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从细节知道孩子是不是遇到了一个好老师?

我一直认为,孩子要想把学习搞好,需要有3个重要的人:

第一个:家长
第二个:老师
第三个:同学

而这三个人中,我把家长排在第一位,就是因为,家长除了本身培养孩子之外,还肩负着帮助孩子选择老师,同学的责任!

您提的这个问题,非常好,如何判断一个好老师?

第一点:这个老师应该有爱心,能够接纳孩子的暂时性的不足

如果从成绩上来说,尖子生永远只有少数。那么,大部分孩子,注定就只能是处于中等偏下的位置,这是竞争机制决定的,任何人无法改变。除了那种重重之中的重点班。

我们都希望老师能够平等的看待每个孩子,但是,实际上,即使是老师真的没有主观上的故意,也会有自己潜意识中的一点偏向,无法做到对所有人一视同仁。

所以,在这一点上,我们主要看,这个老师平时打不打击孩子?言行方面是不是以激励孩子为主?

第二点:老师知识方面的专业性

这一点,其实主要是对于授课来说,对于一个科目,老师是否有着自己独到的理解,能够系统的传授知识,同时能够启发各种不一样的学生。

第三点:老师能否唤醒孩子内心深处求知的种子

说实话,这一点真的非常难。

我一开篇就说过,其实,能够影响到孩子的三个人,老师只是其中之一。

所以,过分的强调老师的作用,是在给老师过多的责任和负担,是一种无法承受与兑现的责任!

作为一个老师,只能在自己力所能及的地方,去激励孩子,去给孩子看到知识的魅力!

但是,如果孩子在外面,看到了更多其他的诱惑,被一些不良的诱惑引诱而走上不爱学习的道路,也是非常可能的。

正所谓,破坏永远比建设要简单得多!

我印象最深的是,很多孩子一个学期所养成的习惯,可能会被一个暑假就给“浪”没了。

不良的生活习惯,不良的活动,不良的交友,都可能影响孩子的学习。

第四点:老师能否和家长保持教育上面的良性沟通

这一点,又是现在的一个热点话题,很多家长和老师的关系都非常糟糕。

一方面,可能是老师的保守;一方面,可能是老师的强势;一方面,可能是老师的不尽责任。

所以,从这一点看,老师是否愿意跟家长一道,构建一个良好的家校关系,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观察点。

我是翼翔老师,专注儿童教育!新教育的实践者!如果对您有启发,可以关注我哟!




孩子如果遇到一个好老师,他们的学习和生活状态都会有巨大的改变,这些细节体现在:

1.他们学习更主动,更认真,更喜欢和家长交流,他们所遇到的老师说过的话,会把老师说过的话提过的建议,当成自己某一阶段的人生准则。

2.他们对自己会提出更高的要求,字会写得更认真漂亮,作业的速度会更快,考试的成绩会提高的更迅速。

3.对自己更有自信,相信自己,通过努力,就能够获得更好的学习状态。会根据老师的意见,主动的去学习和研究。拼命的想要把某一门学科学好,以感谢老师对他们的信任和鼓励。

4.会在任何场合维护老师的权威和尊严,任何人说他能喜欢的那个老师的一句坏话都不行。

5.会从口头上抱怨老师的严厉,埋怨老师对自己的高要求,但是在夜深人静时会感谢老师对他们的特别关照。

人是有感情的动物,不管是幼儿园还是小学?或者是大学,遇到真正好的老师,每一个人都会心存感激,每一个人都会积极努力的前进,以配得上老师的关照。

老师对孩子的影响很重要,所以如果家长有条件,一定要多和孩子的老师沟通,让老师知道孩子更多一些才能对症下药,给孩子提出更有效的建议。

老师的一句话可能会改变一个孩子的一辈子。所以家长更多的信赖老师,支持老师,配合老师,对孩子来说真的没坏处。




当一个好老师难,遇到一个好老师更难。好老师是良师也是益友,引领孩子成长。家长非常想知道自己孩子的老师是不是好老师,我来告诉你什么的老师才是真正的好老师。

1、好老师要有渊博的知识。现在就是中小学就有对自己所教学科知识闹不明白的,教学中出现知识性错误(不包括过失性失误),也就是说老师自己只有半瓶水如何教给学生一瓶水。

