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怎么养脾胃?

养生不健脾,一场空欢喜,中医:出现8症状,你就一定要补脾了,教你正确食补

《脾胃论》云∶人之脾胃盛,则多食而不伤,过时而不饥;脾胃衰,则多食而伤,少食而瘦,过时而饥,此脾胃盛衰可见也。

经云∶饮食劳倦则伤脾胃。脾土既伤,不能输运,则气血精神由此而日亏,脏腑脉络由此而日损,肌肉形体因此而日削。故有怠惰嗜卧,四肢无力,面色痿黄,食亦消瘅,肿满泄痢之病生焉。

中医认为,脾虚泛指因脾气虚损引起的一系列脾脏生理功能失常的病理现象及病证。特点是吃得少、胃口差、食后腹胀、四肢无力、怕冷、大便稀溏等。包括脾气虚、脾阳虚、中气下陷、脾不统血等证型。


脾虚对身体的4个危害,大家不好忽视了

1、影响身材:体内湿气重,有痰湿,会降低脾胃的运化功能,水湿就容易堆积在体内,导致身材发胖,浮肿。

2、影响食欲:脾胃受到伤害,它的消化和吸收能力就会下降,进而影响到食欲,没吃啥就有饱腹感了,不想吃东西。

3、影响排便:脾虚湿盛,人的排便次数会增加,而且还容易粘在马桶上冲洗不干净。

4、影响关节:关节内进入湿气,导致湿寒,可能会引发炎症,常常有关节屈伸不利或者疼痛的情况出现。


脾虚来临,身体常常有8个信号,希望大家都不要有

1、舌苔又白又厚,舌头边缘有明显的齿痕,而且还伴有口臭;

2、反复起湿疹、汗疱疹;

3、早起嗓子不清爽,有痰,而且刷牙过后还有口臭的现象;

4、总是容易犯困,想睡觉,睡觉还爱流口水;

5、身体总是感到沉重,走几步就觉得很累,不想动;

6、女性白带增多;

7、身材虚胖,水肿,有小肚子;

8、头发刚洗就容易出油了,脸上出油也多,还容易长痘。

脾虚的人越来越多,我们应该如何健脾补脾?

1、养护手法

① 按摩法:

行指揉法,用拇指指腹置于穴位上稍用力按揉,以微觉酸痛为度,每次约10分钟,每日2-3次。

② 艾灸法:

用艾灸罐点燃艾柱后置于距离太白穴皮肤约3-5cm处回旋灸,每日1-2次,每次约20分钟。

2、药物治疗

中医健脾胃可以采用补脾益气的中成药,比如附子理中丸,健脾丸,归脾丸,参苓白术丸等药物,这些药物必须遵医嘱,可以有效的起到健脾消食,温中健脾,益气健脾,养血安神,脾虚泄泻的作用。也可以通过按摩手法进行腹部按摩以及脑部按摩,有效地加强健脾功效,放松大脑神经。

3、食补调理

推荐脾胃不好的人,进补之前吃一段时间加味八珍丸,这个丸子不仅超好吃,而且健脾祛湿非常好,吃过的用户反馈很好,有吃了消化好了,大便好了、睡眠好了、皮肤不黄了、气色更佳了。

大家都知道八珍丸是「千年养生第一丸」,最早出在「外科正宗」八珍糕,自古就是皇宫贵族们养生必备之品,在位60年、寿活89岁、被称作古稀天子的乾隆皇帝吃八珍丸近50年;

慈禧太后也经常吃它调养脾胃、护肤养颜,在《清宫配方集成》里都有八珍粉、八珍丸的记载!到了现代,八珍丸依然备受推崇,在央视的节目中,就出现过多次!

组方:麦芽、山楂、茯苓、芡实、山药、莲子、薏米、白扁豆。

我们这个加味八珍丸,就是根据八珍糕的配方改良而成,以茯苓、莲子肉健脾宁心;白扁豆、薏米健脾利湿;搭配芡实、山药以健脾固肾,又因为现代人多有营养过剩、身体瘀堵的情况,所以特别添加了山楂帮助消食健胃、行气化瘀;

每天上午、下午各吃。




中医怎么养脾胃?

健康苦行僧,开讲啦!

脾胃在人体中的地位非常重要,饮食进入胃部经过胃部的处理以后,由脾来消化吸收,再通过心肺输送到全身,让各个组织都得到滋养,若气血运化受到影响,就会出现水湿内停,经常性困倦,无力,所以脾胃是后天之本,平时一定要注意养护,那么中医如何养脾胃呢,仅仅靠中药吗,其实这样想就有些片面了。

思虑过度,脾气郁结,久则伤正,运化失常

中医应该如何滋养脾胃呢?

