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教阅读方法的书推荐?

分享5本有效阅读的书籍:


1、《怎样读书好》——胡适


推荐理由:这是一本教你如何正确阅读书籍的书。

本书从人类思想文库中精选出与读书相关的文章,这些文章的题材涉及读书的意义、读书的传统、读书的方法、读书的乐趣、好读者的标准、名著的畅销、名著研究计划、名著阅读志愿服务计划等多个方面,可以说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几乎囊括了读书方面的各种问题。

2、《如何阅读一本书》——莫提默▪艾德勒……


推荐理由:不懂阅读的人,初探阅读的人,读这本书可以少走冤枉路。对阅读有所体会的人,读这本书可以有更深的印证和领悟。

3、《读懂一本书:樊登读书法》——樊登


推荐理由:本书从解读图书角度出发,向读者传授了樊登读书的拆解方法,以及推动全民阅读的心路历程。

从讲书人的素质积累、能力培养、如何选书、梳理内容结构、抓住核心论点,再到讲书前的心态准备、讲书的节奏和框架、讲书的路径建立等多个方面,为读者打造了一场关于阅读、关于思维方式的进阶课。


4、《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绿茶著


推荐理由:这是一本巨匠的八卦之书,也是毛姆对于阅读和哲学的洞见之书。文学巨匠的辛辣秘密与有趣人性,简·奥斯汀善良的“刻薄”,司汤达内心的自卑,福楼拜童年的沙滩初恋,列夫·托尔斯泰一生的迷惑与忏悔,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背叛……


5、《高分读书法:成绩大幅提高的秘密武器》——西冈一诚


推荐理由:阅读本书,你将掌握读解力、理论思考能力、归纳能力、客观思考能力和应用能力五大能力,阅读速度更快,内容记忆更牢,知识运用更活,逆转学习困境,实现名校梦想。




推荐你看来自日本的大岩俊之在《实用性阅读指南:把读到的知识转化成能力》一书。

作者在书中提到了阅读的几个方法:如何有效率地读书、如何边读边做笔记、如何牢记读到的内容,具体为:

一、 有效率地读书

01 确定读书目的

著名美学家朱光潜曾说“读书要有中心,有中心才易有系统组织”。莫提默•J.艾德勒和查尔斯•范多伦所著的《如何阅读一本书》里写道:阅读越主动,效果越好。生活中孕妇更容易发现孕妇,骑共享单车的人更容易发现骑共享单车的人……也就是说当我们有某一特征的时候,就更容易发现具有同种特征的其他人。因此当我们阅读一本书的时候,如果一开始就抱着明确的目的:增长见识、增加技能、考取证书……阅读的时候就会更加专注的集中精力和注意力去找到书中那些能实现我们阅读目的信息,获得知识。

02 通过序言、目录和后记掌握概要

明确了读书目的之后,大岩俊之在《实用性阅读指南:把读到的知识转化成能力》一书中说我们可以通过快速浏览书的序言、目录和后记来确定我们手里的书能不能满足我们的阅读需求,值不值得花费精力和时间去阅读。序言和后记通常记录了作者写本书的目的、角度、内容介绍、写作想法等。而目录则是对本书的基本内容架构进行的系统概括性的总结,通过阅读序言、目录和后记就能确定我们该不该读这本书,该花多长时间读这本书,读完这本书大概能得到什么收获。

二、 边读边做笔记

朱光潜在《谈读书》一文中曾写道“读过一本书,须笔记纲要精彩和你自己的意见。记笔记不但可以帮助你记忆,而且可以逼得你仔细。”大岩俊之在《实用性阅读指南:把读到的知识转化成能力》一书中也指出对于迄今为止读过的书,如果放着不管的话,有可能很快就会忘记书中内容,因此推荐大家做读书笔记。他在书中提到了多种笔记记录法,其中主要介绍了以阅读目的和书的全部内容两种类型来记录笔记的思维导图法。


思维导图是将我们头脑中正在思考的内容,以可视化的图形呈现出来的思考工具,比普通的笔记更方便整理思路,条理和结构更清晰,更具有总结性和概括性。正确学会使用思维导图,可以帮助我们很好地记忆理解书中内容。以下,是我看完《实用性阅读指南:把读到的知识转化成能力》一书,根据书的内容画的一个非常简单的思维导图:

