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后第一次开工资怎么跟应开工资对不上?

这种情况应该是不存在的,如果有疑问应该及时到当地社部门去咨询,别人是不会知道其中的原因的,如果这个疙瘩解不开,会成为一个永远的疑问,还是赶快去自己咨询社保局的工作人员吧。

第一,退休金的组成。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十五条的规定,“基本养老金由统筹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根据个人累计缴费年限、缴费工资、当地职工平均工资、个人账户金额、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等因素确定”。全国的计算方式基本上都是按照这几个内容来计算的。其中差异最大的,基础养老金部分主要取决于当地的社会平均工资,社会平均工资越高的地区,基础养老金也就越高,因为社会平均工资是按照20%左右来记入基础养老金的。但是这里面有个时间差的问题。比如一般上年度的社会平均工资是在6月份左右才公布,如果在6月份前办理退休,使用的社会平均工资应该是再上一个年度的。相反的如果是在6月份以后办理的退休的,就可以使用上年度的社会平均工资,这种社会平均工资的差异一般在几百元以内。另外一个影响因素就是个人账户养老金,这里面既有缴费基数的关系,也有缴费指数的关系,还有缴费年限的关系,这些因素都是构成个人账户资金余额多少的关键因素。

第二,第一次所领工资和应领工资对不上的原因分析

一般来说,这种情况应该是不会出现的。所谓的应领工资,实际就是经过社保部门核算,自己签字确认的退休金计算表。这个表一般是要经过本人签字确认后,才能作为退休金发放的最终的数据。如果本人当场有疑问的,社保部门工作人员会当场向你解释计算过程。

一般来说,领取退休金的时间,只要社保部门受理了退休的申请资料后,不管审核时间多长,一般都是从生日的第二个月发放,如果审核时间过长,发到你手里的养老金就会多余应领的养老金,因为这是从你生日第二个月开始补发的,有可能是两个月、也有可能是三个月一起发的;如果少于你应领单月的数额,那你就要必须重视这个问题,及时去当地社保部门咨询清楚,有可能是因为财务打款时出错了。

总之,一般情况下,是不会出现实际领取养老金与应领金额不相符的状况,所以应当及时去咨询当地社保部门工作人员,弄清楚原因,及时消除心中疑团,过一个开心快乐的老年生活。




参保人员退休后,应从批准退休的次月起发给其养老金,这个惯例做法有明确的政策规定。而退休人员第一次所领养老金,与应发养老金对不上?这个“对不上”问题的形成原因,可能与社平工资公布时间有关联。

在社平工资公布之前的退休人员,按习惯做法须采用前年的社平工资,其计算结果为预发养老金。在这时,因作为计算基础的社平工资,公布时间均在每年6月底以后,在这种情况下,只可能出现预发养老金,不存在对上与否的问题。

在社平工资公佈后办理退休的,因计算基础明确,其它计算参数也业已到位,这才会真正让“应发”养老金走上台面,也就会随之出现第一次所领养老金,与“应发”养老金相对比,这才会让对不上问题悄然浮出水面。

面对第一次所领养老金,与应发养老金对不上,该怎么办呢?我以为,还是应通过本单位主管人员,主动与上级社保经办人员进行沟通,经过认真细致核查原始数据,弄清楚出现差异的来龙去脉。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去伪存真,找到呈现偏差的直接原因,也才会真正把对不上的问题解决好!

另外,对于这个“应发”养老金,也应实事求是的进行鉴别,毕竟这个“应发”养老金,它也是有来源、有根据的,也需要认真复核,进行查实验证。在通过双管齐下细致工作的基础上,相信第一次所领养老金,与“应发”养老金对不上的棘手问题,一定会得以园滿解决,会给养老金对不上者一个满意的回答!

感谢阅读,请点关注!欢迎广大读者和网友朋友们批评指正。




退休前领取的是工资;退休后领取的是社保,二者对不上是正常的!

本人在国有企业从事人力资源方面的工作,经常有刚刚退休的老同志咨询,我什么时候能领取养老金啊;我工资到底发放到哪个月啊;退休后第一个月还是否发薪啊。类似的问题经常遇到,我也就见怪不怪了,毕竟老同志生活十分仔细,对薪酬这等大事又十分关心。

我简单给个相对完整的解释,就从退休当月和次月说起:

一般情况下,退休当月领取的是单位发放的工资,而且不见得是全额工资,一般是按照退休时间结合当月时长,按比例计算发放的工资。

比如:老王12月15日退休,那么老王领取的是12月应发工资的一半,以此类推!

