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中阵地前的尸体去哪了?都怎么处理呢?

说说济南战役。老人在世时说过的。他们部队是从洪家楼天主教堂方向攻入济南城的,他请楚地记住了教堂。打完仗后是雇老百姓埋尸,一具尸体给多少小米,老百姓用驴车拉走,马车也有,少。开始是把尸体搬上车,铺两三层就拉走,多了不好封车,因为尸体七形八状的,这时现场的八路就记帐了。开始本份,是埋。后来有聪明人,带来杆子,把尸体立起来装车,装的多,然后,拉到小清河边,倒入河中,漂下去。那时河水比现在大的多。。然后,下游就是解放区,现在的高青、广饶县等等,举报到济南了,沿河全是尸体,只有等水冲进渤海湾。




衡阳保卫战打到1944年7月16日的时候,第十军已是死伤惨重:预备第10师伤亡90%、第3师伤亡70%、第190师只余400人,而配属给方先觉指挥的暂编第54师只剩下一个营的兵力。在正南和西南方向的山地上,日军虽然夺取了第一道阵地,却也付出了惨重代价,用“尸横遍野”这个词毫不为过,而紧急撤至二线阵地的第十军各部,也无时间无可能带走战友们的遗体。


第十军最有效果的战场发明就是“方先觉壕”,它的加强版是在阵地前的外壕中,自一半高的位置布下铁丝网并挂上铁刺猬,所以冲锋的日军一跳下去就被暗器所伤,又被铁丝网缠住无法隐蔽,而此时中国守军则摸近投弹,壕内日军大半被炸死。不过也有后遗症,就是日军的尸体会逐渐填满壕沟,成为后续部队逾越的通道,因此在激战时分,没有哪一方会考虑尸体的存在。


日军冲上高地后会寻找一切可以利用的东西垒建战斗工事,以防被第十军的机枪扫射和进行对射,而遗弃的守军尸体就成为最后的材料,第十军工兵营老兵梁岳昆在战后曾经回忆张家山的战斗:“子弹打在人身上的声音肯定是跟砖石不一样的,被打成蜂窝的尸体有战友的,也有鬼子的,但是还是战友的多”。


抗日老兵梁岳昆说:“后来一想,就觉得对不起战友,人都死了,还要被打好多枪,一想到这事,眼泪就忍不住,但当时阵地上都是尸体,也找不到别的东西了,那年夏天的张家山,不敢想”。由于是鬼子进攻我军防守,阵地一点点被攻克和蚕食,第十军部队被迫一步步后撤,所以在这方面第十军确实比较吃亏。


衡阳保卫战虽然历时47天,但并非天天都在打仗,由于需要补充弹药、物资和人员,期间日军实际上共发动了三次总攻击,前两次攻击失败后,都会停下来进行整补。比如第一次总攻是6月28日开始的,打到7月2日深夜只占领了少数外围阵地,伤亡却高达5000余人,平均每天损失1000人以上,并且炮弹也快打光了,于是第11军司令横山勇叫停了进攻。


在停战间隙,日军就会派人去阵地前搬运尸体,以便弄回来集中火化,这些“搬运工”是不带武器的,出于人道主义精神,第十军自然也不会射击。同样,我方也会抓紧时间清理阵地上的战士遗体,鬼子也不会开枪开炮,毕竟他们的搬运工们仍然在我方的火力范围之内,这也是战场上的约定俗成,但是新的战斗一打响,所有这些事情又重新归零。


主攻张家山阵地的是日军第116师团黑濑平一大佐的第133联队,这个甲级师团的三个步兵联队都被加强到4000人以上,黑濑联队在炮火的掩护下以中队级为单位轮番发起百人级冲锋,在“方先觉壕”之前弃尸累累。该联队先后有五任大队长、十一个中队长毙命阵前,打到最后衡阳城破时,第133联队残余官兵不足300人,基本就是被泰山军剔成一副猪骨架。