2、好老师要热爱自己教育事业。注意是把工作当事业来做的老师才是好老师,全身心的投入工作,不会搞自己的第二职业,更不会有不良爱好,比如打牌,赌博等等。那些有课就来没课就搞第二职业的老师指望她对你孩子负责任,那是妄想。那些一空就坐在麻将桌上的老师怎么会全心全意想着学生。

3、好老师要做事认真。一个老师做事认真,追求极致,这种行为会影响学生,他会要求学生做事有条不紊,这些好习惯让学生一生受用。那些做事大大咧咧,马马虎虎的老师教出来的学生也一个样。

4、好老师要爱学习。一个再有水平的教师知识总有过失的一天,所以终身学习是教师不断提升自己的法宝,如果老师放弃学习再优秀都有限,并且这种好学习的习惯也会影响学生。



5、好老师要有爱心。一个老师有爱心的老师将学生视为自已孩子般爱护,还怕他教不好你孩子。

也许你认为好老师还有很多特点,请在评论区分享给大家。




答:言行举止模仿老师。

执教四十一年,

女孩随我穿裙,

男孩学我作诗,

家长纷纷夸赞,

咱孩素养超高。












 首先得明确何为“好老师”?注重分数?只抓细节?和学生关系很好?……另外,你所谓的细节又是什么?不同层次的人对这些问题的看法是不一样的,往往多数人以自己的喜好来定义。那么“好老师”究竟是什么呢?我认为要符合以下三个要求。

1.教学分数之外的“软质量”

家有三斗粮,不当孩子王。这个俗语我听了三十几年,一方面说明老师自古以来就不好当,而且从一个侧面折射出民间的看法:当老师的资质要求是并不十分高的。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师这个行业越来越被重视,进入教师行业的门槛也越来越高。我所在的二流城市的普通高中,近三四年招收的应届毕业生基本都是研究生。


放牛班的春天剧照

教师这个行业的任何动态都成了人们视线的焦点。毕竟,教师这个职业是具有特殊性的。医生治病能立显端倪,最多三五年也看出分晓;厂家生产产品,质量高下更可分辨;可老师呢,除了分数可以“立等可取”以外,很多教学“软质量”是一时看不出来的。

为什么这样说呢?平日里,孩子一天至少有八个小时在学校,回家三四个小时就睡觉了。孩子在学校上课,老师的言行天天看在眼里;孩子们或者喜欢,欣赏,乃至不自觉模仿,或者心生厌恶,一生都引以为戒:所以说,老师的行为方法,思维模式等等都在有形和无形地给孩子的将来造成影响。

心理学角度说,在幼年阶段,有些事情发生后,当时影响并不大。但这个事件在头脑中由意识变成潜意识,在成年后,类似的情形发生时,会形成新的心理问题影响行为主体,其实种子是在年少时埋下。

所以,世界观,认知方式,行为模式等这些都可以看做是教学的“软质量”,在后面几十年里陆续以各种方式呈现出来。

回忆一下本人的大学英语,平时吊儿郎当抱着小说看的一个人,二年级考三级的时候楞是打了一个盹儿,醒来急匆匆看了三个阅读大概其选了答案,分数下来竟有80分之多。同系有的师兄苦读三年,连考五次次次落马,险些拿不到学位证书,从没拿过奖学金的小编却一次通过,让身边很多人大跌眼镜。

百思不得其解之后,溯本追源,初中的英语老师极其严格,默写单词只念读音,然后必须写出英文拼写,音标,词性,时态变化(或者复数形式),中文,一系列相关内容。开始班里同学全军覆没,但半学期之后,就习以为常养成习惯,直到大学背记单词还保持着这个习惯。

高中时,又碰到一个老师,一堂课只讲几个单词来造句,奇葩的是讲的句子绝对和课文无关。往往说一句中文,让学生用上学过的某个词组,任凭大伙脑洞大开地议论也觉得词组与句子八竿子打不到。抓耳挠腮踩了好几个可能性的时候,老师慢条斯理地公布答案,每次再加上同样一句:你们想了半天,再经我一说,就恍然大明白了。

