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龄30年,年龄50岁以上的老教师,工作量应与年轻教师一样吗?

这个问题,其实是如何给老教师安排工作。结合个人学校工作和管理的实际,三水三心以为,需要多角度看待。

一,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学校应对老教师应该适当照顾

我们知道,人到了一定的年龄,体力精力都会下降,这是生物规律,任何人都不能打破——逆生长,其实就是一个神话。所以,适当的照顾老教师,体现一个学校的人文关怀。我在中学负责教学管理的时候,就曾经通过工会,制定了一个制度,其中一项,就是女教师50岁、男教师55岁(退休前5年),上一个班的语数外就视为满工作量,但要做一些指导年轻教师的工作,比如老带新。

那个制度出台之后,也有极个别年轻教师表示异议,但一解释,大家都理解——人都要老的!

二,从同工同酬的角度,学校不应该照顾老教师

但换一个角度,同工同酬,做多少事,领多少报酬,这也是当今一种通行的薪酬方式,所谓的按劳分配嘛!

当下,很多人对教师的职称制度不满,其核心因素就是,认为其违背了“同工同酬”“按劳分配”的原则。

所以,不照顾老教师,在这个角度,也没什么问题。

三,相互理解,学校才有文化品味

个人以为,一所学校,要有一定的文化品位,才能真正实现学校文化引领社会文明的历史使命。而老中青三代教师如何和谐共处,是很能体现学校的文化品位的。

在这个问题上,老教师要多理解年轻教师,毕竟,他们工作不久,结婚生子买房,经济压力大!而年轻教师要理解老教师,多年的累计贡献,他们当年每月领几十元钱的时候,工资得不到保障的时候,如今年老力衰,适当的照顾,体现年轻人的担当。

总之,在这个问题上,其实很考验学校领导者的艺术——只要引导得当,适当照顾,没有任何问题;而一旦形成了对立,学校领导者,可能就是在夹缝里过日子——惨!




教龄30年,年龄50岁以上的老教师,工作量不应该与年轻教师一样。这不是他(她)们倚老卖老,想占谁的便宜而不愿意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而是这些老教师们的精力,体力,视力,大多数已经严重衰退了,想和年轻老师干一样的工作,已经力不从心了。

这是因为这些老教师在教育教学战线上已经奋斗了大半辈子了。随着年龄增长,身体机能在不断的退化,多数老教师常处于脑昏眼花的状态中,视力下降特别利害,不配戴老花镜已无法看清书中的字了。上课时戴着老花镜教科书上的字是看清了,但又无法看清班上听课的孩子们的表情,不知道他们是否在认真听老师讲课,还是在悄悄地搞小动作或是思想在开小差,这些已经无法用眼神去制止他们了,只能摘去老花镜用眼角扫一下整班学生,一切正常时,再戴上老花镜继续讲课。

明知道这样影响上课,那又有什么办法呢?如果不戴老花镜讲课,经常会把“三”看成了“二",把“目"读成了“日"。有一次带着同学们读课文,因没用眼镜把“目前”读成了“日前”,引得同学们哄堂大笑。使得自己无比尴尬,总感觉在孩子面前丢了面子,失去了威严。

这些老同志多数“站功"大退,如果要他(她)们连续上两三节课的话,那真是很要命的事。不是腰酸就是腿疼。他们也想“不用扬鞭自奋蹄”只可惜这个“蹄”已无力奋起来了。

所以,学校里的领导们在安排教育教学工作时,在编制较为充足的情况下,请尽量减轻老教师们的工作量,给予老教师适当的照顾。年轻的老师们也请不要眼红,谁人都会有老的时候,等你老了也会得到照顾的。

以上是自己的一点体会和建意,请朋友们给予指教。谢谢。

(文/姜长永原创)








