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为什么能够横空出世一个左宗棠?

左公属于历史上百年一遇的雄才和奇才,晚清有左公,是民族之幸、是中华之福。




1882年,左宗棠看到上海一座公园大门上挂着牌子,上书“华人与狗不得入内”,左宗棠命令亲兵:“砸!”。洋人闻讯赶来,大惊失色。

牌子被砸得四分五裂,左宗棠怒极,对着洋人大吼:“在中国的土地上,由不得你们胡作非为!我是左宗棠,我宣布这些公园收归大清国所有。”

洋人大声抗议,左宗棠却不理睬,扬长而去。

一路上只要看到这样的牌子,左宗棠就命令亲兵砸碎。

洋人们知道,他们挂出的这块牌子,既不合法,也不合理,更不合情。因此,识趣的洋人自己偷偷将牌子拿了下来。

左宗棠不仅骨头硬,还足智多谋。在国力衰弱、愚昧腐朽的清朝末期,他就是一个独一无二的另类。

后人对他的评价,左宗棠近“妖”。这样的左宗棠怎么能够在晚清横空出世呢?


一、大器晚成的左宗棠得益于青少年时期的积累

左宗棠是湖南湘阴人。如同当时所有的读书人一样,他最初也期望着通过科考步入仕途,光耀门楣。

他也确实不负众望,15岁参加长沙府试,获得了第二名,20岁考取举人功名。

可是,令对他寄予极大期望的父母失望的是,此后左宗棠无心再攻读科举考试所需要的四书五经,而是将注意力转移到了各类杂书上去。

天文地理,经济兵法,农田水利,左宗棠对任何领域都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

这些知识显然对科举的用处并不大,左宗棠此后屡次科举未中。

但是他青少年时期所积累的知识,对左宗棠今后辉煌的一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此后左宗棠在军事上取得巨大的成就,在国家政治、经济治理上表现出来的才华横溢,都得益于他青少年时期的所学。

二、贵人提携,左宗棠厚积薄发

01】左宗棠人生中的最初的贵人就是岳父母和妻子

左宗棠的父亲左观澜考过秀才,做私塾先生赚钱养家,仅能维持全家温饱。

随着左宗棠的祖父、大哥、母亲、父亲相继病故,左家家财不仅全部耗尽,还欠了一大笔外债。

科举未中后,左宗棠隐居乡村,跟父亲一样,以教书为生,收入微薄。

在左宗棠年幼的时候,父亲曾经和同窗好友周系舆定过儿女亲家。

定亲时,双方家庭尚且算是门当户对。可是左宗棠20岁的时候,周家家境富足,左家却越来越衰败,两家的处境如天壤之别。

周系舆并没有嫌弃左家家穷,眼看两个孩子都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写信催促他们成婚。

可怜左宗棠竟然连成亲的钱都拿不出来。正好周家只有两个女儿,没有儿子,于是周家提出让左宗棠做上门女婿。

男人做上门女婿并不是件光彩的事,往往在家里的社会地位比较低。


幸运的是,左宗棠遇到了非常宽厚开明的岳父母。

他们很欣赏左宗棠的才气,坚信女婿只是暂时陷入困境,迟早会有出人头地的一天。

岳父母还常常叮嘱女儿周诒端要尊敬丈夫,做个贤内助。

就这样在夫人和岳父母的大力支持下,左宗棠可以静下心来钻研学问。

周诒端受过良好的教育,博通经史,两人可谓是举案齐眉。

多年以后,左宗棠还会回忆起夫唱妇和的场景:“常时敛衽危坐,读经史,香炉茗椀,意度悠然。每与谈史,遇有未审,夫人随取架上某函某卷视余,十得八九。”

左宗棠的上门女婿做了十三年,在这段时间里,他参加了三次会考,均失利,花费了大量的钱财。

可是周诒端不仅毫不埋怨,反而不断安慰他。

左宗棠因此立下决心:不向科举讨前程

正因为如此,清政府后来多了一个保家卫国的不世之才。

02】人生导师贺氏兄弟

左宗棠在研究各类经世致用的文章时,对《皇朝经世文编》一书很是入迷,这本书中收集了清朝的地理、水利、军事、农业、甚至海外各个国家的概貌。

《皇朝经世文编》的主编是江苏布政使贺长龄,左宗棠对他仰慕不已。

恰好左宗棠到长沙读书时,贺长龄因为母亲过世,回到长沙丁忧一年。

18岁的左宗棠上门拜访了贺长龄,贺长龄并未瞧不起这个年轻的小书生,反而对他颇为赞赏,“以国士之礼相待”

