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队时期,民办教师是什么待遇?

这是个有滋有味的故事!我有个远房亲戚,按辈份应该叫他表叔,文化大革命前四川大学数学系毕业的高材生,都要分配工作啦,恰逢“反右”(全国范围内的反右派运动)斗争开始,系领导鼓动大家给政府提意见,他大胆说了一些对现实不满意的话,结果遭啦,但他不是教授,更不是什么学术权威,“评不上右派反革命分子”,没资格[捂脸][捂脸][捂脸]定个“右派言论分子”遣送回原籍当了农民……

1969年小学缺教师,他表现好,这么大个知识分子怎能闲着,于是支书推荐他去西江小学教三个班算术(现在叫数学)。工资嘛每年评2600工分(青壮年每天挣10分,收益0.4元),文教局每月补助工资人民币8.00元!

校长(善编竹器的篾匠王二爸)夸他书教得认真,学生喜欢,两年后被推荐去镇上教初中。工资涨啦!每年评2800工分,每月补助工资人民币10.00元。后来人口增加,办学规模扩大,乡镇也办起了高中,他当班主任兼任两个班的数学,书教得不错又涨工资啦!每年评3000工分,每月补助人民币12.00元……

第二年,28岁的张寡妇看上了他,两人步入洞房,第二年他当上了父亲……粉碎“四人帮”拨乱反正,他“右派言论分子”的帽子被摘掉,恢复正常的公民身份……

1984年首批民办教师转正他成为公办教师,1986年评为中学一级教师,因书教得好,后调县一中,1992年评为中学高级教师,市优秀教师,1997年副高5级退休,后又返聘代课5年……

岁月悠悠,最快乐的是张寡妇呵!人们形容她睡着了都要笑醒,当初不顾家人反对,屈嫁一个“坏人”,哪里想到能有今天……[笑哭][笑哭][笑哭][笑哭]




生产队时期民办教师工分按出工计算,每月有八元钱教师补贴,享受寒暑假不扣工分。年轻的随着分产到户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大多数都专成事业编制公办人员。




生产队时期和民办教师,有直接关系,有间接关系,有没有关系。所以,生产队时期的民办教师待遇,在生产队时期有直接关系,有间接关系。

生产队时期,一般指六十七十年代。即以生产队为核算单位的大集体时期。分田到户后,农村实行乡(镇)村、组体制,生产队也退出历史舞台。

1964年秋,农村搞耕读小学,一般以一两个生产队为单位办一个,一个教师,十个二三十个不等的学生,几个年级复式,学生有大有小,地点有在生产队队房,有借农户家中,当地公办小学管理,主要教学设施生产队负责。当时叫耕读小学教师,每月7元国家补助,每年生产队再补助200个以上劳动日。这些耕小教师,也是民办教师(算教龄),待遇与生产队有直接关系。

68年前后,和戴帽初中班民办教师一样,都由政府统一管理并发放工资,每月21元到26元工资,但户口仍在农村,公社、大队、生产队,对按人口分配的河工任务等,按不同等级,对民办教师人口任务有免除的待遇,吃生产队平均口粮(不扣劳动粮)的待遇,这时,可以说有间接关系。

实行分田到户,乡、村、组体制后,民办教师仍是农村户口,责任田一般按人口分配,民办教师要吃饭,也有田。此状况一直到"普九"后,民办教师转正、辞退,安排,彻底退出讲台(全国2002年)。民办教师还有免除河工等待遇,但这时生产队不存在,自然无关系。

这是我们这里的情况,各地不完全一样。




谢谢邀请!

生产队时期,我二哥任民师,起初月工资3元,后来月工资6元。另外,每天按生产队男老力的工分标准发工分。




我根据我夫人当时实际情况不吹不黑、实事求是地你回答这个问题。

我的妻子1978年高中毕业没有考上大学,9月份去邻村小学代课,每月发工资32元,交21元给本生产队,按女劳动力最高分计工分。

放假寒暑假还要回生产队和社员一同参加劳动,年终参加生队分红,每个劳动日(10分)大约值3角钱。否则生产队队长不同意,就不准去代课。

那时候办事比较讲原则的,我岳父当时是区委副书记,没有半点照顾。

1982年,我妻子考上道县师范,不再由生产队管辖。估计那时候的民办教师代待遇和妻子代课的代遇相差不大。(图文无关)

感谢你的阅读;关注我,方便你阅读更多精彩的文章!




