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里巴结导员的人毕业都怎么样了?

我是一个已经毕业的普通二本大学生,我上大学得时候并没有参加学生会以及班委会。当时大学的同学为了能进学生会,可以说是挤破头也要进,找各种关系。都说大学是一个小社会,当深深的体验了一把。大一进学生会就是一个跑腿干活的,他们每天都围绕着导员和学生会干部转,各种巴结他们。而我没事就去图书馆学习,认真上课。期末考试成绩是班级前几名,可是由于不是学生会的,加分很少,我们平时加分占的比重很高,总成绩就在班级的中间位置了,助学金是按总成绩排的也就没有我的份了,得到的都是在学生会的同学,但是由于学习成绩好获得了奖学金。但是到了大三和大四他们很多都离开了学生会,这样综合成绩我就是在班级前面了,助学金就有我的份了。大学四年我我几乎没和导员打过交道,只有大四快毕业了导员才知道有我这么一个人。我参加省直事业单位的考试,理工类专业很强的考试,我笔试面试都过了,需要学校开具证明,我就打电话给导员。当我去取证明时,她第一句话居然问我怎么考上的是不是找人了,我当时的心里很不是滋味,难道在她眼里的成功都不是靠自己的努力获得的!我说没有找人,自己考的。当是她感到很惊讶。每个人的成功可能有靠关系的,这可以理解这个社会就是这样,这叫有本事。但是依旧有很多人是靠自己的努力成功的,请不要老要看待自己的眼光看待其他人。




大部分都不错。

为什么大学里一定要讨好辅导员

每一所大学的每一个专业都会有一个辅导员管理着班级的日常事务,其主要工作任务是从事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生日常管理、就业指导、心理健康以及学生党团建设等方面的工作,所以从其工作任务我们便能够看出辅导员的权力。

每年高校都举行奖学金和助学金的评选,而负责这项工作的就是每一个二级学院的辅导员老师,虽说这是一个敏感的问题,因为奖学金和助学金是很多大学生都非常关注的事情。

当然,评选奖学金和助学金一定是按照高校的相关规章制度来进行的,但是具体到每一个同学时,辅导员会优先选择一部分可以参评的学生,而大学生只是负责投票,最终的结果无非是谁拿一档奖学金,谁拿二档奖学金的区别罢了。

所以,如果你在大学期间有一个比较可以的表现时,同时和辅导员的关系还比较融洽,那么你极有可能拿到奖学金和助学金,这就是辅导员的权力。

每年毕业季高校都会从每个学员选择极为优秀的学生授予优秀毕业生的称号,而这也是很多大学生争相获得的荣誉,因为这在自己以后的工作和考研中都能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但是每个学院的名额是有限的,可是优秀的学生却很多,最后谁是学院的优秀毕业生这也是有辅导员推荐的,由辅导员将人选上报到学院,一般来说只要上报到学院领导那里,基本上就可以拿到优秀毕业生的荣誉称号了。

辅导员在学生会评选的时候取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夸张点讲,他可以有一票否决权。记得我上大学的时候,我们帮一位同学评选学生会主席,基本上票数都拢的差不多了,也就是发动了好多同学去拉票,可评选结果出来之后,没有通过唱票环节,就直接让一个女生当了学生会主席。当时想想很生气,绝对的黑幕,现在想也是必然,因为那个同学从来不溜须拍马,和辅导员关系也一般,只是深得同学们的喜爱。

在大学里,辅导员是一个非常关键的角色。和辅导员搞好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对各个大学生也是一种锻炼。如果在大学里和辅导员关系都处不好。那么在社会上,关系也不一定能处好。和辅导员处理好关系是基础和前提。这样有什么好处的时候,他就会想到你。这也是对个人情商的一种锻炼。




应是“辅导员”吧???