每次阵地丢失,负责张家山防守的预备第10师都会出动部队在夜里反击,打到后来预10师已无兵可派,于是前文所述的军直属工兵营两个连奉命驰援,7月17日组织夜袭以恢复阵地。暗夜里山上伸手不见无指,双方士兵经常被脚下的尸体绊倒,工兵们只能靠摸军装来辨认敌我:棉布军装是自己人,卡其布就是鬼子,如此杀到天亮时分“伏尸没胫,阵地上已无可插足之处”。


然而天亮也就意味着日军的空地火力继续来袭,所以是没有条件清理尸体的,工兵们必须隐蔽起来躲避火力杀伤,7月的衡阳酷热难耐,一些不及清理的尸体很快腐烂,对两军士兵的意志力都是极大的考验,纷纷称之为“灼热的地狱”。毫无人性的日军,因为久攻不克还曾经多次使用毒气,使战场上的情况更加惨不忍睹。


其实城外鬼子的日子也不好过,当时中美联合航空团大致掌握了制空权,每天均以战机支援衡阳战场,所以在不发动进攻的时间里,日军士兵都得猫在交通壕或者洞穴里,黑濑大佐的隐蔽部下面,就有第十军来不及带走的战士尸体,日本人也仅仅是在上面铺了一层土。战争的残酷,远超我们今天的想像,日军在衡阳伤亡数万,第十军牺牲7000,战场上的惨烈程度,可想而知。


1944年的衡阳保卫战第十军是虎头蛇尾,而最漂亮的防御作战其实是1941年底的长沙守城,当时的方先觉还是预10师师长,两天两夜硬顶日寇精锐第3师团,终于让敌人掉头而逃,尸体也来不及仔细处理。第十军转入追击后,薛岳和参谋长赵子立从岳麓山下来,乘车视察战场,在八角亭看见大批日军尸体,赵子立慨然:“不是万不得已,日军不会扔下尸体,都会聚在一地焚烧,可见逃得狼狈”!




对于收容各自战士的遗体,双方一般都很有默契的,因为在战场上不可能只有一方士兵的尸体,只要战争打响,一般都会用敌我双方的尸体来掩盖整个战场,而收容问题只能战争打完以后了,而有些是随打随收,那只限于是在向前推进时发生的少量人员伤亡,专门会有一队人负责向下抬伤员和战死士兵的尸体,而战争程一边倒的势态时,一般败的那一方会一去不回头,那打扫战场的事情就由胜利方和红十字会来负责了,而如果对方想要替战友们收尸,那胜利方一般会提供便利,让对方把自己的弟兄们抬下去,这是出于人道考虑,大部分是因为不想替敌人收容这些大麻烦而以,而敌人不回头的情况发生后,尸体会很快被收拾干净,尤其是在夏天还有春雨季,因为这两个季节是最容易导致尸体腐烂的情况发生的,那瘟疫也会随之流行,加之恶臭,这比一场毒气战及细菌战的杀伤力都大,那导致的后果会更严重。所以,出于这种考虑,战后敌、我方尸体的收容问题是第一要务。当年抗战时期,日军占领南京,进行大屠杀,战时的尸体及屠杀后的大量尸体被很快处理掉,日本人的作法很简单,一般是强迫中国居民搬抬,然后投到河里,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日本想要在南京长驻,不想这里变成瘟疫横行的无人区。而其余的战斗结束后,他们一般都是收容自己士兵的尸体,而对于中国士兵的尸体,便不加理会,在中国与越南战争的期间,抢夺己方人员尸体是一件头痛的事儿,有时双方会利用敌人搬抬尸体的机会向敌人射击,但绝大多数都是中方允许越方打着白旗上来收尸。在战场上,战死是正常的事儿,而出于对对方战死士兵的尊重,大部分战胜者都会帮助对方把尸体堆积起来,然后让对方前来处理,而日本是最不尊重敌方士兵遗体的国家,他们的士兵通常会掌这些敌人的尸体来取乐或直接焚烧并丢弃。当然,这是事实,并不是对日本的个人成见,对于食腐动物,每个战场上都会发现这类东西,从昆虫到野狼、秃鹰都会来寻找食物,可惜,这些食物不会保存很久就会被处理掉,并且为了安全收容这些尸体,收尸者会直接将这些食腐动物一起消灭掉,以防被其伤害,也是为了对自己士兵的尊重。




