮。

这样做,既可以免去一场由权力争夺引发的血腥内讧,又可以让多尔衮获得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实际权力,何乐而不为!

多尔衮也是个明智的人,他拎得清孰轻孰重。

多尔衮也不想为了出口恶气闹得两败俱伤啊!

因此,就认可了庄妃的折衷建议。

多尔衮选择了以退为进,豪格也没有坚持下去。

为了避免流血,他们只能选择妥协。于是,福临成了顺治皇帝,他也是公元1644年,清军入关之后的第一个皇帝。




葛大小姐回答这个问题:

爱新觉罗·福临像

有人说,6岁的顺治能够当上主要是因为多尔衮和庄妃的风流韵事,达成了协议,这就有点胡说八道了,多尔衮又不傻,不可能为了一个女人就送一个皇位做人情。

其实,回答这个问题只用四个字就可以了:政治平衡

为什么这么说呢,且听大小姐给你慢慢道来:

爱新觉罗·皇太极 像

首先从皇太极说起

皇太极是努尔哈赤的第八子,努尔哈赤去世后,皇太极被推举为可汗,并于1636年在沈阳称帝,国号大清,在位期间,发展生产,增强兵力,为清朝入关打下坚实基础。1643年八月初九晚上十时入关前夕,突然病逝,毫无征兆,年仅52岁。

(“端坐无疾而终”,皇太极原本是个精壮汉子,中年之后突然发福,陷入肥胖无法自拔,以至于战马只能驮他走几十里路就走不动了,而肥胖最容易导致心血管病,所以,皇太极应是心肌梗塞或脑溢血之类的疾病)。


皇太极共有11个儿子14个女儿,其中3个儿子很小就去世了,豪格是大儿子,封和硕肃亲王,福临(也就是后来的顺治)是第九子。问题来了,皇太极死时,豪格已经34岁,跟着皇太极屡立战功,而福临还没有成人,当皇帝的好事儿怎么就落到了福临的头上呢?


皇位争夺战!

其实,可汗选定最初采用的是贵族共和制,王位的继承只要是大汗的儿子、弟弟,甚至是侄子都有继承权,人选由和硕贝勒们择优推举。

皇太极做了大汗后,就不打算这么干了,就想沿用汉人的继承方法,让儿子接大汗位,所以就想尽一切办法削弱贝勒们的权力,实现了大权独揽,本来,按照皇太极的计划,自己的儿子即位是没有问题的,可是,到了最后,问题却恰恰出在皇太极自己身上,在世的时候,皇太极没有设立王位继承人,而皇太极又死的太突然,根本来不及留下遗言就game over了,最麻烦的事儿来了,皇太极计划的好好的子承父业又回归到了贵族共和制。

最有力的皇位争夺者有两个人,一个是皇太极长子和硕肃亲王豪格,另外一个就是皇太极的弟弟睿亲王多尔衮,,顺治福临就不在计划中。

按照皇太极的计划,基本就把多尔衮排除在外了,但是皇太极既没有立皇储,也没有留遗言,所以,努尔哈赤的规矩仍然有效,这就给了多尔衮机会。

爱新觉罗·豪格 像

作为皇长子的豪格,身材魁梧,久经战场,屡立战功,按照立长的规矩,继承大统,合情合理顺理成章,隶属于皇太极的两黄旗大臣们,当然希望皇太极的儿子继位,所谓国有长君,社稷之福,豪格无疑是最佳人选。何况,豪格随皇太极南征北战,有一定的威望,所以,两黄的将领图尔格,索尼,图赖,锡翰,巩阿岱,鳌拜,谭泰,塔瞻的重臣都表示支持豪格为帝,兰旗济尔哈朗也是拥护。还有皇太极二哥礼亲王代善也是以“帝之长子,当承大统“的鼓吹。加上双黄,正兰三旗在军事上实力,实力不弱。

爱新觉罗·多尔衮 像

而作为皇上弟弟的多尔衮,身为正白旗旗主,位高权重,手握重兵,而且两个弟弟也是旗主,三股势力联合起来,把豪格压的死死,他们坚决反对豪格继位。


八月十四日,所有的王爷重臣都在崇政殿中,两大集团分毫不让,火力全开,争得是面红耳赤,会议陷入僵局,两黄旗为保胜算,派兵包围了宫殿,白旗的三位王爷,虽然没有带兵,但都是驰骋沙场多年,剑拔弩张,毫无畏惧,这个时候稍不小心就擦枪走火,动乱随时都可能发生。

孝庄文皇后

其实,大家心里都明白,再这样争下去,大清就可能陷入分裂或者内战之中,就在这个时候,郑亲王济尔哈朗提出了第三个方案:即皇太极第九个儿子福临继位,他和多尔衮辅政。(还有一种说法,就是福临的老妈孝庄文皇后找到多尔衮,提出让多尔衮拥立福临,条件就是多尔衮担任摄政王,多尔衮权衡利弊,同意了这个意见,但还有人认为还有一个不可告人的秘密就是多尔衮和孝庄进行了一次权色交易,多尔衮英雄一世,却有一个弱点:好色,而且对嫂子孝庄达到了痴迷的程度,而孝庄早意识到这一点,在皇位继承的关键时候使出杀手锏,一举成功,自己的儿子福临成功继承地位。孝庄是否笼络多尔衮,官修的史书实录中没有留下任何记载,私家著述也没有留下更多的记录。)


