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过劳的危险信号你知多少?

近几年,“过劳死”成为了职场上最致命的杀手,让人们在疲于工作的同时,也对“过劳死”深感恐惧。的确,现代人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往往导致身体吃不消,很多慢性病接踵而至。看似不是什么大问题,但往往对我们身体的损害最大。


尤其是过劳累,更是职场人的新标签。为此,我们要正确认识身体的过劳累,懂得身体发出的信号,学会放松自己,让身体更加健康,让自己更好地工作、生活。


下面这些身体发出的“过劳”信号,大家一定要知道!


1、 当我们的眼睛出现酸痛、发胀、干涩、视力模糊时,这是眼睛发出的疲劳信号;


2、 劳累过度时,细胞免疫力功能低下,感染就在离外界最近的器官——喉咙出现。当我们的咽喉出现烧灼样疼痛,吃东西时感觉更严重,说话费劲,也是过劳的表现;


3、 如果经常头痛,看起来总是愁眉不展,且毫无病因,很可能就是疲劳过度了。职场工作的人员,大概都会有忙碌一天之后,脖子、肩膀肌肉僵硬,维持一个姿势不敢活动的状况,这说明你的颈椎严重过劳,若不及时呵护,就会出现职场通病——颈椎病;


此外,还有注意力不集中,持续感觉紧张和压力、因为一点小事就发脾气、反应迟钝,做事犹豫不决、没精神,怎么睡都感觉困等,这些都是过度疲劳的表现。


当你的身体向你发出这些信号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要不当回事,以免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谢谢邀请回答。身体过劳的危险信号你知多少?有些时候一点不知道,就昏迷了,农村经常有些人吃饭都是好的,哈哈都不在了。今天雷大嫂吃早饭都是好好的。出去赶场走了十几分钟人不知道什么了就到地上了,把家人叫来。扶她起来半边手脚就又不得了。说不出话了。有很多人在波上做农活就死到波上了。危险信号,自已跟本就不知道。李大爷七十多岁了还在挖红薯,人到地就死了。我姑姐今年5月初二十点钟出去搬玉米就死土头了。现在很多就样走了的。自己知道什么?知道就不会出门了。




前几天,又有一个年轻的计算机工程师猝死了。现在猝死的年轻人太多了。

25-40岁,成为了猝死的高发年龄段,而男性猝死的发生率远远高于女性。这个年龄段的男性,上有双亲要供养,下有上学的孩子要照顾,房贷车贷少不了,真的活得很辛苦。如果一旦发生什么不幸,那么整个家庭都会破碎。所以,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身体。

青年过劳猝死的主要原因是心梗,当在疲劳、连续加班熬夜之后,如果以下信号出现,提示有可能心梗了,一定要小心了

1.胸口疼痛

这种疼痛往往是一种闷痛,感觉有一种大石头压在自己胸前一样,常常在左胸前方,也可以整个胸口,或者是根本无法指出具体位置。


2.不明原因的嗓子痛

没有受凉,也没有感冒流鼻涕,突然感觉嗓子疼痛,自己照镜子看见嗓子也不红肿,就是痛,而且还伴有胸痛、出汗等症状。那么这预示可能心脏要出问题了


3.上腹痛

这种疼痛往往是剧烈的疼痛,用手按压也不会减轻,痛的时候还伴有胸闷,呼吸不顺畅。这也是预示心脏可能要出问题了,一定要重视


4.奇怪的牙痛

没有龋齿,牙龈也不红肿,就是感觉牙齿疼痛,但是具体是哪一颗牙齿痛自己也不清楚,痛的时候还有胸闷、流汗


这些症状,都是提示有可能要发生心源性猝死了,一定要小心。尤其是在熬夜、连续加班奋战、压力巨大的情况下出现这些症状,请一定要小心,赶紧休息!




一篇名为《向死而生,一名记者的住院日记》的文章,刷爆人们的朋友圈。

襄阳日报首席记者严俊杰,把自己住院的经历写了下来,让很多和他差不多的中青年人感受到了严重的危机。而且这位记者,并没有得什么疑难杂症,正是许多中老年人都有的高血压和糖尿病。

悄无声息的不定时炸弹!