战争是非常残酷的,双方一旦打起来死人是不可避免的。如果只是短时间的战斗,结束后就会有充裕的时间处理尸体。如果战斗非常长,战斗非常激烈,双方只顾以命相搏那种,可能就来不及处理阵地前的尸体了。时间一长,各种惨象难以想象,双方阵地前死尸成山,血流成河,实为人间地狱。如果战争中阵地前的尸体长时间得到处理,这仗恐怕双方都是打不下去的。因为一般人很难想象一个活生生的人,如果变成尸体后得不到及时处理,短期之内就会发生一系列惊人的变化,让你无法忍受下去。所以这个时候,哪怕战斗再惨烈,可能也只得暂停一段时间,处理尸体吧。如果不处理,那大家都别玩了,各自撒丫子跑路!因为,任何枪炮在尸臭面前,简直都不堪一击!

人死后会发生什么

战斗开始,对方一颗子弹飞来正中你的眉心,瞬间就送你去见了上帝。这个时候,真实战场上那些事与你无关了,但从你倒地停止呼吸那一刻开始,发生在你尸体上的另一场“战斗”立马上演。

你断气1分钟后,就是短短的1分钟,你身旁的其他活着的战友还在与敌人拼杀,枪炮声震耳欲聋。此时,你的尸体已经开始冷却,这个过程称为尸冷。通俗地说就是人的尸体温度逐渐下降的一个过程。如果说是你是死在正常环境之下,那么你的尸体温度大概是每小时下降0.5摄氏度左右。如果你是死在寒冷的冬天或者不幸死在水里,那么尸体温度每小时下降3摄氏度左右。但是不管怎么样最终尸体的温度一定会降到低于周围温度的一个状态。到了这个时候就是通常所说的彻底凉凉了。

死后1个小时,尸体的局部关节就会开始变得僵硬,这个变化称为尸僵。尸僵也需要一个过程。大约死后6个小时后,尸体的僵硬已经从局部到了全身了,整具尸体全部变得硬梆梆的的,所有关节都已经无法活动。所以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战后打扫战场时,战友过来抬你的尸体,发现你手里还紧紧拽着一枚手榴弹,他们想把手榴弹从你手中拿掉,但是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却无法将你的紧握着的手指掰开!最后也许不得不砍断你的手指才能将手榴弹取出来,这就是尸僵原因引起的。这也是人们常说的死都不撒手。

死后2小时后开始出现尸斑。因为心脏已经停止跳动不能泵血,所以人体全身上下的血液都会往处于较低位置的地方流去。比如死时是俯卧姿态,那么血液就会流向腹部;如果是仰躺姿态,那么血液就会流向背部臀部。用不了多久,尸体这些部位表面就会出现暗红色或者是暗紫色的一个斑痕,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尸斑了。最开始的尸斑是面积很小的,就是一些小红点点或紫色点点。随着时间的推移,汇集的血液慢慢集中,就会变成相对较大面积一块一块的。

很多人认为,尸体要死后几天才会产生臭味,所以战争进行时,只要不是在夏天温度很高的时候,那么就可以先打仗,打完后再慢慢处理尸体,因为它们不会很快发臭。并不是这样!在死后3小时,尸臭就来了。人死后,人体内的一些细菌还有微生物等,就开始分解你的身体了,因为现在已经没有东西可以阻止它们了。只需要3个小时,从你的内脏器官司开始,身体就开始产生腐败的气体,人就开始发臭了。只不过在初期,这个气味很弱,对别人一般没有什么影响。但我们这里讨论的是这个变化从什么时候开始。