我是72年任民师的,我回答如下。

一,生产队时期,我从任教时起,每日给全队最高分10分。

二,我是河南的。学校给补助4、75元。每月领补助在学校会计处签字。

三,到了78年左右每位民师领6元补助生产队照样计每日10分。

四,实行农田责任田后的82年左右,每位教师一份责任田,学校补助二三十元吧。




生产队时期,民师工资只有几元钱,他们太辛苦了,为国家培养了很多人才,如今他们老了,没有退休金,每月只有百元钱够什么用,呼于社会多关注他们,为他们发放些退休金吧!




我本人七九年高中毕业,没考上大学,八0年1月在村上小学当民办教师,月工资九元,生产队一年给记一千七百分工,八一年后半年土地到户,工资涨到二十元零五角,八五年工资涨到四十元零五角,八九工资涨到六十元,九一年我考安师,毕业后工资三百五十多元,我今年六月退休。/




生产队时期,民办教师的待遇不算太高。我就是七六年的民办教师,开始干的时候,每个月国家补贴四块钱,生产队里只随中等老动力偏下的工分。

民办教师的待遇不高,但是劳动量不小,每个民办教师要比公办教师干活多。一至四年级,每个老师包一个班级。一个星期上五天半的课,白天教学,下午放学后批改作业,晚上负责上夜校,夜校放学后再回家备课。星期六下午.开会学习搞教研,星期天上函授课。民办教师每个星期天的白天晚上都不闲着,为国家普及教育事业和全民扫盲事业做出巨大贡献。

随着劳动量增加,生活逐步提高,国家对民办教师的补贴也逐渐提高。我七六年刚开始干的时候,每个月四块钱,七八年涨到六块。七九年十一块。按上级要求,生产队必须给中等劳力以上的工分,实际只给中等劳力以下的工分。八一年开始分田分地,民办教师的待遇每个月涨到十九块钱。当年的民办教师为教育事业沤心沥血,负出青春年华,只有这些待遇。

现在国家强大了,经济也壮大了。当年那一代为全民普及教育事业做贡献的老民师们,已经有很多人不在世了,在世的这些人已是风烛残年,没有挣钱的本领,希望国家能在原有每教龄每月二十元的基础上,再增加一部分,提高一点老民师的生活质量。




生产队时期,肯定是在1977年以前。这个时期的民办教师待遇很低,但幸福指数挺高的。

以我们这里为例。那时的民办教师,和生产队社员一样,每天十个工分儿,民办教师计30工,共300分。除此之外,国家有补助,一季度十元钱,一个月3块3毛3。有这个收入,比在生产队干活儿的社员,还是优越的。

按照我们生产队的情况,一工只合两毛钱不足,也就是说,一个劳动力的收入每月只有六元钱,6元加3块3毛3,那么,一个民办教师1个月的收入只有不足十元钱。

当时钱是这样算的,可是我们不能这样去算收入。当时的工分儿是能分到粮食的,一月300分,一年就是3600百多分,按我们生产队的情况,可以分到一千多斤口粮。这一千多斤口粮,最起码让五六口人填饱肚子。一千多斤,绝非是几十元能买到的。

在那个时代,钱不重要,粮食特别重要。民办教师就这样的待遇,是很多人想干而不能干的。也就是说在当时,如果大队或者是公社没有人,你绝对干不了民办教师。

这就是生产队民办教师的情况,只要是经历了那个时代的人,都能知道。你们信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1

标签:民办教师   生产队   劳动日   责任田   待遇   时期   工分   口粮   右派   社员   工资   关系   教师   小学   社会   国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