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湖四海的亲戚都来送行了,濒临死亡的老人一口气吊着好几天都不走,你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吗?

这个我有亲眼所见,因为我堂哥临终前就是这样子的,当时他是肝癌晚期,痛得满地打滚,但是他依然呆着一口气等他的两个女儿回来见最后一面。

我们谁也没想到他会有那么快,因为之前医生说堂哥能活3~6个月的。可是他从确诊到走不到一个月,也许是父女连心吧,他要走的那天晚上,他大女儿在学校总是感觉心里很不安,总感觉有事,睡到12点多的时候,心里一直很不安,就马上跟老师请假从学校走出来打车回家。

因为是半夜我们都不想让孩子知道,怕她们承受不了,但最后他两个在县城上学的女儿全赶了回来都见到了他最后一面。只有二女儿却因为在其他城市读卫校赶不回来见他最后一面。

也许是因为有所牵挂,我堂哥走的时候眼睛都没合上,想想真的很心酸,因为生前他最疼爱的就是他的四个孩子了,之所以会那么年轻就得这病,也是为了四个孩子太拼了,舍不得休息舍不得吃穿才这样的。

他一天福都没有得享受过,他没发现生病过的时候,我们经常劝他不要那么拼,有空还是休息一下,可是他不听,他说四个孩子开销太多了,他不想他的孩子生活得比别人差,他想让他的孩子能读得了书,不像他一样没文化,没有好的工作,所以他就要为了孩子拼。




10月2日我奶奶去世了,就是这种情况!

我奶奶临终前89岁,在9月20号的时候就不吃饭了,爷爷见到这种情况打电话把我姑姑从北京叫回来了,我家其他亲戚因为都在山西,所以就也都连忙放下手里的事回来了。

因为听说老人不吃饭就是临终前的征兆,而且奶奶本身年事已高,所以大家都以为奶奶很快就要走了,但事实上奶奶虽然不吃饭,不过期间也会喝稍许的一些水,所以一直过了三天好像也并没有去世的征兆。

因为大家都是请假回来的,所以也只能商量看看怎么轮番照看,不过老人不吃饭总是不行的,大概到一个星期的时候,奶奶已经没有任何说话的力气了,而且手很冰凉,大家知道奶奶肯定快走了,于是便开始准备后事。

果然到了第10天,也就是10月2号的晚上凌晨,奶奶去世了,因为是深夜,也没有惊动多少人,大家回来之前,大家就已经把后事准备好了,所以一切也很自然。

我家子女较多,四代同堂,基本上起码有几十号人,所以后事也办得有条不紊,有本家说,奶奶真会算时间,10月2日去世,正好7天入土,时间正好赶在大家放假期间,不耽误子女的事情(10月8号收假)。

奶奶去世,大家虽然悲痛,但也算好的,因为奶奶是无疾而终,生前没有疾病,只是因为年龄大了生机耗尽而死,算是喜丧。

今天正好是奶奶的五 七,希望奶奶在另一个世界好好生活,也希望奶奶在天上能保佑我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




真有这样的事。老家邻居老人就是这操作。还有一口气从医院拉回家,前提医生说让拉回家准备后事的。

老先生过去也是德高望重的人物。大家族后人又有外面工作的,老家侄子村主任人也是体面人家。

四面八方老亲旧眷都赶回来了,送老衣都穿好了,老爷子一口气算是咽不下。

想想这么多人有多抓狂,当时村子离街上十多里没开饭店的。有开车去吃住酒店。在家这么多人吃饭也是问题。大锅菜汤做了几天。

老人不咽气,只有各自打道回府。

等几天真正咽气又通知,有亲戚朋友直接说这次可要搞清楚是真s假s。

这样折腾有的离家远可是搞怕了。




我想说一下,因为我姥爷刚去世不久。去世前情况也是一样的,两个月之前我姥爷因为老年痴呆严重,被送进了医院,老年痴呆严重起来六亲不认,有胡言乱语,骂人,不配合治疗等症状,谁都不许近身,连我妈妈和我舅舅都不认,主要还不吃不喝,一连一周时间滴水未进,医生只能靠输液维持,后来连输液也不让输,直接拔掉,大小便失禁,后来下尿管,我们看在眼里痛在心里,泪流满面又别无他法,医生说要不回家好好养吧,我们都懂他的意思。