尸体之所以会发臭,是因为尸体胃肠道里面的细菌开始分解各种组织和细胞,产生消化酶分解自身,这是一种自我消化,这个过程中产生一种令人无法忍受的臭气,这种臭气的主要成分就是甲烷和硫化氢。随着时间越来越长,臭味也会越来越浓,越来越让人难以忍受!究竟能臭到什么程度,我还真的不好形容。反正到最后是没人能忍受的。

死后24小时左右,在尸体的下腹部会逐渐变成暗绿色,最后逐渐扩散到全身。这种情况称为尸绿。由于尸体全身都是绿的,看上去就跟绿巨人一样,是不是有点恐怖?之所以尸体会变成绿色,是因为尸体产生的腐败气体,跟血液产生了一些列的化学反应,最后生了绿色的亚铁离子,然后通过人的皮肤显现出来。

死后48小时左右,由于尸体内产生了大量的腐败气体,导致尸体内部压力不断增高,一些血液被气体挤得钻到皮肤的表层来了,然后就形成了水泡。另外一部分血液钻进了皮下静脉,形成暗褐色的网状条纹,也称之为腐败静脉网。这时候的尸体从外表上看起来,确实有点怪怪的感觉。至于具体是什么样子,各位看官自行脑补。

死后72小时,也是3天左右的时间,如果尸体都还没来得及进行处理的话,那么此时体内的腐败气体会越来越多,尸体就会膨胀,身躯变大,四肢变粗,脸也会肿起来的,全身就像一个气球一样,看起来就象一个巨人,这种现象也叫“巨人观”。

随着尸体内部气体的不断产生,尸体的腹部不断膨胀变大。这种不正常的气压,会导致细胞和人体血管里的液体不断渗出。但是也有一部分气体及液体无法得以及时排出的情况,这时气体就会将腹腔逐渐鼓胀撑爆。这类现象在动物界里最为著名的就要属“鲸爆”了。

大约死后1个月左右,尸体全身的软组织基本被细菌和微生物分解了,变成了一些半流动的液体,从全身的骨头上脱落,然后慢慢地头发没了,指甲没了,肉没了,最后就剩下一个脑壳和一堆白骨。如果是封棺入土的尸体,因为隔绝了外界的空气和蛆虫,腐败速度就会慢许多,一般需要两三年才会变成白骨。

以上就是人死后尸体会发生的一系列变化。想想看如果战场上的尸体没来得及短时间内进行清除,那么用不了几天,战场会变成什么样子!不敢想象。

战场上的尸体不处理会有什么危害

战争中,一旦大量的尸体在阵地上长时间没有得到处理,那么就会发生瘟疫。这是因为生物在死后,各种细菌滋生,使蛋白质、脂肪和糖类物质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有机物和腐败气体等,尸体的软组织也会因腐败细菌而逐渐分解和消失。而腐败又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早晚快慢受温度等因素的影响,尸体最终会产生无数的致病菌。而无人清理的尸体一定会招来的大量的蝇虫类及他它食腐类动物。尸体因腐烂产生的大量致病菌就会通过这些介质向外广为传播,另外一些人和动物就会因此染上疾病。如果是在夏季,并且尸体非常多,致病源极多的条件下,那些感染了放线菌和真菌的人畜,快速病死后再度在污染密闭的环境中传染给其他人,如此往复,瘟疫大爆发从而转化为人间炼狱。

如何处理战争中阵地上的尸体

从上面的叙述大家可以了解到,战争中的尸体如果不及时处理的话,其后果是非常可怕的,不管是战争中的哪一方,有条件的情况下都会尽量把能处理的尸体及时处理掉,否则可能会影响己方士气战斗力等,甚至可能会导致己方战败。常见的尸体处理方式有以下这些。