师德,在这个金钱至上的时代,已经失去了它原有的样子。很多辅导员甚至老师,都为了一己之私,干了些什么的勾当。我们班上一些跟辅导员关系好,节假日经常送礼的,什么荣誉都得到了,什么三好学生,优秀干部,奖学金助学金的。而这类人常常是考试作弊,旷课挂科的都有。就拿助学金来说吧,一些贫困点的学生申请助学金由于跟导员没有搞好关系,运气不好都申请不上。而且每次一等助学金班长班干部时常在列 ,你说能买苹果六七的人,追求时装名牌,经常在外K歌,出入高档场所吃饭的人,会很穷吗?而且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每次奖学金助学金名单公布的时候,那些真正贫困的人,心里就不会失落难受吗?而且每年,占据一等二等助学金,奖学金的人始终是那些,辅导员明明知道这类人家庭条件不差,还申请助学金,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名额照常给。那些班干部还美其名曰说是明主投票决定的,我特么哪只眼看着明主了?真正认真学习的,反而被别人嘲笑,那些投机取巧作弊的反而什么荣誉都得了,唉,这个时代怎么了?我也只是当笑话了,如果我有钱去贿赂导员,那我还申请助学金干嘛?此观点只是发表牢骚而已,读者可看作是我嫉妒他们吧!没办法,家里穷,人又老实,除了埋头学习,省吃俭用,考试不会作弊,奖学金也没我的份,我再优秀也是什么荣誉都没有,那些反而不如我的倒是借着导员之手载誉而归!也许每人知道,我每次哭着找辅导员说家里很困难,想申请助学金名额,他都说是班干部找同学进行的明主投票,说没办法帮我。每次心情都倍感失望,为什么我这么努力 ,还是没人看得到。后来我想通了,还是自己能省则省,去兼职赚生活费,至少不去低身下气求人。去实习那段时间,自己能工作挣钱了,也不用呆在学校里边那么孤独无助了。后来听说可以申请求职补贴,但是材料没备齐,结果辅导员来了句,你给我几百块的跑路费,我帮你办理,不用准备任何材料。这件事,也是让我看清楚了这个所谓老师的真面目,看穿不说,心里明白就好!师德?我也就呵呵了。




巴结辅导员好处多多,主要来讲有以下五个好处。

1面子

辅导员是校领导安排在科系直接负责学生工作的,相当于政府基层的村干部。官虽然小,但是掌握着一部分实权和人脉。

如果巴结好辅导员,就是找到了组织,找到了大学正确方向。走在校园里,如果别人看到你和辅导员在一起共事,别说有多羡慕了。你自己也脸上倍儿有光,那感觉,就像你攀上了市长这层关系一样!

2里子

辅导员官小权重。一些学生因为想评优拿奖学金,势必要向辅导员请教一番,一来二往,就成了兄弟姐妹。

辅导员是过来人,学业优秀,人情练达,经过他们指点迷津,你的人生就好像开了挂一般,大学里顺风顺水,硕果累累。

3其他收获

也有学生和辅导员摩擦出爱情火花,甚至结婚的。不过国家明令大学生可以结婚生子,让我们祝福他们吧,奥力给!





我同学啊松就是这样的人,有事没事就去辅导员家里坐坐,或者去自己感觉要挂科的老师家里多坐坐,拉拉家常,帮干点活,或者送一些家乡土特产,那个任课老师或者辅导员住哪里,爱好什么东西的,他门清。

以前觉得他是马屁精,老是搞歪门邪道,但是现在回头看看,他其实比我们更成熟,更懂得社会,在大学的时候,尽管他学习不好,但是起码都还有60分不挂科,谈谈恋爱,打打游戏,我们还在纠结要好好学习的时候,他就考虑到了工作的问题。

