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抓住养猪周期?

怎么抓住养猪周期?

本世纪养猪业又出现了一个名词,猪的价格周期,在上世纪根本不知道“猪的价格周期”是怎么回事,因为上世纪养殖业全部依靠的农村散养户,这些农村散养户没有使用配合饲料,而是利用的是农村的各种饲料资源,饲料的生产成本低,而现在是规模养殖,使用的全部是配合饲料,而制作配合饲料的原材料大多数是必须依靠进口,国内资源是不能满足需要的,因此,猪价受到国际粮食价格的波动影响,从而形成“猪价格周期”。猪的价格周期对生猪生产的影响非常大,猪肉价格周期的运行轨迹是这样的,先是市场肥猪供不应求,造成猪肉价格暴涨,同时由于能繁母猪大量减少,造成仔猪价供不应求和价格暴涨,仔猪价格暴涨又促进人们扩大养殖能繁母猪,母猪存栏量大增,生猪养殖数量增加,市场肥猪供应大增,引起市场猪肉价格持续下跌,养猪人深度亏损,资金链断裂,大量养猪人离开养猪业,生猪养殖数量大幅度减少,进入了新的猪价格周期。本世纪养猪业出现的有记录的“猪价格周期”已经多次,就是2006至2010年,2010至2015年,2015年至2018年,2018年到现在,基本上没有消停过,一个价格周期紧接另一个价格周期。

根据本世纪发生的几次猪价格周期可以看出,一个完整的猪价格周期一般是3—5年,按专家分析这次猪价格周期即将结束,进入新的猪价格周期。在每次猪的价格周期出现的初期,时间都要1—1.5年,这个阶段是养猪的红利时期,养猪红利时期结束后猪价就进入了下行阶段,也就是进入了深度亏损时期,就会出现养猪一年赚钱二年亏本的说法。因此养猪人要赚钱,掌握猪的价格周期是关键。往往进入新的猪价格周期的标志是大量养猪人退出养猪业,母猪大量被淘汰,市场缺乏肥猪,猪肉价格大涨,同时仔猪价也随着大涨,这个时间就已经进入了新的猪价格周期了。一般猪价格周期的形成因素大多数是由于疫病引起的,也有平缓过渡的。

如这次的猪价格周期减少在2018年年底非洲猪瘟疫病引发的,国内生猪饲养数量大幅度减少,到2019年6月份后,肥猪严重缺乏,猪肉价格发生了暴涨,由每斤7元左右暴涨超过45元,翻了6番多。在猪价格周期的初期养猪人出栏一头肥猪利润超过1500元,饲养一头产仔母猪年收入超过2万元,每头仔猪价曾经超过2500元。养猪成为当时的暴利产业,同时政府为了尽快恢复生猪生产,出台了养猪的优惠政策,高额养殖利润和高额的养殖补助吸引了国内大量的资本涌入养猪业,懂不懂生猪养殖和经营的界外企业只要有投资都蜂拥而上,就连当时利润非常高的房地产企业就有1000多个进入了养猪业,造成国内生猪养殖十分混乱,相互竞争,很快国内生猪养殖就严重饱和了,从2022年年初国内猪就持续下跌,进入了漫长的下行期。


现在各个养猪企业吸取2019年不养母猪而花费高价购买育肥仔猪的经验,每次猪价格周期的初期仔猪严重缺乏,价格暴涨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大多数养猪企业包括散养农户都饲养有超量的母猪,采取自繁自养的方式,大家都认为新猪价格周期的到来仔猪价格一定暴涨,因此谁都不愿意大量淘汰母猪,都希望在新的猪价格周期的初期能够赚得第一桶金。养猪人只有把握好猪价格周期,特别是进入猪价格周期的初期是养猪的红利时期,在养猪红利时期大养特养生猪,只有在初期才能赚取更多的钱,进入下行时期后尽量减少饲养规模。




谢谢邀请

我个人认为现在就是养猪周期,因为养猪周期的循环轨迹一般是:肉价高——母猪存栏量大增——生猪供应增加——肉价下跌——大量淘汰母猪——生猪供应减少——肉价上涨。

近期猪肉价格持续上涨,不少消费者吃不起猪肉,“猪周期”其实是猪的供需周期,也就是养殖户赚一年,亏一年,平一年,猪周期3一5年就会来一轮,从2018年到现在,刚好4个年头,加上去年很多养殖淘汰母猪,致使生猪数量减少,所以价格上涨是必然现象。