一、小型战斗。如果只是一次持续几十分钟、几个小时或者一两天的小型战斗,那么就会有足够的时间来处理尸体,毕竟此时产生的尸体从数量上来说也不会很多。

战斗结束后,尸体的处理权肯定是战胜一方。战败的那一方,要么全军覆没,要么战死一部分,撤退或者是逃跑一部分,他们自然是没有时间和条件来处理尸体的了。这时,战胜者会把战场上的尸体全部收集起来,当然要敌我分开。对敌方尸体的处理,最常见的就是挖大坑掩埋,有条件时还可以进行消毒处理。除了掩埋外,集中堆放在一起一把火烧了也是常用处理方式。对己方战友的尸体,一般要详细登记他们的个人信息,以便能战后通知家属,发放抚恤金等。同时,会对他们的遗体进行必要的清洗整理,或集中掩埋,或分散单个掩埋,或者进行火化。这些都要结合当时的具体条件进行。

二、大型战役。这里指的是时间跨度长达几个月甚至一年以上,战场范围几百平方公里以上的大型战役,双方参战人数上百万甚至几百万人,战场点多面广,这样就必然会出现大量士兵的死亡,尸体产生的速度和数量会大大超出常人的想象。如果战役爆发时又恰好处于温度较高的季节或者是地区,尸体如果不能得到及时处理,就会带来许多麻烦。但有的时候也只能听之任之了。保命都成了问题,谁还顾得了尸体!这时对尸体的处理往往会非常棘手。

战斗进行几天后,如果双方阵前都堆了尸体,如果不处理就不行了,这时交战双方往往会达成默契,他们会派出人员进行联系,在一定时间内暂时停火,然后各自派出一定数量人员收集己方尸体,这些人员肯定是不能携带武器的。尸体收集好后,由于此时仍处于激烈交战状态,因此只能采取最简单的处理方式,就是随便挖几个大坑集中掩埋了。尸体处理好,接着干,再制造新的尸体!如此往复,直至其中一方取得胜利。

如果其中一方在战斗中失利,从阵地上退却,另一方乘胜追击,扩大战果。这个时候是没有谁会去处理尸体的。因为一方要逃命,另一方要扩大战果。所以阵地上的尸体要么就扔在那里听天由命,自然腐烂也好,被狼吃狗拖也好,反正就是没有人管。

如果阵地是在城市市区或城郊进行,这个时候也许有慈善组织或其他一些机构出面,组织市民自发前去处理尸体。当然只是集中采取火烧或坑埋的形式。

如果阵地是在其他地方,那就看当地老百姓愿不愿处理了。如果他们愿意当然好,如果不愿意,就只能任满地尸体随意腐烂,直到参战一方有时间的时候再来处理。

三、遭遇战。这是指在双方都没有想到时间和地点爆发的战斗,一般规模不会很大,持续时间也不会很长。通常情况下,很快便能决出胜负。由于战斗规模不大,时间不长,所以尸体也不会很多。战斗结束时,胜利一方从容打扫战场,对尸体的处理方式如上所述,不再多论。

四、突围战。被包围的一方玩命进攻,想强行撕开一个缺口逃命;另一方则拼命堵住,想将对方全部歼灭!这种战斗通常是非常惨烈!其造成的伤亡也往往会非常大!但是,在战斗进行中敌我双方都是没有时间去处理尸体的!如果时间短的话那么就战后收拾。如果时间长了,只有任由尸体躺在那里了。这种战斗方式中产生的尸体,通常被包围一方是无法处理的。他们要么被围歼,要么突围成功逃命,哪里还有时间和心思去处理尸体。所以最终都是由包围方来收拾残局。

