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气重怎样快速调理?

中医说,千寒易去,一湿难除。湿气是非常难缠的,遇热就变成湿热,遇寒就变成寒湿,遇风又变成风湿,总之就是非常狡猾。至于为什么祛湿难,除了大家的日常习惯难改,还有个关键因素,就是大家搞错了方向。

湿气重的根源是脾虚,因为脾是负责运化体内水液的,一旦脾虚,运化无力,多余水湿就会聚集在体内。所以如果你一直祛湿,却不健脾,那永远祛除不完,因为你前脚祛湿,后脚却一直在新产生。

我们先来讲讲,湿气重有哪些表现。

1.湿在表皮:脸像抹了油,经常长湿疹

《素问》说:“诸湿肿满,皆属于脾。”健康的人,水湿运化良好,身体干爽,一旦脾虚,水湿处理变差,黏腻的湿气就会在肌肤停聚,导致脸和头皮爱出油、长痘,身上长湿疹。

此时,湿气重往往由嗜吃肥腻、辛辣、生冷,伤了脾胃引起,程度最浅,也最普遍。只需要调理饮食,补养脾胃就可调理好。如果程度加重,湿在筋骨生根,就很难拔除了。

2.湿入筋骨:身子虚胖、疲乏、头晕、精神差

湿气进入筋骨,是脾虚严重,水湿运化失常的标志。水湿停聚造成湿胖,浑身黏腻乏力,精神也不好,睡一觉不但没有恢复精力,还觉得头晕脑胀。

湿气到了筋骨,祛除难度特别大,不但需要及时补脾,还需要祛积累在筋骨的湿气。很多人的虚胖了几十年,就是湿气难祛。但此时脏腑情况还好,如果湿入脏腑,就伤身体根基了。

3.湿侵脏腑:湿气缠腻脏腑,体弱多病

湿气进入脏腑,说明脾的水湿防线已经失守,湿邪在脏腑横行破坏,彻底拖垮身体。

湿淤积在肺,则肺金失养,容易感冒咳嗽。湿气入肝,肝气纾解困难,就容易肝炎。脾湿气重,身体的消化系统就被破坏,脾胃虚寒,肠道湿气淤塞,导致胃胀胃痛和久泄。

身体的湿气源于脾虚,而脾虚非一日之寒,需要长时间补养。药食同源的食疗方性子平和,可以逐渐把脾胃养起来,在这方面,八珍糕就是一个代表性的方子。

健脾八珍糕:专补脾胃,利水祛湿

八珍糕有八种主要材料,包括:茯苓、薏米、山药、山楂、莲子、麦芽、芡实和白扁豆。

其中,茯苓和薏米都能健脾祛湿,但具体作用又有不同。茯苓补脾泄湿,是祛湿升脾阳,推动脾气向上升清。薏米健脾利水、清热排脓,性子向下走。两者一上一下,一起用力,就能把湿气排出去,把底子打好,滋补才会有效果。

山楂和麦芽行气活血、消食化积。湿气祛除后,就要逐步节约脾胃积累的积食问题,减轻脾的负担,为后续的补养铺路。

芡实有收涩的作用,常用于健脾除湿、涩肠止泻,主要作用是修复因脾胃虚弱导致的消化不良,修复肠道吸收功能,益肾固精,补益身体元气。

白扁豆健脾胃,提振食欲,同时对脾气升清和胃气降浊有修复作用,常用于消化不良,腹胀腹痛。

山药和莲子补虚劳、补气,脾胃虚弱时,已经被不断虚耗,及时调理了诸多问题,也还需要不断补益元气。山药主补虚,莲子主补气,两者搭配,能有效补脾胃。

整个搭配升降有序,配合有力,让八珍糕补脾胃,去湿气,能切中要害,作用渐次推进。这也是八珍糕能成为明清两朝御方的根本原因。

清朝御医们评价八珍糕:不寒不热,平和温补之方,扶养脾胃为主,屡有奇效。

乾隆皇帝从40多岁开始吃八珍糕健脾除湿,吃到80多岁,活了89岁,成为寿命最长的皇帝。这也印证了发明八珍糕的明朝御医陈实功对八珍糕的评价:服至百日,轻身耐老,壮助元阳,培养脾胃,妙难尽述。

做法:八种材料等份,打成细粉。这些材料直接吃口感不好,就需要加入大米粉、蜂蜜,再用温水和面,做成糕或丸子,蒸熟后软糯香甜,八珍糕就可以开动了。

因为是食补,所以需要慢慢养,成人每天3到5块,约一个月,脾胃就能补起来,湿气也少了,身体就清爽很多。特别提醒,孕妇不能吃。

脾虚湿气重的朋友,真心可以做了吃吃看,不方便做的,也可以吃成品。




湿气重就要祛湿,其实,早在《伤寒论》《脾胃论》中都有论述,对于祛湿的方法,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健脾健胃、利水渗湿。

湿气的根源在于脾虚,虽首责脾,实非局限在脾。所以真正的中医祛湿时,必然会用健脾健胃的药材再配合利水渗湿的药材,同时兼顾五脏六腑才能真正从根本去湿。另外,针对湿气引发的表症同时用药,短期消除表症,通常几天就见效,让湿气重的人能增强信心,长期坚持吃下去。

对于寒湿偏重,热少的人群,可以采用简单泡脚的方式:直接煮生姜水,艾叶水,加两勺盐泡脚。坚持泡脚一段时间,就会有明显改善。其中要注意的问题:

1. 体质虚弱人群,不宜追求大汗,泡到身体热,微微出汗即可。以人体舒适不头晕为主。

2. 前期坚持一周以上效果更佳。

3. 对中药过敏、小腿以下皮肤溃烂、以及女性经期期间,不建议泡脚。




湿气分为湿热,和湿寒!调理的方式有所不同!