三、 牢记读到的内容

确定了阅读目的,也读完了书,可是合上了书就忘了内容,这是为什么呢?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研究发现:学习之后没过多久,大脑就开始快速遗忘。20分钟过后,遗忘42%,1小时后,遗忘56%,1天过后,甚至会忘记74%的信息。


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既然我们已经知道了遗忘的规律,那么肯定就有击破它的方法。大岩俊之在《实用性阅读指南:把读到的知识转化成能力》一书中便给出了解决方案:找出书中20%的重要内容,反复阅读,进行记忆。


我们都听说过二八定律:在任何一组东西中,最重要的只占其中约20%,其余80%都是次要的。大岩俊之认为在读书中这一定律也同样适用,即一本书重要部分仅有20%,因此可以找出这20%集中精力进行反复阅读、理解、记忆,战胜“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收获书中重要内容。


正如杨绛先生所说“读书的意义大概就是用生活所感去读书,用读书所得去生活吧”。学习阅读方法,通过阅读书籍获得知识,但只有付诸行动才有效果!大岩俊之在《实用性阅读指南:把读到的知识转化成能力》一书中还给出了将学到的理论知识转化为行动的具体步骤,相信读完书后,会有一些收获。




我整理过一个阅读主题的书单,具体如下:

1. 《如何阅读一本书》 [美] 莫提默·J.艾德勒、[美]查尔斯·范多伦/著,郝明义、朱衣/译

2. 《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超实用笔记读书法》, [日] 奥野宣之/著,张晶晶/译

3. 《实用性阅读指南:把读到的知识转化成能力》, [日] 大岩俊之/著,陈怡萍/译

4. 《高倍速阅读法》,[美]保罗•R.席列/著,佳永馨璃/译

5. 《快速阅读术》,[日]印南敦史/著,王宇新/译

6. 《超级阅读术》,[日]斋藤孝/著,赵仲明/译

7. 《深阅读:信息爆炸时代我们如何读书》, [日] 斋藤孝/著,程亮/译

8. 《如何阅读一本小说》,[美] 托马斯·福斯特/著,梁笑/译

9. 《阅读与写作》,叶圣陶、夏丏尊/著

10. 《什么是杰作:拒绝平庸的文学阅读指南》,[法] 夏尔·丹齐格/著,揭小勇/译

11. 《高效能阅读》,原尻淳/著,程亮/译

12. 《超级快速阅读》,克里斯蒂安·格吕宁/著

13. 《沟通圣经:听说读写全方位沟通技巧》,尼基·斯坦顿 (Nicky Stanton) (作者),罗慕谦 (译者)

14. 《为生命而阅读》,美国作家威尔·施瓦贝尔

15. 《这样读书就够了》——拆书帮职场能力提升课, 赵周 著

16. 《秋叶:如何高效读懂一本书》, 秋叶 著

17. 《如何有效整理信息》,[日]奥野宣之

18. 《越读者》,[韩]郝明义

19. 《如何高效阅读一本书》,作者: 鲁迅 / 老舍 / 梁启超

20. 《麦肯锡精英的高效阅读法》,[日]赤羽雄二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随着喜欢阅读的人越来越多,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不仅可以让你更好的吸收书本知识,还能把书本的知识为自己所用。

我在报名写作课时,老师最先发出的课程便是有关阅读方法的,也是推荐最先读阅读类的书籍,进行阅读类的主题阅读,不仅可以更好的掌握阅读的方法,还能为之后阅读其他书籍打好基础。

在学习阅读方法的书籍中,我推荐《高效能阅读》《实用性阅读指南》《沟通圣经:听说读写全方位沟通技巧》这三本书。



《高效能阅读》这本书通过89条有针对性的建议,可以解决你4个方面的问题。

1. 对阅读时刻保持兴趣。我们大部分人在读一本书的时候都会从头读到尾阅读,其实我们可以选择跳读、随意选读、朗读与默读,最好是自己感兴趣的地方开始阅读。

2. 速读。一本书可以在2小时内快速读完,怎么做才能在2小时内读完?

