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关羽带着阿斗上长坂坡,能否全身而退?

肯定能,而且脱险的速度更快,需要的时间更短。为什么这么说呢?赵云的排名可是在关羽之前的,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

赵云排名第二,关羽排名第四。为什么,关羽会比赵云更容易带着阿斗突出重围呢?

这是因为,任何人要想在长坂坡突围的最关键因素不是武力值,而是曹操的战术安排。

大家都知道,长坂坡一战,赵云砍断两面大旗,夺槊三条,斩杀曹将五十余员。最后,赵云血染征袍,怀揣阿斗,突围而出。看似赵云厉害至极了,但是赵云的脱险其实关键在于曹操的战术安排。

曹操爱惜赵云的武勇,欲生擒赵云,以说降之。付出了这么大的代价,也没能生擒赵云,这可能是曹操始料未及的。

曹操当时打得小算盘是:用群狼战术,消耗赵云的体力,最后赵云精疲力尽而生擒之。结果,曹操忽视了赵云的特点。赵云是轻量型的选手,灵巧机动性很强,这样的战将是很难被生擒的。

曹操想要生擒赵云,于是就下令不许军士放冷箭,这样就便宜了赵云了。不用提防暗箭,就可以节省许多体力和精力,只管一心一意地打击近身之敌就可以了。

大家也可以看到,赵云斩杀的夏侯恩、淳于导、钟缙、钟绅等战将,都是副将级别的。而独当一面的大将级别的曹将,都围绕在曹操身边观战,而没有出手。

一流高手,出手的只有张郃一人。像许褚、夏侯惇兄弟、曹仁、曹洪、徐晃、张辽、文聘乃至李典、乐进等二流高手都在袖手旁观。

在这样的情况下,普通战将和军士是很难擒住一个超一流高手的。即使是一流高手,也可能突围的。像张郃也曾经在万军之中往来冲突,如入无人之境,令诸葛亮不寒而栗。

古代的战争,用冷兵器作战,力量大、武艺高的大将就经常在战阵中左冲右突的,普通人挡不住。不像现代,一枪就撂倒了,不在体力而在于枪法准。当然,拼刺刀的时候,就接近古代的冷兵器的厮杀方式。

所以,一个超一流高手,杀入阵中,如果对方上来的不是一流高手,而是普通战将或者是士兵,那么就好似虎入羊群了。事实证明,赵云也是乱砍乱杀,犹如砍瓜切菜一般就杀出去了。

其实,赵云所斩杀的五十多人都是普通曹将,斩杀他们所需要的技术含量并不太高,只不过是耗费体力和精力而已。

综上所述,赵云之所以突出重围主要原因就是:

第一、不许放冷箭。

第二、一流高手不出手。

第三、要求生擒。

第四、因为阿斗。

这是最重要的一点,因为曹操要生擒阿斗,以阿斗为人质,逼迫刘备就范。

这种做法曹操屡试不爽。曹操曾经以徐母逼迫徐庶离开刘备,到曹营效力。

后来,曹操又要求孙权送子进京做人质,以控制孙权,结果孙权只好联合刘备抗曹。

再后来曹操又诱骗马腾进京,以马腾全家为质,胁迫马超,马超心存侥幸,结果马腾全家二百多口被曹操诛杀。马超因此抑郁寡欢,最后英年早逝。

这一次,曹操欲用阿斗胁迫刘备投降。这个效果就比用在其他人身上的更好。

因为;1、刘备当时已经年过半百,只有阿斗一个儿子。年过半百的人,其实也就活在儿女身上,儿女是希望,没有了儿女,还活个啥劲啊?何况只有一个儿子。

2、刘备一贯标榜自己讲究仁义道德。那么就不能不顾儿子的死活去反曹操。

3、生擒刘备的儿子,最起码也可以动摇刘备的军心。

曹操当时说:“我得此人可以得天下。”这里所说的“此人”是指阿斗,而不是赵云。

曹操如果生擒阿斗,就可以逼迫刘备就范,从而再打败孤立无助的孙权。那么江南就只剩下昏暗软弱的刘璋和莽撞无谋的张鲁。那么曹操有生之年,非常有希望统一天下。大家想想看,赵云有帮助主公得天下的能力吗?