而退休次月,领取的就是当地社保部门发放的养老金。还是以上面老王的例子为依据,老王在次年1月份,领取的就是当地社保发放的退休养老金,而并非是企业发放的工资。

需要注意的是,有可能有的企业存在特殊情况:

有一些企业是压月发薪,简单来说就是当月领取的是上月工资,在入职当月就未领取工资,这种一般是私企,因为害怕员工无故离职,因此才会压月发薪。以前对此类情况进行过清理,但不保证还有些单位依旧按照这种方式在继续操作。

因此,上述企业退休人员,退休当月领取的是前一个月的工资,而退休次月则领取的是退休那个月的工资(一般也是按比例领取)。同时,有些单位会在退休当月一次性发放两笔工资,或者两次薪酬累计同时发放也是有可能的。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怎么发放,退休次月都会发放退休养老金。

很多老同志,退休办理很长时间,甚至几个月了,依旧没有领取到养老金。这种情况也请放心,只要是在职期间正常缴纳养老金,退休后肯定是按时按期发放,第一次发放可能会因为单位、社保对接上出了些问题而延迟发放,但肯定会发出去,而且是几个月的一次性到账。




其实办理退休后,第一次开工资跟应发工资对不上,在我们有的地方也是很常见的。

我们都知道,退休后的养老金多少,跟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缴费基数、缴费年限有直接关系。

而缴费基数、缴费年限是一定的,是可知的,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一般都在次年的7月份左右公布,如果你是在今年的1至6月份办理了退休手续,那么在1至6月份,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是不确定的,是不可知的,按多少算呢?没有精确数,所以就只能先预发。

也就是说你如果在1至6月份办理退休的话,第一次发的养老金是个预发数。

一旦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公布后,才能精确计算养老金应发数。这就会出现“第一次开的工资跟应发工资对不上”的情况。

不过预发养老金时少发的部分,会在有了精确养老金数后一次性补齐的。

据了解,也有的地方,如1至6月份办理退休,也要等公布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后,也就是到7月份以后再统一发放养老金。这样的话,就不存在"退休后,第一次开的工资和应发工资对不上”的情况了。




我2020年九月份退休的,当年十月第一次拿到养老金是5547元,到今年三月份突然养老金发了9千多,问单位人事,管养老金的人也不知道具体情况,只是说补上年社平工资,然后每个月开6151元,说这才是核算后的养老金。我是企业退休的,退休金到底怎么算的真搞不懂。




事实上,退休后所发的工资跟你自己计算的工资对不上,这个问题可能有很多方面的原因。

一、你的实发工资是谁计算的。如果是社保部门计算的,那你可以去咨询一下,是不是财务核算上出了状况。如果是你计算的,可能在计算数据、计算环节上出现了偏差。

二、如果是上半年的退休人员,因为计算养老金时釆用的上年度社平工资要到下半年才公布,现在社保部门是用上上年度的社平工资为你计算的预发养老金,等到下半年上年度的社平工资公布后再重新为你计算正式养老金,然后对你前几个月的预发养老金进行补差。也就是说,这种对不上无所谓,该是你的养老金一分钱也少不了的。

三、有的人因为客观原因在达到法定的退休年龄后推迟了办理退休手续。在这期间仍然按在职时的工资标准发放待遇。当你办理退休手续以后,社保部门会从你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次月开始发放养老金,此前多发的工资部分会如数扣除回去。如果是这种情况的话,你所领取的养老金自然也对不上。

