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很多场景中姑娘地位比媳妇高,如饭桌上的坐次,出行的安排等。古时闺阁女子在大家族中的地位是怎样的?

《红楼梦》中姑娘的地位比媳妇高,其实是一种假体面。

其实姑娘们在娘家看似尊贵的地位,不过是她们将来作为联姻棋子的交换条件。不管她们在娘家多么金尊玉贵,到了婆家一样要被立规矩,当小媳妇。

而媳妇们看似在婆家地位低于小姑子们,也要伺候公婆,其实却可以掌握管家权,而且随着生儿育女,丈夫争气,年龄增长能“多年媳妇熬成婆”,成为这个家族真正的女主人。

但是在古代父权社会环境中,受男尊女卑、重男轻女的宗法纲常伦理影响,不管是古代的姑娘,还是媳妇们,家庭地位都远远比不上娘家和婆家的男人们。

姑娘们的体面是假体面,是她们用婚姻幸福交换来的尊荣

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闺阁女子在家庭和婚姻中的地位不能一概而论。但从官宦权贵这些大家族来说,未嫁女的地位肯定是普遍要比媳妇们高得多。

《红楼梦》中贾府的三春作为贾府未出阁的千金小姐,每天养在老太太、太太身边,一起说笑、吃饭,起居作息。

她们锦衣玉食,珠光宝气,十指不沾阳春水。每人每月领着2两银子的零花钱,使用着一个乳娘,两个大丫鬟,四个教引嬷嬷,另有五六个洒扫房屋来往使役的小丫鬟。

贾母这个老祖母疼爱她们,奴才婆子们都知道“姑娘是娇客”得罪不起,而且就连她们的身边伺候的大丫鬟,也是特别有体面的“副小姐”。连当家主母王夫人也要承认:“这也有的常情,跟姑娘的丫头原比别的娇贵些”。

但是,请注意,这些体面都是假体面!是这些千金小姐门拿自己婚姻和后半辈子的幸福交换来的虚荣。既然是官宦权贵世家,子女们的婚事自然躲不开政治联姻。

比如清朝旗人姑奶奶在娘家的尊贵地位和话语权,就是因为清朝独特的选秀制度,没人知道自家的姑奶奶将来是皇后还是太后,哪怕嫁个王爷宗室,也很尊贵了。

《红楼梦》中贾府三春这些权贵高门的姑娘们,在娘家享受优越的物质生活,表面上的体面尊贵。都是因为她们将来要作为家族联姻的棋子,用自己的婚姻和后半辈子去给家族、给父母、兄弟们交换利益。

元春被送进宫里做女史,伺候皇后太后多年,终于封了贤德妃,算是和皇帝联姻,却连省亲都要天黑半夜才回娘家,还来去匆匆;迎春被父亲嫁给了年轻武官孙绍祖,看似抵债,其实是贾赦看好了孙绍祖有前途,将来有利可图。

探春被派往外番和亲,惜春如果没有出家,也少不了被贾珍嫁出去交换政治、经济利益的命运。

而且就算在娘家的时候,三春等姑娘们也只是表面上地位高。实际上并没有太多人真的尊重她们,迎春性格懦弱,乳母就敢偷拿她的累丝金凤去典当赌钱,管事媳妇也敢指着鼻子骂她花了奴才的钱。

探春的性格刚强,才华出众,照样在管家理事的时候,被吴新登家的那些管家媳妇们算计,要不是她聪明厉害,也就被拿捏住了,惹下人仆妇们耻笑。

可就算探春这么厉害,王善保家的这种老婆子依然不怎么把她当回事,对她动手动脚的翻扯衣服找贼赃。

素日虽闻探春的名,那是为众人没眼力没胆量罢了,哪里里一个姑娘家就这样起来,况且又是庶出,她敢怎么。

惜春虽然谨慎小心,明哲保身,依然会被下人们背后里议论,说她是个糊涂人,孤僻等等。就连表小姐,养女林黛玉出身那么高贵,又极得贾母宠爱,也要被婆子丫鬟们背后议论说她孤高自许,目无下尘。