贺长龄热情地接待了左宗棠,并且与他分享自己的藏书,甚至不顾自己上了年纪,总是亲自上楼替左宗棠取书。

不仅如此,他还经常和左宗棠互相切磋读书心得。

在左宗棠没钱买书的时候,正是贺长龄的热情帮助,让他得以读了不少书,也学到了很多东西。

贺长龄还鼓励他,不要为了寻求生计而随便当个小官,浪费了自己大好的才华。

这些指导让左宗棠明确了自己的人生方向,仿若生活中的一盏明灯。

贺长龄丁忧结束后,介绍左宗棠去长沙三大书院城南书院读书,跟随的老师就是贺长龄的弟弟贺熙龄。

贺熙龄的教学方式非常对左宗棠的胃口,他不重视八股文,将教学重点放在实用性的知识上。

左宗棠在一年多的读书过程中,受益匪浅。

他离开长沙后,常常和贺熙龄通信,无论国家大事,还是个人苦闷,贺熙龄都能够给他以指导,可谓是人生导师。

03】眼光深远的陶澍,对左宗棠非常赏识

1837年,25岁的左宗棠在湖南醴陵泳江书院当山长,山长相当于现在的中小学校长。

书院很穷,山长收入也很低微。

一日,知县请他帮忙为一处馆舍题写对联,原来是两江总督陶澍途径醴陵,要休息在这个馆舍内。

左宗棠对这位名重朝野的大人物知之甚详,于是挥笔写下:“春殿从容语,廿载佳山,印心室在。大江流日夜,八州子弟,翘首公归”。

对联中道出了湖南人民对陶澍的敬仰,也点出了陶澍最引以为傲的事情,那就是道光皇帝曾经问及他家中的印心石,并且亲自为陶澍幼年读书的印心书屋题写匾额。

陶澍看到这幅对联后,果然赞叹不已,亲自去书院看望左宗棠。

一个是官高权重的两江总督,一个是屡次落地的穷书生,两人相见之下却非常投机,谈到天黑都不觉得疲倦。

到了晚上,陶澍邀请左宗棠住在行馆,继续畅谈一夜,结为忘年之交。

两人分别时,陶澍得知左宗棠次年要去参加会试,于是交代他,无论会试中还是不中,都要到南京总督府来见一见。

第二年,26岁的左宗棠第三次进京会试,依然没有中第。

回乡途中,左宗棠前往南京拜访陶澍。

陶澍并未瞧不起落第的左宗棠,反而对他的才能非常欣赏。

他提出要和左宗棠结为儿女亲家,请求左宗棠将长女匹配给自己的幼子陶桄。

左宗棠考虑到自己家的门第与陶澍家相差太多,实在高攀不起。于是再三推辞。

陶澍说:“若论门第名位,你将来功业必在我之上。至于年龄,只要儿女相当就行了。”