回家之后还是这样,拒绝吃饭喝水和打针,后来嗓子说不出话来了,只能往嘴里滴水,亲人都围在身边,尽最后的孝道。姥爷吊着一口气,三天后去世了。真的好难受,眼睁睁看着却无能无力,真心是最大的悲凉了。

如果有这种症状,尽量都陪他身边吧,满足他的各种要求,让他在去世之前,有尽量多的心安和满足,我觉得是最好的了。

最后,愿天下老人都能远离病痛,安详走完人生!谢谢!




那是在90年代前,我居住在平房,那时候我才上中学。我家附近有个邻居,家里有个80多岁老太太,平时气管不好,冬天特别厉害,家里有一空瓶罐子,里面发一点水,这位老人一咳嗽就会吐黄痰,所以我非常不愿意去她家,但是她家儿子和儿媳妇和我家父母关系都非常好。

家里有好吃的,总会装到一个二碗里,让我给老太太送去,我无法拒绝,必须去,去时,走的非常慢,等回家的速度飞快,总不希望她发病咳嗽的画面,担心她哪一口喘不过气来,会死在我的面前。更不喜欢看到她家炕上的罐头瓶子!

她家有好吃的,也会送到我家,可是我重来不吃她家东西。不过这位老奶奶有一个绝活,就是会做纸葫芦,比市面上卖的都好。每年五月节挂纸葫芦,在我记忆里,从来不要买,每年端午节前两天,她家就会把很多纸葫芦送到我家。

所以这位老奶奶,我印象非常深。大概是1990年,还有五天就又到端午节了,家里在吃中午饭的时候,我母亲和我父亲说闲话的时候,提起了我家邻居,这位老太太,说她现在病重有十多天了,也许挺不过端午节了。我就插嘴了,“这下坏了,以后端午节就得花钱买葫芦了”。我母亲狠狠地蹬了我几眼!我急忙把饭吃完,跑了!

从那天开始,我每次出家门上学和放学,都会特意看看老奶奶家,有没有事情发生。我发现她家经常有外人出现。

在端午节过后第二天,我母亲嘱咐我,去老奶奶家,看老奶奶最好一面,估计这两天就会咽气了。说老奶奶梦话里,提到过我的小名。我非常迷信,担心不完成老奶奶心愿,她走后回来抓我。于是,我非常忐忑的心情,跟着我母亲去了老奶奶家。

她家院子里站着很多人,我紧跟着母亲走进老奶奶屋里,屋里也有很多人,大部分人我都不认识,老奶奶躺在炕上,闭着眼睛,张着嘴,喘着出气。

她儿媳妇看我和我母亲进屋,赶紧迎接上了,我母亲说,“我带xx来看看他奶奶”。就把我拽到前面。她儿媳妇马上到老奶奶身边,在老奶奶耳边说,“妈妈,你睁开眼睛看看,xx来看你了”。

好久,老奶奶睁开眼睛,死死盯着我,嘴角动了几下。我当时心情很复杂,真不希望她死去!过了好半天,老奶奶又闭上了眼睛。

过了一会,我母亲提醒我,该去上学了,我就低着头,急忙走了出去。

晚上回家后,看我家没人,我以为老奶奶没了,马上放下书包,跑到老奶奶家。老奶奶家屋里屋外都是人,邻居也有很多。我的父母正在帮助老奶奶儿媳妇给大家做饭,做菜。

我挤近屋里,看了一眼,老奶奶还是躺在炕上,喘着粗气,她的儿子,在旁边,用棉签时不时的清理老奶奶嘴里的痰。我站在一边,听大人们说话。有人说,“该通知的人,都通知到了吗,东西都准备好了吗,看上去,也就是前半夜的事了”。我心情很沉重,回到家里,赶紧写作业。

