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板油和肥肉炼出来的油哪个口感更好?哪个营养价值更高?

这个问题提得还真比较有价值,一个是问两种猪油,哪个口感好,也就是味道好,另一个就是营养价值的问题,下面就结合着猪油的相关知识,具体来回答一下。

一,猪油到底有没有营养

1,国内的老百姓早就有吃猪油的习惯

年轻人不知道,但是年龄稍长的人都有记忆,猪油可是他们童年记忆中一道不可多得的美味。以前过年的时候,特别是在农村,家家户户都要杀年猪,而这个时候正是炼猪油的时候。炼出来的猪油可以炒菜,可以做最简单的猪油酱油拌饭,剩下的猪油渣可以炒菜、炖菜,还能直接吃,那个香就别提了。

2,多年前有人说猪油不健康,现在已经没人再说了

然而在多年前,突然有人提出来说猪油不健康,接下来的几年,吃猪油的人就很少了。当然这里面的原因很多,不过跟出现的越来越多的成品桶装植物油有关系,并且很多人看着包装高大上的桶装植物油,也是觉得猪油是动物油,觉着不健康,其实这种看法是错误的。

后来权威期刊《柳叶刀》发表了文章,指出猪油不仅是健康油,而且相比于其他植物油,更有营养价值,所以很多人才又重新开始吃起猪油,想想也很有意思。其实有一个现象很能说明问题,很多农村的老人就是吃了一辈子猪油,并且身体还很健朗,这本身就说明猪油是个好东西。

3,猪板油和肥肉,哪个炼出来的猪油更有营养

这个就没什么区别了,我也翻查了很多资料,但是单从权威的说法来看,猪板油和肥肉说白了本质上都是脂肪,营养价值是没有什么区别的。

二,猪板油和肥肉炼出来的油,哪个口感更好

1,怎样分辨猪板油和肥猪肉

炼制猪油,所用的猪肉不一样,一种是猪板油,一种是普通的肥猪肉,平时炼猪油就是用的这两种肥肉。经常买猪肉的人很轻易地就能分出来这两种肥肉,肥肉很好分辨,猪板油就是那种一整块、质地很细腻的肥肉,猪板油不适合直接做菜,只能用来炼猪油。其实也很简单,不认识猪板油的,买的时候直接告诉老板,“我要买块猪板油,拿回去炼猪油”,猪肉摊老板自会帮你挑出来。下图,就是我原来买过的一块猪板油。

2,两种猪油,外观和味道还真不一样

如果从外观上来看,猪板油炼出来的猪油更好看,颜色比较白,比较纯净;而猪肥肉的颜色则是稍微黄一些,颜色上来看不是太纯。

但是要从味道上来说,猪板油炼出来的猪油,味道明显香很多,这是肥肉炼出来的猪板油没法比的。平时喜欢自己炼猪油的人,都知道要用猪板油去炼制,因为味道明显要香很多。

三,猪油的炼制方法

猪油有两种炼制方法:一种就是什么都不放,直接将切成肉丁的猪板油放在锅里,慢慢炼制;另外一种就是先在锅里放少许清水,然后将猪板油切成丁放在里面熬制,等水分都挥发完了,猪油也就差不多炼好了,注意火不要开得太大;另外,还有人喜欢在炼制的时候,在里面放一些葱段、洋葱和香菜,这样的猪油有一种复合型的香味。

上面介绍的,就是猪板油和肥肉炼制猪油的区别,营养价值一样,但是猪板油炼制的味道更香。猪油的味道确实很香,我平时在家里做菜,就非常喜欢用猪油。用猪油炒制素菜,或者是做好的汤在出锅前放一点猪油,菜的味道立马就会提升一个档次。希望上面介绍的,能够帮助到大家。




猪板油和肥肉炼出来的油哪个口感更好?哪个营养价值更高?

相信付出爱是让自己幸福的最好方式,深深地相信,美食是抚慰人心的不二法门,更多美食问答,请关注觅源良食,让我们给您答疑解惑!

昨天晚上睡不着,看完湖北台六集联播的电视剧后,没有像往常那样去洗澡,而是给老婆去做她想吃的红烧肉烧鸡蛋;

五花肉焯水后改刀成小块,为了减少油腻的口感,我习惯将肉块在锅中反复煸炒,煸炒出肉块中的油脂,这时肉块的体积会严重缩水,一大块变成一小块,之后将铺满锅底的油脂倒出,冷却之后凝固,这就是一小碗猪油;

这时,老婆将我的茶杯拿过来,给我倒满茶水后,询问到,这一小碗算猪油吗?和爸妈往日里熬制的猪油有什么区别?