可是左宗棠还是顾虑门第相差太多,迟迟没有答应。

两人相见后的次年,陶澍去世。

左宗棠接受陶澍的嘱托,担任陶桄的家庭教师。

陶桄到了结婚年龄时,陶澍的夫人对左宗棠说,丈夫临终留下遗命,要与左宗棠结儿女姻亲。

左宗棠感恩于陶澍对他的信任和赏识,这才同意与陶家结为秦晋之好。

04】推动左宗棠走上保家卫国之路的是林则徐

左宗棠穷到只能当人家的上门女婿,却丝毫没有磨灭他的雄心壮志。他坚信自己前途似锦,必有大放异彩的时候。

左宗棠将自己比作诸葛亮,给自己搞了个霸气的称谓:今亮。意为在世的诸葛亮。

还豪气地写下对联: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

可是尽管左宗棠充满雄心壮志,却一直到37岁都未能找到出仕的机会。

1850年,林则徐途经湖南长沙,湖南的文武官员都争相一睹这位大人物的风采。

林则徐的船靠岸时,看到有人递上一张大红拜帖,上写“湖南举人左宗棠”。

林则徐立即将左宗棠请到船上相会,畅谈古今,甚至通宵达旦。

听了左宗棠的治国策略和理想抱负后,林则徐大赞他是“非凡之才”、“绝世奇才”。

他将自己收藏多年的经典史藉和资料赠送给左宗棠,包括地理边防以及俄国的动态等。

还对左宗棠说:“我已老了,眼看着俄国虎视眈眈,终究会成为为西北边患。我虽有御俄的志愿,但是力不从心了。以后能够继续完成我的志向的,只有你了!。”