三春等姑娘们身边侍奉的人虽然多,但真正得力的却没几个,用王夫人的话说:“如今这几个姊妹,不过比人家的丫头略强些罢了。通共每人只有两三个丫头象个人样,余者纵有四五个小丫头子,竟是庙里的小鬼。”

三春等姑娘们虽然娇生惯养,看上去娇贵。论家里的兄弟姊妹关系,也是长幼有序,但实际上的家庭地位,却远远低于哥哥和兄弟们,尤其是在享受家族资源和继承遗产方面。

姑娘的遗产继承权往往只能通过嫁妆的形式体现,也没有家业继承权。就连元春这种尊贵的嫡长女,从家族父母哪里得到的实惠利益,可能都没有贾环这个庶子多。

贾府的姑娘们每月只有二两银子的零花钱,这也比宝玉、贾环、贾琮等可以是外出上学、社交的公子们少太多了。

别忘了宝玉的小厮连一吊钱都不放在眼里,宝玉的丫鬟花袭人打赏下人比薛宝钗都大方,随便就是六千银子加三百钱,而探春为了攒几吊钱居然要几个月时间。

而且就是仅仅这二两银子,三春等姑娘们每月除了拿出来零花,打点下人们,还要自己托奶哥哥们出去买脂粉头油。因为府里的买办也不把她们当回事,常年累月的买些廉价过期货敷衍塞责,简直把她们都当成好欺负的冤大头一样。

因为这些姑娘们久居深闺,根本连二门都出不来,也没有管家理事的权力,只要他们打点好了各层管家、管事,管家奶奶王熙凤,这些事就算被姑娘们捅到王夫人、贾母那里都没事。

这就要说到三春等姑娘们的嫂子们,也就是古代大户人家的少夫人们。她们看似地位低,实际上却比姑娘们过得强多了。

媳妇们的委屈是真委屈,但却有机会掌权,也有希望成为大女主

李纨、王熙凤、尤氏这些嫂子们,当年在娘家也都是金尊玉贵的千金小姐,但是嫁人之后,她们的身份地位就不一样了。

《白虎通义·嫁娶》:“嫁者,家也, 妇人外成,以出适人为家。 ”古代的女子嫁人之后就是婆家的人,再回娘家就是客人,她们要遵从的“三从四德”。

已婚女子称为“妇人”,古代妇写作“婦”,就是拿着扫帚的女人,又通服。意思就是要求古代女子做了人家的媳妇就要服从丈夫,为婆家做洒扫之类的家务活,服侍孝顺公婆,相夫教子。

《红楼梦》中有很多媳妇,年长一辈的如邢夫人、王夫人,都年过半百了,还要在婆婆贾母面前立规矩。贾母不开心了要骂她们,甚至当着小辈的面儿,她们也只能垂头听着,眼皮也不敢翻一下。

平时王夫人和邢夫人要应酬年节里的世交亲友往来应酬,贾母过寿,贾府过年祭祀,她们都要跟着贾母亲自站着伺候侍奉打下手干活儿。

贾母生日:右边下手一席,方是贾母主位。邢夫人王夫人带领尤氏凤姐并族中几个媳妇,两溜雁翅站在贾母身后侍立。

贾府过年祭祀:又传于凤姐尤氏诸人,直传至供桌前,方传于王夫人。王夫人传于贾母,贾母方捧放在桌上。邢夫人在供桌之西,东向立,同贾母供放。

因为这些古代的豪门媳妇身份高贵,自然比普通百姓和小门小户家的女人更忙碌一些。

她们不用亲自拿着扫帚洒扫做饭,织布烹饪,但是却要侍奉公婆,主持中馈,管家理事,打理亲友世交各方面的应酬往来,还要照顾丈夫生活,相夫教子,全面的管理和维持家族内部秩序。