过了好久,我母亲回家,给我那了一点饭菜,并嘱咐我,让我写完作业,不许看电视,早点睡觉,我母亲和父亲今晚都在老奶奶家,不回来了,老奶奶可能今晚就去世了。

第二天早上,我醒来的时候,发现我父亲在抗上睡觉,我母亲在灶台做饭,我急忙走到母亲身边,小声问,“老奶奶走了吗,”我母亲说,她还活着,不过随时都有可能走。并嘱咐我,中午让我自己在家吃饭,饭会放在锅里。

就这样,老奶奶持续有四天,天天躺在炕上,不吃不喝,艰难喘着粗气,亲朋好友都来了,天天等待。第五天早上,老奶奶在广东当兵的大孙子回来了,儿媳妇把老奶奶叫醒,老奶奶还睁开了眼睛,并且艰难的说出几个字,“终于等到大孙子了”,声非常小,但是字字很清楚。

当兵的大孙子,满眼流泪,跪在老奶奶面前,握着老奶奶的手,哭着说,“奶奶,孙子回来晚了”。旁边的人都流泪了。

旁边的人突然看到老奶奶闭上了眼睛,并且眼睛流出来眼泪。

明白的老人赶紧把她大孙子拉到一边,去摸老奶奶的脉搏,和去探鼻吸,并看老奶奶的眼睛,不一会,宣布老奶奶走了。屋里哭成一片!

就这样,邻居家老奶奶离开了我们。

后来听妈妈说,老奶奶迟迟不走,就是为了等当兵的大孙子。从老奶奶病重就拍电报给部队,可是那时候,从广州回黑龙江,做最快的火车 需要整整七天时间。老奶奶迟迟不走,也许真的实在等她大孙子!

老奶奶去世了,我那时非常蠢,还去问她大孙子,看没看见或者感觉到老奶奶回没回来过?我们这里在死者亡故的第七天,会用细灰撒在家门口,如果亡故人回家能看到脚印。也有用白面的。




一个50多岁的中年男人开着昌河车来接我去给他的父亲诊病,我没有多想,带上血压计和听诊器还有一个小药箱就上了车。没想到男人接下来说出的一番话却让我大吃一惊。

汽车行进的过程中,我先简单了解了一些病人的情况。

老人今年80多岁,身体状况不佳。一个多月前患上了急性脑血管病,在医院治疗半个月之后,病情没有明显好转,病人家属商量以后把他接回了家。

虽然老人精神状态不好,但可以吃一些流质食物,勉强能维持生命。

3天前老人突然开始不吃不喝,一直在床上昏睡。无论是谁都叫不醒他,呼吸也变得十分微弱,家人不放心,就让去看看情况。

我正在考虑引起这种情况的原因,老人的儿子突然问我,你说我父亲是不是到时候了?

我没有见到病人,不敢妄下结论,就说到地方看了再说。

很快到了老人家里,刚一下车,一下子围上来一大群人,有男有女,年纪有大有小,粗略估计有十几人之多。

他们只是好奇的看着我,却并不说话,为首的一个60多岁的老头冲我点了点头,算是打了招呼。

我并未过多理会他们,径直走进了屋里。里边光线很暗,过了好一会儿我才适应过来。看面积有十几平米,靠墙的地方放着一张小床,旁边一张桌子和一个柜子还有几张木头椅子,余下的就是一些杂物。