无论如何,这个提议的妙处,恰恰满足了两黄旗拥立皇太极儿子的愿望;而福临不满6岁,多尔衮辅政,也满足了白旗三王掌权的渴望,由郑亲王共同辅政,也对多尔衮是一种制衡,也可大小两黄旗的顾虑,所以,让福临继位刚好达到了权力平衡的目的。

有人会问,既然是选幼子,那皇太极还有6岁的高塞、10岁的韬塞等幼子,为什么偏偏是福临呢?

这就牵扯到了血统和出身的问题了。

皇太极当年征服了漠南蒙古,为了安抚漠南蒙古,实行满蒙一家亲,这是皇太极的国策,他的五大福晋都是蒙古人,而福临的母亲就是五大福晋之一的庄妃,福临也是皇太极尚在世的儿子中,唯一有蒙古血统的,如果新帝有蒙古血统,对漠南蒙古就是最好的笼络,也是对皇太极国策的延续,另外,福临作为五大福晋唯一的儿子,按照汉人的观点,算是嫡子了,由他继位简直再合适不过了。

综合以上,福临继位,既能让各方势力接受,又能笼络蒙古族,所以,达到了势力的平衡,8月26日,福临登基,为顺治帝,后来的历史证明,这既是他的幸运,也是他的不幸(在位18年,1661年驾崩时还不满24岁,正当壮年的顺治驾崩,让人生疑,民间各种传说四起,最著名的就是因为宠妃董鄂妃的去世对顺治帝打击太大,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于是就避开凡尘,遁入空门。董鄂妃本是顺治的异母弟襄亲王博穆博果尔的妃子,经常入宫侍奉王后,日久生情,与顺治帝坠入情网,襄亲王训斥董鄂妃却被顺治打耳光后忧愤而死,两月后,顺治帝封董鄂妃为贤妃,兄纳弟媳做为游牧民族的满人来说也不算多大的事儿。)


福临能当上皇帝,还有一种说法是本来推荐豪格当皇帝,豪格来了一句“福少德薄,不能继位”的话,被多尔衮抓住,说那你就别继位了,就这样,豪格的继位权就被剥夺了,但是,大家稍微分析一下就可以看出,这种观点是站不住脚的,在竞争这么激烈的时刻,一句谦让的话随时都可以被人挡过去的,根本不可能成为豪格不能称帝的理由。


福临继位后,作为两个辅政王之一的济尔哈朗根本就不是多尔衮的对手,多尔衮很快就独掌大权,几年后,多尔衮利用欲加之罪削去了豪格的爵位,将他幽禁起来,四个月后死于狱中。多尔衮逼顺治封他先后封叔父摄政王、皇叔父摄政王、皇父摄政王。顺治七年,死在狩猎途中,追封“清成宗”,两个月后,顺治开始清算多尔衮,夺去封号,掘墓鞭尸,算是报了羞辱之仇。


(我是热爱历史故事的葛大小姐,如果你也喜欢探讨历史的话,那就算找对人了,关注我,每天都有精彩的历史故事看!)




顺治能继位,并非是孝庄和多尔衮之间有什么风流韵事,而是在当时的情况下,六岁的顺治相较于豪格而言,是最合适的人选。


崇德八年(公元1643年),清朝的第二位统治者皇太极驾崩于盛京(今沈阳)清宁宫,由于皇太极是猝死,并且他在生前,也没有明确皇位继承人,这就意味着,皇位暂时空了出来。

而根据清朝初期所制定的继承人择优选择制度,就让很多人看到了机会,这其中,实力最强,也最具有竞争优势的,就属34岁的皇太极长子,肃亲王豪格。

不管是从军功来讲,还是从出身地位上来说,豪格继承皇位,无疑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但最终,他还是与皇位擦肩而过。

继承皇位的,是年仅六岁的福临,也就是顺治帝,他能继承皇位,与皇太极的弟弟,睿亲王多尔衮有很大关系,甚至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是多尔衮将他推上了皇位。

多尔衮当时也是皇位竞争者之一,并且他的实力,与豪格不相上下,因此也在皇位的角逐中,从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成为了豪格最大的竞争对手,但正因为与豪格的不相上下,就造成了两者之间,就皇位问题相持不下,一度剑拔弩张。

但最终,六岁的福临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继承了皇位,而皇太极的长子豪格,却败下阵来,之所以豪格在拥有军功,且占据年龄优势的情况下败北,是在当时各方势力角逐,极为复杂的情况之下,六岁的顺治是最合适的人选,选择让他登基,也是最平衡的一种结果。


皇太极的猝死,给当时正处于关键时期的清朝出了一个大难题。

皇太极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第八子,在努尔哈赤死后,皇太极继承了汗位,并在他的带领之下,当时还是后金的清朝,势力不断强大,这也为清朝能够入关奠定了基础。