我用从教专业的眼光看,这样的课堂如果校长来听课,绝对不能叫“高效课堂”,开头没有出示教学目标,中间没有演示指导直接让学生动手翻译,最后也没有方法总结和反馈测验。

但正是这样的方法,让我们“脑洞大开”地活用每一个单词,学会用最“英语”的方式造句说话,同样在读的时候也能最快理解到句子的意思。这样的帮助在后面若干年都让我受益匪浅。

我不想写“敬业爱岗”这类的制度要求,想从自己从业的所见所闻说说,什么样的人才能当“好”老师。

2.不能太“老实”

首先,不能太“老实”。

我们都知道,师范专业在高考时录取分数属于中等水平。什么样的孩子会考取呢?一般在二线以上城市,中等偏上水平的学生会报考师范专业,而且又是女生居多。很多乖乖女,天资一般,但在父母老师的教导下从小老老实实勤勤恳恳地学习,最后站上三尺讲台。“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的MV绝对是一种理想状态,实际是,"乖乖女"模式的女老师绝对会第一时间被学生气哭。


《叫我第一名》剧照

“乖乖女”的成长方式里,“我要学习,我要好成绩”这样的思维定势被设定为默认值。我讲了那么多遍,你怎么就不会呢;当年我还没你聪明呢,都不用这样讲就学会了,你怎么就不学呢;好话劝了那么多遍,你怎么还一放学就去网吧:如此这类的问题,会困扰着这些老师,因为她们的成长环境中没有经历类似的事情,不曾感受也一时难找到解决方法。

当一个“问题学生”的妈妈——足足大自己十岁——在面前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的哭诉对自己的孩子无能为力,希望靠老师来帮助解决时,老师会发现,光凭爱心和耐心的付出是绝对不够的。你自己生的孩子,能打能骂,养了十几年却没有办法;让我一个二十出头没有结婚的姑娘家,不打不骂,只凭唐僧碎碎念让他步入正轨:老师的内心也是崩溃的。

看过一个青春励志剧《垫底辣妹》,里面教育机构的坪田老师用几句话就激起一个叛逆少年的斗志为参加司法考试而努力,想尽办法帮“问题少女”沙耶加考进重点大学。坪田老师自爆曾也是一个在班级里各种惹麻烦,留长发的叛逆少年。

因为经历过,感同身受,所以更明白其中的苦恼,更容易找到合适的切入点。因为也在迷雾中打转,所以才有可能更快地把孩子带出迷途。

我的一个同事,平时喜欢嘻嘻哈哈,看似有一点不着调,但无论班级成绩还是带班管理都顶呱呱。特别是做学生思想工作,经过他“话聊”的学生,在一段时间后整个人都会有明显变化。他曾说,我不讨厌学习不好的学生,我特别了解他们,因为我从小上学开始贪玩,学习就是特别痛苦,真的学不会啊。但后来,有些事,让我觉得玩也没意思,就想学了,才渐渐学明白了。

因为成长过程中知道学习以外的更多诱惑,出现过各种问题,所以在教育工作中可以做各种预设,防止问题的发生,比出现了再处理更有效。另一个角度说,孩子都是“鬼灵精”,他们分辨得出,哪些老师“好欺负”,就会表现出不同的“脸孔”。你的那些“小九九”我二十年前就玩腻了,别跟我来这套;当他们察觉到这些,一些问题就可以防患于未然。

当孩子们不再以自己的视角解读问题,不得不以你的节奏行事,开始跟随你的脚步行进的时候,你的学识,你的教育理念,你的教育方法,才开始有用武之地。

3.增加在孩子眼中的“魅力

大多数人想到善良智慧这类词语,头脑中都会出现年轻漂亮的人物形象;孩子也希望自己的老师年轻好看,又活力十足。但谁能完全满足呢?所以老师要有自己的“个性”。


《心灵捕手》剧照

当学生问几个不知哪里来的与考题无关的问题,你都以教育的口吻让他多做练习册之后,你的魅力值,几乎可以肯定,归零了。但是如果你能就他们感兴趣的问题,结合学科特点,给他们一个新的解读方式的话,那么你的魅力值无疑是提升了。