或者以凤姐为例,丫鬟善姐说:“我们奶奶天天承应了老太太,又要承应这边太太那边太太。这些妯娌姊妹,上下几百男女,天天起来,都等她的话。外头的从娘娘算起,以及王公侯伯家多少人情客礼,家里又有这些亲友的调度。银子上千钱上万,一日都从她一个手一个心一个口里调度。”

就连李纨这种守寡不能管事的媳妇,也不得清闲。贾母给李纨安排的工作是:陪侍小姑等针黹诵读,也就是念书、学规矩、学女红针线。让她在大观园里做“班主任”,哪个姑娘有个头疼脑热她要管,姑娘屋里的丫鬟生病,也要找她报备。

这个工作也不是随便就能应付的,是要非常上心,一不小心就要挨训。因为她们这些嫂子们,日常根本不敢得罪这些小姑子,还要小心照顾、陪伴以及为小姑子们服务。

比如晴雯生病了,宝玉就让人去跟李纨汇报,李纨也很谨慎地同意晴雯在园里养两天,要是不好,建议她挪出去养病。宝玉就很理解她说:“这原是她的责任,唯恐太太知道了说她不是。”

王熙凤则更是每天操劳家务,侍奉三层公婆,照顾丈夫和孩子,还要操心大观园里的小厨房,要照顾这些小姑子们身体娇弱,冬天来回吃饭冷风吹不舒服。

姊妹们结诗社作诗,凤姐也不会作诗,却仍然要拿出五十两银子赞助,惜春要画大观园,也是凤姐忙着找寻和购买准备各种颜料笔墨纸张;迎春病了,也是凤姐张罗着从外面给请医生来调治……

平时贾府里吃饭,姑娘们跟着贾母和王夫人吃,王熙凤和李纨、尤氏在场的话就要站在旁边摆筷子、端菜、布菜伺候着,等她们都吃完,自己才能吃。比如林黛玉进贾府那一回,就是“贾珠之妻李氏捧饭,熙凤安箸,王夫人进羹”。

要是赶上请客和年节里宴席,三春和宝黛等姊妹都是跟着贾母一起坐着享受宴席,吃喝玩乐,但王熙凤和李纨、尤氏这些做媳妇的,不仅没资格往上坐,甚至基本上没有坐着的资格。

比如在螃蟹宴上,李纨和凤姐的“虚设坐位,二人皆不敢坐”,只是满场的招呼众人,伺候长辈和小姑子们。

贾母大观园宴请刘姥姥,“李纨、凤姐二人之几设于三层槛内”,两人也是不能坐着和大家一起吃饭,要等着众人都吃完了,收拾过残桌,凤姐、李纨又叫上贾母的大丫鬟鸳鸯一起吃饭。刘姥姥也因此赞赏的夸奖说:“我只爱你们家这行事。怪道说`礼出大家。’”

看上去古代豪门媳妇们的家庭地位比姑娘们差远了,可是别忘了,《红楼梦》里可是有一位成功豪门媳妇的典范——贾母。

贾母当年也是从贾府的重孙媳妇做起,五十多年才熬到了书中安富尊荣的地位和生活。

王夫人随着女儿元春得势,哥哥升官,宝玉长大,渐渐地也敢和贾母叫板,做出了挖墙脚收袭人,撵晴雯,捧宝钗,针对林黛玉等很多抗衡贾母的事情。

王熙凤虽然操劳家事累到流产,但是她也有威风赫赫的一面。毕竟“县官不如现管”,她管家掌权,弄权铁槛寺,认为“凭是什么事,我说要行就行”,一下子就得了三千两银子;给贾芸、贾芹安排肥差也不过是一句话的事儿,平时收的这些子侄和管家管事奴才们的礼物孝敬更是数不胜数;拿着女眷们的月例钱放高利贷,一年就收入一千多两银子……