但在其五十岁正值壮年之际,身体却出人意料地衰弱下去,根据史料记载,在其五十岁那年,他十分宠爱的妃子海兰珠因病去世,这件事给皇太极造成了极大的打击,自此,他就悲不自胜,忽而昏迷,忽而减食,一向健壮的身体也就很快衰弱起来。

而在崇德八年,皇太极则在盛京的清宁宫“端坐无疾而终”,享年五十二岁,皇太极是驾崩了,但与此同时,却给正处于发展阶段的清朝出了一个大难题。

由于死的突然,皇太极并没有明确继承人,也就是说,皇位没有指定继承人,而这暂时的空缺,就让很多人看到了机会。

为什么说很多人看到机会呢?这要说一说清朝初期的继承制。

在努尔哈赤还活着的时候,所提倡的是“八家分权制”,他唯恐一家独大,因此就摒弃了传统中央集权制度下的嫡长子继承制,改用“汗位推选制”

也就是说,当时大汗的儿子、大汗的弟弟以及大汗的侄子们,都有继承汗位的可能性,但至于谁会被推举出来,那就要看个人实力了。

而皇太极就是在这种制度下,从八大贝勒中成功胜出,以四贝勒的身份继承了汗位,虽说他在位时,已经将国号改为大清,汗位也变成了皇位,但继承制一时半会还没有改过来。


同时,由于他去世的突然,导致就继承人一事,大家伙还没坐下来商议,因此,在他猝死后,有资格继承皇位的人就蠢蠢欲动起来。

毕竟谁都想当皇帝,但问题是,有想法不代表有实力,而在当时,尽管有资格也有想法的人不在少数,但真正有实力竞争的,只有两大阵营。

其中,一方阵营是支持皇太子长子豪格的,而另一方,则是支持多尔衮的。

先说豪格,作为皇太极的长子,这本身就是一个极具竞争优势的加分项,毕竟出身在那里摆着,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豪格的军功极高。

不管是在最早的征讨蒙古,还是在之后与明朝的宁锦之战,豪格都在这些战役中,立下了不少功劳,并且,凭借战功,豪格也成功的从贝勒晋升为和硕肃亲王。

同时,豪格也担任正蓝旗旗主,再加上皇太极死后,一直效忠于皇太极的正黄旗和镶黄旗旗主索尼和鳌拜,都公开表示支持豪格,而镶蓝旗旗主济尔哈朗因为受过皇太极恩惠,自然也愿意支持豪格。

因此,在八旗中的四旗都支持豪格的情况下,豪格的赢面还是比较大的。

不过,当时多尔衮的实力也并不差,多尔衮是正白旗旗主,自然正白旗是支持他的,而镶白旗一向以正白旗马首是瞻,肯定也支持多尔衮,同时他的两个弟弟,也是能征善战,这几股势力加起来,也是不容小觑。

当然,还有皇太极的二哥代善以及代善之子所领的正红、镶红两旗,表面上是保持中立,实际上都打着小算盘,并且他们中也有不少人在暗中站位多尔衮。

所以,从综合势力上来对比,这两大阵营可以说是半斤八两,不相上下,论才能,多尔衮高于豪格,但论地位和军功,豪格又略胜一筹,因此,双方是互不相让,争了许多时日,也没争出来个所以然。

但事情总的解决,不能让皇位就这么一直空着吧,因此,在双方的代表人物商议之后,决定在当年的八月十四日,共聚盛京的崇政殿,来进行最后的决断。

这个时候的福临,虽然他也是皇太极的儿子之一,但压根就没在众人的考虑范围之内,一来是年龄太小,而国家需要年长的君主,二来呢,则是皇太极不止一个儿子,而福临只是第九子,怎么轮也轮不到他。


会谈当日,崇政殿内外的气氛可以说是火药味十足,豪格一方早早地就在大殿周围布置了精兵,为的就是防止多尔衮武力夺权,而身经百战的多尔衮,对此并不在意,自信满满的就带着自己的兄弟,来到大殿,争夺皇位之战,一触即发。

而在会议中,两大阵营就谁更有资格继承大位,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本身出身草原的人就脾气火爆,好多次都差点擦枪走火。

作为正白、镶白两旗,自然是说一千道一万也不会支持豪格,而作为正黄、镶黄两旗也同样不会支持多尔衮,因此,剩余的四旗,态度就十分重要,但四旗中,支持双方的都有,这就让谈判一时间陷入了僵局。

这个时候,几乎所有的人都明白,如果就这么僵持下去,再谈上三天三夜,也不会有什么结果,甚至还有可能,让八旗的旗主之间,因为这件事矛盾激化,从而造成分裂,一旦如此,那就会是灾难性的后果。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当时的局势,彼时的清朝,尚未入关,并且,南明朝廷和农民军李自成也是很大的威胁,而在皇太极在世的时候,入关一统中原,就是最大的目标和梦想。

有道是兵合一处,将打一家,入关的前提建立在八旗团结一心,但如果就皇位问题一直僵持下去,从而造成八旗分裂的话,那么入关就基本无望了,毕竟一个心怀鬼胎的团队,是成不了什么大事的。

平心而论,多尔衮相较于豪格而言,还是有一定劣势的,毕竟八旗中的两黄、两红和两蓝这六旗,大多数还是支持豪格的,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多尔衮武力夺权,并不一定就能够成功。

但他就是不愿意让,凭什么是你豪格,就不能是我多尔衮呢?