当然这样的切入点并非天天可见,最简单的方法是,让他们发现你在本学科以外有“别的本领”。

一个刚刚入职的地理男老师,常常为纪律发愁,有一天他经过音乐教室,学生们一个劲叫他进来唱一曲。最巧的是,这位老师小时曾练过六年钢琴,于是自信地坐到钢琴前,弹了一曲《致爱丽丝》,当流水般轻柔流畅的琴声出自这一米八几的男老师手指下,全班同学惊呆了。此后,被看做“男神”的他,为课堂纪律发愁的时候也就不多了。

还知道一个化学老师,身材有点胖,但体内每一个都是运动细胞,兵兵球打得更是一流。他奖励学生的方式,就是兵兵球课的时候陪他打几局。那些不爱背化学方程式的男孩子,为了得到“这项殊荣”都在上课前拼命用功。

当然,这样的才能和成长机遇有关,不是一时完成,比如我,上面说的一样不占。有一阵心血来潮想玩魔方,上网查攻略,没事就拿着左三圈右三圈地鼓捣,结果有了一点小成效,学会了还原三阶魔方。然后我一鼓作气,又搞定了四阶。有时把还原好的魔方放在桌子上,被谁拿起来玩打乱,我就强迫症似的一定要还原才消停。

被学生看见几次,他们觉得我作为一个文科老师,会玩魔方,很“神奇”,就在班里也流传开来。甚至又一次,一个男孩子有备而来,借问我问题“顺手”把魔方几下拨弄,角和楞没有打乱,只互换了中心块的颜色。我也假装不经意,几下拧巴还原回原来的样子。这样的“过招”也会在无形中增加你的“魅力值”。

4.做一个幸福的“普通人”


《一个都不能少》剧照

比起前面两样,这其实是最难做到的。

学生成绩的压力,教师各种竞赛的压力,职称评学的压力,让老师很难对身边的事情随时保持一种淡然处之的“平常心”。

经验老道的班主任常说,哪个班的学生“随”哪个班老师(“随”是像的意思),这个“随”不是长相,是神态态度,说话做事的方式。你想想天天面对面,三年下来,天天听你讲课,口头语都会相似,抄你的笔记,笔体也备不住相同。老师无意间流露出的思想方法,办事方式,学生怎会完全不被影响?

来自心底的平和幸福会传染给身边的人;天天看到一个身心疲惫的急功近利的老师,皱着眉头走进来,孩子心底怎会不浮上淡灰色的阴影?只为分数,尽一切努力的做法,会让孩子在面对成功失败的问题上偏激,只能成功,不敢失败。

考试是一种区分,也是一种选拔。五个手指都不一样长短,你怎能要求孩子的水平都一齐?成绩好就是好孩子,能上好的大学;那成绩不好的呢,真的就没有出路?

所以,我越来越深刻感到,我要告诉孩子人生的选择。人生可以有各种选择,做学问不是唯一的道路。但是我们必须学习,因为增长知识好像爬树,你站在树下看见的路,和爬到树顶上看到的路,是完全不一样。有更多学识,才有更多的选择。

好大学好工作,甚至好爹妈都不是毕生的保证;但是学习是终身的事情,终身的学习能力与开放的思维模式才是最大的安全感。

而这些事情,光凭动嘴讲道理,孩子是不能理解的。用老师自己的虚心好学,面对失败时积极的态度,影响孩子,日久才会成为积极的“软质量”。而最首要的,是老师自己成为一个内心充实,言行一致的,真诚真实的人,不藏在职业化面具后面的人,有幸福感有感恩之心的人。

古人不吾欺,“亲其师,信其道”,绝对是亘古的真理,越是年纪小的孩子对他的老师的依赖性就越强,孩子从心底接受了你,自然会喜欢你的学科,被你的教育思想感染。

最后想说的是离别,三年如白驹过隙,转瞬而过,教会孩子面对离别。不舍和感念都会有,但我们必须大步向前,学会把不在一个步调上前进的“旧朋友”放在“过去的记忆里”。

我常在毕业前这样告诉学生:“我好像路边的一棵树,在适当的时候里,给你荫蔽让你依靠休息;但启程的号角吹响,我用树叶的沙沙声为你道别;你可以摘下果子,攀下纸条,来年的春风会让我抽枝结果,但不要刻上到此一游。”




