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经常有战争,几万人几十万人动不动就全歼,砍人头都需要砍很久,请问全歼属实吗?

绝大部分不属实,属于记录不实或者夸大吹牛。全歼是指全部消灭,将对方全部杀掉或者俘虏,古代想对几万几十万军队做到全歼太难了,因为人都有求生欲,打败了一般都会拼命逃跑。你想让几十万军队跑不了,除非有足够兵力包围他让他跑不出去,或者他溃逃后有足够兵力和骑兵能追杀完对方几十万人,这两点在古代很难实现,所以古代真正全歼几十万军队的非常罕见。

咱们历史书上常用的全歼对方几十万军队,其实是用语错误,换成击败或者消灭更合适点。

有人会问,消灭不是全歼吗?不是,你打败对方,杀了他的主将和大量军官骨干,几十万军队可能丧失组织能力,溃败了失去了建制,这支军队不存在了哈这可以叫消灭,但不是全歼[灵光一闪][灵光一闪]




《亮剑》里楚云飞曾经大骂七十四军道:“七十四军五万多人,刚上来三天就垮了,就是五万多头猪,抓三天也抓不完”。楚云飞的话,固然有夸张的成分,但是也有一定道理。古代战争,我们经常能够看到歼敌几万或者几十万。比如伊阙之战,白起斩首韩魏联军二十四万。彭城之战,项羽歼灭汉军五十六万。淝水之战,东晋击溃了前秦八十七万大军。

《新三国》中,张飞曾经揶揄袁绍说,七十多万大军就是伸着脑袋让曹军砍,砍三天也砍不完。古代砍杀敌人需要一定时间,那么历史上的全歼是不是属实呢,有没有可能做到呢?我觉得肯定存在全歼的可能,只不过全歼的手段不一定是砍头。

我们要界定一下“全歼”。全歼一般指歼灭90%以上,并不一定是百分百歼灭。歼灭的范围也比较广,包括杀死、俘虏、杀伤、改编、接受投降等多种方式。也就是所,全歼不等全部杀死。

历史上许多战役中的全歼,也没有明确说是全部杀死。比如彭城之战时,项羽全歼了刘邦五十六万大军。其实项羽并没有将汉军全部杀死,汉军只是被杀死了一部分,还有一部分脱离刘邦,还有一部分成为了楚军的俘虏。曹操全歼了青州军时,除了斩杀一部分之外,还改编了相当一部分。淝水之战时,东晋击败了秦军,最终也没有将秦军全部斩杀。

战争中,失败一方军队可能会被杀死、俘虏、杀伤等,还有相当一部分可能会溃散。当楚云飞骂七十四军的时候,七十四军的军官说“兵败如山倒”。一旦兵败,不少士兵可能会四下逃散。刘邦平定英布叛乱之时,英布的手下也多是溃散,而不是被斩杀或者俘虏。周亚夫平定七国之乱,吴王刘濞的大部分军队也是溃散而逃,而不是被周亚夫斩杀或者俘虏。

古代战争中,被全歼一方军队,往往可能会四散逃命。失败一方也可能沿途收拢被打散的士兵。当年刘邦在彭城战败之后,就等曾经在荥阳一带聚拢被打散的汉军。

无论是被打散的军队,还是被杀死、杀伤、俘虏的军队,都是属于被全歼之列。所以当我们看到被全歼的时候,切不可认为全部军队都被斩杀。其实除了全歼容易引起人们的误解之外,夷族也容易引起人们的误解。有人认为夷族也是将犯人全族斩杀,实际上也并非全部斩杀犯人全族。

当然我们也可以看到古代战争中,出现斩杀几万甚至几十万的情况。比如伊阙之战中,秦军斩杀韩魏联军二十四万。史书在记载伊阙之战时,使用的是“斩首”,而不是“歼灭”。长平之战后,秦军杀死赵国四十万俘虏。项羽在新安杀死了二十万秦军。这些战役,都是斩杀敌人的数字而不是全歼的数字。

即使是“斩首”的数字,也不一定都是用刀剑杀死。“斩首”的方式也多样化,既可以是使用刀剑直接斩杀,也有可能是弓箭等其他武器致死,也有可能是其他死法。古代战争,除了有短兵交接之外,还有远距离的射杀,比如弓箭致死、抛射器致死等。秦军攻打山东六国时候,不少士兵就是死于秦军的强弓硬弩。李陵被匈奴围攻的时候,依靠弓箭杀死了数倍于己的敌人。

古代战争,其他因素也有可能造成士兵大量死亡。鄢郢之战中,白起曾经使用水攻的方式。白起使用水攻,不仅造成了大量楚军死亡,还淹死了几十万楚国老百姓。彭城之战中,楚军一方面大量杀死大量汉军,另一方面利用其他方式致使汉军大量死亡。楚军将大量汉军赶入了睢水之中,造成大量汉军士兵淹死在睢水之中,睢水为之不流。赤壁之战中,周瑜使用火攻烧死了大量曹军。

一旦兵败之后,士兵极有可能出现溃败的行为,为了逃命也不会顾及什么阵型,相互踩踏之事更是不可避免。淝水之战时,晋军能够战胜秦军,很大原因是秦军阵脚大乱,出现了相互踩踏事件。史称:“秦兵大败,自相蹈藉而死者,蔽野塞川。”

如果出现大规模屠杀战俘的情况,一般也不会选择直接使用刀枪戟等兵器近距离斩杀。白起和项羽屠杀俘虏的时候,基本上采用的都是“坑杀”。史称:“乃挟诈而尽阬杀之”。白起和项羽坑杀俘虏的时候,一般都是让俘虏自己挖坑,然后将士兵赶到坑内,采用各种方式进行掩埋、屠杀等。

古代的医疗条件非常差,更不可能有抗生素。一旦士兵负伤,致死率非常高。如果受伤的士兵,得不到有效的治疗,也极有可能因病死亡。一旦被击败或者被俘虏,大量伤兵很难得到有效治疗,伤兵大量死亡也就变得不可避免。

后人在记载战争的时候,往往不会精确记载战死多少、病死多少、踩死多少,或者其他死亡,可能最终只会记载“斩杀”数量或者最终“死亡”的数量。

当然使用刀枪戟等兵器直接正面斩杀的数量也不再少数,往往一场战争也不止打一两天,甚至有可能打好几年。时间一长,斩杀的数量自然就会增多。古代战争大规模斩杀敌人并不是没有可能,而是完全有可能存在。战争过后,也有可能出现屠城。几万或者几十万士兵,斩杀对方几万人或者几十万人也并不是什么难事。如果袁绍真的有七十万大军,伸着头让曹军砍的话,估计永不了多久就可以砍完。




所谓的全歼、是把对方的兵力全部消处、不过这里面除死亡外、活着的军人被编入胜者的军队。




兵对兵,将对将,兵败如山倒,殺人像割草!一人殺一个,殺几十万是个把钟头的事。这大概就是古战场的效应吧!




全歼不等于全部砍掉人头。全歼是指完全消灭了对方的军事对抗能力,就像拳击手击败了对方,而不是打死了对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0

标签:项羽   战争   汉军   可能会   刘邦   战时   弓箭   兵力   俘虏   人头   士兵   军队   敌人   数量   古代   方式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