哪个奴才敢像对迎春探春等那样欺辱凤姐呢?哪个买办敢拿廉价脂粉糊弄凤姐呢?用平儿的话说:“她有这一次,管包腿上的筋早折了两根。”

只要贾府不败落抄家,彻底垮掉,真的是少了谁的也少不了王熙凤的。

就算是李纨她失去了管家权,收入也没那么多,但她依然有儿子贾兰,将来贾兰科举做官,李纨就是风光享福的老夫人;就连邢夫人、尤氏这样无儿无女的豪门媳妇,将来也有继子赡养,照样可以活成低配版贾母,自然后儿媳妇和孙媳妇来侍奉她们。

这就是古代著名的“多年的媳妇熬成婆”现象,只要能熬成婆,那就能过好日子了。对比一下姑娘们呢,也就是在娘家有虚荣体面而已,媳妇们也都是打姑娘过来的。

等贾府那些姑娘们做了别人家的媳妇,也是一样要在婆家受委屈,煎熬着过日子,说不定还不如自家的嫂子们过得好。

比如元春做了贵妃,不能随便回娘家,迎春被夫家活活欺负死;探春远嫁,和亲人骨肉生离死别;邢岫烟还没过门就被大姑姐薛宝钗一顿教训敲打,告诫她不要戴玉佩,要省俭低调过日子;薛宝琴千里迢迢带着嫁妆来求嫁,结果被婆家放了鸽子……




古代闺阁女子在大家族中是娇客,地位比媳妇要高。以《红楼梦》为例,看看姑娘的地位如何。

宴饮的时候,姑娘坐着,母亲辈和嫂子站在旁边伺候。

1.荣国府日常吃饭的时候。



“贾珠之妻李氏捧饭,熙凤安箸,王夫人进羹”。饭菜摆放妥当,迎春、探春和惜春跟着贾母坐在饭桌前,吃饭。李纨和王熙凤“立于案旁布让”。即站在桌子旁边给贾母和小姑子挟菜。

李纨和王熙凤伺候小姑子可以理解。

王夫人还得伺候女儿和侄女,令现代人有些不解。王夫人是三春的长辈,可是吃饭时,三春就等着吃饭,王夫人需要进羹。长辈伺候晚辈。

贾府三春这样做是否符合规矩呢?

当然符合规矩。《清稗类钞》中有“旗俗重小姑”的内容记载,“宴居会食,翁姑上坐,小姑侧坐,媳妇则侍立于旁”。媳妇要孝敬、侍奉公婆,抚育照顾叔姑。


对于王夫人来说,她是媳妇要伺候婆婆贾母。她还是母亲、是婶子,她理应照顾女儿和侄女。对于王夫人和嫂子的照顾,贾府三春也表示了谢意。她们三个告了坐方上来坐在贾母两旁。

贾母等人吃完饭,王夫人才能回到自己房里吃饭。这时候,媳妇李纨就要伺候她吃饭;王熙凤去伺候婆婆邢夫人吃饭;伺候完婆婆吃饭,李纨和王熙凤才能回到自己的房间里吃饭。

2.宴会的时候。

大家族里,经常有宴会。宴会的时候,姑娘的座位比嫂子的座位靠前。《红楼梦》里,王夫人和邢夫人人称太太,李纨、王熙凤和尤氏,人称奶奶。螃蟹宴上姑娘和太太、奶奶的座位是这样安排的:



(原文第三十九回)上面一桌,贾母、薛姨妈、宝钗、黛玉、宝玉;东边一桌,史湘云、王夫人、迎、探、惜;西边靠门一桌,李纨和凤姐的,虚设坐位,二人皆不敢坐,只在贾母王夫人两桌上伺候。

宝钗、黛玉和宝玉跟着贾母是一桌,王夫人在宝黛钗的下首;迎、探、惜三春、史湘云和王夫人一桌。李纨和王熙凤在西边靠门一桌,这个座位是虚设,她们妯娌不敢坐,只在贾母和王夫人桌上伺候。

3.媳妇们要伺候长辈和小姑子吃完饭才能吃饭。

  • 贾母两宴大观园,李纨王熙凤伺候大家吃完饭,大家在探春房里闲聊。李纨和王熙凤才坐下吃饭。鸳鸯进来后,二人拉着鸳鸯坐下吃饭。刘姥姥称赞:礼出大家!