其实他的住院也非常偶然,仅仅是一次普通的医院体检,而且差点就错过了。在体检之前他也没有任何的不适。

体检结果却让人吓一跳,血压195/131mmHg。

医生都知道,这样的血压是非常危险的。就相当于气球已经吹的很大,气球皮都已经发白,随时可能爆炸。

最可怕的是,因为发生的很慢,如果不去体检,完全无法感受到。直到血管爆炸之前,这一切过程是悄无声息的。

医生赶紧用药把他的收缩压控制到140mmHg,接近正常人的血压水平却让他头晕目眩。因为长期的高血压,大脑已经适应了高血压的状态,正常血压反而不能适应。

再测个血糖,20多。。。也就是20mmol/L,正常人是3.92~6.16mmol/L,已经比最高水平高处3倍!

高血糖本身也没有什么感觉。甚至有的早期糖尿病患者还感觉容光焕发。如此高的血糖,可以让任何的伤口无法愈合,甚至溃烂。这也就是我们说的“糖尿病足”。

在糖尿病门诊里,双脚烂通的患者比比皆是。

糖尿病的感觉神经病变,让脚不感受不到疼痛,于是经常出现磨破、烫破;

自主神经系统的病变造成皮肤正常排汗调节功能、皮肤温度调节功能和血运调节能力丧失,导致局部组织柔韧性降低更易破碎和开裂;

正常排汗能力的丧失阻断了局部组织的再水化,造成组织进一步破坏,使得深部组织更易于细菌定植;

血糖高,细菌繁殖快,让伤口难以愈合,出现感染。

一个小小的毛囊炎,就会越烂越大,如果放任不管最后就会发展成截肢。



高血压、糖尿病远比我们想象的恐怖!

人们总是觉得得了肿瘤是不治之症,而其他病都不放在心上。尤其是高血压、糖尿病这样不痛不痒的。

酒桌上,你说,“我三高,今天就不喝了。”

回答你的肯定是“在坐的谁不是三高?”

一群高血压的和糖尿病的重症患者,在一起喝酒,这就相当于在玩俄罗斯轮盘的开枪游戏,没人一杯酒,看谁的血管先爆。

全世界夺取人们生命最高的并不是癌症,而是心脑血管疾病。而且这类疾病的患者非死即残,如果死不了,最后躺在床上,成为家庭的长期负担。一个人生病,毁了一个家庭。



血压、血糖,亮红灯的预兆!

在这些疾病威胁你的生命之前,其实是有很多信号的,比如这些危险因素,如果你已经有超过3条,那么已经到了非改变不可的时候了!

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因素、性别因素、种族不同、遗传因素、家族史等等。这些是不可改变的。

但是还有许多可改变的因素包括:

1.肥胖

2.吸烟

3.酗酒

4.长期压力过大

5.盐的摄入量过高

6.叶酸的缺乏

7.睡眠呼吸暂停同期综合征影响

8.药物因素影响

对照你自己,看看那些因素的是可以改变的?

而糖尿病比高血压更隐蔽,如果你有这样的问题,即使血糖暂时正常,也需要警惕糖尿病的发生了!

1. 直系亲属,比如爸爸妈妈、亲兄弟姐妹中有糖尿病患者;

2. 有脂肪肝和血脂异常问题;

3. 腰上有很多赘肉,甚至已经有了很大的"游泳圈";

4. 虽然不超重,但四肢松软,同样的体重显得比别人胖;

5. 不喜欢运动,日常活动量很小,体能比较差,上楼都觉得累;

6. 有过多次节食减肥之后体重又反弹的经历;

7. 饭后特别容易觉得困倦;

8. 饿了就觉得特别难受,容易低血糖;

9. 主食只有白米饭、白馒头、白面包,主食吃得比蔬菜多,很少吃杂粮;

10.喜欢喝甜饮料,或喜欢吃甜食、西点;

11.有过妊娠糖尿病或巨大儿生产史(出生体重 ≥ 4 kg);

12.长期睡眠时间不足 6 小时,或长期倒班工作。

以上的12条糖尿病的风险,有的是写在基因里的,比如家族病史等,但是更多的是生活习惯,可以调整。

我们都知道戒烟很难,戒酒很难,减肥更难,很多人改变生活方式都是因为在“鬼门关”前走了一遭,他们很幸运。

但是,也有许多人,就没能逃脱“鬼门关”,没有获得改变的机会!

