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约护士”悄然流行,受众都有哪些人?

网约护士的一般都是年龄偏大,经济基础还算不错的老人。前几天,亲戚住院,我去医院看望他,就有一个要出院的老男人,因为患糖尿病,身体不太好,他当时就在询问护士,有没有网约上门的。有一个比较年轻漂亮的护士,就说她是,按小时算,看病人情况算价格。他们商量了一段时间,就谈好了,一个小时四十元。上门时间根据护士下班时间定!毕竟护士也要白班,夜班转班。那个老男人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他名下有一家酒店,还有好多房产。儿子也在美国开公司。网约护士上门服务,必须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如果你穷困潦倒,是不可能有护士上门服务的!当然也有一些子女都在上班,没有时间照顾生病的父母,不得己找网约护士。这种情况也比较普遍,他们一般找网约价格比较低一点的,又可以全职照顾的护士。这种情况找的网约护士一般时间较长,长的甚至有几年时间。总之一句话,年龄大了,就要经常煅炼身体,保持身体健康,多存一点养老钱。不能完全依赖子女。这样老了以后,情况就会好很多,甚至可以不依靠子女,安度晚年!




大概去年看到过类似的文章,说的是一些护士下班以后接一些去家里护理的私活。

现在确实有很多老人或者行动不便的人常年卧床,家人可能没有足够的经验或能力很好的照顾他们,于是就有这么一种方式出现了,不需要去医院排队等床位,一些小的问题也能很快解决,确实省了不少事。




在市医院当了十多年护士的张琴下班后兼职上门服务,每个月的收入比原来翻了几倍。

张琴毕业于本市的一所卫校,学的是护理专业。毕业后,她应聘到市医院呼吸科当了一名护士。

她工作非常认真、并且很刻苦,专业能力也不错,更重要的是她对待病人的态度非常好,受到了很多病人的好评。

经过几年的努力,她一步一步当上了市医院呼吸科的护士长。她每个月的工资6000多元,加上年终奖每年收入在10万元左右。

她的病人当中绝大部分是老年人。老年人很多患的是慢性病,需要长期服药。老年人都比较节约,平时生了病喜欢按照医生的处方在外面买药吃,除非病情很严重了,才到医院住院治疗。

老年人在自己买药吃的过程中,很多人就会主动问她一些注意事项,她也很耐心的给他们讲解,有时她会主动上门帮老年人做护理工作。

现在她已经在网约平台上进行了注册,她主要护理的人群是患了呼吸疾病的老年人,由于她护理经验丰富,并且积累了很多客户资源,她的生意比其他人好很多,收入也提高了不少。




有需求的人很多!高龄或失能老年人、康复期患者和终末期患者等行动不便的人群,这些都是“网约护士”的主要“客户”。




中国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因为经济条件、医疗条件普遍提高,老年人的寿命也有很大提高,现在80岁以上老人已经是常见了。

老年人总有一些时候生病需要人照顾,特别是儿女忙或儿女不在身边工作的老人,生病了就需要有专业人士照料,“网约护士”应社会需要出现了。

能请得起“网约护士”的家庭也是经济条件比较好的人家,因为这种服务是按小时收费的,相当于钟点工,大约每小时50元左右,这要看病人的情况、所在城市的消费水平等因素而定。

能给父母请“网约护士”的儿女也是孝顺的孩子,让父母能得到专业人士的护理,这样病情也会好得快一点,老人也会减少痛苦。

“网约护士”应该都是一些在职的护士利用休息时间的兼职,我也搞不清楚医院是不是支持护士这种兼职,反正在职教师是不能兼职做有偿补课兼职的,也许医务人员的工作特殊性可以利用休息时间挣钱。

在此提醒老年朋友们:

与时俱进,学会上网,充分利用网络为自己服务。比如,网上买菜、买各种商品,可以不出门买到很多东西;可以自己网上约到护理人员为自己提供专业服务;家里水管漏水维修等问题都可以网上找到专业人士上门服务等。

多攒养老钱。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致,所有的服务将变得更加周到,只要出钱就能换来一些生活所需的服务。但是,没有钱恐怕没有人会免费服务,所以,老年人能多攒点养老钱就多攒点,以备年老体衰之时用。

“网约护士”的出现,是社会发展的结果,老年人所需的很多服务,也会应运而生,所以,我们不必愁老了怎么办,有需求就会有供应。

最后提醒朋友们,“网约护士”的平台也不少,要辨别真伪,到评价高、护理质量好、信誉好的平台去预约。当然,如果是医院熟识的护士就‬更好了。




这些都是在大城市里面才能够流行起来。因为大城市里面的老人生活质量比较高,对疾病的护理要求也比较高,主要是也有钱。而且城市里面的就医成本更高一些,为一些小护理专门到医院去一趟,成本比较高,也非常不方便,这个时候网约护士就显得比较合适。