曹操没有统一天下,主要是因为刘备和孙权的不服,而不是因为没有得到赵云。这是很浅显易懂的道理。

如果全部满足以上四大条件,毫无疑问关羽也可以突围。甚至只要满足关羽一、三两个条件即可。我为什么这样说呢?

有人说,关羽的突围能力不强。原因是,土山之战,关羽没有突破许褚、徐晃和夏侯惇的包围。这样说有失偏颇,当时许褚跟徐晃两人联手阻挡关羽,被关羽杀退。

大家都知道徐晃和许褚两人两手是个什么概念。许褚是超一流高手,徐晃是最接近超一流的一流高手。这两人联手,即使是吕布也不见得能够战胜。而关羽将他们杀退,这已经是不错的战绩了。整个《三国演义》中,唯一一次单人杀退一个超一流高手加上一个一流高手的联手。再者,还有夏侯惇的一再出现,不断地消耗关羽的体能。更重要的是,当时对关羽曹兵放箭了。我们看《三国演义》第二十五回《屯土山关公约三事、救白马曹操解重围》:

关公夺路而走,两边伏兵排下硬弩百张,箭如飞蝗。关公不得过,勒兵再回,徐晃、许褚接住交战。关公奋力杀退二人,引军欲回下邳,夏侯惇又截住厮杀。

许褚是超一流高手,徐晃和夏侯惇是一流高手里的佼佼者。这三个人缠住关羽不放,再加上强弓硬弩,关羽才难以突围。

反观长坂坡,截住赵云的都是一些三四流或者是不入流的战将,又不允许射箭。如果是同等境遇,那么关羽肯定也是对那些三四流的战将砍瓜切菜一般,杀得敌方人仰马翻,自己一骑扬尘而去。

关羽在白马坡,从十万军中取颜良的首级,从容自若,袁军诸将莫能当。大家都知道,颜良的大军可是兵强马壮、严阵以待的。

而长坂坡,曹操长时间追赶刘备,其实也是强弩之末了,战斗力就远远不如白马坡颜良的十万大军。关羽从颜良的十万精兵强将的阵中突围而出,所以说关羽的突围能力也非同一般的。

那么,关羽需要的第一不许放冷箭,第三要求生擒的这两个条件,曹操能否给予呢?因为曹操对关羽的感情,和曹操以关羽为榜样打出来的“忠义”牌。曹操以前对关羽礼遇之隆,无与伦比,曹操不可能又对关羽翻脸无情,把以前的所有投资毁于一旦。曹操会介于“好人做到底、送佛送到西”,而再次放水,放任关羽离开。以成全关羽的忠义,对自己阵营的广大官兵也再次强化忠义的概念。

至于第三点,生擒就更不用了。干脆就改为目送关羽离开就是了。关羽在曹兵眼里,就是天神下凡一般。许多曹兵见了关羽往往都是目瞪口呆,或者是赶紧逃之夭夭,几乎没有人愿意去正面迎战关羽。

关羽攻打襄阳,曹仁根本不战而败,只有副将夏侯存不知好歹,偏要出战关羽。曹仁只好同意夏侯存出战,敷衍性地给他三千士兵,结果曹兵见关羽神威凛凛,如天神下凡,纷纷一哄而散。夏侯存只一合被关羽斩杀。

襄樊之战后期,因为关羽的士兵被吕蒙的攻心战术搞得士气低落、军无战心,徐晃打败了关羽。关羽率三百残兵,而徐晃却并不追击,放任关羽离去。由此可见,曹操手下大将都知道曹操对关羽的私人情分,没有人愿意去没事找事。

庞德在和关羽交战时,一旦有斩杀关羽的机会时,于禁立即鸣金召回庞德。实际也是于禁不愿意让关羽死在自己的人手里,以惹下无穷无尽的麻烦。介于曹将这些心理,关羽从长坂坡从容淡定地离开是万无一失的。

