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上财分数线高出很多985学校?

一个学校分数线高的原因,无非是因为考生的报考需求旺盛,而影响需求的最根本的因素,是人的观念判断。

2015年上财自主招生的火爆

2015年6月14日,原本一个平淡无奇的周末,上海财经大学的校园却变得热闹非凡。原来,当年的自主招生考试被挪到了高考之后,来自全国各地的家长都在陪着孩子来参加财大的自招。

可以看到,一块不小的候考区域黑压压地挤满了人,校园的一隅被浩浩荡荡的考生和家长营造成黄金周的旅游景点——上财由于学校设置和专业特色,小而严谨,从来不曾受到游客的青睐,这样“游人如织”的景象让财大的学生新鲜不已,也让上财再次登上了新闻。

教育部平台上的公示信息显示,2015年向上海财经大学提出报名的学生人数超过了1.3万人,接近北京大学自主招生申请人数(6000余人)和清华大学自主招生申请人数(9000余人)之和。该数字不仅位于本年度全国高校自主招生申请人数第一名,更是创造了该校记录。

这样的火爆情形在高考录取时也同样得到了体现。作为长三角核心城市的上海,其首屈一指的财经院校长期受到江浙沪考生的青睐。以江苏省为例,2015年上海财大的文科最低分数线是389,与复旦的分数线仅仅相差2分,而且上财的分数线要比江苏本省的综合类名校南京大学的分数线要高;理科分数线也达到了388,在上海高校中紧随复旦交大,位列第三。以下是近几年复旦和上财的最低分和最高分的分布情况(江苏省)(有图为证):

从以上统计中可以粗略地看出,复旦录取考生的分数较为集中,相比较而言,财大的分数段范围更广,虽然最低分数线一直低于复旦,但近两年差距在缩小,财大的生源质量逐渐提高,而财大热门专业的就读者们则都能达到复旦的录取分数线(除了2011年文科以外),甚至还一度出现财大的最高分高于复旦最高分的情况——从生源来看,不少成绩优异的学生选择了财大。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财大也逐渐走进了北方考生和家长的视野。由于地理因素等原因,上财在北方的存在感一直很低,甚至曾被认为是专科学校,往往“发挥失常”了才会报考。现在这样的情况变少了,以河北省为例,今年上财位列文科类最难考院校的第8名,前7名均为综合性大学。而这10所高校中,除了上海财经大学,还有中央财经大学,这是两所仅有的非综合性大学,也是非985重点高校。而上财比央财排名靠前,也粗略说明上海的财经学校正在获得北方考生更多的认可。上海作为全国的金融中心,得天独厚的优势似乎被越来越多的人看重。

从全国范围内看,财经类院校广受欢迎也是一个公认的事实,像西南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东北财经大学等的分数线都很高,甚至超过了很多综合实力排名靠前的大学,而二本的财经院校或二本院校的财经专业最低投档线超过一本线更是每年都会出现的情况。和外国语、法学、医学等其他专业性大学相比,财经类院校的受捧程度也是遥遥领先。

狭义地看,财经专业的长盛不衰和它自身的专业性有关,财经类的学科,如财务会计,具有很强的专业性与实用性,在众多学生和家长的心目中,它是一门技能,就和计算机、医学甚至驾驶一样,掌握了这门技能,就拥有了安身立命的本事,而且这项本领不会过时,无论经济怎么发展,任何社会组织都离不开财务管理和财务核算,所以学好它,最不济也可以“一招鲜,吃遍天”。

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

广义地看,财经学校与财经专业的热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背景是又分不开的,经济形势良好,企业发展迅速势必会增加财经人才的需求,而金融产品和资本市场的蓬勃生态又将财经专业捧上了天。近几年来,金融一直比较热门,这和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民间的资本、资金进入到金融行业,各个不同行业也都有一些金融管理上的业务,加上上海自贸区设立、金融改革等一系列政策上的推动,金融经济自然就成为了炙手可热的专业。

社会焦点催生报考热潮由来已久,早年中国刚刚加入WTO的时候,国际经济与贸易这样的专业就特别火,因为当时人们认为社会的需求量会非常大,前途会非常光明。而近两年,国际贸易虽然也是财经的专业,但是它的热度已经不如金融或者是会计这些专业了,因为背景不同了,社会需求不同了,人们追捧的东西自然也随之变化。

归根结底,无论是专业属性的判断,还是社会背景的分析,大学或专业的选择与人们对自身就业归宿的考虑是分不开的,也就是说,就业情况和发展前景在报考的考虑过程中占很大的比重。财会作为一门技术“不会过时”与金融投资的“现学现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殊途同归,都是奔着社会需求量大的方向而去的。