一个好的老师不但能让孩子的成绩取得进步,这是外在的,显性的;更重要的是能改变一个孩子的精神状态,比如改变一些坏习惯,对学习更有兴趣,更加积极主动,这些事内在的,内在的影响远比外在的影响要重要。

那么如何判断一个孩子是否遇到了一个好老师了呢?个人认为可以从以下一些方面去观察:

1.孩子的某一科的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好老师是一定会想出办法让孩子的成绩得到提高的;

2.孩子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较之前有了较大的改观,一个孩子喜欢上某一科目往往是从喜欢上某一个老师的课开始的。好的老师一定会通过正确的引导不断提高学生对科目的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的。

3.如果孩子在跟你的聊天中经常提到他的某一个老师,时常说:“我们某某老师怎么怎么了……”“言语中有着由衷的敬意,那么这个老师肯定是能走入孩子的心灵,是一个好老师。

4.在家长在跟老师的交流时,如果老师能够很客观全面的分析孩子,并针对孩子的问题提出一些有效的解决方法,那么就证明这个老师很用心的观察和教育孩子,是一个很不错的老师。




好教师经得起“十看”

第一,看孩子的作业批改情况

如果孩子的作业,老师的批评详细,并且对孩子的作业有圈有点,评语带有激励性,说明这是一位工作细致且懂心理学的好老师。



第二,看孩子站队放学情况

在没有学校要求的情况下,如果本班的学生站的路队仍然整整齐齐,而且经常能看到这位老师带队出校门口的身影,那这是一位纪律观念、安全意识很强的好老师。

第三,看这位老师是不是经常早来晚走

假如这位老师经常早来晚走。并且经常为学习差的孩子开“小灶”。如果两种情况都有。那这是因为具有“蜡烛精神”的好老师。

第四,看家长会的召开情况

如果家长会准备充足,老师有长长的发言稿,甚至给家长们准备好茶水。并且会后不厌其烦地与个别家长交流。这说明这是一位很懂得抓住时机和家长沟通的好老师。

第五,看家长群里老师与家长的互动情况

如果老师百忙当中仍然能与家长不断的交流,而且语言谦诚,不厌其烦,有时深夜还能和你交流,那这是一很有耐心的好老师,他(她)对待孩子会更有爱心。

第六,看家访情况

一个优秀的老师不一定是在孩子出了事才出现在你家里,如果这位老师能一个学期有1一2次来你家,并且进行的是常规家访。(学生那么多,那就很了不起了)说明这是一位责任心很强的好老师。

第七,看全班同学的学习成绩和活动举办情况

如果你孩子的班级学习成绩普遍好,并且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那说明这位老师是位既懂教学又懂得“活动育人″好老师。

第八,从老师给孩子布置的作业内容来看。

除了基本的知识外,老师又为孩子们布置了一定量的阅读及课外拓展的有趣作业,那这是一位懂得孩子终身发展的好老师。

第九,看班级有没有私自定购课外材料的情况

如果没有,这是一位不会谋私且又懂得合理为孩子减负的“清白″老师。

第十,看教室的环境。

如果班内物品摆放有条不紊、干干净净,有窗帘、鲜花、水杯架、作业橱、图书角、评比栏,并且墙面文化浓厚。那这是一位懂得生活、作风严谨,能带出一支好队伍的优秀老师。

如果你的孩子遇上这样的老师。那恭喜你,他遇上了“十美"老师!如果能部分符合也是一位非常优秀的老师了。



最美蹲姿

亦师亦父

惜别




今天是教师节,是个特别的日子,我浏览到这个问题时,许多好老师的形象一拥而上心头。好老师太多!好老师的好,是从他们的教学中、与学生相处中的点点滴滴里表现出来的。

比如,学生作业有错了,好老师会说:聪明的你,怎么犯了这样的低级错误?而不是呵斥、罚做。

比如,学生背书紧张背不下去,好老师会微笑着鼓励:再想想。而不是板着一张脸说:重背。

比如:老师走进教室,看见学生趴在桌上,好老师会弯下腰亲切地问:你是哪里不舒服吗?而不是气汹汹地大喊:站起来!