①读目录,通过目录把握结构,预测内容。

②发掘关键词与阅读黑体字。这样可以更快的掌握到书中的要点。

3. 吸收知识。通过垂直阅读*水平阅读,使知识立体化。通过不断地实践营造“思考主场”。

4. 构建数据库。建立独属于自己的数据库,集中信息管理,可以时刻应用在工作中。

《实用性阅读指南》教你如何牢记一本书的内容,并能转化为自身能力的一本书。



1. 设定读书目标,可迅速找到想知道的信息。并且通过二八定律,掌握书中4%的精髓

2. 制作思维导图。将一本书的内容通过思维导图绘制出来,不仅有助于掌握书本知识,还能清晰地了解书的结构层次,提炼关键信息。

3. 迅速行动起来。设定具体的行动目标,并将目标制做成一个个具体可立刻实施的小目标。

《沟通圣经:听说读写全方位沟通技巧》这本书的第十二章与十三章分别讲的是:提高阅读速度与提高阅读效率。



如何提高阅读速度?

1. 明确自己的阅读目的。消遣还是为了获得信息以及是更好的判断?

2. 不同的内容,用不同的速度来阅读。

3. 在阅读的时候用手指指字,并形成一个稳定的节奏,在慢慢的增加速度。

如何提高阅读效率?

1. 浏览,通过浏览可以将书中的信息分为必要的、有用的与不重要的。从而掌握书中的内容概要。

2. 略读,也是以自己最快的速度阅读,了解书中的大概。

3. SQ3R阅读法,这个阅读方式包括五步,一、纵览;二、问题;三、阅读;四、回忆;五、检查。

“彼得·德鲁克说过,预测未来的最佳方法是自己塑造未来。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保持一定的阅读力则会使我们永远不会被这个时代所抛下。不过了解到阅读方法只是一方面,如果不付诸于行动,那了解再多的方法也无济于事。




这样阅读更有效

近几年“知识变现”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很多人通过写作获得不菲的收入,过上了有尊严的生活。这也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写作者行列。

输出的前提是输入,写作的基础是阅读。其实说到底,阅读和写作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成功的作家皆为读书家”。

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会读书。不信,勤劳的你不妨合上刚刚读过的书,想一想:

书中讲了什么内容?

核心观点是什么?

自己有什么收获?

……

十有八九你可能回答不出来。这样一来,如何读书,如何高效读书本身就成为了一个问题。

“工欲其事,必先利其器”。下面就推荐几本提高读书效率,通过读书进行思想输出、知识生产的书。

整个书单按照基础入门、有效阅读和思想产出的逻辑排列。建议顺次阅读。

跟它学语文思维——《文心》



这是阅读、写作领域的入门之作、基础之作,也是经典之作。豆瓣评分9.1。

作品写于上世纪三十年代,曾风靡一时,自出版以来长销不衰。

两位作者叶圣陶、夏丏尊是知名学者、作家和教育家,也是儿女亲家。这本书是两位老人给自己儿女的结婚礼物,绝对是良心之作。

书中用故事的形式形象讲解了中文学习的所有知识,介结了读书、做读书笔记、写日记和练笔的技巧。

更重要的是作者给我们提供了“语文思维”这一思维方式。“作文同吃饭、说话、做工一样,是生活中间缺少不来的事情。”“作文是生活,而不是生活的点缀。”