我快奔五啦,也还是奋斗在一线教学岗位上,还当着班主任工作,工作量不亚于年轻老师,但还是觉得太累了。

我认为老教师的工作量要适当减少,不能跟年轻老师那样拼,不然会累倒的。记得刚工作那会,上课时全班同学的名字都叫得出,现在就是一个班上了一年课,学生的名字也叫不出几个,记忆力明显下降。那时一天上6节课,再加晚自习值班,累是累,但晚上休息后第二天就精力十足。现在一天上4节都累,并且第二天难恢复,所以必须要服老。

年轻老师不要跟老教师比,总觉得老教师工资高还上的课还少,要知道他们也年轻过,也是这样走过来的。所以年轻老师应主动帮助老教师,尊重老教师,因为自己以后也会变老的。而老教师也要做力所能及的工作,帮助年轻教师进步,多关心年轻教师。形成一种年轻老师和老教师和谐的关系,互帮互利,为学校、为学生做出自己的贡献。

以上是我的看法,你们觉得应该照顾老教师吗?欢迎大家留言评论。




在此,我想为老年教师说几句公道话。常言道,人老不讲筋骨为能。老年教师工作量与年轻教师一样,这可能吗?想必大家都明白,人在青壮年时期,精力旺盛,身体相对强壮,无论做什么工作,都会雷厉风行,说到做到。但是人在参加工作30年以后,大多都到了50周岁以上,如果参加工作晚的话,有的甚至于超过了55周岁,这个年龄段的人无论从身体健康状况来看,还是从人的精神面貌来说,都会逐年减弱,即使想把工作干好,但有时却力不从心,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就夲人来说,当年刚走上教学岗位时,正血气方刚,精力充沛,一腔热血,激情挥洒。

因为在村小任教,一人包班授课,早有早自习,晚有晚自习。晚上学生都是在小煤油灯下读书写字,自己或答疑,或释感,从未倦怠。成绩总在前列。何曾有过抱怨。而今到了知天命之年,如果再强撑在一线,无疑有误人子弟之嫌。毕竟年龄大了,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难以与年轻一代想比。即便自己再怎么努力学习,也不可能与年轻人同日而语。

日月如梭。人总有老的一天,请善待每一位在教育事业上默默无闻,辛勤耕耘的老教师吧!

老教师的今天也就是你们年轻教师的明天。




我先讲两个我前辈的事情

我教英语。我刚工作的那年,有一次去数学办公室溜达(那个时候都是大办公室,有10来位老师的那种),听到T教师在问关于七巧板的问题,T老师快要退休了。我见没人回答,就自己凑过去看了一下。原来他在备课。我从头看了一遍,帮他解答了几个问题,结果在讨论题目的过程中,发现他糊涂得厉害,刚回答他的问题,他又在那冥思苦想。一个英语老师在那教数学老师,我自己也觉得不好意思。没过几周,学校就帮T老师换了工作任务,数学课换老师,他教劳技去了。

物理组也有一个T老师,是数学组T老师的堂弟,两人相差一岁。跟小T老师聊天,你会发现小T老师思路清晰,跟他辩论一个话题,老半天后,他还能回到刚开始提到的第一点那里去。前几年我又遇到他,70多岁的人了,还在家里写论文,跟我谈到赵州桥,用了多少块砖头,有多少个桥墩。很让人佩服他的记忆力。

我用我两位前辈的事例是想说,年龄不是问题,但要看个体差异。如果这位老师身体好,记忆力什么的都和年轻人一样,我相信他也乐于多奉献。如果身体记忆力都不行了,你硬是让他顶着2个班的数学,这也不现实,对学生不负责任不是?

所以,凡是不能一概而论。

能照顾前辈的,就尽量照顾一下。毕竟,每个人,都会有那么一天的,不是吗?




