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战争中动不动几十万上百万的军队,真有这么多人吗?

作为中人不论古代或现代中国人团结一致全民街兵这是中华民族共同精神?




没那么多。

首先中国古代人口总数就不太多。

秦朝统一六国以后,人口总计2000万。

东汉时期人口超过5000万,到了三国时期,魏蜀吴总人口700多万,蜀国更是只有90多万人。

之后历代,中国总人口顶天也就是四五千万。明朝6千多万。

到了清朝才出现人口爆炸,达到4亿。

总人口数就不多,还得去掉老弱病残孕,即便是妇女也干活,总计能干活的还得再打个七折。

秦朝2000万人口,打七折是1400万劳力。

其次任何时期打仗,后勤人员都是占大头。

打仗得吃饭,粮食是大问题。再厉害的军队,100万的大军,7天没饭吃也报废了。可以自己设身处地想一下,你1天不吃饭,啥效果?2天不吃、3天不吃......抱着键盘都忠肝义胆,真上去,7天没饭吃,给个馒头就叛变了。想维持部队打仗,必须要保证粮食供给。粮食要源源不断的运到部队。古代的交通道路条件非常差,连柏油路都没有,土路、山路、泥水路甚至深山老林、沼泽......这都得走。而古代的运输设备又极其落后,牛车都是木头轮子,路太差,车还走不了,得单独的用牛马甚至人去扛。这一路上,运粮的民夫也得吃饭,牛马也得吃草料。最后的结果是:出发的时候10石粮食,运到部队的只剩下2石,甚至是1石。百分之八九十的粮草消耗在路上。路上消耗这么多,怎么办?只能是更多的民夫去运。想维持1个兵在前面打仗,后面最少得六七个民夫运粮。

除了运粮还有打造兵器盔甲、修路修城、建造营垒......还得用民夫、工匠。总的下来,想维持1个士兵打仗,得10个后勤人员伺候。

这些是直接参与战争的人,战争期间,不能参与农业生产。而想保证这些人吃饭,还得有更多的人种庄稼、饲养牲畜。古代的生产条件又非常落后,年头不好,自己都养不活自己。多出的富余粮食非常少。想养活前线这1个兵+10个后勤,还得100个人。10个农民养1个民夫,10个民夫养1个兵。

现在的科技发达,生产力水平高,1个人的生产能力是古人的N倍。但现在打仗的消耗也是相当惊人,高科技武器、弹药、油料非常昂贵。所以现在打仗,一个国家里面,100个人养1个兵,也是极限了。古往今来,基本上都是100个人养1个兵,打仗的时候。这里的规律以后如果有机会咱们再详谈。

任何时代打仗,表面上看是前方作战部队,其实后面还有一大长串的后勤补给部队和更大规模的生产人员。就像咱们前几天聊的,中国178万陆军实现机械化,是其他国家十几二十几万陆军不能比的,不是一个性质的事。但这178万陆军的海量坦克、战车、直升机看着吓人,依然只是表面。维持178万机械化陆军的背面,后勤车船、飞机、铁路,细算出来,是天文数字,比部队的机械还得多出几十倍。

10个农民养1个民夫,10个民夫支持1个兵,是比较流畅和谐的比例。如果遇到生死存亡的大仗,或者穷兵黩武,这个比例还可以压缩,5个农民养1个民夫,5个民夫支持1个兵。但到了这个比例,老百姓就相当苦了。

以秦朝为例,算一下:

总人口2000万,男女劳力都算上1400万,大约能养230万民夫,以及50万的部队。但别忘了,这是按穷兵黩武的比例算的,整个秦朝养50万部队,已经是极限了,老百姓苦的不行。不过优点历史常识的人都会知道,秦朝后期总计有百万军队。似乎对不上账。这是因为古人在记载这类事情的时候总爱使用虚数,动不动就百万大军、杀人无数、尸横遍野......古人在这时候还爱夸张。秦朝有百万部队这句话即便是打七折,70万,和上面算的50万没有本质的区别。

但账还没算完,因为很多时候,古代的军队人数往往要把民夫也算进去。民夫实际上是和军队捆绑在一起的,粮食要运到军营,到地方了,这么多民夫也得有自己的营地、基地,要存粮、要休整。而且这些民夫也是精壮男子,和部队很像,人多势众,感觉也能打两下。所以,几十万大军是有的,那是把随军浩浩荡荡的民夫也算上了。

战国时期赵国人口300多万,粗略按350万算一下,全国民夫应该是四五十万,能打仗的部队10几万。长平之战赵军被消灭40万,这里面30万是民夫,10万是赵国几乎全国的精锐部队。

长平之战最后关头,赵括率领10万人冲锋,没能突破秦军防线,这10万人被秦军包围。但赵军后面还有30万。秦军是派了一支5000人的部队就把后面30万赵军挡住了。这说不过去。所以后面这30万赵军只有一个答案:他们是后勤民夫。如果后面30万也是正规部队,不可能让秦军5000人卡死。秦军包围10万赵军,后面要是真有30万赵军,肯定一个冲锋就把包围圈的后部突破了,给秦军来个反包围也不是问题。但现实是后面这30万赵军被卡的死死的,根本没去救援。这些人只能是民夫。

70%的劳动人口,最最紧迫的时候,5个农民养1个民夫,5个民夫支持1个士兵,账是不是对上了?