湿热表现:发热、身热不扬、头痛、身体困倦、口苦、胸闷、尿黄短、舌质红、舌苔黄腻、等!

会引起:肠胃湿热、肝胆湿热、膀胱湿热、肠道湿热等!

湿寒表现:面色发黄、腹泻、怕冷、脾胃失调、痤疮、关节疼痛、肾虚、口臭、舌苔白、恶心呕吐、失眠、食欲不振等!

会引起:糖尿病、高尿酸血症等!

湿气绝大部分是由脾胃不和所导致,在这里给大家介绍一款茶可以健脾祛湿!

四君子茶:

取:党参 白茯苓 甘草 白术

湿热体质可以添加:栀子、决明子、荷叶等凉性!

湿寒体质可以添加:白扁豆、生姜、百合等热性!

针对于湿寒和湿热有不同的疗法!中医配方根据个人体质不同。用量也不同!需具体分析!

针对于湿寒湿热的文章已经发布!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一下!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观看!




湿气重怎样快速调理?

健康苦行僧,开讲啦!

身体内的湿气过重,会阻碍气的升降出入,非常容易造成痰湿性肥胖,大肚腩就是痰湿型肥胖的一大标志,不仅如此长期湿气过重,会严重影响人的精神面貌,晨起恶心反胃,胃口不好,大便不成形,难以清理,舌有齿痕这些都是身体遭受湿气的表现,那么针对这些情况,我们该如何快速调理呢?

湿气过重该如何快速调理身体?

1:不宜居住在潮湿的环境中

体内湿气过重的人群一定要注意避免潮湿阴冷的居住环境,虽然外界诱因不是主要的原因,但其也会帮助湿邪入体,阴雨天气注意减少外出,阳光灿烂的日子,多开窗透气

2:适量的运动

促进阳气运动,帮助气血循环,能够有效帮助提高新陈代谢,促进身体的恢复,另通过运动流汗的形式去除体内多余的湿气,也是个不错的方法

3:少喝酒

酒不能多饮,从中医的角度上来说吧,酒能助湿邪,借酒消愁不可取,长期情绪压抑会影响身体健康,再加上酗酒,非常容易让湿邪更为猖獗

4:生冷食物不能吃

生冷食物吃起来特别舒服,但是吃得太多会影响肠胃的功能,贪图凉爽,伤害脾胃健康,等于损害自身的健康

5:肥甘厚味不可多食

肥甘厚味,甜食这类的,不宜消化,会增加脾胃的负担,脾主运化,通常湿气过重,都是脾出现了一定的问题,平时需要多吃一些健脾益胃的食物

湿气过重适宜吃哪些食物呢?

1:薏米红豆粥,祛湿气,也适合女孩子食用,健脾胃,补心

2:平时可以喝一些姜茶,也可以在平时多用葱姜蒜这类的调味品,可以帮助针对体内的湿气,虽然借助辣椒祛湿也是有一定根据,不过这里不建议这样刺激肠胃,也会影响皮肤健康

3:山药薏米粥也很不错,山药有较强的健脾养胃的功能,对了薏米最好炒制一下,能够去除寒性

4:茶饮,玉米须茶去水肿;蒲公英茶也不错,只不过得分辨体质,湿热体质的人群可以饮用,寒湿,阳虚等就不适宜饮用

持续健康知识分享,希望对您有帮助,欢迎关注




现在社会,很多人都会有湿气重,尤其是女性。湿气重是中医的一种说法。

首先自己判断是否湿气重:1、每天起床,感觉身体重、乏,;2、最直观,也是最容易看的,就是大便粘马桶,不易冲干净;3、看舌苔,舌苔厚腻,舌头周围有齿痕,表明脾虚有湿气;还有就是伴随身体重,乏等,会小肚子比较大。

那怎么样快速调理呢?如果脾虚导致湿气重,可以适当的喝中药进行调理,如果不愿看中医想自己调理的也可,那下面就说说如何自己调理:首先就是保证睡眠充足,早睡早起,尤其是早睡,不要熬夜;其次是吃东西需忌口,多吃清淡食物,油腻、辣要暂时戒掉,多吃山药,炒过的薏仁泡水喝等等;然后就是运动,跑步,跳神都可以,只要出汗的运动都行。不要贪吃凉,雪糕、饮料少喝。肠胃不好的,牛奶等乳制品也少吃一点。

平时生活当中多注意点,少吃凉,多吃清淡,辛辣刺激要少吃;多运动,多出汗,跑跑跳跳身轻松;每晚睡前泡泡脚,坚持下去,慢慢就会好很多。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1

标签:湿气   舌苔   薏米   生冷   脏腑   茯苓   脾胃   湿热   山药   筋骨   肠胃   体质   中医   食物   身体   快速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