床上躺着一个老人,眼窝凹陷,颧骨高耸,微张着嘴,口唇发紫,就像睡着了一样。

在老人旁边坐着一个老太太,应该是他的老伴,此刻正眼含热泪,用毛巾在擦拭老人的脸庞。

我看了一下,发现老人呼吸微弱,按压眶上神经没有明显的痛苦表情,瞳孔虽然没有散大,但对光反射不够灵敏,情况不容乐观。

测量完血压,心跳和体温,又询问了一些老人的基本情况,我收拾好东西,准备回去。

老人的病情很严重,已经超出了我的能力范畴,我对此表示无能为力。

对此他们也早有预料,那一大群人就是得到消息才赶来的,只等老人一闭眼就开始操办后事。

至于为什么还找人来看,一是图个心安,堵住外人的嘴,另一方面也想得个确切的消息。

这样的事我经历过一些,自然知道其中的道理,彼此心照不宣的寒暄几句,就准备回去。

这时候有几个村民拿着铁锨和撅头从外面进了院子,听他们谈话,才知道是给老人打墓穴的,看来一切都提前安排好了。

回去依然是老人的儿子开车送我,不出所料,他问出了自己最关心问题,他父亲啥时候能走。

这个问题很难回答,每次都让我十分头疼,不说又交代不过去,只能含糊其辞的说个大概时间应付过去。

这次也不例外,我随便搪塞了几句,就准备岔开话题,老人儿子却突然问我,有没有药,吃了可以让人少受点罪。

我看他说的吞吞吐吐,瞬间明白了他的意思,吓得赶紧摇头。

老人儿子似乎怕我误会,解释说,看着老头躺在床上不吃不喝,瘦的只剩皮包骨头了,实在不想他再受罪了。

我安慰他几句,又说了些鼓励的话,很快就到了地方。

后来忙别的事情,就把这事给忘了。

过了大概2个多月,我在马路边上见到了那位老人,他正坐在轮椅上,由老伴推着在散心。

当时我大吃一惊,停车一看,果真是他俩,就赶紧上前询问情况。

老人依然十分瘦弱,不过精神状态不错,面色也比原来红润了不少。我听他老伴讲述了后来事情发生的经过。

当时大家都以为老人熬不过去了,该准备的都准备好了,该来的人也都提前通知来了。

可老人吊着最后一口气一直没有咽下去,大家也不能一直干耗着,有人就先回去了。

留下的人心里也着急,可又不敢走,都怕前脚刚走,后脚又要回来,来回折腾,可总等着也不是办法,都是急得团团转。

老太太心疼老头,偷偷熬了小米粥去喂老头,不知道是不是上天保佑,老头竟然喝下去了。

一连喂了几天,老头竟然慢慢睁开眼了,这下所有人都放心了,大家一哄而散,都忙着各自上班赚钱去了。

在老太太的悉心照料下,老人的身体一天天的好转,不但饭量大增,还能坐起来,虽然不能说话,但别人说的话他能听懂,知道用点头和摇头来表达自己的看法。

不得不说,这简直就是一个奇迹。

我当初虽然看走了眼,但也由衷的替他们感到高兴。

不过这个“他们”里边不包括老人的儿子和儿媳。

他俩当初张罗着办理老人的后事,没想到白忙活了一场,儿媳妇十分的不痛快。

原因就是俩人经营着一家农家院,照顾老人要影响生意,忙生意就不能照顾老人,不能两边兼顾。

老太太清楚儿子和儿媳妇的想法,知道他们不想耽误赚钱,都希望老头子赶紧走,能省下不少麻烦。

可既然老头挺过来了,那就要好好活下去。老太太决定自己一个人照顾老伴,不让儿子和媳妇跟着操心,省的他们抱怨。

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谁也违背不了,既然都要有这一天,就要孝顺老人,善待他们也是善待自己。

老人吊着一口气不走,可能是有未了的心愿,也可能是生命之火没有燃尽,不管是那种情况,子女还是要尽力寻求治疗,说不定就会有奇迹发生。

一切皆有可能,即使不能,也做到了问心无愧,此生无憾!

你们说是吗?




我大奶奶76岁的年纪,已经好几年身体都不好,去年冬天害了一场病,严重的时候,连续几天滴水未进,就剩下一口气,所有人都认为她随时都会离开,但她撑了一天又一天,不仅没走,最后又缓了过来。

大奶奶生病以后在床上躺了一个多月,农村人的观念就是怕花钱,有病了都是自己扛着,或者就近在村卫生所拿点药,打点针,不敢上医院去。

老人家整天躺在她的房间一动不动,也变得少言寡语,一日三餐就是简单对付几口,没什么食欲,由于长间卧床,臀部皮肤溃烂,已经长了一大片褥疮。

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大奶奶的儿子、儿媳妇,包括孙辈慢慢的都对她没有好声好气,甚至还有怨言。

尤其是大奶奶的儿媳妇,她本身就是喜欢发牢骚的人,一直以来跟婆婆关系不和。大奶奶久病以后,她是越来越嫌弃,不想管,也不想问。每天都是儿子孙子给大奶奶把饭端到房间去,她是能避就避开。