长坂坡,如果是关羽怀抱阿斗,关羽不是血染征袍,而是从从容容、好整以暇地回到刘备身边。

刘备也就不用把阿斗摔倒地上,以表示对关羽的感激不尽。阿斗也不会因为这一摔,而变得有点迟钝,那么蜀汉就有可能在刘禅的领导下,实现恢复中原的理想。




单骑纵横万军中,白袍何惧血垂红。

七入重围彰勇力,万里杀气破苍穹。

将军虎胆垂今古,猛士豪情贯长虹。

子龙从来扶危主,千载独此一英雄。

长坂坡怀抱幼主七进七出,一路上枪挑剑劈,“砍倒大旗两面,夺槊三条”,斩杀曹军名将五十余员,杀透重围,这是猛将赵云的扬名之战。至此以后“长坂坡”这个地名就与“赵云”这个人名紧紧联系在一起,不可分割。从古至今,但提起长坂坡,就必须要说到常山赵云;若说到赵子龙,就不能不提起长坂坡。

广大三国迷都知道,在三分时代,赵云的突围能力那是天下独绝,如果他称第二,没有人敢称第一。即使是武力值独立巅峰的吕布也达不到这个程度,即使是凶狠敢斗而著称的猛张飞也难以望其项背,即使是以悍勇闻名的“古之恶来”的典韦也要甘拜下风。

那么,如果“英风震于华夏”的关云长处在长坂坡赵云同等境地的情况下,他能否凭着自己力大刀沉的优势和“超群绝伦”的武艺,怀抱幼主阿斗突出重围呢?咱们今天就来分析一下。

其实关羽也是打过几次突围战的,咱们来看看关羽在突围战中的表现如何?

一、土山突围战

桃园三兄弟重新占据徐州后,曹操率重兵来征。刘备、张飞欲乘曹军远来人马疲惫之机,发动夜袭,但被狡猾的曹操识破,预下八面伏兵张网以待,打得刘备、张飞溃不成军,各自逃散,只剩下关羽独守下邳。

程昱向曹操献计,派夏侯惇骂阵诱敌,激怒了关羽,率兵杀出城外,“约战十余合”,夏侯惇诈败而走,关羽追来,直追到离城二十里外,许褚和徐晃分别从两边引伏兵杀出,截住关羽归路,“关公奋力杀退二人”,夏侯惇又率兵回来接战,将关羽逼上土山。下邳城火起失守,关羽心中惊惶,“连夜几番冲下山来,皆被乱箭射回”

关羽困守土山无法突围,后来在张辽的劝说下,“降汉不降曹”,归附了曹操帐下。

二、南山岗突围战

刘备自立汉中王后,被封为五虎上将首位的关羽率荆州兵马北进襄樊,夺襄阳,围樊城,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逼得曹操差点迁都以避其锋芒。关键时刻,东吴兵马“白衣渡江”,偷袭荆州,断了关羽的后路。

关羽率部回救,在途中被东吴大将蒋钦拦住,关羽大怒,舞刀迎战,“不三合,钦败走”,关羽“提刀追杀二十余里”,吴将韩当、周泰从两面率伏兵杀出,关羽连忙撤退,到了南山岗,又被“左边丁奉,右边徐盛”截住去路,“将关公困在核心”。关羽苦战不得脱身,幸亏关兴、廖化杀到,“分两路兵杀入重围,救出关公”

在这场南山岗突围战中,关羽被困难以脱身,是被关平和廖化救出的。

三、临沮突围战

关羽率残部退守麦城,派廖化杀出重围向上庸的刘封求救,但刘封和孟达以“山城初附,民心未定,不敢造次兴兵,恐失所守”为理由拒绝发兵救援。

救兵迟迟不至,关羽只得率部乘夜突围,开北门“望临沮小路而走”,行至离城二十里处,遭到东吴兵马的阻截,关羽且战且走。五更时分行至决石,两山边尽是芦苇草,树木丛生。“两下伏兵尽出,长钩套索,一齐并举”,将把关公胯下赤兔马绊倒。关公“翻身落马,被潘璋部将马忠所获”。关平赶来相救,陷入重围,“力尽亦被执”

临沮突围战,关羽父子二人皆被东吴兵马擒住。

通过关羽所经历的这几场突围战我们不难看出,关羽的武艺虽然高强,但他突围能力确实令人不敢恭维。同样是陷入重重包围的情况下,赵云能够突围出去,并不意味着关羽也能够做到。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现象呢?我们可以发现,武艺的高低并不能决定突围的效果。突围是个技术活,它对一个武将的战斗素养的要求还是蛮高的,武艺高强只是其中的一个要素,另外还有很多必备条件。例如超群的勇气、冷静的头脑、敏锐的观察力、准确的判断、迅捷的反应、把握机会的能力、超强的体能等。最关键是全面的技能,最忌讳的是战斗技术上存在有短板。