工作量一样肯定是错误的!!我觉得教龄30年以上的教师,无论从精力上,还是教学激情上都不如年轻的时候,这个年龄段如果还跟年轻教师一样肯定是不现实的,也可以说是错误的!主要有这样几点:1.人过50岁,相对来说精力上跟不上!再加上工作量大,只能应付工作,很难有高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2.年龄50以上的老教师,教学上缺少了教学激情,这样会导致学生讨厌他的课堂,不喜欢他,从而导致学生厌学,影响大面积学生的学习成绩;

3.客观来说,50以上的人,到了上有老下有小的年龄段,琐碎事情也比较多,不处理也不行,处理势必耽误工作,从而影响教学成绩。

所以我觉得只能和年轻人区别对待,要出台一系列照顾政策!让老教师退居二线发挥余热!绝对不能跟年轻教师一样,同工同酬!这样做我个人认为是错的!当然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教学环境,师资配备也不一样,有的老教师想退也退不下来,因为有的地方教师紧缺,但是,作为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出台一些相关的政策,对老年教师倾斜!




不一样!绝对不一样!只要是同行,这一点是很清楚的。不是应该不应该,而是根本就不一样。

我并不是抱怨这种现象,也不是埋怨学校领导工作安排不合理,因为这是作为老师的必经之路。教龄30年以上的老教师,不一定是落后了,不是不能胜任教学任务了,而是身体素质方面有所欠缺了,不能担负更多的职能。老教师的工作,一般只会安排常规的教学任务,而其他事物会交给年轻一辈。

有外行人经常会说:“你们老师多清闲啊,上课几分钟而已,双休,还有寒暑假”。对于这种言论,听听就好了,一笑而过吧。

以为为例,我是17年入编的新老师,我的学校是山区寄宿制学校,也就是说学生从周一到周五吃住都在学校。我本身不是科班出生,我大学专业读的旅游管理,有幸通过教师编考试进入体制。

刚进去就带一年级小朋友,我一个人带一个班,他们所有科目都是我教,语文、数学还是重点科目,要想把他们都平衡发展,对我是个巨大的挑战。

然而,真正的压力并不是来源于教学,而是教学以外的事务,特别是学生的生活方面,因为是寄宿制,所以我的工作时间是24小时待班,试想一下每天早上帮他们穿衣穿鞋到晚上哭爹喊娘要回家安抚睡觉的场景,我不知道我这一年多是怎么过来的,好在现在他们都比较懂事了,不再那么累。

除此之外,我还担任学校的安全主任,这个压力最大,说句不好听的话:一个学校教学成绩差点没关系,但要是出了安全事故,那就玩完了!好在我兼顾了这么多工作的同时,我的教学成绩也还可以,这次期末考试,我带的班数学平均分超过了同级中心校班!

如果,把我这些工作让一个教龄30年龄50以上的老教师来做,我想很难很难!最主要一点:他们的身体素质不允许他们做完做好这些工作。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所以学校领导在工作量的安排上就会有所倾斜,既锻炼了年轻老师,也照顾了老教师,这是学校良好发展的合理措施,也是教师职业成长的必由之路,并不是看轻老教师,也不是为难年轻老师。




随着“县管校聘”政策全面落地,50岁以上老师的状况有点尴尬。

“县管校聘”学校需要定编制,一个萝卜一个坑,如果老教师占用了编制,却又不能正常上课,那就意味着其他老师要分摊他的工作量,增加负担,这也确实是实际情况。

一、从现有政策来看,老教师在工作量上的要求与年轻老师相当。

1、老教师占有学校教师编制,按理应当独立完成一个人的工作量。

2、老教师一般有中高级职称,按职称相关规定应当站在教学一线,并有对年青老师有培养职责。

3、未到国家规定退休年龄,原则上就应按工作量安排工作。

二、从身体方面看,老教师的身体状况以亚健康状态居多。

老教师从教多年,站在教学一线,工作强度和压力较大,相对一些行业,更容易身心俱疲。不少农村老教师有着沉重的家庭负担,还得干农活,特别是早年生活困难,导致他们整体体质较差。50多岁的人大多看起来老态龙钟,甚至积劳成疾。