谈下我的观点啊:

首先,经济发展决定人们的生活方式。实际上,最近几年各大城市均有提供护士的专业服务的情况,尤其是网络平台的发达,这种情况越来越多,尤其是很多平台在融资支持下大力发展专业护士提供服务。只不过最近很多地方限制非专业网站的医疗服务,所以,很多网站上看不到了,不然的话,估计某宝上就会有很多!

其次,政府扶助行为:以上海为例,各区卫健委或者医保部门都有一定的政策支持,主要对象是对于一些五保户或者没有子女的患病老人,医保可以支付一定比例,护士上门提供补液或者护理服务,除了护士之外,更多的还有护工的日常护理照料,比如长护险这种!具体的可以去各区的卫健委网站上查询。

但是呢,政府性质的不提,大家想象中的护士估计服务,都是美美的小姐姐,到你们家去帮助打个针输个液之类的,这种模式,一般是个人行为或者平台为主的半监管行为,可是呢,就要涉及好多问题了,比如:医疗风险问题(哪怕遇到一例,对每个人都不好),护士安全问题(年轻的小姐姐去你家,难保部分人会暴力对待啊,有意伤害啊之类的),个人安全问题(万一护士小姐姐看你不顺眼,恶意对待你呢?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有家人陪在身边的,或者你没办法反抗的情况下,毕竟是在生病嘛),价格问题(如果说你认为目前看病繁琐,那么给你优质的服务,你就要付出相应的代价,比如在医院,打个针收费3元,去你家,交通费和服务费等,收你300,没问题吧)。

综上,大多数情况是这样子的,实际上,有精力有想法做线上预约护士服务的,也不算多,有想法的护士,让安全与风险。政府有想法的,个人收益比较低,公益性性质多点儿,大家不乐意!再有,很多护士上班已经很累了,下班还要照顾家人孩子,没有点好收益的话,根本没办法打动别人!




手机上点一点,护士上门换药打针。在老龄化日益严重的背景下,“网约护士”(“互联网+护理服务”)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2021年5月10日,阿里健康宣布推出“寸草心”服务——为高龄或失能老年人提供专业护士上门护理。而在此之前的4月,“网约护士”(“互联网+护理”)企业金牌护士宣布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网约护士”会否成为下一个互联网医疗热点?

全国老龄委的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60岁以上失能老人已超4200万,相当于每6位老人中就有1位生活无法自理,谁来照料这一人群成为痛点。一方面,步入“上有老下有小”阶段的中年人,无法长时间陪伴照顾父母;另一方面,在老龄化加剧的趋势下,新一代的独生子女今后也将面临类似的困境。而随着老龄化加剧,失能老人的护理需求亟需专业护理机构来满足。

在互联网+医疗如火如荼之际,“网约护士”(“互联网+护理”)也应运而生。2019年2月,国家卫健委正式发布《关于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工作的通知》及试点方案,确定在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广东试点“互联网+护理服务”。

2020年12月14日,国家卫健委发布《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进“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工作的通知》,明确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在原来试点之外,其他省份原则上至少确定1个城市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工作。

而市场的探索则更早一步。资料显示,从2015年开始,市场上已有医护到家、金牌护士、泓华护士、阳光护士等多家平台陆续上线,提供线上线下融合一体的居家护理服务。

5月10日,阿里健康上线“互联网+护理服务”板块,与专业机构及在医疗机构注册的护士合作,采用“在线预约、上门服务”的方式,为高龄或失能老年人、康复期患者和终末期患者等行动不便的人群提供专业护理服务。服务项目包括上门打针、上门换药、PICC维护、造口护理、产褥期护理、压疮护理等。

公开资料显示,成立于2015年的金牌护士,目前注册护士超18万,合作医养机构300余家,今年4月宣布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而另一家服务提供机构福寿康,则成立于2011年,是国内最大的居家医护康养服务平台,以社区护理站为依托,提供一站式居家医养护理服务。福寿康也在2020年底宣布完成数千万美元B轮融资。

“互联网+护理”解决了居家照护的痛点,但如何保障安全以及建立规范标准的服务及定价体系,则成为挑战。

目前网约护士并没有统一的定价,各家机构提供的上门护理服务虽然大同小异,但定价却五花八门。以医鹿平台为例,同样是上门打针,金牌护士的价格是154元,福寿康的价格则为142元。“护士上门压疮伤口换药”,前者价格为368元,后者则为161元,价格差异超过50%。