需求量大,意味着机会更多,意味着不容易失业。有家长这样解释,(上海)财经大学的毕业生就业有优势,进入高大上的金融财税系统或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比例较高。“建设国际金融中心,是上海发展的目标之一,对财经金融人才的旺盛需求会保持较长一个时期。”

更有“野心”的人则会考虑,十年难遇的好行情,掌握了专业知识则更容易脱颖而出,或者说,更容易大赚一笔。

最后,说点有意思的事儿。仔细想想,其实广大考生疯狂涌入财经大学和广大散户疯狂涌入股市有很多相似之处:都是在知之甚少甚至一无所知的情况下跟风赶热门,财经大学的分数线越高,报的人越多,股指越高,开户的人越多,都是买涨不买跌,跟着大潮走,跟着“大佬”走;都是在繁花似锦的盛况下,认为自己多少能分得一份蜜,自我感觉很良好,上了财经专业从此就走上人生巅峰,赶上了牛市早晚能一夜暴富;都忽略了一个基本事实,无论是学校报考还是资本市场,都已经过度地“市场化”了,价值规律的制约已经空前降低,呈现出来的“价格”几乎全部是市场选择(供需关系)的结果,市场的不理性特点则让这种偏离真实价值的价格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存在——财经专业的分数长期偏高,股市的价值也总是被高估;而且进去之后都并不见得一帆风顺,学了财经可能发现这一行并不是多么“高大上”,满意的工作也不是那么好找,而炒了股的可能钱没赚多少,却作茧自缚似的把自己套在了里面——都是容易梦碎的伤心之地。

不过,既然它们的走红都是热点发酵而来,那么随着热度退却,回归常态将是必然趋势。现在是不太理性的,但聪明的人们总不会让自己一直跌跟头的是不是?所以报学校也好,炒股也好,最后大家会慢慢明白,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因为财经类专业就业不错,报考比较火爆所以分数线高。

其实不只上财,外经贸,央财等等一票财经院校分数都不低。尤其外经贸曾经招收了不少状元。

还有就是一些其他报考人数多或者就业比较好的专业院校分数线也不低。比如北外,上外是外语类中最好的院校,加之想学外语专业的高中毕业生人数不少,所以这俩学校分数线也很高。90年代通信火的时候北邮西电分数线很高。现在有所滑落,但是由于互联网很火,这两校大部分专业都可以去找IT类工作,所以现在分数线也还可以。

但是要切记,这句话反过来是不对的!录取分数线高不一定好就业!比如最著名的生物类专业,十几年前分数线奇高,清华北大生科专业里有不少状元。但是找工作时还是很困难。这些专业要不是有极强的兴趣还是算了吧。

再来说说为什么有的985大学分数线不高。第一大部分985高校力求广度,有些985大学合并周围一堆大学,合并的有些大学底子不好,合并前本身不是强校。合并这些学校后,排名会上升(因为现在排名看总账不看平均,合校起码没坏处),但是招生规模会扩大,一些冷门专业合并进来肯定会影响分数线。第二,985大学也有些考虑地区,考虑专业的照顾因素。一般985计划签约时间越早实力越强。第二批985高校有些是因为地区跟专业照顾才进的,即使不是相对实力也没那么强(国防科大还是挺强的,第一批没进主要是背景特殊吧)。

所以985高校中前10几所签约的高校非常强。后面的实力越来越弱。211非985高校中,有的高校因为专业就业好,报考人数多,超越后面的985也很正常。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一下,我最近解读了一百多所高校的就业报告 ,看一所大学好不好,看完就业报告就能见分晓。

先来说说985大学,基本全是综合类的大学,特点是很大,他们的排名比较靠前,一是学校大,二是学校强,如果单一具体专业,一些985大学的顶尖水平的专业不是那么多。

好比一个人又会唱又会跳,还有高颜值,那么大家会觉得这个人很厉害,但是也有韩红这种唱功非常厉害的实力派。

上财就是这样的实力派,位于我们的金融中心上海,学生就业近水楼台,去金融机构,如银行,证券公司,保险类的公司非常方便。

而且 上财开设的专业比较单一,主要都是围绕财经来开设,非常专注,所以很专业,这个学校我建议很多学校都应该学习他,有的学校为了排名是不断的将自己的饼子做大,就是不断的开设新专业,在每个专业上有一些论文,研究成果的发布,累积起来就能提升排名,而另一些大学不是去开分校,不是将饼子做大,而是将自己做强。