一:莫让情绪伤脾胃

中医认为正常的情绪是不能伤害身体的,但思虑过度,脾气郁结,就很容易伤害身体,会导致烦闷,健忘,经常头晕,平时一定要注意调整好自己的心情

二:摩腹

适当的运动能够很好地养胃健脾,最为简单的运动就是每天摩腹,双手重叠,在上腹部按照顺时针和逆时针分别按摩50次,这样能够很好地促进肠胃蠕动,帮助消化

三:脾胃虚弱粥是良品

温热,软烂的粥确实是养胃佳品,平时可以多喝一些牛奶大米粥,山药粥,小米南瓜粥都是很好的养生粥品,经常这样食用,就够了,平时的饮食中加入一碗猪肚汤,当归羊肉汤,就能很好地养胃健脾补虚了

对于以上内容的补充

1:平时不得久食生冷食物,不得经常吹空调,这会影响脾胃的运化的

2:饮食习惯需要改变,平常注意细嚼慢咽,不得暴饮暴食,吃到七分到八分饱就可

3:注意膳食的平衡,贪食肥甘厚味的食物,必然会加重脾胃的消化负担,多吃一些新鲜蔬果是很有必要的

持续健康知识分享,希望对您有帮助,欢迎关注!




中医上称“脾胃乃后天之本”,由此可见脾胃的作用有多大,多重要了。脾胃在中医上面被看出人体重要的“消化”脏器,一个负责粗加工,一个负责细加工并进行运化。而脾胃虚的问题是常人经常遇到的一种问题。


要想知道怎么养,必须先懂为何伤

在《黄帝内经》中曾说过:饮食自倍,脾胃及伤。提倡饮食有节。这句话的意思就暗示了暴饮暴食会伤及脾胃。

如果细心的人会发现,在粮食困乏的年代,相反脾胃出问题的在少数。反而是在不愁吃的今天,很多人反倒出现脾胃虚的毛病。

这正是因为今天大多数人不愁吃不饱饭,而是吃的多,吃的肥腻,吃的没节制。这本身就给脾胃造成了很大的负担。好比一个房子的储物空间本身就有限,只往里面大量堆东西,而不往外送,房子就会出现负担过重的情况。

少吃多餐,多运动的理念就是养脾胃的一个前提。我们应该注意健康饮食,不要饥一顿饱一顿。还不喜欢运动。


其次,对脾胃伤害极大的还有湿气

我们常说的湿气重和脾虚就有着很大的关系,脾主运化,湿气重会让脾的运化功能受到影响。体内的湿气越积越多,便形成了湿邪。湿气停滞过多,过久还会化热。所以有的人也会出现胃热,虚火重等湿气重的现象。

由此可见,祛湿也是养脾胃的一个好方法。所谓的无湿一身轻,其实无湿脾胃也会轻松很多,处于一个健康的生存环境,对脾胃一定是有好处的。


最后,养脾胃从哪里做起

十人九湿的说法很多人都听过,祛湿,给身体一个轻松干爽的环境是调理很多亚健康现象的前提。要想养脾胃,先祛湿是个上上策。

这好比一个房子被水淹了,你要先清理干净里面的积水,再修理管道是一个道理。不仅可以提升修理管道的效率,还会让房子更加干净整洁。


脾胃虚的人不适合吃冷,硬有刺激和不易消化的东西,在饮食上尽量少吃多餐。不要过多的给脾胃负担,让其有个恢复的空间。祛湿可以采用一些祛湿的食材进行食疗,把祛湿和生活联系在一块。

(1)比如可以用五指毛桃、赤小豆、茯苓等一些祛湿效果比较好的食材煲粥,煲汤,用这样的办法持续祛湿,赶走湿气。

(2)如果时间紧,没功夫做。可以采用喝祛湿茶的调理办法,以茶代养调理脾胃。有需要的可以私信我。推荐比较有效的给大家,以作参考。

(3)与此同时,可以到药店抓取一些温性的祛湿药方,自己在家里煎药喝。保持一定的频率和时间段,坚持调理,必然会有成效。


总体来说,只要涉及到调理,养护方面的问题。中医相对会比较适合,毕竟中医治本的说法大家都有所耳闻。如果有湿气和健康方面的问题,可以关注后,私信我。看到,一定抽空给大家答疑,前提是一定要把自己的情况描述清楚哦!




在中医理论中,脾和胃是密不可分的一对好兄弟。“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是李东垣在《脾胃论》中对于脾胃的经典论述,脾胃是我们的后天之本,脾胃是我们营养运化,身体补充气血的重要器官。胃是六腑之一,负责食物的接受和初步消化,脾是五脏之一,负责输送和吸收,脾和胃配合起来,才能保证人体的营养吸收,才能保证食物向气血的运化,因此,养好脾胃对于身体健康,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怎么养好脾胃呢?经常健脾养胃的中药可以吗?日常生活中不注意,坚持的都是伤害脾胃的坏习惯,慢慢伤脾损胃,等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脾胃虚弱而引发的问题,再去服药调理,这只是下策。比起吃药,我们更建议的是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脾胃的调养,只有保持良好健康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才能从根本上保持脾胃的健康。伤害脾胃的坏习惯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饮食不按规律,我们常说一日三餐,但很多朋友却不能坚持规律的饮食,饮食的规律养成的是脾胃的生物节律,进食时间间隔一会长,一会短,就会影响胃部和十二指肠的胃酸分泌,很多饮食不规律的青年人,都有十二指肠溃疡的问题,而年龄大一点的朋友,胃溃疡、慢性胃炎的发病率则更高。