五、阻击战。发生这种战斗的情形和突围战差不多,差别就是在于突围战是一方想脱离战场而另一方不允许;阻击战除了上面这种情况外,还有另一种情况就是一方想突破防线冲进去接应自己的战友,而另一方则拼命不准他们参与里面的战斗。是不是有点搅?但战斗形式和突围战是没有区别的,尸体处理方式也就大同小异,不再赘述。

六、粉身碎骨,不用处理。冷兵器时代,基本上每次战斗留下的尸体都要进行处理,在热核武器时代,这个问题有时候就显得简单多了。现代武器的威力大家在各种影视剧和文学作品中都有见过或看过吧。举个例子:比如155毫米榴弹炮的炮弹一旦爆炸,如果是在无任何遮挡的阵地上,半径40米以内,哪怕你就是趴着也难逃一死;如果用的是延时引信在半空爆炸的话,半径100米以内的人员很难有活命的。如果炮弹直接在阵地上的人群中爆炸,想想会是什么样子?这样的威力,一场战斗下来,其实有很多士兵是被各种各样的炮弹当场炸得粉身碎骨,荡然无存,无影无踪的!这样的“尸体”,你想处理也没得处理。即使是战后,也没有必要再去阵地上捡拾遗骨吧!捡到你也不知道是谁的。

总结:以上讨论的主要是现代战争中尸体的主要处理办法和方式,古代战争由于年代久远,实际上处理方式也大同小异,就不再另行讨论了。当然,上面所讲的处理尸体的方式也并非全部,但大体上看就是以这些方法为主。战争是残酷的,谁也不想它发生!但是世界仍然是不太平的,总有一些战争狂人视战争为儿戏,动不动就出兵侵略其他国家或民族,这个时候就不能怂,要勇敢拿起武器上战场,毫不留情地将侵略者消灭干净,当然,不要忘了挖坑埋了他们!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萨沙的第8390条问答。

很多人不知道,尸体一旦腐烂就很容易形成传染病,更别说会造成环境污染了。

古人的饮用水很多就是水井或者池塘。

而水井的水源,主要来自地下。

尸体一旦腐烂,遇到阴雨就很容易将腐烂的液体混入池塘,甚至直接进入水井。

这些东西里面有很多细菌,很容易出现大面积的恶性传染病。

古代没有抗生素,一旦出现细菌感染就很容易危及生命。

所以,一旦出现尸体,哪怕是无主尸体,村民也会很快将他们埋葬。

一般来说,军事作战后留下的尸体,三种处理方法。


第一,双方军事人员收尸。

任何军队都有专门负责收尸的人员,我军一般是军工人员负责。

一般会等着战斗结束或者战斗间隔期间,军工人员去收尸。

中越战争期间,双方把烈士遗体看的都很重,宁可再死人,也一定要把遗体抢回来。

在对峙期间,双方也有默契,各自收尸人员一般要打着白旗,就没有危险,允许他们搬运。



第二,慈善组织。

在大城市附近发生的战争,如果双方来不及处理尸体,会有专门的慈善组织负责。

这些慈善组织多是宗教色彩,比如佛教或者道教,西方就是基督教。

他们以僧人、道士出面,雇佣村民进行收尸,给一定的费用。



第三,村民收尸。

就是最上面说的那样,村民也会自行处理。

其实这也没什么难度,无非挖个大坑埋掉而已。

农民挖个坑又有什么难度,花费点力气而已。


以上都是原则而已。

实际上,战火地区可能出现村民逃散避难,慈善组织瓦解,军队只顾作战,必然会有一些尸体散落各地。

尸体腐烂会有一种特殊的臭味,混合战场的硝烟、焦臭味,形成一种特殊战场气味。

普通新兵到了这种地方,闻到这种气味就已经作呕,更别说打仗了。

很多士兵进入战场以后,因为这种臭味,头几天根本不想吃东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8

标签:阵地   尸体   都会   遗体   日军   战后   细菌   气体   士兵   腐败   战场   战争   发生   人员   时间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