我专心锅里的五花肉,说道,你等等啊,我先将五花肉调味后炖煮起来,然后再给你解答。晚上11点多在厨房做红烧肉,按照简单的方法来,没有炒糖色,而是直接用老抽调色,放入2勺的白砂糖调味、一大勺生抽调味,适当的放入几颗花椒,让五花肉的肉香更加馋人,当满屋飘香,煸炒出五花肉的肉香后,加入大半锅开水,大火煮沸后转中小火盖上锅盖,焖煮50分钟,将五花肉焖煮软烂;

肉块在锅中炖煮着,打开房门通风,散一下红烧五花肉的香味,端起茶杯,整好是满口茶,喝下一大口之后,小夫妻开始讨论猪油的问题,主要围绕着这个话题展开,猪板油和肥肉炼出来的油哪个口感更好?哪个营养价值更高?

1、猪板油,不是肥肉,准确说是肥膘,是猪肚子上呈条状的肥肉,也可以说是猪肚子里的肥油,由薄膜包裹着,很大一张,一板一板的,是熬制猪油的最佳原材料,家家户户熬制猪油,几乎会选择猪板油;

2、猪板油在肉摊上销售,其实买的人不多,相对来说,价格也便宜,主要是,现在大家都比较注重健康,担心动物脂肪性的油脂,吃多了影响自己身体,所以植物油是大多数人的选择,猪板油相对来说,没有猪肉好卖;

3、猪板油和肥肉,在单位重量相同的情况下,脂肪含量越高所含有的能量也就越高,所以,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果,猪板油和肥肉,熬制出来的猪油口感应该没有什么区别,抛开熬制猪油的方法,它们直接的营养成分也没有区别;

4、猪油即为猪脂肪,带有特殊的香味,熬制猪油,最佳的原材料是猪板油和猪皮里面,与瘦肉紧挨着的肥肉,但是以猪板油熬制猪油为最简单的原材料获取方法;

5、无论是用猪板油,还是用肥肉熬制猪油,所得到的猪油的营养成分都是相同的,都包含:脂肪、胆固醇、维生素A等营养成分,所以它们的口感和营养价值几乎可以说是相同的;

6、无论是用猪板油,还是用肥肉熬制猪油,它们的熬制工艺也是相同,所以,们的口感和营养价值几乎可以说是相同的;

7、无论是用猪板油,还是用肥肉熬制而成的猪油,在食用方法、保存方法、用途等方面来说,它们也并无区别,主要是用来炒菜、制作酥皮点心;

8、在猪油的生产加工上,国家也有相关规定,生产猪油的原材料应该为猪的纯脂肪组织,最重要的是,必须经过检疫,才能作为原材料,从这里也可以证明,猪板油即为纯脂肪组织,而肥肉,大多需要剔除瘦肉之后,才能进行加工,所以,肥肉大多时候,可以用来制作红烧肉、粉蒸肉、腌制腊肉,对于大多数家庭来说,几乎不会舍得,用肥肉来熬制猪油;

写到最后,还想啰嗦几句,对于熬制猪油,我大胆揣测题主为何有此一问?想必,还是猪油在当下,家庭使用比较少,导致好多的80年代之后出生的孩子,可能都没有看见过自己的家长在家熬制猪油,或者说,猪油都吃的少;

由于没有见过、没有吃过,或者是见的少吃的少,对这件事了解的比较模糊,所以,才会有这样的提问,如果是稍微年长一些,比如60年代或者70年代出生,他们见过看到过,心里是非常清楚的,连肉都吃不上,哪里会舍得将肥肉用来熬制猪油,用猪板油来熬制猪油时,连最后剩下的油渣都不舍得丢弃,最后还会被当做零食;


最后的最后,感谢大家的阅读,大家可以在评论区给我们留言,说说您和猪油的哪些故事,分享带来快乐,我们在评论区等您;


我们尽量做到恰如合适、通过原创图文,在文字与图片之间为您分享一道道菜肴,它们美味、漂亮、营养,您要什么样的美食,在这里希望我们能够给您!