大学毕业后,他回老家顺利地考了公务员,成为一名警察,在一个四线小县城里,作为一个没有任何背景的农民子弟,最后当上了交警中队长,也算是比较能混社会的人了。

还有老伍也是这样的人,尽管普通话都说不标语,说着一口难以听懂的川普,来自川南农村,但是30岁就成了直辖市下区殡仪馆馆长,处世能力值得我们一辈子学习。




自命清高是很多大学生的通病。

从用词里面,我能感受到你对这种行为的不屑,当初读大学时我也和你一样。现在毕业工作10多年了,我敢说在大学里就知道巴结导员的人,已经比同龄人聪明了,因为就算你大学里不巴结导员,走向社会后一样要巴结领导,哈哈,几乎没有人能够免俗。当然“巴结”这个词很难听,用“走的近”好听一些,但其实都是一回事。

你大可继续你的不屑,别人该得到的一样不少,说说大学里我那些和导员走的近的同学都得到了什么,用一句话来说就是“赢家通吃”。

1、学生干部。不管是班干部也好,学生会干部也好,和导员走的近的人必然占尽先机,你可以认为学生干部没用,但简历上多写那么几笔,确实干起来不一样。ofo的戴威曾经就是北大学生会主席,徐小平说就冲这个名头就敢给他投资,看来还是有用的。

2、奖助学金。大学里除了普通的奖学金,还有很多其他奖助学金,包括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宋庆龄基金会,还有其他各种企业或者知名校友资助的奖学金,这里面有的不是唯成绩论的,和导员走的近就知道的多,机会也更多。

3、入党机会。入党是一种信仰,代表你对党组织的热爱,代表你愿意为党的事业献身。可当大家都愿意献身,而名额又有限的时候,别人和导员走的近,某种程度上代表了别人比你更积极,那有限的名额自然会给别人不给你。

4、推荐好工作的机会。好的单位去学校招聘,名额有限,如果能得到导员的推荐,那肯定稳了,毕竟企业hr到学校招聘都是和学院联系的,导员还是能说的上话的。

自命清高的我,在大学四年里几乎没和导员说过话,自然毛也没捞到一根,而所谓的成绩不读研的话根本没用,到了社会以后才知道,不巴结是根本不行的,哈哈。




这个问题问的好,很多大学生和家长都很关心这个问题。

对于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

首先得看这个导员的脾气和为人。

我是90年代上的大学,我们的导员是个素质特别高的老师,当时我们班有几个比较成熟的同学,特别善于巴结导员,其他同学都看不惯他们的做法,当然导员更是明白这一些学生的意图。他们巴结归巴结,碰到选优、入党、评奖学金等好事,我们的导员还是一视同仁,择优选拔。

但是有的导员却不这样,对于巴结导员的学生高看一眼,什么好事情都想着他们,好事则很难轮到其他的学生头上,这也算是所谓的“知人善任”吧。

侄子上大学时就碰到了这样的一个导员,他们班的班长书记等等有头衔的位子都是善于巴结导员的学生。自然,有这样的导员,这些学生也都得到了不少的好处。

不过,总体来说,这样的导员还是少数,绝大多数大学里的老师,包括导员,素质都是高的,秉公办事,公平公正的对待每一个学生。

其次是看学生的自身素质和业务能力。

如果这个学生的自身素质一般,业务能力也较差,即使在大学巴结导员的能力再强,毕业后也不会强到哪里。

如果恰好是这个学生自身素质也高,业务能力也强,而上大学时也会巴结导员,导员对他也非常的青睐,这样的学生到了社会上工作也不会太差的,也可能会是精英吧,毕竟工作中,业务是一方面,情商也是很重要的。

所以,我想对大学生朋友们说的是:要想出人头地,要想比别人优秀,提高自身素质,成为道德高尚、品学兼优的学生才是王道。靠巴结导员得到一点好处,毕业后那只是暂时的,还会为人不耻,真的不值。真正毕业后发展前景好的,还是自身素质高的,能力强的。




都说大学就是一个小社会,在大学生们真正步入社会参加工作之前,在这个小社会里有来自各个地区不同家庭不同性格的学生,在一起共同学习生活4年或5年,他们要学会如何独立处理好人际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5

标签:大学   助学金   辅导员   名额   学生会   奖学金   班干部   同学   老师   优秀   关系   大学生   社会   学生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