一次我去看望大奶奶,看见房间里有一个塑料胶桶,里面都是屎尿,臭气熏天,老人的床上也是一股异味,没闻习惯这个味道,一刻也呆不下去,她儿媳进房间都要掩鼻。

并且还向我抱怨:你大奶奶每天饭也没吃几口,但个把月了还在喘着气,把人折磨的够呛。又说某某家的老人,晚上好好的,一觉直接就睡过去了,谁也不遭罪。

尽管大奶奶的情况一天不如一天,但她似乎还是觉得太慢了,已经不厌其烦,盼望着婆婆早点“解脱”,省得给她找麻烦。

一天,大奶奶从早饭到晚饭没吃一口。第二天,村里卫生站的医生来看了一下,认为没有多少时间了。

家里可以给老人家准备后事,其实他们早已经准备好了,一切都弄好了,包括当时村里组织了一帮人要出去打工的,也被劝下来,让他们稍等几天,留下来帮着办丧事。

又过了一天老人家还是没有吃饭,水也不喝了,仿佛陷入了昏迷,村里医生又来给她摸了摸脉相,非常微弱,估计最多也就是这一天半天。

大奶奶的儿孙包括一些亲戚都来到了家里,把大奶奶房间里的卫生搞了一遍,又给她擦洗了身体,把之前买好的寿衣也给老人家换上了。

就在这个时候,大奶奶的女儿从外地赶回来了。大奶奶有三个孩子,老大和老三是女儿,中间是儿子,而且两个女儿都是远嫁。大奶奶早些年经常会去两个女儿家各住个一年半载,但这几年身体不好,哪里也不敢去,就跟儿子生活在一起。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大奶奶的女儿这个时候才回来,但也不能说她们不孝,因为实在都太远了,都是离娘家上千公里的距离,来往不便,并且也都有各自的家庭需要照顾,所以顾了这头就顾不住那头,有心无力,平时只能寄点钱表达孝心。

先回到家的是大女儿,她看到老母亲骨瘦如柴、病入膏肓,而且寿衣都穿上身了,伤心不已,后悔不迭,恨不能早点来到。

她拥抱着母亲伤心痛哭,大奶奶看到女儿回来了,一下子来了精神,握住女儿的手,用很若虚弱的语气问长问短,而且表示自己很饿,想吃东西。

当时大家都以为大奶奶是回光返照,她问母亲想吃什么,赶紧做好端过来喂她吃,吃了东西以后,大奶奶说想到外面走走,说好久没见过太阳了,想出去看看。

她把大奶奶背到院子里,拿了个凳子让母亲先坐着,坐了一会儿之后,又扶着她在院子慢慢走着活动活动,老人家也变得开心起来。

当天晚上的时候,大奶奶的小女儿也赶回来了,她看见母亲的情况并没有那么严重,觉得应该送到医院去进一步治疗。

第二天,他们就把大奶奶送到了镇卫生院,医生一检查,说也没有什么特别大的毛病,就是太虚弱了,要求让老人在医院里疗养一段时间。

大奶奶的两个女儿陪着她在医院住了一个多星期,老人的病情明显好转,身体各项指标逐渐得到恢复,精神头越来越好,住了半个月左右,基本上可以康复出院了,有些小毛病,拿点药回家慢养就好了。

没想到,大奶奶就剩下一口气,她的家人已经准备好了后事,甚至把寿衣都给她穿上了;亲戚朋友和远嫁的女儿都从各个地方赶过来看她最后一眼。很多人也认为她没有多少时间了,可是直到大奶奶的两个女儿来到身边,都没有走,而且老人家竟然又奇迹般的挺了过来。

大奶奶跟她儿媳关系不合,在村里也是人尽皆知的,如果继续生活在一起,可能对老人的健康不利。

于是,大奶奶身体恢复的差不多了以后,两个女儿商量着,打算把老母亲接出去跟着她们生活,轮换着照顾,先去大女儿家住几个月,然后再去小女儿家,虽然路途遥远,但就当旅游了,带着老母亲看看外面的世界也不错。