2. 长期不吃早餐,也是伤害脾胃的风险因素,早餐不吃,但胃部仍然会在早晨8~9点分泌胃液,这时胃内没有食物,胃酸就会对胃黏膜形成刺激。除了刺激胃部以外,长期不吃早餐,还会导致胆结石问题的发生。

3. 暴饮暴食,很多年轻的朋友,一面吵着要养生,另一边又经常的不能克制自己的口腹之欲,碰到爱吃的东西,就暴饮暴食,殊不知这是伤害脾胃的重要方面。暴饮暴食会使消化系统紊乱,经常暴饮暴食,还会引起胃肠不适,胸闷气急,腹泻或便秘等问题,急性肠胃炎,胃出血等, 也与暴饮暴食有很大的关系。

4. 过度忧思伤脾胃,千万不要小看情绪对于身体健康的影响。忧思伤脾,是中医对于情绪影响脾胃的说法。常常思虑过度,会影响脾胃的正常生理活动,导致脾胃呆滞,运化失常,腹部闷涨,食欲不振,胃部疼痛,头晕目眩等症状,想要养好脾胃,先做到“戒除忧思”吧。

5. 超负荷工作,过度疲劳,影响脾胃运转。过度疲劳并不一定会让人消瘦,也有可能是虚胖,但伴随肥胖的,还有精神状态不好的情况。不管是脑力还是体力的过度疲劳,都是伤害脾胃,导致脾胃功能减退的重要原因。

6. 吸烟酗酒,伤害脾胃。烟草中的尼古丁可以直接损伤胃黏膜,导致胃黏膜小动脉收缩,烟草中的煤焦油也会促进胃酸分泌增加,而饮酒对于胃黏膜也有直接的刺激性,而大量饮酒,也会引起胃酸和胆汁的过度分泌,损伤胃黏膜,因此,想要脾胃健康,戒烟限酒也一定要做到。

7. 经常服用生冷食物,伤害脾胃。并不是说不能吃生冷,但一定要注意适量,在中医理论中,脾喜燥,胃喜温,食用过多的生冷食物,会使胃的防卫能力下降,胃黏膜出现糜烂等问题。

8. 久坐不运动很伤脾。由于工作原因或其他原因,经常久坐不运动是很多朋友的常态。中医里面常说:久坐伤肉,实际上指的就是伤脾的问题。脾是人体能量储备和利用的中心,脾主肌肉,经常久坐,缺乏运动锻炼,伤害的就是我们的脾的运化功能,从而导致肌肉的退化,身体元气受损。

关于损伤脾胃的8个坏习惯,您有几个呢,如果能够尽早的戒除这些伤害脾胃的坏习惯,从保持良好生活习惯方面来养脾胃,防患于未然,是不是比起天天想着吃什么调脾养胃的药物,要强的多呢?




加强胃的防御能力能够降低患胃病的概率,要想有坚固的胃部防御能力,我们首先要有好的生活习惯,起居作息有规律。饮食习惯有规律,这样才能有好的脾胃。提高自身的肠胃功能其实并不是一件难事,只要我们在生活中能够合理地遵守好的生活规律就可以了。


首先,我们的饮食一定要有规律。现在很多朋友在饮食上往往是能糊弄就糊弄,早餐不吃,午餐随便吃一点,晚餐又吃得很晚,其实这样对脾胃的伤害非常大。想拥有良好的脾胃,饮食上一定要好好对待,每天应该定时定量吃饭,患有胃病的朋友更是要做到规律的一日三餐。平常进食的食物最好要远离生冷、坚硬食物,最好食用营养丰富、又易于消化的松软食品,如面条、米粥等。


每天早上还可以喝一杯蜂蜜水,因为蜂蜜有抑制胃酸分泌、促进溃疡愈合的功能。其次,吸烟和饮酒要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烟草中的尼古丁对胃的刺激作用,会使胃容物排出延迟,进而引起胃酸分泌增加,加重胃炎、胃溃疡的病情。酒中乙醇对胃黏膜有非常大的刺激作用,胃受到刺激会出现较强的收缩、扩张等运动,这极容易造成胃出血或胃溃疡部位的穿孔,以致出现生命危险。对于本身脾胃就不好的朋友来说,烟酒最好要戒掉。


最后,保持轻松自在的心态有利于好脾胃的养成。胃是否健康与精神因素有很大关系。过度的精神刺激,如长期紧张、恐惧、悲伤、忧郁等都会引起大脑皮层的功能失调,会导致神经功能紊乱,进而引发胃壁血管痉挛性收缩,诱发胃炎、胃溃疡的产生。因此,生活中我们要保持开朗乐观,精神愉快地面对每一天,善于在生活中发现美好,让身心都处于愉悦之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2

标签:脾胃   加味   中医   生冷   胃酸   胃部   暴饮暴食   湿气   胃溃疡   规律   食物   身体   饮食   朋友   财经   健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