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让孩子成为哪种人,自己就先成为那种人”这个观点你认同吗?

那种人是啥归类呢?比如说实话算一类吗?忠诚又算一类吗?

对孩子的教育确实是身教重于言教,但不要想让孩子成为哪种人,孩子是上天派来的,不是你设计的,所以他要成什么样的人,父母是管不了的,强行管了,就没有好结果,要么是孩子一生的悲剧,要么是父母半生的悲剧。

做好自己,对孩子,小时候身教重于言教,长大了,世界观的建立第一位,然后就不是你管得了的。泛泛地说要成什么样的人,没什么意义。




、这个观点我认同。因为父母是孩子启蒙教育最早,最密切接触的笫一任导师。父母的言行是自己孩子最好的榜样,父母的处事为人,思想品德将对自己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要想自己孩子将来孝敬自己,当父母的就要首先孝敬自己的父母。人常说身教重于言教,想让孩子们做到的我们当父母的就必须首先做到。常言道“上梁不正下樑歪”。所以,要想自己孩子将来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们当父母的就要以身做则,作出表率,以自己的人品,德、行,人生观影响,教育自己的孩子,使自己孩子成为自己理想中的人。




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反动儿愤蛋,这是文革时说词,现在是文化占领市埸,无论什么出身,只要有学历,都是需要人才,所以不能肯定前辈好坏,但由于人间关系在当代也很重一方。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欲,勿施于人。




按照社会伦理道德来做事都没有错。




父母能做的就是以身作则,其他的都是缘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6

标签:孩子   上梁   启蒙教育   勿施于人   己所不欲   以身作则   泛泛   表率   世界观   不正   伦理道德   老子   悲剧   将来   观点   父母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