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发动太平天国起义,林则徐抱病平乱,不幸病逝。

临终前,他给儿子留下遗言,一再提到左宗棠是个绝世人才,要向朝廷推荐。

1852年,清军在太平军的攻势下,节节败退,终于有人想起被林则徐倍加推崇的左宗棠,请他出山。

三、时势造英雄,乱世出人杰

洪秀全从广西突围北上,一路惊天动地杀进了湖南。短短两个多月的时间里,太平军势如破竹,军队人数也从数千人猛增至数万人。

太平军乘胜进攻长沙,只用了半日时间就击败了长沙城外的守军,开始炮轰长沙城。

清军进行了激烈的抵抗,形势却一直未能好转,非常危急。

左宗棠临危受命,他半辈子隐居在乡野,从没有打过一次仗,却信心百倍地接下了这个烂摊子。

他出谋划策,从长沙富商手中筹措了白银十二万两,安抚了城内的军心。

他也是非常有急智的人,城墙被轰出缺口时,他下令凡是向缺口抛一块石头,就可以领一笔赏钱。顿时石块从各处飞来,砸死砸伤太平军无数。

在左宗棠的精心策划和安排下,大清稳住了长沙城的固防,坚持了三个月也未现败像。

此时清军的援军不断增加,太平军既不能合围破城,也不能歼灭城外援军,只好撤出长沙城外,长驱北进。

这一战,以布衣之身参战的左宗棠一鸣惊人。

此后,湖南巡抚骆秉章钦佩左宗棠的能力,请他辅佐自己,并对他言听计从。

此时太平军驰骋湖南北部,湖南东、南、西部的广大贫苦农民,不堪清王朝的腐朽,小规模的反抗此起彼伏。

左宗棠殚精竭虑,想方设法革除弊政,稳定政局。“内清四境”、“外援五省”,湖南军政形势逐渐转危为安。

天下人公认:“天下不可一日无湖南,湖南不可一日无左宗棠”。

仅仅十年,左宗棠就以一介布衣之身,成为清朝九位最高级的封疆大臣之一,闽浙总督

1862年,陕西、甘肃的回民发生叛乱。叛乱持续了四年,大清王朝几乎无力控制局面,差点造成陕西、甘肃分裂。

左宗棠又一次临危受命,被任命为陕甘总督,率军平定叛乱。这场战争打了足足五年,叛乱主力终于被消灭。


正在左宗棠全力平定陕甘回民叛乱之际,新疆战火又起。

浩罕汗国的诸侯阿古柏靠着英国的支持,攻陷喀什,自立为王,建立洪福汗国。

他不断在新疆扩大势力,侵占南疆,占领吐鲁番,切断北疆与河西走廊的联系。

1871年,在新疆与英国争夺控制权的沙俄,借口帮助清政府维持新疆稳定,趁机占领了伊犁,宣布“伊犁永远归俄国管辖”。

新疆危在旦夕,国家也有被分裂的风险。

大清就此与沙俄进行了多年的谈判,沙俄不仅拒绝归还侵占的新疆领土,反而持续骚扰中国边界。

此时正在清扫陕甘回民叛军余孽的左宗棠力主对侵略者迎头痛击,收回新疆被侵占的领土。

可是由于清政府国库空虚,粮饷不济,出征新疆的计划一拖再拖。

1874年,日本从海上登陆台湾,遭到当地少数民族的抵抗,失败而回。

日本的这一举动使得以李鸿章为首的一派提高了警惕,他主张重点防御海疆,防止日本从海上威胁大清。

因为资源有限,李鸿章建议放弃新疆。他的理由是新疆茫茫沙漠,人烟稀少,路途遥远,即使收复了也很难管理,还要花费大量的银钱,不如不收回。

可是左宗棠却坚决不同意李鸿章的建议,他上书表示,我们的领土,一寸也不能少。“塞防”“海防”应该并重。

左宗棠的奏章中说:“新疆天山南北两路粮产丰富,瓜果累累,羊牛遍野,牧马成群。煤、铁、金、银、玉石藏量极丰富。所谓千里荒漠,实为聚宝盆。若新疆不固,则蒙古不安,匪特陕西、甘、山西各边时虞侵轶,防不胜防。俄人拓境日广,由西向东万余里,不可不豫为绸缪者。”

可是,以清政府当时衰败的现状,一个严峻的问题摆在众人眼前,那就是:钱从哪里来?

1876年,大战在即,朝廷却拿不出粮饷。各省勉强凑出500万两白银,只有战争所需的五分之一。

很多人听说收复新疆要花那么多钱,反对声此起彼伏。

左宗棠顶住压力,一再上书,终于使得慈禧太后和光绪帝同意向洋商华商借款。

左宗棠亲自出面,一共借款2000万两白银。

同时,左宗棠将原定的八万人马精简到两万多人。为了弥补士兵的不足,左宗棠调集很多工人制造枪炮,加强火力。


就这样,64岁的左宗棠,带着“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回返”的悲壮,誓师出兵。对盘踞在新疆12年之久的阿古柏进行打击。

为了节约粮饷,左宗棠在新疆开垦土地,修建沟渠。

他只用了十个月的时间,就把打得阿古柏一败涂地,一举收复了除伊犁以外的新疆地区。

曾经承诺清政府恢复对新疆的管理后,就会把伊犁交还给清政府的沙俄食言了,不肯交出伊犁。

左宗棠上书,请求通过外交途径与军事威慑两方面来逼迫沙俄归还伊犁。

1879年,清政府派遣崇厚出使俄国进行谈判。没想到的是,崇厚在沙俄的威胁下,竟然签订了条约,同意将伊犁送给沙俄。

左宗棠大怒:“如此丧权辱国的条约!这么多年的仗白打了!条约作废,重新谈,如果谈不了就打!我亲自上阵!”

为了增加谈判的筹码,年近古稀的左宗棠再次率大军奔赴新疆沙场。

此时他已经68岁,边疆苦寒,行军辛苦,左宗棠的身体状况不容乐观,有时候还会咳血不止。

可是他却毫不退缩,悲壮地说:“壮士长歌,不复以出塞为苦也,老怀益壮。”

他让士兵抬着棺材跟在他的身后,以壮军威,表达了不收复新疆绝不回朝的决心。

沙俄最终被迫重新签订了《中俄伊犁条约》,将伊犁的绝大部分地区都归还给了大清。

在人才凋零的清朝末期,左宗棠像一个另类一样横空出世。他虽然已经老迈,却力挽狂澜,夺回了新疆16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在左宗棠的坚持下,清政府才能够坚持“塞防”优先。其中花费的几千万两白银,几乎每一分钱都是在左宗棠的坚持下才争取到的。

