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一老人去世,结果5个儿子各放一张桌收礼,去的人要给5份,合理吗?

我们那里就是这样的,村里有人去世了,四个儿子就收四份礼,五个儿子就收五份礼,如果遇到儿子多的,真的头都大了。但是不是摆5张台,是摆一张台,记在各家名下。如果是村里人,或者共同的亲戚,几个儿子随几份礼。

前年,我大伯去世了,他家4个儿子,那我就得随4份礼,每个儿子500元,一共2000元,记在各个儿子名下。

礼是随了4份,饭就只吃一顿。丧事的餐都是合在一起办的,所有的亲戚朋友都在一起吃饭。事后会算一下,共同的亲戚有几桌,每家的亲戚是几桌,如果某家亲戚来的多的,一桌饭菜多少钱,把差价补出来,看着貌似也公平。

今年年初,大伯母又去世了,又是两千,4个儿子每家500。这礼钱,真的受不了。

因为我是他们四个儿子的共同的亲戚,所以每个人都得随一份。如果是儿媳娘家的亲戚,那就只要随一份自家亲戚就行,就不用随4份。或者你只是其中一个儿子的朋友,和其他的都不熟,那也只用随一份。

这真的是一个陋习,喝喜酒都不怕,只随一份礼。但是丧事遇到儿子多的,真的头都大了。

我们村子不大,只要村里有丧事,都得去,就怕儿子多的,弄得一下好紧张。话又说回来,你随的多,等你家有事时,人家还不是每个儿子都要来。我们农村人说“换手抓脊背。”你来我家,你家有事我还不是要去的。

但是像我这样的就收不到了,我老公和我不是一个县的,风俗不一样,他们那里简办。并且因为我们长期居住在深圳,婆婆去世时我也没通知我们家的亲戚,所以这些礼是收不回来了。

家里还有三伯父,三伯母,也八十岁了,他们家三个儿子,以后也还得随礼!




老人去世,五个儿子合伙为老人办理后事,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没啥毛病。但是五个儿子各放一张桌子,各收各的礼,就有点不合常理了,甚至有点滑稽了。

首先他们释放的一个信息,就是这弟兄五个平时关系不怎么样。

老人去世,弟兄五人共同给老人办理丧事,费用平摊,没啥毛病。但五人各设一张账桌,要每位参加丧礼的亲戚交五份礼钱,这的确有点考虑欠妥,弟兄五人是合适了,可是亲戚找谁说理去?去了一家,参加了五次葬礼,这好说也不好听呀。

其实,就算弟兄们之间关系不好,也没必要这样折磨客人。

就算弟兄五人每人设一张账桌子,我认为也只能收取自己的亲戚朋友的礼钱,弟兄五人各自成家立业,每家都有各自不同的亲戚朋友,这份礼钱,就算不单独收取,到事情办完后,也得谁的归谁所有,毕竟以后亲戚有事,还是需要自己参加,和其他弟兄无关。与其事后再分,提前分开收取倒是一个好办法。但是如果让一家的亲戚挨桌交五份钱,的确有穷疯的嫌疑。

我奶奶也是不久前刚刚去世的,我父亲弟兄四个,我给大家聊聊他们兄弟四人是怎么收亲戚们的礼金的吧。

首先账桌就有一个,弟兄四个不管是谁家的亲戚朋友,还是弟兄们之间共同的亲戚,都是在这张账桌上交的钱。

葬礼完毕后,弟兄四个在礼单上分别把各自亲戚朋友的礼金数算出来,最后剩下的就是共同的亲戚交的礼金,平均分成四份,每人一份。

然后统计一下葬礼上酒席的费用,用这个费用除以弟兄四个各自的亲戚和共同的亲戚家数,按这个基数,各家在拿出各家在葬礼上的饭钱,然后平分。

虽然麻烦点,但是公平合理,弟兄四人不伤和气,也不会让外人指指点点,我觉得比这五个儿子做的要好一些。




这样的阵势,我还从来没见过。一般情况下,就算是兄弟之间再不团结,表面上也不能弄的这么难看。家里老人去世,5个儿子各放一张桌子收礼,如果家里有10个儿子,是不是去随礼的人要随十份?他们家儿子脸皮也真够厚的。这样的人家,明显就是兄弟之间不团结,也不在乎别人是否笑话。不过就算是你们脸皮再厚,也要替别人想一下。今年因为疫情,很多人都没有工作,就算是每家随200块钱的礼,5个儿子也要小1000块钱。说句实话,这1000块钱在一些贫穷地区的农村人家里,负担应该不算是太少。