大奶奶虽然嘴上说给你们找麻烦了,但心里是乐开了花,因为那个老人都盼着子女孝顺和陪伴。

通过我大奶奶的遭遇,我认为作为子女,只要老人有一口气在,都不应该放弃,都要想方设法、尽心尽力的积极治疗。而最重要的是子女贴心的陪伴和精心照顾。

之所以大奶奶能挺过来,我也认为跟她的两个女儿能够及时赶回来有关——因为她们回来以后,无疑对老人家的心理和精神都是一种莫大的安慰;心情好了,精神好了,食欲也好了,又加上积极的治疗,让大奶奶从剩下最后一口气的死亡线上又恢复过来。

虽然没有人指责大奶奶的儿媳妇,但她也有子女,也有儿媳妇,她的所作所为,别人都看在眼里,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杆秤。不知她有没有想过?若干年后,如果她也到了这一天,她希望儿媳妇怎样对待自己呢?




年近90的姑妈,不吃不喝躺在床上14天了,吊着一口气不走,个中原因让人泪崩!


2021年元旦过后的一天,父亲打电话告诉我,姑妈处于弥留之际,估计走不远了,让我尽快回家去,见姑妈最后一面。


姑妈家就在我老家的邻村,父亲听到消息后,很快就赶到了。他就在姑妈的病榻前,给我打的电话。


父亲说,姑妈已经睁不开眼睛,不能说话,但是心里是清楚的,现在静静的躺在床上,等着亲人们一个个走进去,做最后的告别。


父亲还说,他来的时候,姑妈抓住父亲的手不放,好久好久,不肯松开,直到父亲说,您是不是盼您的舅侄来?


听到这句话,姑妈的眼里留下了两行泪水,抓住父亲的手,才慢慢松开。

我急急忙忙赶到的时候,小屋前站满了人。我的表哥、表姐和他们的孩子们,都已经在几天前,陆陆续续赶了回来。


我简单了打了招呼,怀着复杂的心情,走进姑妈的房间。同样年迈的姑父,坐在床前,默默流泪。


看见我进来,姑父站起身,拉着我的手,对着形如槁木的姑妈说,您的舅侄来看你了!

我鼻子一酸,差点没哭出来。老人即将仙游,恋恋不忘的是至亲。


我是老人家的舅侄,是娘家人,可我并没有在老人家面前尽孝,只能在生死离别之际,再叫最后一声“姑妈”!

姑妈听说我来了,听到了我的声音,努力着想把被子里的手伸出来,一点一点、好慢好慢……


我赶紧俯下身,握住老人家的胳膊,再握住老人家的手,轻声的说,姑妈,我来看您了。


这是我第一次接触弥留之际的人。此时的我,实在想不出应该说什么话,只能默默的握着老人的手,默默的流泪。老人的手很温暖、很有力,不像是想象中要离开这个世界的人那样,手脚冰凉。


过了一会,一旁的姑父说,天冷,您还是把手放在被子里吧,让您的舅侄到外面去喝杯茶,您也要休息一下了。说完,把手伸过来,握住姑妈的手,小心翼翼的放进被窝放好,再把那一侧的被子掖好。


说实话,姑妈90高龄,儿孙满堂,如今无疾而终、驾鹤西游 ,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但是,这样的场合,我还是有点呆不下去,气氛太凝重,太让人伤感。我擦干眼泪,转身走出了姑妈的房间。

父亲知道我的感受,跟着走出来说,你工作忙,你先走吧。我在这里陪姑妈最后一程。


好。到时候,我来给姑妈下跪、磕头,和亲人们一起,送老人家上山。

我答应着父亲,和亲戚们打过招呼后,回到了单位。


估摸着过不了几天就要参加“聚会”,我提前给领导报备,说近期会参加一个丧礼,我会按照防疫要求,全程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做好自我防护。


忐忑不安中,几天过去了,我没有等到来自老家的电话。给父亲电话,父亲说,他每天都会去守上大半天,然后再回家。而姑妈还是老样子,气若游丝,静静的躺着。但是,不管怎样,走是一定的,只是时间问题。


我觉得还是得再去看看,于是再次来到了姑妈家。


那里一切照旧,姑妈还是静静的躺在床上,姑父默默的守在床边上,孩子们一个个或近或远的候着。

老人不吃不喝10天了,最多只是用棉签打湿一下嘴唇!一脸憔悴的大表哥对我说,该回来的都回来了,不知道老人究竟还有什么放不下的,更不知道老人的生命力怎么就这么顽强!