导读

猪板油和肥肉都是猪的脂肪组织,它们分布在猪的不同部位;猪板油和肥肉的主要营养成分都是脂肪,但含量相差较大,其中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不同,其它营养成分含量也不相同,因此,炼出来的油的口感、外观和营养价值等有一定的区别。那么,猪板油和肥肉炼出来的油哪个口感更好?哪个营养价值更高?

猪板油和肥肉中的脂肪和水分含量

100克猪板油(生)中,脂肪含量约为94克,水分含量较少,约为4克;100克肥肉(生)中,脂肪含量约为56克,水分含量较多,约为34克。因此,猪板油的出油率高,肥肉出油率低。

猪板油和肥肉中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

100克猪板油(生)中,饱和脂肪酸含量约为45.2克,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约为7.3克,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约为37.2克,饱和脂肪酸与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约为1.016,用猪板油炼出来的油中,饱和脂肪酸的含量比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高约1.6%。因此,用猪板油炼出来的油,凝固点较高,如在30℃以上仍然是固态,这种油的最高凝固点为48℃。

100克肥肉(生)中,饱和脂肪酸含量约为20.4克,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约为23.7克,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约为9.5克,饱和脂肪酸与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约为0.614,用肥肉炼出来的油中,饱和脂肪酸的含量比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少约38.6%,因此,用肥肉炼出来的油,凝固点较低,如超过24℃就会部分或全部变成液态。

猪板油和肥肉炼出来的油哪个口感好?

在炒蔬菜的时候,用猪油和用植物油(如大豆油,调和油等)炒出来的菜口感不一样,猪油炒的菜比植物油炒的菜口感好,吃起来软和滑润,这主要是由于猪油的凝固点比植物油的凝固点高的缘故。

猪板油和肥肉炼出来的油哪个营养价值更高?

食用油的营养价值与消化率,饱和脂肪酸与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亚油酸含量,脂溶性维生素含量等密切相关。本文以猪板油(生)和肥肉(生)中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推算炼出来的油中各种脂肪酸的比例。

1、消化率

不饱和键越多、链越短,熔点越低,越容易消化,肥肉(生)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比猪板油(生)的高,肥肉炼出来的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比猪板油炼出来的油多,因此,肥肉炼出来的油比猪板油炼出来的油易消化。

2、饱和脂肪酸与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

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食物中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为1:1:1,猪板油炼出来的油中,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为1:0.162:0.823;肥肉炼出来的油中,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为1:1.16:0.466。因此,肥肉炼出来的油比猪板油炼出来的油更接近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比例。

3、亚油酸含量

有证据表明:猪油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越大,油酸、亚油酸、亚麻酸的含量越大,而亚油酸是重要的人体必需脂肪酸。

猪板油炼出来的油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比肥肉炼出来的油中的不饱和脂肪酸低,因此,肥肉炼出来的油中的亚油酸含量比猪板油炼出来的油中的亚油酸多。

小结

猪板油和肥肉分布在猪的不同部位,主要营养成分是脂肪,猪板油中的脂肪比肥肉中的脂肪多,猪板油出油率高。

猪板油中的饱和脂肪酸含量比肥肉中的饱和脂肪酸含量高,因此,猪板油炼出来的油熔点高,易凝固,肥肉炼出来的油熔点低,不易凝固。

猪板油炼出来的油的口感更好,想要炒的蔬菜好吃,应选择猪板油炼出来的油;肥肉炼出来的油的营养价值更高。

我@60后食品人,专注食品科技三十多年,食品工程师,食品讲师,分享各种食品制作原理、制作技巧和食品营养专业知识。欢迎大家参与讨论留言,如果喜欢请关注,转发,收藏,点赞。




问:猪板油和肥肉炼出来的油哪个口感更好?那个营养价值更高?

