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轻中度听损,要早点干预吗?

介意早点去治疗




既然是孩子轻中度的听损,我觉得应该去医院好好查一下,听取医生的建议早点干预对孩子是有好处的,要不然以后时间久了孩子听力下降了,那时候也就晚啦。




你应该庆幸被查出来了,早做干预,不做干预轻中度停损肯定也会有损害,也会对孩子不利,有好处,你去医院做早点干预,早点治疗,就跟那个近视,现在大部分都近视,有部分是轻微近视,中度近视,有一部分是严重的,都要戴眼镜呀,否则他会越来越严重,完了他就算不戴眼镜,他也看不清东西啊!




早点确诊是什么病症。确诊后才好治疗或调理




如果听不到声音,孩子就没法学习语言,越早干预越好,佩戴助听器后需要进行效果评估、如助听效果不理想可及早申请国家人工耳蜗项目(如申请成功一般会在一岁左右进行单侧植入手术)。即使申请了人工耳蜗项目在人工耳蜗植入前助听器是必要助听干预方式,人工耳蜗植入后另一侧还是需要助听器的辅助。




最好还是要找专业的医生,这是生理情况,专业人士才最有发言权。




您好孩子轻中度听损,要早点干预吗?

一般只要有了听力损失一定要及时干预。尤其是孩子,孩子3岁以前属于语言发展期,如果有了听力损失会造成语言上的缺陷。希望能够充分重视 及时干预。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孩子是中度听损,日常交流中只要声音音量正常基本是可以听到的,但是对于清晰度或者小声影响就会比较大,而孩子处于认知声音以及学习的关键时期,中度听损已经有所影响,因此建议还是尽早选配助听器来进行干预会更好一些。




孩子是中度听损,日常交流中只要声音音量正常基本是可以听到的,但是对于清晰度或者小声影响就会比较大,而孩子处于认知声音以及学习的关键时期,中度听损已经有所影响,因此建议还是尽早选配助听器来进行干预会更好一些




  • 早期干预时间:在新生儿听力普遍筛查(universal new born hearing screening ,UNHS)项目中 ,要求所有筛查未通过的婴儿,应该在出生后3个月内接受全面的听力学及医学评估,被诊断为永久性听力损失的听障婴幼儿均应在6个月内尽快接受干预 ;在配戴助听器前明确病因和进行病原学询问,根据结果采取合适的治疗手段和干预措施。

    根据2013版美国听力学会的儿童放大临床实践指南要求,儿童助听器选配后,必须要用真耳分析进行验证,确保助听器有合适的增益。最近在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上发表的《婴幼儿听力损失诊断与干预指南》也指出,在验配过程中,由于婴幼儿缺乏主诉,在验配过程中要避免过度放大,损伤残余听力。另外,婴幼儿存在听觉发育迟缓的现象,因此,对于小于6月龄且听力损失为轻度的婴儿,验配助听器时要慎重,力求做到适度干预。同时,家长也需要配合助听器验配后的调试、验证、和效果评估,鼓励使用真耳分析技术。

    在听障儿童康复的过程中,除了听觉言语能力的发展,认知发育特征也一直是听力学家、心理学家、康复工作者以及家长关注的重点一现象。

    关于听障儿童干预,国外Yoshinaga-Itano 等对听障儿童干预年龄与个人融入主流社会的社交能力发展进行研究,发现早期干预的生理年龄越小,个人的社交能力发展越好,且个人社交能力的发展与言语语言发展呈正相关。国内孙喜斌等研究认为干预的生理年龄影响听障儿童的认知发育水平、眼协调与运动、个人与社会、听觉言语、操作、总体认知能力,干预生理年龄越小,认知发育水平越好。

    对于大部分轻度听力障碍者来说,在安静环境下,与别人在不远距离内进行面对面交流一般不会察觉自己的听力障碍,这是因为在听不清别人小声说话时,听障者会根据以往的听觉经验,通过口型辅助或联系前后语句判断别人所要表达的意思,但如果说话者更加小声或背对着轻度听力障碍者,那听障者就有可能会听不清某个词,从而漏听或误解说话者的意思。

    对于有轻度听力障碍的儿童、婴幼儿来说,家长对轻度听力障碍往往也采取不重视的态度,甚至认为是孩子年龄太小,反应不灵敏,或者认为等孩子长大了就能像健听者一样听到。

    但是,孩子就像一张白纸,他们需要更好的听力基础才能更好地学习语言。即使是轻度听力障碍,也会影响孩子的言语发育。

    儿童的轻度听力损失其实是最不容易被察觉的,因为大多数儿童都不会主动告诉家长,这一点和成人不同。但正常的听觉条件是语言发育的基础,人类听觉语言中枢功能发育的黄金时间大约是3岁以前。如果在这个时间没有得到适当的听觉刺激,那么就会造成语言发育的迟缓,以后需要更多努力才能追上同龄人水平。如果不进行听力干预,孩子今后在社会上的沟通就会有障碍,因此早发现新生儿听力障碍是听力学家非常重要的工作。

    在轻-中度听力障碍的孩子在成长发育过程中,就已经不知不觉出现了听觉功能、言语发育、逻辑思维、认知学习等方面的迟缓,只不过家长没有明显察觉到与同龄孩子的差距,但往往等到9-15岁高课堂学习要求、高难度学业跟不上的时候家长发现就比较迟了。

    希望家长千万不要忽视孩子的轻-中度听力问题,认真听取听力学家的意见,让孩子接受专业的听力诊断-干预及康复,在学业与工作中有足够的竞争力,最大程度的帮助孩子不因听力损失落后在起跑线上。

    文献参考

    杨影(综述),孙喜斌(审校).新生儿听力筛查、诊断、早期干预的影响因素[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14(1):105-108.DOI:10.3969/j.issn.1006-7299.2014.01.028.

    Yoshinaga-Itano,C; Sedey,AL; Coulter,DK; Mehl,AL .Language of early- and later-identified children with hearing loss.Pediatrics.1998.102(5):1161-1171.

    杨影,王丽燕,孙喜斌等.先天性听力损失婴幼儿认知发育特征的追踪研究[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5,50(10):799-804.DOI:10.3760/cma.j.issn.1673-0860.2015.10.002.

    倪道凤.2013版《美国听力学学会临床实践指南:儿童放大》(Ⅱ)[J].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2014,(4):260-262.DOI:10.3969/j.issn.1672-4933.2014.04.006.

    张明,陈骥.听觉障碍人群的皮层可塑性[J].中国特殊教育,2003,4:43-48.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新生儿疾病筛查听力诊断治疗组.婴幼儿听力损失诊断与干预指南[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8,53(3):181-188.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7

标签:耳蜗   早点   孩子   助听器   新生儿   听觉   婴幼儿   听力   认知   言语   障碍   损失   家长   语言   儿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