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城里人出身农村,可直到死也不愿落叶归根回乡安葬,为什么呢?

大部分出生农村的城市人,老了都愿意落叶归根。但是,如果要他们死后安葬在老家乡下,大部人又是不太愿意的。这确实是实话。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农村出身的人,尽管在城市里工作、离开农村几十年了,但是等他们退休以后,他们还是愿意回到自己出生的乡下的,那就落叶归根。

因为,那里有他们童年的记忆,有他们美好的回忆,有他们小时的一切——在城市里所没有的一切。

所以,到老了,他们开始想寻找记忆,他们想回到那童真的时代,回到那孩提的时代,回到那过去无忧无虑、天真无邪的时代。

然而,等真正到老了,比如说80多岁、90岁了,到快要离开这世界的时候,他们似乎又不太愿意留在乡下了。一方面,是乡下的医疗条件太差了,自己的健康、病痛,无法得到及时医治和解决;另一方面,是死亡来临的时候,忽然又觉得城里才是自己生命终结的归宿。

原因其实也很简单,因为,自己毕竟还是城里人,自己的子孙后代也都在城里,如果安葬在乡下,还是不太妥当的,这也完全可以理解。




父亲的堂哥要还在世,按说今年才66岁,但实际到现在他已经去世了两年有多,要不是村里要修缮祠堂,村长号召本族男丁有钱出钱有力出力,这事才被大家知道。虽说他家这样做事让人费解,可村里有上了年纪的人说:这其实是他连死也在跟骨子里的自己较劲爱慕虚荣的结果!

父亲堂哥是他家的独苗,早年接班自己父亲的岗位 ,一家人便都去大城市生活了。后面随着自家经济和生活条件一天一天跟村里人拉开了距离,可每次回村都两手空空,哪怕逢年过节给小孩买一颗糖的事情也没有过,但却总爱在村里人面前说话高上半个调,说:“这你就不懂”,“这你就没见过了吧…”,于是有忍不住的村民就说他是“铁公鸡一块只会耍嘴皮子,其实没啥本事”,他气不过人家就说人家这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没见过世面”。


之后他每次回村言行举止还都一样,村里人就渐渐变得不爱你搭理他了,连自己本家堂兄弟关系也日渐疏远起来,后面他觉得没意思,就变得越来越少回村了,哪怕清明祭祖也不一定每年都会回来,有时会隔五六年才回来一次。甚至村里有什么红白喜事通知到他家,也不见得他们会回来。


加上村里一直变化不大,没有什么拆迁征田地的事,所以也一直没有什么事情需要直接找到的他,就这样他家的情况,对村里人来说是可有可无的。

最近经村里绝大部分人同意并决定, 要对村中的祠堂进行修缮和扩建,同时这事还要一一通知到在异乡的本族男丁,希望他们能抽时间回来,一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也是,直到这个时候村里人才知道得知他人已经不在的这事。


据我这位堂大伯儿子电话说:“他爸是在他63岁时走的,得的是胃癌晚期,是不治之症。人在不到两年时间就从一百四五十斤消瘦得只剩几十斤了,一直吃不好睡不,挺折腾人的。我建议他要不回老家住一段时间,或许情况有所改观,他说他哪也不去。最后临终前去医院看,医生说他已等不了太久,这时我又问他要不要跟村里人说一说,他躺在病床上只是一个劲的摇头,他说他不想死了才给机会让村里人笑话他可怜他,并且再三交代不要把他的事告诉村里人,还说如果他死了,将他骨灰撒到大海就可以了,还说了一句什么落叶归根都是屁话。 ”

堂大伯为什么患绝症甚至要死了还会说出这种话来呢? 这时,村里有上了年纪的人不约而同地说:这其实是他连死也在跟骨子里的自己较劲爱慕虚荣的结果!


