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行政单位调国企可以去吗?

这个问我有发言权,我回答是不能去,为什么不能去,我是经历过的人,最后惨败在企业,我是在行政单位工作了十多年的干部,调去县级国营企业任职,五年不到企业政策性破产,我由干部变为下岗职工,自己缴纳医保,社保金,自谋职业,熬二十几年才办退休,与我在行政一起工作的同事相比,退休金相差几千元,更不谈我缴纳十几万进去,同事领工资几十万进帐,相差上百万,想起来真后悔,退回去几十年让我重新考虑,一定不会去企业。




主要看县级行政单位小职员,是否是体制内编制人员。

一般来说,县城科级行政单位是属于事业编制单位。

单位是事业单位,不等于你是事业编制在编人员。

事业编制单位有劳务派遣工,有临时工等。

如果你是事业编制在编人员,由行政单位

组织部门派遣到国有企业,即为“派遣干部”,你的事业编制不会变化。

这种“派遣干部”,有的是组织部门培养干部,有的是为了加强地方国有企业企业管理,有的是为了加强对地方国有企业的财务监督。

这种当地组织部门派遣干部,大多具有短期临时性。

现在国有企业和混合经济体都有当地组织部门派遣干部,其组织关系不变,编制不变。

这种情况,可以接受组织派遣,到国有企业工作。

如果是,从县级事业编制单位调入当地国有企业,情况就不同了,组织关系变化了,编制变化了,也就是说,不属于事业编制了!

那么,从事业编制单位调入当地国有企业,是否可行?

主要是看你对于你个人能力、经济收入、这家国企的规模与发展前景的考量。

如果,你35岁以下、具备很强的组织工作能力、专业知识水平、情商较高且调入国企职位是副总以上职位。你可以放弃事业编制,进入国企工作。

毕竟人生能有几回搏!

如果,你不具备上述条件,还是在事业单位安安稳稳工作,过着早八晚的安逸生活吧!

毕竟,事业编制单位有五险二金,双休、节假日正常休息,有年假,工作压力不大,收入属中上等水平!

职场起跳需要考量个人水平,水平一般,不能“撑杆跳”,会落败而归!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量体裁衣,量力而行!




去年换届的时候,本地有两个常务副县长先后都去了国企。一个是去本地一家国企任总经理,行政规格比照正处,相当于提拔了;一个去了一家省属企业任中层副职,属于平调。两人年薪差不多,都是50万左右。原本,两人有望提拔到市里任正职,不过因为去的岗位不是特别理想,最后两人都放弃了,转而去了国企,用他们的话来说,主要是不想再累了。

这几年,本地行政机关公务员调任国企的案例不在少数。作出这种选择的,基本上都是处级领导,少数科级干部,基层公务员几乎没有。一方面底层公务员很难流动到国企,另一方面公务员没有职务去国企无法获得理想的职位和工资待遇,还得面临身份的丢失,一般也不愿意去。而具有一定级别的公务员之所以愿意到国企,主要原因是工作待遇、经济待遇有保障,可以光明正大地拿高薪,最重要的是背负的责任要小得多,不用担心被问责,工作环境和压力比在行政机关轻松,坐看风云的过程中还可以伺机杀回行政机关,一举多得,是很多行政领导眼中比较适合修身养性的地方。

所以,有人问从行政机关公务员可不可以去国企?答案是肯定的,有机会当然可以考虑去。但怎么去,是以什么身份去,去了干什么,还能不能回来,是当事人必须要审慎考虑的问题。私以为,这种流动必须要把握两个大的原则:

第一,去国企是不是提拔。如果是提拔,可以考虑去。去了不仅解决了级别,工资待遇也会有一定幅度的上涨,年龄大了觉得在企业OK可以继续干下去,年龄有优势或者干得不爽再想办法交流,既占了工资福利待遇,又有回流的机会,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

第二,去的是不是优质企业。差的国企,哪怕是提拔或者带着级别过去,待遇上不去,还有破产倒闭的风险,终究不稳妥。而如果是优质企业,工资待遇好,去了可以拿高薪,虽说丢了公务员身份,毕竟占了经济上的便宜,哪怕以后回不来,职务和待遇两头吃一头,多少说得过去。

除此之外,从行政机关到国企不是逼不得已,建议慎重考虑。




看你去的国企的性质。

本人所在县的一名卫生局长,干了几年,副处提不上去,去其它单位也没意思,县里安排他去县医院总院任书记,年薪三十多万;而当地的科级干部,工资也就十几万,他爽快地去了。

像医院这种地方,不愁会倒闭,不愁没收入,任个书记,反而少了许多压力,医院日常业务又有院长管着,这种地方,轮到谁应该都愿意去。

相反,我们县原先几个从政府部门派去旅游企业的,却想方设法回政府部门。

这几年,旅游企业竞争压力大,游客人数难以提升,客源市场难以开拓,收入自然就不好,像这种企业,是没有人愿意去的。

所以,是否去国企,碰到这种情况,应该很容易惦量出来。工作压力不大,待遇好又有保障的,肯定愿意去。相反,企业压力大,收入没保障的,肯定没人愿意去。

还有一种情况是,身份不改变,只是去企业任职,工资待遇也有承诺或者合同,比现在的单位高,这种情况也是可以去的。




我熟悉一个到国企后后悔的朋友,下面来说说他的经历:

他以前在办公室工作,和单位一位副职关系好。后来,领导调去了国资委工作。他和领导仍然保持联系。

国资委下属有企业单位。前几年效益很好,工资待遇很高。他看中了那边的待遇。就动了想进企业的心思。

通过他的认真调查分析,他感觉到企业后非常划算:他在这边行政单位,一年总收入算下来不到12万;而如果托领导的关系,去国企担任一个二级单位的中层小领导,年薪能达到20万。每年光工资收入这一项就要高出8万!

于是,他毅然从这边辞掉了行政编制,头也不回地进了企业单位。领导也很够义气,动用人脉资源,帮他应聘到了企业那边二层单位里,当了一名中层管理人员。

刚去几年,他的确收入比原来高很多。

谁曾想,这几年企业生产方式转型、体制改革,又加上疫情“雪上加霜”。在多重打击下,企业为了生存不得不进行改组。他被分配到新成立的三层单位,失去了管理身份。需要重新竞聘上岗。

屋漏偏逢连夜雨!在这个节骨眼上,他原来的“靠山”也因为到龄退休。

他很后悔,因为企业连年亏损,最近半年他的工资收入缩水了一大半。明天到底会怎么样,会不会被裁员都不知道。

这时,他才想起原来在行政单位的好。可惜,他已经失去了身份,再也回不来了!

题主想从行政单位进国企,建议你三思:

1.进国企,你的行政身份会失去,这就意味着你原来旱涝保收的稳定收入失去了。

2.国企目前收入高,但并不代表以后高、一直高。

3.国企为了生存和发展,一直处于改革、准备改革的动荡时期,存在着今天领高薪、明年被裁员的高风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国企   单位   行政   组织部门   行政机关   国有企业   待遇   公务员   身份   干部   收入   事业   领导   财经   工作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