秦朝,统一的秦朝,不是秦国,2000万人口,号称百万军队,里面有广告成分,还有民夫凑数,真正的作战部队:50万。没统一之前,秦国能拿出十几万部队,赵国、楚国、齐国十几万,魏国、韩国、燕国再各出几万,统一以后,还是50万,还是差不多。

秦国灭楚,号称60万大军,里面也是算了民夫。

如果真是60万作战部队,得300万民夫做后勤,再来1500万农民种地,算上老弱病残孕,2000万总人口出头了。当时秦国没这些人。

还得再说一遍,十几二十万的部队,三四十万的民夫,在战国时期已经是极限,而且是倾巢而出。所以要做好外交工作,合纵连横,防住被别人抄了老家。

如果再较真,赵国10万部队、30万民夫,秦国60万人,20万部队,40万民夫,还是和1个士兵5个民夫对不上账。因为这是部分民夫,跟部队行动很紧密的。路上、身后还有一部分民夫。把他们也加上,就差不多了。

秦军作战兵力50万,民夫30万加虚数20万,号称一百万,在此之外还有200万民夫没在计算之内,大体是这么个意思。

这是全国总兵力,再分成三支方面军,其他地区再派点人镇守,就没多少了。南方的60秦军选择了在越南自立,这部分人是典型的1:5,军队10万,民夫50万,也只有这样的比例,他们才能选择留下来过日子,而不是回去就秦朝。项羽能带领楚军打败秦军,也是因为秦军没那么多,消灭两支部队,二十多万人,刘邦再消灭几万,加上南方的十万,剩下的10万散兵游勇不能再形成有力抵抗。

秦叫暴秦,养活50万人的部队突破了老百姓承受的极限。要想保证国家不崩溃,以后的朝代基本上只能低于这个比例。25个老百姓养1个兵是不可以的。

所以,后来的朝代,哪怕是人口达到4000万、5000万、6000万,总兵力也就是几十万,50万上下。但算上民夫,再来个虚数,经常是100万。隋炀帝讨伐高句丽,百万大军,那里也是后勤民夫占大多数。民夫运粮也是跟着部队一起走,把他们算进总数,不是问题。

三国时期,魏国总人口400多万,按比例算,魏军总数应该是十几万。历史上,就是这数。但这是总兵力,需要镇守国家各个重要基地,真正能拿出去打仗的,三四万人。正史中曹操拉出去打仗的部队,主力是5000骑兵,三万步兵。5000骑兵看着不多,但那是当时全中国甚至可能是全世界最大、战斗力最强的骑兵部队。曹魏主要是靠5000骑兵横行北方。

汉武帝时期,全国人口将近6000万,是三国人口8倍。打匈奴,汉军骑兵10万,步兵又虚了,记载说是几十万。汉军10万骑兵这个数应该是准的,因为民夫跟不上他们,骑兵必须独立行动,账比较清楚。几十万步兵里肯定又算了民夫。正常估计应该是十几二十万步兵,再加上二三十万民夫。打匈奴高峰时期,汉军总数是30万左右,10万骑兵+20万步兵。算上留守各地的部队,西汉部队总数也就是五六十万。

汉朝6000万人口养五六十万兵,秦朝2000万人口也养五六十万兵,是不是说汉朝要宽松3倍?老百姓负担小?不是。问题出在汉军10万骑兵上。汉朝是十万骑兵,但派出去的战马总数是几十万匹,留在家里的还没算。汉朝养骑兵、战马的成本远远、远远高于秦朝养的战车兵、骑兵。汉军的装备也比秦军更昂贵:铁盔铁甲、环首刀、弓弩铁簇......都是当时的高科技。匈奴骑兵打不过汉军步兵,是因为当时汉军装备太先进了。先进的装备、庞大的骑兵,另一面是老百姓需要多付出几倍的工作量。所以汉朝的老百姓和秦朝老百姓一样苦不堪言,最后也导致西汉王朝崩塌。

10万骑兵+40万步兵,是古代王朝的极限。大一统王朝的极限,和另一个敌人决战,留20万步兵看家,10万骑兵+20万步兵+70万民夫,百万大军!