目前“互联网+护理”存在两大瓶颈:一是供给侧和需求方在信息层面还不匹配;二是互联网+护理在供给侧的服务标准和定价还没有标准化。从阿里健康的层面,需要通过产品优化迭代不断使服务动作标准化,价格更加趋于市场化。

目前服务能覆盖全国的互联网+护理公司非常稀少,大部分还是以区域本地化为主,各家的标准不一,阵地都很分散。

对此,阿里健康希望能整合行业服务资源,为用户提供一个统一的入口,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将全国范围上门护理服务整合起来,建立统一的服务标准,满足不同城市不同区域的不同需求,将个性化分散式的服务形成整体输出给用户,减少用户的决策成本,让更多有需求的用户能便捷、快速地享受到所需的便民服务。

当下老龄化成为关注焦点,既要解决老年人对生活及医疗的需求,又要关注年轻人在生活中的空间问题,互联网+护理+康复等将解决这两大需求人群的痛点,未来具有市场空间值得期待。

“网约护士”医疗服务项目还推出个性化定制服务,满足不同群体护理需求。

除了主要开展服务于长期卧床的失能半失能老人的服务项目外,很多“网约护士”医疗服务项目还推出了个性化定制服务,为有特殊需求的群体,如孕产妇、婴幼儿、终末期、长期带管患者等,提供专业化的定制护理服务,真正满足了不同群体的护理服务需求。




2019年2月,国家卫健委发布了《“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工作方案》,确定在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广东省6省市进行“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

需求市场的火爆,加上上门服务的便捷,让网约护士应运而生,悄然兴起!

很多护理项目,尤其是卧床老人换管服务和母婴护理中的催奶、保胎服务需求最为旺盛。上门医护服务也为广大患者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服务。

那么上门服务的医护人员医护水平怎么样呢?

上门服务的医护人员要经过层层筛选才能成为网约护士。

按照国家卫健委要求,“网约护士”必须具备5年以上临床护理工作经验和护师以上技术职称。选拔以后,要在专门专业的服务平台认证以后,才能成为网约护士。

在滴滴护士app上,网约护士都是利用休息的时间提供医护服务!

这样的体制机制既保证了网约护士的技能技术水平,也最大可能地维护了患者的利益。

唯一不足的是,上门服务,收费有点贵,而且,患者需要全额自费!

同样一个护理项目,患者需要交纳的护理费用比医院要高出数倍。有的成本耗材甚至贵了10几倍。

所以,政府职能部门应尽快完善“网约护士”体制机制,尽快推动“网约护士”和医保挂钩,和医院挂钩,降低上门医护收费标准,提供便捷的医保报销渠道,才能更好推动“网约护士”科学有序发展!




1:无所不能的人类,占据天时地利,拥有各种资源。

人猿相揖别后,开始一发而不可收,科技进步,产业革命,漫步天空,走向宇宙。

2:物质高度发达,科技日新月异,城市化进程势不可挡,寿命越来越长,活的越来越久。3:同时,整个世界也在信步进入老龄社会,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中国于2000年进入老龄社会,美国1950年进入老龄社会。

4:什么是老龄化社会呢?

就是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或超过一定的结构模型。联合国的传统标准是:老的标准,60岁以上老人达到总人口的10%,新标准,65岁老人占总人口的7%,即该地区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

5:同时,伴随银发一族比例增大,顺其自然产生了老人经济,或者称之为老年产业、老龄产业。字面理解,就是专门为老年人消费服务的产业,吃穿住行玩,具体细节为日用品经济、保健品经济和服务类经济等。

6:养老产业,也是老人经济的一种,中国自古提倡孝道,尊老敬老,每个家庭,每个人都没法回避衰老,没法违背自然规律。

7:近几十年,中国的经济高速发展,生活节奏高速运转,大家普遍感受到工作压力大,自有时间少。

8:由此,网约护士应运而生,这大大方便了有需求的家庭。测测体温,查查血压,简单体检,吃药,注射等等,不用再去医院排队预约,挂号就诊。

9:这一服务,给很多家庭,大大节省了时间,物力,财力,护士也能有一定的收入,给社会也减轻了压力,一举多得。

10:至于说,谁在约,谁在享受这一服务,是有市场需求决定的,顺之自然,各方自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4

标签:护士   社会   阿里   上门服务   医护   受众   老年人   患者   老人   需求   医疗   时间   医院   价格   经济   专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