原来堂大伯自从接班在城里生活了,因为单位效益和福利好,又在不久当上了一名小领导,与村里人要不靠耕田种地,要不去帮人做泥匠活过日子的相比自然都要混得好,加上他心气高爱虚荣,希望人人都知道他在外面确定混得好。 可奈何村里人很多人并不这么认为,毕竟你过得好不好跟我有啥关系?


就比如,他以前回村经常说:我这一身衣服是名牌,可不是集市地摊的普通衣服,是得到专卖店才能买到的。当时“专卖店”对村里很多人来说还是一个新词。有时回来见村里也有人开始穿他同样牌子的衣服, 他就会问人家多少钱在哪里买的,见人家不好意思说,他就一嘴咬定别人的假货,最后搞得村里但凡有人跟他撞衫都先自我声明一下“我的是假货”。


又比如说到吃喝方面,他说:我很久就没再喝啤酒了,档次问题;白酒也不怎么喝了,伤身;现在主要是喝红酒,喝红酒养生。要知道,当年在村里,家里每隔两顿能有块肉吃就已经很不错了,那里还懂什么叫养生?


而他每次回来都迫不及待的要在村里人那里,吹虑自己穿着光鲜和喝香喝辣的,总是要显得自己在村里人面前是一副高高在上与众不同的样子;可他每次回到村里,别说给村里的叔伯兄弟带点手信了,那怕逢年过节给村里小孩带上几颗糖果也从未有过,最让人讨厌的是,他临走时还巴不得村里人都给他送点土特产什么的,这都什么心态?


你说那怕村里人再老实巴交的,总不至于一再傻到给这种“白眼狼”免费吹嘘交智商税吧,于是我这位堂大伯当年在村里就不知不觉中得罪了不少人,估计他自己也万万没想到,高人一等的他竟然才到中年就要不行了,出于自身爱虚荣的人设和骨子里认为自己跟村里人不一样的心理,害怕乡亲们笑话他,甚至可怜他,哪怕在他死的时候也不允许,可见在他内心乡情是多么的一塌糊涂,也就不难理解,他会说出:“将他骨灰撒到大海就可以了,什么落叶归根都是屁话。”

这就我老家一个农村出生的城里人,直到自己死了也不愿意落叶归根回家安葬的情况,说真的,这种看不起自己的根的人不回老家落叶归根和安葬,我觉得这反倒是对老家最好的一种交代。

一个底层农二代@装着阳光,阅历见解有限,不喜勿喷,还请见谅!




落叶归根是很多人生前们愿望




关于这个问题,每个家庭的实际情况不一样,不是他(她)们,不愿意死后叶落归根,而是这里有许多无奈。

就拿我的父母举例来说吧:我的父亲是五十年代末六十初,响应国家号召,支援三线建设,从农村老家,来到甘肃省酒泉,也就是酒泉钢铁公司的初期阶段的建设,在中国有色第八建筑公司安装公司参与酒钢公司的建设工作。

后来又调到甘肃省金昌市金川有色公司工作,即原来的中国有色八八六厂。

在他患病到晚期的时候他就嘱咐我们姊妹几个,在他去世后,葬到老家我爷爷奶奶的坟前。由于我们全家人后来都辞别故土,随父举迁到甘肃省金昌市,老家就剩下堂叔伯兄弟三家人。

后来我的伯父(独身和我们一起生活),母亲相继去世,又都葬在这里。因为,考虑到,一个是我们兄妹几个都在这里已经安家落户,离老家太远,每年的祭祀活动又不方便,二是,老家的土地都已经分配给他人,可以说是无有立锥葬身之地了。

生是故乡人,死是他乡魂,只有梦回故乡,漂泊在外成为异乡异客了。

所以说,我们就违背了父母,伯父的遗嘱遗愿,他(她)们生前的遗愿就难以实现了,使他(她)们,难以叶落归根魂回故里了。




我是安徽安庆人,现在定居在江苏苏州,老婆孩子户口都移到苏州这边了!我的愿望还是希望死了能葬回老家,所以我的户口还在老家,至于这个愿望能不能实现,估计还要看我儿子混的怎么样。