现在机会在你的手里, 你也想去“走一遭”么?




青运会游泳双料冠军庆文怡凌晨猝死,年仅17岁……心脏猝死常发生在睡梦中,令人惋惜。

过劳死——职场不能承受之重

“过劳”似乎已成中国职场的常态。过度加班又是导致过劳死的首要原因。有资料显示,巨大的

工作压力

导致我国每年“过劳死”的人数达60万人,已超越日本成为“过劳死”第一大国。

而你身体肌肉痛、头发黄、指甲裂、皮肤差等容易被忽视的“小毛病”,其实都是身体给你的警告。在平时生活中,八个常见的过劳信号,你一定要知道!

1、眼睛疲劳

眼睛酸痛、发胀、干涩、视力模糊,这就是眼睛疲劳的信号!中医说“五脏六腑之精气皆注于目”,看得久了,气血损耗,眼睛的各种功能都会减弱。

2、咽喉异物

咽喉出现烧灼样疼痛,尤其吃东西时感觉严重,不仅说话费劲,大家还说你的声音有点沙哑,那么一定是累了。劳累时,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感染就在离外界最近的器官——咽喉出现。

3、过度疲劳

如果经常头痛,看起来总是一副双眉紧锁的愁容,如果属于无病因的头痛,很可能就是疲劳。感觉脖子、肩膀僵硬,头部维持在一个姿势不敢活动,像个机器人,这说明你的颈椎严重过劳了。

4、注意力不集中

最近总忘事,最大的可能是脑疲劳。持续感觉紧张和压力时,脑细胞将产生疲劳,你会记不住事,注意力不集中。

5、爱发脾气

为了一点小事就发脾气,不会更年期了吧?别联想过度,你大概只是累了。疲倦者的行为表现与抑郁症患者非常相似。

6、口气重

这两天说话时,是否口气不太好?如果不是牙周病,就是最近太累了。身体劳累时,体内器官功能也会减弱,例如消化不良,食物郁积在肠胃,此时口气一般是食物发酵后的怪怪的酸腐气味。

7、反应迟钝

沏茶弄脏了新衣服,反应迟钝;做事犹豫不决,难作决定。劳累时,脑指挥身体的命令延缓,反应迟钝,结果最简单的决定被无限放大,变得犹豫不决。

8、睡不够

你觉得心跳加快,能感到咚咚的心跳,别人也感觉你说话没了底气。昨晚睡满了8小时,但早晨起来还是觉得困,人看起来也没精神。

这8大信号是人体过劳的危险信号,现代人工作压力过大、身体吃不消、慢性病接踵而至,动不动就说累。无可厚非过劳累已经成为了现代都市的一种真实写照,这无形地重压,我们的身体会吃得消么?




作为心血管领域人士,不得不提醒过劳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尤其是心脏功能。

提到过劳,首先浮现在我们脑海里的是什么?不错,就是过劳死

首先,让我们看看,过劳最严重的后果--过劳死--的今年发生的一些情况:

以下是今年来医疗领域内的一部分猝死案例:

不得不说,触目惊心。而且,这样的例子还在继续发生,过去的八九月就又出现了几例,而且很多都是工作单位的骨干力量,非常可惜。

那么,过劳到底是个什么情况呢?

--------------------------------------------------------------------------------------------------------------------

1.什么是过劳?

我们看看维基百科的定义,非常清楚:Overwork is the expression used to define the cause of working too hard, too much, or too long. It can be also related to the act of working beyond one's strength or capacity, causing physical and/or mental distress in the process.

三要素:1)工作强度过大,或者工作量过大,或者工作时间过长

2)这种工作量超过了一个人的身体和心理承受能力

3)长期下去会造成身体和心理上的压力

2. 过劳有哪些症状?

