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用工荒还是缺少廉价工人,是什么原因造成现在的局面?

这要看企业所处的地理环境,也就是说该企业所处的产业等级,以及企业文化和管理水平,就是所谓的天时地利人和。

企业管理水平低,企业文化差当然留不住人,无法使员工体现价值,谁还愿意干,不是用工荒,是根本留不住人。

还有重要的就是企业的产业等级和所处的环境相匹配,你把一个产业等级低的企业开在发达地区,本来产业等级低的产品附加值也低,利润就低,怎么能留住相对来说人才较集中的发达地区人才。同样把一个产业等级高的技术型企业开在欠发达地区,那里需要的人才欠缺,企业也招聘不到相应的人才数量也会出现用工荒。

总之,企业和员工是相辅相成的,一个成功的企业一定会有较好的管理水平以及较合适的产业级别,这样的成功企业就不会出现用工荒。




有很多的企业,招聘的时候写的薪资七八千,有五险一金,平日里不加班,节假日正常休息。

但是等你正式上班以后,就会发现,月薪七八千那是部门主管的薪资。节假日能正常休息,那是老板的待遇。至于你一个打工的,每天加班才是常态。

让员工干着996的活,发的却是临时工的待遇。既想马儿跑,又不给马吃草。能招到员工,才是怪事。

很多企业面临用工荒,根本原因还是在于自身。

企业招聘不诚心

有个大学同学,在一家私企公司任人事经理。前天的时候,约着一起吃饭。她就在感慨,公司新招的两个员工又辞职了。她去劳务市场,待了一整天也没招到一个合适的。

我心里很好奇,就看了一下她们公司的招聘内容:文员和助理岗位,工资都是5000块钱左右,而且还有五险一金。一个星期休一天,节假日有假期。

这个工资待遇可不低了,不应该招不到人的。即使是在二线省会城市,很多刚毕业的大学生,绝对都愿做。

我就非常的疑惑,这不应该啊?

这个同事就有些尴尬,就说这个待遇只是为了吸引人面试。实际上的工资待遇,没有这么高。

文员和助理岗位,一个月工资只有2500块钱。过了实习期的三个月后,公司才给买五险,但是没有公积金。

她说话的时候,自己都有点不好意思。

这不就是典型的“挂羊头卖狗肉”么?利用高薪来吸引人,然后再榨取员工的廉价劳动力。

这何止是压榨员工,简直就是不把员工当人对待。

如果是外地来城市里打工的,她随便租个房子,一个月也要1000块钱左右。一个月2500的工资,根本就不够生活开销。

一方面是很多企业招不到人,一方面是很多人找不到工作。看起来很矛盾,实际上一点也不矛盾。

如果能把工资待遇提高一点,啥问题都能解决。

中国的很多企业老板,文化水平不高,却把教科书上,资本主义压榨工人的那一套,玩的很溜。

为啥华为工作996,却有无数人挤破脑袋想进去?

要说中国所有企业里面,工作强度最大的,那华为肯定在排名前几位。

在华为上班,“996”的工作制度只是基础。加班是常态,熬夜是正常。但是,每年仍然有无数的人,挤破脑袋也想进入。

985/211高校毕业的学生,只是拿到了面试的资格。

100个高校优秀毕业生,面试的时候可能就会被刷掉70%以上。剩下的不到30个人,在实习期间,可能又要被刷掉70%。最后能真正留下来的,可能不足10个人。

到即使是这样,每年仍然有无数的毕业生,挤破脑袋也想进华为。对于华为来说,从来不存在“用工荒”,不存在招不到人。

为啥会这样?

还不是因为华为给的工资高。

普通岗位月薪都是两三万起步,优秀的人薪资都是三五万起步。而且每年发的年终奖,金额至少都是半年的工资。

这么高的工资,这么好的待遇,别说996工作制度了,就是每天晚上加班,然后住在公司里面,估计都有很多人愿意。

所以,根本就不存在所谓的“用工荒”。本质上,就是企业想着招来的员工,什么都会,可以当做总经理来用。

但是发工资的时候,却喜欢给员工谈理想、画大饼。

谈屁的理想,自己都养不活了,还有啥子理想。

我国的劳动力市场是比较廉价,但是再廉价,也要养活一家人吧。给的那点工资待遇,都不能养活自己,只有傻子才会去干。

企业招不到人,都从自己身上反思找原因。




中国人口多,不缺工人,出现用工荒,是因为缺乏廉价工人!