但在最终,有一个人提出了一个解决办法,在众人的商议之下,觉得可行,便按此操作,这个提议的人,就是郑亲王济尔哈朗。

济尔哈朗是努尔哈赤的侄子,按辈分来算,他和皇太极、多尔衮是平辈,也是豪格的长辈,在皇太极活着的时候,济尔哈朗与皇太极的关系极好,也正因为如此,皇太极就将镶蓝旗交由他统领。

在皇位争夺战发生时,济尔哈朗是支持豪格的,但他支持豪格的理由是,豪格是皇太极的儿子,也就是说,他支持的并不是豪格本人,而是皇太极的儿子。

是不是有些绕口?其实很简单,济尔哈朗是效忠皇太极的,因此在皇太极去世后,他愿意支持皇太极的儿子上位,因为豪格是皇太极的儿子,所以济尔哈朗就支持他。

但皇太极可不止一个儿子,也就是说,如果是皇太极的其他儿子继位,那么济尔哈朗也支持。

而他在当时提出的建议,就是与这个原则相关,他提出,如果豪格与多尔衮相持不下,那么不如就让皇太极的第九子,也就是六岁的福临继承大位。

此言一出,众人先是沉默,之后又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毕竟当时的福临,只不过是一个六岁的黄口小儿,让这么一个小孩子登基,是不是有失体统?



但济尔哈朗既然能提出福临,自然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于是,他就将为什么推举福临的理由和原因,在会议上逐一分析给众人。

当然,最初的各大旗主,对于这个提议并不是十分赞同,也没有出现一些传闻中,当即拍案就赞成的情况,实际上,也是经过了各种意见的讨论,但讨论来讨论去,发现如果把豪格排除在外的话,福临无论是从出身还是从当时的局势来讲,确实是最合适的人。

同时,对于多尔衮来说,他也深知自己并不一定就能成功,毕竟那些老臣在看着,容不得他放肆,而福临也算是一个折中的办法。

但他同意归同意,还是提出了一个要求,就是皇帝年幼,而自己政务经验丰富,必须由自己担任摄政王,对于这一点,大多数人并无太多意见,因为多尔衮的能力也是有目共睹的。

不过,为了防止多尔衮专权,其他旗主还是给多尔衮上了一道防范措施,那就是让镶蓝旗旗主,也就是郑亲王济尔哈朗也担任摄政大臣,从而达到相互制衡的目的。

“当立帝之第九子,而年岁幼稚,八高山(固山)军兵,吾与右真王(郑亲王济尔哈朗)分掌其半,左右辅政,年长之後,当为归政,誓天而罢”---多尔衮

就这样,清朝的第三位统治者顺治帝福临,便在这种情况下产生了,双方在角逐中,找到了互相认可的一个平衡点,其实这个平衡点的核心思想很简单,就是我占不到便宜,你也别想从中获益,而顺治帝福临,就是这么被推举出来当皇帝的。

当然,前文讲过,皇太极并不止一个儿子,根据史料记载,他共有是十一个儿子,除去豪格,尚且还有十个,从理论上来讲,这十个皇子都有继承大位的资格和可能性,但为何济尔哈朗会选择福临呢?这就要从福临的出身血统以及当时的局势来说了。



其一,福临的血统

众所周知,福林的生母是孝庄太后,孝庄太后是皇太极的五大福晋之一,而她另一个身份,就是蒙古贝勒宰桑-布和的女儿。

早在努尔哈赤时代,蒙古贵族就和后金不断打交道,当然,是兵戎相见的那种,不过,因蒙古贵族不敌后金,最终双方议和,进入和平发展时期。

不过,虽说暂时和平,但蒙古的势力依然强大,对此,努尔哈赤便采用“怀柔“政策,通过相互和亲的方式,来拉拢双方关系。

比如皇太极的大妃哲哲,就是蒙古贝勒宰桑-布和的妹妹,而海兰珠和孝庄太后,则是宰桑-布和的两个女儿。

哲哲与海兰珠,两人虽说都嫁给了皇太极,但哲哲并没有生下儿子,只有三个女儿,而海兰珠虽说生有一子,但还没来得及起名字就夭折了,因此,具有蒙古血统,且生子的,只有孝庄一人。

在本着“满蒙一家亲"的宗旨下,让孝庄的儿子福临继位,显然是蒙古贵族们希望看到的结果,毕竟这是自家外甥,不支持他支持谁?