很多人都列举了,我就不再重复。

为了方便记忆,过劳的症状或者负面影响可以分为三类:

(1)短暂性身体疲劳:多是由于肌肉过分紧张,导致代谢产物如二氧化碳和乳酸在血液里聚集,产生酸痛疲惫的感觉。这种疲劳只要加以休息,很快就能回复。

(2)病理性身体疲劳:这种过劳在前面的基础上进一步影响了身体的抵抗能力,开始导致一些病症的出现,例如 容易感冒,慢性腰肌颈椎劳损,血糖血压紊乱,甚至肿瘤等严重问题。这种情况下,必须要积极进行干预,阻止情况的恶化。

(3)心理上的长期性疲劳:这是由于生活或者工作中不愉快的因素,导致情绪低落,逐渐导致长期性的心理压抑,甚至抑郁症。这种心理层面的过劳也不可忽视,有时候对人的负面影响是非常巨大的。

我们常说的过劳一般是指第(2)和(3)种情况,往往是由于长期的超负荷劳动工作,导致身体出现各种长期的慢性病理性症状,或者长期性心理疲劳,而这些情况依靠短暂的休息不容易恢复。

3. 如何评估自己的过劳情况?

过劳症有很多表现,从生理到心理,会造成很多影响。为了方便评估,目前国际上制备了各种专门的评估量表。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自己评估是否有以下二十项表现

1.早晨懒得起床;2.电车或公共汽车开来了,也不想跑着赶上去;3.上楼时常常绊脚;4.不愿与上级和多人见面;5.写文章或报告时,总爱出差错;6.说话声音细而短;7.不愿和同事们谈话;8.总托着脸呆想;9.过分地想喝茶或咖啡;10.不想吃油腻的东西;11.很想在饭菜上撒上辣味的调料;12.总觉得手发硬;13.眼睛睁不开:14.老是打哈欠;15.想不起朋友的电话号码;16.想把脚伸到桌子上;17.对烟酒过度嗜好;18.不明原因的肥胖或体重下降;19.容易泻肚子或便秘;20.想睡觉,但上床后却不易入睡。

上列情况如有两点,说明疲劳是轻微的;如果有4点,就是中等疲劳,可以称为慢性疲劳了;如果有6点以上,那就是重度疲劳了,说不定已经有潜在的疾病,必须引起注意,应该上医院去认真检查一下为好。

简而言之,如果你经常感到精疲力竭,心力憔悴,身体上出现各种不舒服的症状,或者情绪比较低落,但是通过普通的休息放松似乎无法恢复,那你就要引起重视了,即时进行干预,阻止情况恶化。

--------------------------------------------------------------------------------------------------------------------

说完了过劳,该说说过劳死了。

过劳死,顾名思义,过度劳累工作导致死亡

过劳死概念来源于日本,英文名Karoshi,源自日语“过労死”,最早出现于2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经济繁荣时期。过劳死并不是临床医学病名,而是属于社会医学范畴。人体就像一个弹簧,劳累就是外力。当劳累超过极限或持续时间过长时,身体这个弹簧就会发生永久变形,免疫力大大下降,导致老化、衰竭甚至死亡。

八十年代起,“过劳死”成为日本列岛的热门话题 。所谓“过劳死”,就是指由于长时间加班工作导致过度疲劳而猝然死亡。据报道,日本“过劳”而死,死者多在30—50岁之间,死因是急性心肌梗塞、脑溢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等病。经调查,死者往往在死前一周有过重的工作任务或过大的心理压力。

--------------------------------------------------------------------------------------------------------------------

注意几点

1)过劳死的高发年龄段:多为30-50岁阶段的中青年,年富力强,工作强度大。

2)过劳死的高发疾病:主要为两大类

(1)心源性猝死:例如急性心肌梗死,心脏停跳

(2)脑血管性猝死:例如脑溢血,蛛网膜下腔出血

这两类事件死亡率非常高,发生突然,紧急,进展速度快,抢救存活率非常低!