大一统王朝时期,真正能拉出去打仗的部队,顶天:30万。

这还得再加个前提:风调雨顺。天下一统的时候,没有自然灾害,没有人祸,一切正常,才能拿出30万部队。到了明朝,闹灾荒,老百姓吃不上饭,大明朝就拿不出这些部队了。萨尔浒战役,明朝掏空家底组织了20万大军。已经是极限。到松锦之战,明朝只能拿出13万人。再往后达不到10万......明朝初期国力最强的时候,朱元璋、朱棣时期,也能拿出10万骑兵+20万步兵搞远征。

大一统王朝,最理想状态能拿出30万人,不理想的时候只能拿出十几二十万部队。

不是大一统的时期,天下分裂,诸侯藩镇割据,老百姓大量死亡,人口急剧减少,这时候要是有2万人的部队,肯定是大人物,完全有机会统一天下。五代时期,沙陀总人口3万,骑兵一千来人,横行天下,并且建立了后唐、后晋、后汉三个王朝。尤其是李存勖的后唐,差一点完成南北统一。

北方的少数民族打仗对后勤依赖很小,不用5个后勤养1个兵,也不用5个老百姓养1个后勤。而且他们打仗基本上是会走的男人都上阵。但他们毕竟是"少数民族",人口总基数太少。所以即便是全家出动,也没多少人。蒙古总计20万部队,分裂成4大汗国,平均下来,1国才5万部队。中国这边元朝的纯蒙古兵几万人。八旗军入关是满蒙汉三八二十四旗加一起十万人上下。里面的满族人也就三四万。

明朝和清朝的大对决,双方都是十几万部队。李自成拖家带口几十万,能打仗的部队差不多也是这个数。明白这些,才能明白吴三桂的意义。吴三桂手下精锐部队1万多人,加上杂七杂八的部队总计四五万。当时各方都是十几万部队,吴三桂的四五万人占的权重不小,不是区区几万人的事,他帮谁,谁赢。四五万人的部队,放在古代,一点都不少。




大多数时候,这些数目字都是文人笔下的文字游戏,写书的人手一抖就添了十万人了。

在《孙子兵法》中,就有过对于军队所需后勤的记载——要供养十万士兵的部队,就要少说七十万以家庭为单位的后勤人员来运作。按更少的人口来算,得要有三百万男女老少供养。这是古代社会生产力的限制,不可能解决的矛盾,除非这个国家君主不打算过了,或者最后拼命了,死活梭哈一把......实际到了这个地步,君主已经没有能力控制自己的手下了,已经没有能力征调超量人手拼命了。


春秋时代是贵族服兵役,而战国时期各家全力拼命,是兵农不分的全民强制军役制,史记说长平之战“王自之河内,赐民爵各一级,发年十五以上悉诣长平,遮绝赵救及粮食”,这些被征发去长平的秦国河内民众,大约每人发根长矛就上战场了,都是兵了。

当秦国那些军功贵族从分到的封地出兵时,得自带运输和辎重人员,都要算进军队数里去的。同时那时的甲士这类低级贵族,得自带武器甲胄,实质上就相当于欧洲封建制骑士差不多,带着一堆仆役随从上战场,过这些贵族的仆役都算在军队的总人数内。


那个时代,只能统计出战人员总数,而不去区分其中战兵、辅兵、仆役、后勤人员、医务勤杂等人数。一般都是几万军队后边跟十几万民夫或者拖家带口的杂役,号称几十万军队。

等到汉朝之后军队职业化普及,军队数字统计才会得到根本上的改变。因此到了兵农合一府兵制以及募兵制流行后,职业军制开始成熟的唐代,史书上的军队人数就开始剧烈缩水,按照一些学者的考据,唐府兵大约仅六十多万人。而战史上,唐宋之后两军几十万人的大会战也渐渐减少了,一旦发生那就是伤筋动骨、大伤元气的举国之战,无论胜败。

就是说在兵农不分的早期军制下,如春秋战国时期,出战人数的统计口径是包括所有成员的的,其中含仆从、劳役等等非战兵成员。要到职业军队制度成熟以后,统计口径才转变为直接参加战斗的战兵和部分辅兵,而将仆从和后勤劳役划了出去。这种统计口径的成熟,得自隋唐起。




战争中的人数数据在战前发布肯定有壮声势浮夸的虚数,但是中国的古代战争规模都大,加上粮草补给的人数,几十万的这种规模也是常见的




这个问题问得有点尴尬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0

标签:秦国   军队   民夫   明朝   王朝   汉军   秦朝   汉朝   步兵   骑兵   中国古代   后勤   老百姓   部队   人口   时期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