猪身上有三处油,猪板油,乱肠油,和肉膘油。

猪板油是在猪的腹腔内,乱肠油是和肠子乱在一起的,


肉膘油就长在猪的下皮内部。

这三处油脂的功能不全一样,肉膘油是给猪保暖的,冬天人睡觉不钻被窝就冷,猪在零下二十度寒冷地方坦然入睡,就是肉膘油给保的暖。板油和乱肠油是猪聚积的过剩营养,猪肥了板油就多,猪一星期不喂饿不死,消耗的能量就是板油。

这么看,还是板油的营养价值高,因为那是猪沒有食物时的热量能量,而肉膘油只起保暖作用。

猪的板油耗出来的油叫大油,乱肠油和肉膘油耗出来的油叫水油,水油营养应该就不如大油。板油的油渣少,肉膘油的油渣多,说明板油的主要成份就是脂肪,肉膘油里还有别的纤维成份。

烙脂油饼时用的是板油而不用肉膘油和乱肠油,说明板油也比肉膘油和乱肠油的口感好,又香又好吃。




您好,很高兴能回答您的问题。

纯原创手打的回答。

猪板油和肥肉炼出的油的口感都是差不多的,您叫专门做这种生意的人去闭着眼睛品尝两种油的区别,大概率是品尝不出来的。

虽然说口感上相差不大,但是颜色上猪板油要纯净一下,也就是说白一些。因为用肥肉炼油的话,火候不好掌握,如果要把肥肉的油全部炼出来,油的颜色肯定会黑点。

营养价值两者没什么区别,都是动物油,您可以把肥肉理解为锻炼过的“猪板油”。

您可能会问猪板油跟肥猪肉两者除了名字不一样其他就没有区别了吗?

区别还是有的。

1.出油率,如果用猪板油炼、1斤猪板油可以榨6到7两左右猪油,而1斤肥肉只能榨5两到6两左右猪油。

2.油渣价值。用肥肉做的油渣有的地方可以卖出很高的价值,而用板油做的油渣价值一直都不高。

不过猪油总的来说还是没有植物油健康,因为猪油中含有大量的饱和脂肪酸。生活中还是要少吃,毕竟现在生活水平好了,大家每天摄入的营养及热量比以前都要高很多。

好了,到了这里我来谈谈我对猪油及油渣的主观印象。

我特别喜欢吃猪油渣,以前我们过年的时候都会杀猪,然后板油就会炼油。不用肥肉炼油是因为肥肉可以做成腊肉,也可以用来做菜,我怎么觉得用新鲜的农家猪的肥肉来炼油都是大户人家的做法。炸出来的油渣我们有两种吃法,一种是放糖,一种放盐。我更喜欢吃放糖的一点,超美味,不过已经有好久没有吃到了。

好了,希望我的回答能对您有所帮助。




当然是猪板油炼出来的油好一些。无论是色泽和口感都比肥肉炼出来的好多了。记得小时候,家里每当临近春节的时候,家里就杀一口肥猪,把亲戚朋友请到家里吃一顿。母亲把猪板油用大锅炼了,油梭子用来包饺子。东北人把油梭子叫油滋啦。全家人每当过年的时候才能杀猪吃到肉。近五十年过去了,每每想起这些,也就想起父母亲,心情不是滋味。




猪板油和肥肉油,都是用猪身上的含油组织提炼出来的动物油,虽然都是猪油,但是,所在的部位和含油量的成分是不同,因此,猪板油和肥肉油,在口感上多少还是有差别的。

猪板油部位


猪板油是猪肉与内脏之间的油脂,是猪的腹腔肋骨上面长的一层带油膜的块状油质物,有薄膜包裹而且颜色洁白,含油量很大,没有肉纤维,基本上百分之九十多的部分都能炼成油,所以,用猪板油提取猪油,其出油率是非常惊人的。

猪板油炼制


猪板油以块状厚而大的比较好,我们选择新鲜的猪板油,买回家之后要用温水清洗一下,将上面的脏东西清洗掉,然后,切成大小均匀的块状。锅里倒入适量的开水,将切好的猪板油放入,开小火慢慢熬制,等到水分熬干之后再加入葱段、姜片、花椒粒。等猪板油都变成油渣时,就说明猪油已经熬好了,把熬好的猪油要过滤到一个干净的容器当中,里面加入适量的食用盐,搅拌均匀后存放起来,用这样的方法,可以使猪油存放的时间更长,而且,用猪板油熬出来的猪油颜色洁白、紧实,烹饪时用猪板油,做出来的菜肴有一种沁人心脾的特殊香味。以前,在物资匮乏的年代,是家庭炒菜时必不可少的一种重要的动物油。