关羽一向骄矜狂傲,这种性格的人往往自视甚高,缺乏以命搏命的勇气;关羽还比较情绪化,容易被敌人激怒,难以保持冷静;他的观察力也是个大问题,常常着了敌人的阴招;关羽的青龙偃月刀重达八十二斤,过于沉重,在正常阵前厮杀时有优势,但太消耗体力,不适合持久的连续作战;关羽最大的问题是攻强守弱,防御力太差,远不如赵云攻守两端极其平衡,马战、步战、枪法、箭术皆精。

所以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如果关羽在长坂坡被围,怀抱幼主的情况下,他是根本无法突围成功的。就算是没有阿斗的拖累,让他单刀匹马突围,他也仍然杀不出去。




关羽带阿斗,也能走出曹操的阵营。曹操同关羽是老相识,关羽在曹军那里也素有威名。将军一见关羽,不原战,只有围。一边又报告曹操,老总一听是关老二,嗯,挣一点人情。走到关老二面前。卖起了关系,:关将军饿否?帐上酒肉侍候。酒足饭饱最上路吧:关羽道:“曹老总,免了吧,多谢盛情,我是要找老大的,不竟身边带着侄子。”“好吧,关将军后会有期。”就这样,关公就带着阿斗轻轻松松地走出曹营。那赵云就辛苦多喽。看吧,对付曹操各有一套。




关羽带着阿斗在长坂坡当然也能顺利脱身。

赵云单枪匹马在长坂坡几次杀进杀出,砍倒大旗两面,夺槊三条,前后杀死五十多员曹将,最终成功救出阿斗,这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一个三国故事。这一战赵云可以说表现非常出色,是他的经典战斗之一。不过赵云可以在几十万曹军之中救出阿斗,也是因为这一战的情况比较特殊。

建安十三年,也就是公元208年,曹操起大军五十万南征荆州。刘备自知兵力有限,难以正面抗衡,于是率军前往襄阳。结果刘琮不肯接纳,刘备只能又往江陵而去。曹操追到襄阳以后,得知刘备要去江陵,于是下令各军抽调五千精骑星夜追赶刘备,其他大军随后跟上。

所以几十万曹军不是同时赶到战场,而是陆续抵达。加上刘备率军南下时,新野、樊城和襄阳有十几万百姓跟随。刘备战败以后,这十几万百姓也是滞留在战场上,局势非常混乱。因此曹军虽然多,但是并没有形成严密的包围圈,更没有统一的指挥。赵云一路上也是断断续续遇到曹军拦截,除了张郃以外,其他大部分还是杂鱼级别的武将。

关羽的武艺不在赵云之下,赵云遇到的那些曹将中也没人能对他构成威胁。而且赤兔马速度快,关羽虽然心高气傲,不过身边带着阿斗肯定也知道保护阿斗最重要,肯定不会恋战,完全可以利用速度优势直接跑路。

所以关羽带着阿斗全身而退显然没什么问题。




在著名的京剧《甘露寺》中乔国老的著名唱段中,对赵云的赞扬大家肯定记得。“他的四弟子龙常山将,盖世英雄冠九州。长坂坡救阿斗,杀得曹兵个个愁。”不错,提起赵云,我们首先想起来的就是他为了救阿斗,在长坂坡七进七出,单枪匹马冲破重围。


在《三国演义》中,赵云在长坂坡的表现,硬生生将刘备的一场大败仗,变成了赵云个人英雄的表演场。在这场战斗中,赵云砍倒大旗两面,夺槊三条,杀死曹军名将五十多员,终于将阿斗救了出来,保住了刘备的继承人。那么,这是单枪匹马的赵云,如果是换成关羽,他能否将阿斗救出来呢?