同时,福临继位的最大好处,就是能笼络蒙古贵族,因为福临的身份在那摆着,至少蒙古人不会有什么二心,这其中的道理,也是十分浅显的。

其二,福临继位,也众人都能接受的结果

除了福临的蒙古血统是主要因素之外,他能继位的另一个原因就是,选择他是众人都能接受的结果。

前文讲过,像郑亲王济尔哈朗,是效忠于皇太极的,因此也支持皇太极的儿子继位,只要是皇太极的儿子,谁都在他支持的范围之内。

抱着这种想法的,其实不止济尔哈朗一人,还包括正黄旗和镶黄旗,这两旗的旗主索尼与鳌拜,实际上在最开始支持豪格的原因,和济尔哈朗差不了多少。


正是因为他们都效忠于皇太极,因此就支持皇太极的子嗣继位,那么既然豪格不行,换一个也无所谓,同时福临的血统和身份,也在其他皇子中占据优势,那选他也并不是太吃亏。

在两大黄旗以及镶蓝旗都是这个态度的情况下,那么福临上位也是必然的事情。

其三,福临的年龄

福临在被推举时,只有六岁,但就是这个年龄,让各方势力看到了无限的可能性。

为什么呢?其实很简单,六岁的福临,自然没有亲政的能力,那么国家大事由谁来处理呢?自然是这些年长的各位旗主。

既然能处理国家大事,那就有一定的实权,既然有实权,那谁当皇帝都不可以,反正小皇帝做不了主,还得这些大人们定夺。

因此,不管是对于多尔衮而言,还是对于豪格来讲,或者是对于其他旗主,都是一种能够接受的局面,自己或者自己支持的人当不了皇帝,那就退一步,让自己有实权,也是不错的事情。

当然,福临能成为备选,也是在于豪格的“让位”,他在赌气之下的那句“福少德薄,不能继位”,让多尔衮抓到了机会,有了口实,才会迫使他不得不退出竞选,这才让福临有了机会,继承大统。


小结:

总而言之,豪格作为竞争皇位中赢面颇大的一方,最终却败北,让六岁的福临上位,这个结果是众人预想之外,但也是意料之中,毕竟当时的局面是多尔衮与豪格互不相让,再怎么争也不会有结果,因此,双方在考虑自己的切身利益以及福临的血统等因素之下,才会得出这么一个结果,让顺治继位,而由多尔衮和济尔哈朗担任摄政大臣,统领朝政,自此,清朝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1643年9月21日,英明睿智的皇太极突然病故,死得很突然,并没有留下任何遗诏和只言片语。于是,一个敏感而重大的问题来了——皇位到底应该让谁来继,又是谁说了算?

候选人有8个,这些人号称“八大铁帽子”。

怎么来的呢?

皇太极在世的时候,倚重八大铁帽子王进行统治。所谓“铁帽子王”,就是“世袭罔替”的和硕亲王或郡王。清开国八大王分别是:礼亲王代善、睿亲王多尔衮、豫郡王多铎、肃亲王豪格、承泽亲王硕塞(顺治十二年改封为庄亲王)、郑亲王济尔哈朗、克勤郡王岳托、顺承郡王勒克德浑。从理论上讲,八位王爷都有继承大统的权利。但实际上,真正有实力争夺大位的其实只有两个人,一个是肃亲王豪格,一个是睿亲王多尔衮。

多尔衮

豪格

肃亲王豪格是皇太极的长子,虽然满人没有必须传位给长子的习惯,但豪格能竞争大位靠的不是长子身份,而是能力。他相貌不凡,英武豪俊,力大超群,久经沙场,屡建军功。因此,豪格继承大统,合情合理,顺理成章。皇太极麾下的两黄旗也大多支持豪格,索尼、遏必隆、鳌拜等这些两黄旗的重臣,大多去肃亲王王府表过忠心,表示愿意拥戴肃亲王。从双方的实力对比看,豪格占据一定优势。从当时的基本盘看,豪格有两黄旗的支持,自己本身掌控着正蓝旗,三旗有117个牛录,比多尔衮兄弟掌握的两白旗要多(两白旗时98个牛录)。豪格的优势还不止于此。镶蓝旗的郑亲王济尔哈朗和正红旗的代善,都略微偏向于自己。总之,豪格的机会看起来很大,胜券在握。

皇太极病故7天后,黎明时分,两黄旗大臣在大清门盟誓,拥护豪格继承皇位,并部署两黄旗巴牙喇,张弓挟矢,环卫崇政殿。图尔格、遏必隆传令护军,备好甲胄弓矢,护卫大清门。议商帝位继承人的会议在崇政殿的东庑殿举行,会议由皇族中年纪最长、地位最高的礼亲王代善(61岁)主持。

前面说了,豪格本来占据绝对上风,八旗里有五旗已经明显偏向他。可有两白旗当后盾的多尔衮,豫郡王多铎、英郡王阿济格兄弟三人,齐心合力阻止豪格上位。当时,多尔衮知道自己登位机会不大,立场从自己当皇帝变成了阻止豪格当皇帝。