他混好了,买墓地那点钱他觉得不值一提,估计我就回不去了,毕竟葬在苏州这边他扫墓方便一点,那样我也希望能葬在苏州,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总不希望死了坟前烧纸的都没有,如果他混的不好,那我就只能葬回老家了,我毕竟还是那边人,那边还有我的户口宅基地,就是真的葬回去了,开始一两年估计能有个烧纸的,过几年的话估计三年五年都没人看了,毕竟对于后辈来说,生存才是最重要。我也不希望他们为了看我而影响他们的生活。

至于说死也不愿意叶落归根的,我敢肯定他家后辈是混的比较好的,并且还是比较孝顺的,买块墓地花不了多少钱,年年可以去看看。真的相隔千里,每次想去看看都得花费多大精力,更何况年代久了,距离又远,给后代带来多少麻烦。

更何况,农村,真的太复杂,鸡毛蒜皮的事超多,说不定你下葬还没几天,原来跟不对付的那家人搞不好找个理由就把你坟搞掉半边,孩子们几年后回家找都找不到,谁干的,鬼知道,农村的美好,现在也只存在四五十岁以上的人群的记忆里,在年轻一点的,农村对他们那直接就是诗与远方了,想起来可以去看看,没想起来就没想起来,反正他就在远方。

能在可以提供更好生活条件的地方好好生活下去,那就一定要坚持下去,回到从前,不建议。




这里是他的故乡,但也是他的伤心之地,所以他死也不愿落叶归根。


我也认识这样一个人,年轻时他们一家人生活在农村,他一个人在外工作。

在大集体时代,他的工资少得可怜,一家大小都靠老婆挣工分养活。但村干部对他一家人没劳动,还分口粮多少有点意见,但他很有意见。认为自己在外也堂堂正正像个人样,但这些村干部对他这样,他很不服气。


等土地承包了,地分到他家,但他既不会犁田耙地,又不会搞关系,让兄弟亲戚来帮忙,很是让他伤心又狼狈。

后来,他举家到城上去了,生活条件也好了,但他对于回乡之事常常怀恨在心,耿耿于怀。对于乡村建设不闻不问,对当家户族之事也漠不关心。


再后来,他死去了。临走时也嘱咐儿女不回老坟埋葬。他的固执坚守让儿女也无言以对。于是他就葬于他乡了。




生离死别,客死他乡是人生最悲惨落泊的遗憾事。

可是,农村人,有些人连死也不愿回农村埋葬?原因有多种情况。最令这些人出现的情况是,

其一;农村确实太穷大落后,世代生活艰苦,有些地实在太山区,交通不方便,徒步行走,冷清得人怕,日听虫子鸣,夜闻哭鸟声,意愿要离开这令人讨厌的地方,永不拜拜!

其二;邻居关系恶化复杂,被人欺负,被人看不起等等,由此,令人永远与这些邻居断绝关系,憎恶他们,永不拜拜。




铲平了人家祖坟,侵占了宅基地的,逃离满是势利恶俗农村的人早就对所谓“故乡”没念想了吧。更不可能回乡投资,办厂,助学,养老。




我就是农村出生农村长大的,可母亲在世的时候我就给她说了,将来我就不陪你了。我死了火葬,骨灰撒在儿子居住工作的城市山上,也不要祭典,往后也不要祭拜,只是来过这个世界。




落叶归根,应该是大多数中国人的情怀吧。记得年初,在浙江做生意的妹妹回来陪他儿子高考,我和她回老家挖竹笋,我们感慨说,虽然这里人都快搬走完了,有的房子也倒了,但呆在这里格外亲切。那些不愿回乡安葬的人,一定有他难以言说的苦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落叶归根   金昌市   酒泉   人面   甘肃省   农村   叶落归根   大伯   苏州   城里人   回乡   村里   乡下   他家   出身   老家   家人   情况   社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