  • 中秋节前,因为王熙凤病了,尤氏伺候贾母和宝琴、探春吃饭。

贾母吃完了,让尤氏吃饭。因为在贾母面前,尤氏内心忐忑,她笑道:“剩我一个人,大排桌的吃不惯。"

贾母笑着让鸳鸯、琥珀和银蝶做陪客,缓解了尤氏的紧张心情。

古代的媳妇们,在长辈面前循规蹈矩,战战兢兢地,生怕自己错了一丝一毫。

平时在老太太房里。

姑娘们可以和老太太在炕上坐着,媳妇靠门坐在椅子上。孙媳妇站着。



(原文四十三回)没顿饭的工夫,老的少的,上的下的,乌压压挤了一屋子。只薛姨妈和贾母对坐,邢夫人王夫人只坐在房门前两张椅子上,宝钗姊妹等五六个人坐在炕上,宝玉坐在贾母怀前,底下满满的站了一地。贾母忙命拿几个小杌子来,给赖大母亲等几个年高有体面的嬷嬷坐了。——贾府风俗,年高伏侍过父母的家人,比年轻的主子还有体面,所以尤氏凤姐等只管地下站着。

王夫人邢夫人坐在门边的椅子上,这是最底下的位置。

出行时。

大家族的姑娘要出门,当媳妇的要提前做好安排。


1.安排好目的地的一切布置、饮食等。

贾母去清虚观打醮。凤姐“头几天打发人去把那些道士都赶出去,把楼打扫干净,挂起帘子来,一个闲人不许放进庙去”,免得冲撞了女眷。

打醮免不了听戏,然后还要准备好洁净的点心、果品和饮食。

2.如果是长途旅行,要安排好旅行途中的休息地。

如果长途旅行,当媳妇的要安排好中途休息得到场所,以及住宿的地方。便于姑娘们更衣,喝茶。给秦可卿送葬时,凤姐和宝玉等人就在二丫头的家里更衣、歇息。



家下仆妇们将带着行路的茶壶、茶杯、什锦屉盒各样小食端来,凤姐等吃过茶,待他们收拾完备,便起身上车。

住宿的地方,凤姐选择了馒头庵的,派人和尼姑净虚说好,腾出两间房子来住。

日常生活中,媳妇负责照顾姑娘们。

王熙凤照顾小姑子的衣食住行。

李纨带着小姑子们读书、学习针线。

为什么女儿比媳妇尊贵呢?


第一,姑娘如果结婚就享受不到尊贵的待遇了,趁着在父母身边享受几年。

人这辈子当姑娘的时间很短,只有十几年的时间。如果结婚了,就享受不到姑娘的待遇了,因此趁着在父母身边,多享受一下尊贵的生活。王夫人对宝玉说过:


"大凡做了女孩儿,终究是要出门子的,嫁到人家去,娘家哪里顾得。也只好看他自己的命运,碰得好就好,碰得不好也就没法儿。你难道没听见人说‘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哪里个个都像你大姐姐做娘娘呢……"

如果姑娘嫁错了,那么她一生的幸福时光只有在娘家那几年。当母亲和祖母的都不忍心自己的孩子受苦,因此在娘家能亲自照顾孩子的时候,多照顾她一些。


第二,高门嫁女,如果女孩嫁给了高门大户,能帮衬娘家。

古代高门大户,一般都是政治联姻。高门嫁女,女孩子嫁的对象一般都比娘家高一些。因此女孩子可以帮衬一些娘家。

贾母是保龄候的女儿,嫁给了荣国公。贾母成为贾府的老祖宗,她的大侄子和大侄媳妇死了,贾母就把侄孙女湘云接到身边亲自照顾。湘云长大一些才回到叔叔家。贾母就帮衬了娘家。