我们说,如果换成关羽,肯定是能够将阿斗救出来的,而且比赵云还要顺利。赵云救阿斗,得益于他的没有名气,同时也吃亏在他的没有名气。赵云此人为人低调,他投奔刘备的时候,刘备正在袁绍之处。


刘备为了自己的安全,他暗地里命令赵云去招募了几百名壮士,由赵云统领,作为保护自己的亲兵。而这件事从头到尾,袁绍都一无所知。可见赵云做事谨慎,毫不张扬。否则的话,在长坂坡中,袁绍的那些降兵降将,岂有不认识他的。

但是,正是因为赵云没有名气,所以才遭到了曹营中的各路将士的追杀。他们不知道赵云的厉害,都想夺得功劳,这给赵云带来了很大的麻烦。尤其是河北四庭柱的张郃,想要报穰山之战之仇,更是对赵云穷追不舍。这让赵云始终是在曹营中和敌人纠缠,不能摆脱对方的追杀。


而赵云突围也得益于他的没有名气。因为赵云没有名气,才使得虽然纠缠他的曹军将士很多,可大多都是些不出名的将领。而曹营中的有名的大将谁也不愿意和一名没有名气的将领交手。所以,拦截赵云的大多都是那些大将的部属,在武艺上根本就不是赵云的对手。这就减轻了赵云突围的难度。这也是赵云突围的时候能够杀死如此之多曹军将领的原因。

而且赵云突围也得益于曹操下的那道命令,就是要生擒赵云,不得放冷箭暗算赵云。这使得有的将领如张郃之流不再与赵云纠缠,让开了道路。剩下的曹军将士武艺不是赵云的对手,而由于是遭遇战,没有思想准备,也没有布置相应的陷坑、套索之类的设施,只能眼睁睁看着赵云突围而走。


那么,如果是关羽替代了赵云的角色,他就没有了赵云的名气的优缺点。这是因为关羽在曹营之时,曹营将领没有不认识他的。而且他斩颜良诛文丑,河北的那些投降的将士也对他十分熟悉。所以,关羽只要出场,曹营肯定会一片喧哗。

曹操肯定是最高兴的,他肯定会大老远就和关羽打招呼,云长别来无恙?不过曹操也不会有伤害关羽之心,他也会下令,手下不得暗箭伤人,要生擒关羽。可是,曹操的老部下都知道关羽的厉害,哪个肯去上前。


在后来的襄樊之战中,曹军和关羽交战。曹仁遇到关羽,吓得从旁边小路就跑掉了,而关羽也根本不去追赶。而曹仁手下的骁将夏侯存向关羽挑战,被关羽一刀斩杀。在长坂坡,张飞单枪匹马站在长坂桥上,曹营全军都没有人敢上去挑战。这是因为关羽在曹营中为张飞造势起的作用。而关羽本人出现在长坂坡,曹操的手下除了不怕死的前去送死,那些大将知道曹操对关羽的态度,又知道关羽的武艺,更不会上前了。

至于说那些河北的降兵降将就更不会上前了。他们当中的将领,当年最强的颜良文丑就是在白马轻易被关羽斩杀的,又有谁自问是关羽的对手,前去送死。就算是张郃也绝不敢去阻挡关羽。


于是,关羽在长坂坡连厮杀都不必,他最多和曹操打个招呼,就缓缓的骑着赤兔马离去。只留下曹操和一众曹军将士在他背后望洋兴叹。

我是历史笑春风,欢迎大家关注我,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大概率和下邳一样,降操,然后如徐庶一样,被圈在曹营。

1.曹操对关羽,既爱惜又害怕。曹操对关羽的爱惜无需多言,当年下邳之后降操的时候,曹操用尽了方法拉拢关羽,对关羽的赞扬溢于言表。

三国几个主公,要说爱才,没人比曹操更爱,他可以利用任何手段将有才能的人拉拢到他身边,无论他喜不喜欢或者别人喜不喜欢他。甚至每每遇到对方有人才的时候,第一个想到的也是拉拢,这也是我一直觉得曹操是非常适合做开国君王的原因。

所以长坂坡之战,曹操的选择会是围而不战,然后上前劝降。以关羽的性格被围也不会战,因为曹操的厚恩以及关羽的个性。曹操把他叫下,他不会突袭曹操,即使突袭也不可能成功,更不会做出反向突围的举动,也突不出去,因为曹操稍微一耽搁时间,曹军就做好了包围圈,并不是赵云突围时,曹操部刚追上来,阵型都没有。

2.关羽体力不够。长坂坡之战,公元208年,关羽47岁,赵云应该50左右,年龄差距不大。而关羽的武器,青龙偃月刀82斤,而赵云的龙胆亮银枪,只有20多斤差距巨大。武器的重量决定了战斗的方法和战斗的持久。