珠三角平均工资4000-5000。工厂多数单休,8-12小时,很多无加班,甚至部分无社保。就业不充分,工厂有单的时候,工作三班倒,没单的时候休息只发很低基本工资。不包吃住的,扣除租住2000,所剩无几。广大服务业甚至4000都达不到,3000工资大有人在。

而珠三角的公务员工资年薪已经普遍30万起步了,国有单位也是这个数,事业单位也都20万起步,社保和福利一样都不缺,雷打不动放假。就是这样,面对这两年疫情企业大量关门,工人失业严重,降一下薪资,他们都大呼大叫生存受到巨大的威胁,维护自己的权益毫不退缩。

面对公务员和事业编制招聘几千上万人争夺几十个职位,和工厂招工很难,鲜明的对比,情况一目了然。

有什么方法解决?

1、大环境下,有条件的企业,升级为智能全自动化生产流水线,本来用50个人,现在只需要几个人就能解决,机器不怕累,可以24小时工作,效率又高,部件坏了,更换就行。智能化是未来发展的趋势。网上流传一句话:“你不努力,连搬砖都没有人要你”,智能机器普及后,一些密集的人工作业岗位就面临大面积淘汰。

2、无法转型的产业,还需要密集的人工作业的企业,如果用人成本涨了,就会把工厂转到其它用人成本较低的地区,比如越南等东南亚及非洲国家,当然碰到疫情,也会遇不少难题,生产的东西运不回来销售。

3、以上两点都无法解决,工人招不起,工厂只能面临关闭,重新洗牌,存活下来的工厂,生产的产品必然就会涨价,提高收入。




其他地方不知道,仅以我个人在所在地找工作的半年经历供大家作参考:

1.企业确实存在用工难问题。附加值中低端的企业个别岗位对人的需求和要求都很大(比如我之前从事的体系文员),这类岗位薪酬尚可,劳动强度不算大,但很繁琐,对劳动者文化要求和电脑水平要求比较高,但诡异的是,这类企业实际上并不愿意招聘大学层次的员工。

2.用工荒的背后,是与之对应的淡旺季问题。我在当地投过近千份简历,包括行政文员,仓管,保安。除保安外,文员和仓管竟然被告知,目前淡季暂不招人,但招聘需求一直存在。这类型的企业实际上同样经历用工荒,但根据当前销售压力的现状考虑,尽管需求存在,却不得不暂缓招聘,但代价是,已经在该企业工作的员工遭遇“加量不加价”的情况。

3.企业在待价而沽,趁低吸纳。困难从来不是忽如天降,而是从不断崩裂的缝隙发展而来。用工荒的企业在光景好时并未对其自身发展和用工制度、人员体系进行投入,对这类企业所有者而言,企业的存续不过是提款机一般的存在,而人员流失与流入,只是人事汇报上一条简单数字而已。在后疫情时代,甚至是将长期面临疫情的时代,大量人员被毕业,存款减少,压力增大,这类用工荒企业考虑的是,如何用最低投入,获得最优质的人力。一如前言,本质上只将员工当做提款机的一部分而已。

4.就当下而言,用工荒企业部分已是强弩之末。订单不足,但生产需求依然存在,员工福利削减甚至消失,或是无薪加班,这些都是老生常谈。而这类企业属性决定其产品附加值偏低,买卖利润一路走低,人力成本压缩,最后只能失去市场竞争力和人力市场吸引力,走向关门大吉。事实上,已经有老板需要出门打工以维持企业运转。

5.就我个人所见,对人流量需求大的商铺,正在凋敝。我所在的地方是广州辖下的郊区,旧区商业街已有三分一的商铺选择关门,便利店、快餐店、宾馆是我所见关门情况最严重的。用工荒的同时,人口流动意愿同样在降低,直至趋近于零,进入人口流出状态,并不遥远。

6.营商环境的诡谲和物价压力,给当下所有人刮了一巴掌。昨天心血来潮,在招聘软件上,以“日语N2 ”作关键词,搜索工作岗位(尽管我个人并未学过日语),搜索出来的岗位需求4条,其中“日语检品担当”月薪为3500~4500,同类要求的“日语行政人员”在东莞的月薪为5000~8000。我从未到过东莞,不了解东莞物价,但在本地,3500的月薪是主流情况,但房价早已破2W,拿什么来吸引人稳定长久地在本地工作?

最后,我想说,在一切上行,百花盛放的时候,无视自身实际的膨胀和虚荣,最终都是自食其果。而当停缓甚至下行时,一切的恶与孽,都会如数而至。这一点无论是打工人还是企业老板,都逃脱不了。




用工荒说明人民的觉醒,认识的自己的价值,再也不愿为黑心的“企业家”卖命了。(延长劳动时间、增加劳动强度、克扣应得收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0

标签:华为   工人   日语   疫情   薪资   文员   月薪   廉价   局面   岗位   工资   工厂   员工   需求   产业   财经   工作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