第一个跳出来反对豪格继位的是多铎,他表示:就算不立多尔衮,按理也该立礼亲王代善(代善是皇太极的大哥)。可代善居然不干,理由是年长,精力不济。

会议陷入僵局。在这个关键时刻,豪格缺乏舍我其谁的霸气,面对多尔衮兄弟的坚决反对,面对两白旗的众志成城,退缩了。本来,这是一锤定音的机会,结果变成了你争我吵,没有定论。

这样一来,原来支持豪格的两黄旗也有点失望了。于是,他们中的一部分和多尔衮达成妥协,退而求其次,不再坚持要豪格登基,而只要是皇太极的孩子,都可以。甚至,有两黄旗大臣佩剑上殿进言:“我们这些人吃先帝的,穿先帝的,先帝对我们的恩情有天大。要是不立先帝的皇子,我们宁愿以死追随先帝于地下!”这是一个非常强势的举动,意味着两黄旗可以放弃豪格,但绝对不会支持多尔衮。继位的皇帝必须是皇太极的儿子,这是两黄旗的底线。

多尔衮看懂了,也看明白了,自己上位已经彻底没有机会了。不过,只要能阻止豪格登基,也不算是个太坏的结果。豪格呢?再次退缩,在形势还对自己有利的时候做出让步,这让支持他的人失望了。豪格表示同意新方案,从皇太极的其他孩子中选择一个登基。郑亲王济尔哈朗趁机提出由6岁的福临继帝位,郑亲王济尔哈朗和睿亲王多尔衮摄政。济尔哈朗曾经是豪格的支持者,出任第一摄政,豪格派和多尔衮派都没有异议。多尔衮任第二摄政,稳住了多尔衮兄弟及其支持者。

可以这么说,福临登基,是多尔衮和豪格互相角力后的一个互相妥协。豪格在明显占优的时候,因魄力不足,最终与大位失之交臂。多尔衮在自己实力不占优势的时候,果断调整策略,从争大位到阻止豪格争大位,最终还是取得了胜利。由此可见,在这场大位争夺战中,有谋略的多尔衮压制了有实力的豪格,笑到了最后。

参考资料:

1.《清世祖实录》

2.《沈阳状启》

“许述工作室”核心成员查佳峰主答




顺治能登基这件事情,让他后来都感慨连连,就算是皇帝,人生的际遇都是说不定的。

公元1643年,皇太极驾崩得匆匆,离世前并没有立下明确的储君,而他的长子豪格此时威望极高,年纪也已经过了而立之年,所以众人纷纷都默认豪格来当这个新皇帝,只是出人意料的是,多尔衮却带头反对,并且表示要争一争这皇帝之位。

这便是大清入关前的“叔侄夺位事件”,多尔衮的底气来自于两个白旗:镶白旗、正白旗,豪格的支持来自于两个黄旗:正黄旗、镶黄旗,当豪格和多尔衮叔侄交锋的时候,顺治还只是一个六岁的小幼童。

假如是一个成熟的中原政权,那么诸如此类的“夺权”问题是不会存在的,即便是有,也只可能是皇子们互相争夺皇位,也不会演变成叔侄争位的局面,之所以产生这种现象,都是因为在清朝入关之前,贵族政治还高于皇权政治,在贵族的眼中,皇权只是一个代言人。

皇太极驾崩的时候,豪格三十四岁,多尔衮三十一岁(豪格比多尔衮还要早出生三年),两者都处在人生相对成熟的一个阶段,而在皇太极时期,豪格和多尔衮都分别立下过大功劳,只不过多尔衮的能力显然更优于豪格,这就让满族贵族对两者的选择产生了犹豫。

豪格虽然能力不如多尔衮,可是豪格乃是正儿八经的皇太极之子,假如让多尔衮来继承这个皇位,那么多尔衮去世之后,又该谁来继承皇位?虽然贵族才是大清的底蕴,不过选择好一个领头羊,这也是一个保证子孙安稳该做的事情。

若是按照以前草原传统的“兄终弟及”继承制,那么满族就直接选择了多尔衮,不过皇太极掌握大权后,开始在内部进行汉化,修习礼法,这是为了日后能够顺利进入中原,如果在多尔衮问题上半途而废,那么皇太极等一众文臣的努力就白费了,显然不能乱来。

就这样,掌握着正白旗、镶白旗的多尔衮就这么“缠住”了豪格,虽然豪格也有正黄旗、镶黄旗的支持,但是满族贵族们却绝对不允许他们内乱,当僵持久了之后,就有人开始提出解决办法,那就是:

多尔衮、豪格都不当这个皇帝。

八旗各怀心思,两虎相争终不得利。

不管是多尔衮当皇帝,还是豪格当皇帝,其背后的本质乃是八旗贵族的大多数选择,可这其中存在一种情况,假如这两人登基都难以实现贵族们的利益最大化,那么他们就会放弃支持这两个人当皇帝的机会,再次选择别人。

这就是最初的八旗。

八旗制度建立于公元1601年,比起后金政权都还要早上15年的时间。

努尔哈赤在明末中的第一次大蜕变,便是来自于八旗制度的建设,努尔哈赤既是因为八旗制度的确立才成功、快速地统一女真,也是因为八旗制度,才将统一后的女真民族迅速融合且发挥最强大的战斗力。