以曹操的性格,不管是关羽还是赵云,都不会放箭,不然谁也跑不出来。但是在包围圈里面,不是单打独斗和将领冲杀,而是单对多的攻防和密集人群中左冲右突。

赵云的战斗方法,可以格挡,可以拼杀,更加灵活。而关羽的大刀,更适合砍杀,格挡要消耗更多的体力。

3.胆魄。子龙一身都是胆,这可不是我说的,不管什么战役,赵云的胆魄都是无敌的。初出茅庐与文丑大战,穰山之战与许褚于禁李典大战,长坂坡七进七出,都在诠释赵云的胆魄。

但是关羽前期胆魄确实厉害,杀颜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但是关羽在绝境下的胆魄一般,年轻时有下邳之围,年老时有败走麦城。都说明了关羽在绝境的胆魄上差一筹。

所以,身背后主,且曹军各位成功,包包子再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关羽很大的可能是用自己换后主活命并归还刘备。

纯属个人见解。




今日我当回评书演员,咱们说一说关羽救阿斗。

话说赵云赵子龙,单枪匹马闯入曹营,直杀了个七出七入也没找到阿斗。(按照题主的要求把机会让给关羽,)急得他汗如雨下。

恰在此时,从南方跑过来一匹赤兔马,快如闪电,马上之人身穿鹦哥绿的战袍,手里拿着一把青龙偃月刀。

来者不是别人,正是二爷关羽。赵云一见,喜出望外,急忙打招呼。


简单交谈之后,关羽得知阿斗不见了,可急坏了他。我大哥就这么一个儿子,万一……后果真是不敢想。

于是,关羽对赵龙说,四弟你且休息,我去万马营中寻找。

赵云真的杀不动了,就点点头,俩人约好在树林里集合。

安下赵云暂且不表,单说关羽。他往马的三叉骨上一拍,马稀溜溜的暴叫,冲进了曹营。

好关羽,舞起青龙偃月刀,曹军沾上就死,挨上就亡。

一番冲杀,曹军暂退了。

忽然,关羽听到一阵孩子的哭声,嗯?哭声,莫非是幼主?

关羽顺着哭声找去。发现在一个墙角处,有一个妇女抱着一个孩子。

关羽定睛一看正是糜夫人。此刻,阿斗正在她的怀里哭。

关羽赶紧下马,见过夫人,打算带着夫人和孩子离开。

夫人点点头。关羽和夫人一马双跨,(特殊时期特殊对待吧)他们带着阿斗走向安全。


正走着,又遭遇了曹军。原来,曹操见关羽勇猛,命令部队退到山上,此刻曹操发现关羽卷土重来,马上又托着一个妇女,料定是刘备家小,就命令部队包围他们。

千军万马把关羽他们围在中心。曹操上前搭话,君侯别来无恙乎?

关羽只好以礼相还。

曹操劝关羽投降,关羽沉吟不语。片刻,关羽说,只要放了皇嫂,我就归顺。

曹操一听,大笑,命令部队让出一条通路,关羽乘机一跃而起,赤兔马托着他和皇嫂绝尘而去。

若问关羽后来归降曹操了吗?且听下回分解。


画外音:阿斗死不了,死了怎么会有以后的乐不思蜀的安乐公?




关二爷乃是三国著名武将,其巅峰实力绝对排在当时名将中前十。但如果让关二爷单枪匹马带着阿斗七进七出长坂坡,这是万万做不到的。或者说,除了赵子龙,没有任何人能做到。


二爷的实力毋庸置疑,但他的弱点也相当明显。关二爷打不了逆风局。纵观关二爷一生的战斗场面,他从来没有在绝境中成功突围的先例。下邳之时,面对曹军的合围,关二爷几次突围不成,终于不得已投降了曹操;走麦城之际,面对实力远逊于曹军的东吴军队,关二爷居然轻松被俘,不可谓不令人吃惊。不善于逆风局,与关羽的性格关系非常大。关羽此人,给人的感觉是一直在端着,在他心中最为看重的是名节,而生死在他眼中仿佛不重要。这种人往往很迷信,当陷入绝境之时,他们往往会认为是“天要亡我”,如同楚汉之争中的项羽,在本有机会突围的情况下,自认为自己必死,于是愚蠢地一股脑杀入汉军阵中找死,就是为了证明“天要亡我,非战之罪”。