比如:学生上课时发言,说到一半时,就结结巴巴说不下去了,很尴尬地站在那里,不知所措。好老师会亲切地鼓励他:别紧张,再想想。而不会语带讥讽地说:你在听些哪样?这个都答不到。

比如:学生被请家长了,家长和孩子一起走进办公室。好老师会递给学生一个杯子并亲切地说:来,先给妈妈倒杯水。而不是来不来就对家长说:你的孩子太不像话了,竟然参与打架!

比如:学生考试成绩出来了,好老师会说:好好总结下考得好的原因、或者考得差的原因哦。而不是说:第五题我昨天就讲到的,你们脑子里没长脑髓吗?

……

我认为,好老师的好,除了工作认真负责,教学方式多样,对学生要求严格外,他还应该具有的的核心是:

真心爱他的学生、了解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能发展学生特长、能给学生制造表现自己的机会。

好老师对学生成长的作用:

  1. 学生的人格会更健全。
  2. 学生对学习、对为来充满自信。
  3. 能激发内心对学习、对生活的热情。
  4. 能更好地做人。




孩子回家愿意和家长分享学校的点滴,并且言语中对老师充满了崇拜和感恩。




一个人成就如何,往往取决于他一生中遇到了多少贵人。对一个孩子来说,遇到一个好老师,就是人生路上遇到最重的贵人。那么,如何判断孩子是不是遇到了一个好老师?或者说,如何才能让孩子遇到一个好老师,遇到越来越多的好老师呢?

首先明白一个问题,好老师的标准是什么?很多人强调以下几点,第一:好老师应该有高尚的品德,应该热爱教育事业,热爱老师这个职业。李镇西曾经说过一句话,“只有童心能够唤醒爱心,只有爱心能够滋润童心,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一个老师如果不热爱自己的职业,也就没有情感投入,没有情感投入,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

第二:一个好老师应该有渊博的课外知识和专业的学科知识。知识不渊博,谈不上学高为师。在指导孩子的时候,往往出现方向性错误。学科知识不专业,则直接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

第三:一个好老师应该敬业、付出、仔细、认真。教育是一个非常琐碎的事情,非常容易出现职业倦怠感。只有那些长期敬业,乐于付出,仔细认真的老师,才能够成为一个好老师。

以上几个标准都对,但是如果以此来判断,孩子是不是遇到了一个好老师,是缘木求鱼,或者很难实现。其实以上标准全错,遇到一个好老师的标准是,这个老师只需要对你家孩子好就行了,只有这一个标准。

只要调换了标准,孩子就会比较容易遇到一个好老师了。

罗素说:世界上不缺少美,而是缺少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改造一下,世界上不缺少好老师,而是缺少发现好老师的家长和孩子。

一颗真心去换另外一个真心,人心都是肉长的,都会感动。所以,是不是遇到了一个好老师,很多时候,前提条件是孩子是不是一个好孩子。一个好孩子遇到好老师的几率要大很多。一个孩子对老师是真心的、热情的、尊敬的、乐于与老师交流。老师自然而然对孩子也回报同样的情感。如果一个孩子对老师是冷漠的、排斥的、敌对的。老师对这个孩子往往也是敬而远之。只有班主任,为了班级管理考虑,才硬着头皮上。

所以,家长渴望的好老师,其实寻找起来很简单。好好地教育自己的孩子,让孩子懂得感恩,懂得交流。只有这样,你孩子的每一任老师,都是好老师。那种不讲情理、处事冷漠,对孩子动辄暴打或者冷暴力的老师,有,但是非常少见。

绝大部分老师都是有职业情操的,传道授业解惑,这是职业基因,即便是自己不喜欢的学生,有问题请教老师,老师也会热情解答,指点迷津。现在老师的问题是,希望大部分孩子来问问题,但是很多孩子不会问问题,或者压根不问问题。老师就是想帮助孩子,也往往束手无策。

很多家长和老师的关系非常糟糕,原因多方面,有社会因素,有老师的因素,也有家长的因素。请相信,老师和家长是一样,都希望孩子越来越好。因此,家长只要带着一颗真心,愿意和老师交流,老师也是很容易交流的。只要这样,孩子遇到的都是好老师。我是张文平说教育,从事教育二十年。更多干货内容,更多教育战略,请关注本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9

标签:孩子   都会   作业   这一点   魔方   细节   家长   成绩   老师   情况   方式   教师   职业   更多   知识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