从就业情况来看,学生就业无非追求两个方向

1、薪酬比较好

2、学生未来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财经类的同学就业都是去大企业,银行,证券都有这样的特点,薪酬也比较可观。发展空间也比较好。

而有些985大学,专业开设得多,有的专业还好,有的专业就业不如一些二本的专业。

所以分数高,上财分数就应该高。

上海财经大学就业报告

点击上面的文字就可以看上海财经大学就业报告视频版本,已有1万多人观看了哦

而在报考志愿时,很多人的观念是我考上了985,我牛B,我考上了211我牛B。。还看不上一些考上的大学排名比自己差几十名的同学。但是到了找工作的时候,发现人家好求职,工作环境好,薪酬高,自己就比较恼火了,不好求职啊。未来发展也比较暗淡了。

@廖老师的求职课

欢迎关注,我在分享关于大学志愿,大学生发展规划,求职相关内容,有问题也中以咨询我哦。




查了一些资料,2019年上海高考普通本科批中的录取分数线超过了上海财经大学的985工程大学有12所: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年各高校录取分数线的数据不全,这里先用2019年的数据。)

非985工程大学中,2019年上海高考普通本科批中,录取分数能够超过上海财经大学的,真没有。可以说,在上海市,上海财经大学是录取分数最高的211工程大学。不过这与上海人不愿意离开上海、更不想离开上海太远去读大学有关。


除了在上海市,上海财经大学的录取分数线仍然很高。相关资料不列举了。

上海财经大学在前几年,高考录取分数相当高,在上海能够与同济大学竞争生源。但是在2018年之后,上海财经大学的录取分数有所下降,根据上海市2019年高考的录取情况,他的录取分数已经排到了同济大学的后面,甚至低过了华东师范大学。不过上海财经大学的录取分数仍然高过多数的985工程大学。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其实这与上海财经大学的所在行业、所在城市有关。

前几年,财经类大学一直是我国高校中的热门院校。在宽阔写字楼中的金融行业金领,无论是薪酬待遇还是工作环境,都非常令人羡慕。证券、投行、理财等各类金融行业的企业比较多,我国的股市在2015年的行情,的确让业内人士欢呼了一把。但是从2015年之后我国股市萎靡,我国的金融行业就不再那么挣钱了。这也让财经类院校的热度逐渐出现了下降,到2018年,相关院校的录取分数出现了一些下滑。上海财经大学也不例外。不过财经类院校仍然是我国高校中热点院校。金融行业仍然是一般人羡慕的工作。而上海财经大学正是财经类院校中的翘楚,是这个行业院校中的带头大哥,这是上海财经大学录取分数高过多数985工程大学的原因其一。

原因其二,上海是我国的经济中心、金融中心。我国A股最大的证券交易所就是在上海。上海财经大学的毕业生,在财经行业内非常受认可,就业质量摆在那里。简单来说,因为经济发达对财经专业人才的需求量比较大,毕业生的就业比较好,这是考生与家长认可上海财经大学的原因。受考生和家长认可,录取分数当然就高。




分数线高低不完全与学校实力对等,上海财经大学分数线甩开一大批985名校,只能说明是市场的需求。

看看安徽省2020年理科投档线就很明了:

上海财经大学 661

北京师范大学 659

重庆大学 642

电子科技大学 654

东北大学 635

大连理工大学 638

东南大学 657

哈尔滨工业大学658

湖南大学 641

华东师范大学 655

吉林大学 638

山东大学 643

四川大学 649

天津大学 656

武汉大学 659

西北工业大学 647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611

厦门大学 651

中国海洋大学 633

中南大学 644

中山大学 651

华南理工大学 648

出现这种情况,说明了几个问题:

一是考生选择理性,不一味选择985名校;二是以就业为导向,上财的专业基本都是热门专业,薪水高;三是地处国际大都市,又是国际金融中心,具有明显的地域优势;四是上财在行业内实力强劲,口碑好,名声响,毕业生在外资银行、证券投资领域,其竞争力不输于清北复交。在这样的情况下,考生选择上财而不选择985也就很正常。由于上财的各种优势明显,结果导致高分考生扎堆报考上财,以致上财的录取分数线水涨船高,超过了大部分985名校。可见,现在的考生考虑问题很现实,选择很实际,这样做,没错。




原因有三:一是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在“一切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9

标签:分数线   复旦   学校   上海   考生   上海财经大学   财经类   实力   院校   高校   我国   金融   财经   大学   专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