上面两张图说明什么问题?

1)不要以为猝死离我们很远!猝死发生率很高,仅仅是心源性猝死就占了很高的比例!

2)心源性猝死死亡率很高,一旦发生,非常凶险!存活率非常低!

很多人以为自己年轻,小心脏很强大,心脏病离自己很遥远,于是任性加班,不注意休息!这是大错特错的!别以为自己年轻就扛得住,前面提到的医生猝死案例,绝大部分都是心源性猝死!


那么,心源性猝死的发生过程是怎样的呢?

心脏性猝死的临床过程可分为4个时期:1.前驱期 (一旦出现这些症状,要高度警惕,及时休息并就诊!)在心脏性猝死前的数天或数周,甚至数月可出现胸痛、气促、乏力、软弱、持续性心绞痛、心律失常、心衰等症状,但有些患者亦可无前驱症状,瞬即发生心脏骤停。

2.终末事件期的表现

由于猝死原因不同,终末事件期的临床表现也各异。典型的表现包括:严重胸痛,急性呼吸困难,突发心悸或眩晕等。若心脏骤停瞬间发生,事先无预兆,则绝大部分是心源性。在猝死前数小时或数分钟内常有心电活动的改变,其中以心率加快及室性异位搏动增加最为常见。因室颤猝死的患者,常先有室性心动过速。另有少部分患者以循环衰竭发病。

3.心脏骤停期

心脏骤停的症状和体征如下:①突然的意识丧失常或抽搐、可伴有惊厥。②大动脉(颈动脉、股动脉)搏动消失,脉搏扪不到,血压测不出。③听诊心音消失。④叹息样呼吸或呼吸停止伴发绀。⑤瞳孔散大。

4.生物学死亡期心脏骤停发生后,大部分患者将在4~6分钟内开始发生不可逆脑损害,随后经数分钟过渡到生物学死亡。心脏骤停发生后立即实施心肺复苏和尽早除颤,是避免发生生物学死亡的关键。

虽然说有4个阶段,但是,谁都不愿意经历这4个过程!
所以,一旦发现有相关的症状,就要高度警惕了,尤其是长时间加班劳累以后,很有可能就是前驱症状,十分危险!

-----------------------------------------------------------------------------------------------------------------

万一发生怎么办?有没有急救的办法?

当然是有的!虽然不一定都能保证抢救过来,但是非常值得实施,不放弃一丝生还的机会。这个方法就是:心肺复苏!

很多人都不知道怎么进行抢救,一旦发现有人倒下,往往惊慌失措,除了打电话叫救护车,就不知道该干什么了!这是非常遗憾的。因为心源性猝死发生时,抢救的时间窗口非常短暂。等到救护车赶到现场时,人往往已经死亡了。但是,如果你懂得心肺复苏,就有可能增加后面被抢救的机会!

下面贴一个心肺复苏的示范视频,不了解的朋友可以学习一下:


最后,希望大家注意身体,劳逸结合!工作可以再找,生命不会再来!保护好你脆弱的小心脏!


精准就医咨询:guojiajiajia1988




过劳的时候仍会表现的注意力不集中,但自己不一定不一定能察觉,有时候会表现经常走路被磕着、碰着。

有一部分人也会表现的心悸,觉得特别乏力。




过劳体现在肌肉上,会出现颈椎、肩膀等部位僵硬疼痛的症状。

体现在精神上,会出现失眠、嗜睡、头脑不清楚、反应迟钝等症状。

合理的分配工作和休息时间,保证夜晚足够睡眠时长,可以避免产生过劳现象。

还有制定适当的运动计划,按时进食,也是保持健康的必要条件。

工作是做不完的,但身体一旦出现问题,不但影响工作效率,也会让生理和心理承受难以忍受的痛苦。

好好爱自己,好好爱护自己的身体,不要等问题出现再去解决,往往小问题就会积累成大问题。




万事以身为本,身存则万事可为,身灭而万事皆休。

身体过劳信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信号   危险   身体   高血压   疲劳   症状   血压   糖尿病   患者   心脏   疼痛   因素   发生   感觉   健康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