王夫人更帮衬了自己的妹妹,薛姨妈一家都住在贾府里。

姑娘成为当家主母后,就有能力照顾娘家。娘家人当然要在她当姑娘的时候,照顾好她。提前搞好关系,以便日后靠姑奶奶照看娘家人。


别看赵姨娘在贾府上不了高台盘,但是在赵家,赵姨娘是有地位的姑奶奶。她成为贾政的姨娘后,娘家兄弟,和娘家侄子都借光了。

爱屋及乌,姑娘的丫头都比其他丫头娇贵。

古代大家族,不仅姑娘娇贵,就是伺候姑娘的丫头都娇贵得不得了,婆子们管这些丫头叫“副小姐”。王夫人说:“跟姑娘们的丫头原比别的娇贵些。”

大家族的媳妇不好当,千年媳妇熬成婆。


王熙凤那么霸道,可是对待小姑子,除了哄,真的没有别的招。抄检大观园,探春指着王熙凤骂。凤姐陪笑道:“我不过是奉太太的命来,妹妹别错怪我。何必生气。”王熙凤小心地陪着笑脸,哄着伏侍探春睡下了,才出了秋爽斋。在惜春的房里,惜春害怕不知出了什么事,王熙凤赶紧安慰。



惜春的丫头入画犯了错误,惜春要撵她走,尤氏替入画说情,被惜春一顿数落。惜春表示要与宁国府划清界限,尤氏只得忍气吞声。

王夫人一大把年纪了,还得伺候女儿和侄女们。

当媳妇的,只有婆婆死了,才能真正的扬眉吐气,当家做主。千年媳妇熬成婆。在成为真正的婆婆前,媳妇需要付出多少努力、忍受多少委屈!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古代没有出嫁的女孩,也就是小姑子,在家实际地位确实高于嫂子。

其实红楼梦中这一点很明显。

一是家里吃饭,小姑子们都是坐着吃,而原则上只要贾母在,所有儿媳妇包括王夫人、王熙凤都必须站着伺候。等到贾母吃完了饭,她们再另外吃。

这就是大家族的规矩,其实皇宫也是如此,叫做礼法。


二是原则上儿媳妇又照顾小姑子的义务。

林黛玉的妈妈贾敏再出嫁前,就是王夫人负责照顾。

而探春她们几个女孩子,平时也主要都是王熙凤和李纨进行照顾。

小姑子自己是不需要做什么的,一切衣食住行都有嫂子负责。小姑子自己只需要吃喝玩乐,将来嫁人就行了。

所以,红楼梦里面才有女孩子们清闲的大观园时期。

连二木头迎春都说,一辈子也就是结婚前享了几年福。




为什么会这样?

原因不复杂:

