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考生退学复读是否会被记入诚信档案,并且来年最多只能报考两个志愿?

先来看一看河南省招生考试院的一份通知。

从这份高校招生工作规定上看,指的是录取后不入学就读的考生将被记入诚信档案,来年报考志愿,在实行平行志愿的所有批次里,最多只允许报考2所学校。

解释一下:

1.失信考生指的是已收到高校录取通知书,但因为自己不愿意而违反约定,未在规定时间内去报到入学,也不作任何说明与补救,而是自行选择复读的考生。比如说考生被河南当地某一本院校录取,但考生理想志愿是外省211学校,考生直接把录取通知书作废了,就成了失信考生了。

2.已经入学就读,之后经高校允许退学复读的不在此列。所以,提问者若是后一种情况大可放心,不会被记入诚信档案,也不会有报考限制。当然,你退学的这所高校应该不会再对你敞开怀抱了。

不过有两个问题需要考虑:第一,高校会不会同意你退学;第二,退学复读后是否需要以社会青年身份参加高考?

3.失信档案还会附寄给来年提档的高校,由他们定夺考生是否品德过关,实际上意味着考生提档后滑档的可能性进一步加大。除非成绩优势特别大,否则两个同分提档的考生中,失信考生处于绝对的劣势。

因此,建议考生:

1.三分考,七分报,填报志愿真的要考虑清楚,你的一次反悔将会造成本就稀缺资源的巨大浪费,而且对本来有机会的其他学子也不公平,你不报人家就有可能进去了。

2.要有契约精神和规则意识。作出来的决定就应该遵守,否则,人人都随便毁约,这个社会还不乱了套?

3.相信命运的安排。你不去大学读一读,又怎么知道今生会遇见什么呢?何况,在大学里你仍然有很多改变和修正的机会,关键还是靠你自己。




河南考生退学复读是否会被记录诚信档案?并且来年只能填报两个志愿?

历年来关于高考填报志愿还有后续的相关问题都受到多方关注。

而高考退档退学复读是否会影响征信,则成为了新一轮的讨论热点。

但这个问题要分三种情况来回答。

第一,考生被退档,并没有被录取。

在填报平行志愿的时候,考生因为填报志愿不恰当,以至于达不到相当批次的院校被退档。

退档之后又没有参加志愿征集补录,那么这种情况下是不会影响来年高考的。

因为考生并没有被高校录取,而且他的档案也没有被划入高校里面。在这种情况下回去复读十分正常。

第二,被高校录取了,而没有去报到。

一旦考生被高校录取了之后,则默认为双方选择成立,考生依照规定要去高校报道。

如果不去的话,意味着自动放弃就读名额,但是这时候高校已经不能额外再招录其他学生了,会造成学位的,空余浪费。

而且在这个契约关系之下,高校是为你留了位置的,如果你不去的话,则浪费了学校对你进行的一系列准备。

如果被录取了而不去报到,自己回去复读,那么这种行为会被视为失信行为,记录在征信档案里面。

对以后选择学校和就业都有影响。

第三,到学校读了一段时间退学回去复读。

这种情况也很多见,只要你所在的高等院校同意了你复读的申请,那么就可以回去重新复读考试。

这种情况不视为失信,退学复读是自己思之再三后的选择,没有给谁带来任何的利益损失。

更何况高考是人生的转折点,如果觉得不合适就立马掉头从新选择,免得以后想再选择只能留下两行热泪。




海豚高考,祝您考好!