老人活着本来是好事,但是,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天天这么多人在这里耗着,还真有点吃不消了。


可这样的情况,又有什么办法呢,唯有耐心的陪伴!我安慰了一下年逾花甲的大表哥,回家了。


最终接到老人故去的电话,是在又过去了几天之后。我放下手头的工作,立马来到姑妈家。


老人已经静静的躺在了堂屋的卧榻之上,穿着早已准备好的寿衣,脸上盖着黄裱纸,靠头的一端,烛光摇曳,清香袅袅。


我上了一炷香,然后恭恭敬敬跪下,朝着老人的遗体,一丝不苟的磕了三个响头。

逝者已矣,接下来的事情是,按照传统礼仪,按部就班,送老人上山、入土为安。


姑妈90高寿,儿孙满堂,如今仙逝,是为喜丧。所有的人都是一脸轻松,唯有姑父呆坐在一旁,在儿女们的簇拥下,默默流泪。


稍远的地方,最小的表哥,在和大家讲着姑妈离世前这段时间的种种。


我凑上前去,听了一会,终于明白,姑妈之所以弥留之际长达14天,不是还在期待着谁的到来、不舍离去,更不是生命力顽强,而是另有原因。


原来,姑父身体也一直不好,加上伤心,吃不下饭,老表们就准备了两位老人平时都爱喝的奶粉和开水在旁边,让他随时可以补充下营养。


从姑妈躺在床上的第一天起,姑父就几乎寸步不离的陪在身边。他的身体确实吃不消,牛奶成了他这段时间最主要的食物和能量来源。


没想到,因为不忍看着姑妈挨饿,姑父每天都会偷偷的给姑妈喂牛奶喝。


直到有一天,小表哥发现这个秘密,收走了房间里所有的食物。不再吃到东西的姑妈,两天后,终于停止了呼吸。

看到相濡以沫60多年的老伴撒手人寰,姑父一度昏厥过去,好一阵才缓过神来。稍微恢复了元气的姑父,要打小表哥,可勉强举起的手杖,在面前停留了一会,最后无力的掉在了地上。


弥留之际的老人,是顺其自然让他(她)离去,还是想方设法延长生命?这是一个两难选择!


理性的想法是,既然生命不可挽留,不如减少痛苦,尽量轻松离去,这是一种解脱,也是一种幸福。(当然,大前提是,法律不可违背!)


感性的想法是,生命可贵,能留一秒是一秒。但是,如果延长的生命里,只有痛苦,是逝者希望的吗?


这里面有法律的问题,也有道德和伦理的问题,太过复杂,太过敏感。相信每一个人都会有不同的看法。


您怎么看?欢迎评论!




奶奶临死前一直叫着我和叔叔的名字,那时我在医院里生孩子,不能回来送奶奶,我叔叔带着妻儿回来时,车子出了事故,停在半路回不来。奶奶硬撑着最后一口气,要见我和叔叔一面。

自从爷爷走了两年后,奶奶就患了老人痴呆症,许多事情都不记得了,唯一记得的就是叔叔。叔叔那时在惠东工作,一家人都在那边买了房子。所以奶奶经常偷走出家门,去寻找叔叔。

最后摔断了腰,经过抢救命是保住了,但不能下床。我妈一直照顾她。直到奶奶临死前,她让我妈叫来一些从未见过的人。这些人实际上已经死去老人的名字。我爸妈就知道奶奶快不行了。