作者认为,文章分为“知的文、意的文和情的文”,不同的文章有不同的目的,起到不同的效果,要用不同的方式去阅读和写作。

作者说:“读书贵有新得,作文贵有新味,最重要的是触发的功夫。所谓触发,就是由一件事感悟到其他的事。”这完全可以应用到我们阅读做读书笔记和写作的过程中。

不论读书还是写作,都应该先读一下这本书。它不仅可以教给你读书技巧,更重要的是能培养你的语文思维。

这样做读书笔记——《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超实用笔记读书法》



豆瓣评分9.1。作者奥野宣之把读书过程结构化,分为选书、购书、读书、记录和应用五个环节,这五个环节又可以分为读书前、读书中和读书后三个阶段。不论五个环节,还是三个阶段,都是围绕读书笔记展开的。 其中,读书前阶段包括两个环节选书和购书,通过制作读书清单,结合读书笔记,可以掌握选书购书的主动权。 读书中阶段,用笔记把读过的书变为精神财富。这个阶段包括两个环节:读书和记录。本部分详细介绍了“摘抄+评论”式读书笔记的制作方法,这种笔记以思想输出为目的,改变传统读书法一味追求读书过程、速度和数量的不足。为接下来的思想输出积累素材,做好准备。 最后是读书后阶段,运用读书笔记提升自我。这也是读书五环节中的最后一环,活用。在以思想输出为目的的读书过程中,“活用”这个环节是最重要的一环。通过反复重读笔记,与主题阅读等形式结合起来,就可以实现笔记阅读法的目的,持续进行思想输出了。单列一章讲解的19种阅读技巧总有一种适合你。 正如作者奥野宣之所说:“这本书就是指导你用好笔记,经过规划、梳理,学习怎样选书、怎样读书和怎样把书中的内容刻在脑海里并加以活用,然后把这些做法转化为实用可持续,并真正属于自己的技巧。”这是一本经典畅销书,仅2016年到2018年之间,就印刷了12次。 这样整理读书笔记——《如何有效整信息》 豆瓣评分7.1。这是《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的“姊妹篇”,解决了如何运用“一元化信息法”进行知识生产问题。所谓“一元化信息法”就是把想读的书和读过的书都记在同一本笔记本里,不设分册。“只要在这里找,就一定能找到;在这里找不到的话,那就是没有”。“一元化信息法”具有一元化、时序化和索引化的特点。把收集到的素材经过咀嚼、发醇、顿悟和具体化的生产过程,就可以转化为思想输出的成果。在讲解了运用“一元化信息法”收集读书知识的内容以后,作者奥野宣之把这种收集知识生产素材的方法扩展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所以,本书其实是《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的延伸和扩张,虽然也是围绕笔记展开,但已不仅仅限制在读书领域,而是扩展到整个生活领域。如果说《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是一本笔记涵盖整个读书过程的话,这本书就是一本读书笔记涵盖整个生活。用一本笔记收纳整个生活,进而进行知识生产。 89种技巧总有一款适你——《高效能阅读》 豆瓣评分7.9。作者原尻淳一通读上百本如何读书的书,提炼总结出89种读书技巧,分七章介绍。内容涉及如何让一个人从对读书没有兴趣到热衷读书;如何创造读书环境;速读技巧;如何进行知识产出;如何构建用于产出的数据库等等。 这本书可以作为上面几本书的补充,在形成语文思维,掌握如何做笔记、整理笔记,如何应用笔记进行知识产出的基础之上,再有效运用本书中的一种或者几种读书技巧,定让你的读书生活充实而收获丰富。 学习阅读绕不过去的一本书——《如何阅读一本书》 相比较前几本书来说,这本书有点难读,但确实是阅读领域里的经典,2004年1月至2017年间,共印刷了33次,豆瓣评分8.4分。 这是一本为阅读的人,或者是想要成为阅读的人而写的书,是为那些想要把读书当作是增进理解能力的人而写的。 阅读的目的决定阅读的方式。作者艾德勤和查尔斯·范多伦把阅读的目的分为三类:获得资讯,增强理解力和娱乐。本书所讲的阅读艺术,是为了增强理解力而写的。获取讯息式阅读和增强理解力式阅读之间的区别,就是记得住什么事情和解释了什么事情之间的区别。或者说,在阅读的过程中,你只是运用了记忆力,那么你就是获取信息式阅读。 作者把阅读过程分为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四个层次,层层递进,如数家珍,娓娓道来。任何一位想通过阅读书籍来提高理解力的人都应该读一读。 几个月前,我参加了鼹鼠的土豆老师的写作课,在土豆老师的推荐下签约了读书平台,实现了写作变现。在讲书稿和书评的写作过程中,我发现最大的难点还是阅读,还是阅读速度、阅读效率和读书方法问题。只要把书读懂了、理解透了,引题、破题、作者介绍、逻辑主线、亮点解读和立意升华都不再是问题,书评和讲书稿的写作也都不再难事。环顾我们四周,很多不是没有追求幸福的愿望,而是没有追求幸福的能力。读书也是这样,许多人读了很多书,但因为方法不对,白白浪费时间金钱和精力,却收获了了,以上书单也许会对你形成自己的读书方法有所帮助。让我们一起做个既勤劳又有技巧的读书人吧,那时读书定能为我们追求幸福生活助一臂之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6

标签:多伦   目的   方法   实用性   思维   速度   能力   思想   技巧   笔记   指南   作者   知识   内容   财经   信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