看到这个问题,觉得题主的提问可能包含两种含义:第一种含义就是“已经被某大学录取了,并在指定时间去学校报道,发现自己并不是很喜欢这所学校于是申请退学,回去重新复读。”那么对于这种情况来说,这种行为并不会被记录到诚信档案,来年填报志愿的学校数量也不会受到影响。真要说影响,那无非是往届生的身份可能会影响到一些院校或专业的录取。


还有一种含义就是“被某大学录取后不去学校报道而造成招生计划浪费”,这种情况就比较复杂,本次答疑的重点主要对第二种含义进行延伸讨论。


被大学录取了不去报道,来年会有什么后果?不同的省份有不同的规定,但基本上分为以下三种:


第一种:明确惩戒措施—记入诚信档案,影响来年志愿填报的学校数量

最具代表性的省份是河南省,河南省在最近几年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中明确表示:“ 对录取后不入学实际就读等造成招生计划浪费的,下一年报名参加高考将限制其填报志愿的学校数量,在实行平行志愿的各批次,允许其填报志愿的学校不超过2个。考生履行志愿约定情况将如实记入其个人电子档案,在普通高招录取中向高校提供,高校可以作为对考生品德衡量的依据。”


河南省推出这项规定也是迫于无奈,2020年河南省高考报名人数达到了115.8万人,对比于同样是人口大省的安徽省,2020年高考报名人数也 “只有” 52.38万人。作为全国高考考生竞争最激烈的省份之一,河南省每年参加高考的人数数量一直位于全国前列,但同时每年本科录取不报到考生人数也在逐年增加,这不仅造成招生名额浪费,也影响了一些高校对河南省招生计划的投放。


第二种:曾经明确提出惩戒措施,后来又取消了,但不排除未来还会再次推出惩戒措施

最具代表性的省份是陕西省,2017年陕西省发布的《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实施办法》第24条明确提出:“ 2016年被录取但以各种理由主动放弃就读,又参加2017年高考的考生,将其上一年度主动放弃到录取院校就读的事实,记入其电子档案并提供给高校,招生院校可以将此作为退档理由,省招办予以同意。对2016年被二本及以上本科批次第一志愿院校按专业志愿录取、但主动放弃就读的考生,在公布本年度高考成绩时,将其位次排在同分数的最低位次

而从2018年之后,陕西省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实施办法》就把此条给删除了。


第三种:从未提出惩戒措施

比如像安徽省,在它每年公布的《普通高校招生工作实施意见》中是这么说的:“ 对未经高校同意逾期不报到的考生,视为自行放弃入学资格。高校应将自行放弃入学资格的我省考生名单(含考生号)进行汇总,于本校规定的报到截止日期以后20日之内传报我省考试院。严禁高校为未报到考生注册学籍。”


再比如江苏省,2020年它公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意见》中只对作弊、提供虚假个人信息或申请材料、违规参加高校招生考试的高级中等教育学校非应届毕业的在校生提出了惩戒措施,并没有出现对被录取后不去报道的惩戒措施。


根据教育部有关规定,考生如已被相关高校录取,一律不允许退档换录。目前,我国绝大多数省市对未经高校同意逾期不报到的考生,视为自行放弃入学资格,但没有设置相应的处罚规定,对于放弃资格的考生名单高校一般需要报送报送省教育考试院。


至于被录取了却不去报道这种行为本身,我们也不能用 “对” 和 “错” 去批判它,宏观上这种失信行为在某种程度上确实影响了高校对其他人的录取,但是我们也要尊重每位个体的差异,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忍受就读于自己不喜欢的学校和专业,只能说志愿填报是一件大事,填报前一定要慎重。




按照河南省教育厅发布的文件确实是这个意思,但是,违背诚信的的后果不止这些,更重要的是高校有决定你是否能入学的权利。

比如说,你违背诚信了,而且你来年的高考成绩确实很理想,报了一个自己满意的学校,分数也达到了该校的录取分数线,服从调剂,体质满足学校的要求,但是后来没能顺利入学。原因很可能是高校因为从你的档案中查到你违背了诚信,不允许你入学。

所以我认为还是既来之则安之,努力学习,大二可以申请转专业,也可以准备考研。尽量不要冒险。




关键不在于诚信档案,而在于你能否顺利退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30

标签:来年   考生   志愿   陕西省   诚信   档案   河南省   河南   省份   含义   数量   院校   措施   两个   资格   高校   学校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