更不要说左宗棠以老迈之身,亲自率军进驻新疆。

可以说,左宗棠几乎以一己之力扶大厦于将倾。没有左宗棠,中国的版图上很可能会缺少一块。


四、能力超群,坚韧不拔,总会脱颖而出

无论是有贵人提携,还是因为时势造英雄。左宗棠能够横空出世的最根本原因还在于他能力超群,能够强悍地坚持自己的主张,从不妥协。

因为青少年时期的积累,左宗棠涉猎甚广,精通很多领域的“实用性”的学问。

军事上就不用说了,平定太平天国运动,平定陕甘回乱,收复新疆,都显示出左宗棠在军事上的卓越才华。

收复新疆后,左宗棠制定政策大力发展农业,还在吐鲁番到乌鲁木齐的路上,种植了大量柳树。这种环保意识,可以与几百年后的现代人的环保思想相媲美。

在经济发展上,左宗棠也有很多不凡的见解:兴办福州船政局,兰州织呢局,金陵制造局、江南制造总局等洋务事业,实施了多个开创性的壮举。

他认为正确的事情,往往会排除一切阻力,不畏艰险,坚持下来。

有这样的性格和能力,再加上一些运气,左宗棠脱颖而出是迟早的事。




一、2000年,美国《时代》周刊评选全球1000年内40位智慧名人,左宗棠名列其中。以全球化的国际视野,左宗棠是名副其实的“国际左”,这在整个清朝,属于孤例。

左宗棠平生事功高峰,在收复新疆。中国自唐太宗以后,1200年内,对中国领土主权贡献最大的人,是左宗棠。左宗棠在生时对此十分清楚,自称:“自汉唐来所创见。”

一个人要成为全球评定并获得国际认可的千年一出的人物,殊非易事。左宗棠为什么可以产生并成就?

清朝自乾隆末年已埋下衰败伏笔,到嘉庆、道光两朝,衰败全面曝露,左宗棠与王船山一样,是民间乡贤。左宗棠接过中国传统的“技术”一脉,用先秦儒学而不是流行的理学来引导技术,具备了办事能力,有社会理想,个人人生价值追求。加之,道家的隐士,长于反正与治乱;左氏的个人优长与国家气运、时代大势也完全合拍了。




苍茫大地认为:左宗棠是晚清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大清最后的中流砥柱,是晚清为数不多的有世界目光的战略家。左宗棠为什么能横空出世?

我以为有以下原因:

一、乱世出英雄。左宗棠真正的功名是举人。他的赐同进土出身,是他功成名就,担任大学士之后的事儿。即使如此,还被老帅曾国藩笑为:赐同进士出身 给如夫人洗脚。他是个杰出的地理学家,他是活地图,他对山形河流对军事的兴趣远大于八股文,他对什么地方藏兵、什么地方设伏都了如指掌,胸中自有百万兵,他在镇压太平天国军事活动中,显示出杰出的军事才能,曾国藩坐阵统筹能力排第一,左宗棠算无遗策,排兵布阵能力排第一,所向披靡,才能远胜同辈李鸿章,曾国荃…没有太平之乱,左宗棠不能横空出世,可能混不过同为犟驴的、同为举人出身的海南海瑞。

二、自身的爱国情怀、自身的不懈努力。他得意时砍柴吃饭,失意时砍柴吃饭。他在入仕前,写下了“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的座右铭,他的名言“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择高处立,就平处做,向宽处行。"至今被很多名人当名联悬挂于家中。一旦国家需要,他义无反顾地冲在最前面,竭尽忠诚,竭尽平生所学,竭尽平生之力。平太平天国他是大将,平新疆时年近七十,抬棺挂帅冲锋,他的豪言壮举“惊天地、泣鬼神",藐视沙俄的左公和见到同为列强的小日本要开“安卵子会"的李鸿章相比,一龙一猪。

三、领导、知音的赏识。作为举人的他先是遇到扬名天下、原虎门销烟的钦差林则徐,二公一夕谈,结为忘牛交,林公深情地说:将来西北领士保全,全赖左君啦。说完,把研究西方的有关资料悉数相赠。再后来,遇曾国藩赏识,遇慈禧赏识,终于名垂青史。

四、一生嫉恶如仇,一生清白如雪,一生严格自律。他面对大帅曾国藩,尤其是曾国荃的腐败及烂杀,他都能不徇私情,毅然上奏弹劾,不怕做对头。到临死,做为封爵拜相、做过多年封疆大吏的左公一生积蓄仅区区三万两。而李鸿章动辄千万,人品高下立判,老李签定多次卖国条约,我如果说他卖国,他可能有委屈,但我如果说他贪财,他肯定无语!我对左公除了敬仰,还是敬仰!

立德、立功,左宗棠都占了,左公不朽!

望斧正!




从后世的角度看,左宗棠多么高的评价都不为过。平叛新疆,让中国没有失去这片疆土,为中国获得了巨大的生存空间,而且让中国的影响力有机会渗透入中亚,这都是战略性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太平军   沙俄   太平天国   伊犁   俄国   举人   晚清   科举   长沙   新疆   叛乱   湖南   洋人   清朝   中国   清政府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