“民以食为天,猪粮安天下。”由于猪肉是城乡居民的主要肉食品,在肉内消费比例中高达70%,再加上今年天旱,气温太高,红苕藤都干死了,连猪草都干死了,也没有什么东西喂猪,我堂姐家三个猪每天只喂两顿,玉米面加大量水给它吃,还有很多人没有猪吃的饲料,作为散养户买饲料价格又贵,于是我大胆猜测,猪肉价在过2023年前将飞上天,现在即将抓住“猪周期”。

“猪周期”是一种正常的经济现象,形成的根源在于猪肉的供需形式的变化,生猪生产周期性变化受生产成本、养殖效率、疫情、生产结构、市场价格等等因素影响,要想赚钱,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当猪价上涨到高位时,养殖户出于逐利的心里,大量增加母猪数量,随后猪价下跌,惊慌失措淘汰母猪,供给短缺猪价上涨,养殖户又蜂涌而入,周而复始,形成了所谓的“猪周期”。

以上仅为小编个人认为,至于是不是养“猪周期”,还得需要时间验证,喜欢就关注我互相学习,了解更多农村知识,欢迎留言,谢谢大家!




坚持,贵时少养,贱时多养。




养猪周期这几个字是商业用语、资本用语,与确确实实自繁自养的农村养猪户无关。

在陇川县景罕镇有一家农户长期养猪,养了一头母猪,大小两批小猪,自己家母猪生的小猪自己养,自繁自养。这种情况在当地农村很多,他们养猪喂的不是混合饲料,而是过去传统的养殖方法。自己家种的玉米、红薯、红薯藤叶、香蕉树、米糠和饭店里的剩菜剩饭。

陇川县农村的自繁自养方法完全不受市场控制,市场上猪肉价格的高低与他们无关,猪肉价格高、低都养,不会因为猪肉价格低就不养。他们的养猪方法是成本最低的,经得起市场猪肉价格的冲击,全国农村的养猪户应该向他们学习。

如果全国的农村都用他们这种自繁自养的养殖方法,猪的卫生健康能得到有力的保障,猪肉市场也不会大起大落,平稳有序。




司马迁货殖列传说“人弃我取,人取我弃”。但是大部分都是从众心理,种植高价的农作物,还有买股票,最终自己成为“韭菜”。

猪周期基本是3年一次,聪明睿智的养殖户,总是在猪肉价格最高时,不但淘汰母猪,也高价卖仔猪,虽然一头小猪挣1000元,远远低于育肥后出栏的利润。2021年三月份,一头30斤的仔猪1300--1500元,生猪价格18元/斤,一头猪的利润有2000--2500元。从5月份开始价格下跌,到2021年底,仔猪价格100--200元每头,生猪价格跌到5元/斤。

缩小规模的,以及把仔猪和母猪出售了,有的甚至把怀孕2--3个月的母猪都卖掉了,当时一头怀孕母猪卖1--1.2万。成功避开了价格低谷,而接盘的人,养的猪都不够购买的成本。

2022年3--5月份,出栏一头猪亏损500--800元,很多人坚持不住,退出了,这个时候,有的人开始上小猪和后备母猪了。3月份,很多地方仔猪100元一头,。就是集团化的仔猪300--400元每头。2022年5月下旬,猪价开始上涨,仔猪涨到了600--700元每头/30斤,生猪价格,从6元一路上涨到10--11元。5月份后备母猪120--150斤左右到,也就是3500元左右,现在涨到 了5000多,这就是便宜的时候,担心亏本,不进入行业,猪价高了,觉得能挣钱,其实是有的人为了卖母猪和仔猪,估计撒布消息,猪价继续大涨。

总是赶不上好时机,不能怪别人,只能怪自己太贪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周期   养猪业   养殖户   仔猪   肥猪   生猪   母猪   红利   猪肉   饲料   初期   农村   国内   价格   财经   市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