于是准备后事,家中也叫来亲人们,一屋子人,一个个上前和奶奶握手道别。奶奶生前做了许多善事,来和她道别的人来了一批又一批。

奶奶往四周看了一眼,忽然问我兄妹三人在哪里。我妈告诉她听,我姐姐在国外,无法回来,我哥已经到城里,快到了。然后说我回了婆家养胎。

奶奶让我妈叫我过来,她有话和我说。

我妈打电话告诉我,奶奶要走了,现在想要见我一面。我在医院准备生产,因为频频腹痛,快要生产的症状。我哭着告诉妈妈,我不能回去,我在医院要生孩子。

我奶奶一直闹着见我,气也喘得很急,脸色已经开始变色了,吐气多进气少。我爸妈将奶奶抬出来厅中的竹席上(我们家中快要死的人,是要抬出厅中,这是习俗。)我让妈妈开免提给奶奶听我的声音。

我哭着叫道:奶奶……奶奶……我是阿姬,我在城里生孩子,不能回去你身边。

奶奶用虚弱的声音叫着我的名字:阿姬,奶奶舍不得你,奶奶无法见到你第二个孩子了。奶奶买了只金锁送给你孩子……奶奶的话是断断续续的,我勉强听出奶奶要说的话。

奶奶最后要我照顾好孩子。然后就不说话了,我一直叫着奶奶。

奶奶说:我没睡,我还要等强子。(我叔叔的乳名)和我通完电话后,我奶奶就一直吊着一口气在等我叔,一直叫着我叔的乳名。

我爸频频打电话给我叔,我叔说他可能赶不回来,车子在半路出了事故,现在回不去了。

我爸问我叔在哪里出事故,让他现在立即打车回来,车费我爸支付。

没多久,我哥回到家中,见到脸色蜡黄,双眼无神的奶奶时,哥哥上前握着奶奶的手就哭起来,不断喊着奶奶的名字。

奶奶看着我哥,叫着他的小名。要我哥快点结婚,还说她看不到我哥结婚了,指着房间说里面有个手镯是给哥哥结婚的。

我哥进去拿出来,是一只金手镯来。奶奶说是给未来孙媳妇的,我哥又哭了。奶奶又虚弱地问,强子去哪里了。

奶奶一生最惦记的是我叔,哪怕我叔没有给过一分钱养过奶奶,分家时选择有退休金的爷爷,抛弃奶奶。可是奶奶依然爱他,存着的钱,春节我叔一家回来,她会偷偷将自己一年的积蓄给叔叔。

奶奶会摔断腰也是因为叔叔,可是叔叔却从来不念奶奶的好。奶奶一直不愿意走,就是想等叔叔回来见上一面,自从爷爷走后,叔叔回来的次数越来越少,也没有赡养过奶奶。

可奶奶要走了,依然想见到我叔。这份亲情真的很浓烈。

最后是我爸问叔叔在哪里时,叔叔说已经到了城里车站了。

奶奶见到风尘扑扑赶回来的叔叔时,她哭了,用她对只瘦小的手握着我叔的手说:儿啊!你终于回来了。奶奶说了这句话后就安祥地离开了。

我叔是我爷爷和奶奶一生最牵挂的人。

我一生最遗憾的事情就是无法送奶奶最后一程。




这种情况可以说是司空见惯。我亲眼所见的就有老人吊着那口气七八天,一直等到出差东北的大儿子的归来,回光返照的眼睛一亮,然后才走的的事例。此事不胜枚举。

因此现象的平常稀疏,让我们倒联想到其它另外的问题一一

我们知道,当一个人自知大限将至时,其内心对至亲那种难舍的情执,肯定会不自禁的表达出很多很多人类最伟大最深沉最宽厚也是最原始的情感,这便是人之将至,其言也善的原理吧。

人,临了的一幕,是回忆的过山车,是倒放的电影,如此快速的在心中流过,但心灵最强烈的振憾一一却只有永远不舍的爱和感恩,无穷无尽的宽宥与忏悔。

这便是人类最高尚的情怀,且无与伦比,它蕴含的巨大能量,很明显,足以阻挡或减缓死神的脚步。

假设人们在面临各种致命的疾病和其它诸多死亡的威协时,心存最纯最质朴的爱和宽恕,当善意的能量集中到最大程度时,它可不可以战胜病魔或痛苦?或能让我们微笑着,坦然地接受下一个美好的轮回?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口气   老人   孙子   姑父   姑妈   儿媳妇   老奶奶   后事   老人家   叔叔   亲戚   奶奶   儿子   父亲   母亲   女儿   情况   社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