肥肉部位


猪肥肉通常是指猪的皮下脂肪,猪肥肉分布在猪身上的各个部位,于瘦肉相连或相间,肥肉与猪板油相比,它的出油率比较低,猪肥肉可食用,也可以用来提炼油质,因为是用猪肥肉熬制的猪油,所以猪油中有股肉香味,猪肥肉炼制出来的猪油渣比较多,没有板油的油质那么纯净,而且肥肉提取的油质比猪板油稍稀,颜色络微发黄,没有猪板油那么纯白、紧实,口感也络逊色于猪板油。


但猪肥肉在提炼过油脂以后, 它所残留的油渣,却是自成的一道美食,我们用猪肥肉熬制出的油渣,可以用来包饺子,或者蘸上一些椒盐直接食用,其味道香脆、让人垂涎欲滴。在很多地区,猪油渣更是一道独具特色的美食小吃。

两者分别热量

每百克的猪板油热量是827.00千卡,脂肪含量为88.70克。每百克猪肥肉的热量是807.00千卡,脂肪含量为88.60克。由此看来,猪板油的热量要比猪肥肉稍微高一点,用猪板油和猪肥肉提炼出的猪油,它们的热量和营养价值相差不多,唯一不同的就是,用猪板油熬油出油量更大,口感更加浓郁、纯香。所以,猪板油口感更胜一筹。


结语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家特别注意健康饮食,以前,几乎家家户户炒菜都是用猪油,在烹饪的时候加入一小勺猪油,炒出来的菜口感会更香、更可口。现在,人们不仅生活质量提高了,而且对健康饮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为猪油热量很高,食用猪油多了影响身体健康,所以,现在用猪油炒菜的人比较少了,随之,猪油逐渐淡出了人们的餐桌。


回答仅个人观点,感谢大家阅读,欢迎朋友点评、关注!

(图片来自网络)




板油比肠油好,膘油比板油好(膘油就是肥肉油)。和植物油熬到一起吃醉好!。




这个我有发言权,因为我天天至少要吃一顿面条,重庆人吃面条猪油不可少。猪板油是猪躯壳上贴的油脂,它有着保暖和保护内脏的作用;猪肠表面的网状油脂和其它脏器上的油脂重庆人叫猪脚油;肥肉的油脂就是猪儿的皮下脂肪。既然都是猪身上的脂肪,它们的口感取决于你炼油时的工艺,它们的营养价值也该是不分伯仲的、只是食用者的心理因素觉得板油更好点。

板油的油脂含量更高,熬油后油渣少,自然觉得板油比脚油肥肉熬出的油脂更香营养更高。其实这样的认为有局限性的。今年春天油罐的猪油快吃完了,节后买了两斤多板油差点六十元,油罐刚好有一半,油渣炒圆白菜(包包白)味道很安逸;油渣很快就吃完了。那天傍晚见肉摊上有脚油肥肉膘,问了一声,这个啷个卖哟?第一家老板没理睬我,我到下个肉摊又问,年轻老板瞟了我一眼说。

你要得完,价钱给你少点,快收摊了。我看案子上那堆东西,少说有八九斤十来斤,兜里现金才七八十元恐怕不够哟问。你这儿可以用微信噻,好多钱一斤嘛,你说个价噻!你要得完,五块,称给你。你看哈脚油占多数哟,肉皮剔了的哈,要不要嘛?要要,我一听就默出价钱心想不过五六十块钱的事嘛说,你帮我称看有好重噻,我要。十一斤三两,看你撇脱我也撇脱,你拿五十五元钱嘛。我刷了五十五元微信给他,拎着肉回到家,马上挑选脚油肥瞟里带肉瘤的油脂。

黄狗白花猫围拢来,猫咪用身体蹭我裤腿,我选出来大半碗油脂放铁锅里熬、待肉瘤熬成油渣舀饭它合均晾凉,猫狗争着在搪瓷盆里吃。第二天散步回来,把油脂洗净切碎添点水熬,十一斤油做两锅熬:大油罐满了丢了几粒花椒进去:这样油脂更香些。另用深搪瓷盆装了一盆也如法炮制。熬过油油渣很多,当场装一小碗放的糖,慢慢吃、那味道真的不摆了。剩的油渣,做菜烧鱼时放些进去,鱼菜的味道更滋润。那盆猪油,天天吃面,今天已开始见底,真没觉得这油比猪板油差。猪板油熬出来的油脂比其它油要稍白一点而已。

残阳余晖3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肥肉   口感   不饱和   营养价值   油渣   板油   猪油   脂肪酸   植物油   猪肉   热量   油脂   脂肪   含量   味道   美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