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说的“湿”,在西医上被称为什么?

中的湿应该是西医的水吧!为什么西医降血脂降血糖总爱用利水的药呢!把人体的好水利走了,剩下坏水在身体里,最终会出现下肢肿胀烂趾烂脚!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触到湿气这一个概念,同时湿气重的人也是越来越多,那么到底什么是湿气,中医上称作湿气,在西医上又指的是什么呢?

湿气主要是指脾胃运化功能失调,导致吃进去的食物,不能正常的消化吸收,不能充分的转化为水谷精微,分解出来的毒素垃圾也不能及时的清除出去,就会在体内沉积,最后水液代谢障碍,形成湿气,比如说痰湿,寒湿,风湿,湿热都是湿气的产物。

说到这里大家应该都有所了解,湿气其实就是脾胃运化功能失调,新陈代谢变慢,最后形成湿气,可以说湿气真的是无孔不入,附着在我们身体的角落里。

但是在西医方面来说,根本就没有湿气一说,如果非要用西医理论来阐述湿气,我觉得应该是血管淤堵不通,神经传导异常,毕竟在西医上,主要通过血管神经来定义。

如果血管不通,出现堵塞,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说酸麻胀痛,其实都是缺血的表现,中医上叫做通则不痛,痛则不通。

如果压迫神经引起的疼痛,麻木,还可以引起五脏六腑出现功能性或者器质性改变。

随着医学的不断进步,中西医结合越来越明显,二者的完美结合,相辅相成,会让更多的疾病得以更好的控制,所以说,不要再以为中西医永远是天敌,其实只要能够被大家所重视,灵活运用,他们也只是一种手段,就看我们如何去驾驭它而已!




湿是中医对能够使人得病的六种外界邪气的统称,就是风、寒、暑、湿、燥、火中的一种。各邪气都有着自己的致病特点。而湿邪具有重着粘滞等特性。

中医的很多病名和病因与西医是不能相提并论的。如中医的肾虚,在西医当中就很难有相对应的疾病。

这些病因病症是确确实实存在的,患者会伴有相对应的一些症状,甚至症候群。

西医对这些病因病症,几乎没有什么办法来解除,而中医可以得心应手地进行诊治。就是中医异于西医不同之处,也是中医的奇妙之处。

不能因为西医没有的病因病症,就认为中医是不科学的,只能说明中医与西医是两个不同的体系,没有优劣之分。

下面就中医的湿邪特点来叙述:一般讲分为以下几点:

1、湿邪为阴邪,易阻滞气机,损伤阳气。

2、湿性重着。湿邪具有重着的特点,是指湿邪致病易使人体产生重着、沉重的特点。

3、湿性粘滞。其中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指症状上的粘滞,如湿滞大肠,大便粘腻不爽。其二,指病程的缠绵性。

4、湿性趋下,易袭阴位。湿邪致病易伤人体下部。所以当你久居湿地,或气候偏湿的时候出现以上特征的症状时说明很可能你身体就有湿气了。





感谢邀请!题主所提的这个问题,首先要搞懂中医的“湿”在人体上有哪些表现,然后才好说在西医上对应的什么!

我们先看看中医的“湿”有什么特点?身体的湿就和自然界沼泽地,河边湖边的泥,雨后的乡间土路一样具有凝滞,沉重,困重,黏着的特性!

表现在身体上就有如下的特点:

1,额头冒油,头发容易脏,汗毛孔粗大,色泽暗沉,油脂分泌旺盛,用纸张擦可以看到油乎乎的,这是外在的表现,对于内里血管里流动的血液来说,也是凝滞,也就是血液粘稠,流速缓慢,有可能是血脂高,血糖高造成的,也有可能是目前医疗科学技术还没有发展到能够检测出的一些未知的成分造成的。

2,下肢沉重,到下午更明显,用手指摁下去会发现有坑,回弹慢,这是水肿的表现,或许查各项指标,一切正常,冠以名“特发性水肿”。也有可能查出是心源性水肿或者肾源性水肿,肝源性水肿等。

3,大便粘,一张手纸搽不干净,得好几张,大便不成形,粘马桶,不易冲干净。这是往往伴有肚子不舒服,隐隐的疼,但具体说不上来哪个地方地方疼,没有一个敏感的点,这种多是肠道功能紊乱的表现。

4,水湿容易集聚,自然界中往往在洼地,或者松软的地方。人体上也是,往往在关节腔内容易集聚,这个时候叫“关节积液”,人体的眼皮软组织松软,也是容易集聚的地方,我们老百姓能看到下眼睑的地方松弛耷拉,像“肿眼泡”一样。

5,舌苔湿滑,湿漉漉的,舌头边缘有齿痕。西医上关于这一方面阐述的比较少,有可能和唾液腺,舌下腺等口腔内的腺体分泌异常有关。

当然还有其他的表现,就不一一列举了。但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也能看到,中医的“湿”不是简单的对应西医的一个名词,而是不同系统的各种表现,对应的病也是不同的病。




中医说的“湿”,在西医上被称为什么?

有关中医的辨证施治,我在《悟空问答》中已经多次作答(包括“湿”在内)。有兴趣者请查阅之。

我长期从事中西医结合的临床工作。认识到中国医学和现代医学是两个不同的体系:

中国理论把几千年的临床经验用阴阳五行的框架整理,是唯象学理论,其优点是把复杂的关系明朗化了,其缺点是因为这个框架太僵硬了。因此发展出五行相生相剋,这个也是辨证法。中医理论的阴阳五行,脏腑论和经络学说,六淫,七情,都讲究辨证论治,强调人的整体观以及人和环境,人和工作,人和社会的整体观,应该说,这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辨证唯物主义的。但它的缺点是和现代医学技术挂不上钩,语言,概念是两套。只有把这个“人体是一个开放复杂的巨系统”的中医理论和现代医学的“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法”进行有机结合,创建新的人体科学,才能更好造福于社会。

上世纪八十年代,医学从西医的“生物学模式”发展成现代医学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就是一个好的开始。

我这一辈子,只停留在西医诊断,中西医结合治疗这个关节眼上。因此,在“湿”这个框架上,西医是什么病?这个问题,只能举例如下;:

1.风湿病(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心脏病等),“风”与“湿”合病;2.湿温病(肠伤寒),“湿”与“温”合病。――湿性粘滞。

3.血絲虫病所致乳糜尿。(内湿证)。

4.急性肝炎,急性胆囊炎,胆石症,钩端螺旋体病,睪丸炎,副睪炎,宫颈炎,阴道炎,阴囊湿疹等符合肝胆湿热证者,均可用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湿”与肝胆“热”合病。

5.慢性肝炎,慢性胃炎,肠炎,慢性痢疾等符合寒湿困脾证者均可用胃苓汤加减治疗。――“湿”与“脾”“寒”合病。

6.急性胃肠炎,痢疾,黄疸型肝炎,湿疹等符合脾胃湿热证者可用①连朴飲加减;②茵陈蒿汤加减(黄疸);③五味消毒飲加减(湿疹等);――“湿”与“脾胃”“热”合病。

7.泌尿系感染和结石,前列腺炎等符合膀胱湿热辨证者均可用八正散加减治疗。――“湿”与“膀胱”“热”合病。

由于本人医疗实践限制,僅介绍至此。期待抛砖引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4

标签:西医   中医   湿气   脾胃   湿热   水肿   肝炎   湿疹   病症   病因   血管   现代医学   身体   人体   地方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