总之,任何事情都不是偶然的,有因就会有果,既然发现了问题,就一定要弄清楚来,只有这样,心才会踏实、安稳。




退休后第一次开工资,之所以跟应开工资对不上,是因为退休后第一次开的工资总额,不只是当月工资总额,其中含有补发的工资总额。

退休工资的计算与当年社会平均工资有关,而参保者退休当年的社会平均工资,一般都是要在下半年才会计算出来。

如果参保者办理退休的时间是在上半年,参保者领取工资的时间只能是下半年。

因为退休工资必须在下半年社会平均工资公布以后,才进行计算和发放,所以参保者领取的第一次的工资总额,是自应该发放之日起,至领取工资当月的总额。

也就是说:你首次领取的工资总额中,含有你退休当月应发而未发给你的工资数额。

参保者可以用工资总额除以计发月数,即可得出一个月的工资总额。

参保者也可以请求社保公司复印一份退休审批表,所有的计算过程和月应发退休工资总额,审批表中都一目了然。






除了12月退休的人,其它月份退休的都是暂时的毛估估发放的,在年底前会进行调整的,一般会调整加1000/月左右,你耐心等待吧,不会少你和多你一分钱的。比如你第一个月拿2300,那么调整后应该会拿3300左右。




如果是养老金发放,我记得退休前办手续时先给个人看了审批表,上面有养老金计算过程和最后结果,并且要本人签字。之后的发放应该与表上的结果一致的,如果不一致就有问题了,可去社保部门查询,估计会有满意的答复,即使有操作上的错误也会及时纠正。如果是退休金(现在可能还有些人享受退休待遇),那只能与原单位联系,请他们来解释了。以上仅供参考!




这种情况非常多见,属于正常情况,所以不用紧张。

先说原因。

第一,在职工资和退休工资是有衔接的。

在职工资有各种扣缴还有公积金,而退休时间固定,可不代表办理退休的时间就一定和应该退休的时间一致,也许提前就已经办理完毕,也许就延迟了一两个月才办理完毕,这都属于正常情况,毕竟谁也不能保证你退休当日就一定能办结所有事项。

无论提前还是延后,都可能发生首月退休工资和核定不一致的情况,这就是在职工资和退休工资的衔接过程。

比如:提前办理完毕,那是不是就可能少扣缴你在职最后一个月的公积金?养老金?个人所得税?这部分应该扣缴的部分,就会在你首月退休工资里进行补缴。

如果是延后办理完结退休,那是不是你个人公积金多扣了一个月,单位部分多交了一个月?你是不是被多扣养老金、职业年金等等?多退少补,既不能让你吃亏也不能让单位吃亏,所以会通过首月退休工资进行找补,当然就和退休工资对应不上了。

第二,政策因素影响。

这个情况不多见,但真实存在,比如:你退休的当月,退休人员涨工资了或者你退休当月个人所得税比例调整了、养老保险缴纳基数调整了、公积金基数调整了等等情况都可能发生。

这个时候,你知道的核定工资就不是准确的了,同样需要多退少补。

第三,核定工资或者退休首月工资发放错误。

别怀疑,就是发错了!这个情况非常普遍。

核定工资,涉及本单位、审核部门、批准部门三个地方,各自对于退休政策的理解都可能有不一致的地方,所以,都有可能出现在中间环节进行更改的情况。

另外,从办理退休开始到工资发放,这中间涉及到录入各种系统,录入的是人,有时候同批退休的人非常多,难免在录入时有错误发生,比如:银行工作人员打了一个小数点、社保工作人员把9打成了6,这是可以容许、也需要理解的工作失误,任何人无论多么认真都不可能保证这种录入环节不出现错误。

最后,现在的工资核算、审批、批准流程基本都是无纸化办公,依赖各种电脑、软件,这些辅助程序,有时候也会出现BUG。

那么,碰到不一致的时候怎么办?

首先,向核算的地方进行反馈,工资有错误!比如第一种、第二种情况,直接你就能得到答复。如果是第三种情况,你得到的答复基本就是就是“回去等下个月工资看看”,别多心,真不是吃拿卡要不办事,就是需要等待数据反馈、排除各种原因。

接下来就是耐心等待,如果是第一种情况,那么扣缴、补发完毕,工资自然恢复一致。

如果是第二种情况,工资和首月工资一致。

如果是第三种情况,那么再次向核算机关反馈即可。

剩下的还是等待,最怕的就是系统出错,特别费劲!因为一旦是这种情况,那就不是涉及一个人,而且一大批人!我最长等过半年,在全省账户中推算错误存续时间节点,然后逐一进行修正。

当然了,无论哪种情况,都会进行多退少补的操作,你不会吃亏,当然也不会占便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2

标签:首月   退休金   养老金   基数   当月   社保   平均工资   工资   部门   原因   单位   情况   年度   时间   社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