八旗具体是指“正黄旗、镶黄旗、正白旗、镶白旗、正红旗、镶红旗、正蓝旗、镶蓝旗”,其中两黄旗乃是直属于大汗(大清皇帝),而在努尔哈赤一开始的计划中,其余的六旗就是由自己的儿子还有自己的侄子掌管,这意味着努尔哈赤并没有实行高度集中的皇权制度,实行的是贵族政治。

后来经历了努尔哈赤去世、皇太极去世,八旗之中的政治声音也不再像努尔哈赤时期一样统一、纯粹了,以前是大敌当前,八旗总能拧成一股绳,可随着政治的元素开始增多,八旗的利益就有不同。

所以八旗各怀心思,这才是豪格本应该顺利登基却被多尔衮阻挠的原因,多尔衮固然有夺位之心,但没有人支持,那也是不够的,甚至在多尔衮和豪格夺权期间,还有人劝多尔衮自立为帝,要知道自立为帝需要的力量有多强大,这些力量都是来自于八旗贵族的手中。

也许是豪格和多尔衮的性格,让八旗贵族慢慢明白一个道理,他俩年纪都不小了,在政治的角度来说,并不好“操控”,假以时日,也许会被这两个人“架空”权力。

多尔衮心思深沉,豪格性格暴烈,作为臣子,谁都不喜欢这种皇帝管着自己,不可否认的是,自古以来的臣子喜欢的都是好说话、不管事的皇帝,就这样,在多尔衮和豪格总觉得自己要赢的时候,八旗贵族就总是变卦、出幺蛾子,两人最终都没有得到想要的结果。

事实上,在皇太极当年继承汗位的时候,就保证过绝对不会去动摇“八旗”各旗的势力,皇太极大半生确实都在玩弄权谋,吞并势力,可不管皇太极再如何吞并,他从来都不敢直接删减各旗的“牛录”(旗的组成单位)数量,所以不论皇帝是豪格还是多尔衮,都没人能动八旗的根基。

在多尔衮和豪格争权的最巅峰时期,大致可以分成三股“势力”。

第一股乃是尊豪格为主的两黄旗势力(并不止两黄旗),总共有117个牛录,是最强大的一派,也可能简称为保皇派。

第二股势力是尊多尔衮为主的两白旗势力(也并不止两白旗),一共有98个牛录,虽然比起保皇派少了将近20个牛录,可两白旗事实上乃是当年努尔哈赤留给阿巴亥三子的最强班底,所以两白旗平均水平比保皇派要高。

而这第三股势力,则是代善和济尔哈朗一起加起来的“中间派”,他们拥有96个牛录,而中间派,才是多尔衮和豪格争到底都没有赢家的根本原因,他们一直在摇摆,在观察,最终才决定了这两人都不选。

皇太极驾崩于崇德八年(公元1634年)的八月初九,而这三股势力在八月十四的时候就开始了激烈的讨论,在保皇派和两白旗都要在议政大殿拱火打起来的时候,作为长辈的代善和济尔哈朗适时地喊了停,才让八旗免于内斗。

也是这一次大碰撞之后,多尔衮渐渐明白了什么,他感觉到他的皇位是坐不上了,当然豪格也是坐不上,也是这种醒觉,让多尔衮在后来的政治局势的变化中,比豪格率先抢占了先机。

多尔衮的丢车保帅之举:推举福临当皇帝,自己当摄政王。

前面讲到大清最初的政治模式,乃是“贵族政治”模式,并不是后来皇帝可以一个人完全可以说了算的高度皇权模式,而多尔衮也是在夺位的过程中,很清楚地考虑到这个本质,于是他很迅速地转变自己的思路:

想要拿权,不一定要当皇帝。

其实走出“皇权陷阱”是很难的,但多尔衮做到了,不得不说多尔衮是一个心性十分过硬的政治家,确定了事实和局势之后,多尔衮立即在私下进行了“动作”,主要就是由他来选择能符合他最大利益的“皇帝人选”,于是就这样,被他选中了庄妃之子,年仅六岁的爱新觉罗·福临。

在八旗还在明面上“明争”的时候,多尔衮已经开始暗中的布局了,他和庄妃的侍女苏麻喇姑多次交涉,最终确定了自己的利益,八月中下旬的再次议政中,多尔衮提出了自己不再角逐皇位,推荐年幼的福临当皇帝的观点,这个观点一出,立即被八旗的几乎所有贵族同意。

福临年幼,正是他们最理想的人选。

不得不说,多尔衮的这一个办法,乃是当时最好的办法,虽然多尔衮失去了登上皇位的机会,可却避免了两白旗和两黄旗的矛盾冲突,也迎合了中间派的心思,放弃了坚持,获得最大利益,这就是多尔衮的睿智之处。