在我们这里,如果父母去世,不管家里有几个儿子,也不管兄弟之间是不是团结,主事的只有一人。这个人不是兄弟之间的任何一个人,而是家族里面比较有威望的,这个主事的人在我们这里叫做“把头”。葬礼上不管谁的亲戚朋友来,随的份子钱都交给主事的把头,一切开销都由把头说了算。葬礼上所有的费用,都从份子钱里面出。如果剩了的话,兄弟几个平分。如果不够的话,兄弟几个再从各自包里往外掏。总之不管花多花少,除了特殊情况,一般都是由儿子们平摊。

在农村,不论是红白喜事,都是礼尚往来,你送给了人家,将来以后别人也要还给你。如果遇上一些特殊情况,那就特殊对待。我来说一下我们邻居家的情况,他们家兄弟两个,大儿子在外地工作,常年不回家,只有小儿子在村里居住。他们父亲去世的时候,大儿子从外地赶回来了,邻里和亲戚朋友都知道,随了份子以后,大儿子不可能回还,所以大家就想把份子钱都交给小儿子。可去的时候大儿子和小儿子都在跟前,这让大家觉得有些为难。

我们邻居并没有像题主说的这种情况,两个儿子各摆一张桌子收钱,还是由把头一人收礼钱。当时哥哥就说了,大家该怎么样还怎么样,不要因为我不在村里居住觉得为难。父亲葬礼收的礼钱,全部用于葬礼,不够的话他再掏。如果剩余的话,都归弟弟,因为他不在家,一些人情往来还要靠弟弟去走动。总之,邻居们该怎么样还怎么样,他们兄弟两个的事情由他们自己解决,不会给邻居们添加难为。

我个人也是这么认为,家里兄弟之间有什么矛盾,应该关起门来自己解决,不应该让亲戚朋友和邻居为难。幸亏你们的父母只生了5个儿子,如果家里儿子再多了的话,那邻居和亲戚朋友还真随不起这份礼。这样做,无形当中给亲戚朋友添了很多的难为,5个人5张桌子,送给谁不送给谁都不好。大家都在一个村里住着,不送给谁都会得罪人家,可排着挨家都送,这实在是一笔不少的负担。遇上这样的人家,也真是让人无语了。




村里一老人去世,结果五个儿子各放一张桌子收礼,去的人要给五份这合理吗?想钱想疯了吗?

在农村有这样的传统习俗,如果老人去世,儿子多的人家,亲友来往,上门送礼烧香,必须送给与自己平时交往的儿子,五个儿子的亲友多,他们各放一张桌子收礼,避免得贺礼混乱,这也是在情理中,人情往来,你来我往,我收你的,将来要还,必须记账。

去的人要给五份礼合理吗?

我分析原因是合理的:老人五个儿子,平时这些亲友中有老人去世,他们肯定都送礼,这回他父亲去世,你就要送五份礼一人一份,这叫"礼尚往来",老人五个儿子,你家里有喜事,他们都去了,他父亲去世你送一份礼,你就是一个不明事理的人。

老人去世有五个儿子,一个儿子与你来往,你送一份礼就行了,其余四个儿子你没有必要送礼。

二0一五年六月我地老人刘开智去世,老人养了五个儿子,这五个儿子的亲友前来吊唁送礼,这五个儿子也摆着五桌子,我看见他的大儿子刘伟民就有人送五份礼,刘伟民平时与人交往通情达理,凡与他兄弟来往的四家亲友,红白喜事他都送礼,他父亲去世了,那四家兄弟前来送礼,都送了一份给他。而有的亲友前来送礼,只送一份平时与他交往的兄弟。

我认为这是人情物理,不是人家想钱想疯了,不知网友怎么看,欢迎你关注评论,谢谢分享。




这种事,有一点点不合理,也不是想钱想疯了。这是个别地区的风俗,大多数不是这样的。五个儿子,性格禀性不同,在村里人缘关系不一样,有的不爱跟别人拉扯,别人家有事,一般不出礼。有的喜欢拉扯,在村里出礼多。老人去世,这是大事,别人行礼,多数是还礼的,也是按照以前自己家有事时,原来是谁的名字行礼,现在还礼,一点也不乱。估计老人丧事的花销,是兄弟们平摊的。这样做,省得妯娌们闹矛盾,也算公平。有什么看法呢?用平常心看待就行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村里   儿子   老人   丧事   大儿子   弟兄   份子   葬礼   亲友   亲戚朋友   亲戚   桌子   家里   父亲   兄弟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