我以前任教的一所农村初中,近年来已经有五六位不到60岁的老师得重疾离世,让人嘘唏。

三、从实际情况看,学校里老教师的工作大多相对轻松。

多数老教师到了50岁,就会蒙生退意。人未老,心已老;船未到岸心已上岸。

由于老教师资格较老,再者职称已经评到手,学校领导一般不会为难他们,尽量满足他们的想法。在很多学校里,50岁以上老师大多任教工作量较少的学科,或者退居二线,做图书、实验室、宿舍管理员,做校园园林工人、学校保安等。

我就见过一所乡镇初级中学,学校大门由三位老教师轮流看管。

四、从发展角度看,50岁教师现象逐渐成为学校工作的一个难题。

近年来,教师老龄化现象非常突出,特别是一些乡镇,年轻老师纷纷流向城区学校,留下的多是中年老师。

我老家一所乡镇中心小学,据校长讲,老师平均年龄高达46岁,50岁以上老师几乎过半。每年排课时,校长都是求爷爷告奶奶,恳请老师们当班主任,担任语数英学科老师,搞得焦头烂额。这位校长说:“没办法啊,他们都是卖给我私人一个面子才做的。”

一方面是学校老师不可避免的老龄化,一方面却是老教师普遍消极的工作状态,这个问题会越来越突出。

形成学校老师50岁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1、体制内人的普遍心理

50岁就开始不担责不挑担,船到码头车到站,这种心理由来已久,只要无大碍,大家也能接受。

2、人们的普遍谅解心理。

多数人都有这种心态:人都有老的时候,他的今天就是我的明天,将心比心,何必计较,与他为难?

3、对他们工作能力的担忧心理。

不少学校不是老教师主动要求退居教学二线,而是学校安排给他们清闲自在的工作。主要因为担心他们在教学一线,可能影响学校教学成绩。这种情况一般以初中高中居多。

由于老教师形象苍老,表达呆板无趣,教法落后,也很难讨得学生欢喜。

综上所述,从政策上看国家并没有明确对老教师特别关照,而现实状况是老教师对工作确实缺少热情也无良好效果。

能否出台关于减轻50岁以上老师工作量的明文规定,给基层学校一个可操作性强的方案?譬如说在核定学校编制时,两到三个老老师按一个编制核定。

您对解决这一问题有何高见呢?




一直以来,总有些人质疑老教师职称高,工资高,上课少,似乎是没有的做到“同工同酬”,不公平不合理,影响了青年教师的积性。对此说法我很不认同。

老教师也是从年轻时代走过来的,工作的幸苦不弱于现在,我就是己超三十年教龄、五十五岁老教师,年轻的时候,担任班主任,跨年级任课,最多时一周有十七八节课,每天六点半到班,晚上近十点才能回家休息,一周只有半天的休息时间,同时为了照顾老同志,主动承担年级命题、阅卷工作,工资收入微薄,更谈不上奖金,应该说,为学校的发展,学生的成才作出了贡献。随着年岁的增长,精力不济,少担点课,是情理之中。

青年教师需要关心,现如今生活压力不断加大,己不是我们当年的物质需求,一间小平房可以容下一家老小,一辆自行车可以满足各种出行。现在年轻教师需要购房结婚,没有汽车似乎落后于时代,相对较低的收入很难满足生活的需要,政府要积极落实政策,提高教师待遇,优秀青年教师要破格晋升高级教师。但年轻人要实现人生价值,更应该努力奉献,生活会随着国家的发展变得越来越美好的。

一个学校既要激励年轻人奋发向上,勤奋工作,又要充分发挥老同志的余热。只有形成老教师关心指导年轻教师的成长,年轻教师尊重老教师的良好氛围,学校才有好的传承,事业才会兴旺发达。年轻人老是盯着老教师上课少、工资高,不停地抱怨,甚至懈怠工作,学校是没有希望的。




我是五十九周岁了,教书四十年现在还差几个月就可以退休,可我还得任一个班班主任,两个班主科教学。退休前一天还要做完一天的工作任务。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教龄   工作量   同工同酬   年龄   教师   年轻   老花镜   职称   精力   年轻人   身体   老师   学校   学生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