第一,男尊女卑的社会规则。

古代女人的地位很有意思,一旦嫁给男人成为新媳妇,其实就没什么地位。

根据宗法,无论丈夫还是公婆,地位都远在新媳妇之上。

别看红楼梦里面王熙凤那么牛,贾琏却可以随便休妻,只需要借口对丈夫不好,不守妇道即可。

但王熙凤却无法主动和贾琏离婚,除非贾琏做了什么违法犯罪或者大逆不道的事情。

迎春这么个大小姐,嫁入孙绍祖家,被打骂虐待,贾家如此势力却无可奈何。

为啥?根据当时礼法,孙绍祖有权这么对付迎春,只要没有太过分即可。

但新媳妇一旦熬成婆婆,地位就有很大提高了,可以压榨自己的儿媳妇。

有意思的是,新媳妇在家里没出嫁之前,也有一定地位。

原则上,小姑子是男方家的一份子,新媳妇必须对其照顾、尊敬。

但新媳妇一般都不会太计较,因为小姑子不会在家里留多久,就会出嫁。



第二,小姑子地位被定为客。

古代客人的地位崇高,王熙凤如此高的身份,对待来打秋风的农夫刘姥姥,也必须顾及礼貌,不能太不客气。

而小姑子成年后,就会被家里当做客人,因为几年要嫁人,是别人家的人。

所以,小姑子的地位相对较高,虽名义上要听嫂子的话,尊敬嫂子,但她不需要像嫂子一样操劳,做事也不多。

毕竟女孩子的时代哪怕是小户人家也可以享福几年,一旦嫁人就要开始熬成婆了,生儿育女、伺候丈夫公婆、有的还要照顾一大家子人,很辛苦的。

所以,嫁人前几年,娘家一般对小姑子颇为照顾,嫂子也要对小姑子好一些,这也是社会习俗。



第三,古代的种种避讳。

按照古代礼法,大户人家未出嫁女孩,是不能随便见男人的,哪怕是比较陌生的男性亲友也不行。

原则上,贾宝玉是不能住在大观园中,同这些姐妹在一起玩的。虽然他们都是姓贾,探春还是他的亲妹妹。

古代礼法如此严格,小姑子们其实就不能见人,只能在闺房和家里院子活动。

那么,对外的事情谁来做呢?

只有儿媳妇了。

虽然儿媳妇也是女人,原则上也不能随便见别的男人,毕竟已经结婚生育,同小姑子们还是有区别的。


小姑子们婚前如果和男人接触较多,会被认为不正派,甚至名声受损,嫁不掉。

以贾府的探春她们一伙来说,除了贾宝玉以外几乎没有见过别的年轻男人,连府中小厮,也就是童仆见到她们都要远远回避。

但王熙凤就不同,看看贾琏道:“她防我象防贼的,只许她同男人说话,不许我和女人说话,我和女人略近些,他就疑惑,她不论小叔子侄儿,大的小的,说说笑笑,就不怕我吃醋了.以后我也不许他见人!"

看看,因为料理家务,儿媳妇们完全不见男人是不可能的,至少童仆还是要见的。

所以,小姑子们可以闲着,儿媳妇却要操劳,这也是没办法的。




应该就像《红楼梦》所写那样,具体咋个规矩不清楚,只听母亲说过地狱的媳妇天堂的姑娘,大概是姑娘嫁出去就从天堂跌人地狱,自古以来一提孝不孝的事首先想到媳妇,伺候小姑也应该是孝顺里的一项,出阁的小姑虽然也是媳妇了,回家来还是姑奶奶,嫂子也要伺候的,大概是娶进来的媳妇是外姓人,必须伺候本姓的,就是这感觉,我也说不好。




古时闺阁女子在大家族中的地位是较高的。因为古时候讲究男尊女卑,无论在什么场合都要体现出来。因为闺阁中的女子那是本家中人,其地位虽不及本家中的男人,但比其他家族嫁过来的女子的地位那是要高的。可以说嫁过来的媳妇,其地位很低,就连她们的姐妹,表姐表妹们也随之地位低下。而在阁的女子,连其表姐妹,因其也是她家弟兄的表姐妹,其地位也比媳妇和她们的表姐妹地位高。这从红楼梦贾府中的姑娘和媳妇中便可以看的很清楚。因主子的地位高下而连帶奴才们的地位也有高下之分。虽然,薛宝钗林黛玉都是表亲,但其在贾府的地位,都比较高。在饭桌上有姑娘们的座位,却没有媳妇们的座位。如果出行,姑娘们也是排在长辈女人的后面,而媳妇们又随在姑娘们之后的。如果多年的媳妇熬成了婆,那就是另一回事了。或者是家庭格外的显赫,比如帝王之女下嫁官绅富户,那也就另当别论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8

标签:红楼梦   媳妇   宝玉   小姑子   姑娘   地位   家族   闺阁   儿媳妇   丫鬟   古时   饭桌   娘家   嫂子   管家   夫人   凤姐   古代   女子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