关羽相同,在绝境中他宁远有尊严地死去,也不愿意舍命一搏。关羽败走麦城之时,从他的言语中看不到丝毫希望,几乎全部都是在向部下传递负面情绪。

长坂坡一战,曹军数十万大军重重包围,是个不折不扣的绝境。关二爷面对这种阵势,几乎会带着必死之心去闯,但凡有这个心,他就胜不了。

同时,关羽也是个有包袱的人,在他心中,刘备的一切要优先于自己的一切。下邳被围之时关羽实际上也是抱着必死之心,但因为刘备的俩夫人都在曹操手中,他若不在则嫂夫人之安危便不能保证,因此,为了确保刘备夫人之万全,他选择投降。阿斗,是刘备唯一的骨肉,关羽对待阿斗一定比对待自己都要上心。带着阿斗冲阵,风险极大,搞不好阿斗直接在乱军之中便交代了,关羽的“名节意识”不允许这件事发生,加上他本人的逆境战斗力不强,所以若关羽在长坂坡,为了保证阿斗的安全,他大概率会再次投降曹操。


关二爷的战斗特点,也决定了他大不了乱战。关二爷的武技是不怎么高明的,他战斗一般都是靠自己的身体天赋,敌人一旦抵挡住了关二爷头几波攻击,等到关二爷气势下去,则战斗便会陷入胶着。纵观关二爷的作战,但凡是不能在几招之内解决的战斗,无论对手是谁,关羽都不能取胜。黄忠便是很好的例子,面对巅峰期早已过去的老将,关羽居然正面交手拿不下来,实在是令人大跌眼镜。

力量型武将的弱点在于,持久能力不行,因为一味用蛮力会令能量快速损耗,加之关二爷的武器本来就重达82斤,他每一次挥动大刀,都是一次巨大损耗。这在乱战之中无异于自寻绝路。

赵子龙则不同,他不仅有着坚毅的决心,也具备精湛的武技。出色的技巧可以让他在乱战之中用最省力的方式击毙敌人,从而保存体能;再者,赵子龙的战斗特点也以“巧”为主而不是“莽”,他的武器是一条不怎么重的枪,这种配置简直就是为了逆境绝杀而专门出生的。因此,赵云一生之中遇到逆风局,从来都没输过,即使是在他已经七十岁时,作为诸葛亮北伐大军的殿后部队领导,赵云不仅出色完成任务,而且没有损耗一兵一卒,足见其能。

因此,关二爷在长坂坡的表现,绝对不及赵子龙。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在《三国演义》中,赵云是一个人气非常高的角色,凭借他完美的武将形象收获了一大批粉丝。说起赵云,肯定会先想到他长坂坡七进七出救出小阿斗的故事。凭借这一战成名的赵云,也让他的武艺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可,甚至还有人说赵云是三国第一武将,赶超吕布的势头。

同为五虎上将的关羽带着小阿斗勇闯长坂坡,假设外在条件一样,曹操也是下令禁止放箭,和赵云交战的对手也一样的条件下,关羽能否全身而退?

想要弄清楚这个,首先来看一下当时长坂坡的情况,赵云为了救刘备家人,多次进入曹操的大军中,先是杀了淳于导,然后救下糜竺和甘夫人,把他送到安全的地方,随后冲进曹操大军中寻找小阿斗等人,首先遇到的是曹操的佩剑将军夏侯恩,将其刺于马下,找到小阿斗后,进行了艰难的突围,三回合斩杀曹洪部将晏明,随后与张郃战十个回合,不分胜负,赵云掉进了陷马坑,一道红光,奇迹一般逃了出来,吓退了张郃,摆脱了追击。演义中相关描述如下:

正走间,前面又一枝军马拦住,当先一员大将,旗号分明,大书“河间张郃”。云更不答话,挺枪便战。约十余合,云不敢恋战,夺路而走。背后张郃赶来,云加鞭而行,不想趷跶一声,连马和人,颠入土坑之内。张郃挺枪来刺,忽然一道红光,从土坑中滚起,那匹马平空一跃,跳出坑外。