八月二十六日,登基大典举行,福临登上皇位,而因为福临年幼,政治交由第一摄政王济尔哈朗、第二摄政王多尔衮来管理,此前争夺皇位的豪格,在这场争斗中,一点实际的东西都没有获得,甚至不久后,多尔衮还屡次对豪格使出杀招。

虽然说福临登基设置了两位摄政王,可事实上多尔衮乃是一个运筹帷幄的政治家,如何操纵权力,他是非常深谙其中内涵的,于是借着李自成在中原杀向北京的机会,多尔衮“借功掌权”。

济尔哈朗的性格和做事方式,逊色于多尔衮良多,鉴于济尔哈朗这个缺点,多尔衮在不久之后的“入关大战”中抢占了很多先机,首先是收服了吴三桂,然后又击败了李自成,最终带着大清朝廷进入北京,这一系列的作为,让多尔衮成为了大清名正言顺的“主人”,以摄政王之身份,行皇帝权力,济尔哈朗都被压过一头。

这是多尔衮这一生最巅峰的权谋之术,多尔衮虽然只是一个游牧民族出身,但是权术却脱颖而出,也难怪济尔哈朗、豪格、豪拜都被他抓得死死的,在多尔衮去世之前,朝堂之中几乎没有人能和多尔衮做对手。

豪格末路:沙场勇猛一生,最终输给权谋。

在大清入关的时候,整个大清的统治者阶级都是欢呼的,但唯独一人是落寞的,那便是豪格。

豪格按理来说,就应该继承皇位,可在多尔衮和中间派的周旋中,他就糊里糊涂地丢掉了皇位,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弟弟福临登基,如果他不是皇太极长子这个身份倒还好,可他偏偏就是,这种处境只能说让他十分难堪。

多尔衮胜利了,虽然胜利得不够彻底,可他终究还是成为了大清权力最高的人,而这位胜利者,并不准备放过自己的那个失败者侄子。

入关之后,豪格依旧被重用,虽然他对多尔衮有意见,但对于征伐天下的命令,他却是义无反顾,公元1646年,豪格率领大军击败了张献忠,还亲自射杀了张献忠,这个功劳可谓非常之大,朝廷给予了豪格很高规格的嘉奖。

但在不久之后,豪格就被多尔衮暗算了。

公元1648年,豪格带着西征的大军回到北京,多尔衮还“假惺惺”地出来迎接豪格,豪格一下子还被多尔衮的热情麻痹了,谁知道刚转过头,多尔衮就说有人举报豪格的部下冒功等等一系列罪行,于是乎下令把豪格抓紧监狱之中。

豪格就这样稀里糊涂被抓住了,而且还连抗议的机会都没有,显然多尔衮根本就不是威胁和打压豪格,而是真的想把豪格往死里整,就这样,豪格被“囚禁”了一段时间后,就在狱中去世了,具体的死因历史并没有记载。

作为皇太极长子,豪格自小就被父亲和祖父努尔哈赤骁勇善战所感染,而在豪格的心中,始终认为武器和武力乃是获得一切的根本,这种逻辑其实也没有错的,只是一切都变得太快了,朝堂开始追逐权谋而不是纯粹的暴力了,豪格最终也因为落后被消灭掉。

这是一个理应当皇帝的“储君”的悲哀,而且豪格还是在狱中去世,不是在战场中牺牲,这种离开人世的方式,对他来说也是一种“耻辱”,也是在多尔衮去世被人清算后,顺治才给自己的兄长豪格平反。

顺治的大多数感慨,也是基于豪格的,因为他自己都知道,皇位本来就不应该是他的,而是豪格的,只是其中的政治交换,权力缔结打造了这种命运,他才六岁就稀里糊涂地当上了皇帝,豪格三十几岁却稀里糊涂地丢掉了资格。

顺治的母亲孝庄在皇太极生前也并不受宠,这种结果连皇太极都意想不到,因为皇太极大半生都在八旗的周旋之中获得最大的支持和权力,谁知道他这个不是任何一旗旗主的儿子,竟然当了皇帝。

而在多尔衮去世后,顺治吞并了正白旗势力,加上正黄旗和镶黄旗,大清皇帝自此有了“三旗”之力,实力最为强大,也是后来皇权高度集中的根基,这三旗,也成为了后来常说的“上三旗”。

结语:

玩弄权力者,总是不幸的。

多尔衮在拿到了大清最高权力后,甚至让顺治对他从叔父摄政王一直改口到皇父摄政王,在世人看来,多尔衮这种情况虽然不是皇帝,但却比皇帝还要巅峰,那么多尔衮是不是还要酝酿机会夺取皇位呢?

可惜多尔衮做不到夺位,因为多尔衮没有儿子可以继承皇位,这就是多尔衮的不幸,他这么一个位高权重的人,竟然没有一个可以传承的儿子,仅有一个女儿,这便是他的悲哀,或许这件事情,也让顺治松了一大口气。

不得不说,玩弄权力者,精通权力者,大多数都是极其不幸的。


本文原创自“纪元的尾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太极   顺治   黄旗   长子   贝勒   努尔哈赤   蒙古   摄政王   白旗   皇位   亲王   势力   贵族   皇帝   儿子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