随后赵云在突围中遇到的都是三流武将,如原属袁绍旗下的四将马延、张顗,焦触、张南四人都被赵云杀散了。曹操看见赵云如此之勇,下令不能放冷箭,赵云乘机逃走了,此次救小阿斗,赵云一共杀了曹操战将五十余员。有人说,赵云之所以能够带着小阿斗顺利逃出重围,是沾了小阿斗的福气了。演义中相关描述如下:

操曰:“真虎将也!吾当生致之。”遂令飞马传报各处:如赵云到,不许放冷箭,只要捉活的。因此赵云得脱此难,此亦阿斗之福所致也。

咋一看挺唬人的,五十多人都被赵云杀了,其实根据三国演义描述来看,大多数都是无名将,连袁绍降将都排得上名号,其余战将或许比这四人还不如。唯独有点战力的张郃,赵云因为所处环境不允许恋战,也只顾着逃跑了,夏侯恩等也是不入流的角色,总体来看赵云七进七出看似惊心动魄,不考虑曹操大军围堵和放冷箭的情况下,赵云面对的对手实在是太一般了。

如果是关羽的话,在同样的条件下必然也能救处刘禅杀出重围。因为关羽当时还在巅峰时期,其武艺不在赵云之下,而且名气更大的关羽足以让曹操众将害怕,不敢和他交锋。因为此前关羽斩颜良、诛文丑的场面曹军都看在眼里,自然不会拿自己的小命和关羽这样的人硬拼,况且曹操的要求还要活捉,这对曹军武将提出的要求有点高了。

长坂坡救小阿斗,主要考量的是武将的突围能力,赵云有很多突围战的经验,如汉中之战救黄忠,赵云单人杀入曹营中斩杀曹军数人救出了黄忠,并且让徐晃,张郃等人都不敢动。除此之外,赵云还有长坂坡,凤鸣山等精彩的突围战。

关羽下邳突围战虽然不成功,被徐晃、许褚、夏侯惇三人杀退了,但当时曹军是严防死守,即使是吕布也未必能杀得出去,参考吕布送女去袁术处的过程,最终还是失败了,关羽面对的情况和吕布送女无异,都是铁桶阵。

但关羽在过五关、斩六将的过程中,也可以看成是一场突围战,每一关斩一个将,虽然期间有人耍诡计让关羽等人数次陷入了危险中,但在正面较量下,关羽斩将简直是太轻松了,几乎是一个回合一个,这点和赵云在长坂坡遇到的对手类似。

综合武艺来看,关羽和赵云相当都是一流武将差距,或许也仅仅在毫厘之间,同时在长坂坡遇到的对手两人都能轻松解决的。最关键的一点是当时关羽拥有赤兔马,如果关羽想跑的话,曹操大军说不定还追不上他呢?

因此,相同情况下,如果同为五虎上将的关羽带着小阿斗勇闯长坂坡,能够全身而退。

各位朋友,你们认为关羽能像赵云一样护送小阿斗冲出数万曹军包围吗?




我认为关羽肯定可以全身而退,原因如下。

(回答遵照小说《三国演义》里的故事背景,请勿用真实历史来与作者抬杠)

首先关羽比赵云还有一个极大的优势就是他的坐骑可是马中赤兔啊,赵云的坐骑之是匹无名的白马。关羽的马快是众所周知的,也是因此他能快速斩杀了颜良。在长坂坡想杀的七进七出,胯下驰骋的坐骑可是解决问题关键。赤兔跑的比别的马都快,所以几乎没什么人能追的上云长。即使有个能追上的,他单对单想击败单挑之王关羽,那简直是痴人说梦。而且关公还会拖刀计,后面追上来的正好迎面挨刀。

况且在长坂坡上曹操还下令只准活捉,不许放暗箭伤了敌将。不过对于脚下跨着赤兔马,手拿青龙偃月刀的关羽。即使放了暗箭,也不一定能将关二爷拿住。毕竟当时的弓箭射程也太短了,赤兔马跑几步就能逃脱了。还有的就是关二爷最好还是把他的青龙偃月刀给扔了,赤兔马虽壮但驮着八十二斤重的青龙偃月刀跑还是怪累的。

关二爷最好换件轻便的武器防身,比如说环首刀,因为大部分敌人是追不上赤兔马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2

标签:长坂坡   阿斗   土山   东吴   襄阳   青龙偃月刀   文丑   单枪匹马   战将   武将   武艺   重围   演义   夏侯   全身   高手   时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